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恢复-R-Studio专题文章教程
【课件】第4章数据恢复--使用工具恢复文件系统精编版

• 恢复FDISK或其它磁盘工具删除过得数据、病毒破坏的数据、 MBR 破坏后的数据;
• 识别特定文件名; • 把数据保存到任何磁盘; • 浏览、编辑文件或磁盘内容等等
4、利用R-STUDIO恢复
• 查找本地硬盘恢复数据 扫描本地分区或整个硬盘,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查找
• 使用镜像恢复本地硬盘 将某个磁盘区域建立成一个磁盘镜像,来进行查找
2、利用EASYRECOVERY恢复
EasyRecovery介绍: • EasyRecovery是Ontrack公司开发的数据恢复软件,它
最著名的数据恢复软件之一。 • Easyrecovery的功能非常强大,除了数据恢复外,还可
以检测复功能。
具体功能有:
• 采用 Windows资源管理器操作界面;
• 通过网络恢复远程数据(远程计算机可运行 Win95/98/ME/NT/2000/XP、Linux、UNIX 系统);
• 支持 FAT12/16/32、NTFS、NTFS5 和 Ext2FS文件系统; • 能够重建损毁的RAID阵列; • 为磁盘、分区、目录生成镜像文件; • 恢复删除分区上的文件、加密文件(NTFS 5)、数据流(NTFS、
2、利用EASYRECOVERY恢复
• 文件修复功能 • EMAIL修复功能
3、利用FINALEDATA恢复
• 将虚拟机E盘分别删除和格式化为FAT16、FAT32、 NTFS,然后利用FinaleData扫描,查看恢复效果
4、利用R-STUDIO恢复
• R-Studio 是一个功能强大、节省成本的反删除和数据恢 复软件系列。它采用独特的数据恢复新技术,为恢复 FAT12/16/32、NTFS、NTFS5(由 Windows 2000/XP/2003/Vista 创建或更新)、Ext2FS/Ext3FS( LINUX 文件系统)以及 UFS1/UFS2( FreeBSD/OpenBSD/NetBSD 文件系统)分区的文件提 供了最为广泛的数据恢复解决方案
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步骤

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步骤电脑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电脑上的数据有时候会丢失或损坏。
为了能够恢复重要的数据,了解电脑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步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恢复方法和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备份数据在开始阐述电脑数据恢复的方法和步骤之前,我们要强调备份数据的重要性。
备份数据是保护个人和工作文件免受数据丢失和损坏的最佳方式。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即使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我们仍能轻松恢复数据。
因此,在学习数据恢复的方法与步骤之前,请确保你已经进行了数据备份。
二、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数据恢复软件是最常见的恢复丢失和损坏数据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数据恢复的一般步骤:1. 下载与安装数据恢复软件:在互联网上有许多数据恢复软件可供选择,根据你的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并进行下载和安装。
2. 打开软件并选择恢复模式:启动安装好的数据恢复软件,根据软件提供的恢复模式选择适当的模式,如快速恢复、深度扫描等。
3. 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类型或目录:在接下来的界面中,选择你要恢复的文件类型或目录。
如果你不确定,可以选择恢复所有文件类型。
4. 扫描并选择要恢复的文件:软件开始扫描你的硬盘,寻找可恢复的文件。
扫描时间取决于你的硬盘大小和性能。
5. 预览并恢复文件:扫描完成后,软件将显示可恢复的文件列表。
你可以预览文件以确保其完整性,并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请注意,尽量将恢复的文件保存在另一个位置以防止覆盖原来的数据。
三、寻求数据恢复专业帮助如果通过数据恢复软件无法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或者你对电脑操作不太熟悉,不具备自行恢复数据的能力,那么寻求数据恢复专业帮助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以下是寻求专业帮助的步骤:1. 寻找可靠的数据恢复服务提供商:在选择数据恢复服务提供商时,要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可以通过互联网、口碑推荐或朋友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
数据恢复教程

数据恢复教程数据恢复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意外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找回丢失的数据。
无论是因为误操作、病毒感染还是硬件故障,掌握正确的数据恢复方法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恢复方法,并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
一、备份与数据恢复重要性的认识在介绍数据恢复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备份与数据恢复的重要性。
数据备份是预防数据丢失的最佳方式,它可以在意外发生时帮助我们快速恢复数据。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文件存储在可靠的地方。
二、误删除恢复方法1.使用回收站恢复:当我们误删除文件时,可以通过打开计算机的回收站来找回已删除的文件。
在回收站中,可以查看已删除的文件列表,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并右键点击“还原”按钮进行恢复。
2.使用数据恢复软件:如果误删除的文件已经超出了回收站的恢复范围,可借助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来找回。
首先,下载并安装可靠的数据恢复软件,并按照软件的指示进行操作。
通常,软件会扫描并显示可恢复的文件列表,我们只需要选中需要恢复的文件,并选择恢复路径即可。
三、病毒感染恢复方法1.使用杀毒软件:在病毒感染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下,首先应当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扫描和清理。
杀毒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并消除计算机中的病毒,从而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2.数据恢复工具:如果病毒已经导致数据丢失,可以通过专业的数据恢复工具来尝试找回。
同样地,我们需要下载并安装可信赖的数据恢复工具,并按照操作指引进行操作。
不同的工具可能有不同的操作界面和功能,因此请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
四、硬件故障恢复方法1.硬盘检测与修复:硬盘是常见的数据存储设备,当硬盘发生故障导致数据无法读取时,可以尝试使用硬盘检测与修复工具修复硬盘问题。
这些工具通常会自动检测并修复硬盘的错误,并恢复可读取的数据。
2.数据恢复服务:如果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无法通过软件工具解决,可以寻求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
RAID5数据恢复

RAID5数据恢复 step by step一、准备知识RAID-5是数据和奇偶校验间断分布在三个或更多物理磁盘上的、具有容错功能的阵列方式。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败,您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
对于多数活动由读取数据构成的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冗余来说,RAID-5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有一些服务器或者磁盘阵列柜会将RAID信息存储在磁盘的某些地方,一般是阵列内每块磁盘的最前面的一些扇区或者位于磁盘最后的一些扇区内。
当RAID信息存储在每块磁盘的前面的扇区时,在分析与重组RAID的时候就需要人为的去掉这些信息,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做RAID5的数据恢复的时候,除了需要知道RAID内数据的起始扇区,还需要了解(数据)块大小(也称深度,depth)、数据与校验的方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阵列控制器一般要先把磁盘分成很多条带(Stripe,如图1上绿色线框起来的部分就是一个条带),然后再对每组条带做校验。
每个条带上有且仅有一个磁盘上存放校验信息,其他的磁盘上均存放数据。
数据被控制器划分为相等的大小,分别写在每一块硬盘上面。
每一个数据块的长度或者说数据块的容量就被称为块大小或者叫(条带)深度。
在阵列内,条带大小一般是相同的,即在每个磁盘内的数据块的大小和校验块的大小是一致的。
图1每一个条带内的校验盘上的内容是通过这个条带上其他磁盘上的数据做异或而来,如P1=D1 XOR D2 XOR D3(见图2)。
一般来说,在盘序是正确的情况下,校验块在RAID5内每块磁盘的写入顺序都是从第一块盘到最后一块盘或者从最后一块盘到第一块盘(如图2)。
从图上看,校验的排列总是从图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或者从图的有上角到左下角。
这就为我们判断磁盘的顺序提供了依据。
如果考虑上数据写入磁盘的顺序(这个就是所谓的校验旋转方式,以下简称旋转方式),我们便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4种数据与校验的排列形式:forward 123(右不对称)、forward dyn(右对称)、backward 321(左不对称)、backward dyn(左对称)。
恢复硬盘数据-FinalData教程[注:转quakegirl]
![恢复硬盘数据-FinalData教程[注:转quakegirl]](https://img.taocdn.com/s3/m/6bd3af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a.png)
恢复硬盘数据-FinalData教程[注:转quakegirl]quakegirl 注:本来要写一个关于硬盘上数据存储流程的原创。
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对恢复硬盘数据有一个理性的本质的认识。
当看到这篇文章后,我打消了自己写的念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篇文章对初次接触硬盘数据恢复的朋友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基于网络链接不稳定的考虑,决定将图片一个一个上传到本地服务器。
个人电脑的数据安全性是非常差的,硬盘作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却又恰恰是个人电脑中最不可靠、最脆弱的零部件,非常容易出现故障而导致数据的丢失。
另外,操作系统的脆弱、病毒、误操作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但事实上,除了硬盘的硬件损坏所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大部分情况下的数据是可以恢复的,而且如果您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恢复策略,则恢复的机率可达到95%以上。
本文将为您介绍在问题发生之前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和在问题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数据恢复软件的操作方法。
基础知识说到数据恢复,就不能不提到硬盘的数据结构和文件的存储原理,在以往没有专用的数据恢复软件时,“手工”恢复数据依靠的也就是这些知识。
虽然现在我们主要依靠专用软件来恢复数据,但这些知识也是您在恢复硬盘数据时不得不利用的基本知识。
而且当您完全掌握了这些知识以后,您就可以准确地判断所丢失的数据是否可以恢复,懂得日常应该如何整理数据,在进行数据恢复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系统启动原理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硬盘一般被划分为主引导区、操作系统引导区、文件分配表、目录分配表和数据存储区五个部分。
电脑系统启动时,从BIOS设置中获取硬盘的信息并装载主引导区的信息,主引导记录将首先检查分区表信息并将控制权交给位于活动分区的操作系统引导记录。
主引导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由Fdisk等分区程序负责建立,由于电脑系统在启动时将在第一时间装载主引导记录,具有比操作系统优先的控制权,因此该区域是许多病毒都试图侵占的地方,出现错误导致整个硬盘的数据无法访问的机率也较高。
第四讲 数据恢复

文件系统数据恢复类软件: GetDataBack GetDataBack GetDataBack GetDataBack 3.32 FATorNTFS绿色注册版 for FAT v3.32(支持磁盘镜像) for NTFS v3.40(支持磁盘镜像) for NTFS v3.30.0(支持磁盘镜像)
文档数据修复工具: OfficeFIX v6.27 OfficeFIX v5.95 DocMechanic v2.13 DocMechanic v2.13 汉化版 其他数据恢复辅助工具: Acronis Power Utilities 2005 v7.0.614 完全版 undeletesms手机短信数据恢复软件
OFFICE文档修复 所使用的工具 officeRecovery easyRecovery finaldata
影音文档修复 DIVFIX,RmFix,ZASFFix Zip文档修复 EasyRecovery AZR(Advanced Zip Repairer) ChinaZip
磁盘扇区手工编辑数据恢复类: Runtime DiskExplorer for NTFS V3.41绿色注册版 Runtime DiskExplorer for FAT V3.41绿色注册版 DiskExplorer for NTFS or FAT 3.32绿色注册版 WinHEX V15.1英文绿色版下载 WinHEX V15.1中文绿色版下载 X-ways forensics 13.0 法证注册版 WinHEX V15.0下载 WinHex v14.2 SR-2 汉化版 FlexHEX v2.46 英文版
分区丢失、磁盘格式化、误删除等情况的通用数据恢复类软件: FinalData 2.0.1.1028 企业版 FinalData NT1.5企业版 FinalData NT 1.0.1.0723 完全版 R-Studio V4.5 Build (支持磁盘阵列组合恢复/磁盘镜像) R-Studio V4.2 build R-Studio Standard v2.0 Build 121029 标准零售版 EasyRecovery Pro v6.12.0 英文版(老牌数据恢复软件工具) Restorer2000 Pro v3.3
了解数据恢复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了解数据恢复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技巧第一章软件选择和准备在选择数据恢复软件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不同软件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般来说,常见的数据恢复软件可以分为两类:基于软件的恢复和硬件恢复。
1.1 基于软件的数据恢复基于软件的数据恢复是一种通过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来恢复被删除或损坏的数据。
这种恢复方法适用于常见的误删除、格式化等情况,但对于硬盘物理损坏的情况效果有限。
1.1.1 选择软件在选择基于软件的恢复工具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兼容性:软件是否适用于我们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 功能:软件是否具备恢复误删除、格式化等各种情况下的数据功能?- 用户评价:查看其他用户对软件的评价和推荐,判断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1.1.2 准备工作在操作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以下几个准备工作已完成:- 停止使用存储设备:为防止数据被覆盖,需要停止使用损坏或误删除的存储设备。
- 确定存储设备类型:根据损坏设备类型,选择相应的恢复方法和工具。
- 创建数据恢复目标:在存储设备上创建一个目标文件夹,将恢复的数据保存到该目录中。
第二章基于软件的数据恢复操作流程在进行基于软件的数据恢复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操作:2.1 运行恢复软件双击打开已安装的恢复软件,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2.2 选择恢复目标在软件界面中,选择要进行恢复的存储设备。
如果设备无法识别,可以尝试重新连接或更换数据线等操作。
2.3 扫描设备点击软件界面中的“扫描”按钮,开始对存储设备进行扫描。
扫描的时间会根据设备大小和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2.4 预览和选择恢复的文件当扫描完成后,软件会列出所有找到的文件。
我们可以通过预览文件内容,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和文件夹。
2.5 开始恢复在选择完要恢复的文件后,点击软件界面中的“恢复”按钮,将选择的文件恢复到目标文件夹中。
第三章硬件恢复工具和技巧对于硬盘物理损坏的情况,基于软件的恢复方法可能无法生效。
这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硬件恢复工具和技巧。
实验一数据恢复实验教案

实验一 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实验1(误删除的数据恢复)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对误删除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的数据进行恢复,使学生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原理。
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意义通过上机实验,巩固理论课所学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内容(一)熟悉EasyRecovery Pro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对误删除数据的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对硬盘进行逻辑层误删除数据恢复。
(二)熟悉R-Studio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对误删除数据的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对硬盘进行逻辑层误删除数据恢复。
四、实验环境(一)硬件1.CPU:Intel P4系列以上2.内存:512M以上3.硬盘可用空间:1G以上4.其他辅助输入、输出设备(二)操作系统:Win9x/WinNT/Win2000/WinXP/Win7(三)实验软件:EasyRecovery Pro6.21、R-Studio5.0五、实验原理现实中很多人不知道删除、格式化等硬盘操作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以为删除、格式化以后数据就不存在了。
事实上,上述简单操作后数据仍然存在于硬盘中,懂得数据恢复原理知识的人只需几下便可将消失的数据找回来,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在了解数据在硬盘、优盘、软盘等介质上的存储原理后,你也可以亲自做一回魔术师。
我们向硬盘里存放文件时,系统首先会在文件分配表内写上文件名称、大小,并根据数据区的空闲空间在文件分配表上继续写上文件内容在数据区的起始位置。
然后开始向数据区写上文件的真实内容,一个文件存放操作才算完毕。
删除操作却简单的很,当我们需要删除一个文件时,系统只是在文件分配表内在该文件前面写一个删除标志,表示该文件已被删除,他所占用的空间已被"释放", 其他文件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恢复-R-Studio专题文章教程 详解使用R-Studio恢复数据之1:误分区后的恢复 本文来源于《数据重现--文件系统原理精解与数据恢复最佳实践》 R-Studio是一款功能比较强大的数据恢复软件,它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 支持FAT系列、NTFS系列、UFS系列、ExtX等文件系统。 2) 参数设置非常灵活,使恢复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以最大可能地恢复数据。 3) 支持远程恢复,可以通过网络恢复远程计算机中的数据。 4) 支持分区丢失、格式化、误删除等情况下的数据恢复。 5) 不只支持基本磁盘,还支持动态磁盘。 6) 支持RAID恢复,可以恢复跨区卷、RAID0、RAID1及RAID5的数据。 R-Studio也可以象Winhex一样不依赖于磁盘主引导扇区的“55AA”有效签名标志对分区表进行识别并列举出各个分区。前面介绍MHDD时曾经提到,当某个分区的引导扇区恰好处于坏道上,导致系统启动时因无法读取坏道上的信息而 启动缓慢甚至无法进入系统时,可以使用MHDD提供的“Switchmbr”命令清除主引导记录扇区的“55AA”标志,使操作系统将磁盘视为未初始化而不再检索其分区表,从而可以顺利地进入操作系统。然后,就可以利用R-Studio不依赖于“55AA”标志的特性恢复数据。 对于R-Studio的特性我们不再做更多的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陆[url]www.tysjhf.com/qtzl/qt2/[/url]网站查看R-Studio帮助文件的译文。下面我们来使用它进行实际的恢复演示,读者对其有个基本的了解后,可以自行研究其强大的功能。
1.分区恢复 R-Studio可以通过对整个磁盘的扫描,利用智能检索技术搜索到的数据来确定现存的和曾经存在过的分区以及它的文件系统格式。下面,我们以一个20GB容量的磁盘演示分区恢复的过程。 首先在磁盘上建立三个分区,并向其中拷入数据。运行R-Studio后,程序可以自动识别到硬盘,读取其分区表并列举出现存的分区。如图10.62所示。 我们用做实验的磁盘型号为IC25N020CSH201D2GACA20,R-Studio可以自动识别这个型号。选中该磁盘后,在右侧的窗口中会给出该磁盘的型号、在系统中的设备号以及容量等信息。 可以看到,该磁盘分为三个分区,第一个分区为FAT32文件系统,起始于31.5KB(63号扇区)的位置,大小为3.9GB;第二个分区为NTFS文件系统,起始于3.9GB的位置,大小为7.8GB;最后一个分区为FAT32文件系统,起始于11.7GB的位置,大小为6.9GB。双击列举出的 一个逻辑磁盘,就可以遍历该文件系统并以目录树的形式显示其中的目录及文件。如图10.63所示,R-Studio列出了我们选择的第一个分区的数据。
第一个目录为元数据文件目录,其中存放的是文件系统的管理数据,对于FAT32来讲,就是DBR及FAT表。Root为根目录,单击Root后,可以在右侧的窗口中显示出根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及文件。 接下来,我们将硬盘中的分区删除后重新建立了两个分区,以制造分区被破坏的现场。然后开始恢复。 步骤1 扫描磁盘。要找到原来的分区,需要对整个磁盘进行扫描。因此,必须选择界面中的物理磁盘进行操作,而不能选择一个逻辑分区。 在磁盘上右击,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Scan(扫描),如图10.64所示。
单击Scan后会弹出扫描设置对话框,如图10.65所示。 在扫描设置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扫描的起始位置和大小。程序默认从磁盘的起始位置开始对整个磁盘进行扫描。如果要寻找磁盘的所有分区,不需要改动Start和Size栏中的数值。如果只是想恢复某个分区的数据,并且知道该分区的大致起始位置及大小的话,可以在Start(起始)栏中输入扫描的起始位置,在Size栏中输入扫描的范围大小。输入数值时,如果以扇区为单位,需要在输入的数值后加“S”,以MB为单位则加“MB”,以GB为单位则加“GB”。 “File Systems”栏中为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可以支持的类型有Linux的ExtX、Windows的FAT和NTFS、苹果机的HFS以及Unix的 UFS文件系统。单击其后的向下箭头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想要寻找的文件系统类型。程序默认勾选所有的类型选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只保留可能存在的文件系统类型,以降低计算机的负载并提高扫描速度。在我们的演示中,只有FAT及NTFS类型的文件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去掉其他的类型选项,只保留对这两种文件系统类型的勾选。 “Extra Search for Known File Types”选项默认被勾选,勾选此项时,程序在扫描的过程中会同时搜索已知文件类型的特征值,并在搜索结果中将搜索到的同类文件单独存放在一个目录中。单击其后的“Known File Types”按钮可以查看程序所支持的文件类型种类。不过,只有在文件系统破坏非常严重,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全部丢失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这种恢复方式。为了提高搜索速度,不建议勾选此项。如果确实需要以这种方式恢复时,我们建议使用将在下一小节介绍的RAW恢复软件Recver My Files。 设置完毕并确认无误后,单击Scan按钮即开始扫描。如图10.66所示。 扫描的时间长短根据磁盘容量的大小、接口、扫描设置以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步骤2 查验扫描结果。扫描结束后,程序即列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分区,并给出每个分区的起始位置和大小。单击某个分区后,右侧的窗口中即会给出该分区的逻辑参数,如每FAT项大小、簇大小、根目录起始簇、FAT1的起始位置及每FAT表的大小等。如图10.6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程序共搜索到了一个NTFS类型分区和四个FAT32分区。实际上,这四个FAT32分区只是两个。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来画一个示意图,如图10.68所示。
我们对磁盘原来的分区结构进行破坏并新建分区后,新建的第一个分区与原来的第一个分区都是起始于磁盘的63号扇区,但分区后我们并没有对其进行格式化,这样,63号扇区内就不 会有任何内容。但位于磁盘69号扇区的原第一分区的DBR备份依然存在,FAT表也完好无损。程序扫描时,首先在69号扇区找到一个DBR,根据这个DBR中的参数虚拟一个分区并解释其中的数据。这个分区就是图10.67中显示的起始于34.5KB位置的FAT32分区Recognized8。可想而知,这个分区以原来的DBR备份扇区做为分区的起始位置,将使用FAT表、根目录等数据结构的位置相对地向后移6个扇区,也就不可能正确地解释其中的数据。双击该逻辑磁盘后,程序即开始根据该分区的参数遍历整个分区,然后列表显示找到的目录及文件。如图10.69所示。 从图10.69可以看到,虽然程序列出了该分区内的目录和文件,目录名和文件名也正确,但这只是它根据搜索到的目录项列出的内容,因为扇区起始位置错误,根据目录项中描述的子目录或文件的起始簇对其进行访问时,将无法访问到子目录或文件的正确起始位置。所以,子目录名的前面显示为问号图标,因为对该目录进行访问时并没有在其中找到正确的内容,在左侧窗口中单击一个带问号的子目录时,在右侧的窗口中将显示为空或乱码。 右侧窗口中的文件也一样,右击一个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View/Edit,可以在一个十六进制编辑窗口中打开该文件,如果对该文件类型的特征值比较熟悉的话,能够判断出该文件的文件头是否正确。我们选择打开了一个Word文档,很显示这不是一个正确的Word文档的文件头(如图10.70所示),因为Word文档的文件头的前8个字节在十六进制窗口中将显示为“D0CF11E0A1B11AE1”。 注意:R-Studio并不是由0开始对磁盘及分区中的扇区进行编号,而是由1开始。因此,使用R-Studio与Winhex协同工作时应该注意,对于同一个扇区,在Winhex中的扇区号要比R-Studio中的扇区号小1。 程序搜索的过程中,不只搜索DBR,还会搜索FAT的起始位置。因此,它在99号扇区搜索到一个FAT表。但并没有DBR与该FAT表相对应(与之对应的63号扇区的DBR被清空了),因此,程序就再虚拟一个分区,因为通过FAT表的位置并不能得知原DBR的位置,所以程序就将分区的起始位置显示为该FAT表的起 始位置,这就是图10.67中显示的起始于49.5KB的FAT32分区Recognized7。由于这个分区的位置是正确的,所以它可以正确地显示出其中的数据结构。如图10.71所示。
另外两个列出的FAT32分区是原三个分区的最后一个,与第一个分区不同的是,它的DBR扇区与DBR备份都是完好的,程序扫描到原始DBR后根据其参数虚拟一个分区,也就是图10.67中列出的Recognized6号分区。而这个分区的参数完全正确,能够正确链接到FAT1,所以不会将此分区的起始位置显示为FAT表的起始位置。Recognized9号分区是程序根据扫描到Recognized6号分区的DBR备份后虚拟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