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

合集下载

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

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

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内脊索瘤饮食保健,颅内脊索瘤的食疗方。

得了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同时又不能吃什么呢?
*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鸡肉,鸭肝,胡萝卜
*忌吃食物:茼蒿,香菜,洋葱,辣椒(红、尖、干),花椒
*一、饮食
术后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低盐饮食为主,口味要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多食瓜果蔬菜。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颅内脊索瘤吃什么好,颅内脊索瘤不能吃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颅内脊索瘤饮食保健、食疗方面的问题,请继续关注疾病库频道,或者在站内搜索“颅内脊索瘤”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上面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1 页。

1例骶骨脊索瘤的个案护理

1例骶骨脊索瘤的个案护理

1例骶骨脊索瘤的个案护理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济宁市;272000【摘要】脊索瘤是常见的骶骨肿瘤,是低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原发性骶骨肿瘤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左右。

脊索瘤多发于骶骨和颅底鞍区,累及周围骶神经,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行走功能障碍。

脊索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通过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位、切口的护理,及早开展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防止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骶骨脊索瘤护理措施1.个案资料患者侯XX,男,77岁,住院号:1392182,2020年3月19日因骶尾部及会阴区疼痛20天,以“骶尾部脊索瘤”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及会阴区疼痛不适,呈针刺疼,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伴小便不畅。

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骶尾部脊索瘤”收入院。

无既往史。

骶尾部压痛、叩击痛,会阴区感觉减退(部分区域痛觉过敏),肛门收缩力减弱,下肢无明显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IV-V级,膝腱反射:右(+),左(+),双侧巴氏征(+)。

治疗:患者入院疼痛评分5分,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完善各项检查后于2020年3月28日在全麻下行骶尾部肿瘤切除术,由于切口位于肛门周围,给予头孢曲松预防感染,持续引流管引流,于4月3日出现腹泻,每天腹泻数十次,蒙脱石散止泻效果不佳,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至4月13日患者仍有腹泻,加用洛哌丁醇、双歧杆菌;术后第17天,体温38.7℃,给予药物降温,抽血培养+药敏,白细胞:11.3 HPF,白蛋白31.3g/L,更换头孢西丁,白蛋白静滴,积极控制感染。

4月26日腹泻较前好转,4月27日术后第30天,体温连续3日正常,停用抗生素。

患者于5月7日术后第39天出院,出院时体温36.5℃,已不再腹泻,切口愈合良好,持续导尿,告知1月后门诊复查,进一步指导功能锻炼和尿管护理,不适及时就诊。

2.护理措施及依据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准备。

脊膜瘤是什么引起的?3个主要病因

脊膜瘤是什么引起的?3个主要病因

脊膜瘤是什么引起的?3个主要病因一、概述脊索瘤这种疾病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并且这种疾病是一种先天性的肿瘤。

这种疾病是比较少见的,该病属于是一直慢性的肿瘤疾病。

这种疾病的发病部位是在骨子里,而且部位很深。

这种疾病发病时临床表现是头疼,视力障碍。

因此,当有不舒服的地方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避免疾病恶化。

及时的看医生,查出,对症治疗。

那样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

这是我的一个建议。

二、步骤/方法:1、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肿瘤疾病。

是一种发生在蝶枕部的脊索瘤,这种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不过青年中年多见。

位于脊柱的脊索瘤发生于骶尾部最多。

多发于四十岁,到六十岁的男性。

2、脊索瘤是一种长在骶尾部的肿瘤疾病。

这种疾病一般多发于五十岁到六十岁的中老年。

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也有,不过是比较少见的。

发现脊索瘤要及时的注意和治疗。

一定要去选好的医院对症的去治疗。

3、这种疾病多是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多数病人能够获得治愈。

有的采用中医治疗法。

脊索瘤的治疗,患者也可以用放射治疗法。

无论怎样,一定要选对正确的治疗方法。

这样对你的脊索瘤才会有所帮助一定要谨记呀。

三、注意事项:脊索瘤的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适当的锻炼身体。

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多吃些补充蛋白质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做到少食多餐,避免吃得太饱。

注意饮食起居。

不要太过度的劳累。

要好好的休息。

脊索瘤是怎么回事?

脊索瘤是怎么回事?

脊索瘤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脊索瘤的病理病因,脊索瘤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脊索瘤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脊索瘤是是一种先天性肿瘤。

大多数脊索瘤起源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也可能与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遗传等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脊索瘤可分为二个类型,即经典型和软骨型。

骶骨侵犯后,向前可侵入盆腔,向后可侵入椎管内,压迫马尾神经根,引起相应部位神经根受损症状。

脊索瘤表现为光滑性结节,肿瘤组织为白色半透明胶冻状,含大量黏液,伴广泛出血时呈暗红色。

瘤体边缘常呈分叶状或结节状,表面有一层纤维组织包膜,一般不穿破进入邻近脏器。

镜下见肿瘤细胞较小,立方形、圆形或多角形,胞膜清楚,胞质量多,红染,常见空泡,空泡大者可达到一般细胞体积的几十倍,即所谓"大空泡细胞"。

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中央。

细胞排列成索条状或不规则腺腔样,期间为黏液。

偶见核大深染细胞、多
核细胞和核分裂细胞。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脊索瘤病因,脊索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脊索瘤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脊索瘤”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脊索瘤的特点有哪些

脊索瘤的特点有哪些

脊索瘤的特点有哪些作者:朱乘春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一、什么是脊索瘤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于人体的椎间盘与脊椎锥体位置,部分特殊患者可能出现于骶前软组织,实际上脊索瘤通常首先发生于椎骨附近骨内脊索残留物,而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椎间盘,50~60岁的中老年为高发人群,但也能发生于其他年龄层次。

脊索瘤病症不分男女,两性均可发病,发病率无差异。

受脊索瘤自身的性质影响,该病生长较为缓慢,存在较强的潜伏期,通常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往往已经患病数年以上,病情较为严重。

据现有的调查发现,脊索瘤病症50%在骶尾部,35%位于蝶枕部,剩余依次为颈、胸、腰椎部。

骶尾部肿瘤病症通常发生在于40~70岁年龄层次,而蝶枕部肿瘤则与其不同,常见于儿童身上。

骶尾部肿瘤由于溶骨可见骶骨有破坏,导致患者罕见有成骨现象。

在发病过程中,如果病情加重并且扩散,将导致肿瘤逐渐侵犯脊柱,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腹膜后组织,最终影响其身体机能。

当患者的肿瘤足够大时,受肿瘤影响可以造成患者产生肠腔狭窄情况,甚至特殊患者出现影响膀胱情况,在肛查时可在直肠外检测到肿块。

对于蝶枕部脊索瘤来说,其病症也可能直接或者间接的侵及鼻咽部位,影响各个颅神经,最终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例如,下图是脊索瘤常发生部位以及该部位对应的神经系统。

二、脊索瘤的特点与临床表现脊索瘤的发病率较低,为百万分之一,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造成其病情诊断与治疗较为困难,通常下患者一旦发现病症已经是患病数年,增大其治疗难度,造成不良的影响。

脊索瘤病症发生后,经常出现累及其他关键组织情况,进而其治疗比较困难,降低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当前的颅底脊索瘤来说,受其自身的性质影响,通常其部位很深,并且毗邻颅脑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导致其影响患者的正常身体机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脊索瘤

脊索瘤

脊索瘤一、脊索瘤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脊索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

在胚胎期间,脊索上端分布于颅底的蝶骨和枕骨,部分达到颅内面,并与蝶鞍上方的硬脑膜相衔接,在枕骨部分可达该骨之下面(即舌咽面),一部分亦可位于颅底骨和咽壁之间。

脊索的下端分布于骶尾部的中央及中央旁等部位。

当胎儿发育至3个月的时候脊索开始退化和消失,仅在椎间盘内残留,即所谓的髓核。

如果脊索的胚胎残留在上述部位滞留到出生后,可逐渐演变成肿瘤。

因此脊索瘤好发于这些部位,尤以颅底蝶枕部和骶尾部为最多见,脊柱型者次之。

也可能与感染后脊髓炎和疫苗接种后脊髓炎,遗传等因素有关。

疼痛为最早症状,多系由肿瘤扩大侵犯或压迫邻近重要组织或器官所引起。

位于骶尾部的肿瘤常引起尾部疼痛,随后局部出现肿块,并逐渐长大,从皮下隆起,也可向盆腔内发展,压迫膀胱和直肠,引起尿失禁,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位于蝶枕部的肿瘤可压迫视神经及其他脑神经,脑垂体、脑干等,在后期并可引起颅内高压。

在椎管周围有脊髓受压者,可引起根性疼痛、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二、脊索瘤的生物学及病理特征肉眼观察,肿瘤质地软,呈胶冻状,可有或无纤维包膜,早期与周围脑组织的界限尚比较清楚,晚期则界限不清,浸润破坏邻近骨质和神经组织,引起颅底骨质的破坏。

肿瘤切面呈半透明,含有黏液样物质,为肿瘤变性的产物,故其含量的多寡可以提示肿瘤的良恶与否。

肿瘤中间有由包膜相连而形成的白色坚韧的间隔,将肿瘤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多叶状。

半数瘤内有结节状钙化。

肿瘤内可有出血和囊变。

典型的脊索瘤镜下可见肿瘤为上皮样细胞所组成,细胞胞体大,多边形,因胞质内含有大量空泡,可呈黏液染色,故称囊泡细胞或空泡细胞。

细胞核小,分裂相少见,胞质内空泡有时合并后将细胞核推至一旁,故又称为“印戒细胞”。

有些地方细胞的界限消失,形成黏液状合体。

大量空泡细胞和黏液形成是本病的病理形态特点。

近10%脊索瘤细胞增殖活跃,黏液显著减少,并有核分裂现象,细胞排列成条或岛状,埋于疏松的黏液组织之间,可含有软骨组织、钙化斑及小片骨组织。

脊索瘤怎样治疗?

脊索瘤怎样治疗?

脊索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脊索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脊索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脊索瘤应该吃什么药。

*脊索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中线性肿块需进行放射线拍片检查,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以免活检或手术切除时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提高,对骶骨脊索瘤已能成功的进行手术切除,多数病人能获得治愈,因此骶骨脊索瘤的治疗中外科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根治性手术切除在治疗脊索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肿瘤部位决定手术入路。

没有一种手术入路适用于所有脊索瘤患者。

颅颈交界区脊索瘤可通过侧方、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适当的切除。

骶管脊索瘤,主要通过后方入路,由于盆腔结构复杂,血供丰富,肿瘤呈浸润性,难以全切除。

骶3以下肿瘤切除时,可保留骶3神经,术后可保留排尿及射精功能。

侵及骶1者,可行全骶骨切除,人工骨盆置换。

术中对盆腔大血管一定要仔细保护,并防止术中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按照Enneking外科分期,骶骨脊索瘤多数属IB,手术在骶骨肿瘤的侧面、背面和下面的正常组织中进行剥离显露,在前面行间隙分离,并用纱布填塞止血和隔离,以保护正常组织在切除肿瘤时少受污染,分块切除肿瘤,从肿瘤中游离骶神经,对肿瘤上方骨壳进行搔刮,术后复发明显减少。

保留骶1、2神经,有50%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Enneking),保留骶1、2、3神经有90%以上的病人获得正常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功能。

骶4、5神经丧失会引起会阴部暂时性感觉障碍,部分男性病人有暂时的性功能障碍。

一侧有骶1、2、3神经损害,术后出现的大小便功能障碍在2~4个月后恢复。

骶骨肿瘤血运极丰富,外科切除因手术大、显露难、出血多、危险性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过去常被视为禁区。

近年来在不断探索中认识到骶骨肿瘤全切术是一个抢救性手术,必须有充分准备才能进行。

在过去骶骨肿瘤不能手术切除的年代放疗有止痛、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术后小剂量放疗对杀灭残存瘤细胞是有用的。

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1 发病 机 制
脊索瘤被认为是 脊索残 留物 恶变所 致。人类 胚胎 在妊 娠期第 3周初 ,在脊 索突 和脊 索 的诱导 下 ,出现 了 由神 经外 胚层构 第 11 周时 ,脊 索组 织被水 、胶原 Ⅱ型 、髓核 的软骨 聚集蛋 白聚糖所 替代 。脊索残 留物或者 说脊索 遗迹 可 以在椎 骨 中偶然 被 发 现 ,并且 在成年个 体 中可 以 成长 为小 群 落 的脊 索遗 迹 ,Ro— meo等 首先 阐述 了颅底脊 索残留物 的存 在。近年来 ,越来 越多 的研 究 支持 了 良性 脊 索 细 胞 肿 瘤 (benign notochordal cell tumor,BNCT)是 脊 索 瘤 前 期 改 变 的 观 点。Yamaguchi 等 于 2008年阐述 了典型 的脊索瘤产生 于 良性 脊索残 留物 中,并且 在骶尾部发现了 2处微小 的初期脊索瘤 和 良性脊索 残余物 ,两者共存。脊索瘤好发于脊柱两端 的表 现也间接证 明 了脊索瘤起源 于脊索遗迹 的观点 。
均 可 发 病 ,30岁 以后 发 病 多 见 ,50~60岁 最 多 见 。 临 床 特 点 与病变部位及侵犯 程度 密切相关 ,脊索瘤 常引起椎 骨的破坏 性病变合并软组织 肿块 压迫椎骨 ,骶尾部脊 索瘤 以会 阴区麻 木和疼痛进行性加重 为常见 表现 ,大多数骶尾部脊索 瘤均可 扩 展 至 骶 前 区 ,直 肠 检 查 可 以 发 现 硬 而 固 定 的 骶 前 肿 物 ,肛 周皮肤感觉衰退 ,表皮和 直肠 溃疡 ;蝶 枕部脊 索瘤 常致 颅 内 压增高和周 围结构侵犯 ,表现为头疼 、视力 模糊等神经症状 ; 脊柱脊索瘤可 以侵犯邻 近的脊髓 和神经根 ,出现疼 痛 、麻木 、 无力症状 ,最终 可导致瘫 痪。
l岳床与 实验病理 学杂志 J Clin Exp Pathol 2012 May;2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