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共68页

合集下载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陕西能源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分析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

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020-2026年中国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6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

规模以上工业中,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9%。

陕西煤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运输、销售以及生产服务等业务,煤炭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化工及冶金等行业。

2018年陕西原煤产量62300万吨,较上年增长7275万吨,同比增长13.4%;2019年陕西原煤产量63400万吨,较上年增长1100万吨,同比增长1.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各重点能源产品产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原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陕西天然原油产量3543万吨,较上年增长24万吨,同比增长0.7%。

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能源产品生产保持平稳,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44.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5.08立方米,同比增长6%;2019年陕西天然气产量473.42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8.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5%。

2014-2019年陕西省发电量波动幅度不大,2018年陕西发电量1782.22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0.83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0.6%;2019年陕西发电量2118.61亿千瓦小时,较上年增长336.3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1%。

2023年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陕西省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基地,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资源等。

本文将对陕西省能源行业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陕西省能源行业发展现状陕西省煤炭产业是该省能源行业的支柱产业,煤炭产量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陕西省煤炭行业不仅注重扩大产能,还加大了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同时,陕西省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二、陕西省能源行业面临的问题1. 能源结构问题:陕西省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占比较低。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陕西省需要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2. 储量问题:陕西省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量相对有限,储量逐渐减少。

未来可能会面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需要加强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

3. 煤炭行业转型困难:陕西省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煤炭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需要通过改革和转型提高竞争力。

三、陕西省能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清洁能源发展:未来陕西省将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通过建设更多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可以大幅度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可持续性。

2. 提高采矿效率:陕西省将加强煤炭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设备和技术,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能源互联网发展:陕西省也将加大对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和建设力度,通过智能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配送效率,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和交互共享。

综上所述,陕西省能源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陕西省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力度,推动能源转型和结构调整。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陕西能源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陕西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均较为丰富,近年来,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加快了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等优势能源的开发力度,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能源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方面,陕西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点省份;另一方面,能源产业也已经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发展。

一、陕西能源产业现状(一)陕西省能源格局现状陕西的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煤炭地质储量约3800亿吨,居全国第四位;石油地质储量约1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气地质储量约1万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位。

2009年,陕西省共生产原煤2.96亿吨。

其中:神华集团神东公司生产原煤0.63亿吨,占21%;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生产原煤0.72亿吨,占24%。

开采原油2370万吨,实现天然气开采103亿立方米,全部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完成。

到2009年末,陕西省电力总装机2360万千瓦(含“西电东送”360万千瓦),发电量897亿千瓦时。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成为陕西发电领域的主力军,电力装机占全省76%。

各大集团控股容量如下:大唐陕西发电公司740万千瓦,占31%;神华集团277万千瓦,占12%;华电陕西能源公司270万千瓦,占11%;华能陕西发电公司206万千瓦,占9%;国电西北分公司120万千瓦,占5%;鲁能集团120万千瓦,占5%;陕西省投资集团60万千瓦,占3%。

陕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点省区和能源基地建设大省。

(二)煤炭和火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始终在70%以上。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作者:张优智苟三勇来源:《现代企业》2012年第09期陕西是中国能源大省,丰富的煤、油、气等资源不断被探明、开发。

陕北拥有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榆林地区的气田面积即达2000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带动陕西省能源工业快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2010年石油工业产值为2456.8亿元,其中原油天然气为1189.1亿元,原油加工为1267.6亿元。

2010年实现油气当量4805万吨。

但是陕西油气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油气产业的规模水平低、上下游产业间的一体化程度低、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的矛盾损害油气产业健康发展等问题。

只有解决以上问题,破除“资源咒诅”,才能使陕西把油气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促进陕西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陕西油气产业发展概况1.油气资源分布状况。

陕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石油化工资源优势,鄂尔多斯盆地37.5万平方千米区域内预测原油地质储量12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是个具有半盆油、满盆气的国家重要能源接替区。

截至2010年底,陕北斜坡(陕西省)石油地质资源量为51亿吨,占盆地地质资源量的69.23%,居全国第5位。

2.油气勘查开发状况。

根据国土资源部油气统计资料,截止2010年底,陕西省石油探明地质储量23.4亿吨,居全国第6位,西部第2位,剩余技术可采储量2.49亿吨。

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563.9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4位,西部第4位,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6.2811亿立方米。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和延长石油集团是陕西的两大石油开发主体,2010年原油产量3017万吨(延长1200万吨、长庆1817万吨),天然气产量223亿立方米,现有5个主力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量1980万吨。

其中2010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年加工量1270万吨、年成品油销量1100万吨。

陕南地区天然气发展现状

陕南地区天然气发展现状

陕南地区天然气发展现状0 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和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激增,人类生存环境趋于变差。

面对上述挑战,清洁且热值高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天然气工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改善环境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1 全球和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1.1全球天然气发展现状石油天然气是当前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统计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24.8x108t油当量,相比,2011年增长1.8%。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仍然是当前世界最主要的能源。

其中,石油消费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33%,天然气占24%,煤炭占30%[1]。

据BP公司的统计,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2001~2012年天然气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1年的12.5%快速增加到2012年的18.86%,成为全球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表1)。

1231.2中国天然气发展现状我国已发现各类沉积盆地505个,目前国家已批准矿权作业区块1764块,共计面积435.4x104km2。

从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看,虽然我国天然气利用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但天然气工业则是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起步相对较晚。

自“九五”以来,随着我国天然气基础地质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认识,天然气工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特别是近10年,我国天然气工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从年增储量规模看,“九五”期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861x108m3,“十五”期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增加到4305x108m3,“十一五”期间年均探明地质天然气地质储量5358x108m3,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十一五”是“九五”的6.2倍。

从天然气产量变化看,近10年也是我国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期,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1.6%,在世界天然气产量排位中也在不断攀升,2000年年产天然气272x108m3,居世界第19位,2012年年产天然气1072 x108m3居世界第7位。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陕西油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元 。2 1年 实 现 油气 当量4 0 万 吨 。 00 85 达 到 1亿立 方 米 。 5 硫 酸 、盐 酸 、硝 酸 、烧 碱 、纯碱 、 电
但是陕西油气产业在发展 中还存在一 3 油加 工状 况 。2 1年 陕 西 原 石 、聚 氯 乙烯 、 甲醇 等 。沿 产 业链 向 . 石 00 定 的 问题 ,如 油气 产业 的规 模水 平 油 加 工 量 为 17 . 万 吨 ,生 产 天 然 前沿 、高端和附加值高的新一代合成 99 4 9 低 、上下游产业 间的一体化程度低 、 气 2 3 7 立 方 米 , 甲 醇 190 万 树脂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树脂基 2. 亿 4 4. 2
陕西油 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 对策选择 题与
口 张 优 智 苟 三 勇
陕 西是 中 国能 源大 省 ,丰 富 的 1 1万 吨 ),天然气产 量2 3 立方 87 2亿
2 业 链 短 、 高 附加值 产 品 少 、 . 产 个 煤 、油 、气 等资 源不 断被探 明、开 米 ,现 有 5 主 力 炼 油 厂 ,原 油 一 次 上 下 游 产 业 间 的 一 体 化 程 度 低 。 陕 发 。陕北拥有 目前中国陆上最大的整 加工量18 万吨。其 中2 1年陕西延 西 省 石 化 行 业 产 品 从 数 量 上 仅 有 90 00 0+ 另 0+ 装 气 田 ,榆 林 地 区 的气 田 面 积 即 达 长 石油 集 团年 加 工 能力 10万 吨 、年 20 左 右 ( 农 药 产 品 约4 0 ), 50
的 问题 5 1产 业 结 构 与 产 业 规 模 结 构 均 不 到4 %左 右 )。 .
产业健康发展等问题 。只有解决 以上 8 .4 吨 。 27 万
问 题 ,破 除 “ 源咒 诅 ” ,才能 使 陕 资 西 把 油气 资 源 优 势转 化 为 产业 优 势 ,

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经济溢出效应分析

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经济溢出效应分析焦兵;张文彬【摘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将国民经济分为石油天然气产业和非石油天然气产业.用Feder模型测算了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产值变化的经济溢出效应,同时还将石油天然气产业分为开采业和加工业两部分分别估计了各自经济溢出效应.实证检验证明: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具有拉动效应,还具有经济溢出效应;在石油天然气的产业链中石油天然气下游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和拉动效应明显高于上游的开采业.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合理的政策性建议.【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1(030)011【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石油天然气产业;Feder模型;拉动效应;经济溢出效应【作者】焦兵;张文彬【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00;西安财经学院,西安7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引言我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能源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在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气东输”、“西油东送”、“西煤东运”等能源工程项目的实施更是加大了西部能源开发和输出的强度,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但是现阶段有关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能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效应,而很少考虑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的间接经济溢出效应。

陕西省作为能源大省,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远景储量均居全国前列,能源产业已成为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

这为我们研究陕西省能源经济溢出效应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有鉴于此,本文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陕西省1994~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的间接经济溢出效应,并通过比较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加工业的经济溢出效应的差异,为陕西省大力开发石油天然气产业和调整石油天然气产业的产业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陕西省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陕西省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 陕西油气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2 . 1 加大勘 探力 度 。 拓 宽资源 占有 面积 . 确保油气资源开采利用的可 持续 性 政府应 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为指导 , 立足省情 . 着 眼长远 . 考虑到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结合经济发展对 能源的需求 . 做好能源产业发展 的战略规划 . 推动油气资源的规范有序开发 实施 “ 走 出去” 战略 . 不断 增加油气资源 的探明储量 省政府一方面要积极 支持长庆等 中央企业 扩大在陕勘探 . 加强与 中央企业合作 . 为其在陕西的生产经营活动创 造 良好的外部环境 : 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延长石油集团的油气 开发资质 的优势 . 帮助延长石油集团进行跨省 、 跨 国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 2 . 2 强化油气矿区环境治理, 促进资源 、 经济 、 环境协调发展 是. 加强教育 . 转变观念。 要坚决摒弃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 经济 , 要树立 “ 人与 自然和谐 发展 ” 的新理念 . 在全社 会形成 “ 谁 污染 准 治理” 和“ 减少 污染 、 加强环保” 的良好意识与氛围。二是 , 加强 法制建 设, 强化执法力度 。 中央政府及全 国人大应加快制定各级法规建设 . 通 过加强法制建设和强化执法力度 .逐步提高石油企 业的环保意识 . 确 保陕西石油产业 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 . 建立健全油气 矿区生态修 复 补偿 机制。各级政府应坚持“ 谁 开发谁保护 . 谁破坏 谁治理 . 谁利用谁 补偿 ” 的方针 . 实 行保护与 治理 并重 . 强制 征收企业 “ 三废 ” 污染补偿 费, 建立和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 规范生态治理和补偿标准 . 切 实 解决陕北地 区环保设施建设 滞后的问题 四是 , 加大环保投入 . 发展循 环经济 各级政府和油气企业都要加大生态环境保 护和治理的投 入. 将环保投入作 为本级财政和企业年 度经费支 出的重点并逐年增加 : 同 时, 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 建立社会化 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2 . 3 加强油气资源深加工 . 延伸产业链 . 提高油气资源产业对 陕西经 济的带动作用 加快陕北 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 促进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可持 续发展 . 重点解决好制约基地 当前 和后续发展的水资源 匮乏 、 交通设 施建设滞后以及人才短缺三大瓶颈问题 培育石油石化产业集 群 . 推 进油气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西部地 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 关键环节就是完善 区域 内的产业链,大力发展油气炼制和化工 产业 , 推 进 油 气 产业 优化 升 级 2 . 4 加快技术创新及其推广使用速度 .依靠科技进 步推动陕 西油气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油气产业作为技 术密集型行业 . 技 术实 力的强弱成为制约产业发 展 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 . 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加快促进科技进步 : 是. 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 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突现技术创新 的首要保 障: 二是 , 加强科研合 作, 创新科研渠道 ; 三是. 加快最新科研成果的推 广使用 . 缩短技术转化周期 : 四是实施科技人才工程 . . 2 5 改革矿权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 协调陕西 油气资源 开发 中各种利 益关 系 为了有 效协调陕北石油开发 中形 成的五类 日标各异的利益 主体 之间矛盾.关键是要重塑资源产权制度和承认资源利益 的多主体性 . . 具体做法如下 : 一是 , 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考虑到 ( 下转第 4 1 0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