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预防保健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1. 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不健康的饮食等。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引导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提倡健康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鼓励适量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3. 定期体检和健康评估:建议人们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

4. 高危人群的干预:对于已经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他们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5. 社区干预和宣传活动: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海报、健康讲座等方式,普及脑卒中的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管理。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1. 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是关键。

公众应该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突然失明等,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 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需要紧急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

医院应设立脑卒中急诊专科,提供24小时紧急救治。

3. 康复治疗和长期管理: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心理支持等。

医院和社区应建立脑卒中康复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4. 危险因素的控制: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

脑卒中的预防PPT课件

及时就医有助于医生对病情进 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治 愈率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及时就医还能为患者争取到更 多的康复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急救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冷静,拨打急救电话,并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 病情。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窒 息和误吸。
如果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基础疾病,应同时控制好血压
照顾和心理支持。
加强防治网络之间的协作与信息 共享,实现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全
面覆盖和有效管理。
05
脑卒中预防的未来展望
新药研发与治疗技术进展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
研发更高效、副作用更小的抗血 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
生。
新型溶栓药物
开发新型溶栓药物,提高溶栓治疗 的成功率,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 率。
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可引 起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高甘油 三酯等可加速动脉 硬化。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和血栓 形成。
吸烟
吸烟可损伤血管内 膜,增加血栓形成 风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导致 血液循环不畅。
脑卒中的症状与后果
症状
突然出现的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 清、视力模糊等。
后果
脑卒中可能导致瘫痪、失语、认知障 碍等严重后遗症。
和血糖水平。
04
脑卒中预防的社区参与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有助于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防控工作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定义、目标、策略和实施方法。

一、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主要通过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鼓励人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同时,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持适当的体重。

2.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采取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 糖尿病控制:糖尿病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较一般人群更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按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4. 高血脂管理: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通过改变饮食结构、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服用药物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5. 心脏疾病预防:心脏疾病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通过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脏病筛查,可以减少心脏疾病对脑卒中的影响。

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复发和残疾率,主要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快速就医:一旦出现脑卒中症状,如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头痛、眩晕等,应立即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的损害。

2. 抗凝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性脑卒中,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防止脑卒中的复发。

3.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患者,如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者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的病症。

它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最主要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

保持血压稳定,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2.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的水平与脑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

合理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适量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脑卒中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控制饮食,按时服药,积极治疗并保持血糖稳定,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4.吸烟:吸烟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5.饮食不健康: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蔬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少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6.缺乏锻炼: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

二、脑卒中的预防措施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定期检查身体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脑卒中风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积极治疗,按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保持相关指标的正常水平。

4.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久坐,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死亡或严重的残疾。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减少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主要通过控制和改变一些危险因素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一级预防措施: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饮食上应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2.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适量运动来控制血糖。

3. 控制血脂: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并适量进行体育锻炼。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5.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保持适当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6. 预防心脏病:心脏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个体应保持心脏健康,定期检查心脏功能,遵医嘱进行治疗。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旨在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主要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二级预防措施:1. 早期识别症状:个体应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突然出现的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言语困难、视力丧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 及时就医:在怀疑脑卒中的情况下,个体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快速治疗:脑卒中是一种紧急情况,个体应尽快接受治疗,以减少脑损伤。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4.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关于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及人们健康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1.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这包括定期锻炼身体,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饮食和摄入足够的水分。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1.2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患有高血压,应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血压。

1.3 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是另一个与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积极治疗和管理糖尿病,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按时服药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2.1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然而,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2.2 药物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物和降压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液的凝血性和控制血压,从而减少再次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2.3 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对于恢复功能和预防二次发作非常重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脑卒中的预防建议3.1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脑卒中风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体检项目包括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和血脂检测等。

3.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此外,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3.3 减少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为了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的发生,健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1. 健康饮食1.1 低盐饮食:高盐摄入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健康教育应强调减少盐的摄入量,推广低盐饮食。

1.2 均衡膳食:健康教育应指导人们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

1.3 控制饮酒:过量饮酒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健康教育应提倡适量饮酒或不饮酒的生活方式。

2. 健康生活方式2.1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应引导人们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2.2 合理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健康教育应教导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并避免过度运动。

2.3 控制体重:肥胖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健康教育应宣传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量运动,帮助人们控制体重。

3. 健康管理3.1 定期体检:健康教育应提倡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3.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健康教育应教导他们正确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3.3 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抑郁,健康教育应提供心理疏导的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4. 家庭护理4.1 家庭协助:健康教育应教导家庭成员了解脑卒中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提供必要的协助和照顾。

4.2 定期复诊:健康教育应鼓励患者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作。

4.3 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应指导家庭成员了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5. 社会支持5.1 脑卒中社区:健康教育应鼓励脑卒中患者加入脑卒中社区,与其他患者互相支持和交流经验。

5.2 宣传活动:健康教育应组织脑卒中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了解脑卒中症状的潜在危险早期预防与识别

了解脑卒中症状的潜在危险早期预防与识别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亲 朋好友、社区组织等,可以为脑卒 中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 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05 脑卒中预防与识别的公众 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 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 特点,因此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了解脑卒中症状的潜在 危险早期预防与识别
目录
CONTENTS
• 脑卒中概述 • 脑卒中的早期预防 • 脑卒中的识别与应对 • 脑卒中康复与护理 • 脑卒中预防与识别的公众教育
01 脑卒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卒中(Stroke)是指由于脑部 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 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
定期健康检查
家庭成员或照料者应定期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心理支持与疏导
情绪管理
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心理支持与疏导能 够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
方法,增强心理韧性。
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脑卒中后常见的认知障碍,认 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注意 力、记忆力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生 活质量。
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
高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水平,遵循医生的 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
调整。
吸烟和酗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避免二 手烟暴露,保持健康的生活习
惯。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
遵循低盐、低糖、低脂、高纤 维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
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 游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血清肌肝: 男性: >133umol/L

女性: >124umol/L
• 眼:
• 视网膜:视乳头血肿,出血或渗出
• 具有靶器官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血压,
• 才能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 规律服用降压药物 • 平稳降压 • 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高血压干预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脂
1.脂代谢异常的判断
脂质名称 TC
TG
合适范围 <5.20
(<200mg/dl)
<1.70
(<150mg/dl)
临界水平 5.23~5.69
(201~219mg/dl)
需治疗水平 5.72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
• 1.现状 • 我国目前有1.16亿患高血压,40岁以上人群占57%,目前
高血压病有三低现象。 • ①知识知晓率低,46.4-57.7%不知道已患病。 • ②治疗率低,23.5-33%,服药占1/3。 • ③控制率低,〈 5%,城市9.7% 农村3.5%
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
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
• 缺血性卒中的原因包括:⑴颅外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由于动 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其远端脑组织出现供血不足或分水 岭梗死;⑵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动脉-动脉栓 塞而发生脑梗死;⑶系统性栓塞(心脏来源,如人工心脏 瓣膜、心房纤颤、心房栓子脱落、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脏 内有分流等);⑷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导致微血管病变 ,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其他少见原因有颈动脉破裂、血管 炎、或由于血液凝固异常而形成血栓。
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
• 出血性卒中原因包括:自发性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发性脑出血常见原因为
• 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时基底节附近的豆纹动脉常形 成动脉瘤,这些动脉瘤破裂时可出现基底节出血,为高血 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为分布于 颅内动脉分叉处的先天性动脉瘤,如果瘤体破裂,则出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

SBP≤140mmHg,DBP>90mmHg
• 5.明确有无特定的靶器官疾病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提示
心血管危险评估参数
• 1. 年龄:男性 > 55岁 女性: > 65岁
• 2. 血脂水平1~3级,血脂异常TC ≥

5.7mmol/L,LDL-C > 3.6,HDL-C < 1.0
• 3. 一级亲属在年龄< 50岁时有心血管病史

1级
140~159
或 90~99

2级
160~179
或 100~109

3级
≥180
或 ≥110
• 单纯收缩期 ≥140
<90
• 1.表适用于判断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 2.若SBP和DBP分属不同类型,判断应归为高级
• 3.单纯SBP高血压定义:

SBP ≥140mmHg,DBP<90mmHg
• 4.单纯DBP高血压定义:

男性发病<55岁

女性发病<60岁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4.种族 • 不同种族的卒中发病率不同,有色人种卒中发病率高于
白色人种。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具体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肥 胖、缺少体育锻炼、脑动脉狭窄、心脏病变。其他危险因 素有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 高凝状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妇女激素替代治疗、脑血 栓后抗凝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
• 2.诊断 • 从首诊开始,每次检查血压时,都要正确测量。复诊血
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首诊高血压是否呈持续性,如果高于 正常界限,要引起重视。
成人高血压分类
• 种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120
和 <80
• 正常高值 120~139
或 80~89
• 高血压
≥140
≥90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1.年龄 • 年龄是重要的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卒中发病
率随年龄增加,55岁后每10年增加1倍。所有卒中大多数 发生于65岁以上。卒中发生率: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
• 而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老 年人的超级大国,现在是 一亿五千万,2020年是增 加1倍3亿人,2050年 达 到4亿五千万。
2011
脑血管疾病分类
• 脑血管疾病分类方法不同: • 1.依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不足24小时者称为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TIA),超过24小时者称为脑卒中。 • 2.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 • 3.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失血性卒中。前者
又称为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 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草案
• 一.颅内出血 • 1.蛛网膜下腔出血 • 2.脑出血 • 3.硬膜外出血 • 4.硬膜下出血 • 二.脑梗死(颈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 • 1.脑血栓形成 • 2.脑梗塞 • 3.腔索性梗死 • 4.血管性痴呆
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草案
•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1.颈动脉系统 • 2.椎-基底动脉系统 • 四.脑供血不足 • 六.高血压脑病 • 七.颅内动脉瘤
• 脑卒中人数会逐年增加
• 脑卒中防治十分重要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 2.性别
• 男性比女性的卒中发生率大约高30%。在每个年龄组的发病率:男 性>女性。
• 男子汉有先天的不足,雌激素少,情感压抑或暴躁。
• 3.家族史
• 脑血管病家族史是易发生卒中的一个因素。父母双方直系亲属发生 脑卒中或心脏病时<60岁即为有家族史。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
• 当血液供应因为脑血管闭塞或灌注不足而停止,在梗死区 域中心的脑神经细胞会在数分钟内死亡,此梗死区成为核 心坏死区;环绕此核心坏死区域名叫缺血半暗带,这个半 暗带区包含了功能上已出现障碍但因为存在侧支循环血液 供应而仍然生存的脑组织,如果及时恢复供血,此部分脑 组织功能可恢复,而如果血流中断超过5分钟,这部分缺 血半暗带可以转化成为梗死脑组织。
• 4. 腹型肥胖或肥胖

腰围: 男性: ≥ 85cm,女性: ≥ 80cm

BMI ≥ 28kg/m2
• 5. 吸烟
靶器官损害证据
• 心: • 心电图 ,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 • 脑: • 颈动脉超声IMT(内中膜厚度) ≥ 0.9,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斑

靶器官损害证据
• 肾:• 微量蛋白尿ຫໍສະໝຸດ 蛋白尿 > 300mg/24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