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总结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总结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总结

p 6010f n =00n n n s -=

p f s 60)1(n -=如

果电动机实际运行中的最大电流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恒转矩负载--变频器的容量不应小于电动机的功率的80%;恒功率负载--选变频器的容量不应小于电动机的功率的65

%;11114.44m

E Kn f N =

Φ

连续恒载运转的场合:所需的变频器容量(kV·A)需同时满足下列的三个计算式

直接启动时选取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流为

减小容量:

频繁加减速运行时的校核: I cn =k 0(I 1t 1+I 2t 2+…I 5t 5)/(t 1+t 2+…t 5)

直流调速的主要缺点:(1)维护困难 (2)设置环境受到限制,易燃易爆以及环境恶劣的地方不能适用(3)在结构发展上,制造大容量、高转速及高电压的直流电机比较困难(4)造价高

交流调速系统的特点:(1)可以扩大交流电机的容量,提高交流电机的转速和电压(2 )交流电机特别是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设置环境适应性广(3)维护省力(4)异步机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惯性小(5)具有同直流调速系统一样好的性能指标(6)交流电机的造价低 降压(机械特性)1.同步转速n0不变2.启动转矩TS 和临界转矩TK 都减少3.临界转速nk 和临界转差率nk 均不变;改变转差率:

1.机械特性变软

2.同步转速n0和临界转矩Tk 不变

3.临界转速nk 减小

4.临界转差率Sk 和启动转矩Ts 变大;改变频率:1.同步转速n0和临界转矩Tk 减少2.临界转速nk 减少3.临界转差率Sk 不变;恒转矩负载:1.阻(负载)转矩与转速无关2.负载功率与转速成正比;恒功率负载:1.转速和转矩成反比2.负载功率与转速无关;二次方率负载:1.转矩和转速平方成正比2.负载功率与转速三次

方成正比

变频器种类:1.按变换环节分:交-直-交变频器,交-交变频器2.按滤波方式:电流型和电压型

(1)相位控制:它主要应用于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中的整流器控制,同一般整流控制原理一样,采用相位控制原则(2)VVVF 控制:为保持恒磁通变频控制(或恒转矩控制)原则,要求变压变频控制(即VVVF控制),这是协调控制条件所要求的.通常把变频装置也称为VVVF装置(3)脉宽调制(PWM)控制:脉宽调制型变频器由于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和输出波形好的特点,其技术关键是PWM调制方法(4)矢量变换控制:矢量变换控制是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其控制思想是设法模拟直流机的控制特点对交流机进行控制(5)直接转矩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是不需坐标变换,将检测来的定子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磁通和转矩运算,实现分别的自调整控制

半导体功率变换器存在的共性问题1高次谐波的影响2功率因数变坏3瞬时停电影响大

元器件、装置及电动机相互配套问题(1)使电动机产生附加损耗,温升增加(2)电动机和电器的噪声增大,对无线电通讯干扰增大(3)使电动机产生转矩脉动

逆变(器):关键问题:换流;实现方法:电力电子器件:能够承受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允许频繁地开关,且控制方便

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SCR可控硅(晶闸管):耐压高,电流大,控制功率小等;GT0门极可关断晶闸管:具有普通晶闸管(SCR)的全部优点具有自关断能力,属于全控器件。缺点:开关频率不高,一在2 kHz以下;GTR大功率晶体管:控制方便,驱动电路简单。自关断能力强,因而开关频率高(≤20 MHz)。输入阻抗极高,可以用TTL器件或CMOS器件直接驱动(a直接驱动b变压器隔离驱动c光隔离驱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工作特点与场效应晶体管类同,属于电压控制型;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IPM 智能电力模块:将用于逆变的半导体器件(目前,多用IGBT)和其配套的驱动电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以及某些接口电路集成在一起的电路模块,是电力集成电路PIC的一种。智能电力模块中含过电流、短路、欠压和过热等保护电路。这些保护电路起作用时,输出故障信号,并处于关断状态。(集成了六个IGBT,高速光耦进行隔离)

磁通保持恒定:在基频以下调速——恒转矩调速;如果频率从额定值往下降低,磁通会增加,造成磁路过饱和、励磁电流大大增加。这将使电动机带负载能力降低,功率因数变坏,铁损增加,电动机过热,因此这是不允许的。反之如频率往上升高,磁通减少,转矩下降。这也是不允许的

结论:恒磁通变频原则(协调控制条件):保持定子电压和频率的比值不变;主要特点:1.同步转速n0和临界转矩Tk减少;2.临界转速nk减少;3.临界转差率Sk不变

低频补偿:E/f=C,保持恒最大转矩变频调速的协调控制条件

结论:异步电动机恒磁通变频调速必须在变频的同时进行调压并在低频时加以补偿,才可获得恒磁通恒最大转矩的调速特性

通用变频器基本结构:1整流和逆变单元2驱动控制单元3中央处理单元4保护与报警单元5参数设定和监视单元

普通控制型V/f通用变频器的缺点:①不能恰当地调整电动机转矩,不能补偿适应转矩的变化②无法准确地控制电动机的实际转

速(开环控制)③转速极低时,由于转矩不足而无法克服较大的静摩擦力

转矩提升方法:1.V/f补偿曲线2.根据定子电流补偿定子电压

直流电动机特点:(1)定子励磁电路和电枢供电电路相互独立。可以分别调整,互不干扰(2)两个磁场(主磁场和电枢磁场)在空间互相垂直,互不影响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仿照直流电动机的调速特点,使异步交流电动机的转速也能通过控制两个互相独立的直流磁场进行调节(异步-坐标-直流-控制量-逆坐标-异步)

结论:以产生同样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三相交流电磁场可以分解等效为两相互相垂直的交流电磁场

直接转矩控制:用空间矢量的分析方法,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计算与控制转矩,采用定子磁场定向;借助于离散的两点式调节(band 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把转矩的检测值和转矩给定值比较,使转矩波动限制在一定的容差范围内,直接对逆变器的开关状态进行最佳控制,以获得转矩的高动态性能。优点:省掉了复杂的矢量变换与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简化处理

1.输入侧——额定值

2.输出侧——额定值

电压:380 V,220V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m

频率:50 Hz,60Hz 输出电流的最大值:Im

相数:3相,单相输出功率:容量Sm

超载能力:如l50%,60 S

变频器的性能指标①频率指标:1频率范围2频率精度②在0.5 Hz 时能输出的启动转矩③速度调节范围④转矩控制精度⑤低转速时的转速脉动⑥噪声及谐波干扰⑦发热量

变频器类型的选择:1.普通功能型v/f制变频器2.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高功能型v/f控制变频器3.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高性能型变频器

(根据负载的要求):①风机、泵类负载:选择普通功能型②恒转矩类负载:有两种情况:1)采用普通功能型变频器2)采用具有转矩控制功能的高功能型变频器实现恒转矩负载的恒速运行③轧钢、造纸这一类对动态性能要求较高,采用矢量控制高性能型通用变频器

驱动单台电动机时变频器容量的选择:基本步骤:1.先计算负载的需用功率2.电动机的功率一定要大于负载的需用功率,由此确定电动机的功率3.由电动机的功率确定变频器的功率

驱动并联运行时变频器容量的选择:(1)根据各电动机的电流总值来选择变频器(2)多台电动机并联,依次直接启动(3)(N1+N2)台同样的电机并联,一部分电机(N2台)同时直接启动(4)并联追加投入启动(5)并联运行且不同时启动时变频器功率容量

工频电网与变频器的切换:变频器和工频电网之间的切换运行应互锁;1.变频器驱动==>>工频驱动:用途:软启动;适合于需重载或满载起动的设备2. 工频驱动==>>变频器驱动:多泵恒压供水系统水压过高需要停泵时,为了避免“水锤效应”

变额器的输出切换方法分类:1.冷切换:在变频器停车停电时进行切换,等切换完成后再开机运行2.热切换:在变频器运行中进行带电切换。其中分为(1)硬切换:电动机在切换时要瞬时停电,因而可能会产生电流冲击(2)软切换:也称为同步切换,真正不停电的平稳切换

变频器的外围设备及其选择:①保证变频器驱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②提供对变频器和电动机的保护③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常规配件的选择:1.电源变压器2.避雷器3.电源侧断路器4.电源侧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通用变频器都具有内部电子热敏保护功能,不需要热继电器保护电动机。但在10HZ以下或60 Hz以上连续运行时和一台变频器驱动多台电动机时,应考虑使用热继电器

专用配件的选择:1.电抗器2.滤波器3.制动电阻

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根据负载:①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功率、转速等;②选择变频器的类型、容量、型号等;③决定电动机与负载之间的传动比;④选定变频器外围所需要的配件

构建变频调速拖动系统的基本要求:①负载的机械特性②电动机在变频调速后的有效转矩线

在运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1.过载能力2.机械振动和寿命

有效转矩线的概念:(有效转矩)电动机在某一频率下允许连续运行的最大转矩;电动机允许工作范围的曲线

1.电动机的选择:①原有电动机不变,增大传动比②原有电动机不变,增加外部通风,并采用带转速反馈的矢量控制方式③选择同容量的变频调速专用电动机,并采用带转速反馈的矢量控制方式④采用普通电动机,增大电动机容量

2.变频器的选择:(1)容量的选择(2)变频器类型及控制方式选择:

①调速范围②负载转矩的变动范围③负载对机械特性的要求

变频器的功能预置:(1)最高频率(额定)(2)上限频率(3)下限频率(5)加速与减速时间(6)暂停(睡眠与苏醒)功能;变频器的安装:1.安装场所要求2.拆装防范措施3.安装方向和空间

变频器的调试:先空载、继轻载、后重载1.通电前的检查:(1)外观、构造的检查(2)绝缘电阻的检查;2.通电检查:(1)观察显示情况:运行频率、电压、电流等(2)观察变频器内部的风量及声音(4)进行功能预置;3.变频器的空载试验(1)进行基本的运行观察(2)电动机参数的自动检测(3) 熟悉变频器的基本操作;4.变频器负载试验:(1)低速运行试验(2)全速启动试验(3)全速停机试验(4)全速运行试验

设计步骤1.(流程图)状态图2.设置中间元件3.列写元件的逻辑式4. 完善功能5.画出电路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表述方法

1文字叙述法:用自然语言平铺直叙地依次说明各元器件的行为和状态,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缺点:不能直观、简明、形象地展现各元件在不同阶段所处的状态和系统工作的全过程2图形表达法:(1)功能表图法(2)工作流程图(3)工作状态表(4)工作状态图(多踪示波器)3逻辑设计法

元件的逻辑状态:1.忽略过渡过程,两种状态:线圈:通、失电;触点:闭合、断开;元件:受激、非受激;2.规定:线圈、元件:通电、受激,1 态;断电、非受激,0 态;触点:闭合,1 态,断开,0态;3.逻辑式与电路图的关系:与、或、非4.电路、逻辑式与状态图的关系:状态图--逻辑式--电路5.逻辑式正确的充要条件:开关线内为“1”,开关线外为“0”

/平方律负载系统电动机与变频器的选择:1.电动机的选择:通常出厂时配套供货2.变频器的选择:选用风机、水泵专用变频器

/钢板清洗线取料机:元器件选择:1.横向移动:变频调速运动控制系统(变频器+电机)2.垂直运动:气动系统(气缸+电磁换向阀)3.钢板拾取:真空发生器+吸盘+电磁阀4.位置检测:接近开关5.控制器:PLC

/起升机构的变频调速改造:1变频调速方案:①选择控制模式:

矢量控制、无反馈矢量控制的选择②选择启动方式③选择制动方法2.电动机的选择3.变频器类型和功率容量的选择:①变频器类型的选型②变频器功率容量的选择4.制动电阻的选择5.起升机构电能的反馈:(1)外接电源反馈选件(2)内置电源反馈功能的变频器6.公用直流母线公用直流母线的方式7.选择调速机构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II课程期末试卷A卷标准答案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I I课程期末试卷A卷标准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I复习题A 一、判断题 1. 间接变频装置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的属于电压源变频装置。() 2. 恒磁通变频调速协调控制原则是U/f为常数() 3.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中,MT坐标系的电磁量是直流量。() 4. 在矢量控制中以定子A轴为参考轴的坐标系是dq坐标系。() 5. 交交变频器输出电压频率与输入电网电压的频率相同。() 6. 交-交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是50Hz。() 7. 规则采样法的采样区间是等宽的() 8. 串联二极管的电流型逆变器换流中的尖峰电压出现在二极管换流时刻() 9. 在选择逆变器的开关器件时,可以不考虑元件承受反压的时间。() 10. 交直交变频器是直接变频器。() 二、选择题 从(A)、(B)、(C)、(D)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各题的()中:1. 变频技术中正弦脉冲宽度调制的英文缩写是() A.PIC B. IPM C. SPWM D. GTR 2.基频以下变频调速时为了维持最大转矩恒定,在较低频率时应适当提高()。 A.定子电流 B.定子电压 C. 电源频率 D. 电机转速

3. 由D触发器构建的环形分配器,如果在任意时刻都有2个Q端输出1,则可得到宽()的六路脉冲输出。 A.120° B. 180° C. 150° D. 不确定 4. 对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工作应遵循先()的一般规律。 A、先空载、后轻载、再重载 B、先轻载、后空载、再重载 C、先重载、后轻载、再空载 D、先轻载、后重载、再空载 5. 120°导电型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换流是在()之间进行的。 A. 相邻相的上桥臂或者下桥臂 B. 相邻相的上下桥臂 C. 同一相的上下桥臂 D. 不确定桥臂 6. 电流型变频器带异步电动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时,变频器的逆变器处于()状态。 A. 空载 B.逆变 C.截止 D.无法确定 7.变频调速系统控制单元通过()得到控制脉冲的高低电平。 A. 锁相环 B. 比较器 C. 函数发生器 D. 极性鉴别器 8.电流型变频器带动异步电动机可以四象限运行,如果运行在第2象限则逆变器处于()状态。 A. 电动 B. 逆变 C. 整流 D. 截止 9. 交交变频器工作时,正、反两组变流器交替工作。如果输出电压电流相位差大于90°,说明电动机工作在()状态。 A. 电动 B. 制动 C.空载 D.额定 10. 在变频调速中,若在额定频率以上调时,当频率上调时,电压 ()。 A、上调 B、下降 C、不变 D、不一定

变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变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其应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变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 0引言 在工业生产及国计民生中电机的使用十分广泛,电机的传动方式一般分为直流电机传动及交流电机传动。过去由于交流电机实现调速较困难或某些调速方式低效不够理想,因而长期以来在调速领域大多采用直流电机,而交流电动机的优点在调速领域中未能得到发挥。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线方式以改变电机极数实现调速,这种调速方法是有级调速,不能平滑调速,而且只适用于鼠笼电动机。 2)改变电机转差率调速其中有通过改变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进行调速,此种调速方式效率不高,且不经济。其次是采用滑差调速电机进行调速,调速范围宽且能平滑调速,但这种调速装置结构复杂(一般由异步电机、滑差离合器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滑差调速电机是在主电机转速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励磁实现调速的,即便输出转速很低,而主电机仍运行在额定转速,因此耗电较多,另外励磁和滑差部分也有效率问题和消耗问题。较好的转差率调速方式是串级调速。3)变频调速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以改变电机的同步转速达到调速的目的,其调速性能优越,调速范围宽,能实现无级调速。 目前我国生产现场所使用的交流电动机大多为非调速型,其耗能十分惊人。如采用变频调速,则可节约大量能源。这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晶闸管(SCR)的研究成功,电力电子器件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可控整流直流调速便成了调速系统中的主力军。但由于直流电机结构复

基于PLC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目录 1 绪论 (1) 1.1课题的背景 (1) 1.1.1 电机的起源和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本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案确定 (4) 2.1变频调速系统 (4) 2.1.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 2.1.2 变频调速原理 (4) 2.1.3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5) 2.2系统的控制要求 (6) 2.3方案的确定 (6) 2.3.1 电动机的选择 (6) 2.3.2 开环控制的选择 (7) 2.3.3 变频器的选择 (7) 4 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8) 4.1S7-200PLC (8) 4.2M ICRO M ASTER420变频器 (8) 4.3外部电路设计 (9) 4.3.1 变频开环调速 (9) 4.3.2 数字量方式多段速控制 (11) 4.3.3 PLC、触摸屏及变频器通信控制 (12) 5 变频调速系统的软件设计 (14) 5.1编程软件的介绍 (14)

5.2变频调速系统程序设计 (15) 6 触摸屏的设计 (23) 6.1触摸屏的介绍 (23) 6.2MT500系列触摸屏 (25) 6.3触摸屏的设计过程 (26) 6.3.1 计算机和触摸屏的通信 (26) 6.3.2 窗口界面的设计 (27) 6.3.3 触摸屏工程的下载 (31) 7 PLC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3) 7.1 变频器的干扰源 (33) 7.2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 (33) 7.3 主要抗干扰措施 (34) 7.3.1 电源抗干扰措施 (34) 7.3.2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 (34) 7.3.3 接地抗干扰措施 (34) 结论 (36)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37)

论交流变频调速与直流调速

论交流变频调速与直流调速 一:变频器的发展 直流电动机拖动和交流电动机拖动先后诞生与19世纪,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已成为动力机械的主要驱动装置。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占整个电力拖动系统80%左右的不变速拖动系统中采用的是交流电动机(包括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而在需要进行调速控制的拖动系统中则基本上采用的直流电动机。 但是,众所周知,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直流电动机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定期更换电刷和换向器,维护保养困难,寿命较短; (2)由于直流电动机存在换向火花,难以应用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恶劣环境; (3)结构复杂,难以制造出大容量、高转速和高电压的直流电动机。 而与直流电动机相比,交流电动机则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坚固,工作可靠,易于维修保养; (2)不存在换向火花,可以应用于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的恶劣环境; (3) 容易制造出大容量、高转速和高电压的交流电动机。因此,很久以来,人们希望在许多场合下能够用可调速的交流电动机来代替直流电动机,并在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但是,直至20世纪70年代,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开发方面一直未能得到真正能够令人满意的成果,也因此限制了交流调速系统的推广应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诸如风机、水泵等需要进行调速控制的电力拖动系统中不得不采用挡板和阀门来调节风速和流量。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2次石油危机之后,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对交流调速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电力半导体器件和微处理器的性能的不断提高,变频驱动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随着各种复杂控制技术在变频器技术中的应用,变频器的性能不断提高,而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目前变频器不但在传统的电力拖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几乎已经扩展到了工业生产的所有领域,并且在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变频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建立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并随着这些基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复习考试总结综述

1、交流电动机的变频交流调速技术: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频器,把50或60Hz 的交流电变成频率可调的交流电,供给交流电动机,用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运转速度的技术。 2、转差率:同步转速n0与定子转速n之差称为转速差,转速差与同步转速的比值称为转差率S。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sn在0.01~0.06之间;空载时,sn在0.05以下。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调频调速、改变磁极对数、改变转差率。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个主要特征点①理想空载点(N0):负载转矩T为零,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最大,达到同步转速n0。②启动点(S):异步电动机接通电源瞬间,电动机的转速n为零,此时的和转矩为启动转矩Ts,称为堵转转矩。③临界点(K):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一个拐点K,此时对应的转速为临界转速nk。 5、异步电动机负载的机械特性主要是指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的关系。常见的有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和二次方率负载。恒转矩负载(负载功率与转速成正比)、恒功率负载(转速和转矩成反比)、二次方率负载(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6、变频器的分类:⑴按变换环节:①(间接变频)交-直-交变频器②(直接变频)交-交变频器 ⑵按电压的调制方式:①PAM(脉幅调制)②PWM(脉宽调制)⑶按滤波方式:①电压型变频器②电流型变频器⑷按输入电源的相数:①三进三出变频器②单进三出变频器⑸按控制方式:①v/f控制变频器②转差频率控制变频器③矢量控制变频器④直接转矩控制变频器⑹按用途:①通用变频器②高性能专用变频器③高频变频器⑺按变频器的供电电压的高低分类:①低压变频器②高压变频器 7、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为什么直流电动机有优越的调速特性! 答:直流电动机有两个独立的绕组:定子和转子。定子绕组通入直流电,产生稳定磁场;转子绕组通入直流电,产生稳恒电流;定子的稳恒磁场和转子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机械转矩,

交流及变频调速技术试卷及答案

交流及变频调速技术 一、选择题;(20分) 1、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英文缩写是(A )。 A:PWM B:PAM C:SPWM D:SPAM 2、对电动机从基本频率向上的变频调速属于( A)调速。 A:恒功率 B:恒转矩 C:恒磁通 D:恒转差率 3、下列哪种制动方式不适用于变频调速系统( C)。 A:直流制动 B:回馈制动 C:反接制动 D:能耗制动 4、对于风机类的负载宜采用( A)的转速上升方式。 A:直线型 B:S型 C:正半S型 D:反半S型 5、N2系列台安变频器频率控制方式由功能码(C )设定。 A:F009 B:F010 C:F011 D:F012 6、型号为N2-201-M的台安变频器电源电压是( A)V。 A: 200 B:220 C:400 D:440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与电源频率、转差率有关,还与(B )有关系。 A:磁极数 B:磁极对数 C:磁感应强度 D:磁场强度 8、目前,在中小型变频器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D )。 A:SCR B:GTO C:MOSFET D:IGBT 9、IGBT属于(B )控制型元件。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频率 10、变频器的调压调频过程是通过控制( B)进行的。 A:载波 B:调制波 C:输入电压 D:输入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2分,20分) 1.目前变频器中常采用 IGBT 作为主开关器件。 2.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变频调速时,为了保证过载能力和主磁通不变,则U1应 随f1 U1\F1=常数按规律调节。 3.矢量控制的规律是 3/2变换、矢量旋转变换、坐标变换。 4.变频调速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有: 合理布线,消弱干扰源,隔离干扰,准确接地 三:判断题(10分) ( 对 )1. 变频器的主电路不论是交-直-交变频还是交-交变频形式,都是采用电力电子器。( 错 )2.电流型变频器多用于不要求正反转或快速加减速的通用变频器中。 ( 对 )3. 变频器调速主要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

正弦脉宽调制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机控制指导老师:年珩赵建勇成绩: 实验名称:正弦脉宽调制变频调速系统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自然采样法生成SPWM波的机理和过程。 2、熟悉SPWM变频调速系统中直流回路、逆变桥功率器件和微机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 3、了解SPWM变频器运行参数和特性。 二、实验线路及原理 SPWM变频器供电的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键盘与运行显示布置图见图2所示。 SPWM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由不控整流桥、电容滤波、直流环节电流采样(串采样电阻)、MOSFET逆变桥、MOSFET驱动电路、8031单片微机数字控制情况、控制键盘与运行显示等环节组成。整个系统可按图1所示的接线端编号一一对应接线。 图1 SPWM变频调速系统原理图

本实验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下: (1)运行频率f1可在1~60Hz的范围内连续可调。 (2)调制方式 1)同步调制:调制比F r=3~123可变,步增量为3; 2)异步调制:载波频率f0=0.5~8kHz可变,步增量为0.5kHz; 3)混合调制:系统自动确定各运行频率下的调制比。 图2 SPWM变频器控制键盘与运行显示面板图 (3)V/f曲线 有四条V/f曲线可供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低频电压补偿要求,如图3所示。 曲线1: f1=1~50Hz, U1/f1=220/50=4.4V/Hz f1=51~60Hz,U1=220V 曲线2:f1=1~5Hz, U1=21.5V f1=6~50Hz,U1/f1=220/50=4.4V/Hz f1=51~60Hz, U1=220V 曲线3:f1=1~8Hz, U1=34.5V f1=9~50Hz,U1/f1=220/50=4.4V/Hz f1=51~60Hz, U1=220V 曲线4:f1=1~10Hz, U1=43V f1=11~50Hz,U1/f1=220/50=4.4V/Hz f1=51~60Hz, U1=220V (4)加速时间 可在1~60s区间设定电机从静止加速到额定速度所需时间,10s以下步增量为1s,10s到60s步增量为5s。 图3 不同的V/f曲线 三、实验内容 (1)用SPWM变频器驱动三相异步电动机实现变频调速运行。 (2)改变调制方式,观察变频器调制波形、不同负载时的电动机端部线电压、线电流

交流调速复习题及答案

1.直流调速有哪几种调速方案?各有什么特点? 电枢串电阻调速转速变化率大,轻载很难得到低速,效率低。 降电源电压调速电动机机械特性硬度不变,低速运行时转速随负载变化幅度较小稳定性好 弱磁调速励磁回路所串电阻消耗功率较小连续调节其阻值可实现无级调速 2.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比例,比例积分调节各有什么特点? 比例调节响应快,但无法消除系统存在的静差。 比例积分调节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无静差系统 3.为什么在直流调速系统中,要加入电流截止负反馈? 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截至负反馈的作用:当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它可以把该电流输入引入到系统的输入端,从而减小了加强电流使电机安全加速。 4.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起动,稳态工作时有什么特点? 工作原理:起动时加入给定电阻,速度环和电流环以饱和限幅值输出,使电动机以限定的最大起动电流起动,直到电动机转速达到给定转速并在出现超调后速度环和电流环退出饱和最后稳定在略低于给定转速下运行。 。起动时,速度环相当于开环,电流环恒值。稳态时,速度环恒值,电流环随动。 5.交流调速,按转速公式·转差功率分类,各有哪几种调速方式? 按转速公式 1.变极调速2.变频调速3.变转差率调速 按转差功率 1.转差功率不变型(变频·变极)2.转差功率回馈型(串级调速)3.转差功率消耗型(调压调速) 4.滑差电机调速(转自串电阻调速) 6.电力电子器件常用的换流方式有哪几种? 电网电压自然换流负载换流强迫换流 8,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时,如果只从调速角度出发,仅改变频率f1是否可行?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同时还要调节u1,否则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可行,当其频率在低频时,对于异步电动机其定子电阻不可忽略,所以定子电阻所分得的电压也不能忽略,若要使U1/f1=c,则必须在调节f1的同时调节U1否则会产生过励磁和欠励磁现象。 9.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时,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他们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保持u1/f1恒定,2,E1/f1=c恒磁通控制方式,3恒流控制方式4,恒功率控制方式。 基本思想:1.用易于测量和控制的定子输入相电压取代电动势从而保持u1/f1近似恒磁通2.保持磁通&m不变,从而保持E/f1比值不变.

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复习提纲概要

复习提纲 1、根据公式,说明交流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调速的方法各有哪些? 交流电机同步转速 交流感应电机转速 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的方法:(1)变频调速(2)变极调速(3)变转差率调速 第一:改变感应电机的极对数p ,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这种方法只能一级一级地调速,不能平滑调节,而且电机体积较大,接线复杂,电机运行性能较差; 第二:改变感应电机转差率s 。绕线式感应电动机通过在转子中外加调速电阻,实现改变转差率,使得转速改变。缺点是调速电阻需要消耗一定能量,绕线式电动机结构较复杂,适用于中小容量电动机; 第三:改变电源频率f1。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改变交流电动机转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交流调速技术。既适用于同步电机,也适用于感应电机。 交流同步电机转速 只有变频调速 根据交流异步电机的转速公式 n=n1(1-s)=60f1/p(1-s) 可知:交流异步电动机有以下三种基本调速方法: (1)改变定子极对数p 调速。 (2)改变电源频率f1调速。 (3)改变转差率s 调速。 ()()116011=-=-f n n s s p 1160=f n p 1160=f n p

2、按电动机能量类型可将异步电机调速分为几种类型? (1)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 (2)转差功率馈送型调速系统 (3)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 3、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4、目前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交流调速方法是哪种?主要应用于哪些场合? 变频调速:改变电源频率f1。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改变交流电动机转速。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交流调速技术。既适用于同步电机,也适用于感应电机。5、叙述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铭牌的意义、旋转方向等 工作原理: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1)当三相异步电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时,三相定子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三相磁动势(定子旋转磁动势)并产生旋转磁场。(2)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有相对切割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3)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形成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当电动机轴上带机械负载时,便向外输出机械能。电机的转速(转子转速)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从而叫为异步电机。它和感应电机基本上是相同的。s=(ns-n)/ns。s为转差率,ns为磁场转速,n为转子转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永远低于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使转子和旋转磁场间有相对运动,从而保证转子的闭合导体切割磁力线,感生电流,产生转矩。转速的差异是异步电机运转的必要条件。在额定情况下,转子转速一般比同步转速低2-5%。

交流及变频调速技术试卷及答案讲解学习

交流及变频调速技术试卷及答案

交流及变频调速技术 一、选择题;(20分) 1、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英文缩写是(A )。 A:PWM B:PAM C:SPWM D:SPAM 2、对电动机从基本频率向上的变频调速属于( A)调速。 A:恒功率 B:恒转矩 C:恒磁通 D:恒转差率 3、下列哪种制动方式不适用于变频调速系统( C)。 A:直流制动 B:回馈制动 C:反接制动 D:能耗制动 4、对于风机类的负载宜采用( A)的转速上升方式。 A:直线型 B:S型 C:正半S型 D:反半S型 5、N2系列台安变频器频率控制方式由功能码(C )设定。 A:F009 B:F010 C:F011 D:F012 6、型号为N2-201-M的台安变频器电源电压是( A)V。 A: 200 B:220 C:400 D:440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与电源频率、转差率有关,还与(B )有关系。 A:磁极数 B:磁极对数 C:磁感应强度 D:磁场强度 8、目前,在中小型变频器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D )。 A:SCR B:GTO C:MOSFET D:IGBT 9、IGBT属于(B )控制型元件。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频率 10、变频器的调压调频过程是通过控制( B)进行的。 A:载波 B:调制波 C:输入电压 D:输入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2分,20分) 1.目前变频器中常采用 IGBT 作为主开关器件。 2.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变频调速时,为了保证过载能力和主磁通不变,则U1应 随f1 U1\F1=常数按规律调节。 3.矢量控制的规律是 3/2变换、矢量旋转变换、坐标变换。 4.变频调速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有: 合理布线,消弱干扰源,隔离干扰,准确接地 三:判断题(10分) ( 对 )1. 变频器的主电路不论是交-直-交变频还是交-交变频形式,都是采用电力电子器。( 错 )2.电流型变频器多用于不要求正反转或快速加减速的通用变频器中。

《变频器应用技术》复习题

《变频器应用技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英文缩写是(C)。 A:PWM B:PAM C:SPWM D:SPAM 2、对电动机从基本频率向上的变频调速属于(A )调速。 A:恒功率B:恒转矩 C:恒磁通D:恒转差率 3、下列哪种制动方式不适用于变频调速系统( C )。 A:直流制动B:回馈制动 C:反接制动D:能耗制动 4、对于风机类的负载宜采用(D)的转速上升方式。 A:直线型B:S型C:正半S型D:反半S型 5、FR- D740- 1.5 K-CHT系列三菱变频器的启动指令由功能码( B )设定。 A:Pr.9 B:Pr.79 C:Pr.40 D:Pr.82 6、FR- D740- 1.5 K-CHT系列三菱变频器的电源电压是( B )V。 A:200 B:220 C:400 D:440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与电源频率、转差率有关,还与(A)有关系。 A:磁极数B:磁极对数C:磁感应强度D:磁场强度 8、目前,在中小型变频器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D)。 A:SCR B:GTO C:MOSFET D:IGBT 9、IGBT属于(B)控制型元件。 A:电流B:电压C:电阻D:频率 10、变频器的调压调频过程是通过控制(B)进行的。 A:载波B:调制波C:输入电压D:输入电流 11、为了适应多台电动机的比例运行控制要求,变频器设置了( A )功能。 A:频率增益 B:转矩补偿 C:矢量控制 D:回避频率 12、为了提高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精度,变频器具有(B)功能。 A:转矩补偿 B:转差补偿 C:频率增益 D:段速控制 13、变频器安装场所周围振动加速度应小于(A)g 。 A: 1 B:0.5 C:0.6 D:0.8 14、变频器种类很多,其中按滤波方式可分为电压型和(A)

变频调速及其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变频调速及其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节能降耗、改善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回顾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然后总结了变频调速中的关键控制技术,并介绍了智能控制理论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变频调速技术矢量控制异步电动机PWM技术智能控制 1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变频调速技术涉及到电力、电子、电工、信息与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变频调速为代表的近代交流调速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传动克服了直流电机的缺点,发挥了交流电机本身固有的优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经济可靠、动态响应好等),并且很好地解决了交流电机调速性能先天不足的问题。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以及在*****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而被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交流调速方式,代表了电气传动发展的主流方向。交流调速技术为节能降耗、改善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手段。变频调速理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变频装置有交-直-交系统和交-交系统两大类。

交-直-交系统又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其中,电压型变频器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本文所涉及的就是此类变频调速理论和技术。 20世纪是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由诞生到发展的一个全盛时代。最初的交流变频调速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6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才促进了变频调速技术向实用方向发展。70年代席卷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促使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高效率的变频器,使变频调速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变频调速已产品化,性能也不断提高,发挥了交流调速的优越性,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部门,并且部分取代了直流调速。进入90年代,由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o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CT(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等的发展及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由16位机发展到32位机以及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诞生和发展等以及先进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如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变频调速的技术性能,促进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使变频器在调速范围、驱动能力、调速精度、动态响应、输出性能、功率因数、运行效率及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大大超过了其它常规交流调速方式,其性能指标也超过了直流调速系统,达到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地步。目前,交流变频调速以其优越的性能而深受各行业的普遍欢迎,在电力、轧钢、造纸、化工、水泥、煤炭、纺织、铁路、食品、船舶、机床等传统工业的改造中和航天航空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中无不看

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复习 注明:第五章不考 第一章 1、变频器主要是由主电路、控制电路组成。什么是变频器?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3、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它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 4、变频器通常包含2个组成部分:整流器(rectifier)和逆变器(Inverter)。其中,整流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再转换成所需频率的交流电。 5、变频技术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交—直变频技术(即整流技术) (2)直—直变频技术(即斩波技术) (3)直—交变频技术 (4)交—交变频技术(即移相技术) 6、变频器类别 A)按变换环节分类交--交、交---直----交 B)按电压调制方式分类PAM、PWM C)按直流环节的储能方式分类电压型、电流型 7、1)PAM(脉冲幅度调制)2)PWM (脉冲宽度调制))3)SPWM(正弦脉宽调制) 8、变频技术的发展方向是 ①交流变频向直流变频方向转化控制技术由PWM(脉宽调制)向PAM(脉幅调制) 方向发展功率器件向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发展 9、变频的控制技术1、标量控制2、矢量控制3、DTC控制 第二章 10、各种电力电子器件均具有导通和阻断二种工作特性 11、晶闸管正常工作时的特性总结如下: 承受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导通。 承受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开通。 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 要使晶闸管关断,只能使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 12、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1)正向特性 I G=0时,器件两端施加正向电压,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为正向阻断状态。 正向电压超过正向转折电压U bo,则漏电流急剧增大,器件开通。 随着门极电流幅值的增大,正向转折电压降低。 晶闸管本身的压降很小,在1V左右。 反向特性 反向特性类似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反向阻断状态时,只有极小的反相漏电流流过。 当反向电压达到反向击穿电压后,可能导致晶闸管发热损坏。 13、通常取晶闸管的U DRM(断态重复峰值电压)和U RRM(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中较小的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压。

现代变频调速实验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 综合设计实验报告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 题目现代变频调速控制实验 院(系、部)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20 16 年 3 月 10 日

目录 实验一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 (1) 1.实验目的 (1) 2.实验原理 (1)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实验二变频器的外部端子控制实验 (4) 1. 实验目的 (4) 2. 实验原理 (4) MM420变频器的数字输入端口 (4) 3. 实验内容和步骤 (6) 实验三变频器的多段速控制实验 (9) 1.实验目的 (9) 2.实验原理 (9) 3.实验内容及步骤 (11) 实验四 PLC控制变频器实验 (12) 1.实验目的 (12)

2.实验原理 (12)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 按要求接线 (12) 变频器参数设定 (13) PLC程序编写 (13) 实验心得 (15)

现代变频调速控制实验 实验一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 1.实验目的 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熟悉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掌握变频器的正反转、点动以及频率调节的方法。 2.实验原理 变频器MM420系列(MICROMASTER 420)采用高性能的V/f控制技术,提供低速高转矩输出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同时具有很强的过载能力,以满足广泛的应用场合。对于变频器的应用,必须先熟悉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再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对变频器的各种功能参数进行设置。 3.实验内容及步骤 电梯系统的异步电机的参数为:额定电压220V、额定电流、额定功率40W、额定频率50Hz、额定转速1350rpm。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概述 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是在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电力拖动先进技术,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将先进技术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电类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变频调速技术概述,常用电力电子器件原理及选择,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的选择,变频调速拖动系统的构建,变频技术应用概述,变频器的安装、维护与调试和变频器的操作实验。 在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心选材,努力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变频调速技术是一种以改变交流电动机的供电频率来达到交流电动机调速目的的技术。大家知道,从大范围来分,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由于直流电动机调速容易实现,性能好,因此,过去生产机械的调速多用直流电动机。但直流电动机固有的缺点是,由于采用直流电源,它的滑环和碳刷要经常拆换,故费时费工,成本高,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麻烦。因此人们希望,让简单可靠价廉的笼式交流电动机也能像直流电动机那样调速。这样就出现了定子调速、变极调速、滑差调速、转子串电阻调速和串极调速等交流调速方式;由此出现了滑差电机、绕线式电机、同步式交流电机。但其调速性能都无法和直流电动机相比。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出现了变频调速技术。它的出现就以其优异的性能逐步取代其他交流电动机调速方式,乃至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而成为电气传动的中枢。 要学习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必须有电力拖动系统的知识。因此,先温习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电力拖动系统由电动机、负载和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描写电力拖动系统的物理量主要是转速,n和转矩T(有时也用电流,因转矩和电动机的电枢电流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式称为机械特性。 交流电动机是电力拖动系统中重要的能量转换装置,用来实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对电动机转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方法,起初由于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性能优于交流调速系统,直流调速系统在调速领域内长期占居主导地位。 变频调速是通过变频器来实现的,对于变频器的容量确定至关重要。合理的容量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节能降耗措施。根据现有资料和经验,比较简便的方法有三 种 对于可调速的电力拖动系统,工程上往往根据电动机电流形式分为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两类。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出主要在于交流电力拖动免除了改变直流电机电流流向变化的机械向器——整流子。 20世纪70年代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使得交流电力拖动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以及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在交流调速技术中,变频调速具有绝对优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I复习

交流电机控制技术I复习 一、判断题 1?间接变频装置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的属于电压源变频装置。 (X) 2.恒磁通变频调速协调控制原则是U/f为常数(J) 3.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中,MT坐标系的电磁量是直流量。(V ) 4.在矢量控制中以定子A轴为参考轴的坐标系是dq坐标系。(X ) 5.交交变频器输出电压频率与输入电网电压的频率相同。(X ) 6.交-交变频器的最大输出频率是50Hzo (X ) 7.规则采样法的采样区间是等宽的(V ) 8.在矢量控制理论中ABC和a B是静止坐标系,MT是旋转坐标系。(J) 9.矢量控制采用的是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方法。(V ) 10.180°导电型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在任意区间有3只开关管同时导通. (J) 二、选择题 从(A)、(B)、(C)、(D)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各题的()中: 1.变频技术中正弦脉冲宽度调制的英文缩写是(C ) A. PIC B. IPM C. SPWM D. GTR 2.基频以下变频调速时为了维持最大转矩恒定,在较低频率时应适当提高 (B )。 A.定子电流 B.定子电压 C.电源频率 D.电机转速 3.I1ID触发器构建的环形分配器,如果在任意时刻都有2个Q端输出1,则可得到宽(A )的六路脉冲输出。 A. 120° B. 180° C. 150° D.不确定 4.对变频器调速系统的调试工作应遵循先(A )的一般规律。

A、先空载、后轻载、再重载 B、先轻载、后空载、再重载 C、先重载、后轻载、再空载 D、先轻载、后重载、再空载 5.120°导电型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换流是在(A )之间进行的。 A.相邻相的上桥臂或者下桥臂 B.相邻相的上下桥臂 C.同一相的上下桥臂 D.不确定桥臂 6.电流型变频器带异步电动机在电动状态下运行时,变频器的逆变器处于(B )状态。 A.空载 B.逆变 C.截止 D.无法确定 7.变频调速系统控制单元通过(B )得到控制脉冲的高低电平。 A.锁相环 B.比较器 C.函数发生器 D.极性鉴别器 二常数时,称为(C )调制方式。 A.异步 B.分级异步 C.同步 D.不能确定 9.谐波消除法就是适当安排开关角,在满足输出(B )的条件下,消除不希望有的谐波分量。 A.基波电流 B.基波电压 C.基波频率 D.基波相位 10.余弦交截法就是用一系列余弦同步(C )波和模拟量基准电压波的交点去决定整流器中相应晶闸管的控制角的方法。 A.电流 B.频率 C.相位 D.电压 三、填空题 1.按照VTPVT6顺序导通逆变器主开关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提供变频电源,ABC三 相的下桥臂开关编号分别是(VT4 ), (VT6 ), (VT2 )。 2.变频调速时,在(基频)以下通常釆用恒磁通变频调速,其协调控制原则为 U/f等于(常数);在(基频)以上一般采用恒功率变频调速,其协调控制原则为(U/Jf )等于常数。基频以下调速时为了维持最大转矩恒定,在频率较低时应适当提高(定子电压)。 3.变频器按变换的环节分为(交一交变频器)和(交

变频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变频器的面板操作与运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悉变频器的面板操作方法。 2. 熟练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3. 熟练掌握变频器的正反转、点动、频率调节方法。 4.通过变频器操作面板对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调速控制。 二、实验仪器和用具 西门子MM420变频器、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柜、电工工具(1套)、连接导线若干等。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要求接线 系统接线如图2-1所示,检查电路正确无误后, 合上主电源开关Q S。 图2-1 变频调速系统电气图 2.参数设置 (1)设定P0010=30和P0970=1,按下P键,开始复位,复位过程大约3min,这样就可保证变频器的参数回复到工厂默认值。 (2)设置电动机参数,为了使电动机与变频器相匹配,需要设置电动机参数。电动机参数设置见表2-2。电动机参数设定完成后,设P0010=0,变频器当前处于准备状态,可正常运行。 表2-2 电动机参数设置

(3)设置面板操作控制参数,见表2-3。 3.变频器运行操作 (1)变频器启动:在变频器的前操作面板上按运行键,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升速,并运行在由P1040所设定的20Hz频率对应的560r∕min的转速上。 (2)正反转及加减速运行:电动机的转速(运行频率)及旋转方向可直接通过按前操作面板上的键∕减少键(▲/▼)来改变。 (3)点动运行:按下变频器前操作面板上的点动键,则变频器驱动电动机升速,并运行在由P1058所设置的正向点动10Hz频率值上。当松开变频器前错做面板上的点动键,则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降速至零。这时,如果按下一变频器前操作面板上的换向键,在重复上述的点动运行操作,电动机可在变频器的驱动下反向点动运行。 (4)电动机停车:在变频器的前操作面板上按停止键,则变频器将驱动电动机降速至零。 四、实验思考 1. 怎样利用变频器操作面板对电动机进行预定时间的启动和停止? 答:P0010=30,P0970=1,变频器恢复出厂设置; P701=0,屏蔽原来端子启动功能; P2800=1,使能内部功能自由块; P2802=1,使能内部定时器; P2849=1,连接定时器启动命令; P2850=1,设定延时时间(假设1s); P2851=1,定时器延时动作方式; P0840=2852.0,连接变频器启动命令。 2. 怎样设置变频器的最大和最小运行频率? 答:P0010=30;P0970=1,按下P键(约10秒),开始复位。 一般P1080=0;电动机运行的最低频率(HZ) P1082=50;电动机运行的最高频率(HZ)。

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试卷A卷

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试卷 A卷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变频调速技术与应用试题(A卷)班级: 100371 班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0分) 1、正弦波脉冲宽度调制英文缩写是(A )。 A:PWM B:PAM C:SPWM D:SPAM 2、对电动机从基本频率向上的变频调速属于( A)调速。 A:恒功率 B:恒转矩 C:恒磁通 D:恒转差率 3、下列哪种制动方式不适用于变频调速系统( C)。 A:直流制动 B:回馈制动 C:反接制动 D:能耗制动 4、对于风机类的负载宜采用( A)的转速上升方式。 A:直线型 B:S型 C:正半S型 D:反半S型 5、N2系列台安变频器频率控制方式由功能码(C )设定。 A:F009 B:F010 C:F011 D:F012 6、型号为N2-201-M的台安变频器电源电压是( A)V。 A: 200 B:220 C:400 D:440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除了与电源频率、转差率有关,还与(B )有关系。A:磁极数 B:磁极对数 C:磁感应强度 D:磁场强度 8、目前,在中小型变频器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是(D )。 A:SCR B:GTO C:MOSFET D:IGBT 9、IGBT属于(B )控制型元件。

A :电流 B :电压 C :电阻 D :频率 10、变频器的调压调频过程是通过控制( B )进行的。 A :载波 B :调制波 C :输入电压 D :输入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2分,20分) 1. 目前变频器中常采用 IGBT 作为主开关器件。 2. 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恒转矩负载进行变频调速时,为了保证过载能力和主磁通不 变,则U1应随f1 U1\F1=常数 按规律调节。 3. 矢量控制的规律是 3/2变换 、 矢量旋转变换 、 坐标变换 。 4. 变频调速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有: 合理布线,消弱干扰源,隔离干扰 ,准确接地 三:判断题(10分) ( 1 )1. 变频器的主电路不论是交-直-交变频还是交-交变频形式,都是采用电力电子 器。 ( 0 )2.电流型变频器多用于不要求正反转或快速加减速的通用变频器中。 ( 0 )3. 变频器调速主要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 ( 1 )的智能化表现为可以实现控制、保护、接口3大功能,构成混合式功率集成电路。 ( 1 )5.转差率是指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转速与转子转速的差值比上同步转速 ( 1 )6. 通过通讯接口可以实现变频器与变频器之间进行联网控制。 ( 1 )7.电磁转矩的基本公式为9550M P T n = ( 1 )8.电动机的反电动势E1=1114.44f k N m N Φ ( 1 )9.交-交变频由于输出的频率低和功率因数低,其应用受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