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2第2课时《化肥的简易鉴别》教学设计西淮坝镇九年制学校黄辉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根据常见化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不同,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学会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简易方法教学难点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应用实际等教具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相关实验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今天正是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春天,花草和农作物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那么,如何使这些植物生长的更好,秋季时硕果累累?农民朋友在生产中总结出了这样一个经验: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你知道常见的化肥有哪些吗?各小组代表说说你所知道的化学肥料,现在我们再看看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有哪些吧。
如果植物缺少这些元素还能正常的生长吗?现在我们来看看患病的植物缺少了什么肥?你能给它们医治吗?谢谢同学们的伸手相助。
过度:各种化肥对农作物这么的重要,那么,如果把这些化肥混放在一起,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一一区分出来吗?现在我这儿就有四袋化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氯化钾、磷矿粉;你可以完成鉴别任务吗?现在我们先探究一下常见化肥简易鉴别的方法【板书】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探究之前我们应做好一下实验准备:检查一下你的仪器和药品是否齐全。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活动与探究一】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学生活动:先看外观特点,再逐一闻其气味,最后各取少许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震荡,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教师:巡视、检查实验情况并给以个别指导(正确操作)。
各小组代表讲述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交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11.2化学肥料化肥的简易鉴别教学设计

(3)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农田中作物生长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物生长得很好,而有些却生长得较差?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除了种子、土壤、水分等因素外,化肥的选择和使用对作物生长也有很大影响。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化肥的分类、性质、鉴别方法和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教师强调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合理使用化肥,关注环境保护。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家中农田化肥的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各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得出鉴别结果。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化肥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挑选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化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布置拓展阅读任务,让学生了解我国化肥使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推荐阅读资料,如农业科普书籍、化肥行业报告等。
-要求学生撰写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对化肥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如何为农作物选择合适的化肥。
(二)过程与方法
九年级化学下册《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分类、主要成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常见化肥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3.学会使用简易方法鉴别不同类型的化肥,如观察外观、溶解性测试等;
4.能够根据化肥的简易鉴别结果,判断化肥的适宜施用作物及施用方法;
2.系统讲解,巩固知识
-对化肥的分类、成分及作用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理解;
-通过表格、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不同化肥的物理性质,便于学生记忆;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操作,培养能力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肥的简易鉴别;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探究性题目:
-调查周边农村化肥使用情况,了解农民对化肥的认知程度,分析化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的问题;
-结合环保理念,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查阅课本和相关资料,确保所提交的作业内容正确、规范;
2.实践操作题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注意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化肥的分类、主要成分及作用;
2.常见化肥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3.化肥简易鉴别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4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不同类型化肥的鉴别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如溶解性测试的操作技巧;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合理使用化肥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肥的简易鉴定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常温下有 强烈氨味
• 氨水:NH3· H2O 液态 •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 硝酸盐:NH4NO3、NaNO3
常见化肥—氮肥
问题探究:如何对剩余氮肥进行简易鉴别
常见的氮肥:• 尿素:CO(NH2)2
常温下有 强烈氨味 • 氨水:NH3· H2O 液态 • 铵盐:NH4HCO3、NH4Cl、(NH4)2SO4 • 硝酸盐:NH4NO3、NaNO3
茎
根 零—很低、很冷
抗寒、抗旱、生 长迟缓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3.下列化肥中,既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又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的是( A.NH4NO3 C.CO(NH2)2 B.KNO3 D.过磷酸钙
B
)
[解析]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营养元素是氮 元素,能使作物生长健壮的是钾元素。因此,该物质中必须既 含氮元素,又含钾元素,故为硝酸钾。
与 __________( 填“酸”或“碱” ) 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 碱
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 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 。 A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稀盐酸
常见化肥—氮肥
农 作 物 缺 叶 氮 片 的 绿 表 色 现 减 淡 : 问题探究:如何对剩余氮肥进行简易鉴别
例1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
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 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放出的是 __________ 氯化铵 。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
初中化学化肥的简易鉴别

初中化学化肥的简易鉴别
初中化学化肥的简易鉴别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能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但是,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量的化肥产品,这对农民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学会简易鉴别化肥的真伪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几种化肥类型:氮肥、磷肥和钾肥。
氮肥主要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磷肥提供磷元素,而钾肥则提供钾元素。
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关键营养物质。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化肥包装上的标签,确认其所含的元素成分是否与所声称的类型相匹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化肥的颗粒形状和颜色来鉴别其品质。
优质化肥颗粒一般呈规则的形状,表面光滑且颜色均匀。
而低质量的化肥颗粒往往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且颜色不均匀。
这是因为优质化肥在制造过程中经过精细加工,而低质量化肥可能采用劣质原材料或粗制滥造。
另外,化肥的气味也可以作为鉴别真伪的一个重要指标。
优质化肥通常没有明显的刺鼻气味,而低质量化肥可能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这是
因为低质量化肥中可能含有有机物或添加剂,导致气味异常。
最后,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溶解试验来鉴别化肥的纯度。
将一小部分化肥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如果化肥充分溶解且不产生沉淀,则说明化肥的纯度较高。
而如果化肥溶解不完全或产生大量沉淀,则说明化肥可能受到杂质的污染。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包括查看包装标签、观察颗粒形状和颜色、闻气味以及进行溶解试验。
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农民们可以初步判断化肥的真伪和品质,选择适合的化肥产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识别真假化肥 常见化肥品种的鉴别方法

如何识别真假化肥常见化肥品种的鉴别方法近几年一些不法分子,制造销售伪劣化肥,扰乱农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学一些化肥的基本知识,了解如何识别真假化肥,掌握常见化肥品种的鉴别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真假化肥的一般性检查1、检查标志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化肥包装上必须用汉字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净重、生产厂名、生产厂地址、监制单位、生产许可证号码等标志。
如果没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冒化肥。
2、检查包装袋封口对包装袋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化肥要特别注意,可能是假冒产品。
3、检查来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农用化肥是由指定农资部门经销和化肥企业生产厂家自销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准销售。
对于非国家指定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化肥,最好不要买,以免上当。
二、常见化肥品种的鉴别方法1、尿素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
所以,把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缓慢地熔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可闻到氨气味。
4、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
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否则就是假货。
5、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过磷酸钙加热时不稳定,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
7、钙镁磷肥外观为灰白色、灰绿色或灰黑色粉末,看起来极细,在阳光的照射下,一般可见到粉碎的、类似玻璃体的物体存在,闪闪发光;在火上加热时,看不出变化。
8、硫酸锌外观为白色或微带颜色的针状结晶。
目前,硫酸锌的质量问题很多,农民群众在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常用化肥质量检验的简易方法

常用化肥质量检验的简易方法摘要:化肥能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化学元素,化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因此,掌握常用化肥的简易质量检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尿素、碳酸氢铵、复合肥、硝酸铵、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八种化肥产品常用质量检验简易方法进行总结介绍,希望能为农作物种植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常用化肥;质量检验;简易方法随着我国种植业的结构调整,我国化肥的使用方向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化肥在经济作物中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施肥量由1980到1988年增加到43%。
化肥的大量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化肥的质量,避免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
化肥中含有C、H、O、N、P、K六大元素和铁、钙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通常化肥的质量检验是对N、P、K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检测。
化肥的检测常通过燃烧、观察、用手摸、溶于水、闻气味这几种形式完成,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根据化肥种类而定。
尿素的质量检验真的尿素为白色或淡黄白色、无味、呈现针状、梭柱状或者圆粒状结晶。
常通过以下两种简易方法进行质量鉴别。
首先,取少量尿素放于石灰水中,能闻到氨味的是混入了其他物质的氮素肥料,闻不到氨味是真的尿素。
然后,点燃几块木炭,将尿素放在木炭上面燃烧,看见有白烟冒出,闻到氨味,并且迅速融化成水的是真的尿素;如果燃烧时看见轻微沸腾,又能听到吱吱响声的说明尿素中混有硫酸铵,则是劣品;如果能闻到盐酸味,则说明尿素中混有氯化铵。
碳酸氢铵的质量检验真的碳酸氢铵是白色或浅黄色、呈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结晶、有刺激性氨味,溶于水中能闻到氨味的是真的碳酸氢铵,反之则是劣质品。
取少量碳酸氢铵放在凹陷的铁片或者瓦片上进行燃烧,直接蒸发或者分解是碳酸氢铵或者氯化铵;如果融化并呈现流体或液体时,说明碳酸氢铵中混有硝酸铵钙或硝酸铵之类的化肥。
复合肥的质量检验通常通过着地声音、比重、吸湿效果和溶解性进行检验。
取适量复合肥在1.8米高度让复合肥自由落地,重复2-3次,着地声较脆的是劣品,着地声较沉重的是真的;取适量复合肥放于潮湿的盘子中,6-9分钟后观察,吸湿效果较好的是劣品,吸湿效果差的为真;取两份20千克的复合肥对其体积进行对比,体积较大的是劣品,体积较小的为真;取适量复合肥放于水中,全部溶解的是真品,反之则为劣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肥料——化肥的简易鉴别说课稿

《化学肥料——化肥的简易鉴别》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肥料》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酸碱盐部分的基础知识,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
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相对与酸碱盐知识来说它并不是重点。
但在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它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增产粮食和蔬菜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它有利于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1)学会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2)常见氮肥的鉴别方法和步骤。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学生虽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但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
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若教师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学生,学生一定会觉得很枯燥,很无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有什么学习的欲望,况且一个人查阅的资料是有限的,不如利用此机会发动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自己的收获。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体现“教与学统一”的原则,结合课本采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方法,体现以下特点:1、采用演示实验展示实验过程清楚、全面、准确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利用课件加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2、采用自主探究的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