儿童论语一百句

合集下载

论语精选100句

论语精选100句

. 《论语精选一百句》《论语》精选100句(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二)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三)1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2、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四)1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小学生该掌握的100个经典论语

小学生该掌握的100个经典论语
【译文】孔子说: “关于任何事情认识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
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不厌其烦,何有于我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 “把所学的东西静静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讨厌,教育
他人而不感觉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子夏曰:“四海以内皆兄弟也。”
【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用要的矛盾、恼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43.父亲母亲教须敬听父亲母亲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亲母亲教育我们做人办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当恭顺的倾听。
做错了事,父亲母亲责怪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44.称长辈勿呼名对长辈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号长辈,不可以够直呼姓名,在长辈眼前,要谦虚有礼。
24.子曰:“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论语》
【译文】孔子说: “君子重视和睦而不强求完整同样,小人强求完整同样而
不重视和睦。”
2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平易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易大方。”
2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名过其实为羞耻。
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
62.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周易》
【译文】天体运转,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同样,自我力图上进,永
不暂停。
63.满招损,谦得益。《尚书》
【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虚心会获得利处。
6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预先有准备就会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你,真切的良友良友反而渐渐疏远退却了。

少儿论语 100句

少儿论语 100句

孔子谈学习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是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而有了新的体会便可以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的表现。

最后一个“知”是“智”的通假字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7.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文解释】: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

所以他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相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羞耻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不多的人讨教1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该不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而是有思想、有道德、勤思慎言的人。

在现代社会,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我认为应该是:1.做事上:专注、出色、有原则.2.做人上:敦厚、谦和、有诚信.3.态度上:不争、不贪、不献媚.4.品德上: 有格、有节、有分寸.5.见解上:有创意、有包容。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小学生论语必背100句

小学生论语必背100句

小学生论语必背100句一、立志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士志于道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5、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二、践行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9、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三、克己11、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2、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3、小不忍,则乱大谋1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四、谨慎16、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7、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1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五、学习21、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2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4、子入太庙,每事问25、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六、改过26、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2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28、子曰:“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2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精选儿童论语一百句

精选儿童论语一百句
28
17、孝悌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 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 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 若。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 本,这里指孝弟。道:仁道。 其……与:表示判断
29
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又 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见 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 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努力 从根本上要求自己,根本树立 了,仁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 悌,应该就是人的根本吧。
舍己救人,是见义勇为的英雄行为,但见义
勇为不只是指这样的行为。只要是见到应该
做的就去做,就是见义勇为。我们正是要从
日常的每件小事做起,如不说谎、不乱扔纸
屑等等,只要是应该做的就去做,培养见义
勇为的品格。
16
6、见利思义 子路问成人。子曰: 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 可以为成人矣。
22
12、杀身成仁 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仁,有杀身以成仁。
大意:孔子说: 志士仁人,没 有为求活命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 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23
13、当仁不让
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 大意:孔子说: 面临实行仁 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
24
14、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 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大意: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 要的,但不是凭借正道得到的,就不去 接受它;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是 通过正道摆脱贫贱,就不去摆脱它。
19
9、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大意:孔子说: 三军的主帅可以 被夺去(俘虏或杀死),而普通 人立下的志向却是任何力量都改 变不了的。

常用论语100个经典名句

常用论语100个经典名句

(一)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三)见义不为,无勇也。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八)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九)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十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十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十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十四)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十五)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十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臾哉人焉臾哉(十八)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十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二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十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十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二十三)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二十四)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二十五)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二十六)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二十七)听其言而观其行。

(二十八)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二十九)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三十)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三十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十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三十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十四)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三十五)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三十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十七)礼之用,和为贵。

26儿童论语一百句

26儿童论语一百句
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1、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色难:色,脸色。难在侍奉父母时要和颜悦色。 2、服:从事,担任。 3、先生:指父兄。 4、馔:食用。
大意: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得是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 以算是孝了吗?”
很重要吗?为此要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岂不是很遥远吗?”
3、修己安民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自己能够恭敬。”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 “修养自己,使周围得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
孔子对曾参说:“我讲得道是由一个基本得思想贯通起来得。”曾子说:“是。”孔子出屋之后,同学问曾子: “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得道,就是忠恕罢了。”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意:子贡问说:“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奉行得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得,不要加给别 人。”
儿童论语一百句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得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得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 《中庸》合称为“四书”。
儿童论语一百句
针对儿童得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整理摘录《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得100句话进行解读,讲述其中得人生道理。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小学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论语》66则PDF版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意:孔子说:弟子在家 要孝敬父母,出外要善待 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 诚实,要广泛地爱众人, 而亲近其中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再去 学习文献知识。
19、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 其疾之忧。‛ 大意: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 子说:‚要让你的父母只为你 的疾病担忧。‛
20、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 母就行了。就是狗和马都能得到饲 养,如果对父母不敬,赡养父母和 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2、亲有过谏使更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 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几:轻微,婉转。 2、劳:忧愁。 大意: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 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很委婉 地劝止。自己的意见表达了,父母 不听从,还是应该恭恭敬敬,并不 违抗,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23、父母之年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1、知:常记在心里。 大意: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 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 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 老而忧虑。‛
其中的人生道理。
目 录 1、志于道 11、不义而富贵如浮云 2、任重而道远 12、杀身成仁 3、修己安民 13、当仁不让 4、义以为上 14、忧道不忧贫 5、见义勇为 15、松柏后凋 6、见利思义 16、青史留名 7、逐利多怨 17、孝悌之本 8、取之有道 18、入孝出悌 9、匹夫不可夺志19、父母唯其疾之忧 10、贫困不改其乐20、不敬,何以别乎
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
8、取之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大意: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 要的,但不是凭借正道得到的,就不去 接受它;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是 通过正道摆脱贫贱,就不去摆脱它。"
9、匹夫不可夺志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 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大意:子贡问说:‚有没有一个字 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 ‚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意的, 不要加给别人。‛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 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大意:有人说:‚用恩德来报达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那又怎样报达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 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达恩德。‛ 怎样对待人间恩怨,是个大问题。冤冤相报 何时了?许多烦恼、冲突以至悲剧皆来自于此, 于是有人主张‚以德报怨‛。孔子反对冤冤相报, 也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就是依道 德原则对待,不因有怨恨而改变。
21、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 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1、色难:色,脸色。难在侍奉父母 时要和颜悦色。 2、服:从事,担任。 3、先生:指父兄。 4、馔:食用。
大意: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 说:‚难的是对父母要和颜悦 色。只是有事情子女去做,有 酒饭给父兄吃。这样就可以算 是孝了吗?‛
15、松柏后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大意:孔子说:‚到了严寒冬 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寒冬季节,万木凋零,而松柏 却不畏严寒,依然傲然挺立。在中 国历代的诗文中,有大量歌颂松柏 品格的文字,都反映着中国人的人 格追求。
16、青史留名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焉。‛ 大意: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 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三、忠恕
2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 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贯:贯穿,贯通。 2、忠恕:尽自己的心去待人叫做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叫做恕。
孔子对曾参说:‚我讲 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 通起来的。‛曾子说: ‚是。‛孔子出屋之后,同 学问曾子:‚这是什么意 思?‛曾子说:‚先生的道, 就是忠恕罢了。‛
3、修己安民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 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 ‚修养自己,使自己能够恭敬。‛子路问: ‚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 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 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 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恐怕 尧舜也难以做到呢?‛
28、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怨是用希。‛ 大意:孔子说:‚伯夷、叔齐不 记人家过去的恶,因此别人对他 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六下《儿童论语一百句》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0、知、仁、勇 31、勇而无义为乱
四、信、勇、智、直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 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 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义義,繁体字羊、我结构,我, 至尊。羊,大祭 指我获得了无敌天下的至尊的地 位,多亏有神明暗中相助,没有 神灵的干涉,我不能胜利也。代 表:侥幸成功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 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 下通行之路。
4、义以为上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大意:孔子说:‚君子把义放在第 一位。‛ 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 生活,一方面是精神生活。在中国传统 思想中,‚义‛表示精神生活方面的要 求。义以为上就是要把精神生活方面的 要求放在第一位。
12、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
仁,有杀身以成仁。"
大意:孔子说:"志士仁人,没 有为求活命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
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3、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大意:孔子说:"面临实行仁
德的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
14、忧道不忧贫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 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大意:孔子说:‚君子只担心 道不能明、不能施行,不担心贫穷。
6、见利思义 子路问成人。子曰:"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 可以为成人矣。"
大意:子路问怎样才是完人。 孔子说:"见到财利能想到义的要求, 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 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 是完人了。"
7、逐利多怨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大意:孔子说:"事事都依据个人利
大意: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 是不可以的。大车小车,没有了连 接辕和前面横木的销钉,还怎么能 走呢。‛
连接辕和前面横木的销钉是车 子的关键零件,没有它,车子就不 成其为车子。孔子以此作比喻,说 明‚信‛对于人的重要。没有信, 人就不成其为人;人类社会就不成 其为社会。所以,信是做人的根本 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基 础。
11、不义而富贵如浮云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大意: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 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对于贫困的生活,一般人无法忍受,而颜回 却能"不改其乐";孔子也说,哪怕清贫的生 活,也"乐在其中"。那么,为什么孔子、颜 回能做到这一点呢?他的乐是乐在哪里呢? 我们自己又是以什么为乐的呢?
儿童论语一百句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 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 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
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 《中庸》合称为‚四书‛。
儿童论语一百句
针对儿童的理解水平和接受 能力,整理摘录《论语》中最有 代表性的100句话进行解读,讲述
30、知、仁、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大意: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迷
惑,有仁德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
不畏惧。‛‚知‛通‚智‛
31、勇而无义为乱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 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 勇而无义为盗。‛ 大意: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 说:‚君子把义放在首位,君子有勇无义就 将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段话告诉我们,勇敢 不是天不怕地不怕,为朋友两肋插刀;勇敢 要与道德、正义相联系,为了正义而无所畏 惧,是真正的勇敢;离开正确方向的‚勇 敢‛,会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行为。
有子说:‚为人孝悌却又 喜欢犯上,这样的人是很少见 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 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努力 从根本上要求自己,根本树立 了,仁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 悌,应该就是人的根本吧。
18、入孝出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注释: 1、弟子:弟子、弟弟。 2、泛:广泛。 3、余力:指闲暇时间。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 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 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 孔子 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 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 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 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 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 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21、色难 22、亲有过谏使更 23、父母之年 24、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8、不念旧恶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0、知、仁、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