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练习题有答案

物质的量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容量瓶上无需有标记的是

A .标线

B .温度

C .浓度

D .容量 2.某实验需要0.2 mol NaOH 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时,天平读数(游码及砝码)将

A .等于8.0g

B .等于8.00g

C .大于8.0g

D .等于0.2g 3.0.5L 1mol/L 的FeCl 3溶液与0.2L 1 mol/L 的KCl 溶液中,Cl -浓度比为

A .15∶2

B .1∶1

C .3∶1

D .1∶3 4.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 ,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10-?L mol S M

ρ

B .1)

100(1000-?+L mol S M S ρ

C .

110-?L mol M

S ρ

D .

11000)

100(-?+L mol S S M ρ

5.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L mol a

/4

.22 B .L mol ab

/22400

C .

L mol a

ab

/5.3622400+

D .

L mol a

ab

/5.36224001000+

6.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mol/L K2SO4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A .500mL 溶液中所含K +、SO 42-总数为0.3N A

B .500mL 溶液中含有0.1N A 个K +离子

C .1L 溶液中K +离子浓度是0.2mol/L

D .2L 溶液中SO 42-离子浓度是0.4mol/L

7.取100mL 0.3mol/L 和300mL 0.25mol/L 的硫酸注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21mol/L

B .0.42mol/L

C .0.56mol/L

D .0.26mol/L 8.某Al 2(SO 4)3溶液V mL 中含a g Al 3+,取出V/4 mL 溶液稀释成4V mL 后,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25/54V mol ·L -1

B .125a/36V mol ·L -1

C .125a/18V mol ·L -1

D .125a/V mol ·L -1 9.将2.4mol 某金属投入1.8L 2mol/L 的某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7.2g 氢气,则该金属和酸分别是

A .二价金属,二元酸

B .二价金属,三元酸

C .三价金属,二元酸

D .一价金属,一元酸 10.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A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 .溶解所用的烧杯未洗涤

C .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D .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11.有K 2SO 4和Al 2(SO 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 ,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 ,则此溶液中K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1mol/L

B .0.15mol/L

C .0.2mol/L

D .0.25mol/L 12.在100g 浓度为18mol/L 、密度为ρ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 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 .小于100mL

B .等于100mL

C .大于100mL

D .等于

mL

100

13.用密度为1.32g/cm 3的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BaCl 2溶液中,直到沉淀恰好完全为止。已知所生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原BaCl 2溶液的质量,则H 2SO 4溶液的浓度为

A .21.9%

B .42.1%

C .13.5mol/L

D .5.67mol/L

14.质量为8.02g 的铁片,放进1.0L 0.90mol/L 的CuSO 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干燥、称量,质量为8.66g 。若认为溶液的体积没有变化,则Cu 2+的浓度变为

A .0.89mol/L

B .0.82mol/L

C .0.78mol/L

D .0.6mol/L

15.将4gNaOH 溶解在10mL 水中,稀至1L 后取出10mL ,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mol/L B. 0.1mol/L C. 0.01mol/L D. 10mol/L 16.用硫酸铜晶体配制500mL0.1mol/L 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A. 25g B. 12.5g C. 6.25g D. 37.5g

17.实验室常用98%(ρ=1.84g/mL)的浓H 2SO 4配制1:4的稀H 2SO 4,此稀H 2SO 4的密度为1.23g/mL ,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 4.6mol/L

B. 5.7mol/L

C. 3.88mol/L

D. 18.4mol/L

18.由Na 2SO 4和NaNO 3组成的混合物88g 溶于水配制成1L 溶液,此溶液中Na +的浓度为1.2mol/L ,

则原混合物中NaNO 3的质量为

A. 17g

B. 34g

C. 25.5g

D. 51g

19.下列各溶液中,Na +浓度最大的是

A. 0.8L0.4mol/L 的NaOH 溶液

B. 0.2L0.15mol/L 的Na 3PO 4溶液

C. 1L0.3mol/L 的NaCl 溶液 D . 4L0.5mol/L 的NaCl 溶液

20.将0.1mol/L 的K 2SO 4溶液、0.2mol/L 的Al 2(SO 4)3溶液和纯水混合,要使混合溶液中K +、Al 3+、

SO 42-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1mol/L 和0.2mol/L ,则所取K 2SO 4溶液、Al 2(SO 4)3溶液、纯水三者体积比是(假定混合后体积不变)

A. 1:1:1

B. 2:1:2

C. 1:1:2

D. 2:1:1 21.已知20g 密度为ρg/mL 的硝酸钙溶液中含有1gCa 2+,则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ρ/400mol/L B. 20/ρmol/L C. 2.5ρmol/L D. 1.25ρmol/L 2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 溶液,经加热蒸发去100g 水后,质量分数变成 28%,体积为80mL ,则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5mol/L

B. 6mol/L

C. 6.25mol/L

D. 6.75mol/L 23.当温度为70℃时,Cl 2与NaOH 溶液能同时发生两个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 2O ,3Cl 2+6NaOH==5NaCl+NaClO 3+3H 2O 。若反应完全后测得溶液中NaClO 与NaCl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溶液中NaCl 和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1:2 B. 9:4 C. 1:1 D. 5:1 2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3mol/L 的K 2SO 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L 溶液中含0.3N A 个钾离子 B. 1L 溶液中含0.9N A 个离子(K +

、SO 42-

) C. 2L 溶液中钾离子浓度是1.2mol/L D. 2L 溶液中含0.6 N A 个离子(K +、SO 42-) 25.密度为0.91g/cm 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A. 等于12.5%

B. 大于12.5%

C. 小于12.5%

D. 无法确定 26.体积为V 、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 的溶质m 克。若此溶液中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下列各表示式中不正确的是 A. V M m c ?=

B . w V m ??=ρ

C . ρM

c w ?= D. w

M c 1000?=ρ 27.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②密度、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④溶质的摩尔质量, 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8.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mL0.60mol/LNaOH 水溶液;②20mL0.50mol/LH 2SO 4

水溶液;③30mL0.40mol/LHCl 水溶液;④40mL0.30mol/LCH 3COOH 水溶液;⑤ 50mL0.20mol/L 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①>⑤ D. ⑤>④>③>②>①

29.某学生配制0.1mol/LNaOH 溶液100mL ,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A. 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 B. 把烧碱放在纸上称量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 使用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烧碱 30.13.5g 氯化铜样品中含有下列某一种盐类杂质,当与足量AgNO 3溶液充分反应 后,得到AgCl 沉淀29g ,则样品中混有的杂质是

A. ZnCl 2

B. MgCl 2

C. BaCl 2

D. KCl 3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 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 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 影响不大,不再处理

D. 重新配制

32.配制100mL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

B. 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C.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

D. 沿着玻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相切 33.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 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 溶液

B. 用100mL 量筒量取5.2mL 盐酸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 用100mL 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 溶液

34.将12mol/L 的盐酸(ρ=1.19g/cm 3)50mL 稀释成6mol/L 的盐酸(ρ=1.10g/cm 3),需加水的体

积为

A. 50mL

B. 50.5mL

C. 55mL

D. 59.5mL 35.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S g/100g 水,此时测得饱和溶 液的密度为d g/cm 3,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sd

M 10mol/L B. )

100(1000S M Sd +mol/L C. M

Sd 10mol/L D. Sd

S M 1000)100(+mol/L

36.将5mol/L 的Mg (NO 3)2溶液a mL 稀释至b mL ,稀释后溶液中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b a 5mol/L B .b a 10mol/L C .a

b

5mol/L D .b a mol/L

37.在等体积的NaCl 、MgCl 2、AlCl 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 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2:3

B .3:2:1

C .1:1:1

D .6:3:2

38.将标准状况下,将V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 )溶于0.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为

A .

)2240(+MV V ρ B .)2240(100+MV V ρ C .ρ

)1.0(4.22+V MV

D .100V ρM

(MV+2240)

39.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有Al 3+a g ,取4

1

V mol 溶液稀释到4V mL ,则稀释后溶液中S042-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

V a 9125mol/L B .V a 18125mol/L C .V a 36125mol/L D .V

a

54125mol/L 二、填空题

40.1 mol/L 的BaCl 2溶液0.5L 中,含有Ba 2+的微粒是 个。

41.28g KOH 配成250mL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 ,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

42.配制800mL 63%的硝酸(密度1.4g/cm 3)需浓度为96%的硝酸(密度1.5g/cm 3) mL 。

43.100mL 1 mol ·L -1Al 2(SO 4)3溶液中,含Al 3+离子 mol , 个,

含SO 42-离子 mol , 个,100mL 5 mol ·L -1的蔗糖溶液中,含蔗糖分子数与溶液中的 离子数目相同。

44.把500mL 4 mol/L H 2SO 4与1000mL 1 mol/L Na 2SO 4溶液混合,混合液总体积为 1500mL ,则此混合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

45.配制 1 mol/L 的CuSO 4溶液500m:,需胆矾 g ;用 称出,把称好的胆矾放入 里,用适量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

中,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 2~3次,把每次的洗涤液都注入 中,然后慢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 ,改用 滴加蒸馏水到刻度,使溶液

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把瓶塞盖好,用顶住瓶塞,另一只手,将瓶底倒转、摇匀。从配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6.将40gNaOH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A,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将50mLA加水稀释至100mL后,得溶液B,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将

10mLB溶液与密度为1.11g/cm3 9%的NaOH洗涤剂10mL混合,该混合溶液C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7.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⑴、⑵、⑶……]填写在操作前

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匀。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约(取整数) mL注入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_______cm处,改用________加蒸馏

水,使溶液_________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48.配制100mL0.20mol/LKCl溶液时,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gKCl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入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该生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常温下,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某无水盐A的溶解度为Sg,则常温时,该盐饱

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如果已知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50.普通酒精中乙醇的含量为96%,15?C时密度为0.76g/cm3,将乙醇看作溶剂,水看作溶质,普通酒精中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51.将MgCl

2

·x H2O的晶体4.06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此溶液50mL正好与

50mL0.4mol/L的AgNO

3溶液完全作用。由上述数据可知4.06g的MgCl

2

·x H2O是

_______mol,式中x的数值是_____。

52.往某BaCl

2

溶液中加入密度为1.28g/mL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

质量与对BaCl

2

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所加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53.常温下,将150mL 22% NaNO

3

溶液加100g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4%。求

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4.向50mLNa 2SO 4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得到14.51g 白 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 3,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 ,并有 气体产生。

⑴原混合溶液中Na 2SO 4和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 ⑵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D 、6A 、8B 、9B 、10C 、11BC 、12C 、13A 、14BC 、15B 、16B 、17B 、18C 、19A 、20D 、21D 、22C 、23A 、24B 、25B 、26C 、27D 、28C 、29D 、30C 、31B 、32D 、33AD 、34A 、35B 、36B 、37B 、38D 、39B 、40C 41. 231001.3? 42.0.5mol ; 2mol/L 43.490mL

44.0.2; 22102.1?; 0.3mol ; 22108.1?;阴阳离子总数 45.L mol SO H C /3

4)(42= L mol SO Na C /3

2)(42=

46.125g ; 天平; 烧杯; 转移至容量瓶; 玻璃棒;容量瓶; 2—3;食指;托住瓶底;1mol/L 48、⑵⑶⑴⑷⑸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49、把溶液由烧杯直接倒入容量瓶里(没有沿玻璃棒倒入) 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2~3次 没有把洗涤液也一起注入容量瓶中 50、

%100100?+S S

M

S S

)100(1000+ρmol/L

51、1.69mol/L 52、0.02 6 53、5.49mol/L

54.解:设原溶液质量为x , %14)100(%22?+=?g x x g x 175=∴ 原来溶液的密度为:mL

g 150175=

ρ L mol M w C /83

%22150175

10001000??

=

??=ρ=L mol /09.3 55.解:加入H 2SO 4后,Na 2SO 4不变

L mol V L mol L /2.0/5.02.0?=?末 L V 5.0=∴末

此时H 2SO 4:mol L mol L n 1/25.0=?=总需加入H 2SO 4 mol mol mol 8.02.01=-

mol g mol cm g V SO H /988.0%8.55/35.1342?=?? mL V SO H

1.1044

2=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

序言及第一章 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P2)第一段 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 能力素质 例1 用V L 水配制浓度为a mol/L 的氨水(密度为ρ g/cm 3),需用氨气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_. 解析 在进行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时,氨水中溶质看作是氨气.利用计算公式 n(NH )V 3= =ρ×V NH L mol m g cm L mL () .///333 22410- = ρ×=××ρ×m H O m NH g cm L mL g L VL V NH L mol g mol g cm L mL ()() ///[()/./]///233 333 31010002241710++-- c a mol /L V(NH )100017a L 3= =将上述式子代入计算得:=ρn NH V aV () 322400- 点击思维 例2 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 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 解析 对于硫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98%、18.4 mol/L 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18.4 mol /L 98g /mol 1.84 g /cm 3= ×ρ×% ρ=100098mL L / 对于49%,未知浓度的硫酸(ρ<1.84 g/cm 3)溶液有如下关系: C =×ρ×%< ××%=1000499810001844998923mL L g mol mL L g cm g mol mol L ///.//./ 所以选填小于.

答案 小于 学科渗透 例3 用98%的浓H 2SO 4(ρ=1.84 g/mL)配制1∶5的稀硫酸(ρ=1.19 g/mL),求这种硫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根据体积比浓度的概念可知1∶5的稀硫酸,就是把1体积98%的浓硫酸溶解在5体积水中所配制的硫酸溶液.设浓硫酸的体积为1L ,则水的体积为5L ;1L 浓硫酸中 n(H SO )18.4 mol 24== ××% =m H SO M H SO g mL mL g mol ()() .//242418410009898 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V 10L /mL 5.75L C(H SO ) 3.2 mol /L H SO 10026.332424= ×××====% =××××%=%184100015000119184575981841841000150002424.//./()()../..//g mL mL g mL mL g mL n H SO V H SO mol L g mol mol g mL mL g mL mL ++- 答 1∶5稀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3.2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3%. 高考巡礼 例4 (1994年全国)100 mL 0.3 mol/L Na 2SO 4溶液和50 mL 0.2 mol/L Al (SO )SO 24342.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0.20 mol/L B .0.25 mol/L C .0.40 mol/L D .0.50 mol/L 解析 对于稀溶液,体积可以相加. c(SO )(0.30.10.230.05) mol /0.15 L 0.40 mol /L 42- =×+××=.答 案是C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平行线的判定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如图③∵∠1=∠2,∴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2.如图④∵∠1=∠2,∴_______∥________()∵∠3=∠4,∴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如图⑦,∠D=∠EFC,那么() A.AD∥BC B.AB∥CD C.EF∥BC D.AD∥EF 2.如图⑧,判定AB∥CE的理由是() A.∠B=∠ACE B.∠A=∠ECD C.∠B=∠ACB D.∠A=∠ACE 3.如图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1=∠3,∴a∥b B.∵∠1=∠2,∴a∥b C.∵∠1=∠2,∴c∥d D.∵∠1=∠3,∴c∥d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完成推理,填写推理依据: 1.如图⑩∵∠B=∠_______,∴AB∥CD() ∵∠BGC=∠_______,∴CD∥EF() ∵AB∥CD ,CD∥EF,∴AB∥____() 2.如图⑾填空: (1)∵∠2=∠B(已知) ∴AB__________() (2)∵∠1=∠A(已知) ∴__________() (3)∵∠1=∠D(已知) ∴__________()(4)∵_______=∠F(已知) 第1页

第2页 1 3 2 A E C B F 图10 ∴ AC ∥DF ( ) 3.已知,如图∠1+∠2=180°,填空。 ∵∠1+∠2=180°( )又∠2=∠3( ) ∴∠1+∠3=180°∴_________( ) 四、证明题 1.如图:∠1=?53,∠2=?127,∠3=?53, 试说明直线AB 与CD ,BC 与DE 的位置关系。 2.如图:已知∠A=∠D ,∠B=∠FCB ,能否确定ED 与CF 的位置关系, 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 , ,且 . 求证:EC ∥DF. 4.如图10,∠1∶∠2∶∠3 = 2∶3∶4, ∠AFE = 60°,∠BDE =120°, 写出图中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 5.如图11,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 =∠2,∠CNF =∠BME。求证:AB∥CD,MP∥NQ. 6.已知:如图:∠AHF +∠FMD =180°,GH 平分∠AHM ,MN 平分∠DMH 。 求证:GH ∥MN 。 F 2 A B C D Q E 1 P M N 图11

成型设备思考题有答案

曲柄压力机 1、曲柄压力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工作机构传动系统操作机构能源部分支撑部分辅助系统 2、按滑块数量,曲柄压力机如何分类? 单动压力机、双动压力机 3、何谓曲柄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公称压力角及公称压力行程? 标称压力:是指滑块距下死点某一特定距离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标称压力角:与标称压力行程对应的曲柄转角定义为标称压力角。标称压力行程:滑块距离下死点的某一特定距离。 4、何谓曲柄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滑块行程、滑块行程次数、封闭高度、装模高度? 标称压力:是指滑块距下死点某一特定距离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滑块行程:是指滑块从上死点到下死点所经过的距离,其值是曲柄半径的两倍,它一般随设备标称压力值的增加而增加。滑块行程次数:指在连续工作方式下滑块每分钟能往返的次数,与曲柄转速对应。封闭高度:是指滑块处于下死点时,滑块下表面与压力机工作台上表面的距离。装模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死点时滑块下表面到工作台垫板上表面的距离。 5、曲柄压力机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与冲压工艺的联系如何?s=R[(1-cosa)+人/4(1-cos2a)] v=wR(sina+人/2sin2a) a=-w^2R(cosa+人cos2a) 不同的成形工艺和成形材料常要求不同的成形速度和加速度 6、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说明压力机许用负荷图的准确含义。 (许用负荷曲线表明的是滑块在不同位置时的承载能力:在标称压力点前承载能力达不到标称压力数值,离标称压力点越远数值下降越多,准确的数值可根据设备许用负荷曲线查出,预选设备时可根据经验,最低不小于标称压力值的一半,即可以认为滑块在下行时任意时刻,均可承受Fg /2的工作力;过标称压力点后可承载Fg值;安全区的面积并非压力机工作时对工件的做功值。)看图 7、曲柄滑块机构有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曲轴式滑块在导轨的约束下上下运动,上下位置之差值为2R,应用于较大行程的中小压力机上。 偏心式应用于中大型压力机,芯轴仅受弯矩,偏心齿轮受扭矩作用,负荷分配合,加工制造也方便,但偏心轴直径较大,有一定磨损功耗。 8、封闭高度(或装模高度)为什么要求能进行调节?怎样调节?装模高度的调节方式 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为了适应不同闭合高度的模具,压力机的装模高度必须是可调的。调节连杆长度:通过螺纹。调节滑块高度:主销式连杆转动蜗杆调节蜗轮。调节工作台高度。) 9、开式机身和闭式机身各有何特点?应用于何种场合? 开式:三面敞开,便于模具安装调整和成型操作,但机身刚度较差,受力变形后影响制件精度和降低模具寿命,适用于小型压力机。 闭式:对称封闭结构,机身受力变形后产生的垂直变形可以用模具闭合高度调节量消除。对制件精度和模具运行精度不产生影响,适用于中大型曲柄压力机。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及计算部分经典题型及答案

溶液配制和相关计算 1.配置250ml1mol/L的HCl溶液,需要12mol/L的HCl溶液的体积 -1 你认为按上述步骤配制的KCl溶液的浓度是否为0.200 mol·L-1,请说明理由。 3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择5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置,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4.实验误差分析

5.下溶液中c(CI-) 于50mL 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c(CI-) 相等的是()(A)150 mL 1mol/L氯化钠溶液(B)75 mL 2mol/L氯化铵溶液 (C)150 mL 1mol/L氯化钾溶液(D) 75 mL 1mol/L氯化铁溶液 6.1.4g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A.14 B.21 C.28 D.35 7.等物质的量的钠、镁、铝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1B.1:2:3C.3:2:1D.6:3:2 8.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 mL,0.1mol/LMgSO4溶液、200 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A.1∶1∶1B.3∶2∶2C.3∶2∶3D.1∶1∶3 9.用10 mL的0.1 mol·L-1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若∠2=∠E ,则 ∥ ;若∠ A +∠ = 180°,则 ∥ . 2.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内错角有 ;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AC∥ED( ); (2)∵∠2 =∠ (已知),∴AC∥ED( ); (3)∵∠A +∠ = 180°(已知),∴AB∥FD( ); (4)∵∠2 +∠ = 180°(已知),∴AC∥ED( ) 11.如图③ ∵∠1=∠2,∴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1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B = 180° ∠D = 180° ∴∠B= ∠D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快速成型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机软件的操作

第3章激光快速成型机软件的操作 3.1概述 快速成型制作流程如图3-1所示,在利用快速成型机制做原型以前,必须先将用户所需的零件设计出CAD 模型,再将CAD 模型转换成快速成型机能够使用的数据格式,最终通过控制软件控制设备的加工运行。设计可以利用现在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的三维CAD 设计软件,如Pro/E 、UG 、CATIA 、SolidWorks 、SolidEdge 、Inventor 、CAXA 、AutoCAD 等生成,在此不再叙述。如果已有设计好的油泥模型或有零件需要仿制,可以通过反求工程扫描完成CAD 模型(见反求章节)。 图3-1快速成型的制作流程图 快速成型机可直接根据用户提供的STL 文件进行制造。用户可使用能输出STL 文件的CAD 设计系统(如Pro/E 、UG 、CATIA 、SolidWorks 、Ideas 等)进行CAD 三维实体造型,其输出的STL 面片文件可作为快速成型机软件的输入文件。从上面流程图可见,数据处理软件接受STL 文件后,进行零件制作大小、方向的确定,对STL 文件分层、支撑设计、生成SPS 系列激光快速成型机的加工数据文件,激光快速成型机控制软件根据此文件进行加工制作。本章主要讲从以有三维CAD 开始介绍如何将其转换为快速成型机能够使用的数据格式并详细的说明激光快速成型机的控制软件的造作。介绍RPdata10.0数据处理软件、由数据处理软件实现用户设计目标 CAD 三维实体造 导出STL 格式数据 加载STL 格式数据 确定造型方向或制作布局 自动生成支撑 自动分层处理 SLC/HDI 格式数据输出 选择成型机型号 对应成型机数据加载、制作 RP 原型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 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序言及第一章 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 P2)第一段 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

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 一次成型技术,是指能将塑料原材料转变成有一定形状和尺寸制品或半制品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挤塑、注塑、压延、压制、浇铸和涂覆等。 二次成型技术,是指既能改变一次成型所得塑料半制品(如型材和坯件等)的形状和尺寸,又不会使其整体性受到破坏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只有双轴拉伸成型、中空吹塑成型和热成型等少数几种二次成型技术。 这是一类在保持一次成型或二次成型产物硬固状态不变的条件下,为改变其形状、尺寸和表观性质所进行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也称作“后加工技术”。 大致可分为机械加工、连接加工和修饰加工三类方法。 4.成型工厂对生产设备的布置有几种类型? 1、过程集中制生产设备集中;宜于品种多、产量小、变化快的制品;衔接生产工序时所需的运输设备多、费时、费工、不易连续化。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典型例题解析 能力素质 例1 用V L 水配制浓度为a mol/L 的氨水(密度为ρ g/cm 3),需用氨气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________. 解析 在进行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时,氨水中溶质看作是氨气.利用计算公式 n(NH )V 3==ρ×V NH L mol m g cm L mL () .///33322410- = ρ×=××ρ×m H O m NH g cm L mL g L VL V NH L mol g mol g cm L mL ()()///[()/./]///23333331010002241710++--c a mol /L V(NH )100017a L 3==将上述式子代入计算得:=ρn NH V aV ()322400- 点击思维 例2 将质量分数为98%,18.4 mol/L 的浓硫酸用水稀释至49%.则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9.2 mol/L(填“大于”“小于”“等于”). 解析 对于硫酸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 98%、18.4 mol/L 的浓硫酸的密度为: 18.4 mol /L 98g /mol 1.84 g /cm 3=×ρ×%ρ=100098mL L / 对于49%,未知浓度的硫酸(ρ<1.84 g/cm 3)溶液有如下关系: C =×ρ×%<××%=1000499810001844998923mL L g mol mL L g cm g mol mol L ///.//./ 所以选填小于. 学科渗透 例3 用98%的浓H 2SO 4(ρ=1.84 g/mL)配制1∶5的稀硫酸(ρ=1.19 g/mL),求这种硫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有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有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1.已知:如图,BE平分∠ABC,∠1=∠2.求证:BC∥DE. 2.如图,已知∠A=∠F,∠C=∠D,试说明BD∥CE. 3.如图所示,AB⊥BC,BC⊥CD,BF和CE是射线,并且∠1=∠2,试说明BF∥CE. 4.如图,AB⊥BC,∠1+∠2=90°,∠2=∠3,求证:BE∥DF. 5.如图,OP平分∠MON,A、B分别在OP、OM上,∠BOA=∠BAO,那么AB平行于ON吗?若平行,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平行,请说明理由. 6.已知:如图,∠1=∠2,∠A=∠C.求证:AE∥BC. 平行线的判定--- 第 1 页共 1 页 7.已知,如图B、D、A在一直线上,且∠D=∠E,∠ABE=∠D+∠E,BC是∠ABE的平分线,

求证:DE∥BC. 8.如图,已知∠AEC=∠A+∠C,试说明:AB∥CD. 9.如图,已知AC∥ED,EB平分∠AED,∠1=∠2,求证:AE∥BD. 10.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于E、F,已知:∠1=105°,∠2=75°,求证:AB∥CD. 11.如图,∠D=∠A,∠B=∠FCB,求证:ED∥CF. 12.如图,已知AB⊥BC,CD⊥BC,∠1=∠2,求证:EB∥FC.平行线的判定--- 第 2 页共 2 页 13.如图所示所示,已知BE是∠B的平分线,交AC于E,其中∠1=∠2,那么DE∥BC吗?为什么?

14.如图,已知∠C=∠D,DB∥EC.AC与DF平行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15.如图,AC⊥AE,BD⊥BF,∠1=35°,∠2=35°,求证:AE∥BF. 16.如图,已知AB∥CD,∠1=∠2,求证:BE∥CF. 17.已知∠BAD=∠DCB,∠1=∠3,求证:AD∥BC. 18.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DE∥CA,并且交AB与点E,∠1=∠2,DF与AB是否平行?为什么? 平行线的判定--- 第 3 页共 3 页 19.如图,已知:∠C=∠DAE,∠B=∠D,那么AB平行于DF吗?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已知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说明理由.

成型工艺思考题

1.解释名词 (1)树脂,塑料 (2)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3)闪蒸 (4)凝聚 (5)PP等规度 (6)混缩聚反应 (7)熔融缩聚 (8)均缩聚反应 (9)反应程度 (10)溶液本体聚合 (11)树脂造粒 (12)气流干燥 (13)粘釜 (14) 门尼粘度 (15) 熔融指数 (16) 灰分 (17) 预聚 (18) 孔隙率 2.请简述高聚物生产的主要过程。请概述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的石油化工路线并比较各自的特点。 3.高压聚乙烯生产过程中聚合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对LDPE的大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物的密度等有何影响? 4.简述有机玻璃的生产过程,其中预聚的目的是什么 5..聚合物生产过程中,间歇聚合半连续聚合和连续聚合操作方式各有哪些特点? 6. 乳化剂在乳液聚中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选用? 7.转化率对丁苯橡胶的组成及性能有何影响?苯乙烯含量对丁苯橡胶性能有何影响?为获得综合性能最好的丁苯橡胶,生产中如何控制其含量?低温乳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温度对产品的大分子结构和性能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 门尼粘度是反映橡胶加工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丁苯橡胶低温乳液聚合中如何控制门尼粘度?一般控制值为多少? 7.请叙述悬浮聚合过程单体液滴的形成过程和聚合物颗粒的形成过程。在悬浮聚合过程中如何防止液滴之间和颗粒之间的黏合而结块? 8.简述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过程及配料中各组分的作用。聚氯乙烯生产时,为了防止粘釜而采取的方法有哪些?简述聚氯乙烯生产时,为提高聚合釜传热能力采取的方法? 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时为了提高设备的生产能力常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在氯乙烯悬浮聚合中如何控制其颗粒形态、粒径及其分子量的大小? 9.简述苯乙烯的和溶液本体聚合的工艺特点.聚苯乙烯具有哪些性能? 10.制备腈纶的主体原料是由哪些单体聚合而成?为什么不能单独用丙烯腈?腈纶生产过程中加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可改善纤维哪方面的性能? 第二单体和第三单体的加入量一般是多少? 11.为什么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方法不采用悬浮聚合和乳液聚方法?阴离子聚合物性

机械振动复习思考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复习思考题 1 心O 距离为l ?? sin 0mgl J -= ??≈sin 00=+?? mgl J T J mgl n n 0 2,== ω2 2 04n T mgl J = 2 0ml J J c -= 2 半径为r 、质量为 的固有频率。 解: ?? r r R v c =-=)(?? r r R -= 222121? J mv T c c +=cos 1)((r R h --=(2 1R mg mgh V ==2 2ref 2 max )(4 3,)(2 1m m r R m T r R mg V ??-= -= ) (32ref max r R g T V n -= = ω 3 举例说明振动现象、振动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的利用振动。

答:1)振动现象: 心脏的搏动、耳膜和声带的振动等;汽车、火车、飞机及机械设备的振动;家用电器、钟表的振动;地震以及声、电、磁、光的波动等等。 2)振动的危害 轻则影响乘坐的舒适性;降低机器及仪表的精度,重则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机械设备及土木结构的破坏。 3)振动的利用 琴弦振动;振动沉桩、振动拔桩以及振动捣固等;振动检测;振动压路机、振动给料机和振动成型机等。 4何为机械振动及研究目的? 答:机械振动:机械或结构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研究目的:利用振动为人类造福;减少振动的危害。 5 何为振动系统的自由度?请举例说明。 答:自由度就是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时几何位置所需独立坐标的数目。刚体在空间有6个自由度:三个方向的移动和绕三个方向的转动,如飞机、轮船;质点在空间有3个自由度:三个方向的移动,如高尔夫球;质点在平面有2个自由度:两个方向的移动,加上约束则成为单自由度。 6 如何对机械振动进行分类? 答:1)按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数分类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时几何位置只需要一个独立坐标的振动;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时几何位置需要多个独立坐标的振动; 连续系统振动——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时几何位置需要无穷多个独立坐标的振动。 2)按振动系统所受的激励类型分类 自由振动——系统受初始干扰或原有的外激励取消后产生的振动; 强迫振动——系统在外激励力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自激振动——系统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反馈特性并有能源补充而产生的振动。 3)按系统的响应(振动规律)分类 简谐振动——能用一项时间的正弦或余弦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周期振动——能用时间的周期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瞬态振动——只能用时间的非周期衰减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随机振动——不能用简单函数或函数的组合表达运动规律,而只能用统计方法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4)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 线性振动——能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振动; 非线性振动——只能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振动。 7 简述构成机械振动系统的基本元素 答:构成机械振动系统的基本元素有惯性、恢复性和阻尼。惯性就是能使物体当前运动持续

化学反应限度典型习题(精)

化学反应限度典型习题(精)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CaCl2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B. 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CO2↑中,向反应体系中增加H2SO4后产生CO2的速率加快 C. 在相同的酸性环境下,生铁(合金)比不锈钢(合金)腐蚀得快 D. 将铝片加到3mol/L的HCl(溶液)中并观察现象,有产生气体越来越快的现象 答案:CD 解析: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其他知识的结合解题。 [例2]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2B(g)+C(g),若反应物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 mol·L-1降到0.024 mol·L-1,需要反应的时间是() A. 等于18s B. 等于12s C. 大于18s D. 小于18s 答案:C 解析:了解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考察方式。 [例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的关系为:B=3A,3C=2B,C=2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B C B. 2A+2B3C C. 3A+B C D. A+3B2C 答案:D 解析: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解题。 [例4] 在一定条件下,当单独改变可逆反应N2+3H22NH3(放热反应)的下列条件后(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都会生成更多NH3),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增大压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C. 降低温度,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减小的倍数 D. 加入氩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增大的倍数 答案:CD

材料成型设备(王卫卫)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2-1、曲柄压力机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答:曲柄压力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工作机构。由曲柄、连杆、滑块组成,将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2、传动系统。由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将电动机的能量传输至工作机构。3、操作机构。主要由离合器、制动器和相应电器系统组成,控制工作机构的运行状态,使其能够间歇或连续工作。4、能源部分。由电动机和飞轮组成,电动机提供能源,飞轮储存和释放能量。5、支撑部分。由机身、工作台和紧固件等组成。它把压力机所有零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6、辅助系统。包括气路系统、润滑系统、过载保护装置、气垫、快换模、打料装置、监控装置等。提高压力机的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 2-2、曲柄压力机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它们与冲压工艺的联系如何? 答:速度的变化规律为正弦曲线,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为余弦曲线,位移的变化规律为 2-3、分析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说明压力机许用负荷图的准确含义答:曲柄压力机工作时,曲柄滑块机构要承受全部的工艺力,是主要的受力机构之一 理想状态下滑块上受到的作用力有:工件成形工艺力F、连杆对滑块的作用力FAB、导轨对滑块的反作用力FQ,实际上,曲柄滑块机构各运动副之间是有摩擦存在的,考察摩擦的影响以后,各环节的受力方向及大小发生了变化,加大了曲轴上的扭矩。曲柄压力机曲轴所受的扭矩Mq除与滑块所承受的工艺力F成正比外,还与曲柄转角a有关,在较大的曲柄转角下工作时,曲轴上所受扭矩较大。 通过对曲柄滑块的受力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得出的许用负荷图用以方便用户正确选择设备。 2-5装模高度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三种调节方法有:1、调节连杆长度。该方法结构紧凑,可降低压力机的高度,但连杆与滑块的铰接处为球头,且球头和支撑座加工比较困难,需专用设备。螺杆的抗弯性能亦不强。2、调节滑块高度。柱销式连杆采用此种结构,与球头式连杆相比,柱销式连杆的抗弯强度提高了,铰接柱销的加工也更为方便,较大型压力机采用柱面连接结构以改善圆柱销的受力。3、调节工作台高度。多用于小型压力机。 2-6、比较压塌块过载保护装置和液压式过载保护装置。 压塌式过载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在设计时无法考虑它的疲劳极限,可能引起提前的剪切破坏,或者使压力只能工作在小于标称压力的情况下,降低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压塌式过载保护装置只能用于单点压力机,用于多点压力机时会因偏载引起某个压塌块先行剪切断裂。 液压式过载保护装置多运用于多点和大型压力机,其特点是过载临界点可以准确地设定,且过载后设备恢复容易。

聚合物成型机械习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2 分,共12 分) 1、挤出成型——是将物料送入加热的机筒与旋转着的螺杆之间进行固体物料的输送、熔融压缩、熔体均化,最后定量、定速和定压地通过机头口模而获得所需的挤出制品。 4、接触角——即辊筒断面中心线的水平线和物料在辊筒上接触点与辊筒断面圆心连线的交角,以 表示。 5、聚合物成型机械——所有能对高聚物原料进行加工和成型制品的机械设备。 6、螺杆的压缩比A——指螺杆加料段第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的容积之比。 7、注射量——是指注射机在注射螺杆(或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8、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合模机构对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夹紧力。 9、空循环时间——是指在没有塑化、注射保压、冷却与取出制品等动作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11、吹胀比——吹胀后膜管的直径与环形口模直径之比。 12、牵伸比——牵引辊的牵引速度和机头口模处物料的挤出速度之比。 13、移模力——注射机合模系统在启、闭模时,对动模板的推动力。 14、胀模力——注射机在注射时,因模腔内熔料压力作用而产生的欲使模具撑开的力。 17、螺杆长径比——指螺杆工作部分长度L(螺杆上有螺纹部分长度,即由加料口后壁至螺纹末端之间的长度)与螺杆外径D之比,用L/D表示。 21、渐变型螺杆——是指由加料段较深螺槽向均化段较浅螺槽的过渡,是在一个较长的螺杆轴向距离内完 成的。 22、突变型螺杆——是指由加料段较深螺槽向均化段较浅螺槽的过渡是在较短的螺杆轴向距离内完成的。 23、机头和口模——机头是口模与料筒的过渡连接部分,口模——是制品的成型部件。 24、共挤复合——是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挤出机,共同使用一个模头,从而生产出多层的复合薄膜或片 材等的工艺方法。 27、“泵比”x——挤出机的第二均化段螺槽深度hⅡ与第一均化段螺槽深度hⅠ之比。 28、注射压力——指注射时为了克服熔料流经喷嘴、浇道和模腔等处时的流动阻力,螺杆(或柱塞)端面处 对熔料所必须施加的压力。 29、注射速率——是指在注射时单位时间内从喷嘴射出的熔料体积流率。 30、注射速度——是指螺杆或柱塞在注射时移动速度的计算值。 31、注射时间——是指螺杆或柱塞完成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所用的最短时间。 32、合模装置——是为保证成型模具可靠闭紧、实现模具启闭动作及顶出制品的机械部件。 33、合模力——合模终结时,模板对模具形成的锁紧力。 35、变形力——在锁紧模具过程中,机构由于变形而产生的内力。 37、模板最大开距——表示注射机所能加工制品最大高度的特征参数,即指动模开启后,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包括调模行程在内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38、动模板行程——是指动模板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 39、模具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δmax、δmin)——是指动模板闭合后,达到规定合模力时,动模板与前定模板之间所达到的最大(或最小)距离。 40、空循环时间——是指在没有塑化、注射保压、冷却与取出制品等动作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动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41、机械顶出——利用固定在后模板或其他非移动件上的顶杆,在开模过程中与移动件形成相对运动,从 而推动模具的顶板,使制品顶出的工艺过程。 42、气动顶出——是利用压缩空气,通过模具上的微小气孔,直接把制品从型腔内吹出的工艺过程。 43、压延成型——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的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高聚物薄膜和片材制品的生产方法。

最新平行线的判定证明练习题精选

精品文档 平行线的判定证明练习题精选 一.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只要同旁内角相等,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 2.如图①,如果直线1l ⊥OB ,直线2l ⊥OA ,那么1l 与 2l 一定相交。( ) 3.如图②,∵∠GMB=∠HND (已知)∴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二.填空题: 1.如图③ ∵∠1=∠2,∴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2.如图④ ∵∠1=∠2,∴_______∥________( )。 ∵∠3=∠4,∴_______∥________( )。 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AB ∥CD ( ) 又∵ ∠1+∠2 = 180(已知) ∴ AB ∥EF ( ) ∴ CD ∥EF ( ) 三.选择题: 1.如图⑦,∠D=∠EFC ,那么( ) A .AD ∥BC B .AB ∥CD C .EF ∥BC D .AD ∥EF 2.如图⑧,判定AB ∥CE 的理由是( ) A .∠B=∠ACE B .∠A=∠ECD C .∠B=∠ACB D .∠A=∠AC E 3.如图⑨,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 .∵∠1=∠3,∴a ∥b B .∵∠1=∠2,∴a ∥b C .∵∠1=∠2,∴c ∥d D .∵∠1=∠2,∴c ∥d 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 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 ∥b 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四.完成推理,填写推理依据: 1.如图⑩ ∵∠B=∠_______,∴ AB ∥CD ( ) ∵∠BGC=∠_______,∴ CD ∥EF ( ) ∵AB ∥CD ,CD ∥EF , ∴ AB ∥_______( ) 2.如图⑾ 填空: (1)∵∠2=∠B (已知) ∴ AB__________( ) (2)∵∠1=∠A (已知) ∴ __________( ) (3)∵∠1=∠D (已知)

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操作与原型制作

实训项目三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操作与原型制作专业:数控技术班级: 09数控一班姓名:万美伶学号: 095305106 工作小组: 1 日期:2011.11.1 成绩: 一、工作任务 使用熔融沉积快速成型设备完成原型的制作 二、工作方法 将模型的数据文件*.STL(二进制)导入Aurora软件,进行成型工艺、形状阶段的的处理,得到理想的曲面模型。 三、工作所需的设备、仪器、工具或材料 1. MEM-300-II 快速成型机 2. Aurora分层软件 3. 电脑 4. ABS丝材、铲子、锉子、砂纸等 四、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三维模型的分层处理。 1)打开Aurora数据处理软件,将成型模型的*.STL文件导入。 2)对模型进行工艺处理。根据模型的具体情况,进行模型的分割、定向、排样合并等处理。

4)设置分层参数,模型的分层,并输出分层数据文件*.CLI

(二)分层制造,堆积成型。造型步骤如下: 1)启动计算机 2)接通MEM-300-II FDM快速成型机总电源按钮,按下照明,温控、数控、散热等按钮3)启动控制软件Cark,打开要成型的*.CLI 文件 4)初始化系统,启动温度控制系统, 5)待成型材料到达指定的温度(270℃)后,打开喷头按钮,选择菜单“造型→控制面板”,弹出控制面板对话框后,在喷头区域按下“喷丝”按钮,观察喷头出丝的情况。 6)工作台清理,调整工作台和喷头相对位置。用普通纸不断测量喷头和台面的距离,当纸可以插入喷头和台面之间,并有一定的阻力时,标明高度比较合适,间隙大约为0.1 毫米。7)造型。设定造型的工艺参数,待成型室温度达到指定的温度(55℃)后,选择菜单“造型→造型……”,单击“Start” (三)后处理。 将设备降温、原型用从工作台上取出,去除支撑,打磨表面。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考纲要求] 1.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3.能按要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会进行有关误差分析。4.会根据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知识梳理】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的单位 mol g 溶液的单位 L g 计算公式 c =n V w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 特别提醒 这里V 是溶液的体积,它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 深度思考 1.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5%硫酸铜溶液”中的5%是什么含义? 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100 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5 g 硫酸铜溶质。 (2) mol·L -1 NaCl 溶液中的 mol·L - 1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 L 该NaCl 溶液中所含NaCl 的物质的量是 mol 。 (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5 mL ,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将Na 加入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2)将Na 2O 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__; (3)将CuSO 4·5H2O 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_________; (4)将SO 3溶于水,其溶质是________。

【典型例题、思维建模】 题组一 根据cB =nB V 的计算 1.将10.6 g Na 2CO 3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1)该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溶液中Na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 固体,使溶液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1(假设溶液 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 的质量为__________,Cl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在8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 3+ ,则此溶液中SO 42-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 - 1)为 ( ) d d d d 题组二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3.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 mL ,溶液密度为d g·cm - 3,质量分数为w ,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 1,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g 。 (1)用w 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m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w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硫酸镁溶液500 mL ,它的密度是1.20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1 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 【思维建模】 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c =n V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 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w ,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求物质的量浓度c 。 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1 L ,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 ,溶质的质量为1× 1 000×ρ×w g ,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 000ρw M mol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 度c =1 000ρw M mol·L -1。 题组三 关于气体溶质的计算 5.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 - 1)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 为ρ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 1)为 ( ) 240) 000Vρ,?MV +2 240?) D .1 000 VρM(MV +2 240) 6.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 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1,质量分数为w ,其中含有NH +4的物质的量是b 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w =a ρV -a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