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1993年美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季刊夏季号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该文号称是自1947年乔治·凯南《苏联行动的根源》出笼以来,在外交理论界引起反响最强烈、争论最多的文章,立即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而广泛的反响:从华盛顿到北京,从东亚地区到阿拉伯国家,或介绍或评论,或褒扬或针砭,几乎无处不闻回应之声。随后, 亨廷顿又出版了他的新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且在《外交》季刊上载文,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文明冲突论,宣称“西方是独特的,不是普遍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固守已有的文化传统,进则用以抗衡现代化的非西方,退则用以巩固美欧战略联盟。

本书的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Albert J. Weatherhead III)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两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有大量学术著作及论文问世。塞缪尔·亨廷顿著述甚丰,涉及面很广,主要著作有:《政治权力:美国与苏联》(1964年)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年)、《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1976年)、《美国政治:不协调的允诺》(1981年) 、《第三波:20世纪末的民主化进程》(1991年)等。据美国《政治学季刊》所载统计资料,在国际政治领域,亨氏作品被他人在学术著作中引用的次数遥居各家同行之首。因此,他在西方的地位可与基辛格、乔治·凯南、汉斯·摩根索等人相媲美。

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在读书界引起一阵骚动。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公允与否,在学术界大有争论。但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对读者会有重大参考价值。他在书中讥讽了美国自1917年以来外交政策一以贯之的普世主义(Universalist)野心和论调。他觉得一战时所谓建立“民主”的世界,二战时所谓建立“自由”的世界都是没希望的。因为,西方人坚信的西方文化普世论存在着三个问题:其一,它是虚假的;其二,它是不道德的;其三,它是危险的。之所以说西方文化普世论是虚假的,是因为其它文明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观念;之所以说它是不道德的,是因为“普世论的必然逻辑结果是帝国主义”;之所以说它是危险的,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文明际大战”。亨廷顿认为,代替西方文化普世论的,应该是一种正在形成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求不同文明相互适应。无论我们喜欢与否,他认为这种相互适应已然存在。作者在引论中开宗明义的提出本书的中心论点: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这一命题的五个推论构成了本书的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作者在此指出冷战后,意识形态的划分和认同逐步削弱,不再成为国际关系中划分

敌友的标准,在新时代,文化认同将取而代之作为全球政治的重构标准。在这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中,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因此可以说世界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作者继而探讨了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几种基本范式,指出这些范式虽然不能解释世界政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但是对于人类的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必不可少的。作者总结了四个基本范式:范式一,理想主义的和谐世界;范式二,两个世界的划分我们和他们;范式三,国家主义范式,或多或少184个国家;范式四,完全混乱的世界。以上四个范式中每一个都有其自身重大的缺点和局限,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这些范式更说明理关键的事件和提供对趋势的更深入理解的范式:文明的范式。作者认为其优越之处在于其具有以上四范式所缺乏的相容性,结合了现实与简化,并能导出有效预测。

以此为观点,作者在“文明的性质”一节中,探究文明的一般定义,性质,类型等存在的共识性认识与争议。作者主要探讨了关于文明的性质,学界的几种共识性认识。这些共识包括文明的存在形式:单一文明还是多元文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界定文明的核心因素,宗教;文明的内涵,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而非政治实体;文明的持久性,文明终有终结,但又生得非常长久;文明的七种类型:中华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其次,在“文明之间的关系”中,作者指出文明之间关系演变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遭遇、冲击和相互作用。

最后,作者主要阐述了普世文明的含义和来源,分析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内涵,以及非西方社会对现代化和西方化的三种态度:拒绝、接受和改良。

具体来说,“普世文明”在奈保尔那里是指“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作者从四个方面批驳了这个概念:第一,假设普世文明只是人类共有的判断是非的最低限度道德,那么早已普世,不新鲜了;第二,倘若指用来区别原始社会与文明化社会的一些特征,那么它与多元文明并不排斥; 第三,假如是指达沃斯文化,即全世界精英层的共同信念,那么由于其人数极少,所以远不是普遍的文化;第四,如果指“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普世的文明就成了普及世界的麦当劳和可口可乐。最后作者指出任何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

对于普世文明的来源,作者分析了三种假设,一是,意识形态的终结和自由民主制在全世界的普遍胜利。其荒谬之处是认定只存在自由民主制这一种趋势;二是,世界各民族在相互贸易和通讯下产生一个共同的世界文化,但科学调查发现这二者并没有必然因果关系;作者认为,用社会心理学的差异性理论来分析,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人们对于文明,社会,和种族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加剧了。换言之,在中国,我是中国人,在日本我是中国人,在欧洲我是亚洲人,全球往来越频繁,自我身份的意识便越强。三是,始于18世纪广泛现代化的产物。

对于西方化与现代化,作者作了区分,提出西方之为西方的核心价值包括:古典遗产,天主教和新教,欧洲语言,精神权威和世俗权威的分离,法治,社会多元主义,代

议机构,个人主义等,这些因素的结合是西方独有的;而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西方文明第一个实现了现代化,因此西方首先获得了具有现代化的文化。“当其他社会获得类似的教育、工作、财富和阶级结构的模式时,这一现代西方文化将成为世界的普遍文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

本部分作者的中心论点是:文明之间的均势正在发生变化: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权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为了描述西方的衰落,作者从权力、文化与宗教三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西方衰落是缓慢,非直线的过程,在西方文明对于领土、人口、经济、军事等权力资源的占有上,有20世纪达到顶峰,然后相对于其他文明开始衰落。给西方世界的盲目自信者一个惊人的结论:西方主宰天下的时代正在终结,全球本土化和非西方宗教的复兴使非西方社会拒绝西方,敌视西方。即“我们将是现代的,但我们不会是你们。”

继而,作者明确指出西方的挑战者文明:亚洲和伊斯兰文明。亚洲的自信根于经济的增长,伊斯兰的复兴主要源于社会充动和人口增长。挑战的表现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亚洲要求在世界事务中有更多的权力,认为经济的成功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本土文化优于西方文化,崇尚集体使东亚人更容易相互认同;另一方面,伊斯兰复兴运动对于政治产生的影响:拒绝现行政权和民族国家,以根本改革为核心精神。伊斯兰人口规模的扩大及社会动员力量的增强,使得它们倾向于向外扩张,从而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的冲突。对于前景,作者认为,可能会发生非西方力量和文化的持续复兴,同时非西方文明内部及它与西方之间的冲突。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

作者论述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表现为:第一,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第二,从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第三,各国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一章指出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各国都在寻求认同,而认同在作者那意味着不仅确定自己,而且还需要树立敌人。“人们需要敌人”,明确了敌人才能更好的增强内部的合作和凝聚力。在此作者指出“物质利益的分歧可以谈判,并常常可以通过妥协来解决,而这种方式却无法解决文化问题”。在其它章节中作者也强调了文明断层线战争的持久和难以通过协调彻底解决。换而言之,国际争端中涉及文化冲突的问题是无法用谈判解决的。但是作者同时提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对于“无所适从的国家”即具有一种将其置于某个单一文明占支配地位的文化,而它的领导人却想要将它转到另一个文明的国家,如俄国,土耳其,墨西哥等,它们的领导人无视其本土文化的力量,试国从根本上重构社会文化,就会使国家染上一种“文化

精神分裂症”,成为一种四不像的“无所适从的国家”。

作者指出“国家都倾向于追随文化相似的国家,抑制与它们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各国都围其文明的核心国来划分归属,形成了一个新的文明的秩序。文明就像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而核心国家就像是家庭里一个年长的成员,为其他亲属提供支持和制定纪律。当文明缺少核心国家时,在文明内部建立秩序或者在文明之间通过谈判建立秩序的问题就更困难,但是,事实上,西方真的希望象伊斯兰这样危险的文明拥有其核心国家吗?作者还试图把亲西方的土耳其看成伊斯兰世界核心国最合适的选择,可以看出,给伊斯兰文明树立核心国是有条件的(亲西方),以便于控制,否则还是缺位为妙,历史证明,一旦出现,西方的对策一贯是:促进和利用它与其内部及和其它文明的冲突来保持均势。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

本部分作者的中心内容是:第一,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的冲突;第二,在区域层面的断层线上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战争,产生了“亲缘国家的集结”和更广泛和逐步升级的威胁,并因此引起核心国家努力制止这些战争。

一、普世主义引起西方与非西方文明的冲突。作者认为,由于亚洲经济财富的增长和政府自信心的增长及伊斯兰复兴运动,欧美对亚洲和伊斯兰世界的的普世主义遭遇失败,几乎所有非西方文明对来自西方的压力或多或少采取了抵制态度。文明之间均势的变化使得西方在武器扩散、人权、移民和其他问题上实现其目标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这个问题,作都的建议是,西方若想尽量减少损失,对于非西方社会就必须利用其经济资源,采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促进西方联盟,协调其政策;防止非西方对西方内部挑拨离间的同时,“促进和利用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别”。事实上,作者提出的建议实则是通过制造其它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转移对于西方世界的冲突,但立足点应该是通过“促进和利用非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别”,而让非西方世界陷入争端和自相矛盾中,从而无力与西方发生冲突。

关于伊斯兰和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作者首先从理论上介绍了文明间冲突的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的断层线冲突和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的核心国家冲突。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作者分析了伊斯兰与西方,中国与西方冲突的原因和影响冲突程度的因素,包括人口、经济、技术和宗教等,并指出“亚洲经济成就将为其带来政治阴影”。“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咱霸权地位。”其它各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有两种态度:均势和搭车,作者认为“用均势来平衡通常是更理想的选择,而且事实上也比搭车被更频繁地采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情况下,伊斯兰与中国的联盟会扩大和加深,并进一步加深与西方冲突的可能性。

二、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断层线战争。作者通过大量案例,重点分析了断层线战争的特性,发生地,及历史、人口和政治愿因。作者指出,断层线战争的特征是:不断地休战、停火和停战,而不是达成解决主要政治问题的全面和平条约。它根植于人民的认同,在时间上是持久的。与其他社会群体战争相比,断层线战争总是在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之间展开的,是作为更大的文化实体的一部分的集团之间进行的战争。“亲缘

国综合症”是其在20世纪末的最重要的特征。

作者还指出,断层线战争促进了参与者的文明认同,一个文明内部主同的加强反过来推动了断层线战争的升级。作者按介入战争程度的不同,把国家和集团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参与者是参战的国家或集团,第二层次通常是与主要参战方直接相关的国家与集团,第三层次是与参与者有文明上联系的国家,往往是该文明的核心国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作者提出第一层次的参与者不能单独结束断层线战争,能否结束这些战争和防止它们升级为全球战争,主要取决于世界和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利益和行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断层线战争自下而上地爆发,断层线上的和平却要自上而下的慢慢的推动。”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

第一、西方的复兴与世界之中的西方

作者在“西方的复兴”中用历史循环论的方法,通过对“历史的终结”及不朽文明构想的批驳,提出西方文明与历史上所有文明一样会有始有终。作者在承认西方文明必然衰落的基础上,提出其复兴、延缓衰落的方案,同时还探讨了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其内部组织的扩大再生产,积累盈余并将其投入建设性的创新,由此动因推导得出西方文明正濒于衰败的结论。

国内层面,作者举出:拒绝同化的移民,衰弱的基督教,90年代政治府主导的多元文化主义是国内危机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作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是西方文明的头号大敌。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泛滥会使美国成为一个仅有易变政治原则而缺少文化核心的不合时宜的国家,会同苏联一样分化,缩小,消失。

针对西方文明美国部分中决定性的冲突,作者的基本态度是:“在国内,拒绝造成分裂的多元文化主义,在国际上,拒绝认同亚洲”,并指出,国际上欧美的政治一体化,国内美国对于本国文化的进一步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能抵销这种决定性的冲突,并促进西方的复兴。

国际层面,作者在“世界之中的西方”中进一步阐述了其文化认同在世界国际层面的运用:建立一个以文化认同为中心,按文化的区别来化分敌友,制定国策的世界。作者随后论证这对于美国的三个现实意义:第一,美国领导人的困境:不以文化定敌友,在政策制定上屡遭谴责。第二,美国对外政治策困境。在对于是否应抛弃冷战遗产问题的讨论上,作者得出结论:首先,在文化界线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即北约应当扩大,将愿意加入的其他西方社会包括进去;其次,分清敌友,“让两个互为最坏的敌人,而且都与其他成员国缺少文化共性的国家作为成员国,实质上毫无意义。”;第三,泛滥于西方社会的普世主义的困境,对此作者罗列了三种学界评价:错误的,不道德的和危险的。

最终,得出了极具保守色彩的结论:“明智之举不是试图制止权力的转移,而是学会在浅水中航行,忍受痛苦,减少冒险和捍卫自己的文化。”换言之,作者主张在对外政策上,不是推行普世主义,终了其他文明,而是保存,维护,复兴西方文明的独特性:基督教,多元主义,个人主义和法制。维护西方文明的具体措施如下:团结,范围是西

方文化内部,在此主要是欧洲和拉美的团结;抑制,对象是敌对文明,如伊斯兰文明,中国文明,其体手段有直接和间接,间接主要是通过第三方的牵制;保持优势,主要是技术上和军事上的优势,以此巩固其霸主地位;互不干涉,作者认为西方对其它文明的干涉是全球冲突最危险的因素,只有互不干涉各文明内部事务,才能维持和平。和平状态下更有利于西方文明的发展。

第二、文明间战争与秩序

作者认为“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家的战争很可能不会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由此虚构了不是不可能的战争场景:场景一,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断层线战争升级;场景二,中国的崛起,以中美大战为主线,一场气势力宏博、惟妙惟肖的全球战争。

通过对假想的世界大战的分析,作者得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前两个原则:“避免原则”,核心国家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是在多文明、多极世界中维持和平的首要条件;“共同调解原则”,核心国家相互谈判遏制或制止这些文明的国家间或集团间的断层线战争。

这些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武器的理想方案是合主要文明的一到两个核心国拥有核武器,而其他国家不拥有,以保证核心国家对本文明内部其他国家的威慑力;第二,联合国改革理想方案是“每个主要文明都在安理会至少有一个永久席位,七个文明可各自拥有一个常任理事国席位,西方两个。

第三、文明的共性

作者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第三个原则,即“共同性原则”,各文明的人民应寻求和扩大与其他文明共有的价值观、制度和实践。换而言之,“抛弃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寻求共同性。”这里的共同性作者是指人类共同的价值观,道德层面上的共性。世界的安全需要文明的共存,文明的共存需要寻求大多数文明的共同价值,只有各文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彼此携手又彼此分离,才能有助于减少文明的冲突,维持世界的稳定。

然而,如何保障这种理想的和平状态呢?最后作者认为只有“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由此与本书书名相呼应:文明的冲突需要重建世界秩序。笔者认为这种“国际秩序”或称作“世界秩序”在作者那里是指:美国主导的,以联合国为舞台,作为行为主体的各大文明通过其核心国代表,按照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以共同协商方式处理国际冲突;同时各行为体之间在共性上相互学习、融合,在特性上相互尊重、相互分离。

小结

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亨廷顿在这本书以及一系列相关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冷战后的世界将以“文明”划线,文明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这无疑是一种观察国际政治现象的新“范式”。因此,亨廷顿提出了自己的范式,即文明的范式。他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因素。它们的行为仍像过去

一样受到对权力和财富追求的影响,但也受文化偏好、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的影响。对国家最重要的分类不再是冷战中的三个集团,而是世界上的七八个主要文明。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有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一方面,亨廷顿对自己提出的文明的范式相当自信,他认为这一范式为理解20世纪结束之际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但又不过于简单的地图。范式应该能够导出预测,对范式有效性的检验可以通过对不同范式导出的预测的准确性加以对比来进行。亨廷顿认为文明的范式能比其他范式更加准确的预测冷战后国际事态的重大发展。另一方面,他也承认,任何范式都不可能永远有效。早晚有一天,文明的范式必将像冷战的范式一样被新范式取代。

本书虽然逻辑上存在一些自我矛盾之处,例如亨廷顿一方面非常客观,敢于承认了西方文明是不是普世文明,并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出于对本文明的捍卫,主观的提出通过一切办法遏制敌对文明;可以说,救世与爱国之心是真实的,是否价值中立,与此相比便无足轻重了。勿庸质疑,亨廷顿所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

作者以文明的冲突作为单位来分析国际事物,为我们以后分析和判断国际形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至少反映了一种新式的国际问题分析方法。我们不妨从亨廷顿的理论出发,在不断加强我们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去发扬我们的文明,因为一种排他的文明是没有前途民族的文明。作者在文中还充分肯定了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所有文化都在为现代化而努力着,西方世界和其他世界的差距在一步一步的缩小。现代化加固了现存的文化,因而使文化之间的不同或者差距也永远的存在了。作者在书中关于文化对政治经济的重要作用的表述,也非常的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是非常有见地的一种视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20课 西学东渐 教案

第20课西学东渐 【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开眼看世界”,“维新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及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本和文字资料,认识并分析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以及维新思潮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概念、重要人物和各阶段特点。 2、从三者之间的层递关系出发,设疑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影响。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对西学东渐过程中先进人物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所进行的艰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意识与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2、难点: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手段 自制多媒体课件《西学东渐》。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一)教法策略 认知心理学认为,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将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主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普通高中新课程把“自主、合作、探究”列为新世纪最主要的三大学习方式。因而,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学法“和“基于任务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学法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法指导的立足点是将"学会"提高到"会学"和"乐学"的高度上来,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为了培养成功的学习者,本节课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法,除了考虑到教材因素外,也体现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的新课程教育理念。 (三)学习策略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班级姓名学号 主备人:陈海云审核:汪明新授课时间: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4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教义、影响的扩大。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与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区域、首都、强盛。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 2、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起到了什么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伊斯兰教是在社会矛盾尖锐、很多人希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形势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使学生从中感悟:特定的社会产生特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影响着社会。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交流的重要作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化的繁荣起着促进作用。使学生从中感悟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创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阿拉伯帝国建立中的作用。 (二)格物致知 Ⅰ伊斯兰教的创建与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位置:自然条件:。 2、伊斯兰教的创立人,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这部书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年是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为何把这一年当做是伊斯兰教教历的元年。 3、穆罕默德为统一阿拉伯半岛所做的贡献:穆罕默德领导取得多次胜利,到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 4、年,新型的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原因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战争,到8世纪中叶,称为地跨的大帝国。世纪以后,靠征服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逐渐衰弱下去。 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阿拉伯人对直接文化作出的贡献: 1、把阿拉伯的、和教带到世界各地。把东方的特产和带回阿拉伯。 2、阿拉伯人将人发明的0到9的计数法加以改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一、简介 《文明的冲突》是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文的丰富和再阐释。其核心观点在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和发展方向主要由不同的文明主导,文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将是世界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作者结合20世纪90年代末的历史实践对对当前世界既存的几类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对文明的未来作了大致的期望。 二、简要分析 《文明的冲突》一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向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将是由七八个主要的不同文明之间主导的,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影响着不同文明范围内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问题中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文明之间的差异展开,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应文明的不同有所差异等。总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名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在这一部分之中,亨廷顿对当前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几个文明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首先,西方文明由于历史上经济、军事权力等方面的优势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主要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吸纳和模仿西方文明,如近代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埃及纳赛尔的全盘西化等。但由于西方文明拥有的领土、人口、经济、和军事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西方文明正陷入相较于非西方文明的衰落之中。与之不同的是,随着非西方文明内部实力的增长,非西方文明本身的复兴也与之相随。作者借助亚洲的中华文明和中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说明。亚洲在历史上主要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内部的国家都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分布等因素,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而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主要缘于人口的增长,这些新增的人口成为伊斯兰文明广泛传播的载体,二者互为支撑。但与中华文明得因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同的是,伊斯兰文明内部人口的激增(主要是青年人口)给地区和世界造成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如扩张,内战等。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由于文明之间的纽带性,文明内部之间会因这种纽带性结成合作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如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盟等,由此形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文明间组织,这是未来世界秩序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也存有例外。如土耳其本身作为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却寻求进入西方文明圈,由此造成土耳其的无所适从即文明转变的失败。另一方,在基于文明的纽带结成的文明圈会存在一个核心国家,其主要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扥各方面在本文明内部占据优势的国家,如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中华文明的中国,西方文明中的美国等,但伊斯兰文明中的各个国家由于实力较为接近,因此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核心国家,因此所谓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由于核心国家的缺失也缺少权威性。因此,未来世界秩序将是由一个核心国家主导的不同文明所构建的。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这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对因文明的不同造成的文明之间的冲突进行了阐述。首先,西方的普世主义遭到非西方文明的抵制,由此产生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国家都是已经完成现代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扥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认为西方文明应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要求非西方文明接受这些理念。但是非西方文明实力的崛起让其拥有足够的实力拒绝,由此造成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其次,在不同的文明交接的地区即文明的断层线,会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关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引起冲突,如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在斯拉夫地区的争端。另外,文明内部的冲突如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战争也会因外部文明的介入如美国升级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如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我对文明冲突的初步理解 ——浅析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山东大学刘效恩 举世震惊的“ 9.11 ”事件把声名赫赫的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1996 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再次推到了前台,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文明冲突”热。美国政府对“ 9.11 ”事件所作出的强烈反应及在军事、外交政策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恐怖主义不断升温的现实,似乎应验了亨廷顿在书中的论断“未来的冲突将由文化因素而不是经济或意识形态所引起,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 ①在全球媒体的大肆报道和渲染下,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似乎剑拔弩张。然而这一切真的就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或其他文明冲突的结果吗?世界真的会出现文明之间的战争吗? 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要理解文明的冲突,首先要弄清文明的概念。文明这一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动态的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人群文化上的最高层的组合,是人们拥有的除了那种区别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认同的文化认同的最广泛的水平”实际上他在谈论文明的冲突时,文明这一概念包括三大要素。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这是文明的原义。二是文明的主体——人,即有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人群。三是人和文化的载体——区域。基于这种理解,亨廷顿把当代世界划分为8 个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少了一个文明) 文明之间的关系:冲突还是融合 在划分世界主要的文明之后,亨廷顿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不同文明必然冲突的观点。第一,文明的不同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是基本的。历史、语言、传统及最具重要性的宗教,使各种文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第二,由于“地球越来越小”,不同文明体系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将导致文明的冲突更为剧烈。第三,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变迁过程不仅使人们脱离了地域认同,也弱化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这就使宗教认同乘虚而入,填补真空成为新的、更为强烈的认同对象。第四,西方的双重作用使文化意识大为增强。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处于权力的顶峰;另一方面作为其结果是非西方文化出现寻根现象,强调本土文化、本土价值。第五,与政治或经济特征差异相比,文化差异更为持久,更难妥协。最后,经济区域主义正在增强,地域性经济集团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但是,经济地域主义只

_伦人_与_天下_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国际政治研究 2009年第2期 “伦人”与“天下” ———解读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古代东亚国际秩序 尚会鹏 内容提要 支配古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基本原理是“角色原理”。这是一种与“单位平等原理”不同的国际秩序原理,它源于核心行为体亲属集团 内角色的自然差别,对行为体行为的评价基于对角色的预期。适用于中国 人人际关系三个圈子中的三种文化,即“亲人文化”、“熟人文化”和“生人文 化”也同样作用于国际行为体之间。与“单位平等原理”相比,“角色原理” 对行为体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并且内化这种原理基本不触及行为体的身份 认同问题,这是“天下”国际秩序及其原理得以高度内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古代东亚国际秩序朝贡体制伦人天下 在经过把“天下”概念视为“中国中心”、“民族自大”的玄想而加以贬抑和批判之后,近年中国学界出现了重新评价这个概念的动向,如盛洪把“天下主义”看作是一个最好的和平主义主张,①赵汀阳则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注意到“天下”概念的价值,认为它是(确切地说是把它阐释为)一种饱满、完备的哲学理念。②他们试图向人们提示此概念对建立一种后现代国际关系体系的借鉴意义。但须指出, 3尚会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邮编:100871) ①盛洪:《为万世开太平:一个经济学家对文明问题的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赵汀阳对“天下”的定义:地理学上“天下所有的土地”;心理学上的“得民心得天下”;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世界一家(所谓四海一家)”,即地理、心理和社会制度三位一体的、饱满、完备的哲学理念。见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较新的研究有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92

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艺复兴(一)

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艺复兴(一)已完成1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中世纪科学的中心是哪里? ?A、希腊 ?B、阿拉伯 ?C、罗马 ?D、巴黎 我的答案:B 2 全球的文明发展过程都是同一个体系的。 我的答案:× 3 巴比伦神庙留下了大量观测天文的泥石板。 我的答案:√ 4 一下对灌溉技术贡献最大的是() ?A、埃及人 ?B、巴比伦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我的答案:B 5 阿拉伯数字是什么人发明的? ?A、阿拉伯人 ?B、中国人 ?C、印度人 ?D、希腊人 我的答案:C

6 苏颂生活在那个年代? ?A、宋代 ?B、明代 ?C、元代 ?D、清代 我的答案:A 7 中世纪世界科技的中心在()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阿拉伯世界 我的答案:D 8 文艺复兴的机械的自然观,是出于对上帝造物的信仰,而不是说它来源于一种科学精神。 我的答案:√ 9 文艺复兴促进了现代科学的诞生。() 我的答案:√ 10 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我的答案:A 11

文艺复兴的中心是: ?A、德国 ?B、希腊 ?C、意大利 ?D、英国 我的答案:C 12 伊斯兰文明是哪个国家创立的: ?A、法国 ?B、希腊 ?C、德国 ?D、阿拉伯 我的答案:D 13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史是以()为中心展开的。?A、自然 ?B、科技 ?C、神学 ?D、哲学 我的答案:C 14 中世纪阿拉伯文明没有受到()影响。 ?A、阿拉伯数字 ?B、炼金术 ?C、炼丹术 ?D、航海术 我的答案:D 15 欧洲中世纪时期哪个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A、伊斯兰文明 ?B、印度文明

文明的冲突

1993年,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在文章中,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特别是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说法。 发生波斯尼亚、车臣、外高加索、中亚、克什米尔、中东、斯里兰卡、苏丹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战斗可以看做这个观点的明证,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他只抓住了认同感冲撞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大文化内部的认同冲突要远远多于大文化之间的认同冲突。例如亨廷顿把整个非洲称为一种文明,但事实上今日世界上大多数的冲突都发生在非洲内部。在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难道是因为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又比如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事件,这岂能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因此,单纯地用文明之间的冲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是不对的,是十分片面的。 能源、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生存空间,文化,都有可能引发冲突。而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每一个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因此,可以用文明的冲突去看待一个问题,但是不能仅仅用文明的冲突这一个因素去解释全部的问题。

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2009年7月 第30卷第7期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 Jul.2009 V01.30No.7世界秩序变迁与中国的角色定位 李新博 (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世界正处于转折性的变革期,世界秩序也随之而变革与重构,中国的国际角色也随着世界秩序的变迁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发生着相应的转换。包舍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方面世界新秩序内容的“和谐世界”范式.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政治构想,是以“和”为核心价值观构建的一种政治文化和国际秩序方案,是当代中国自身国际角色的定位坐标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世界秩序;角色定位;“和谐世界”;中国;变迁;和 中图分类号:D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7--0037--03 在国际舞台上追求国家的地位、尊严和利益。需要取得合适的国际角色。“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1】.中国的发展壮大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国必须对自身的国际角色进行重新塑造与定位,在积极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建构过程中进一步确立起“负责任、可预期、建设性”[:】的国际形象。 一、世界秩序的模式 世界秩序也称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国际社会主要行为体之间围绕某种目标、依据某种理念和一定规则.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有序的运行机制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和行为规范:特定的国际秩序总是与特定的国际格局相对应.并受到后者的影响和制约[3】。建立和谐稳定的世界秩序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从历史上看。世界秩序的变迁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古代帝国秩序、近代欧洲多极均势秩序和当代大国霸权秩序。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处于转折性的大变革期,世界秩序随之面临着变革与重构。为了构建一种可以保障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利益与安全共享的世界新秩序.国际社会目前主要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单极霸权秩序、两极对抗秩序和多极均势秩序。 1.单极霸权秩序 单极霸权秩序即由一个霸权国或国家集团进行领导和统治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中,只有一个单一的具有超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实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发挥支配作用。“霸权稳定论”是这种世界秩序模式的逻辑基础.维持霸权体系被视为维持世界秩序的惟一选择.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有霸则稳”说、“霸权提供公益”说、“霸国维护国际体制”说、“霸国自我限制”说和“无霸不稳”说【4】。 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作为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各个权力层次上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故而图谋构建一种美国主导下的单极霸权秩序.但大量事实证明,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政治、经济和安全目标仅靠美国自身的实力是根本无法达到的。由此可见。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下.单极霸权秩序不是一种可行的世界秩序模式。 2.两极对抗秩序 两极对抗秩序是指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进行领导和统治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中,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势力均衡的状态,共同影响国际事务。实现“紧张中的和平”[4】。 尽管苏联的解体结束了美苏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但有一些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未来的世界格局仍 收稿日期:2009加4—22 作者简介:李新博(1965一),男,湖南益阳人,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37万方数据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文明》 习题

第2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一.基础知识 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其教徒被称为(),所信奉的经典是()。2.阿拉伯人将民间故事汇集整理,创作了世界名著()。 3.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地点是()。 A.麦加B.麦地那C.巴格达D.巴勒斯坦 4.公元8世纪,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A.耶路撒冷B.麦地那C.巴格达D.麦加 5.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开始于()。 A.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C.阿拉伯半岛最终完成统一D.穆罕默德逝世 二.综合能力 6.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8.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许久,然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A.血统B.语言C.宗教D.风俗习惯 9.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有关阿拉伯文化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阿拉伯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这与他们重视教育和知识有关。 ②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这与阿拉伯帝国当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有关。 ③帝国时代的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成就。 ④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并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精)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于 20世纪 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 , 冷战结束后 , 国际舞台上的冲突焦点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在国际政治新的局势里, 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最普遍的, 也不是经济之间,而是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的冲突为最普遍的现象。 一、对“文明”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先试图理解了文明的定义。 第一,宏观上,文明是野蛮、原始、混沌的对立面,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程度逐渐提升,并形成的一种积聚的认可与阶段; 第二,微观上,文明是一个地区、国度、民族、具有相同信仰的群体,由这些构成并发展为其地区国家的文化、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文明,如“古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既表现出了文明的特定性, 也表现出了文 明的延续性,甚至是可以跨区域。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 也时常用文化交替使用, 并且没有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文明的定义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村庄、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团体,在文化异质性上不同层次中, 这些文化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比如, 位于意大利南部村庄与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村庄, 它们之间的文化不同, 但是却共同信仰着意大利文化, 这使得其与德国文化相区别。同样的道理, 欧洲也共享着同样的文化使其与阿拉伯、中国相区分。而这些共同认同的文化内容包括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人们的自我认同。文明可能包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比如中国;也包括民族构成少的国家,比如 安圭拉、伯利兹、多米尼克、巴巴多斯、圭亚那等一系列讲英语的加勒比国家。文明也可能包括好几个国家,比如西方、拉丁美洲、阿拉伯这三个文明; 文明也可 以只有一个国家构成, 比如日本文明。而文明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融合与重叠, 也可能包括亚文明。这些文明充满活力, 但是也有着繁荣与衰退,有着分裂与融合。

21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调整期的新特征

21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调整期的新特征 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征。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加深和知识经济的推进对新世纪的影响最大。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的变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反过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又在质与量两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 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紧密相关。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反映在经济上,实质是两种经济体制的竞争。90年代初,冷战格局随着苏联和东欧剧变而宣告结束。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衰退到缓慢回升的阶段。发生在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也说明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并不完全适应变化中的国际经济的需要。 (一)在21世纪的前5年里,国际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贸易数量将大幅增加,但价格则相对较低且变化无常。 同它相对应的是,制成品贸易将大幅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较大比重。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压力将推动初级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初级产品出口量的增加,缓慢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展示知识化经济时代的特征。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导纤维、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计算机软件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将成为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内容。 (二)国际贸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经济差距 21世纪初的前5年,国际贸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将进一步拉开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下述几个方面的状况可能在未来5年里继续存在。 (1)发达国家仍将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到国际贸易中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增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所占份额下降,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的丧失。 (3)发展中国家内部将进一步拉开差距。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重要的贸易国,在经济发展上更接近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仍处于原料提供国和制成品销售市场的地位。 这些国家由于处在国际生产与分工体系的最底层,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限制,因此,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获得的利益将是有限的,经济可能继续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的推动 国际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将会有很大发展,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将显著加

《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读后感

读悟 今天,我读了杨老师推荐的《重建课堂教学新秩序》这篇文章,再来看看我的课堂,我的很多要求与做法都值得再思考。 首先是坐姿。我觉得要求孩子坐端正听课是天经地仪的,孩子从头到尾都要坐端正,我看不惯做姿不好的孩子。如果谁坐不端正,我会马上要求他坐端正。一节课40分钟,孩子是不可能一直都坐得那么端正的。我上课随时都在提醒学生坐端正。尤其是一年级小朋友更不行,课堂上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纠正学生的坐姿习惯。记得蒋开键老师在给我们上示范课时,她上10分钟左右会叫孩子们静息一、两分钟或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这样的做法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课堂效率会更高。 二、回答问题。我有时上课会打断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我自己的预想,我总是会去寻找与我预设的基本一致的答案。读了文章后我终于明白,打断孩子的回答是不恰当的,是不尊重孩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应该去慢慢地认真聆听每个孩子的回答,尊重他们的不成熟或是天真的想法与回答。 三、上课发言。我要求“发言先举手”,我一直以为这样要求是好习惯。读了文章后,明白这样做是是束缚了孩子活泼的天性。任景业老师的新规则是发言无需要举手,不需教师批准,想说就说,这一点要做到很难哦。因为,一旦让孩子们随便说,老师怎样来把孩子们又引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也就是说怎样来“收回”。这一门很高的艺术,需要老师要有较强课堂组织能力。文章里说“一般不要打断孩子的回答,尤其是低学段的孩子,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中争先恐后的投入状态,这样做也好,至

少让敢说的孩子有机会说出来了,胆子小的孩子也有机会说出来了,还可以听到别人的发言。对孩子的回答无论好与不好,我们老师多一点宽容,多理解,多认可,多欣赏。”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去思考。面带微笑,鼓励孩子们敢说敢做,让他们信心百倍。我们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严一些,认真聆听孩子的回答,引导他们轻松学到知识。 四、换位思考。在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听话,上课不认真的孩子,我们老师可能会生气。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可以“雷声大一点,雨点一定要小。”只要你能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心灵感受,把学生当成你自己的孩子,就能原谅学生的种种表现。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感受,哪怕孩子的一点点进步。俗话说,“五根手指有长短”。我们老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与闪光点就知足了。 任老师的文章讲的有道理,我们都能理解、明白,但要做起来确实很难。难就难在我们老师始终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一些新的理念与做法需要慢慢去改变。其实,只要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跟上了教育观念转变了,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我们的孩子会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快乐成长。

七年级语文上册有朋自远方来1

有朋自远方来 这是孔子《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二句话,“学而”主要是讲述教育目的、人生立志、人生的目的,而我之所以选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样一种学习境界的向往吧。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能静静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人,深知自己是渴望能静下心,但是却做不到,害怕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学习了“学而”才明白了要学习做学问,是需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这样终有一天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会来到你身边,激励我们去学习。 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真正意思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周礼·大司徒》郑玄注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朱熹注为:“朋,同类也。”也就是和你志趣、爱好等等相投的人。“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而“朋”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这样,各个时期不同的大家对朋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再加上老师对其的讲解,让我明白“朋”是指共同志向或志向可能一样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学习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远方来的志向相通的朋友来不来又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要学习做学问,就必然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而人长久以来都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他人的支持。一个人一辈子的朋友也许会很多,可是真正很够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的确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说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但是真正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很少,因此他赋有弹琴的学问,却没人能懂。有一天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曲子,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结果当伯牙谈了一首《高山》时,子期赞叹道: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伯牙惊讶地又谈了一首,子期称赞道“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激动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据说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过世,俞伯牙闻听悲痛欲绝,认为世界再无知音,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悲伤的曲子,然后站在子期墓前,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在子期的墓前,从此以后子期再未谈过琴。在子期墓前,俞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朋友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知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子期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有志向相通的朋友的重要性,也体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向相通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是不快乐吗?孔子的意思也就是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精)

如何看待现代化与西方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2010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海啸 201003402118 老师要求我们这一学期读一本政治学的著作, 在舍友的推荐下, 我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是一本很有思想闪光点的著作, 在拜读完之后我对于西方普世价值、文明冲突与文明力量变化、新世界秩序组建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对我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积累产生重大的作用。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作者在论述现代化与西方化关系、变化过程时表达的观点。一、现代化 即西方化是伪命题 之前我对于普世价值有一些疑惑, 而在读了这本书以后的确豁然开朗。之前我只是认识到西方在二战之后就开始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出。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我意识到, 西方文化输出的范围很大, 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 而说文化输出还是太浅薄, 准确来说应该是进行普世价值的传播。而亨廷顿对普世文明的概述的思路也是很有趣, 从语言和宗教作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主力军方面出发, 这二者身上所 发生的事情也大致可以看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心路历程。 亨廷顿在书中表达, 在进行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和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问题时, 需要搞清楚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我个人认为, 现代化作为西方世界领先于非西方世界的有力武器, 也许是西方强有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表现, 却不是先 进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的有力依据。西方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古典遗产、欧洲语言、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 它们是在西方世界现代化以前一百多年就产生发展的。我很反感那种主张全盘西化、主张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西方化的说法, 太过于片面和武断。现代化即西方化是一个伪命题, 是无法的到现实例证证实的。相反我们有两个鲜活的例子来证伪。即:

康复治疗考试题库 最新版本

试卷154--康复医学试题 单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A1题型(共29题,共64.4分) 1.关于康复评定的意义如下,但哪一项应除外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又称疾病诊断,是寻找疾病病因和诊断C.评估康复疗效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2.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几次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3.量表评价中,评定员信度的相关系数应该超过 A.0.6 B.0.7 C.0.8 D.0.9 E.1.0 4.关于FIM总分分级不正确的是 A.126分表示完全独立B.18分表示完全依赖C.108~125分表示独立 D.90~107分表示极轻度依赖E.72~89分表示轻度依赖 5.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A.自理活动B.活动与运动C.括约肌控制D.交流 E.肢体畸形 6.ADL交流方面内容不包括 A.打电话B.使用交流板C.书写D.化妆E.识别环境标志 7.家庭集体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协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适应家庭中出现残疾人的现实,重建家庭新秩序 B.协助解决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C.解决夫妻之间矛盾 D.解决家庭成员相互适应和面对现实E.促进家庭关系改善 8.下列情况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但不包括 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B.膝伸肌肌力减弱C.认知障碍 D.静态平衡与姿势摇摆的客观测量E.应用镇静/安眠药 9.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共分几级 A.3级B.4级C.5级D.6级E.7级 10.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A.脑卒中患者B.小儿脑瘫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亚述帝国 答:亚述帝国是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末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势力日趋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亚述帝国时期,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战俘,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奴隶主包括王室家族、军队和行政官吏、祭司等,巴比伦尼亚的工商业奴隶主经过斗争,还从亚述帝国手中争得了自治权。除奴隶外,还有一些人身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巴比伦尼亚的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2.希波战争 答:希波战争是公元前5世纪古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而引起的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波斯以雅典曾援助米利都起义为由,渡海侵入希腊。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前480~前479年的两次波斯大军入侵期间,但波斯都遭到失败。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使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力共存之势,影响深远。

3.十二铜表法 答:《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得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4.文艺复兴 答: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l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单单是古典文化艺术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5.《旧制度与大革命》 答:《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作家托克维尔的著作,主要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托克维尔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并在第二共和国时期出任外交部长。他看到在法国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化公开。托克维尔的著作1870年后被冷落了七八十年后,近几十年来在西方突然走红,随着保守的自由主

文明的冲突

关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前言:1993年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论。不久,他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后续文章《如果不是文明,那是什么?》。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又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阐述。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展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按照他的划分,目前世界上有7种或8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西方的基督 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 起的。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用一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冲突的原因,即世界文明的冲突。其主题是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

分裂和冲突模式。围绕着“文明“这一中心,亨廷顿先是介绍了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微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那些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国家构成的集团。亨廷顿对比了历史上和现在的文明,将文明划分为7个范式,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提出并分析了“普世文明”、西方化与现代化,论证了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接着,亨廷顿通过西方的权力、文化、政治衰落及伊斯兰教、亚洲经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比了变动中的文明力量,表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都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随着这种文明力量的不断变化(西方的逐渐衰落,亚洲、伊斯兰教的不断强大),世界上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明秩序: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进行着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以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一些国家仍在

2020年(财务知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财务知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成为高考的考查热点,建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 2.中国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关系,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关系。 3.于全球化趋势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考纲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史论共享: 1.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为了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除了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外,美国仍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于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尽管美国拥有特殊地位,但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于壹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壹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壹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3.世界贸易组织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贸组织的壹些决策,对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它的发展,意味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将于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参和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赢得竞争机遇;同时,也会对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国内的某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壹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不利方面见,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此外,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结构要点 壹.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壹)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后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德、意、日战败,国内废墟壹片;英法实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