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二轮微专题太阳视运动太阳方位

(完整版)高三二轮微专题太阳视运动太阳方位
(完整版)高三二轮微专题太阳视运动太阳方位

专题一太阳视运动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

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

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2018年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

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2—3

题。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2018年江苏卷)图2为“某地二分

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2017年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C.西北D.西南

7.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

(2016年天津卷)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8—9题。

8.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9.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D.90天左右

知识链接:

1.太阳周日视运动

①若正东日出、正西日落,说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南方的天空,南半球正午时的太阳总是在北方的天空。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南方的天空,南极点上空的太阳总在北方的天空。

②若太阳在地平圈以上运行的时间短于在地平圈以下的时间,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反之,说明处于夏半年。

2.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北半球)

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昼夜长短状况昼=夜昼>夜昼=夜昼<夜

日出

时刻

(地方时)

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方东北方正东方东南方

日落时刻

(地方时)

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

①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②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极昼极夜区日出日落方向为正北或正南)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③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极昼极夜区日出日落方向为正北或正南)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④一般太阳方位与物体影子朝向相反,但极点一致。如在北极,太阳永远在南,影子永远朝南;南极则相反。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

(1)极昼期间,太阳高度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零度。

(2)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

(3)其他极昼地区

该日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纬度。

(4)某地某日刚好出现极昼,则该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

模拟演练: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的三个时刻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经合成整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位于

A.30°S附近B.赤道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D.50°N附近

2.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h1 B.h2 C.h3 D.h4

3.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hl时,下列自然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长江流域进入一年中的枯水期

B.东非高原的斑马向赤道以北迁徙

C.澳大利亚的小麦进入收获季节

D.加拿大的枫树叶大部分已经脱落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

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

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

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

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

成4—6题。

4.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

中的

A.11上B.12上C.1上D.2上

5.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正北 B.正南C.东北D.西南

6.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越来越远B.越来越近C.先远后近D.先近后远

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如下图a),中午12点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正在罗布泊(41°N,90°E)野外考察的李教授将手表的时针对准了刚刚日出的太阳(图b)。据此完成7—8题。

7.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该

是图b中的

A.Sl B.S2

C.S3 D.S4

8.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

A.到漠河进行冰雪旅行

B.南非室内采光面积较小

C.黄河中游段含沙量大

D.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9—10题。

9.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丙、丁、甲、乙D.丁、乙、甲、丙

10.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某中学组织游学活动,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一学生拍到了下面的照片。据此完成11—13题。11.图片中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是

A.东B.西C.南D.北

12.当天22时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随即看到

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好友小明点赞,此时洛杉

矶应是

A.早晨 B.中午C.傍晚 D.午夜

13.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A.黑夜时间短B.日出时间晚

C.自转角速度大D.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答案】1.D 2.C 3.B

【答案】4.B 5.C 6.A

【答案】7.C 8.C

【解析】

7.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北京时间上午7时,罗布泊地区地方时是5时。太阳位置是不动的,表盘顺时针旋转,时针指向5点,对准太阳方向。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240°,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正南方是图b中的S3,C对。A、B、D错。

7.图示季节,该地日出在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北半球是夏季。到漠河进行冰雪旅行应是北半球冬季,A错。南非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室内采光面积较大,B错。黄河流域正值分会特别,中游段径流量大,河流含沙量大,C对。华北地区雾霾天气频发是在冬季,D错。

点睛:北京时间上午7时,罗布泊的地方时是5时。日出时太阳位置不动,观测只能将表盘顺时针旋转,时针指向5点,对准太阳方向,此时是中午12点前,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240°,角的平分线方向为南方。日出在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北半球是夏季。

【答案】9.D 10.C

【解析】9.图中是北半球四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甲地太阳位于南部天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说明距北回归线较近。乙图是极昼现象,应位于北极圈内,纬度较高。丙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位于北回归线上。丁图是极昼现象,且一日内太阳高度不变,位于北极点,纬度最高。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丁、乙、甲、丙,D对,A、B、C错。

10.夏至日当天,图中乙、丁是极昼现象,O2、O4两人的身影旋转角度最大,B、D错。甲比丙的纬度较高,所以站立在O1的人的身影在地面旋转角度较大,A错。O3纬度最低,太阳视运动转过的角度最小,03人的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C对。

【答案】11.C 12.A 13.A

【解析】

1.4月份,北京昼长夜短,日出东北,7:23分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图中显示工作人员面向阳光,且阳光在工作人员的左侧,故工作人员正在向南行进,选C。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二者相差16小时,故北京时间22时,洛杉矶应为22-16=6时,此时为当地的早晨,选A。

3.该日为4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京比洛杉矶的纬度高,故北京昼长大于洛杉矶,黑夜时间比洛杉矶短,日出早于洛杉矶;洛杉矶比北京距太阳直射点近,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选A。

【点睛】

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最新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视运动图解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之一,探讨它的运动规律可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我们用图对它进行系统的解读。 一、地心天球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站在地面上看天空,天空似乎是一个球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表明,这个球面不但存在于地上,而且存在于地下,我们把这个球体叫天球。我们常用的天球是地心天球,即以地球的球心为球心,无限大为半径的假想球体。把地球座标系统无限扩大构成地心天球座标系统。如图1所示: 天赤道就是地球赤道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把天球分成南北两半球。地轴无限扩大叫天轴,它与天球相交两点分别叫天北极(p)和天南极(p′)。黄道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与当地铅锤线的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地平圈把天球分成可见半球和不可见半球。地平圈上方向的确定方法,在地心天球上,除了极点外,任意地平圈与天赤道相交且平分,有两个交点,这两个交点就是当地正东方(E)和正西方(W)的标志。地平圈上与天赤道相距最远的两点距天北极(P)近的就是北点(N),距天南极(P′) 近的就是南点(S)。在北半球,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南半球,面南背北左东右西。天赤道平面就是南北极点的地平圈。天球的旋转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围绕天极旋转。看星空,在北半球,星星围绕北天极(p)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星星围绕南天极(p′)顺时针旋转。 二、太阳视运动

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其实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综合反映。可以这样理解,由于地球公转,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做南北回归运动,由于地球自转,每天运动的轨迹是太阳直射点纬度间的某个纬线圈。在地面上看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地的纬度(φ)、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δ)、当时的地方时(t)。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看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圈是互相平行的,也就是该地地平圈上太阳每年在天球上南北运动的回归圈间的纬线圈。 三、日出日落方向 图2为赤道上一年中的太阳视运动,它们的太阳视运动圈是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并且是与地平圈垂直的。因为赤道上地平圈上的南北两点正好与天南极(p′)和北天极(p)重合。在赤道上,每 年春秋分太阳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 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非极昼区,每年春秋分太阳也是正东升正西落,从3月21到9月23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从9月23到次年3 月21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图3、图4、图5、图6是各纬度的代表,同学们仔细看看,好好体会。

太阳视运动专题

F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仁<2=22o。回答1—4 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D A. 23o26' N B. 66o34' N 2 .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 A. 22o B. 44o C. 11o 3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4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 C. 22oN D. 90oN D.68o 尼罗河水泛滥北 极考察的好时光 B. D. A C.正东D . 正北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 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5?6题。 5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B A.②一③一④一① 一② B.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① C.②一①一④一③一② D.①一④一③一②一① 6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B A. (70S, 30 °) B. (70 N, 150 °W) C. (70S. 150 W) D. (70 N, 30 °) 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箭头所在曲线表 示太阳运动轨迹,/=5°、/ 2 = 15°',回答7?9题。 7、该地的纬度为:B A.75 N B.85°S C.82.5°N D.72.5 &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A.75° N?90° N B.85 ° N?90°N C.80° S?90° S D.85° S ?90°S 9、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A.AB 间 B.AD 间 C.BC间 D.CD 间该纬线上的甲点(75oE)为最 大值,乙点(105oW )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 10.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B ①惠灵顿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A A.格陵兰岛 B.摩尔曼斯克 C.白令海峡 D.夏威夷群岛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 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12 —13题(h为一已知量) L2.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是:A A. 2h B . 3h C . 4h D . h 13.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D 10—11 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 地平圈西 S

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

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夏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 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二、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是12:00)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从正午太阳的位置取一直线到达所在位置,其与地面的夹角极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短);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五、关于相关计算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昼圈度数互余。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 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适用于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处的太阳视运动)。 例: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①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 是 ②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 为 ①太阳直射在a°N ,刚好极昼的纬度为90 °-a°, 刚好极昼的纬度=80°N ②其H =2 ∠a° 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20°N 2.出现极昼的地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加上正午太阳高度除以2,即θ1=(h 0+H)/2;该地点的纬度等于90 °与正午太阳高度减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除以2的差,即:θ2=90 °-(H-h 0)/2。(适用于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如图: 例: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求:①某地的纬度 ②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①某地纬度=90 °—(∠1--∠2)/2 ②太阳直射的纬度=(∠1+ ∠2)/2 3.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其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即:H=h 0 4.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太阳从东偏北(南)a 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太阳从西偏北(南)a 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 ; 太阳从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 在该图中,看出:①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②正午太阳在正南(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 ③该地的昼短夜长 ④太阳直射北纬为a 度 ⑤正午太阳高度为β度 例题: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的太阳运行路径,其中,此地的纬度可能是: 地平圈 S N h ° h ° N N N 地平圈 α β α S N E

太阳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 一、天球 1、以观察者为球心 2、地平圈 3、天顶、天底、北点、南点、东点、西点 二、太阳视运动 1、概念 2、方向:自東向西 3、速度:每小時15度 4、周期:1個太陽日 5、轨迹:圆,有时候是大圆有时候是小圆 三、轨迹上的特殊点 1、最高点与最低点 时间,方向 軌跡上的最高點為當地正午時刻,軌跡上的最低點為當地子夜時刻,此兩點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北方、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南方,或者在天頂、天底 2、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 (1)无交点:意义 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極晝。 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極夜。 (2)单个交点:方向及意义 軌跡與地平圈只有一個交點的,此交點或者是北點或者是南點。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恰好極晝。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恰好極夜。 (3)俩交点:连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日出和日落 倆交點的連線與緯線平行,與經線垂直。 倆交點中在偏東方向的為日出點,在偏西方向的為日落點。 四、轨迹与纬度 1、轨迹倾角与纬度互余 軌跡傾角指太陽視運動軌跡所在的平面與地平圈所在平面所夾的二面角。這個角與當地緯度互餘。 2、南北半球 从天球上方往下看,顺时针者位于北半球,逆时针者位于南半球 3、特殊地方的轨迹 两极(顺时针或逆时针);赤道 兩極的周日太陽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平行或重合。 赤道的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垂直。 五、轨迹的年变化规律 1、不同时期的轨迹互相平行 2、两分日轨迹交于东点和西点,夏至日最北,冬至日最南。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同步 3、分日轨迹最大,为大圆,离分日越远则越小,两至日最小。 分日時視運動軌跡最大,軌跡交地平圈於東點、西點,軌跡的圓心即觀測者。 六、轨迹与太阳射点纬度 某日轨迹的最高点与分日轨迹的最高点相对于天球球心所张的角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赤纬)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高三二轮微专题 太阳视运动 太阳方位

专题一太阳视运动 高考真题回顾: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 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客车经遵义至 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 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6:00出发,左侧靠窗 B.8:00出发,右侧靠窗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2018年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 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2—3 题。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2018年江苏卷)图2为“某地二分 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琼 B.新 C.苏 D.赣 (2017年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C.西北D.西南 7.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太阳视运动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O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 视运动路线图”,圆题。<1=<2=22o。回答1—4方向, D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N D.90o.22o N 'N B.66o34'N CA.23o26B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o D.68 C.11o A.22o B.44o A .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 .尼罗河水泛滥B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北极考察的好时光D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A .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4 D.正北C.正东A.东北B.东南 太阳运6点时,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题。。读图回答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5~6:B .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5 B.①—②—③一④一①A.②一③一④一①—② ④一③一②一①D.①—①C.②——④一③一② :B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 .(70°N,30°E) C.(70°S.150°W) D,A.(70°S,30°E) B.(70°N150°W) 箭头所在曲线表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回答7~9题。=示太阳运动轨迹,∠1=5°、∠215 7、

该地的纬度为:B S D.72.5°S B.85° C.82.5°N A.75°N 8、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90N N°~90°N B.85°N~A.75 90°S 90°S D.85°S~C.80°S~、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9 D.CD间间 A.AB 间 B.AD间 C.BC为最75oE)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11题。大值,乙点(105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10—B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10太阳高度角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①惠灵顿o 35 D.①④ C A.①②B.②③.③④:A .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11 D.夏威夷群岛.摩尔曼斯克A.格陵兰岛 B C.白令海峡 o 5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乙甲丙13—题(为一已知量)h12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A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汇集:太阳视运动及日出日落专题

太阳视运动练习 右图为甲 乙 丙三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0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回答:1—3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 A .22°N B 。23°26′N C . 66°34′N D. 90°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A.22° B.44° C. 11° D.68° 3、 ∠3=33°,那么∠4为 A .22° B 44° C 11° D 33°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 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o。回答4—6题。 4.甲地的地理纬度为 ( ) A .23o26’N B .66o34’N C .22oN D .90oN 5.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 .22o B .44o C .11o D.68o 6.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 .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 )六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下图为某地24小时观测太阳路径图(图2-3-13),此地 A.可能在北极点 B.可能在南极点 C.在夏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D.在冬至日的南极中山站附近 9.图2-3-14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的太阳运动路径,此地的纬度是 A.23°26′N B.50°N C.30°N D.20°N 10.读图2-3-20的两幅图。 (图(1):春秋二分、夏冬二至日我国某地正午太 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图;图(2):地球公转示 图2-3-13 图2-3-14 图2-3-20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 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 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 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 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 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 1 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 图 3 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 12 时的太 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 0 时的太阳 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 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通过比较图 4 和图 5 ,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 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 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圈,反之 简称极夜圈)、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极昼圈、极昼圈与极点之间、极点。 N 图3

太阳视运动专题

太阳视运动和太阳高度练习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o。回答1—4题。 1.甲地的地理纬度为:D A.23o26’N B.66o34’N C.22oN D.90oN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 A.22oB.44oC.11oo 3.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B.尼罗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D.北极考察的好时光 4.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A A.东北B.东南C.正东D.正北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点时,太阳运 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为40°。读图回答5~6题。 5.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B A.②一③一④一①—②B.①—②—③一④一① C.②—①—④一③一②D.①—④一③一②一① 6.该地的地理坐标是:B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读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底圆表示地平圈,箭头表示太阳运动方向,箭头所在曲线表示太阳运动轨迹,∠1=5°、∠2=15°,回答7~9题。 7、该地的纬度为:B °N °S 、该日的极昼范围为:C °N~90°N °N~90°N °S~90°S °S~90°S 9、该日南昌的日出方位在图中可表示为:B 间间间间 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75oE)为最大值,乙点(105o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读后完成10—11题。10.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B ①惠灵顿②巴黎③乌兰巴托④休斯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A A.格陵兰岛B.摩尔曼斯克C.白令海峡D.夏威夷群岛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 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后回答12—13题(h为一已知量)L2.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是:A 甲丙乙35o 5o 太阳高度角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运用

《科技与教育》2009.3.刊号:ISSN1007-3906;CN61-1302/D 太阳视运动规律及运用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二中学张彩霞430413 一、太阳视运动规律 1、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极昼和出现极 夜地区除外);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极昼和出现极 夜地区除外)。 二、极地地区太阳视运动 1、极点上的太阳视运动:极点上,一天24小时,太阳始终高挂天空,其太阳高度不变,如图: 2、开始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0时开始,太阳位于当地地平线上(如果是北极地区,太阳位于正北方向;如果是南极地区,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此时太阳高度角为0°,然后将慢慢增大,当地正午12时达最大。此时太阳高度H=90°-|φ-δ|,因此时φ+δ=90°,所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H=180°-2φ=2δ。而后逐渐变小至24时又落到地平线上,此时H=0°。如图 3、极点与开始极昼地区之间的地区的太阳视运动:在极点与开始极昼地区之间的地区即 66°34′至90°之间,一日0时Q点开始时,太阳已位于当地地平线之上,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至当地正午P点时达最大。过后又逐渐减小一直到该地这一日结束时,太阳仍落于地平线上一定高度,太阳高度与0时升起时一样大,即Q点。P点正午太阳高度为H=90°-|φ-δ|,Q点太阳高度为H=φ+δ-90°

三、运用 1、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季节: 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季节或时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南半球为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时,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为春秋分。 例如;上图为某地太阳视运动图,判断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季节或时间。 解析:根据太阳总是东升西落知右侧为北方,左侧为南方,(早晨面向太阳,左侧为北方)判断。①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为北半球冬季;②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为春秋分;③东北升起,西北落下,为北半球夏季。 2、比较太阳视运动规律,判断该地所处位置 相同:太阳有时东升西落;有时东北升,西北落;有时东南升,西南落。 不同:在甲地,有时太阳在头顶,有时在北方,有时在南方,说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在乙地,太阳终年在北方,说明乙地在南回归线以南;在丙地,太阳终年在南方,说明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 3、根据昼长的长短判断该地所处位置。据图得到如下结论: E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应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且 E地昼长大于12时,说明所处北半球;如果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且昼长小于12小时则为南半球;F地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且昼长小于12时,说明F为北半球。

【小初高学习】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考点4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视运动

考点4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视运动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问题思考] 据图回答,甲图中当地球位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由D到A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位于C点时,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答案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90°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纬度特征,结合地球的公转轨道可知,当地球位于A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当地球由D移动到A位置时,即由春分日向夏至日运动,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向北回归线运动,因此,北回归线以北的点离太阳直射点距离逐步接近,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而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有太阳直射的机会,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当太阳直射点离开时,开始减小,因此,在此时间段内,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再减小。当地球位于C点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范围离太阳最近,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最大值。 [知识归纳]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①文字描述: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②图形描述

高频考点13--太阳视运动图

高频考点13 太阳视运动图 【母图导航】 太阳视运动模式图:右图反映的是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太阳一天中东升西落,或全天不落。其中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正午12点(地方时)时位于观察者的正南方或正北方。左图反映的是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某地一年中不同节气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基本规律】 1、方向的判读:此处通常指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 ①可通过太阳的升落先判断东西方向,再利用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出方向坐标。 ②在已知观测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或南回归线以南时,可以直接通过正午时太阳上中天的位置来判读南北方向。 2、观测点位于南北半球的判读

3、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 连接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即太阳上中天的位置)与观测点之间的连线,与南北向连线的夹角,即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取锐角或直角)。 4、昼夜长短的判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弧长的变化,即表示昼长的变化。 ①若此轨迹为优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长夜短; ②若此轨迹为劣弧,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短夜长; ③若轨迹圆心恰好为观测点,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昼夜平分; ④若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以上是一个完整的圆,则表示观测点所在纬线此时出现极昼(如果该圆与地平圈平行,表示观测点为极点;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相切,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为当日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处;如果该圆与地平圈的位置关系是既不相切又不平行,表示观测点所在纬度介于极点和出现极昼的最大范围处的纬度之间)。 5、二分二至的判读 ①若观测点位于北半球,则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时为夏至,最短时为冬至,轨迹圆心在观测点时为春秋分; ②若观测点位于南半球,则太阳视运动轨迹最长时为冬至,最短时为夏至,轨迹圆心在观测点时为春秋分; ③若观测点位于赤道上,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上中天位置在观测点之北的为夏至,在观测点之南的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时为春秋分。 6、日出日落方向的判读 在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线上(即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交),无论在北半球还 日期日出方向日落方向春分(3月21日)至秋分(9月23日)东北西北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绘制及计算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的绘制及计算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471000) 王安周 本刊在2015年第17期发表《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的计算及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示意图的制作方法》 [1],经过仔细阅读发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日出太阳方位计算公式、赤道上日出方位、太阳周日视 运动轨迹的绘制等。以地面观测者为中心,太阳“东升西落”,24小时绕地轴并随天球旋转一周,其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称为太阳周日视运动(简称太阳周日圈)。借助天球坐标体系,对其构成要素、特点和绘制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实现了对其运动轨迹路径图准确绘制。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探究 地球仪地轴水平横放,固定粉笔垂直放于地球仪表面,拨动地球仪自转一周,记录留下痕迹;多次重复上述操作且更换粉笔颜色,观察留下的笔迹。表明地球仅自转,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均为平行于纬线圈的一系列圆圈,范围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图1)。 图1 仅自转太阳直射点运动轨迹 图2太阳周日视运动在天球上的投影 地心天球是以地球球心为中心,以无限大为半径,内表面分布着各种各样天体的假想球体。为了研究方便,引入天球坐标体系,地球的地轴无限延伸与天球交点,分别为北天极和,地球的赤道平面无限伸延与天球交线,就是[2]。若以地面观察者为中心,观测者和太阳连线无限延长与天球的交点,若把一太阳日内这些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迹,其实质上就是一天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在天球上投影(图2)。 二、太阳周日视运动构成要素 为了准确描绘太阳视运动的轨迹,假设观察点所在纬度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δ,天球半径为 R ,在图2基础上绘制图3a 、3b 、3c 。图3a 表示北纬?的地平圈上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分布图,图 3b 为图3a 的侧视结构图,可以揭示不同季节太阳视运动在天球中的位置,图3c 为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上的立体图,更加清晰表示不同季节太阳在天球中的位置。根据图3中信息,对太阳周日视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1)平行:由图3a 可知,在天球坐标系中,不同季节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圈都平行于天赤道,因此,相对于同一地平圈而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道面都相互平行[3]; 南回归线 赤 道 北回归线 粉笔 图3 北纬?的地平圈上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分布图、结构图和立体图 N E P O H C D G A 夏至 冬至 二分W C 冬至 夏至 天赤道 二分 北天极 南天极

太阳视运动图解析

太阳视运动图解析 一、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与方位的关系 1.从理论上讲,在两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太阳东南升、西南落,而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 例:40°N 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a 表示夏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b 表示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 c 表示冬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4.赤道处的太阳视运动(仍满足第2和第3规律)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处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如图3,此时昼夜等长。(图中β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处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如图4,此时昼夜等长。 16 14 18 6 8 10 12 南 北 西落 圈 平 地 东升 时 北 南 北 南图3 南 北图4

二、如何判断太阳视运动图中的东南西北方位?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三、在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如下左图 四、知道极昼时最大值和最小值太阳高度,如何求解太阳直射点纬度? 如图7,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值为a (即地方时为0:00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最大值为b (即地方时为12:00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纬 度为(a +b )/2。 例:如图8此时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α,则此刻太阳直 射纬度为α/2 12:00 24:00 0: 00 夏至日北极点太阳高度图 12:00 24:00 0: 00 直射 纬线北极点太阳高度图 20° N 0图7 α 图8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图1图2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 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 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 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图4 图5 通过比较图4和图5,相信可以走出上面提到的误区。 二、把握三种情况六个区域 由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所以我们只分析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这三种情况即可。 六个区域是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赤道、直射点与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之间(为了方便,以下简称极昼

太阳视运动及日影专题整理

太阳视运动 1.概念 肉眼看到的太阳在天空的运行轨迹。 2.太阳升、落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3.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是12:00)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4.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昼圈(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圈)度数互余。 ⑵出现极昼的地方,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加上正午太阳高度除以2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即:θ=(h日出+H正午)/2 ⑶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其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 5.太阳视运动图的构成 (1).地平面及四个基本方向: (2).地平面及上的:“穹庐”似的天空 6.以北回归线以北至极圈某地图示太阳视运动

a 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该地日出东南 日落西南 b 二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 该地日出正东 日落正西 c 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该地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 7.极昼范围内的太阳视运动 ⑴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极昼圈上,全天24小时内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当地时间0时(或24时),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为阳光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即可推知))。 例如,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 °时,极昼圈(其纬度为南、北纬(90°-h °)上某地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及其视运动轨迹,如图1、图2(南半球极昼圈太阳视运动图)和图3(北半球极昼圈太阳视运动图)所示。 图2 图3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 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倍,并且日最小太阳高度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纬度与极昼圈之间相隔的纬度数。例如,当阳光某日直射南、北纬h °时,极昼圈纬度为90°-h °,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4、图5(南半球图)和图6(北半球图)所示。 2h 0 12 24 时 刻 图1 N W 地平圈 S W 地平圈 0 12 24 时 刻 h h 图 4 N S E 地平圈 图 5 E 地平圈 图 6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2009-05-14 08:50:25| 分类:地理学习技巧|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注:有同学对于《3年高考2年模拟》第31页日出日落方位的总结不是很明白,实际上这就涉及到大阳视运动的问题。摘录的文章用图文详细阐述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以及日出日落方位的问题,其最后的结论和教材上的是一致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地球运动这一章应该是地理这门学科当中难度较大的,各地高考基本上每年都有,分值4-8分左右,难度可上可下,特别能考查能力。应当重视。 全球全年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析 很多人都对太阳视运动轨迹不是很清晰,它牵涉到影子朝向、太阳高度角以及地方时的计算等知识,所以为大家所关注,这里就对全球任何纬度上全年任何时刻太阳视运动一天之内的轨迹图进行比较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指正,不胜感激。 一、前提知识储备 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从上面三个图要清楚以下这些知识点: 1、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为零;反之没有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上,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不为零,如图1北极圈以北的纬线上,图3南极圈以南的纬线上; 2、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高度角大小;换个角度说,上面三个图既反映了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视方位,也反映了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其中地方时为0时的太阳视方位和太阳高度角对于在极昼范围以内的地方有意义; 3、有人有这样的误区“既然太阳光为平行光线,所以全球任何地点的太阳视方位是相同的。”,这个观点错在没有考虑“地球表面为曲面”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