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预注粘土水泥浆及化学浆技术

合集下载

建设工程注浆法介绍

建设工程注浆法介绍

• 按工程目的分为:帷幕注浆,注浆改造,注浆堵水,井巷预注浆,管 棚支护注浆,井巷后注浆,加固注浆。
• 按水动力条件分为:静水注浆,动水注浆。
• 其它,如袖管注浆,锚索注浆等。
注浆设备器材 ——钻孔(钻机)设备
• 大口径地面钻机(直孔,定向孔) • 小口径(直孔)地面钻机 • 井下钻机
注浆设备器材 ——钻孔(钻机)设备
筑物地基加固,之后传入英国、埃及。

注入方法原始,浆液简单:粘土、火山灰、
生石灰。
注浆法简史
2.初级水泥浆液注浆阶段(1858—1919年) • 硅酸盐水泥出现—-1826年英国; • 1845年美国沃森第一次在溢洪道陡槽基础
下灌注水泥砂浆; • 1856—1858年英国基尼普尔,水泥注浆试
验成功; • 1864年巴洛利用水泥浆液进行隧道衬砌壁

(n) (n-1) (3)
(2)
(1)
注浆顺序
方向
加固范围
后充填注浆,并用于伦敦、巴黎地铁。 • 注浆设备:在1880—1905年研制压缩空气
及压力注浆泵,水泥及注浆泵相继出现,为注 浆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
注浆法简史
3.中级化学浆液注浆阶段(1920—1969年) • 化学注浆的开始—-1920年荷兰采矿工程师尤斯登
首次采用水玻璃、氯化钙双液双系统二次压注法,直 至20世纪40年代,一直以水玻璃为主; • 50年代以后—1969年,以美国为首研制丙烯酰铵浆 液(特点:粘度接近水,凝胶时间可任意调节)等10 余种性质各异的化学浆液。但土体加固多用水泥一水 玻璃类浆液。 • 化学注浆阶段的特点:相继产生注浆理论和工艺, 从1938年马格提出的球形扩散理论到柱状渗透理论逐 步形成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劈裂注浆、复合注浆等 理论和工艺。注浆设备和检测仪器也在更新换代。

厂房地坪回填土下沉注水泥浆处理方案

厂房地坪回填土下沉注水泥浆处理方案

一、厂房地坪回填土下沉注水泥浆处理方案在工业厂房建设中,地坪回填土下沉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见的方式之一就是注水泥浆来加固地坪,以提高地坪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厂房地坪回填土下沉注水泥浆处理方案展开探讨,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 问题分析地坪回填土下沉是指在工业厂房使用一段时间后,地坪因受重载或地基沉降等原因而导致地坪下沉、变形的现象。

这不仅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还可能对员工的安全产生风险。

对地坪回填土下沉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2. 注水泥浆处理方案为了解决地坪回填土下沉的问题,注水泥浆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案。

注水泥浆能够填充土壤间隙,形成坚实的混凝土,提高地坪的承重能力。

但是,单纯的注水泥浆可能会存在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

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注水泥浆处理前,需要对地坪进行全面评估,并找出地坪下沉的原因。

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

4. 混凝土配比的确定在进行水泥浆处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配比。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比会影响地坪的强度和耐久性。

需要根据地坪的具体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合适的配比。

5. 施工工艺的优化在注水泥浆处理时,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尤为重要。

合理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确保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6. 施工现场管理在进行注水泥浆处理时,施工现场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7.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厂房地坪回填土下沉注水泥浆处理方案,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地坪的使用需求、施工成本、施工周期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够找到最适合的处理方案。

另外,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水泥地面施工工艺方案

水泥地面施工工艺方案

水泥地面施工工艺方案一、工艺概述水泥地面施工工艺是指在地面基层(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上进行水泥地面的施工和整理,使其平整、坚实、耐磨、美观的工作过程。

水泥地面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仓库、停车场、运动场地、商业建筑等场所。

本工艺方案将介绍水泥地面施工的步骤、工具、材料以及施工注意事项。

二、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地点,清理地面杂物、积水等;根据需求设计好地面的形状和坡度。

2.地面处理:在基层上做好找平、打磨等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固。

3.水泥砂浆浇筑:根据地面要求进行水泥砂浆的浇筑,一般采用水泥、砂子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搅拌均匀后均匀浇铺于地面。

4.摊铺和抹平:使用抹布或刮板将水泥砂浆均匀摊铺在地面上,然后用刮板将其抹平,并保持其均匀。

5.养护:浇水养护,保持水泥地面的温湿度,一般养护时间为3-7天,确保水泥地面的强度和耐磨性。

6.修整和打磨:在水泥地面干燥后,进行修整和打磨,使其更加平整、光滑。

三、工具和材料1.工具:-水泥搅拌机:用于将水泥、砂子和水充分搅拌均匀。

-刮板:用于将水泥砂浆摊铺和抹平。

-打磨机:用于干燥后的水泥地面进行修整和打磨。

-水平仪、标尺等:用于确保地面的平整和坡度的准确度。

2.材料:-水泥:选用质量好、标号符合要求的水泥。

-砂子:选用粒度适中的砂子。

-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水,水泥与水的比例根据砂浆的要求确定。

-养护剂:选用专用的水泥养护剂,提高养护效果。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队伍:施工队伍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术,熟悉施工工艺和使用的工具、材料等。

2.环境控制:施工过程中需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水泥地面的质量。

3.地面基层:基层必须保持干燥、平整、坚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找平处理。

4.水泥砂浆的配制: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水泥砂浆,搅拌均匀后及时使用。

5.摊铺和抹平:在摊铺和抹平时,注意操作要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起伏或凹凸不平的情况。

6.养护管理:水泥地面浇水养护期间,严禁踩踏,避免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压力。

水泥注浆施工方案

水泥注浆施工方案

水泥注浆施工方案水泥注浆施工方案是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浆对土层进行加固和加固的一种施工方法。

水泥注浆施工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1. 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

检查相关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2. 确定施工位置:根据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注浆施工的具体位置,并进行标示。

3. 混合水泥浆: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水泥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确保水泥浆的质量和稳定性。

4. 钻孔:在施工位置钻孔,钻孔位置和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钻孔直径一般为60mm至100mm,根据地层情况进行调整。

5. 注浆:将混合好的水泥浆倒入注浆设备中,通过压力泵将水泥浆注入到已钻孔的土层中。

注浆的速度和压力根据地层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水泥能够充分渗透和填充土层。

6. 注浆监测:在注浆过程中,对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速度进行监测和记录。

及时调整注浆参数,确保注浆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7. 注浆完成: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注浆的总量和深度。

在达到规定的注浆量后,停止注浆,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

水泥注浆施工方案的注意事项如下:1.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技能。

2. 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采取防尘措施,避免杂物污染水泥浆。

3. 注浆过程中要确保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的控制,避免因注浆过快引起的地基沉降和地层破坏。

4. 注浆设备必须保持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5. 在注浆过程中,要及时对注浆参数进行调整和监测,以保证注浆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6. 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原有的环境和状态。

总之,水泥注浆施工方案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并注意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安全。

只有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才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施工前准备1.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确定水泥砂浆地面的施工范围和线条位置。

2.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电动搅拌机、振动棒、抹灰板、手工工具等。

3.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干净平整。

二、基层处理1.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如有不平整或不牢固的地方,需要进行修补。

2.基层表面如果有油污、粉尘等杂物,需要用清洁剂进行清洗。

3.如果基层是混凝土地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打磨,以提高粘结强度。

三、底层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将水泥砂浆调配好,控制好水灰比和砂浆的质量。

2.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均匀地倒在地面上,用抹灰板进行均匀压实。

3.用振动棒进行震实,确保底层砂浆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四、中层施工1.在底层砂浆施工完成后,等待其初凝。

2.在底层砂浆初凝后,将再次调配好的水泥砂浆均匀地倒在底层砂浆表面。

3.用抹灰板将中层砂浆平整整齐,确保其厚度均匀一致。

五、顶层施工1.在中层砂浆施工完成后,等待其初凝。

2.在中层砂浆初凝后,将再次调配好的水泥砂浆均匀地倒在中层砂浆表面。

3.用抹灰板将顶层砂浆进行抹平,然后用木头刮板进行整体抹光。

六、养护处理1.确保施工完成后的地面保持湿润,可覆盖湿布或喷水进行持续湿养护。

2.在养护期间,禁止重压、碰撞,防止地面开裂或损坏。

3.养护期一般为七天,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延长。

七、检查验收1.在养护结束后,进行地面的检查验收,确保地面平整度和外观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如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进行整改和修补。

总结:水泥砂浆地面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地面的平整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例,进行层层抹灰和振实。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地面湿润,并且禁止重压和碰撞。

浆土路施工工艺

浆土路施工工艺

浆土路施工工艺1. 简介浆土路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它使用浆土材料进行施工,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水冲刷能力。

本文将介绍浆土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材料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2. 工艺流程2.1 原材料准备浆土路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包括黏土、砂子、水泥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

黏土和砂子需要进行筛选,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2 地面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道路地面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理地表上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地面平整。

然后对地面进行压实处理,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3 浆土制备将预先配制好的黏土和砂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浆土。

2.4 浆土铺设将制备好的浆土均匀铺设在道路地面上。

可以使用铺路机械进行铺设,也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

2.5 压实处理在浆土铺设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压实处理。

可以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也可以采用手动的方式进行。

压实的目的是提高浆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2.6 养护浆土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养护。

主要包括保持路面干燥,防止水冲刷,并定期检查和修补路面的损坏部分。

3. 材料要求3.1 黏土黏土是浆土路施工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它应具有一定的黏性和塑性,以便于与其他材料混合和铺设。

3.2 砂子砂子是浆土中的填充材料,用于增加浆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子应具有一定的粒径分布和均匀性。

3.3 水泥水泥是浆土中的胶结材料,用于增加浆土的硬化时间和强度。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胶凝性能。

4. 施工注意事项4.1 施工环境浆土路施工应选择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在雨天或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施工。

4.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浆土的配比和搅拌时间,保证浆土的质量稳定。

对铺设和压实过程中的厚度、均匀性等进行检查和控制。

4.3 养护措施施工完成后,要及时采取养护措施,保持路面干燥,并定期检查和维修路面的损坏部分。

避免水冲刷和其他外力对路面造成损害。

化学注浆

化学注浆

高聚物化学注浆加固技术一、化学注浆简介及其特性高聚物化学注浆加固的方法是对高速公路出现的反射裂缝区域进行注浆。

此种方案通过实施,非常有效的治理了路面裂缝、基层脱皮等病害。

1、高聚物注浆加固技术以其快速膨胀压力,填充了路面以下的空隙,挤出渗水的水份,从而大大提高路基及路面强度,使得路基路面形成有机坚固整体。

2、高聚物注浆加固技术采用低黏度、高抗拉强度灌浆材料,通过压力灌浆(0.2-0.4MPa)注入路面裂缝、空洞中,扩散、胶凝、固化,达到粘结、键合、恢复路面整体性的目的。

3、高聚物注浆材料的组成:由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异氰酸酯组成。

4、膨胀率:4--6倍;5、聚氨酯硬质泡沫是鼻孔材料,耐水性好二、化学注浆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交通控制——>损坏路面定位——>标记注浆孔位置——>注浆前检测——>钻注浆孔——>下注浆管——>安装注浆头——>注浆——>开放交通——>注浆后检测验收(1)原材料要求:工程所用原材料要通过正规厂家购进,并在施工前进行材料的检测试验。

(2)布孔原则:应根据路面病害的严重程度合理布设孔位;遵循“重则多布,轻则少布”的原则。

(3)注浆孔位置沿行车方向,纵向间距75cm,横向间距125cm。

如图所示:注浆孔布置要求:根据高聚物注浆技术要求及注浆孔布置设计,对处理路段使用自喷漆标注,以便钻孔。

注浆孔距离裂缝25cm,间距调整80cm,裂缝横距交叉1-3个点布置。

如下图所示:(4)注浆孔直径和深度要求:(5)注浆前检测:利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拟注浆路段进行弯沉检测:1)荷载设置:50KN2)测点位置:行车道轮迹处3)测点间距:对于裂缝路段,测点距裂缝25cm;4)注浆试验前后检测数据分析比较表(见附表)(6)钻孔:钻孔前再仔细检查孔位,钻孔时使电锤钻杆垂直对准孔位,开钻匀速慢进的钻进,钻成时再反复回钻几次,保证钻孔上下贯通。

地基注浆处理方法

地基注浆处理方法

地基注浆处理方法地基注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用于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注浆是指将水泥浆或其他材料注入地基中,填充裂隙和空隙,形成坚固的注浆体。

地基注浆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不同的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

一、地基注浆的材料选择地基注浆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浆、砂浆和聚合物浆料等。

选择注浆材料时要考虑地基的性质、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

水泥浆是最常用的注浆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一般地基处理。

砂浆注浆适用于对地基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

聚合物浆料注浆适用于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抗渗透性能。

二、地基注浆的工艺选择地基注浆的工艺选择主要考虑地基的状况、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

常见的地基注浆工艺包括压力注浆、重力注浆和钻孔注浆等。

1. 压力注浆压力注浆是指通过注浆泵将注浆材料以一定的压力注入地基中。

压力注浆适用于地基较深、孔隙和裂缝较大的情况。

施工时需先进行钻孔,然后将注浆材料注入孔洞,使其充满裂隙和空隙,形成坚固的注浆体。

压力注浆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2. 重力注浆重力注浆是指将注浆材料以自由流动的方式注入地基中。

重力注浆适用于地基较浅、孔隙和裂缝较小的情况。

施工时通常在地面上挖坑,将注浆材料直接倒入坑中,填满地基中的空隙。

重力注浆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3. 钻孔注浆钻孔注浆是指在地基中钻孔,然后将注浆材料注入孔洞。

钻孔注浆适用于地基孔隙和裂隙较大,并且地基较深的情况。

施工时需根据地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直径和孔距,将注浆材料注入孔洞,使其填满地基中的空隙。

三、地基注浆的施工步骤地基注浆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勘探、准备、施工和验收等。

1. 勘探在进行地基注浆前,需进行地质勘探和地基检测,了解地质条件和地基状况。

根据勘探结果确定注浆材料和注浆工艺。

2. 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注浆设备和材料,包括注浆泵、注浆管、注浆材料和其他辅助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预注粘土水泥浆及化学浆技术

基建矿井针对井筒基岩段含水层多,涌水量大的问题,井筒施工时,一般都采用地面预注浆或工作面预注浆的方法,在井筒周围形成封水帷幕,以利于井筒的掘砌施工。具体到某一个井筒是采用地面预注浆,还是工作面预注浆,要根据井筒检查孔的水文地质资料确定。当含水层较多、层位分散,预计涌水量较大时,宜采用地面预注浆;当含水层较少,预计涌水量也不大时,则可采用工作面预注浆,以保证注浆效果,尽量缩短建井工期。 赵官矿井地处黄河北煤田,矿井地质储量3.2亿吨,设计能力90万t/a,采用一对立井开拓(主井直径5m,副井直径6m),是黄河北煤田开发建设的第四个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根据井筒检查孔的水文地质资料表明,在二叠系山西组、石炭系太原组234m厚的地层内,主井有三层含水,预计井筒涌水量45.82m3/h;副井有七层含水,预计井筒涌水量1353.74m3/h。因此,主井采用工作面

超前探水预注浆的方法施工;而副井采用地面预注浆的方法施工。下面就副井地面预注粘土水泥浆及化学浆的设计及施工工艺,做一简要论述。

1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井检孔资料,二叠系山西组底界深度334.2m,层厚66.2m,主要以中、细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砂岩、粘土岩。石炭系太原组深度502m,厚度167.8m,主要以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次为砂岩、石灰岩,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本组地层中岩浆岩活动较为强烈。地层倾角较小,一般在7~9º,未发现大的断层和褶曲。 根据副井检查孔地质报告,副井基岩段裂隙发育,水量丰富,七个含水层合计涌水量1353.74m3/h。

各含水层情况如下表1。 表1 副井井筒含水层情况

2注浆设计 井筒表土段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深度设计为 312m。根据各含水层分布、冻结深度及井筒深度,设计注浆起止深度,并划分个注浆段高。

2.1注浆起止深度 注浆起止深度为302m~512m,注浆段总长210m。其中302m~312m为岩帽注浆段,采用单液水泥浆;312m~512m为基岩注浆段,主要是粘土水泥浆。火成岩含水层在注完粘土水泥浆之后,再复注化学浆。 2.2注浆段高 注浆段高的划分取决于含水层的位置、厚度以及注浆泵的性能等诸多因素。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段高划分遵循针对性、特殊性及一致性的原则。针对性是对已确定的含水层(段)进行注浆;特殊性是指注浆用于特殊的目的,如断层、破碎带的加固以及特殊地层的处理等;一致性是将具有相同地质沉积环境、相同的岩性及裂隙发育规律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岩层划为同一注浆段高。 根据副井检查孔地质资料及以上原则,划分不同的注浆段高(见表2)。对于359.1m~361.9m的火成岩注入特种化学浆时,采用5~10m的小段高单独注入。 表2 副井注浆段高划分表

含水层 名称 深度 (m) 厚度 (m) 涌水量 M3/h 风化带 267.9~288.8 20.9 9.27 火成岩 359.1~361.9 2.8 8.84 二灰 432.5~436.9 4.4 41.16 砂岩 452.3~455.1 2.8 104.28 四灰 489.0~490.8 1.8 42.17 五灰 496.5~497.6 1.1 278.91 火成岩 497.6~502.0 4.4 869.11

合计涌水量(M3/h) 1353.74 2.3注浆孔布置 采用直孔+分叉孔的注浆设计方案,注浆段8个注浆孔,其中4个直孔、4个分叉孔。地面4个直孔布孔圈径为Φ10.6m,待直孔注浆结束后,再从套管下施工4个分叉孔,分叉孔落点视4个直孔的实际分布情况而定,原则上分布在相邻两个直孔中间2/3的区域。 2.4注浆压力 岩帽段终压为静水压力1.5~2.0倍,岩帽以下基岩注浆段终压为静水压力的2.5~3.0倍,注浆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注浆段设计终压见表2中内容。 2.5注浆有效扩散半径 规范要求单液水泥浆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为6~8m,粘土水泥浆一般取8~10m,本次注浆浆液的有效扩散半径取8.5m。

3 注浆方式及工艺流程 3.1注浆方式 注浆方式采取分段下行注浆,每一段当一次注浆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则进行复注。复注时扫孔时间不少于注后12h,复注时间不少于注后24h。 3.2注浆造孔 3.2.1套管施工及止浆 套管段开孔直径Φ190~220mm,深度为302m;套管以下岩帽及基岩注浆段孔径Φ120mm。套管段施工时,钻孔钻至预定深度后,改用Φ118mm钻头继续钻进1~1.5m,以沉积孔内的岩粉。然后下Φ168mm套管,确定套管下至预定深度后,在套管内下止浆塞止水。止浆塞一般下在距底部3~4m处,先用注浆泵压清水,检查止浆效果,若孔内有返水现象,则起塞重下,直至不返水为止。压水过程中套管外缘孔壁将发生返水现象,待返水澄清后,用纯水泥浆加外加剂注浆,待套管外缘返出浆液后,停止注浆并定量压入清水。1~3h后起塞,养护不低于24h,扫孔至原深,进行压水试验,若套管外缘返水,则继续固管,直至合格为止。 3.2.2钻孔防斜 4个直孔,固管段终孔偏斜不大于3‰,注浆段终孔偏斜不大于5‰,另4个分叉孔为定向钻进的斜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偏斜。 钻孔偏斜采用陀螺仪侧斜,每10m或20m一个测点,必要时加密测点,并把数据及时填绘到钻孔偏斜平面图上,以便根据钻孔偏斜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3注浆工艺流程 采用皮带上料机输送粘土,FU-50型粘土制浆机制浆,制浆机产出的粘土浆直接进入原浆池,原浆池内设沉淀池,用以沉淀粘土中的沙河等粗颗粒,原浆池内安设一台污水泵,将原浆池内的泥浆送到储浆池内备用。 储浆池内设置一台泥浆泵,进行二次造浆以保持所造浆液不沉析。另设一台泵,向一次搅拌池供给原浆。 设置一次搅拌池2个,原浆的加水稀释和水泥的加入都在该池中完成。二次搅拌池2个,经一次搅拌池配制的浆液送到该池中加入水玻璃再次搅拌,制成成品浆液。 成品浆液经注浆泵输送,注浆管路引至孔口逆止阀,通过钻杆注入到受注岩层段,达到一定数量和压力后完成注浆。

4 化学浆注入

段序起止深度(m) 段高(m) 终压(Mpa)岩帽302~312 10 4.6~6.2 1 312~355 43 8.9~10.6 2 355~403 52 10.0~12.03 403~460 57 11.5~13.84 460~512 52 12.8~15.3根据井筒检查孔资料,火成岩主要分布在359.1m~361.9m、497.6m~502m,该岩层具有裂隙分布不均匀,纵向裂隙发育,含水丰富的特点,因此注浆难度较大。为确保注浆效果,在注入粘土水泥浆后,对火成岩定量注入化学浆,封堵细小裂隙,提高注浆效果。497.6m~502m段火成岩处于井筒以下20m多,故不作特别考虑,只对359.1m~361.9m段火成岩注入特种化学浆。 4.1注浆材料 根据地层特点,选用可注性好、凝结时间可调的改性尿醛树脂浆液。主材为:尿醛树脂、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草酸。浆液浓度为5~6厘泊,密度1.17g/cm3左右,结石体强度1~2Mpa,

胶凝时间10~30min,保证孔口混合后通过钻孔进入受注地层。 4.2注浆方式 化学浆液以双液方式注入,注浆前按小样试验配方配制好甲、乙浆液,采用两台可调式注浆泵,按比例固定两台泵的流量,两条管路输送到孔口混合,通过钻杆进入地层。孔口安设混合器和逆止阀。每孔该段先注泥土水泥浆到设计标准,再扫孔至火成岩层下,用10m的小段高复注化学浆。 4.3注浆过程控制 扫孔至火成岩层位后,止浆塞尽量靠近火成岩,以利于控制受注地层。注浆前根据设计泵量进行压水试验,以了解地层的可注性,压水时间大于20min。 注浆为定量注入方式,设计每孔注入15m3左右,注到设计量后即结束。化学浆注入压力不是主要

控制因素,当浆液胶凝时,压力会很快升高,达到2.5倍井水压力时可结束注浆。

5 注浆质量检验 5.1施工过程检验 注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是否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更改的原因及执行情况,特殊问题的处理。单孔检验,包括:一是单孔在注浆过程中,其注浆流量、注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从这种变化可分析岩体裂隙发育的程度及帷幕形成情况;二是单孔注浆前后的压水试验,通过计算压水吸水量及其变化可评价注浆效果。 5.2压水试验 将最后一个注浆孔作为压水试验孔,在注浆前及注浆后分别进行压水试验,每次压水试验都做2个压力点,分别记录压水过程中的压力和流量,稳定时间不低于30min。并分别计算地层的渗透系数,然后利用裘布依公式预计井筒的涌水量,评定注浆效果。 5.3注浆效果 经最后一个注浆孔压水试验,注浆前预计井筒涌水量5.73m3/h,注浆后预计井筒涌水量4.63m3/h,

均小于设计中涌水量不大于10m3/h的要求,表明注浆达到了良好的堵水效果。 用注入化学浆的方法,封堵细小裂隙技术上是成熟可靠的,以往只用于特种作业场所的注浆封水,适于工作面近距离操作。本次用于地面预注浆,远距离输送浆液,在建井史上尚属首次。实践证明只要合理配置化学浆液,控制好胶凝时间,化学浆用于地面预注浆是有效的、可行的。 由于压水试验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裘布依公式又是建立在渗流理论基础之上的,对大自然作了简化和假设,因此理论上的数据与实际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出入,有待凿井后进一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