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池的相关资料

气浮池的相关资料
气浮池的相关资料

气浮池

气浮池floatation tank

运用絮凝和浮选原理使液体中的杂质分离上浮而去除的池子。

气浮溶气罐 dissloved air vessel

在气浮工艺中,水与空气在有压的条件下相互溶合的密闭容器。简称接触室。

气浮接触室 contact chamber

在气浮工艺中,设于污水絮凝室后,使污水与饱和溶气水充分混合接触的地方。简称接触室

一般用于生化处理之前,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利用大量微小气泡与悬浮物结合,使悬浮物上浮到污水表面,然后收集处理这些悬浮物。该方法比沉淀快,去除率高,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后面的生化污泥。

悬浮物、浊液、胶体

以下为工作原理:

超效纳米浅层气浮设备

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综合以往水处理设备的优点,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水处理系统--超效纳米浅层气浮系统,经严格的质量控制,满足相关行业标准(HJ/T282-2006),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热电厂的洗煤灰废水,焦化厂的炼焦废水、印染废水、炼油厂的含油废水的一级处理中,运转效果令用户非常满意。

超效纳米浅层气浮系统有传统气浮、涡凹气浮等气浮设备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就其结构原理、设计参数、应用优点分述如下:

一:结构原理

中央旋转部分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污泥去除机械,这部分和螺旋泥斗以和进水流速一致的速度沿池旋转。

原水从池中心的旋转接头进入,通过配水器布水,配水器的移动速度和进水流速相同,这样就产生了“零速度”,我们定义为“零速原理”,这一原理的应用是本设备的关键,这样进水不会对原水产生扰动,使得颗粒的悬浮和沉降在一种静态下进行。

清水由集水管排出,集水管连在中央部分和它一齐旋转,这样原水的气浮分离时间就是中央旋转部分的回转周期。

连在移动的配水器上的刮板将池底和池壁上的沉泥刮集到泥斗中,定期排放。行走部分和泥斗的转动由调速电机驱动,中心滑环供电。

二:基本设计参数

①:表面负荷 9.6~12m3/m2h;

②:回流比 20%~40%;

③:分离时间 3~5min;

④:溶气压力 6~7.5bar(表压);

⑤:气浮池深 650mm;

⑥:气浮池有效水深 550mm。

三:设备在应用中的优点

①:微细气泡与絮粒的粘附发生在整个气浮分离过程,也就是说没有气浮死区;

②:应用“浅池理论”进行设计,池深只有650mm,有效水深<550mm,另外进、出水的巧妙隔离,使悬浮物的分离不受V上、V下的限制,气浮分离时间只有3~5分钟,使设备的占用空间大幅度减小。以同样处理量7000m3/d的造纸白水为例,传统气浮池的占用面积约为115(95+20)m2,超效纳米浅层气浮池的占用面积约为51m2。

③:浮渣的清除,用螺旋泥斗,清除的浮渣在某一时刻总是池内浮起时间最长的浮渣,换句话说,也就是此处固、液分离最彻底,而且浮渣是瞬时清除,隔离排出,对水体几乎没有扰动,另外通过调速电机调节,螺旋泥斗的自转周期 t及斗子个数的选择与泥斗的公转周期T和浮渣的厚薄有严格的匹配关系,非常灵活、机动。

④:“静态”进水,“静态”出水,对水体的扰动非常小。

⑤:在一定程度上,气固比越大,使出水悬浮物的浓度越低,浮渣含固率越高,因为超效纳米浅层气浮池应用了新的溶气机理,在溶气管体积比传统气浮池配备的溶气罐小12~17倍的情况下,气固比反而高2~3倍。

⑥:溶气管的新溶气机理是:利用一特制结构,先把压缩空气切割成微细气泡,然后在扰动非常剧烈的情况下与加压水混合和溶解,这时空气在溶气管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形式是溶解在水中(此处与溶气罐类似,不过溶气罐的停留时间是2~4分钟,而溶气管的停留时间是8~12秒,同时溶气管内的气、液接触面积要远远大于罐内的接触面积。)另一种形式是微细气泡以游离状态夹裹、混合在水中,在气浮时这种气泡直接用于气浮,并且是作为气泡的主要来源,从溶气水中释放的微细气泡也加入到气浮过程中去,这两种途径形成的微细气泡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溶气罐加溶气释放器的结构形式的数量,这也是两种溶气结构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溶气管结构不必要加溶气释放器的原因所在。

⑦:溶气管的特殊结构,使其没有填料堵塞的问题,也没有控制罐内水位高低的问题,因为在其治“标”的同时,也治了“本”。(空气在溶解前已微细化)

⑧:原水和溶气水在加入气浮池本体前,已在一段管道内已充分混合,气泡及时均匀地弥散在悬浮颗粒中。避免了因多个阀门或溶气释放器的开启度不一而造成的气泡不均匀现象。

⑨:池底设置了泥斗和排出管,中央回转部分设置了池侧和池底的刮泥机构,能保证池中的沉积物定期清除,对出水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气浮池不产生浮渣的因素

污水处理过程中经过混凝后气浮池不产生浮渣的原因或因素

问题补充:

加药量合适而且絮花很好就是在气浮当中没有浮渣产生,我怀疑是溶汽泵的问题,但是具体出现在什么地方不清楚,是造纸废水,硫酸盐法造纸的,混凝剂是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ph值在6-9之间基本是在6.8-7.8之间,二沉池出水的cod也不高

满意回答

不知道你加药混凝后,有无絮状物出现

如果没有,可能是加药没控制好

1、加药的量没有控制好(加药过多或者过少);

2、加药的量对了,但是废水的PH不对,没有在相应药剂的最佳使用PH范围(如果是PAC,应在中性左右,如果是亚铁类的絮凝剂,PH应该调到9以上)

3、药剂与废水的混合环节效果不理想;

如果混凝过程有絮状繁花出现,那么就是气浮效果的问题(看看溶气效果怎么样):

1、气浮的结构设计问题;

2、气浮的容器泵、溶气释放器等关键设备有问题;

3、溶气罐是不是因为很多悬浮物进去,溶气罐堵塞了。

请检查溶气泵的杨程是否在40米以上。小于40米,则估计有问题。

还有溶气罐的压力保持在多少?是否稳定?

气浮的影响因素

1.PAM的投加一定要到位,PAM质量差或加不足气浮效果就没有保证

2.如果同时使用pAC之类的话,往往也需加到一定量气浮才有效果

3.空压机如果不能实现自控的话,就应该将压缩空气通向溶气罐管路上的阀门开到合适的位置,空气太小不行是显然的(小到一定程度则水面上没有那种乳白色的状态出现)、空气太大了也是不行的未溶解的空气会直接冒出,释气头上方会冒大气泡。

4.最好间歇刮渣,待出水混浊或泥积厚了再刮渣,这样排出的渣含水率低,便于后续污泥处理,一般出水也会比较清澈(因为没有扰动)。但有的气浮(如某些浅层气浮)如果等泥积得太多、太干以后就没法刮渣了(浮渣不能自动流过)。

5.进水的颗粒物质及塑料袋等垃圾要控制住,以防堵塞释气头或溶气泵叶轮。另外新运行的气浮池也容易出现释气头堵塞的情况(主要来自溶气罐及管路的焊渣、破碎的鲍耳环)。

6.高表面活性剂的水有可能也不大好使,这种情况可能就得考虑使用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水作溶气水了。

7.溶气泵的停泵水锤也是有点厉害的,可使水倒冲,有时会使管路剧烈振动进而破坏管路,所以最好先关水泵出口阀再停泵。

8.如是多台气浮并联运行,则要注意调控好各台气浮的进水量(进水量影响处理效果,也影响气浮进出水的水位差)。

气浮法设计计算

气浮法设计计算一.气浮法分类及原理 二.气浮法设计参数

三.气浮法设计计算

四.不同温度下的K T值和736K T值

例:2×75m3 / h气浮池 气浮池设置在絮凝池侧旁,沉淀池上方。气浮类型较多,有全部压力溶气气浮、分散空气气浮、电解凝聚气浮、内循环射流气浮等,这里选择适用于城镇给水处理的部分回流压力溶气气浮。 气浮适用于含藻类及有机杂质、水温较低、常年浊度低于100NTU的原水;它依靠微气泡粘附絮粒,实现絮粒强制性上浮,达到固、液分离,由于气泡的重度远小于水,浮力很大,促使絮粒迅速上浮,提高固、液分离速度。气浮依靠无数微气泡去粘附絮粒,对絮粒的重度、大小要求不高,能减少絮凝时间,节约混凝剂量;带气絮粒与水的分离速度快,单位面积产水量高,池容及占地减少,造价降低;气泡捕足絮粒的机率很高,跑矾花现象很少,有利于后级滤池延长冲洗周期,节约水耗;排渣方便,浮渣含水率低,耗水量小;池深浅,构造简单,可随时开、停,而不影响出水水质,管理方便。 ●结构尺寸: 取回流比R=20%,气浮池处理水量:Q3=(1+R)Q2=1.2×75=90m3/h 接触区底部上升段纵截面为矩形,上升流速10~20mm/s,取U J1=18mm/s=64.8m/h 接触区底部通水平面面积:F J1=90/64.8=1.389≈1.4m2 接触区宽与絮凝池相同,B=2m,接触区底部平面池长方向尺寸:L J1=1.4/2=0.7m 接触区上端扩散段纵截面为倒直角梯形,出口流速5~10mm/s,取U J2=7.5mm/s=27m/h 接触区上端扩散出口通水平面面积:F J2=90/27=3.333m2 接触区宽与絮凝池相同,B=2m,接触区上端扩散出口平面池长方向尺寸:L J2=3.333/2=1.6665≈1.7m 扩散段水平倾角α=35°,扩散段高:h K=(1.7-0.7)tan35°=0.7m 扩散段容积:V K=〔(1.7+0.7)/2〕×0.7×2=1.68m3 接触区停留时间需大于60s,取t J=90s=1.5min,接触区容积:V J=90×1.5/60=2.25m3 接触区底部上升段高:h D=(V J-V K)/F J1=(2.25-1.68)/1.4=0.4m

气浮池

气浮池 设计说明 气浮工艺主要处理对象为疏水性悬浮物(ss )及脱稳胶粒。选用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密度小的纤维类、油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尤具优势。 加压容器气浮系统:依靠水泵将处理后的水加压,与加压空气一道被压入密闭的压力溶气罐,空气借助压力以及气、水接触产生的湍动溶解于水中,多余的未溶解空气则由防空阀排放。将溶气水通向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器骤然消能减压致使微小气泡稳定释放至水中,供气浮之用。 配备的其它设备:泵两台(一台备用)、空压机、压力溶气罐及相应管道 设计计算 1.1主要工艺指标 (1)气浮池所需空气量Q g h kg fP C Q s g /049.01000 17.425.0)195.38.0(7.18164.11000)1(=??-???=-=γ 式中: Q g --气浮池池所需空气量,kg/h γ--空气容重,g/L (20℃时为1.164g/L ) C s --一定温度下,一个大气压时的空气溶解度,mL/L ·atm(20℃时为18.7 mL/L ·atm) f --加压溶气系统的溶气效率,取0.8 P --溶气压力,atm (2)溶气水量Q r h m K fP Q Q T g r /30009.0024 .095.38.0736049.0736=???== 式中,K T --溶解度系数,20℃时为0.024 1.2气浮池本体 气浮池用挡板或穿孔墙分为接触室和分离室。

1.2.1接触室 (1)接触室表面积A c m v Q Q A c r c 21.015 36001000)251.117.4(3600=??+=+= 式中:v c --水流平均速度,取15mm/s (2)接触室长度L m B A L c c 5.02.01.0=== 式中:B c --接触室宽度,m (3)接触室堰上水深H 2 m B H c 2.02== (4)接触室气水接触时间t c s v H H t c c 107151000)2.08.1(21=?-=-= 式中:H 1--气浮池分离室水深,取1.8m 1.2.2分离室 (1)分离室表面积A s m v Q Q A s r S 211 36001000)251.117.4(3600=??+=+= 式中:v s --分离室水流向下平均速度,取1mm/s (2)分离室长度L S m B A L S S s 43.17 .01=== 满足长宽比2:1~3:1 式中:B s --分离室宽度,m (3)气浮池水深h 2 m t v h S 8.110360205.12=-???==

DAF20高效溶气气浮技术方案

*******************有限公司DAF系列高效溶气气浮技术方案 2020年7月25日

一、DAF20 高效溶气气浮基本参数描述

二、售后服务 1、指导调试:派员到现场提供指导及技术支持服务,免费提供一次指导调试服 务,并确保调试成功; 2、培训:对操作人员提供设备相关理论、操作、维护知识培训,确保用户正确 使用和维护产品; 3、及时解决用户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保证产品稳定运行; 4、服务承诺: ●关于由我方提供的指导安装、调试、培训等售后服务,我们将针对用户 的安排给予积极和及时的响应并优于与服务; ●当用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质量方面的问题,我公司在收到正式 书面通知后,我们承诺响应并优于时间为2小时; ●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质量问题,自接到书面通知后24小时内到 达现场处理,直至设备正常运行为止; ●重大问题:专业人员在10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 5、质保与维修: ●质保期:一年 ●质保期内出现的因制造产生的质量缺陷,免费维修、更换; ●因保管不当或人为操作不当因素造成的产品损坏或性能下降,可以予以 维修,但由此产生的人工、材料费由需方承担; ●产品终身保修,并保证备品备件的及时供应; ●超过质保期,我们仍会以最优惠的价格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

三、综述:DAF系列高效溶气气浮 DAF系列高效溶气气浮规避了传统气浮的溶气水分布不均、出水悬浮物含量高、占地空间大等劣势,充分汲取了多类气浮设备设计的优点,优化了池体结构、溶气系统、排泥系统及释放系统,使得处理水力表面负荷很大程度上提高。 DAF系列气浮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一项发明,五项实用新型),设备具有结构紧凑,溶气效率高,造型美观,占地面积小,安装运输方便,电耗省,操作方便(加气、刮渣电器自动化),可实现无人值守,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主要工作原理: 该设备采用了微气泡发生、次表面捕集、层流原理、多级序批式混凝、浮渣循环絮凝等五大专利核心技术,能高效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溶气水、污水、药剂三者在一个特别设计的多级序批式混凝反应器中,产生适合气浮比重小于1的“夹气泡絮体”,流入气浮接触区,在浮力的作用下,“泡絮体”上升至液面形成浮渣完成固液分离。 ?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占地小,出水好,投资省; ●采用高效的溶气系统,溶气效率达到95%以上; ●降低表面浮渣含水率; ●采用专用的高效无堵塞释放器,维护简单; ●处理效果稳定,全自动控制,可实现无人值守;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可备案的气浮设备生产标准; ●气浮在工厂生产过程严格执行ISO9000的质量控制体系,每个环节都具 有可追溯性,充分保证产品的品质。

溶气气浮操作说明

气浮操作说明 操 作 规 程 江苏泉溪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气浮操作规程本套设备包括调节池,气浮池,溶气罐,水泵等电机设备。本设备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 本设备采用手动控制,污水泵为手动控制。 一开机准备 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器控制系统正常,电机运行正常,运 行方向正确。 2)设备第一次开机时,应采用清水按流程示意流经设备和管道,检 查设备和管道中有无异物。 3)长期停机后第一次开机,应手动转电机,检查其是否转动灵活。二设备开机 1 配药 1)将水和药投入加药桶内,开启搅拌机,将药搅拌均匀。PAC 配 制浓度为30% PAM配制浓度为0.3%。(PAM搅拌时间不低于35 分钟) 2 配制溶气水 打开溶气罐进水阀,进气阀。启动空压机和溶气泵,将水位保持在1/3 —1/2之间。压力在0。25—0。35Mpa.配置溶气水时不能开启

出水阀门。 1)打开溶气水出水阀,调节溶气水使其在气浮接解池内分布均匀。 2)打开污水进水阀,加药阀。开启污水泵和加药泵。调节污水进水 量。 3)观察沉淀池水中的矾花的大小,调节加药量(矾花颗粒直径为1mm 以上最佳) 定期给污泥池排泥和气浮刮渣。(渣厚3—5厘米) 三设备停机 1)先关闭污水泵,再关加药泵,然后关闭加药泵出药阀. 2)启动刮渣机. 刮清气浮池上部浮渣, 关闭刮渣机. 3)停止进水十分钟后关闭溶气罐进水阀和进气阀. 然后关闭管道 泵, 空压机. 4)关闭总电源. 四、日常维护 1 、每周检查 1 )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停止功能是否正常; 2)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响声。 2、每日检查 1)检查整机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响声; 2)每天至少运行一次, 每次至少运行60 分钟; 3、减速机中的润滑油需定期更换,一般设备投入正常使用,运转半个月后需 更换新油,以后每隔三个月更换一次油,平时应注意减速器油位(具体

气浮池设计详细资料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题目 (2) 1.2 设计资料 (2) 1.3 设计内容 (2) 1.4设计成果 (2) 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3) 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 (3) 2.1.1设计原理 (3) 2.1.2方案选择 (5) 2.2设计工艺计算 (6) 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 (6) 2.2.2溶气罐 (7) 2.2.3气浮池 (8) 2.2.4附属设备 (10) 第三章参考文献 (11) 第四章设计心得体会 (12) 第五章附图 (12) 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设计(平流式) 1.2 设计资料 某工厂污水工程拟用气浮设备代替二沉池,经气浮实验取得以下参数:溶气水采用净化后处理水进行部分回流,回流比0.2,气浮池内接触时间为5min,溶气罐内停留时间为3min,分离时间为15min,溶气罐压力为0.4Mpa,气固比0.02,温度30℃。设计水量850m3/d。 1.3 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 (2)气浮设备的设计计算; (3)系统设备选型,包括水泵、溶气释放器、溶气压力罐、空压机及刮渣机等;(4)计算书编写,计算机绘图。 1.4设计成果 (1)设备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参数选择合理,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提交电子版和A4打印稿一份。 (2)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要求表达准确规范;提交电子版和A3打印稿一份。

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 2.1.1设计原理 加压气浮法是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废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层,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根据废水中所含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处理水净化程度和加压方式的不同,基本流程有以下三种。 1、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 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在泵前或泵后注入空气。如图1、图2所示。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入气浮池,废水中形成许多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或悬浮物而浮出水面,在水面上形成浮渣。用刮板将浮渣连续排入浮渣槽,经浮渣管排出池外,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溢流堰和出水管排出。 图1 全部的废水加压容器气浮(泵前加气)

涡凹气浮工艺原理及应用

涡凹气浮工艺原理及应用 气浮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固液分离技术,始于选矿。它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以实现同液分离过程。它可用于水中固体与固体、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乃至溶质中离子的分离[1]。一般来说,气浮法处理工艺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2]:(1) 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2) 必须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3) 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黏附作用。有了上述这三个基本条件,才能完成气浮处理过程,达到污染物质从水中去除的目的。 在污水、废水处理工程中,气浮法已经广泛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石油、化工及机械制造业中的含油废水的油水分离; (2)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如造纸废水中的纸浆纤维及填料的回收; (3)含悬浮固体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工业废水的预处理; (4)取代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特别适用于活性污泥絮体不易沉淀或易于产生膨胀的情况; (5)剩余污泥的浓缩。 1. 涡凹气浮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涡凹气浮工艺(Cavitation Air Flotation)系统是世界独创的专利水处理设备,是美国Hydrocal环保公司的专利产品,也被称作THK(Induced Air Flotation)引气气浮,是目前普遍采用和推广的一种投资少、效率高、处理成本低、效率好的污水处理设备[3]。它是专门为去除工业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及固体悬浮物(SS)而设计的系统。整个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如图所示[4]:

经预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有涡凹曝气机的小型充气段,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与曝气机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曝气机将水面上的空气通过抽风管道转移到水下。曝气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输送管道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转动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曝气机输入水中,填补真空,微气泡随之产生并螺旋型地升到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溶入水中。 由于气水混合物和液体之间密度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SS带到水面。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SS上,到达水面后SS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刮泥机沿着整个液面运行,并将SS从气浮槽的进口端推到出口端的污泥排放管道中。污泥排放管道里有水平的螺旋推进器,将所收集的污泥送入集泥池中。净化后的污水流入溢流槽再自流至生化处理部分。 开放的回流管道从曝气段沿着气浮槽的底部伸展。产生微气泡的同时,涡凹曝气机会在有回流管的池底形成一个负压区,这种负压作用会使废水从池底回流至曝气区,然后又返回气浮段。这个过程确保了40%左右的污水回流及没有进水 的情况下气浮段仍可进行工作[5]。

溶气气浮说明书样本

YW系列 溶气气浮污水处理设备 使用说明书 山东省诸城市日东贝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途 二、特点 三、型号意义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工作原理 六、安装、调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七、电器原理图 八、随机附件 一、用途 气浮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及废水处理中,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

难以沉淀的轻浮絮体。 二、特点 1、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少、使用范围广。被广泛适应于石油、化工、印染、造纸、炼油、皮革等污水处理。 2、工艺过程及设备构造简单, 便于使用、维护。 3、能消除污泥膨胀。 4、气浮时向水中曝气, 对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剂及臭味有明显的效果, 同时由于曝气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 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5、对低温、低浊、含藻类多的水源, 采用气浮法可取得最好的效果。 三、型号意义: 四、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经气浮处理后污染物去除率如下表: 因被处理废水水质差异很大,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五、工作原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为溶解性有机物和非溶解性物质( 即SS) , 溶解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 能够转化为非溶解性物质, 污水处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为非溶解性物质, 再将全部或大部分非溶解性物质( 即SS) 去除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气浮的方法。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 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 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 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 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 一部分回流作溶气使用, 剩余清水经过溢流口流出。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以后, 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池后排出。 附图

SQF150竖流式气浮装置技术说明书

SQF150竖流式气浮装置技术说明 一、主要技术参数 ·池体直径:φ6.5m ·处理量:150m3/h ·出渣的含固率≥3% ·气浮类型:部分加压水回流溶气气浮 ·溶气水回流比:25~30% ·溶气水压力:0.25~0.3Mpa ·单台设备净重:~13T ·单台气运行总荷重:~110T ·刮渣斗数量:1个 ·刮渣机功率:0.75kw ·溶气水泵功率:15kw ·空压机功率:2.2kw ·电机防护等级:IP55 ·绝缘等级:F级 ·工作制:24小时/天连续运行 二、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1、竖流式气浮装置主要由气浮池体、溶气系统(含溶气水泵、流量计、空压机、溶气罐、填料、溶气释放器、管道阀门)、刮渣机组成。 ⑴池体直径6500mm,总高约5700mm,占地面积小。整套气浮装置采用钢制结构,分内外两个同心的筒体。为保证设备加工质量和

产品外观,制作筒体时,采用卷板机分块卷制后在专用平台上焊接拼装。池底部设有排泥管道与排空管道,中心处有进水管、溶气水管、环形穿孔集水管。 ⑵进水管底部设有散流布水装置,可将原水或加药絮凝后的废水在内筒底部均匀扩散,继而与溶气释放器释放的溶气水进行充分反应。释放器采用新型不锈钢制溶气释放器,耐腐蚀,不易堵塞,释气效率高达99%,释出气泡直径为20~30微米。为防止由于水质变化或停机检修后释放器堵塞,设置了释放器空气反洗装置,无需拆卸就能实现释放器的清洗工作。 ⑶环形的穿孔集水管安装在分离区(外筒)底部,通过数根均布的清水管将分离后的清水引至出水堰槽。出水堰底板与气浮装置总出水管相连,出水口设有水位调节装置,可根据浮渣层厚度和出水水质调节气浮池水位,便于刮渣机有效工作。 ⑷刮渣机安装在气浮池顶部,电机驱动减速机带动主轴旋转,刮渣机刮板通过联接螺栓与主轴法兰联接,刮渣板旋转时将浮至水面的浮渣或浮油刮至渣槽。渣槽具有一定的坡度,通过重力将浮渣排出气浮装置。 ⑷溶气罐本体由上封头、下封头、卷制罐体、支架、进气管口、进水管口等组成,在我公司的压力容器车间内加工。溶气罐加工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罐体上安装有液面计和压力表,可观察罐内的水位和压力;罐顶安装有安全阀,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可自动泄压,保证了溶气罐的安全。φ50 鲍尔环填料安装在溶气罐内部,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溶气效果。 2、工作原理

气浮工艺及加压溶气气浮的原理与设计要点

(一)基本概念 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微小悬浮颗粒。 (二)气浮的基本原理 1.带气絮粒的上浮和气浮表面负荷的关系 粘附气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时,在宏观上将受到重力G浮力F等外力的影响。带气絮粒上浮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上浮速度取决于水和带气絮粒的密度差,带气絮粒的直径(或特征直径)以及水的温度、流态。如果带带气絮粒中气泡所占比例越大则带气絮粒的密度就越小;而其特征直径则相应增大,两者的 这种变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高。 然而实际水流中;带气絮粒大小不一,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断变化,同时在气浮中外力还发生变化,从而气泡形成体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具体上浮速度可按照实验测定。根据测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确定气浮的表面负荷。而上浮速度的 确定须根据出水的要求确定。 2.水中絮粒向气泡粘附 如前所述,气浮处理法对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分离对象,大体有两种类型即混凝反应的絮凝体和颗粒单体。气浮过程中气泡对混凝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气泡顶托,气泡裹携和气粒吸附。显然,它们之间的裹携和粘附力的强弱,即气、粒(包括絮废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与否,不仅与颗粒、絮凝体的形状有关,更重要的受水、气、粒三相界面性质的影响。水中活性剂的含量,水中的硬度,悬浮物的浓度,都和气泡的粘浮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浮运行的好坏和此有根本的关联。在实际应用中质须调整水质。 3.水中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气泡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空气释放时各种用途条件和水的表面张力大小。(表面张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表面层相互接触部分的一对力,它 的作用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1)气泡半径越小,泡内所受附加压强越大,泡内空气分子对气泡膜的碰撞机率也越多、越剧烈。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微细泡,气泡膜强度要保证。(2)气泡小,浮速快,对水体的扰动小,不会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气泡和絮粒碰撞机率。但并非气泡越细越好,气泡过细影响上浮速度,因而气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价。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加 强气泡膜牢度,r也变小。 (3)向水中投加高溶解性无机盐,可使气泡膜牢度削弱,而使气泡容易破裂或 并大。 4、表面活性剂和混凝剂在气浮分离中的作用和影响 (1)表面活性物质影响 如水中缺少表面活性物质时,小气泡总有突破泡壁与大泡并合的趋势,从而破坏气浮体稳定。此时就需要向水中投加起泡剂,以保证气浮操作中气泡的稳定。所谓起泡剂,大多数是由极性一非极性分子组成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符号一般用0表示,圆头端表示极性基,易溶于水,伸向水中(因为水是强

气浮沉淀一体机说明书

气浮沉淀一体机 (LQC-3) 说 明 书 凌志环保工程

●简介 气浮沉淀一体机采用成熟的斜管-气浮并联使用的成熟工艺,污 水先经过斜管沉淀器沉淀,去除大部分固体颗粒物,再进入平流式 溶气气浮机,进一步去除SS。从而取得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设备处理能力为3m3/h。 ●概述 斜管沉淀区,是在泥渣悬浮层上方安装倾角60度的斜管组件,便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 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 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 渐上升至集水管后进入气浮处理装置。 斜管沉淀区是根据平流式沉淀池去除分数性颗粒的沉淀原理制 作而成,通过在池增加斜管,减少水力半径的同时,加大水池过水 断面的湿周,因此水流在相同水平流速V时,可以极大的降低雷诺 数Re,从而减少蓄流,促进沉淀,另外,加设斜管还可以使颗粒沉 淀距离缩短,减少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率。为下级气浮处理区提 供更好的水质 气浮区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0.35~0.45Mpa)下使适量 空气与部分回流水在溶气罐形成饱和溶气载体,经释放器骤然减压 而获得大量微细气泡,迅速粘附于水中流动颗粒、乳化油、澡类和 经混凝反应的絮体上,造成絮体比重小于水的状态,被强制迅浮于 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

在成份复杂的高难度废水处理的工艺组合时,气浮处理同时还伴附着曝气现象,降低了表面活性和有机浓度,使耗氧量大为降低,促进了废水的进一步净化,为下级处理提供了有利于达标的水质。 主要优点 单位面积产水量提高4~5倍,占地面积可减少70% 适应性强,可适应各种不同强度的污水水质。 净化停留时间缩短80%,排渣方便。 渣体含水率低,污水处理SS效果能力强 投资少,耗电低,混凝剂投加利用效率高 工艺流程

溶气气浮机说明

溶气气浮机说明

————————————————————————————————作者:————————————————————————————————日期:

F X型超级溶气气浮污水处理机 使 用 说 明 书 诸城市丰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厂址:山东省诸城市东城项目工业园 电话: 传真: 网址: E-mail: 邮编:262200

一、工作原理 经加药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气浮的混合区,与释放后的溶气水混合接触,使絮凝体粘附在细微气泡上,然后进入气浮区。絮凝体在气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层的清水经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气水使用,剩余清水通过溢流口流出。气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积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机刮入气浮机污泥槽后排出。 附图: FX气浮工作原理图:

1、清水池 2、清水泵 3、控制阀 4、压力表 5、溶气罐 6、控制阀7、空压机 8、释放器9、刮沫机10、气浮池 11、集水器12、射流器 13、控制阀14、投药罐 15、污水泵 16、污水池 二、安装、调试及注意事项 (一)安装 1、设备安装前,必须夯实地基。并用混凝土砂浆垫高100-150mm。也可架空安装,但基础必须能承担设备运行时的

重量。 2、设备就位后需调整水平。 3、设备需设清洗用下水道,可挖明渠,也可直接采用管道接至调节池,以便冲冼气浮池的水排出去。 4、污水进口与反应池之间的联接管道,要求越短越好,以免絮凝体在管道中被破坏。 5、清水出口可接通下水道排放,如需进入下道处理工序,可直接与下道处理设备相接。 6、污泥出口可接至污泥槽或污泥处理设备。 7、电器箱一般应放置在扶梯侧面,环境应干净、清洁。 (二)调试: A、设备调试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要清洗水池内所有的赃物、杂物。 2、对水泵及空压机等需要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润滑。 3、接通电源,启动水泵,检查转向是否与箭头所标方向一致。用手动控制启动空压机,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清原因。 4、按下刮沫机开关,使其向溶气系统一端行走。运行到头后在行程撞块作用下,刮沫机反向行走,直到污泥槽,行程撞块将刮板翻起,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刮沫。 B、试运行:

含油废水气浮处理方案

****金属金属制品厂 含油废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及报价 ****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工程概况 (3) 第一章设计废水基本情况 (3) 1、设计废水水量 (3) 2、设计依据及标准 (5) 3、设计原则 (6) 4、工程设计范围 (6) 第二章、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7) 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7) 2、废水处理单元 (10) 3、预期处理效果 (14) 第三章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 (15) 第四章土建与电气工程设计 (15) 1、土建工程设计 (15) 2、工艺管道设计 (16) 3、电气工程设计 (17) 第五章给排水与消防 (17) 第六章工程概算 (17) 第七章建议及工程配套服务 (19)

****金属制品厂 2m3/d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工程概况 ****金属制品厂**镇工业区上城路211号,占地面积约5452.6m2,拥有年产不锈钢毛细管80t、毛衣针80t的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为不锈钢钢带,钢带通过卷管焊接、拉拔、打尖、抛光清洗等工序得到成品毛衣针。打尖后的毛衣针在化学抛光过程中产生抛光废水,该废水主要含CODcr、表面活性剂、石油类、SS。 根据相关环保规定,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应进行处理,参考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中表1—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后,循环使用。 现****金属制品厂委托****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该废水处理工程的方案编制,公司根据企业实际,结合同类型废水的成功处理案例,提出本次设计方案,供企业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第一章设计废水基本情况 1、设计废水水量 根据企业提供资料,在生产过程中,不锈钢毛细管经拉拔、切割、打尖后后得到毛衣针,为提高毛衣针的表面光亮度,毛衣针需采用光亮剂进行化学抛光,会产生抛光废水,该废水主要特点是含有矿物油(拉拔过程膜孔要拉拔油润滑)、表面活性剂,可生化性差,由于生

涡凹气浮的原理及应用

1. 涡凹气浮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涡凹气浮工艺系统是世界水处理设备,是美国环保公司的产品,也被称作引气气浮,是目前普遍采用和推广的一种投资少、效率高、处理成本低、效率好的污水处理设备。它是专门为去除工业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及固体悬浮物(SS)而设计的系统。整个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经预处理后的污水流入有涡凹曝气机的小型充气段,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与曝气机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曝气机将水面上的空气通过抽风管道转移到水下。曝气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输送管道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转动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曝气机输入水中,填补真空,微气泡随之产生并螺旋型地升到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溶入水中。 由于气水混合物和液体之间密度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SS带到水面。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SS上,到达水面后SS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刮泥机沿着整个液面运行,并将SS从气浮槽的进口端推到出口端的污泥排放管道中。污泥排放管道里有水平的螺旋推进器,将所收集的污泥送入集泥池中。净化后的污水流入溢流槽再自流至生化处理部分。 回流管道从曝气段沿着气浮槽的底部伸展。产生微气泡的同时,涡凹曝气机会在有回流管的池底形成一个负压区,这种负压作用会使废水从池底回流至曝气区,然后又返回气浮段。这个过程确保了40左右的污水回流及没有进水的情况下气浮段仍可进行工作

2. 涡凹气浮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 2.1 污水水质对涡凹气浮机的影响 由于工业废水和污水中一般会含有相当比例的Ca2+、SO42-,而且在气浮过程中会投加一些浮选药剂,涡凹气浮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气浮机轮、轴承处附着一层垢,会使气浮系统的效率降低。 2.2污水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污水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气浮机运行时保证每间气浮池的配水均匀,流量的变化意味着污染物量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药剂投加量才能取得效果。当污水流量过大时,气浮池水平流速,停留时间缩短,对絮凝体上浮分离不利;流速过大会引起分离区水流紊动过大而造成泡絮结合体破碎。当水量过大时应及时调整出水堰高度以防止污水进入浮渣系统。 2.3絮凝剂及pH值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气浮效果的好坏除了受气浮设备性能的影响外,还与絮凝剂的投加量和pH值有关。目前采用的絮凝剂大部分为PAC和PAM系列。絮凝剂投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高分子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有显著影响。实验证明,对于絮凝的发生,存在一个佳投加量,超过此量时,絮凝效果会下降,超过太多则会起相反的保护作用。而且现采用的絮凝剂多为酸性絮凝剂,有其的pH值。当污水的pH值超过适合pH值时,会引起絮凝体的溶解或破碎,对气浮分离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应对进水pH值加以监测和控制。 3. 涡凹气浮法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目前,涡凹气浮工艺在主要用于含油废水、造纸废水及污泥浓缩等方面。下面以涡凹气浮工艺在含油废水中的应用为例,来说明它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扬子石化含硫改建扩建工程竣工后,原污水场能力明显不足,且原污水场界区内已无扩容场地,改造设施应小型化。改造方案在部分回流溶气气浮和涡凹气浮中选择,下表是2种方案的比较: 改造后的工艺流程采用2组涡凹气浮机组,每组处理能力320m3/h,功率7.8kW。新建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图及进水水质指标:

气浮水处理

气浮水处理 1基本参数 1.1基本情况 上海市某小区人工湖; 水面面积3200㎡; 平均水深0.8m; 蓄水量约2500m3。 1.2.设计处理水量 设计处理水量q=100m3/h 按每日工作时间t=10h计算 日处理水量:Q = q *t=100*10=1000m3 1.3.设计进水水质 1.4.设计出水水质(预期效果) 通过处理后,使常年劣V类的水质至少提高一个级别,COD、BOD、SS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使其逐渐接近或恢复其所属的水体功能指标要求。 2 气浮净水方案 2.1工艺机理 絮凝气浮技术是一种净水效果比较直观的降污除藻工法,机械气浮法的净水机理就是“利用絮凝剂的凝聚和结团作用将水体中悬浮物、胶体物和部分溶解态污染物凝结成较大絮状颗粒物;在水中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通过表面张力作用粘附着于其上,形成整体比重小于1的絮凝体,根据浮力原理使其上浮至水面,通过对漂浮于水面污物的收集、清除与脱水等方法处理,实现固液分离,使污水得以净化”。该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絮凝剂罐、加药设备、微气泡发生器、浮渣收集器和脱水设备等。 2.2.工艺流程[图(1)]

2.3.工艺参数设计 根据工艺要求,气浮净水系统工程设计按混凝反应区、气浮反应区、分离区、净水区布置考虑。[图(2)气浮净水系统纵断面布置示意图] 2.3.1 混凝反应区 混凝反应的处理对象是水中微小的悬浮物和胶体溶解性杂质。这些物质在水中能长时间地保持分散悬浮状态,有很强的稳定性,去除它们的方法就是在水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使其脱稳,絮凝结合形成大的絮凝颗粒而利于分离。完成混凝反应形成比重接近“1”的絮凝体。混凝反应区的设置是气浮净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前处理工序。 混凝剂的作用在于能够压缩水中胶体的双电层结构,降低其电位,胶体间的斥力消失,相互碰撞发生聚结,失去稳定性。另外高分子混凝剂溶于水后产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形成具有长链线性结构的聚合物,可被胶体微粒强烈吸附并相互吸引形成粗大的絮凝体。 利用投加混凝药剂的絮凝网络结构所具有的吸附和架桥的双重作用,破坏憎水或亲水胶体物质在水中的稳定性,并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而粘附在网络结构的憎水基团上,从而桥接成疏松的、含水率很高的絮凝颗粒。 药剂投加量与被处理河水的水质、水量、絮凝剂和助凝剂的成分及处理效果有关。絮凝剂选用液态聚合氯化铝,助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 根据经验确定其投加浓度分别为5~20mg/L(聚合氯化铝)和0.2~1.0mg/L(聚丙烯酰胺). 在气浮系统试运行中,需根据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及混凝剂的现场实验,对设计投加浓度进行调整,以确定其最佳投加剂量,达到既能有效去除污物,又能降低运行成本。 投药形式与混合方式有关,本项目采用无动力的自然水流混合方式。为使投加的药剂均匀分布且能够充分利用水流扰动均匀混合反应。 药液输送时采用具有定时、定量、恒压功能的自动计量设备。 2.3.2 气浮反应区 原水经混凝反应后,携带大量的絮凝体流入气浮反应区。气浮反应区内安装有微气泡发生器,由微气泡发生器产生大量的直径在30~150μm的微小气泡,气泡与水流结合为水气混合物。由于气水混合物与液体的密度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上浮过程中,微气泡附在絮凝体、悬浮物及胶体上,将絮凝体等物质浮至水面并在气泡的支撑下维持在水面之上。 气浮反应一般需要1~3min,根据平均水量及实际情况,设计反应区为5m,以确保气浮反应的充分进行。同时,气浮

平流式气浮池设计计算书

平流式气浮池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说明 气浮法也称浮选法,其原理是设法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以形成水、气、及被去除物质的三相混合体,在界面张力、气泡上升浮力和静水压力差等多种力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微细气泡粘附在被去除的微小油滴上后,因粘合体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从而使水中油粒被分离去除。气浮法通常作为对含油污水隔油后的补充处理。即为生化处理之前的预处理,经过气浮处理,可将含油量降到30mg/L以下,再经过生化处理,出水含有可达到10mg/L以下。 设计选用目前最常用的平流式气浮池,废水经配水井进入气浮接触区,通过导流板实现降速,稳定水流。然后废水与来自溶气开释器释出的溶气水相混合,此时水中的絮粒和微气泡相互碰撞粘附,形成带气絮粒而上浮,并在分离区进行固液分离,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机刮至排渣槽排出。净水则由穿孔集水管汇集至集水槽后出流。部分净水经过回流水泵加压后进溶气罐,在罐内与来自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相互接触溶解,饱和溶气水从罐底通过管道输向开释器。 本设计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在加压条件下,空气的溶解度大,供气浮用的气泡数目多,能够确保气浮效果;溶进的气体经骤然减压开释,产生的气泡不仅微细、粒度均匀、密集度大、而且上浮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因此特别适用于对疏松絮凝体、细小颗粒的固液分离;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便于治理、维护;特别是部分回流式,处理效果明显、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约能耗。 二、设计任务 完成一个城市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典型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较完整地绘制该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 构筑物——平流式气浮池(共壁合建) 设计流量——Qs=100m3/h 三、设计计算 1.污水水质情况 C = 700㎎/L 悬浮固体浓度o f= 90%空气饱和率Aa/S= 气固比

涡凹气浮池说明书

TJHGWQ—涡凹气浮池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TJHGWQ—涡凹气浮池组合了当今最先进的涡凹气浮技术,同时采用简易高效的六角斜管沉淀技术,使设备有了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的处理能力。 TJHGWQ—涡凹气浮池是专门为了去除工业和城市污水中的油脂,胶状物以及固体悬浮物而设计的系统。系统能冲废水中自动的分离出这些物质并使他们和适于分别处理。也就是说,除掉这些物质就可大大降低污染负荷,从而使废水达到排入市政管道或进入生化处理的要求。 TJHGWQ—涡凹气浮在化学絮凝剂的帮助下可以大大降低工业污水中的BOD和COD的含量,从而减少排污费用。更进一步的说,TJHGWQ—涡凹气浮能帮助工业界把污水处理到排放标准内,并可大大降低操作费用。另一很重要的方面是,废水处理中产生的副产品常常能回收,再生利用和销售。 二.原理及特点 一)基本原理 未经处理的污水首先进入装有涡凹曝气机的小型充气段。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在那里与曝气机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曝气机将水面上的空气通过抽风管道转移到水下。曝气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输送到底部散气叶轮的高速转动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液面上的空气通过曝气机输入水中去填补真空,

微气泡随之诞生,并螺旋形的上升的水面,空气中的氧气也随之进入了水中。 由于气,水混合物和液体之间密度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固体悬浮物带到水面。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悬浮物上,到达水面后固体悬浮物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上,并通过呈辐射状的气流推力来清除。 浮在水面上的固体悬浮物间断地被链条刮泥机清除。刮泥机沿着整个液面运动,并将悬浮物从浮气槽的进口端推倒出口端,刮泥机的刮板被固定在链条两端,刮泥机是由一个0.5个马力的电机带动齿轮的传动装置来驱动,齿轮装在槽的一边。刮泥机沿着槽的整个宽度移动。将附着的悬浮物刮到倾斜的金属板上,再将其推入污泥排放管道。污泥排放管道里有水平螺旋推进器,将所收集的污泥送入污泥收集器。通常螺旋推进器也有刮渣机的马达驱动。净化后的污水再排放前会先经由金属板下方的斜管助沉装置进入溢流槽,溢流槽用来控制气浮槽的水位,以确保槽中液体不会流入污泥排放管道内。 开放的回流管道从曝气段沿着气浮槽的底部伸展。在产生微气泡的同时,涡凹曝气即会在有机会在有回流管的池底部形成一个负压区,然后又返回气浮段。这保证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气浮仍不断进行。 二)性能特点 A 投资节省

气浮池设计

2.1 压力溶气系统(包括压力溶气罐、空压机、水泵及其附属设备) 2.1.1 溶气系统占整个气浮过程能量消耗的50%,溶气罐价值占工厂总基建投资的12%,因此优化溶气系统的设计对缩小气浮操作费用是很重要的。 溶气罐多为园筒形,立式布置,容积按废水停留时间25~3min计算,罐中可装设有隔板,瓷环之类,也有用空罐的。 因为溶气罐内水、气相混合,所以一般按压力容器进行设计,罐顶设自动排气阀或罐底设自动减压阀平衡压力,罐内压力一般控制在0.45MPa左右为宜,据此可以确定提升泵、回流泵和空压机的参数。 在国外的设计资料和文献中,认为气水停留时间越长,溶气效率越高。这样就使得溶气罐的体积显得庞大,停留时间有时长达3~5min。国内的研究证实了液膜阻力控制着溶气速率,认为停留时间越长,溶气效果越好的观念不符合实际,因此国内设计参数不同于国外,是以预定的溶气效率为设计指标,以液相过流密度和液相总容量传质系数为参数。 所有研究都表明有填充床的溶气罐比没有填充床的有效,其效率最高可达到99%,但在实际运行中,经常需对溶气罐进行内部检查,因而在很多溶气气浮工艺中常选用没有填充床的系统,而且大部分无填充床的溶气罐常配有内部的或外部的喷射器以提高溶气效率。 第一种是泵前进气,流程图见图3。当空气吸入量小于空气在该温度下水中的饱和度时,由水泵压水管引出一支管返回吸水管,在支管上安装水力喷射器,废水经过水力喷射器时造成负压,将空气吸入与废水混合后,经吸水管、水泵送入溶气罐。这种方式省去了空压机,气水混合效果好,但水泵必须采用自引方式进水,而且要保持lm

以上的水头,其最大吸气量不能大于水泵吸水量的10%,否则,水泵工作不稳定,破坏了水泵应当具有的真空度,会产生气蚀现象。

气浮工艺技术汇总

气浮工艺技术汇总 (一)基本概念 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通过收集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的乳化油或相对密度接近于1的微小悬浮颗粒。 (二)气浮的基本原理 1、带气絮粒的上浮和气浮表面负荷的关系 粘附气泡的絮粒在水中上浮时,在宏观上将受到重力G浮力F等外力的影响。带气絮粒上浮时的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导出,上浮速度取决于水和带气絮粒的密度差,带气絮粒的直径(或特征直径)以及水的温度、流态。如果带带气絮粒中气泡所占比例越大则带气絮粒的密度就越小;而其特征直径则相应增大,两者的这种变化可使上浮速度大大提高。 然而实际水流中;带气絮粒大小不一,而引起的阻力也不断变化,同时在气浮中外力还发生变化,从而气泡形成体和上浮速度也在不断变化。具体上浮速度可按照实验测定。根据测定的上浮速度值可以确定气浮的表面负荷。而上浮速度的确定须根据出水的要求确定。 2、水中絮粒向气泡粘附 如前所述,气浮处理法对水中污染物的主要分离对象,大体有两种类型即混凝反应的絮凝体和颗粒单体。气浮过程中气泡对混凝絮体和颗粒单体的结合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气泡顶托,气泡裹携和气粒吸附。显然,它们之间的裹携和粘附力的强弱,即气、粒(包括絮废体)结合的牢固程度与否,不仅与颗粒、絮凝体的形状有关,更重要的受水、气、粒三相界面性质的影响。水中活性剂的含量,水中的硬度,悬浮物的浓度,都和气泡的粘浮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气浮运行的好坏和此有根本的关联。在实际应用中质须调整水质。 3.水中气泡的形成及其特性 形成气泡的大小和强度取决于空气释放时各种用途条件和水的表面力大小。(表面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表面层相互接触部分的一对力,它的作用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1)气泡半径越小,泡所受附加压强越大,泡空气分子对气泡膜的碰撞机率也越多、越剧烈。因此要获得稳定的微细泡,气泡膜强度要保证。 (2)气泡小,浮速快,对水体的扰动小,不会撞碎絮粒。并且可增大气泡和絮粒碰撞机率。但并非气泡越细越好,气泡过细影响上浮速度,因而气浮池的大小和工程造价。此外投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