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

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B.司马光砸缸C.刻舟求剑D.铁杵磨成针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

A.铁质炒菜锅B.铜制导线

C.铝制易拉罐D.黄金饰品

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倾倒液体C.添加药品D.检查气密性

4.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有错误的是()A.生铁、石油一一混合物B.金刚石、水银一一单质

C.千冰,乙醇一一氧化物D.不锈钢、铜一一金属材料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B.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硬水经过过滤后就能变为软水

6.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B.铁丝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C.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7.尿素是一种高效氮肥,其化学成分为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素中碳、氢元素的个数比为1:4 B.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C.尿素是由CO(NH2)2分子构成D.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 60

×100%

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l2+2NaBr=2NaCl+Br2

B.Fe2O3+3CO 高温

2Fe+3CO2

C.Zn+CuSO4=ZnSO4+Cu

D.CuO+H2Δ

Cu+H2O

9.如图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氯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氯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药品中一定要加催化剂

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11.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12.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8:1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CO的含量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2

B .探究2MnO 能否加快22H O 的分解

C .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C .足量的锌、铁放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中

D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15.下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运动”解释的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按下列要求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

(2)构成干冰的最小微粒_____;

(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_____。(4)硫酸亚铁_____。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1)自然界的水,包括我们日常用到的自来水都有一定的硬度。使用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

(2)“钻木取火”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发电厂将煤粉粹后燃烧的目的是_____。

18.钠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H2O和H2O2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不同。

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原理:

(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_____;

(2)酒精灯里的酒精燃烧_____;

(3)二氧化碳制汽水等碳酸饮料_____。

2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什么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1)生活中使用试管A中的气体之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熄灭仪器①所用的原理是_____。

三、实验题

23.如图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O2,并验满O2的实验组合装置。

(1)写出用此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写出此气体发生装置还能制取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请将B装置图中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4)此实验中用到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

四、推断题

25.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分析A、B、C、D、E五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作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B和D反应的方程式:_____。

五、简答题

26.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试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27.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t2时打开止水夹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结合乙图曲线,请描述BC段气体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

28.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他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

六、计算题

29.足量的盐酸和200克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火烧赤壁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正确;

B.司马光砸缸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错误;C.刻舟求剑只是将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错误;

D.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A

【解析】

A、铁质炒菜锅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B、铜制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C、铝制易拉罐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黄金饰品是利用金的金属光泽和延展性。

3.D

【详解】

A、闻气体的气味,用手轻轻地在集气瓶口扇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直接把鼻孔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A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取下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缓倒下,B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加入块状固体药品时试管要横放,用镊子夹起块状药品放置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防止打破试管底,做固体和液体反应实验时,加入药品的顺序通常是“先固体后液体”,C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面下,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D选项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4.C

A、生铁、石油都属于混合物,归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水银等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归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所以乙醇不属于氧化物,归类错误符合题意;

D、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铜都属于金属材料,归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解析】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正确;B.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D、过滤只能除掉水中难溶性固体,硬水软化是除掉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选D

6.B

【解析】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造成装置中明显压强减小,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错误;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要放细沙隔离,也可放少量水吸收高温生成物热量,防止炸裂,正确;

C、如果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稀)═CaSO4+H2O+CO2↑,结果生成微溶性固体硫酸钙,它覆盖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使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脱离接触,导致反应停止,错误;

D、图书馆中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不能用能产生水的灭火器来灭火,避免将图书损坏,错误。故选B。

7.C

A. 元素不能论个数,尿素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此选项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物质中含有元素,尿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此选项错误;

C. 尿素是由CO(NH2)2 分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

D.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2

100%

60

?

?,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能结合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B

【详解】

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不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9.D

【详解】

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位于中间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内质子数,所以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正确;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数,由图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正确;

C、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故正确;

D、氯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有三层,故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所以是第VIIA 族,故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药品中不一定要加催化剂。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是利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详解】

A.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将其表面的氧化物及污物清除,因此铝丝需要砂纸打磨,正确;

B.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正确;

C.由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可知,铝置换出硫酸铜溶液里面的铜,故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 Al2(SO4)3,故错误。故选D。

12.A

【详解】

根据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图可知,甲、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小,属于反应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则有:

A、丁分解生成甲和丙两种不同的物质,丁至少由2种元素组成,丁一定是化合物,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设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m,则反应生成甲和两的质量比为(19%-17%)m:(41%-25%)m=1:8,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由丁反应生成甲和丙,有“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以直方图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各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生成物,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变化确定反应过程种物质的变化的质量比,再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特点分析化学反应类型、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类别,尤其注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

13.C

【详解】

A、等量的石灰水滴入等体积的两个集气瓶中,实验过程中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实验过程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MnO能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2

H O的分解,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否加快22

C、水中的白磷的温度相同,实验过程中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试管外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D、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C

【详解】

A、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加入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比不加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相等质量的氯酸钾分解,两种情况下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A选项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图像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元素守恒可知水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

?=,图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为2:1,B选项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质量比为(12):161:8

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锌的活泼性比铁的活泼性强,与相同的盐酸反应,锌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铁快,锌、铁足量的情况下,盐酸的量相同且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锌先达到最大质量,铁后达到最大质量,C选项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图像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D、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不断地减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不会减小到0,D选项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图像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5.C

【详解】

A、闻到气体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两种气体能自发混合,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黄铜和铜能划出划痕,说明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品红溶解,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故本题选C。

16.He CO2Al2O3FeSO4

【详解】

(1)氦气的密度很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可表示为:He;

(2)构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其化学式为:CO2;

(3)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是氧,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

(4)在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FeSO4。

17.煮沸温度达到着火点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详解】

(1)生活中使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钻木取火”是指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用煤作燃料是,需要将煤块粉粹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18.质子数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所以钠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不同是质子数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H 2O 和H 2O 2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

19.CO +CuO

Δ Cu +CO 2 C 2H 5OH +3O 2 点燃2CO 2+3H 2O H 2O+CO 2=H 2CO 3 【分析】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详解】

(1)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可采用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的方法,原理是一氧化

碳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 +CuO Δ Cu +CO 2;

(2)酒精灯里的酒精燃烧是酒精(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 点燃 2CO 2+3H 2O ;

(3)二氧化碳制汽水等碳酸饮料,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H 2O+CO 2=H 2CO 3。

20.氢元素 32

224NH +3O 6H O+2N 一定条件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氨分子和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映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则有:

(1)反应前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则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元素是氢元素。

(2)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24NH +3O 6H O+2N 一定条件。

21.检验纯度 2H 2O

通电2H 2↑+O 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详解】 (1)试管A 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多,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一定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2)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通电2H 2↑+O 2↑; (3)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2.3

22MnO 2KCl Δ2KClO +3O ↑ 隔绝空气(或氧气) 【详解】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如图所示装置中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故是采用了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MnO 2KCl Δ2KClO +3O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灯帽隔绝了空气(或氧气),使火焰因缺氧熄灭。

23.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水变浑浊 ()2322CO +Ca OH =CaCO +H O ↓

【分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试管内的二氧化碳被消耗,会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水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322CO +Ca OH =CaCO +H O ↓。

24.2H 2O 22MnO 2H 2O +O 2↑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或Zn+H 2SO 4=ZnSO 4+H 2↑

密度比空气的大,助燃性

【详解】

(1)用此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过氧化氢在

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

MnO

2H2O+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或氢气是在常温下,固体和液体反应,也可以用此装置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Zn+H2SO4=ZnSO4+H2↑;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补画如图:

(4)此实验中用到了氧气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助燃性(利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

25.H2O CH4+2O2点燃

CO2+2H2O

【分析】

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可以确定A是水,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则D是甲烷;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B和D(甲烷)又会充分燃烧,故B是氧气,C是氢气;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E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断结果符合题意。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是H2O;

(2)甲烷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H 4+2O 2

点燃CO 2+2H 2O 。

26.不能,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分析】

【详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由于反应装置没有密闭,生成二氧化碳能逸出,不能测定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7.(1)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1刻度处;(2)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气压降低

【详解】

(1)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t 2时打开止水夹,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最终水面大约上升至集气瓶1刻度处;

(2)结合乙图曲线,BC 段气体压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氧气消耗,气体的量减少,温度降低,都使装置内压强变小。

28.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详解】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

【点睛】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29.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200g

x

100=200g 44

x x =88g ,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详解】

见答案。

2018河南郑州一中高一上英语期中试题(图片版)

高一上英语期中模拟测试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请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are the speaker? A.At home. B.At the doctor’s. C.At a clothing store. 2.When will the man see a doctor? A.On Thursday. B.On Tuesday. C.On Monday.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Which seats they will choose. B.How soon the performance will begin. C.Whether there are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4.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Go to hospital. B.Eat something cool. C.Make the man a cup of tea. 5.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on Saturday? A.Invite the woman to his house. B.Join a sports team. C.Attend a party.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消费资源、尤其是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通过倡导人人分享,实现体验式消费,进而促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创造新的生产红利和消费红利。 美国著名的Zipcar租车公司,就是把各种闲置车辆及其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Zipcar的会员用车时通过网站或电话搜寻,即可发现距离会员最近的车辆情况和使用价格,然后会员可自主选择并预约用车,用完之后在约定时间内将车开回原处。再比如,大家熟悉的淘宝网,其实也是成千上万大中小企业、成千上万用户借助互联网平台,让成千上万的产品和商品价格、产品数量、广告、厂商、消费者甚至信用等各类信息透明化,通过人人参与,平台分享,公平竞争,大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扩大消费需求。 分享经济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原因就在于分享经济强调分享式消费和消费式分享,即消费既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为他人消费提供供给和创造创新的过程;同时,分享经济的背后也提出了一个今天我们如何更好解决过剩的问题。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

郑州市高中最全名单

第一批次录取学校: 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郑州四中、郑州十一中、郑州七中、郑州九中、郑州二中、郑州中学、郑州回民六中、郑州市实验高中、郑州十六中、郑州十九中、郑州四十七中、一中龙湖校区、郑州十二中、郑州五中、101中学、106中学。 根据2008年-2014年第一批次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趋势发展(代表学校逐年对中招生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可以把19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分为五个档次: 第一档:外国语、一中、省实验; 第二档:四中、十一中、七中、一中龙湖校区。 第三档:六中、郑州中学、四十七中、二中、九中、市实验。 第四档:19中、101中、106中。 第五档次:16中、12中、五中。 根据一档三甲高中的划线区间,每下降一个档次需降低10-20分间隔距离报考其它档次的高中,以此类推! 第二批次录取学校: 郑州十中、郑州十四中、郑州十八中、郑州二十四中、郑州三十一中、郑州四十四中、郑州102中学、郑州107中学、郑州扶轮外国语学校、郑州七十四中、郑大一附中、郑大二附中、郑州轻院附中、郑州二十中、郑州二十九中、郑州三十六中和郑州五十三中 第三批次录取学校:民办学校 郑州市区:郑州市明新中学、郑州爱中学校、郑州市京广实验学校、郑州慧民外语学校、郑州树人中学、郑州博爵国际学校、郑州市为民高中、郑州市明德中学、郑州市陇海中学、郑州市思齐实验中学、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郑州市桃园中学、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郑州华夏中学、郑州建业外国语中学、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郑州女子高级中学、郑州嵩阳中学、郑州二砂寄宿学校、郑州励德双语学校、郑州市基石中学、郑州津浮国际学校、郑州尚美中学 而这其中,有不少学校是大家口中常说的“某某高中分校”,所以了解这些民办学校卧虎藏龙的背景,也很重要。

郑州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一月考

2020-2021学年上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在实数:-4,3.145926,π,10,345,227,38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各组数中,分别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A.3,4,5 B. 13,14,15 C. 3, 2,5; D. 23、24、25 3.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①∠A=∠B-∠C ;②a 2-(b+c)(b-c)③∠A :∠B :∠C =3:4:5 ④.a :b :c=5:12:13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有 ①;②;③; ④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如图, 矩形ABCD 中, AB=3.AD=1.AB 在数轴上, 若以点A 为圆心, 对角线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 ,则点M 表示的数为( ) A.2 B. 5-1 C. 10-1 D. 5 6.如图,有一圆柱,其高为8cm ,它的底面周长为16cm ,在圆柱外侧距下底1cm 的A 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距上底1cm 的B 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8cm 7.如图,直线 l 上有三个正方形 a 、b 、c ,若 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 ) A 、4 B 、6 C 、16 D 、55 8.如图.方格中的点A 、B 称为格点(格线的交点),以AB 为一边画△ABC。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格点C 的个数为( )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郑州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的倒数是() A.3 B.C.D.﹣3 2.四位同学画数轴如下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平面图形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B. C.D. 4.下列各组数中,值相等的是() A.32与23B.﹣22与(﹣2)2 C.(﹣3)2与+﹣(﹣32)D.2×32与(2×3)2 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的形状不可能是() A.梯形B.长方形C.六边形D.七边形 6.已知﹣a<b<﹣c<0<﹣d,且|d|<|c|,a,b,c,d,0这五个数由大到小用“>”依次排列为() A.a>b>c>0>d B.a>0>d>c>b C.a>c>0>d>b D.a>d>c>0>b 7.用平面截一个长方体,下列截面中:①正三角形②长方形③平行四边形④正方形⑤等腰

梯形⑥七边形,其中一定能够截出的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8.如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体叠成的立体图形,例如第(1)个图形由1个正方体叠成,第(2)个图形由4个正方体叠成,第(3)个图形由10个正方体叠成,依次规律,第(8)个图形有多少个正方体叠成() A.120个B.121个C.122个D.123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五棱柱有个顶点,有条棱,个面. 10.若|a﹣2|+(b+3)2+(c﹣4)2=0.则(b+c)0= 11.|x+2|+|x﹣2|+|x﹣1|的最小值是. 12.已知长为6m宽为4的长方形是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则柱的体积为(结果保留π) 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已知x的绝对值等于对面的数,y与所对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z与对面上的数互为倒数,则xy﹣z=. 14.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某计算程序,若开始输入x=﹣1,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数学(理)(wd无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数学(理)一、单选题 (★★) 1. 已知全集,集合,则()A.B.C.D. (★) 2. 已知,若复数是纯虚数,则的值为() A.1B.2C.D. (★★) 3. 将函数的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函数图像的解析式为() A.B. C.D. (★★) 4. 已知向量,,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 5. 中国古代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数学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多十七,要将第八数来言”.题意是:把996斤绵分给8个儿子作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17斤绵,那么第8个儿子分到的绵是() A.174斤B.184斤C.191斤D.201斤 (★★★) 6. 在上随机取一个数,则事件“直线与圆相交”发生的概率为()

A.B. C.D. (★) 7. 对于直线和平面,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B.,, C.,,D.,, (★★) 8.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B. C.D. (★★) 9. 冰雹猜想也称奇偶归一猜想:对给定的正整数进行一系列变换,则正整数会被螺旋式吸入黑洞(4,2,1),最终都会归入“4-2-1”的模式.该结论至今既没被证明,也没被证伪. 下边程序框图示意了冰雹猜想的变换规则,则输出的()

A.B.C.D. (★★★) 10. 以为顶点的三棱锥,其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则以为顶点,以面为下底面的三棱锥的侧面积之和的最大值为() A.2B.4C.6D.7 (★★) 11. 设,实数满足,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 12. 已知函数,若存在实数,,,,当时,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C.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 期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AC=BD B.OA=OB C.OC=CD D.∠BCD=90° 2. 如图,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不是长方形的是( ) A.B.C.D. 3. 一元二次方程x2+4x﹣2=0配方后化为() A.(x+4)2=4 B.(x﹣2)2=2 C.(x+2)2=2 D.(x+2)2=6 投篮次数n 100 150 300 500 800 1000 投中次数m 58 96 174 302 484 601 投中频率 0.580 0.640 0.580 0.604 0.605 0.601 n/m 这名球员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约是() A.0.58 B.0.6 C.0.64 D.0.55 5.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 相似的是() A.B.

C.D. 6. 如图,菱形ABCD的一边中点M到对角线交点O的距离为5cm,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7. 若点A(x 1,2)、B(x 2 ,5)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一定正 确的是() A.x 1<x 2 <0 B.x 1 <0<x 2 C.x 2 <x 1 <0 D.x 2 <0<x 1 8. 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A.200(1+x)2=1000 B.200+200×2x=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1+x)2]=1000 9. 如图,在某一时刻测得1米长的竹竿竖直放置时影长1.2米,在同一时刻旗杆AB的影长不全落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分落在楼房的墙上,他测得落在地面上影长为BD=9.6米,留在墙上的影长CD=2米,则旗杆的高度() A.9米B.9.6米C.10米D.10.2米 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90°,∠OAB=30°,反比例函数y 1 =的图象经过点A,反比例函数y 2 =的图象经过点B,则下列关于m,n的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附带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小明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需要2分钟;②洗菜需要6分钟;③准备面条及佐料需要2分钟;④用锅把水烧开需要10分钟;⑤煮面条和菜共需要3分钟,以上各道工序,除了④之外,一次只能进行一道工序小明要将面条煮好,最少要用( ) A .13分钟 B .14分钟 C .15分钟 D .23分钟 2.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34π-是第二象限角;②43π是第三象限角;③400-?是第四象限角;④315-?是第一象限角.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下列事件: ①如果a b >,那么0a b ->. ②某人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③任取一实数a (0a >且1a ≠),函数log a y x =是增函数, ④从盛有一红、二白共三个球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观察结果是黄球. 其中是随机事件的为(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装…………○…※※不※※要※※在※题※※ ○………………装…………○…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42的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是( ) A .7,11,18 B .6,12,18 C .6,13,17 D .7,14,21 5.下列四个数中,数值最小的是( ) A .()1025 B .()454 C .()210110 D .()210111 6.一个频数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若样本中数据在[)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为( ) A .15 B .16 C .17 D .19 7.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状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 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③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④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标号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金克木,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随机抽取两种,则抽到的两种物质不相克的概率为( ) A .12 B .13 C .25 D .310 9.阅读如图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2020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

2019—2020 学年上期中考 22 届高一英语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卷(答题卡)中。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 1.What do we know about Helen? A.S he is working full-time this term. B.S he doesn’t need to work part-time this term. C.S he wants to become a scholar. 2.When does the man have to return the book? A. On Tuesday. B. On Wednesday. C. On Thursday. 3.Why does the woman thank the man? A.H e lent her some money. B.He gave her a five-pound note. C.He returned the money she lost. 4.How was the man’s work? A.T he working hours were long. B.I t was boring. C.The pay was low. 5.What color does the woman want to try? A. White. B. Grey. C.Black. 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 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7 题。

郑州市初中排名情况-参考模板

郑州市初中排名情况 ●版本一: 一、公办学校: 1.郑州外国语中学 2.郑州八中 3.省实验 4.郑州中学 5.郑州57中 二、民办学校: 1.枫杨外国语(原西分) 2.实验外国语(原东分) 3.一八联合 4.桐柏路一中(原一中分校初中部) 5.郑中实验学校 三、公办学校实验班: 1.郑大附中实验班 2.郑东新区外国语实验班 3.73中实验班 四、新加入名校教育集团的民办学校: 1.经纬中学(八中教育集团) 2.经开一中(一中教育集团)

●版本二 1.郑州外国语中学 2.枫杨外国语(西分) 3.实验外国语(东分) 4.郑州八中 5.桐柏路一中 6.郑州62中实验班 7.郑州73中实验班 8.一八联合 9.郑州中学 10.郑大附中 ●版本三 1.枫扬外语中学 2.郑州外国语中学 3.实验外国语中学 4.一八联合 5.郑州八中 6.省实验 7.郑州73中 8.郑州57中 9.一中初中(按口碑,待有毕业生后印证)

10.经纬中学(按传承关系,待有毕业生后印证) ●版本四 东区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 一、公办学校: 第一梯队:1.郑州外国语中学 第二梯队:1.郑州八中 2.省实验中学 3.省第二实验中学 第三梯队:1.郑州回中 2.郑州七中 3.郑州四十七中 二、民办学校: 第一梯队:1.枫杨外国语 第二梯队:1.实验外国语 2.一八联合 3.桐柏路一中 4.郑中实验学校 5.经纬中学 6.省实验中学(自主招生部分) ●版本五

我心目中的前十中学(梯队内不分先后): 第一梯队:1.枫杨外国语 2.外国语中学总校 第二梯队:1.郑州中学小超班 2.实验外国语 第三梯队:1.郑州八中 2.郑大附中 3.省实验 4.桐柏路一中 5.一八联合 6.郑州57中 ●版本六 公办高中:第一层次:三甲高中:外国语、一中、省实验; 第二层次:11中、7中、47中、4中、2中、6中、郑中; 第三层次:其它省级示范性高中。 公办初中:第一层次:三甲初中:外国语、八中、省实验; 第二层次:郑中、57中、51中、2中、4中、6中、7中、47中; 第三层次:其它公办初中。 郑州市高中综合排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旅行者1号(Voyager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B.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所以有安全的环境和稳定光照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①生物的生长②大气的运动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 1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最新】4月9日,日面上出现黑子群,并伴随有小级别耀斑爆发活动。给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带来全面性威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D.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5.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威胁是因为() A.太阳活动引发极光B.太阳活动引发磁暴 C.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D.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6.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 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近日点最快、远日点 最慢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郑州15所重点中学情况介绍

郑州15所重点中学情况介绍 来源:郑州奥数网整理2011-09-07 17:06:25 标签:郑州15所重点中学情况介绍 郑州外国语中学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初中部,郑州外国语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六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 办学成绩:郑州外国语中学(学校)的外语优势非常明显,英语教学实行小班A、B制。很多学生高中毕业时,英语水平就可以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喜欢外语且外语成绩优异的孩子可以优先考虑。 师资力量:郑州外国语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很多教师为河南省名师、学科教学带头人。近几年郑州外国语教师招聘要求必须是本科或硕士研究生毕业(第一学历必须为本科重点院校)。 学校管理:郑州外国语中学实行全封闭寄宿制,管理严格。 招生人数:郑州外国语中学今年面向全市共招收8个班(不含管弦乐分团特长生),每班70人左右,共计560人左右。 除就近分配4个班外,剩余四个班级推荐生直接由小学毕业学校按照1:1的比例推荐录取。即:有郑州外国语中学分配生资格的小学共计为其推荐200名学生,由学校直接录取。推荐生名额中分别面向中原区招2个班,面向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及惠济区招2个班。 学校地址:郑州市陇海西路65号 枫杨外国语中学 枫杨外国语中学跟郑州外国语实验中学分校、郑州外国语中学同属一个总校,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成绩:该校2007年首届初中毕业生成绩斐然,参加中招共324人,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的276人,达到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录取线600分以上的考生99人,达到郑州一中录取分数线的考生110人,达到河南省实验中学录取线的考生131人。 学校管理实行严格的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比较严格。 招生人数:招收9个班,每班平均67人左右,共600人左右。 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另外由于该校60%的生源来自地市,地市生英语相对弱一些,10年小升初考试分数分布(数学70;英语50;语文30)。学校采取全寄宿制,每年学费7000元,住宿费350元。 择校费:7000/年 学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枫杨街 郑州外国语实验中学分校 郑州外国语实验中学分校跟枫杨外国语中学、郑州外国语中学同属一个总校,和郑州外国语学校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成绩:学校实行全寄宿管理,管理严格。2008年,该校133名学生达到郑州外国语学校录取分数线,192名学生达到郑州一中录取分数线,192名学生达到省实验中学录取分数线,496名学生达到省示范性高中分数线,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92.53%。 招生人数:招收10个班,每班60人左右,共600人左右。 全部平行班,学校以英语为特色,学生英语课分AB班,A班学习的教材难度高一些,09年至今学习英语《机遇》教材。 择校费:7000/年 学校地址:郑州市陇海路工人路 河南省实验中学

郑州市初高中地理位置分布

郑州市初高中地理位置 1.郑州市第一中学:桐柏南路;东;伊河路-颖河路。 2.郑州市第一中学(新校):中原西路;北;西外环-中原大桥。 3.郑州市第二中学(北校):桃源路;南;淮北街-大学北路。 4.郑州市第二中学(南校):政通路;南;淮南街-大学中路 5.郑州市第四中学:京广北路;西;建设东路-中原东路。 6.郑州市第四中学(新校):迎宾路(花园路与北环路向北约8公里);路北 7.郑州市第五中学:南关街;东;陇海西路-郑新里 8.郑州市回民中学(原市第六中学):城北路;北;紫荆山路-城东路 9.郑州市第七中学:金水路与健康路西北角。 10.郑州市新奇中学(原:市第七中学分校):金水路与健康路交叉口,路南 11.郑州市第七中学(新校):新柳路;北;田园路-花园路 12.郑州市第八中学:经五路;东;纬五路-纬三路 13.郑州市第九中学:农业路;北;信息学院路-文化路 14.郑州市第十中学:书院街;北;南大街-紫荆山路 15.郑州市第十一中学(老校区):人民路;东;顺河路-东里路 16.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北校):北林路;北;花园路-金明路 17.郑州市第十一中学(新校区):东开发区 18.郑州市第十二中学:宏达路与常青路向西 19.郑州市第十三中学:南三环与京广北路向东,路南 20.郑州市第十四中学:铭功路;西;金水路-太康西路 21.郑州市第十五中学:东三马路;南;钱塘路-南关街 22.郑州市第十六中学:友爱路;南;文化宫路-工人路 23.郑州市第十七中学:中州大道道与张花庄向东,过祭城 24.郑州市第十八中学:正兴街;南;福寿街-二七广场 25.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百花里;中原路-伊河路 26.郑州第十九中学(高中部):陇海中路;南;兴华南街-淮北街 27.郑州市第二十中学: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古荥街 28.郑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须水镇天王寺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PDF版)

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中考 22届高一生物试题 命题人:刘圣云审题人:常莹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依赖单个细胞进行运动和分裂 B.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只能独立的完成一小部分生命活动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生命活动2.地球上瑰丽生命画卷是具有丰富层次的生命系统。以下有关生命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病毒 B.一个大肠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高等动物与高等植物具备的生命层次相同 D.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表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3.构成人体的细胞与颤藻相比,不正确的说法是 A.二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人体细胞较大,有多种复杂的内部结构 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颤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颤藻细胞有细胞壁 D.二者结构上既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 4.关于使用高倍镜观察某动物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后,换高倍镜观察前应提升镜筒,以免镜头触碰装片 B.换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增大,视野变暗,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改善这种情况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细胞直径被放大的倍数,而不是面积 D.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更多的细胞,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 5.下图甲是显微镜的某些构造,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观察乙、丙图像时,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分别是⑤⑥

河南省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 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数据专题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 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 (1) 第二节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郑州市普通高中学校数量同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郑州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上)开学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D.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 2. 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钒(FeSO4?7H2O)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后生成FeSO4?4H2O B.该方法所造“强水”为硝酸 C.“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的原因是加入NaCl溶液后氧化性增强 D.“强水用过无力”的原因是“强水”用过以后,生成了硝酸盐溶液,其氧化性减弱 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10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氢原子数为12N A; ②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③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 A; ④在标准状况下,22.4L?S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⑤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64g,转移电子数为2N A; ⑥28g硅晶体中含有2N A个Si?Si键; ⑦100mL?10mol?L?1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充分反应,生成Cl?的数目为0.25N A; ⑧在常温常压下,0.1mol铁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⑨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小于N A; ⑩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 A。 A.3 B.4 C.5 D.6 4. 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物理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个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胶精剂中的甲醛,这是______现象,这种现象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加剧”或“减缓”)。这说明分子______。 2.如图中所示的四幅图,甲、乙实验中与汽油机做功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______所示的演示的实验:丙、丁两图中表示汽油机压缩冲程的是图______。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内做功______次。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完全燃烧5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 3.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也带上正电。这是因为a、b之间发生了_____(选填“正电荷”或“电子”)转移,同时金属箔张开,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甲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通过L2的电流应为______A;若通电一段时间后灯L1灯丝断了,则灯L2的亮度将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无变化”)

5.如图是一种定时课间音乐播放装置的原理图,“播放器”是有电流通过时会播放音乐的装置:“定时开关”是到达设定时间,自动断开的开关.闭合开关S,当“定时开关”处于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时,播放器会播放音乐;若“播放器”不播放音乐,因为播放器_________ (选填“断路”或“被短路”). 6.小明同学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甲乙两灯泡不亮,然后他拿来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甲灯泡两端,甲乙灯泡仍不亮,于是他取下这根导线,直接连在乙灯泡两端,此时发现甲灯亮了起来,根据以上现象可以推断电路故障为______。 二、单选题 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8.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干木条B.铜丝 C.塑料棒D.陶瓷棒 9.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交通标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a a a ?= B .824a a a ÷= C .22(2)4a a -= D .()235a a = 3.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40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小明通过多次摸球试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球、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15%和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可能是( ) A .24 B .18 C .16 D .6 4. 2.5PM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0.2510-? B .60.2510-? C .52.510-? D .6 2.510-? 5.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 B 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 ,测得15OA =米,10OB =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25米 B .15米 C .10米 D .6米 7.如图,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x y x y x y ---+=-- B .10x x -+= C .22(2)143x x x -+=-+ D .()21222 x x x x +÷=+ 9.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锐角等于45°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顶角是80° 10.小亮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米,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行走了450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钟45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亮走过的路程s (米)与他行走的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计算0 3-=________. 12.将直尺和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已知125∠=?,则2∠=________.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 的变化。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賦税。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賦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从征收到入库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各种包揽,危害极大。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解纳者被系不堪。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粮到京,内外管收人5揹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桂欠。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棍骗久之。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勋成、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