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心理学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2)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当然,社会关系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的关系、道德的关系,等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2、试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过程既包括正向的发展,又包括负向的发展。具体地说:包括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这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第三,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第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第三,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试论霍桑实验的结论,并对其做一简要评论

梅奥和其学生所做的霍桑实验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作用。具体说霍桑实验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霍桑实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际活动积极性的因素,除客观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这些规范是在人际关系中自发形成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霍桑实验的缺陷在于其对实验的假设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而且实验过程中有政治和阶级偏见。但是霍桑实验有其积极意义,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人的研究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活动的积极性研究,可以说是这一研究的奠基石。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也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裨益。2、试述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

社会交换论是与霍曼斯的研究工作有关,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待业。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交往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直接的、随机发生的交换活动。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有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

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

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贬低了人类社会

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缺陷。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

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这些观点

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

3、述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

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

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人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某一

时期内最重要的需要的强烈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的需要层次序中的

位置,以及低于这种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2)需要的激励处于一种动态水平中,它依次逐渐发展变化。当

前最迫切的需要决定着人的行为。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上

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主

观效果。

(3)需要的满足次序是从低级到高级,如有颠倒或超越的情况,

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人的个体和教育在发挥作用。

(4)每个人都有具有七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

段,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

在需要层次论中,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低层次需要和高层次需

要,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高层次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高

级需要的实现与个人形成有关联,这与传统心理中人兽不分形成了鲜

明的对照,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马斯洛把需要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多

水平的系统,而提出了逐步实现的观点,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但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间的相互

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斗争,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

他的研究对象是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这就使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

性;同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

马斯洛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否定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不能把这个层次理论看成是一个绝对的模式。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1、论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因素。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是个人同别人、个人与群体

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际

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际关

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2)个性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

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反映在个

体心理特征上。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3)社会

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

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

加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2、结合实际,论述态度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须结合生活实际

加以论述)

(1)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

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

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

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

变人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

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具有有依赖性、自卑自恋。这样,我们就可

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

致。

(4)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

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

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5)沟通信息法。这里的沟通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个体

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3、论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1)沟通者。沟通者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涉及可信性(包括权

威性和动机)、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类似性

(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它说得在行(是一

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

一位听众喜欢的人,都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

(2)沟通内容A.利用情感:可能利用好感或恶感来改变态度。

B.组织沟通:理解材料、论证、呈现材料的顺序、引出结论的不同

方式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改变。

(3)沟通对象。

A.与听众的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沟通者与听众的观

点在中等程度的差距上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但这一点也随可信

性的增高而增大。

B、让听众承诺:公开讲述过的态度与私下保留的态度更不容易改变,

登门槛技术可以促进态度改变,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能促使态度改变。

C、个性因素:具有“可说服性”、自尊较弱的人的态度较容易改变,

个性和社会情景是相互作用的。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结合实际,论述认知失调理论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认知失调理论在心理治疗、儿童教育、

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心理治疗.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

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

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

素,所以转变原有不信任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设计一些治疗

程序,使被试相信某种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强治疗的效果。

(2)儿童教育。我们在不足障碍研究的部分中讲到,当我们用温和

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

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发我们,

在儿童教育方面不能采取粗暴、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法,否则

其结果适得其反,不利于转变儿童的消极态度,而循循善诱,耐心说

服更为有效。

同时,在诱导服从研究中,我们知道当完成于原有态度相反的某

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往往会体会到认知失调,表现

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因此,在过分的充分理由存在的情景下,

它可能会破坏一种重要行为的内在价值。这在儿童教育中可以给我们

很大的启示。

(3)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的充分理由

会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因此,以提供优惠券或以优惠价为特征的

广告和推销活动实际上减弱了顾客对于提供优惠券的那些商品的依

赖。

从决策后失调来看,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

购买后失调,即选中商品的缺点和未选中商品的优点,同选中商品的

优点和未选中商品的缺点之间产生失调。减少失调的一种方法就是主

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精明的厂商和商品推销员

会抓信这个时机,一旦顾客买了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法将有关

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

确的,并发展成为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4)决策。决策失调在其他很多条件下也存在。一个人在数个被择

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后,发现它是

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而且还常常把大

量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

“承诺升级”。“决策升级”现象的原因其实就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对于这种现象的避免,认为可以让管理人员把开发一个项目或设计一

个项目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这个项目交给另一个小组,这样就比

较能避免“承诺升级”。

第五章印象形成

1、论述印象形成过程是存在的效应和偏见。

(1)优先效应。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

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

权重。因此,在对人的知觉中,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2)新近效应。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

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也与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熟悉程度有关。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初次接触,

优先效应起的作用大一些,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彼此比较熟悉或已

成为朋友,新近效应可能有更大的影响。

(3)晕轮效应。通常,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

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

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在实际生活中,“晕轮效

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如教师对“好学生”和“坏学

生”的偏见。所以,“晕轮效应”值得我们警觉。

(4)定型。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

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

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

域、心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

(5)自我实现预言。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

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关于这个现象的经典实验是罗森

塔尔和雅各布森所做的实验。显然,在这个实验里,教师创造了一种

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的期望以某种方式在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

2、结合实际论述印象管理的作用

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自我表现。

有人认为印象管理是“墙头草”、“变色龙”、“伪君子“,认为人没有

必要去控制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其实不然,印象管理在人际关系中起

着很重要的作用。

首先,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识

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例如教师。在家里可能是妻子、母亲,

而在单位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必须有为人师表的样子。她不可能

采取老师的角色对待家里人,这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在进行着印象管

理,而且我们会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影响我们的公开形象。印象管理

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其次,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

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尤其是当别人对我们有所误解的时候,我

们凭借印象管理,可以纠正这种误解。

第三,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富有弹性地适应

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使我们针对形形色色的环境作出恰如其分的自

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但是也确实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善于掩饰,善于见风使舵,以

虚伪的面目欺骗人。这是对印象管理的消极运用。因此,需要明白印

象管理无所谓好坏,好坏只是人们对印象管理的事实加上对于具体的

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感情色彩而已。(可自己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第六章人际知觉

1、论述对人的归因偏见有哪些?

归因理论认为人是理性地、毫无偏见地权衡各个因素的,然而我们也

应该注意到,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不一定总是理性的,常常会歪曲信

息,从而产生偏见。

(1)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海德曾经指出,对

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

关系来作出。他把这种现象称作“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

见称作“基本的归因错误”。如我们看到一位学生迟到了,在冲进教室

的时候还弄翻了桌子,我们首先的反应往往是认为这个学生粗枝大叶、

莽撞。然而,他可能是由于家里亲人生病送去医院而迟到,可能地很

滑才撞到桌子。但是人们常常不注意这些因素,而习惯于用行动者的

内在心理特征来解释行为的原因而忽视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

(2)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

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

可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

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例如,

如果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两人谈话中的一个特定的人的话,那么那

个人容易被知觉为在指导谈话方面更为中心和更为主动。

(3)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忽视一

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一致性反应信息利

用不足偏见产生的原因:一是基础概率信息的抽象性。人们喜欢相当

具体、生动的、比较独特的事情,而往往忽视非常抽象的、空洞的、

统计类型的信息;二是人们认为直接信息要比抽象信息更可信,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