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指数与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内脏脂肪沉积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内脏脂肪沉积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内脏脂肪沉积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生成、输送和利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

因此,人们认为,糖尿病是由于饮食过度和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沉积与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脏脂肪沉积是指人体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细胞沉积。

这种脂肪组织独特的生理学特性决定了它与其他部位的脂肪组织的略微不同。

内脏脂肪沉积所分泌出来的脂肪酸,可以经过肝脏代谢为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等,这些物质可以打乱人体的代谢平衡,引发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

内脏脂肪沉积与糖尿病的关系与人类基因、生活习惯、进食方式、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肥胖、饮食不规律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内脏脂肪沉积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腰围、BMI指数大都较高,也表明着内脏脂肪沉积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腰围的要求也在逐渐加强,他们认为85cm是女性较为安全且正常的衣柜,男性为90cm,而更多的发达国家则降低了标准。

这也说明,内脏脂肪沉积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加强内脏脂肪沉积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表明,内脏脂肪沉积注射脂肪细胞和自由脂肪酸等生物活性分子,能够造成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引发一定的糖尿病。

且在动物实验中,移植腹部脂肪能导致正常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研究者通过内脏脂肪取材,对其内容物进行检测,发现内脏脂肪中可分泌出多种脂肪分解酶和脂肪生物活性分子,这些分子合成在糖尿病发展中可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者还发现,内脏脂肪沉积在加速糖尿病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如果能对内脏脂肪沉积进行控制,就能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总之,内脏脂肪沉积和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者需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生理、分子、生化等角度来研究内脏脂肪沉积到底如何与糖尿病发展相关。

我们需要从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方面去控制内脏脂肪沉积,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展。

脂肪肝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脂肪肝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或不伴有临床 表现 ,大多数 脂肪 肝的脂肪沉积 主要为 内源性 三酰甘油

F G>61 l 为空腹血糖升高,T P . mmo L / G>1 0 mo/为三酰甘油升 .m l 7 L
高 ,T >5 2 moL C . m l 为胆 固醇升 高。 7 / 1 . 3评价标准
1. . 1脂肪肝 的诊 断标 准 3 ①肝 区近 场 回声弥 漫性增 强 ( 强于 。 和脾 )远 场 回声逐渐 衰 肾脏 减 。②肝 内管道结 构显示不清 。③肝脏 轻至 中度肿大 ,边 缘角圆钝 。 ④彩 色多普勒血流显 像提示肝 内彩色血 流信号减少或 不宜 显示 ,但肝 内血管 走向正常。⑤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
人群 与血 糖血 脂 的升 高 密切 相关 ,防 治脂肪 肝要 采取综 合措 施 。
【 关键 词 】脂 肪肝 ;血脂 ;血 糖
中图分类号:R 7 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7- 14 (0 2 4 03 — 2 6 1 8 9 2 1)1— 14 0
大 量研究 表明 ,脂肪 肝” 与糖耐量 异常 ,血 脂异常等疾 病密切 相
1 . 计学处理 4统 所有资料 用S S 1. P S3 软件包进行数 据分析 ,计算 资料采用 以 ( 0 士 )表示P . 为有 显著差异 ,P .1 S <0 5 0 <0 为有高度显著差异 。 0 2结 果 3 5 脂肪肝患者 血清 中的总胆 固醇三酰 甘油血 糖三项 指标均值 1名 都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0 5 P . )。各组平 均值如表 1 示。特别是三酰 0 所 甘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呈高度显著差异 , ( <0 1 中脂肪肝 患者 P . )其 0
1. .2血糖 血脂异常标准 3

脂质代谢与糖尿病的研究

脂质代谢与糖尿病的研究

脂质代谢与糖尿病的研究糖尿病,这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日益影响着全球众多人的健康。

在探寻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道路上,脂质代谢的研究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领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脂质代谢的基本过程。

脂质,简单来说就是脂肪,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质,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被分解、合成和运输,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和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脂质代谢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脂质代谢往往出现紊乱。

一方面,胰岛素是调节脂质代谢的关键激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 2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

胰岛素的作用减弱,使得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脂肪分解增加,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升高。

这些游离脂肪酸会被运往肝脏,在那里被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进而引发脂肪肝等问题。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胆固醇代谢也会出现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清除减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合成降低,这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脂质代谢紊乱不仅是糖尿病的结果,还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胰岛细胞中,会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

此外,脂肪组织分泌的一些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会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的进展。

那么,针对脂质代谢与糖尿病的关系,目前有哪些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呢?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的新靶点。

例如,一些针对特定脂质代谢酶的药物正在研发中,希望通过抑制或激活这些酶的活性,来改善脂质代谢,从而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在治疗方面,除了传统的降糖药物,一些调节脂质代谢的药物也逐渐受到关注。

例如,他汀类药物常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生活方式的干预依然是至关重要的。

内脏脂肪的研究报告

内脏脂肪的研究报告

内脏脂肪的研究报告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全球范围内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肥胖不仅仅是一个外貌问题,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内脏脂肪作为肥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身体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内脏脂肪的特点、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什么是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指位于腹腔内部、环绕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组织。

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更加深层,包裹着脏器如肝脏、肾脏和胃肠等。

内脏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中性脂肪,但其中也含有其他细胞类型,如脂肪细胞、白细胞和间质细胞。

内脏脂肪与健康的关系由于内脏脂肪的特殊位置和生理功能,其对健康的影响远不止于仅仅影响外貌。

内脏脂肪的过度积累会引起全身慢性炎症反应,释放出大量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这些促炎因子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内脏脂肪与腰围和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

一些人群,尤其是亚洲人,即使其体重正常,但腹部肥胖和内脏脂肪过度积累的状况,也会增加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内脏脂肪的过度积累也与脂肪肝、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等相关。

内脏脂肪的测量方法内脏脂肪的准确测量对于研究和临床诊断非常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内脏脂肪测量方法:1.MRI扫描: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精确测量内脏脂肪的方法。

通过该技术可以获取腹腔内脏脂肪的详细图像。

2.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腹部是测量内脏脂肪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可以量化腹腔内脏脂肪的体积。

3.腰围测量:通过简单的腰围测量,可以初步判断腹部脂肪的积累程度。

腰围大于男性102cm、女性88cm,就属于中心型肥胖,内脏脂肪过多的范畴。

内脏脂肪的调控机制内脏脂肪的积累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环境、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与内脏脂肪的积累存在关联。

如瘦素受体基因(LEPR)和脂联素基因(ADIPOQ)等。

妊娠期糖尿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关系的研究

垤 C i t y , J i a x i n g, Z h e i f a n g , 3 1 4 0 0 0,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e r t l m v i s f a t i n a n d l g u c o s e a n d l i p i d m e t a b o l i s m i n w o m e n w i t h g e s t a t i o n a l

C )a n d h i g h d e n s i y t l i p o p r o t e i n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e v e l s( H D L—C )w e e r d e t e c t e d i n b o t h t w o g r o u p s ,a n d a l s o t h e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i n d e x
0 . O 5 ) ,但两组的 T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 :正常对照组分娩前 V i s f a t i 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空腹 血糖和 H O M A—
I R以及 T G均呈负相关 ( P< 0 . 0 5 ) ,与 HD L—C呈正 相关 ( P<0 . 0 5 ) ,而 G D M 组分娩前 V i s f a t i n与上述 指标之 间无相关性 ,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ms ( G DM) .M e t h o d s 3 8 p r e g n a n t w o me n w i t h GD M 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b a s e d o n A D A s t a n d a r d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0 t o Oc t o b e r

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内脏脂肪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6-10-31T15:15:58.8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作者:王宏1范培云2(通讯作者)陈惠芝3[导读] 现已知脂肪组织可以分泌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肪细胞因子,例如抵抗素、瘦素、网膜素、脂联素等20多种[1]。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西宁 810016)(2青海省人民医院糖尿病科青海西宁 810007)(3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摘要】内脏脂肪素,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是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又被称为:前β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

内脏脂肪素研究认为可能具有类似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并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激活胰岛素通路,起到降血糖作用,还能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合成、聚集,抑制肝糖原的释放,参与炎症反应,并有促炎症作用。

对于内脏脂肪素在糖代谢中的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也许会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另一个新的靶点。

【关键词】内脏脂肪素;糖脂代谢;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013-02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visceral fat element's relationship with type 2 diabetes Wang hong. Graduate School of Qinghai University,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16, China; Fan Peiyun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hai Province, Qinghai Province, Xining 810007, China; Chen Huizh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355 China 【Abstract】Visceral fat, is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a new fat cells. It is secreted by the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lso known as: before the beta cell colony enhancement factor (PBEF). Research suggests that visceral fat, insulin may have similar hypoglycemic effect, and can be combined with insulin receptor, so as to activate the insulin pathway, fall blood sugar. Also can promote the 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synthesis, gathered themselves together, and inhibit the release of liver glycogen, participate i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r visceral fat element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role in the metabolism of sugar,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iabetes drug.【Key words】 Visceral fat; Glucolipid metabolism; Type 2 diabetes现在研究显示,脂肪组织不但有贮存和释放能量的功能,而且还有强大的内分泌功能。

中年人内脏脂肪含量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中年人内脏脂肪含量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hiic d gpol wt om lb o lcs( 2 ae ) po l wt pedae s 2 3css n a, l i ep i nr a l dg oe 2 1css , epe i r—ibt ( 1 ae )ad nu n e h o u h e t e ibt a et( ae) w r cn utdt acp q et n a eit v w,h s a ea ia y dae spt ns 15css , ee odce cet u soni e i p yi l xmn — p2 e i 3 o i r n re c
: 0 2年 7月第 2 21 9卷第 7期
JCi It nM d Jl 2 1 o, , . l e e ,u 0 2 V l nn r y

49・ 6

论著 ・
中年人 内脏 脂 肪 含 量 与 2型 糖 尿病 的 相 关 性 研究
任晨 曦 张婕
毕 宇芳 陈 宇红
h 0 2 Ch n ai2 00 5, i a
[ src] Obet e T vsgt te eao si e env crla ae n p i e Abtat jci oi etae h l i hpbt e i e t raadt e da — v n i r tn w s af y 2 b
ts i d l —g d p o l . e h d 5 9 c s s a ig 4 o6 e r r m o g a o e n mi d ea e e pe M t o s 6 a e gn 0 t 0 y a sfo S n n n c mmu i fS a g nt o h n — y
徐佰 慧 黄 飞 徐 敏

中国内脏肥胖指数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

中国内脏肥胖指数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

中国内脏肥胖指数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中国内脏肥胖指数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引言内脏肥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已被证明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其中,成人2型糖尿病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内脏肥胖的常见并发疾病。

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内脏肥胖指数(VFI)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纳入了来自中国多个地区的成年人数据。

参与者的身高、体重、腰围及腹部CT图像等指标被用于计算VFI。

同时,我们对参与者进行胰岛素抗性水平、血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等方面的检测。

根据参与者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将他们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评估VFI与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关联程度。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000名参与者,其中1000名为病例组,1000名为对照组。

我们发现,病例组的VF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VFI与胰岛素抗性水平、血压、血脂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

通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控制其他干扰因素后,我们进一步发现VFI与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风险呈正相关。

讨论内脏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本研究发现,中国成人VFI与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测效能显著。

VFI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有助于识别高风险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

另外,我们的结果还强调了内脏肥胖与胰岛素抗性、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之间的密切关系。

结论中国VFI对成人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具有显著预测效能。

通过提高公众对内脏肥胖的认知,并结合合理的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降低该疾病的风险。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内脏肥胖与其他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的培养本研究结果表明,VFI与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相关的脂肪性肝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3InstituteofClinicalPharmacology,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ofVisceraladiposeindex(VAI)andglycolipidmetabolicdisease(GLMD), andcalculateaclinicalpointoftangencyVAItoGLMD,whichprovidereferencefortheearly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linical glycolipidmetabolicdisease.Methods:Atotalof1810sampleswereincluded.Wayswereusedtomeasuredweight,height,waist circumference(WC),tocalculateBodyMassIndex(BMI),waisthighratio(WHtR),andtoseparatethemintodifferentgroups. TheSPSS190(StatisticPackageforSocialScience)analyzesstatisticswasadopted.Measurementdataofnormaldistributionwas indicatedby(x珋±s)and% (percentage).Normallydistributeddatauseonewayanalysisofvariance.Nonnormallydistributed datausenonparametricrankandsum test,spearmanrankcorrelationandtrendchisquaretestforanalyzing.WhenthedataisP <005,itmeansthatstatisticalsignificanceexists.Results:VAIiscorrelatedwithGLMD.TheVAIclinicalpointoftangencyof GLMDinmaleis20.Thefemales′clinicalpointoftangencyofis196.Theyoungpatients′clinicalpointoftangencyofis206 Themiddleagedis20andtheoldis196.Conclusion:ThecorrelationbetweenVAIandGLMD issuperiortoBMI,WCand WHtR.ItshowsthatVAIhavepredictivevalueforcomplexandcomprehensivediseaseasindicatorsofGLMD′searlydiagnosisfor theprognosisofthedisease. KeyWords Visceraladiposityindex;Glucolipidmetabolicdisease;Crosssectionalstudy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1.006
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VisceralAdiposityIndexandGlucolipidMetabolicDisorders YuXue1,LiMinqian2,GuoJiao1,2
(1GuangdongMetabolicDiseaseResearchCenterofIntegrat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Guangzhou510006,China; 2GuangdongTCM KeyLaboratoryAgainstMetabolicDiseasesInstituteofChineseMedicinalSciences,Guangzhou5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DdiposeIndex,VAI)与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性,计算 VAI对糖脂代谢病的诊断切 点。方法:纳入 1810例样本,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计算 BMI、腰高比并进行分组。采用 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 分布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非参 数秩和检验及 Spearman秩相关、趋势卡方检验分析,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AI与糖脂代谢病有显著相关 性。VAI对男性、女性糖脂代谢病患者诊断切点分别是 20及 196;VAI对青年、中年、老年糖脂代谢病患者的诊断切点 分别是 206、20、196。结论:VAI与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人体测量学指标,说明 VAI对复杂的综合性病变的预 测价值更优,可作为糖脂代谢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指标。 关键词 内脏脂肪指数;糖脂代谢病;横断面研究
糖 脂 代 谢 病 (GlucolipidMetabolicDisorders, GLMD)是一种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由遗传、环 境、精神等 多 种 因 素 参 与 的 疾 病,以 神 经 内 分 泌 失 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 为核心病理,以高血糖、血脂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 超重、高血压及动谢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不可 逆的损伤,巨大的卫生支出也为社会带来很大负担。
世界中医药 2019年 1月第 14卷第 1期
·29·
内脏脂肪指数与糖脂代谢病的相关性研究
余 雪1,2,3 李敏谦1,2 郭 姣1,2
(1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广州,510006;2广东省代谢性疾病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006;3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广州,510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