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民歌中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陕北民歌中修辞格的运用特点

贾义军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06级1班学号:2005051204

【摘要】陕北民歌凝结着陕北人民的智慧与情致,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陕北民歌中修辞格的应用,体现了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陕北人民敦厚、质朴的民族风情。本文拟从比喻、反复、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对陕北民歌中的陕北风土人情加以解读。

【关键词】陕北民歌;修辞格;修辞效果

黄河之水一泻东去,黄土高原千古沉积。陕北高原是一块贫脊的土地,也是一块创造灿烂文明的宝地。质朴的人民没有因自然条件的低劣而消沉,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土地上不断地开拓、耕耘、创作,世代繁衍生息。他们不仅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璀灿丰腴的精神财富——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切实反映。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丰富,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陕北民歌朴实无华,音韵优美,意境深邃。本文以陕北民歌中比喻、反复、双关等修辞格的运用为分析实例,对陕北风土人情加以解读,探寻黄土高原所特有的粗犷、辽阔、壮丽的形式美和苍凉、悲壮的内涵美,表现劳动人民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传达劳动人民朴素而崇高的精神。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格。“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比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

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叫‘喻词’”。①

比喻在陕北民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它表现为以下四种:

(—)明喻:其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好像、似、彷佛、

犹如、有如、一般、像……似的”等一类的喻词。例如:

1、我爱姐儿好模样,立下好像一炷香,走起好像风摆浪。(《十爱姐》)

2、毛主席好像那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全中国好光明。解放军都是钢铁的英雄,解放全中国建奇功。(《毛主席像太阳》)

例1中用喻体“一炷香”细长而又笔直的特点来比喻姐儿的苗条身材,突出了其亭亭玉立之态;“风摆浪”意指其自然柔和的特点,在此比喻姐儿走路的轻盈姿态,写出了其飘飘欲仙之势。该唱词体现了陕北人民尽管长期以来遭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他们善于通过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嘹亮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爱情,唱给大山听,唱给河流听。例2中的喻体“太阳”意在突出它的光和热,“钢铁英雄”意在突出它的坚强不屈。先后把毛主席、解放军比作是“红太阳”和“钢铁英雄”,从而表达了陕北人民对毛主席对红军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拥护。体现出陕北人民爱憎分明、永远跟着党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性格特点。

(二)暗喻:暗喻又称“隐喻”,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3、大红公鸡毛腿腿,你是哥哥的勾命鬼。(《白灵子雀儿漫天飞》)

4、正月里来就正月正,大花眼眼就两盏灯,弯弯眉毛就两张弓,你说心疼就不心疼。(《哭嫁歌》)

例3中的喻体是“勾命鬼”,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暗指妹妹就像“勾命鬼”一样把哥哥的魂勾走了,使得哥哥干什么都没有精神。其表面上近乎诅咒与怨骂,实则上是含蓄的表达,表明男子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妹妹”。例4中的“两盏灯”,灯一般是在夜晚的时候使用的,它是黑暗中的“启明星”,既写出了陕北人民当时贫苦的生活景象,同时又用黑暗中的灯来比喻姑娘的眼睛炯炯有神。“两张弓”,弓的特点是细长而又弯曲,在此形容姑娘的眉毛细长,形象地描绘出姑娘的眉毛有种诱人的美。

(三)借喻:不出现本体,或不在本句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例如:

5、脸蛋月儿明,乌云盖脑门。(《给奴寻婆家》)

6、人家成双咱们成单,一对对剩下个单爪爪。(《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

例5中把姑娘脸蛋比喻成明月,突出姑娘脸蛋的光滑细嫩;“乌云”比喻姑娘头发乌黑发亮,意在描绘姑娘长得楚楚动人。例6中的“单爪爪”,在陕北方言中

喻指“单个,一个”的意思,意指成双成对的动物走了一只剩下了一只,在此是指两个人中走了一个,剩下另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样子。

(四)讽喻:一般是用一件事的道理去比另一件事,让对方体会其中的关系,二者道理多相通。这在陕北民歌中运用极为广泛。例如:

7、脚踏踩杆手搬扣,我和哥哥没盛够。(《信天游》)

8、墙头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睡下还想那你。(《墙头头上跑马还嫌低》) 例7中的前半句看似指划船时手脚并用,而实指后半句中的“妹妹”和“哥哥”长相厮守、 形影不离。例8中的前半句“墙头上跑马”看似指马在墙头上转圈子,而实指后半句中的一方时时刻刻想念着另一方。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比喻都运用在情歌之中,这也是陕北民歌中的一大特色,情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有原因的,陕北黄土高原山高谷深、支离破碎的地形致使交通不便,陕北人民长期定居在大山里过着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农耕生活,加之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严重,男女比例不协调,导致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都找不到媳妇,于是他们在山坡上放羊或干农活儿的时候常常放大嗓子唱情歌,对着大山对着河流倾诉他们的心声。而姑娘,喜欢上了男子却不能和他在一起,原因在于家长的反对和封建思想的束缚,有的就此消沉,有的却敢于冲破家庭与封建思想的束缚而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这就是陕北人的性格——敢爱敢恨,敢于反抗。

二、反复的运用

“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一种辞格”。②

陕北民歌中使用数字构成反复屡见不鲜,其和谐、巧妙常使人觉得趣味无穷。例如:

9、一圪嘟葱,一圪嘟蒜,一圪嘟婆姨(就) 一圪嘟汉,一圪嘟秧歌满沟转,一圪嘟娃娃(就) 撵上看。(《一圪嘟》)

10、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大路上行人都问遍。三天没见哥哥的面,硷畔上画着你眉眼。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口吃砂糖也不甜。(《三天没见哥哥的面》)

11、上一回庙来打呀一回钟,为一回朋友伤呀一回心。鸡爪爪黄连苦呀苦豆根,你把哥哥苦呀苦在心。(《一样样心思张不开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