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

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摘要】目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分析与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际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本院从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有100例,观察组人数有100例。
对照组病患有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大约在56~74 岁,平均(54.25±10.32)岁;观察组病患有男性59例,女性41例。
年龄大约在60~86 岁,平均(64.53±11.15)岁;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82例冠心病、71例高血压、5例心肌炎、12例心率失常、8例心脏瓣膜、22例心功能补全。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一般资料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对照组病人采取了传统的护理方法和基本的睡眠知识宣传,而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措施。
包括心理护理、睡眠时间和环境管理、催眠和镇静药物的应用。
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之间进行睡眠质量分析: 在经过护理2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佳,大幅度的改善了其睡眠障碍问题。
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 PSQI 评分是( 8. 56 ± 2. 64) 分,观察组在护理之前PSQI评分是( 8. 61 ± 2. 46) 分,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以后,对照组患者PSQI 评分为( 8. 66 ± 2. 94) 分,观察组患者 PSQI评分为( 6. 64 ± 2. 64) 分,睡眠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结论:和其他常规护理方式相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压力,能够改善病情,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实践。
鼻饲病人护理记录范文3则

鼻饲病人护理记录范文3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鼻饲病人护理记录范文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鼻饲病人的护理范文一》鼻饲病人的护理【关键词】鼻饲病人; 护理鼻饲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道狭窄、食管气管瘘者等。
通过胃管供给流质软食, 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
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 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 成人约45~55cm 。
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 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 当插到15cm 时, 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
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 非凡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 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 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 应选择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 而产生便秘和腹泻, 混合奶虽然热量高, 但营养不够全面, 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 以使营养全面。
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 不可过热或过冷。
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 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 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温计测试温度, 也可将鼻饲液滴于手腕内侧部不感觉烫为宜。
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 防止产生凝块。
服药时应将药研碎, 溶解后再灌入。
每次鼻饲前应判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
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 有胃液抽出。
②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 置听诊器于胃部, 能听到气过水声。
③将胃管开口端置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 如有大量气体逸出, 表明误入气管。
特别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迟钝, 误入肺部可无明显的咳嗽, 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 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明显的气泡溢出。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出血护理体会

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出血护理体会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引流(PTCD)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6 例PTCD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B超引导下PTCD穿刺成功率100%。
发生胆道出血3例,引流管堵塞2例,无胆道大出血和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B超引导下PTCD术治疗胆道梗阻,减轻炎症,恢复肝功能、纠正凝血异常,技术成熟,成功率高,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为手术创造时机和条件,从而促进患者健康。
标签:超声;PTCD;出血;护理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区分扩张的胆管及周围重要血管,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
PTCD已历时40年发展,技术较为成熟,虽广泛用于临床诊治,但应其固有的侵入性,相关并发症如胆道出血,引流管堵塞、胆汁性腹膜炎等常有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不仅可有效规避医疗风险,更关系病人愈后。
本护理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资料2012年1月~2012年6月,共28例,男18例,女8例。
年龄24岁~76岁,平均年龄(48.65±2.41岁),其中胆管癌12例,胰腺癌8例,壶腹癌8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及病理检查确诊。
1.2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消瘦、食欲不振等。
B超和MRI均提示肝内胆管明显扩张,直接胆红素(DBIL)增高,谷丙转氨酶(ALI)谷草转氨酶(AST)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3方法1.3.1术前行B超检查,确定肝内胆管情况,以梗阻上段扩张胆管为穿刺胆管(常规为:右前上、右前下、左外下支胆管)。
1.3.2术中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2ml局部侵润麻醉,以扩张胆管为靶点,用18G穿刺针穿刺,抵达靶点,见胆汁溢出,植入引导丝。
1.3.3扩皮,选择F6---F10猪尾型引流管顺引导丝植入胆管,引流通畅,接引流袋。
2.护理2.1术前准备及护理2.1.1心理护理重视术前宣教,主动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重点向患者介绍PTCD的优势,其有痛苦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使患者克服紧张、恐惧的等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46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

46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寻找青光眼患者在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
结果本组46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配合及时精心的护理后均治愈出院,全部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给予青光眼围手术期患者及时精心的护理能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
【关键词】围手术期;青光眼;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11-02青光眼是以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眼病,是遗传异质性综合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1]。
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仅取决于手术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及患者自身疾病的条件,还与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密切相关,及时精心的护理是确保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给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以精心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效果。
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医院收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26例,年龄46-75岁。
均为单眼发作,入院时患者眼压为40-50mmhg(1mmhg=0.1333kpa)9例,眼压为51-60mmhg31例,眼压为61-70mmhg6例。
全部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1.2.1 心理护理急性青光眼发作时患者眼压升高、瞳孔变大、睫状体充血明显、角膜水肿,患者眼痛头痛又加恶心呕吐,同时视力急剧下降,这时患者情绪较为激动,心中恐惧、焦虑较为突出。
我们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个体情况予以及时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减轻他(她)们恐惧心理,保持心理稳定,并将青光眼发病的原因、治疗及护理知识以及术前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详细介绍给患者,并安抚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应对策略。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2016年1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20年12月结束本次实验,共计100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
对所选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并在后续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相关风险。
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所选100例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较为常见,之后依次为输液贴撕脱伤、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还有个别患者为其他类型不良事件,在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中,跌倒或是坠床、压疮、药液外漏、输液贴撕脱伤、给药错误、医嘱遗漏、危急值漏报及其他情况人数分别为46人、30人、6人、5人、5人、2人、1人及5人,占比分别为46.00%、30.00%、6.00%、5.00%、5.00%、2.00%、1.00%及 5.00%;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当、护患沟通水平低、护理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患者自身方面因素、医院管理水平低等。
结论: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是多样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以此实现规避不良事件出现的目的。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不良事件;跌倒;坠床前言:护理不良事件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护理工作计划外的突发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加大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和应对不良事件,有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比其他科室,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且反应速度较慢,难以与护理人员保持高效的沟通,这种情况下,护理不良事件出现风险相对较高。
新形势下,民众健康意识显著提升,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成为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共计100例出现不良事件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参与其中,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46例重症多形红斑的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摘要:重症监护病房是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观察和治疗、护理的场所,是使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和抢救生命的重要单位。
神经内科的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较复杂,患者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护理方面要采取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本文主要阐述了神经内科的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重症监护护理;神经内科;护理体会神经内科收治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且部分患者性格不好,致使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较多隐患。
而重症监护的患者疾病比较危重,患者面对疾病及巨大经济负担,除了表现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的生理特点外,还表现出更多的心理特点。
为总结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有利于优质护理的开展,本研究选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年龄46-72岁,平均(64.3±4.4)岁,有脑梗死患者11例,林格巴利综合征患者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3例,脑出血患者9例,其他原因患者5例。
1.2 患者心理特点临床观察表明,患者病情加重,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共性规律。
(1)焦虑、恐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1-2天。
重症患者病情凶险,救治困难,随时处于死亡威胁之中,主要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担心疾病转归,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合理的心理反应,是原始的心理的抗衡机制的反应。
加之病房的各种抢救仪器和设备、医护人员抢救过程等,可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医护人员适当给患者一些心理护理,使患者减轻恐惧心理,尽快适应监护室。
(2)否认多数患者在入住监护室后第二天开始出现否认现象,第三天达到高峰。
主要表现:否认自己有病;另外一种是承认自己病情,但是否认住进监护室的必要性。
46例中晚期肺癌放疗患者的护理体会

14 7
又不过 分 的担忧 , 主动接 受 治疗 , 积极 配合适 当饮食 , 极 防治并 积 发症 , 保放疗 的顺 利完 成 。护理 工作 在提 高患 者 的生命 质 量 中 确 起 到 了重要 的作用 。 参考 文献 【秦 秀容 . 化疗 患者心 理 因素 的探 讨 与 护 惠沟通 技 巧[. 1 ] 肿瘤 J现代 ]
21 0 2年 3月
13 7
4 6例 中晚期 肺癌 放 疗 患者 的 护理 体 会
薛 亚 丽
摘 要: 目的: 分析探 讨 中晚期肺 癌 患者在放 疗治 疗过 程 中的临床护理 方法及效 果评价 。 方法 : 性分 我院放射 治疗科4例 患者的 临床 回顾 6 护理方 法, 本组均 为我 820 年2 2 1年2 08 月 00 月住 院的 中晚期肺癌 患者 , 患者均应 用 了放射 治 疗。结 果 : 所有 本组 中晚期肺 癌放 疗患者4 6 例通过采 用积极的 护理措施 , 均能 够顺利 完成放 疗的 治疗周期 , 护理 工作有 效。没有与 治疗相 关的死 亡病例发 生 。 结论 : 做好 中晚期肺癌 患者 的护理工作 , 采取 相应 的护理措 施 , 证放 疗的顺利 完成和提 高患者 生命 质量 、 长 生命 起 着重 要的作 用。 积极 对保 延
+ 山西省运 城市 中心 医院放疗 科 (4 oo o 4o ) 2l 年 1 2 02 月 5日收稿
药粉 、 肤 霜 、 水 、 臭 剂 、 膏 、 护 香 除 药 洗液 和 家用 药物 , 果 出现湿 如 性皮 炎 , 当停 止放 疗 , 暴露 疗法 。皮 肤糜 烂或 者溃 疡者 , 应 给予 要 按 时 、 时换 药 。 及 ③骨 髓抑 制 , 少数病 人会 出现此 状况 , 为全 血细胞 减少 , 表现 此 组病人 经 过我们 精 心护 理后 , 出现骨 髓抑 制现象 。 未 1 . 防感染 : 疗 过程 中每周 一定 要 检查 血常 规 , .4预 2 放 观察 白血 球 的变化并 及 时处 理 。 放疗 患 者 白细胞 减少 , 抵抗力 下降 , 上要 生活 注意保 持 口腔 清 洁卫 生 , 后 漱 口、 晚 刷 牙 , 少 外 出的次 数 、 饭 早 减 不去人 群密 集 的地方 , 少探 视 , 减 注意避 免交 叉感染 , 要时 安排 必 病人住单间, 在病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 , 及时开窗通风 , 卧床者应 当协助 扣背 排痰 、 防肺 内感染 。 预 1 .并 发 症 的护理 : 放射 性 肺纤 维 化 的主要 症状 有气 短 、 咳 .5 2 ① 干 等, 若有继 发性感 染 时 , 有发热 、 等症状 。此外 , 射性肺 还可 黄痰 放 纤维化 常在肺癌 足量放 疗后 的数月 内出现。急性 的放射性 肺损伤 较为 常见 , 危害也 较 大 , 射 的容积 、 与照 剂量 及 照射方 法等 因素有 关 。 表现 为发热 、 临床 咳嗽、 呼吸困难等 , 应注意戒烟 、 暖, 保 并注意预 防感 冒, 以免导致 肺部症状加重。 如果患者有胸 闷、 气促及 呼吸 困难 , 应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患者 的临床反应 ,必要时应暂停放 疗, 症状改善以后继续治疗 。②放 射性食管炎 的护理 : 主要表现为吞 咽疼 痛 、 困难 , 烧灼 感 , 给予 雾化 吸人并 指导 患者 积极 自我 保 有 应 护 , 营养 丰富 、 消化 的半 流质饮食 或者 软食 , 进食 易 嘱多饮水 , 后 餐 给温 水冲洗 食管 , 忌粗糙 、 辣食物 , 辛 注意保持 口腔清洁卫 生。 1 结果评价 : - 3 根据放疗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观察对 比, 肿 瘤缩 小 , 床症 状缓 解 或消 失为 有效 ; 体积 没有变 化 , 临 肿瘤 临床 症 状没有 缓解 为无 效 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
2017-07-10T09:13:00.8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1期 作者: 王伟娜
[导读] 减少了反复住院的次数,达到了用心全程护理的目的,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和出院后的护理进行分析,为老年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借
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入院治疗的心内科46例老年患者分析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找出住院期间导致安全隐
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并在出院后通过家庭服务或电话随访进行护理指导。结果: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家庭护理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
和生活质量。结论
采取正确评估患者状况、关注患者外出检查及转科、做好药物护理、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签名制度、加强健康教育
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rdiology
by analyzing the hospital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nursing care after discharge. Methods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46 cases of
senile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disease were analyzed. The causes of
the safety hazar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were found ou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made and discharged. After the family service or
telephone follow-up care guidance. Results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have mastered home care knowledge,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Conclusion It is worth to be clinically popularized to take the correct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ati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outpatient examination and transects
,to carry out the drug care,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flow and to
strictly enforce the signature system and to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eart of
the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idden danger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Cardiology;Elderly patients;Clinical nursing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良,在老年人群中心内科疾病发生的
概率逐年升高,一旦罹患往往要终身服药,病程长,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法治愈,只能达到临床缓解的目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
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由于老年心内科疾病患者生理病理因素以及疾病的突发性、复杂性、猝死率高等特点,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心内科老年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由于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在临床护理工程中会有很多要注意的事项。临床观察发现,做好护理工
作,对保护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选取我院
2015年 5 月—2016年 5 月对入该院治疗的心内科的老年患者46例进
行分析,探讨了影响护理安全的隐患及降低或消除护理风险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5 年 5 月—2016年 5 月间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共46例,男性21例,女性25例,年龄68~92 岁,平均
79
.4 岁,病程平均 14.5 年。患者主要疾病:冠心病22例,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7例,风湿性心脏病 6 例,心肌病 3 例。除患有心内
科疾病外,多数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支气管哮喘、老年性便秘、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感染、老年痴呆、颈腰椎等其他科疾病。
1.2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4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者住院期间导致其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相关情况如时间、地点、过程等
进行观察分析,由责任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并签字,并将相同的案例进行归类整理,以统计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
施。应指导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各种广告,乱服各种保健品或滋补品,以免引起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
诊,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切不可自行停用或增减药量,以防发生意外。
临床护理:①合理饮食与营养,②积极进行体育锻炼③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④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②尊重患者③鼓励患 者正确对待及认识疾病④理解患者⑤解决患者的需求⑥善于稳定
老人的情绪⑦人身安全护理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
软件的检验我们发
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我科对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均得到了 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
95%以上。通过护理总结出该组患者安全隐患包括精神状态10例,跌倒5例,患者不合理
干预
3例,教育不到位6例,缺乏预见性4例,药物不良反应3例和其他因素。
3.讨论
心内科老年患者各种阈值均增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嗅觉、外周痛觉等,此种情况加之多病共存,各器官功能减
退,代谢减慢,思维不敏捷,记忆力下降,行动迟缓,听力、视力逐渐下降等多种因素,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有的老年人丧偶、人际交
往少,会产生孤独心理。有的老年人因离职退休,经济状况的改变而不能适应时会自卑,对生活不满意,焦虑、抑郁、悲观、急躁,情绪
波动明显,还容易产生老而无用的孤独感。通过院外健康教育和保健宣传,可增强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技能,影响其
对健康的态度和行为,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改善自我护理行为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更容易地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达到控制症
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护士在患者出院后,也应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
的延伸访视形式。目前,患者及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日渐增加,通过院外护理,可解决一些问题,但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总结和提高。人心本善,只要将心比心、真诚相待,一定会换来一片真心,医患关系也一定更加和谐。我科提供了科
学有效的院外护理,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指导,既改善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和
家属掌握了家庭护理的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了反复
住院的次数,达到了用心全程护理的目的,促进出院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丹凤.浅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7:1356-1357.
[2]王哲.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2081-2082.
[3]董艳飞,余丽波.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干预[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