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果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葡萄酒(果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葡萄酒(果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FSPJLPG012 葡萄酒(果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F_SP_JL_PG_012

葡萄酒(果酒)—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直接碘量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直接碘量法测定葡萄酒(果酒)中总二氧化硫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葡萄酒(果酒)中总二氧化硫的测定,结果表示为mg/L,保留整数。

2 原理

利用碘可以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用碘标准溶液作滴定剂,淀粉作指示剂,测定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反应式如下:

I 2+SO

2

+2H

2

O === 2I

-

+SO

4

2-

+4H

+

3 试剂

3.1 碘化钾

3.2 重铬酸钾

3.3 硫酸溶液,1+3

取50mL硫酸(ρ约1.84g/mL),慢慢加入到150 mL水中。

3.4 硫酸溶液,1+4

取50mL硫酸(ρ约1.84g/mL),慢慢加入到200 mL水中。

3.5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5H

2

O)= 0.1mol/L

3.5.1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

2S

2

O

3

·5H

2

O)(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用新煮沸且已

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贮于棕色瓶中,放置两周后使用。

3.5.2标定

称取0.15g于120℃烘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精确至0.0001g。置于碘量瓶中,加入25 mL水使之溶解,加2g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1+4),混匀,于暗处放置10分钟,加入150 mL水,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0.5mL 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3.5.3计算

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m/(V1-V2)×0.04903

式中: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 —重铬酸钾的质量,g;

V

1

—滴定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4903 —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1.000mol/L]相当

的以克表

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3.6 碘标准溶液,c(I

2

)= 0.1mol/L 3.6.1 配制

称取6.5g碘及17.5g碘化钾,溶于50mL水中,稀释至500 mL,混匀。保存于棕色具塞瓶中。

3.6.2 标定

准确量取30.00-35.00 mL 配制好的碘标准溶液(0.1mol/L),置于碘量瓶中,加入150 mL水,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0.5 mL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

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同时作水所消耗碘的空白试验,取250 mL水,加0.05 mL配制好的碘标准溶液(0.1mol/L)及0.5mL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

3.6.3 计算

C=(V-V2)C1∕V1-0.05

式中:C—碘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c

1

V—滴定时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时所使用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1

—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2

0.05—空白试验中加入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7 碘标准溶液,0.02mol/L

吸取50mL碘标准溶液(0.1mol/L),用水稀释至250mL,混匀。

3.8 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

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煮沸,放冷备用,此溶液临时现配。

3.9氢氧化钠溶液,100g/L

称取10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

4 操作步骤

4.1样品的测定

吸取50.00 mL葡萄酒(果酒)样品于250 mL碘量瓶中,加入少量碎冰块,再加入1 mL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及10 mL硫酸溶液(1+3),用碘标准溶液(0.02mol/L)迅速滴定至淡蓝色,保持30s不变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4.2空白的测定

以水代替样品,作空白试验,操作同4.1。

5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总二氧化硫的含量,以mg/L表示:

X =c×(V-V0)×32∕25×1000

式中:X —样品中总二氧化硫的含量,mg/L;

c —碘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样品测定时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空白试验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1.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32—与1.00mL碘标准溶液[c(I

2

25—取样体积,mL。

6 精密度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7 参考文献

GB/T 15038-94 “葡萄酒、果酒通用试验方法”中5.5“总二氧化硫”内“第二法直接碘量法”

2

1

葡萄酒及果酒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来源于: 1、《关于印发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4年12月23日国质检监〔2004〕557号) 2、《关于发布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的通知》(2005年9月26日国质检监函〔2005〕776号)之《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第1号)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葡萄酒、果酒是指以葡萄、各种水果或浆果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葡萄酒及果酒的申证单元为1个:葡萄酒及果酒。主要品种有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等。以浸泡或者蒸馏工艺生产的果酒不纳入发证范围。 葡萄酒或果酒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获证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加工灌装);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原酒加工、不进行灌装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加工灌装、不进行原酒加工的企业(以下简称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5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葡萄酒及果酒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2.原酒加工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原酒3.加工灌装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酒→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材料的质量。 2.发酵与贮存过程的控制。 3.稳定性处理。 4.调配。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以调配酒冒充发酵酒。 3.葡萄汁或果汁含量不足。 4.微生物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绿化带不宜种植有飞絮和有浓郁气味的植物。葡萄酒及果酒生产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贮酒、调酒、灌装、仓库等场所,原酒加工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贮酒、仓库等场所,加工灌装企业应具备贮酒、调酒、灌装、仓库等场所。污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他条件应满足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

家庭葡萄酒酿造方法

家庭常见的葡萄酒制作(酿造)方法简介 自己酿制葡萄酒,不用添加发酵剂,也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澄清剂,家酿的葡萄酒利用野生酵母菌分解葡萄中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另加点糖提高酒精度。一般保质期不超过两年,所以成酒后应在两年内喝光。以下是在家酿造葡萄酒的简单方法: 一:酿酒所需的工具: 1、发酵器(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张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2、二次发酵容器及装酒的容器。可以用空酒瓶等。 3、一根细塑料管。用来在发酵完成后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从发酵容器中倒出。

4、木棒或筷子。用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葡萄皮和葡萄汁。 5、丝袜或细纱布。用来过滤葡萄酒汁。 二、材料: 非常简单,主料是成熟、颜色深的葡萄,业余条件下如巨丰、玫瑰香等。辅料是冰糖或白糖。用于发酵的葡萄和糖的重量比例为10:1。 三、过程:

1、将主发酵器(即玻璃坛等)充分洗干净,控干。 2、将葡萄摘除坏珠、瘪珠,浸泡,然后冲洗干净、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洗时不要用手搓,因为发酵时要利用葡萄皮上的白霜(上面有大量野生酵母)进行发酵。 3、把手洗干净,将葡萄捏破,葡萄肉挤到主发酵器中,然后将葡萄皮也放进发酵器中,千万别把葡萄皮扔掉,一是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可以启动自然发酵,二是葡萄酒需要葡萄皮的颜色。 如果发酵器较小,可以一颗葡萄一颗葡萄的挤,如果发酵器较大,可以同时抓住三五颗葡萄,把手伸到容器中捏破,然后松手将破碎葡萄放下。

4、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发酵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装的过满,会把宝贵的葡萄酒汁溢出;盖子拧的过紧,可能会产生瓶子爆炸;另外葡萄发酵也需要微量氧气。 5、将装好葡萄的发酵器放在阴凉通风处。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大约会在12个小时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6、在发酵启动后,每天两次用木棒或筷子将葡萄皮压入酒液中,然后盖上盖子。 7、发酵启动后一到两天内,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如10斤葡萄放半斤糖,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放糖的作用是提高酒精度。一般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一度。 8、发酵启动后三到四天时,再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即两次放的糖的总重量为葡萄重量的1/10,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 9、葡萄酒发酵一般需要在室温下发酵6~8天,如北京夏天需要6天左右,秋天需要8天左右,当发酵器中很少有气泡,并且基本上只剩下没有颜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了。 10、当酒精发酵完成后,首先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器,然后将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丝袜或细纱布过滤,过滤

奶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

《乳品分析与检测》主编张延明薛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5~ 理化指标——酸度,脂肪,蛋白质,奶粉中乳糖、蔗糖和总糖,相对密度,奶粉中水分,溶解度,杂质度,掺假,抗生素的测定。 一、酸度的测定 乳品滴定酸度的表现形式:吉尔涅尔度()、乳酸度、pH 正常的新鲜乳,pH为6.5~6.7, 16~18吉尔涅尔度 酸碱滴定法:1、原理: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时,乳中的乳酸与0.1mol/L NaOH反应,生成乳酸钠和水。根据强碱的消耗量计算乳的酸度。指示剂用酚酞。滴定终点为无色变为粉红色(30s)不退色。2、仪器:0.1mol/L NaOH标准溶液(保护此溶液,防止CO2渗透)、酚酞、碱式滴定管、pH计、150mL和250mL锥形瓶。3、0.1mol/L NaOH标准液的配制及标定:用邻苯二家酸氢钾经行标定,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4、操作方法:对于原料乳来讲——吸取10ml乳样注入150ml锥形瓶中,再加入2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不加水时判定中点不太容易,可导致酸度提高),加入0.5毫升的0.5%酚酞,小心混匀,再用0.1mol/L NaOH标准液滴定,直至为红色30s不退色。把消耗的0.1mol/L NaOH标准液乘以10,即为鲜乳的酸度。对发酵乳——称样5g左右于锥形瓶中,加入40ml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再加1%酚酞5滴,小心摇匀,用标准液滴定,滴定所消耗的0.1mol/L NaOH标准液的量除以样品克数,再乘以100,即为所求的酸度。 酒精滴定法:1、原理:(1)乳中酪蛋白胶粒带有负电荷,酪蛋白胶粒具有亲水性,在胶粒周围形成了结合水层,所以,酪蛋白在乳中以稳定的胶体状态存在。(2)酒精是较强的亲水性物质,它可使蛋白质胶粒脱水,浓度越大,脱水作用越强。(3)当乳的酸度增高时,酪蛋白胶粒带有负电荷被H+中和。(4)酪蛋白胶粒周围的结合水易被酒精脱去,中和负电荷造成凝集。用一定浓度的酒精与等量牛乳混合,根据蛋白质的凝集,判定牛乳的酸度,以测定原料乳在高温加工中的热稳定性。2、仪器和试剂:体积分数68%乙醇(调至中性)、体积分数70%乙醇(调至中性)、体积分数72%乙醇(调至中性)、试管、吸管3、用吸管吸取2ml 乳液于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酒精,边加边转动,使酒精与乳样充分混合,振摇后不出行絮片的牛乳符合表3-3酸度标准,出现絮片的牛乳为酒精阳性如乳,表示其酸度较高。试验温度为20℃为标准,不同温度需经行校正,4、结果对照: 3-3对照表 酒精浓度% 不出现絮片的酸度/吉尔尼尔度 68 <20 70 <19 72 <18 二、脂肪的测定 1、巴布考克法。原理:牛乳与硫酸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乳糖、蛋白质等非脂成分溶解,使脂肪球膜破坏,脂肪游离出来。由于硫酸作用产生的热量,促使脂肪上升到液体表面,再经过加热离心后,则脂肪集中在巴氏乳脂瓶颈处,直接读取脂肪层高度即为脂肪含量。操作方法:吸取20℃牛乳17.6ml,注入巴氏乳脂瓶中,加入等量硫酸,小心倒入乳脂瓶中,硫酸流入牛乳下层,摇动乳脂瓶使牛乳和硫酸混合,即成棕黑色,继续摇动2~3min,将乳脂瓶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r/min离心5min,取出后向瓶中加60℃热水至分离的脂肪层在瓶颈部刻度处,再用同样的转速旋转2min,取出置于60℃水浴锅保温5min,立即度数。所得数即为脂肪的百分数。 2、盖勃氏法。原理:在原料乳中加入硫酸,可破坏牛乳的胶质性,使牛乳中的酪蛋白钙盐

酒的酒精度,总酸,总酯测定

一、啤酒酒精度的检测方法 1、方法:蒸馏法分离被测组分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用小火将啤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收集馏出液。用密度瓶测定馏出液的密度,密度以相同温度下,同体积的溶液和纯水之间的质量比来表示。根据密度-酒精度对照表,可查得酒精含量。 3、实验仪器: 电炉,调压变压器,铁架台,500mL园底烧瓶(锥形瓶),冷凝管,100mL 容量瓶,规格为25mL附有温度计并具有磨口帽小支管的密度瓶4、操作步骤: 4.1 样品处理 (1)在已精确称重至0.05g 的500mL三角烧瓶中,称取 l00.0g除气啤酒,再加50mL水, (2)按上冷凝器,冷凝器下端用一已知重量的100mL容量瓶或量筒接收馏出液。若室温较高,为了防止酒精蒸发,可将容量瓶浸于冷水或冰水中。 (3)开始蒸馏时用文火加热,沸腾后可加强火力,蒸馏至馏出液接近100mL时停止加热。 (4)取下容量瓶,于普通天平上加蒸馏水至馏出液重100.0g,混匀。4.2 馏出液密度的测定 (1)空瓶称重:将密度瓶洗干净后,吹干或低温烘干(可用少量酒精或乙醚洗涤),冷却至室温,精确称重至0.1mg。 (2)称水重:将煮沸30分钟并冷却至15~18℃的蒸馏水装满密度瓶(注意瓶内不要有气饱)。装上温度计。立即浸入 20±0.1℃的恒温水浴中,让瓶内温度计在20℃下保持20分钟,取出密度瓶用滤纸吸去溢出支管外的水,立即盖上小帽,室温下平衡温度后,擦干瓶壁上的水,精确称重。 (3)馏出液称重:倒出蒸馏水,用少量馏出液洗涤后,加入冷却至15~19℃的馏出液,按(2)测得馏出液重量。 (4)密度计算:

馏出液密度=密度瓶和馏出液重—空瓶重蒸馏水重—空瓶重 4.3 查密度和酒精对照表,求得酒精含量。我国部颁标准规定11度啤酒的酒精含量不低于3.2%,12度啤酒的酒精含量不低于3.5%。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葡萄酒、果酒是指以葡萄、各种水果或浆果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葡萄酒及果酒的申证单元为1个:葡萄酒及果酒。主要品种有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等。以浸泡或者蒸馏工艺生产的果酒不纳入发证范围。 葡萄酒或果酒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获证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加工灌装);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原酒加工、不进行灌装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加工灌装、不进行原酒加工的企业(以下简称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5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葡萄酒及果酒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2.原酒加工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原酒 3.加工灌装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酒→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材料的质量。 2.发酵与贮存过程的控制。 3.稳定性处理。 4.调配。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以调配酒冒充发酵酒。 3.葡萄汁或果汁含量不足。 4.微生物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绿化带不宜种植有飞絮和有浓郁气味的植物。葡萄酒及果酒生产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贮酒、调酒、灌装、仓库等场所,原酒加工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贮酒、仓库等场所,加工灌装企业应具备贮酒、调酒、灌装、仓库等场所。污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他条件应满足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审查通则的相关规定。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葡萄酒、果酒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有: 1.原料处理设备:破碎机、压榨机、输送泵。 2.发酵设备:控温发酵罐。 3.贮酒设备:贮酒罐、输送泵。 4.过滤设备:硅藻土过滤机、板框过滤机等。 5.冷冻设备:冷冻机、隔热罐或速冻机。 6.杀菌系统:锅炉或其他供热设施。 7.除菌设备:杀菌设备或除菌过滤设备。 8.灌装设备:半自动或自动洗瓶机、自动装酒机。 原酒加工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为上述1、2、3条中规定的设备,并具备粗滤设备,如硅藻土过滤机。 加工灌装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为上述3、4、5、6、7、8条中规定的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10344-1989《饮料酒标签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T15037-1994《葡萄酒》;QB/T1982-1994《山葡萄酒》;QB/T1983-1994《山楂酒》;QB/T2027-1994《猕猴桃酒》。

制作葡萄酒的方法

制作葡萄酒的方法 很多人喜欢喝葡萄酒,但是又不喜欢市面上销售的,因为他们觉得市面上销售的葡萄酒不太真实。所以就想自己动手来制作葡萄酒,制作葡萄酒其实也不难的,只要你把握好发酵的时间,这样对制作葡萄酒就没有什么难度了。自己动手制作的葡萄酒和市面上的比起来的,是不同级别的。 葡萄酒是很多人都喜欢品尝的一种酒类,这个葡萄酒的原材料就是葡萄了,利用原始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葡萄酒一定是你喜欢的,这样的葡萄酒更加的香醇,浓郁。 具体制作方法:5斤葡萄一斤冰糖(5:1),要上等的白冰糖,盖好玻璃盖子,密封好。(买那种磨砂瓶盖的玻璃瓶,比较耐用密封性好)。 1.破碎。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挤碎或捣碎,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2.发酵。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

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气,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3.压榨。压榨的方法是用洁净的布袋或纱布,进行挤压或扭压,红葡萄酒液即流出来,称为元酒。 4.加鸡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约加鸡蛋清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清打成泡沫状,用少量酒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搅拌和静置,至酒液清透明,将沉淀物弃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觉得葡萄酒应该是甜的,因此,需将葡萄酒进行加糖调配,加糖量约12~14%,溶解糖时要用原酒搅拌溶解。这样,具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适口的红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闭贮存2个月,则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制作葡萄酒的方法,希望对一些有需要的人会有所帮助。制作葡萄酒的器皿也是很重要的,大家

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总糖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1.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植物可溶性糖的一种提取方法。 二、原理: 糖类在较高温度下可被浓硫酸作用而脱水生成糠醛或羟甲基糖醛后,与蒽酮 (C 14H 10 O)脱水缩合,形成糠醛的衍生物,呈蓝绿色。该物质在620 nm处有最大吸 收,在150 μg/ml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可溶性糖含量成正比。 这一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糖含量在30 μg左右就能进行测定,所以可做为微量测糖之用。一般样品少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比较合适。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刻度吸管等 2.试剂: (1)葡萄糖标准液:l00 μg/ml (2)浓硫酸 (3)蒽酮试剂:0.2 g蒽酮溶于100 ml浓 H 2SO 4 中。当日配制使用。 3.材料:淀粉 四、操作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7支试管,按下表数据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管号 1 2 3 4 5 6 7 葡萄糖标准液(ml)0 0.1 0.2 0.3 0.4 0.6 0.8 蒸馏水(ml) 1 0.9 0.8 0.7 0.6 0.4 0.2 葡萄糖含量(μg)0 10 20 30 40 60 80 在每支试管中立即加入蒽酮试剂4.0m1,迅速浸于冰水浴中冷却,各管加完后一起浸于沸水浴中,管口加盖,以防蒸发。自水浴重新煮沸起,准确煮沸l0 min 取出,用冰浴冷却至室温,在620 nm波长下以第一管为空白,迅速测其余各管 吸光值。以标准葡萄糖含量(μg)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

2.植物样品中总糖的提取: 精确称取0.5g,置于50 ml三角瓶中,加水15 m1,盐酸10ml,沸水浴20min,定容至100ml,得提取液。取10ml滤液定容至100ml 3.测定 吸取1 ml已稀释的提取液于试管中,加入4.O ml蒽酮试剂,平行三份;空 平均值在标白管以等量蒸馏水取代提取液。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作。根据A 620 准曲线上查出葡萄糖的含量(μg)。 五、结果处理 C ×V总× D 样品含糖量(%)= ─────────────×100 W ×V测×106 其中:C——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糖含量(μg), V总——提取液总体积(ml), V测——测定时取用体积(ml), D——稀释倍数, W——样品重量(g), 106——样品重量单位由g换算成μg的倍数 六、注意事项: 该法的特点是几乎可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不但可测定戊糖与已糖,且可测所有寡糖类和多糖类,包括淀粉、纤维素等(因为反应液中的浓硫酸可把多糖水解成单糖而发生反应),所以用蒽酮法测出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实际上是溶液中全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总量。在没有必要细致划分各种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用蒽酮法可以一次测出总量,省去许多麻烦,因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但在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时,则应注意切勿将样品的未溶解残渣加入反应液中,否则会因为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与蒽酮试剂发生反应而增加了测定误差。此外,不同的糖类与蒽酮试剂的显色深度不同,果糖显色最深,葡萄糖次之,半乳糖、甘露糖较浅,五碳糖显色更浅,故测定糖的混合物时,常因不同糖类的比例不同造成误差,但测定单一糖类时则可避免此种误差。 七、思考题: 1.在从山芋粉中提取总糖时,加入盐酸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蒽酮比色法测定植物组织中总糖含量的原理。

家庭自制葡萄酒的方法

自制葡萄酒的方法 一、 准备工具:家酿葡萄酒的工具很简单,我使用的工具包括容量 10公升的医用广口瓶四只,旧葡萄酒瓶、 大可乐瓶十余个,塑料或者不锈钢饭勺一个、塑料漏斗一个,塑料虹吸管( 1.5米长,可到卖金鱼的市场购买) 一根,过滤残渣用尼龙袜一只。 二、 选购原料:我们这里不是葡萄产地,但是批发市场上外地来的葡萄总是供应不断,其中以“巨丰”品种 为多,价钱目前为每公斤 2元左右,据说秋后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每公斤 1元。购买葡萄要选择那些成熟、饱满、 没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颜色越深越好。 三、 清洗葡萄:如果在当地购买葡萄,并且知道葡萄收获之前没有喷洒农药,则此工序可以取消。为了放心 起见,我还是对葡萄进行了清洗:现在的葡萄都是用塑料袋包装后放进塑料包装箱中,每箱 5公斤左右,运输到 家之后,将葡萄从塑料袋倒进塑料箱,取出其中的保鲜剂,然后将装着葡萄的塑料箱放进水池(我用的是家里的 浴盆)之中浸泡,浸泡时可摇晃几次塑料箱,两个小时之后将水放净,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将塑料箱放在通风的 地方控干水分。 四、 破碎装瓶,首次发酵:破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葡萄从梗上摘下,三、五个一起放在手中,然后把手 伸进广口瓶,把葡萄皮攥破即可。注意瓶子不可以装满,到三分之二处就要停止。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 分在酵母菌作用下产生的,如果你喜欢酒精度数高一些,中间可以分几次撒进白砂糖或者蜂蜜。我是按照 10公 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来的葡萄酒大约在 10度,类似市场出售的干红。葡萄装瓶后把瓶子盖好 (不要盖的很严,只要不进灰尘就可以了) ,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发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们 不必考虑发酵菌种问题。 东北的家庭都有暖气,室温在 18C 左右,这样的室温很适宜做葡萄酒。一般说来,装瓶后 24小时即可观察 到瓶内有气泡出现,以后便发现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渐增多。这时每天用勺子搅动两次,把 露出来的葡萄皮压进,让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五、 渣、液分离,二次发酵:经过 5~7天,发酵逐渐转为平缓,葡萄皮浮在上面,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 大部分葡萄肉的残渣沉在瓶底, 此时就应该把残渣和酒液分离。 具体办法是先用虹吸管将中间的酒液吸出, 把残渣装进尼龙袜,用手由轻到重的挤压,再像拧衣服一样拧,使残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净。最后把所有的酒液混 合在一起,装进广口瓶继续发酵。此时酒液很混浊,你大可不必介意。 六、 过滤澄清:第二次发酵时间大约为一个星期,此时酒液已经澄清,也不再升起气泡。这时可对瓶内酒液 进行一次过滤:用虹吸管先把上面的酒液吸出,然后对含有残渣和酒泥的部分过滤,装进瓶中静置。如 果你想让 葡萄酒有晶莹剔透的感觉,则可以用鸡蛋请对其进一步澄清。具体操作办法是:将鸡 蛋( 磕一个小孔,把蛋清倒进大碗(不必要倒得很净,剩余部分你可以煎一个鸡蛋作为下酒 菜) 不要怕费力气,最少打它十几分钟,让满碗全是蛋清泡沫。之后用酒液将蛋清泡沫冲进广口瓶, 中的酒液充分搅拌,接着静置二个星期。 七、 储藏和饮用:经过静置澄清后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装进小瓶储藏。用 1.5升的旧葡萄酒瓶最为理想,装 “可乐”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错,装瓶要装的满一些,瓶盖也要盖紧,然而放到家中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据说 储存温度最理想的是 13C )。什么时候想喝,就拿出一瓶,建议你每天晚上都喝上半斤。按照这一方法所酿造的 葡萄酒,味道和市场上的干红差不多,如果你招待女客人,可以在里面加一些白砂糖或者蜂蜜,足可以让女士在 甜美中陶醉。 葡萄酒的制作方法(自制葡萄酒) 自制葡萄酒很简单的,去年俺酿过 ,是不错的。绝对的百分百原汁红葡萄酒 .去年我酿酒时红葡萄才七毛钱一 斤,味道和干红非常相似.酒精度约在十三度左右。 然后 10公升酒一个鸡蛋) ,用筷子将蛋清打散, 用勺子将广口瓶

食品中四种糖的含量测定

应用报告LC005 饮料中四种糖的含量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LC1600高效液相色谱仪(含RI-201H示差折光检测器1台,P1600高压恒流泵1台,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2004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标准品(>97%,国药试剂);乙腈(色谱纯,美国Tedia);二次蒸馏水。 1.2 溶液配制 1)糖标准贮备液 分别称取1g(精确至0.1mg)的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标准品,于5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20mg/ml的上述四种糖的混标标准贮备液。 2)糖标准溶液 分别取标准贮备液0.50ml、1.00 ml、2.00 ml、3.00 ml、5.00 ml于1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分别得浓度为 1.0mg/ml、2.0mg/ml、4.0mg/ml、6.0mg/ml、10.0mg/ml的混标标准溶液。 3)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4)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g铁氰化钾溶液,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1.3 样品前处理 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参考GB/T 22221—2008进样样品前处理。 精密量取除了CO2的样品5ml,移入10ml的容量瓶中,缓慢加入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各0.5ml,放置室温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取2ml滤液,过0.45um微孔滤膜,作为待测样品溶液。 1.4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odex NH2P-50(4.6×250mm) 流动相:乙腈/水=75/25

1502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关于发布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的通知(2005年9月26日国质检监函〔2005〕776号)之《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修改单(第1号) 关于印发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2004年12月23日国质检监〔2004〕557号)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葡萄酒、果酒是指以葡萄、各种水果或浆果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葡萄酒及果酒的申证单元为1个:葡萄酒及果酒。主要品种有葡萄酒、山葡萄酒、苹果酒、山楂酒等。以浸泡或者蒸馏工艺生产的果酒不纳入发证范围。 葡萄酒或果酒的生产企业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获证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加工灌装);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原酒加工、不进行灌装的企业,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原酒);只进行葡萄酒或果酒加工灌装、不进行原酒加工的企业(以下简称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产品名称:葡萄酒及果酒(加工灌装)。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1502。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1.葡萄酒及果酒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2.原酒加工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破碎(压榨)→发酵→分离→贮存(澄清处理)→原酒 3.加工灌装的基本生产流程 原酒→澄清处理→调配→除菌→灌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原材料的质量。 2.发酵与贮存过程的控制。 3.稳定性处理。 4.调配。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以调配酒冒充发酵酒。 3.葡萄汁或果汁含量不足。 4.微生物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绿化带不宜种植有飞絮和有浓郁气味的植物。葡萄酒及果酒生产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贮酒、调酒、灌装、仓库等场所,原酒加工企业应具备原料加工、酿酒、

家庭自制葡萄酒的制作方法

家庭自制葡萄酒的制作方法 1.破碎。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挤碎或捣碎,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然后再去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 2.发酵。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气,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3.压榨。压榨的方法是用洁净的布袋或纱布,进行挤压或扭压,红葡萄酒液即流出来,称为元酒。 4.加鸡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约加鸡蛋清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清打成泡沫状,用少量酒充分搅拌混合,然后加入酒中,再充分搅拌和静置,至酒液清透明,将沉淀物弃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数人的习惯是觉得葡萄酒应该是甜的,因此,需将葡萄酒进行加糖调配,加糖量约12~14%,溶解糖时要用原酒搅拌溶解。这样,具有浓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适口的红葡萄酒制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闭贮存2个月,则酒的风味更加醇厚。 葡萄酒(pú táo jiǔ ):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通常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前者以带皮的红葡萄为原料酿制而成;后者以不含色素的葡萄汁为原料酿制而成。葡萄酒是指用纯葡萄汁发酵,经陈酿处理后生成的低酒精度饮料。全世界葡萄酒品种繁多,一般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葡萄酒的分类: (一)按酒的颜色 1.红葡萄酒:葡萄带皮发酵而成,酒色分为深红,鲜红,宝石红等。 2.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红葡萄榨汁后不带皮发酵酿制,色淡黄或金黄,澄清透明,有独特的典型性。 3.桃红葡萄酒:用红葡萄经过短期浸渍发酵酿成的葡萄酒,一般颜色为粉红色。 一,一定要在葡萄大量上市的夏天买自然成熟的葡萄,不要买反季节的大棚里栽种的葡萄。要买紫红色的成熟了的葡萄(尝尝味道,很甜的一般是成熟

糖类测定方法大全

糖类测定方法大全 (一)测定方法概述 (二)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1、提取液制备 (1)常用提取剂——水、乙醇 (2)提取液中含糖量控制0.5~3.5mg/mL (3)含脂肪食品先脱脂,然后用水提取 (4)含淀粉及糊精食品(乙醇沉淀淀粉等)用70~75%乙醇溶液提取 (5)含乙醇及CO2液态食品,蒸发至1/3~1/4原体积,以除去C2H5OH及CO2 (6)酸性食品应先中和防止低聚糖部分水解 (7)提取固体样品有时需要加热,以提高提取效果。一般在40~50℃,防止多糖溶出 (8)乙醇作提取剂加热时应安装回流装置 2、提取液的澄清 (1)影响测定的杂质 色素、蛋白质、果胶、可溶性淀粉、有机酸、氨基酸、单宁,可影响颜色、浑浊、过滤困难。 (2)澄清剂 ①醋酸铅(中性)Pb(CH3COO)2·3H2O,形成沉淀,吸附杂质,可除去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单宁等。 ②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二者生成氰亚铁酸锌↓吸附蛋白质等干扰物。 ③硫酸铜和氢氧化钠Cu离子使蛋白质沉淀。 (3)澄清剂用量 用量适宜,以无新沉淀为准,如2ml饱和醋酸铅(30%)、

(4)除铅剂 由于铅影响还原糖的测定,生成铅糖化合物。 常用除铅剂有草酸钠、硫酸钠、磷酸氢二钠。 (三)蓝—爱农(Lane-Eynon)法 测定还原糖 (国际上常用的定量糖的方法) 1、原理 斐林试剂甲液(CuSO4·5H2O) 斐林试剂乙液(酒石酸钾钠+NaOH) 甲、乙混合→酒石酸钾钠合铜 酒石酸钾钠合铜+葡萄糖→ 葡萄糖酸+ Cu2O↓(红棕) 终点的确定: 葡萄糖+亚甲基蓝(氧化态)→亚甲基蓝(还原态) 过量兰色无色 (兰色消失) 终点时的颜色为:兰色消失了的红棕色 2、测定 ①预测 准确吸取斐林试剂甲液5.00mL、乙液5.00mL→锥形瓶中,△至沸腾,再加入亚甲基蓝指示剂,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样液滴至蓝色褪尽。(先快后慢,要求很快达到终点,因为亚甲基蓝易被空气氧化为蓝色,且要求在加热的情况下以除去空气) ②测定 甲液5mL、乙液5mL→锥形瓶中,加入比上述预测量少0.5~1ml样液在2min 内沸腾,维持沸腾2min,加入3滴亚甲基蓝指示剂,再在3min内滴定至蓝色褪尽。 3、计算 F 还原糖% = --------------------- ×100 ( V1/V ) × m m--样品质量,mg;V1--滴定量mL;V--样液总mL; F--还原糖因素,10mL费林试剂,相当的还原糖量mg F的求得有两种方法: A、用标准还原糖液用上面同样方法标定10ml费林试剂求得。 B、查蓝—爱农法专用“还原糖因数表”附表 例若V1=26 则F=49.9

白酒中酯类的测定

反相液相色谱测定白酒中多种香味物质 前言: 白酒是含香味物质的高浓度酒精水溶液,其主要成分乙醇、水总量约占到98%-99%以上,而其余的微量成分则占不到 2%,但是这 2%的微量成分是构成不同白酒香味特征的决定性因素。白酒中微量香味成分繁多,各种微量成分呈香呈味强度的不同以及在他们白酒中含量和相互比例的不同,构成了不同香型和不同风格的中国白酒,全国五大香型白酒,即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米香型和其他香型白酒。展为芝麻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和特香型白酒 5 种,与前面提到的五大类型并称为全国白酒十大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种类大概有成百上千种,其中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二元酸(庚/辛/壬)二乙酯、β-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三/四甲基吡嗪、糠醛、乙缩醛等十几种成分是白酒香味的常见重要组成,也是各厂家质量控制检测的关键成分。每种香型的中国白酒都有其特征性的香味成分,比如,β-苯乙醇是豉香型和米香型的特征性成分,酱香型茅台酒糠醛含量高,芝麻香型酒的特征性成分是 3-甲硫基丙醇,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在凤香型白酒和酱香型茅台中含量较高。 白酒工艺精良,组成复杂,风味独特,准确测定白酒中香味组分的含量是白酒质量控制分析的关键。目前对白酒的质量控制和成分的分析检验中,主要依靠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方法。但是,白酒中香味组分性质各异,很难用一种分析方法准确地分析多种不同类别的香味成分,所以要根据具体的被测物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本文建立了 HPLC-UV 同时测定白酒中的5 种香味化合物的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对监控白酒行业质量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实意义。 实验方法: 一、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LC-20A,岛津,日本) 固相萃取装置(24 口,SUPELCO,美国) 固相萃取小柱(Oasis HLB 6cc,Waters,美国)

酒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十五、酒类 细则39: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白酒包括以淀粉原料或糖质原料加入糖化发酵剂(糖质原料无须糖化剂),经固态、半固态或液态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制成的产品。白酒的申证单元为1个。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获证产品名称:白酒、白酒(液态)、白酒(原酒)。白酒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编号为:1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与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原料处理→配料→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灌装→成品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配料; 2. 发酵; 3. 贮存; 4. 勾调。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 感官质量缺陷:如色泽、香气、口味、风格等与产品标识不符; 2. 酒精度与包装标识不符; 3. 固形物超标; 4. 卫生指标超标:如甲醇、杂醇油超标。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1. 厂房总体布局要求 要有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制酒车间、酒库、包装车间和成品库。原料库应阴凉、通风、干燥、洁净,并有防虫、防鼠、防雀设施。

(1)原料粉碎车间 原料粉碎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能满足原料除杂(土杂物)、粉碎、防尘的工艺技术要求。架空构件和设备的安装位置必须便于清理,防止和减少粉尘积聚。 (2)制酒车间 白酒车间的设计与设施应能满足白酒配料、糖化发酵、蒸馏的工艺技术要求。操作场所应有排气设施;场地坚硬、宽敞、平坦、排水良好。采用地锅蒸酒的工厂,地锅火门和贮煤场地必须设在车间外。发酵窖、池、缸、罐应按特定技术要求制作。 (3)酒库 必须有防火、防爆、防尘设施,库内应阴凉干燥。 (4)包装车间 包装车间必须远离锅炉房和原材料粉碎、制曲、贮曲等粉尘较多的场所,应能防尘、防虫、防蚊蝇、防鼠、防火、防爆。灌酒间应与洗瓶间、外包装间分开。 (5)成品库 成品库的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库内应阴凉、干燥,并有防火设施。 2. 生产设备、工具、管道等的要求 (1)所有接触或可能接触白酒的设备、管道、工器具和容器等,必须用无铅、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不与白酒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凹坑、裂缝。蒸馏冷却器必须用高纯锡、铝、不锈钢材料制作。 (2)各生产车间、酒库应根据工艺技术要求,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糖度计、酒度计等。 (3)酒库、包装车间、成品库应使用防爆开关和灯具,并装有安全防护罩。3.酒糟存放设施 应在远离生产车间的适当地点,设置便于销售、清理、避免霉烂的酒糟存放销售设施。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 测定总糖通常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将食品中的非还原性双糖,经酸水解成还原性单糖,再按还原糖的测定法测定,测出以转化糖的总糖量。 若需要单纯测定食品中的蔗糖量,可分别测定样品水解前的还原糖量及水接后的还原糖量,两者的差再乘以校正系数0.95就是蔗糖量,即1g转化糖量相当于0.95g蔗糖量。 1原理 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加入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以直接滴定法或高锰酸钾法测定。还原糖测定原理是根据还原糖可以还原碱性酒石酸铜,生成氧化亚铜这一特性来决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有甲乙液混合而成。试剂甲为硫酸铜溶液,试剂乙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甲乙两中溶液的混合液与还原糖作用,在加热滴定时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滴定终点可以借助次甲基兰做指示剂。次甲基兰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可被还原成无色。 2?仪器 !)恒温水浴箱 2)其他仪器同还原糖的测定 3试剂 1)6mol/L盐酸溶液

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I60%(体积分数)乙醇中。 3)200g/L氢氧化钠溶液 4)水解后的蔗糖标准溶液配制: (A)称取105度烘干至恒重的纯蔗糖I.OOOOg,用蒸馏水溶解,转移入5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纯蔗糖 2mg. (B )吸取蔗糖标准液50毫升置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6mol/L5 毫升在68---70度水浴中加热15min,冷去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200g/L的氢氧化钠中和至中性,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标准液1毫升相当于蔗糖 1mg. 5)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 6)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7)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毫升冰醋酸,加水溶解 至100毫升 8)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4测定方法 (1)样品处理(对于无蛋白质的饮料此处理步骤可以省略) 吸取果汁饮料样品10毫升于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摇匀,摇匀后加

图解葡萄酒的制作方法

葡萄酒的制作方法(图) 本文详细介绍了葡萄酒的制作方法内含图片说明。下面就来看看葡萄酒的制作方法吧! 买回来足量的葡萄,最好是巨峰葡萄。有些葡萄适合做酒,有些品种是不适合做的。大致冲洗一下,千万不要害怕洗不干净而没命地穷洗恶洗,要知道酒厂做葡萄酒是不洗的,咱们自制也不要洗过份,因为葡萄皮上那层白霜是天然的发酵剂,把它洗没了会不好发酵的呀。我第一次因为只怕它坏所以特意搞了一只新的软毛牙刷把每一粒葡萄都洗得好净,累得直不起腰来了,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当晚就发现了这个巨大的错误!第二天重买了葡萄重做。不过第一次做的也还可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葡萄晾到十足干——也不是要做葡萄干儿,只是晾到表面没有生水就

可以了。我想下了办法,把串串的葡萄夹到这个上面,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好一派丰收景象! 本人从附近市里买了大玻璃瓶。做葡萄酒的物件可以用陶瓷的或者玻璃的。二次发酵的时候也可以用可乐、雪碧瓶子。把手手洗净擦干,把葡萄们摘下来放进这瓶中,然后伸手进去抓得稀烂。做的全过程要

注意坚决不能沾油与生水。如果瓶口不够大,只好就势把葡萄捏烂带皮带籽儿扔进去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装太满,装到四分之三即可。因为葡萄发酵后会涨起来的,如果装太满就会溢出来啦。随后按10:2或者10:3的比例放适量白糖进去搅匀。呶,这是我今天新做的一大瓶。 哦对了,这是第一次发酵过程,不需要完全密封。盖住即可。因为葡萄发酵要产生大量气体,盖太紧的话有可能会炸盖的。 小酒儿好做瓶子难找啊!我刚开始做的时候真为用什么样的瓶子犯难了,在超市发现了这种超大的罐头后当即买了三瓶。不图吃罐头图内个瓶子。这是用唯一的用玫瑰香葡萄做的一罐,这个品种的葡萄不太出酒。我还没尝呢,不知道好喝不好喝。不过看起来是非常诱人的。

4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IFCC二级参考方法认证

·443·检验医学2019年5月第34卷第5期 Laboratory Medicine ,May 2019,V ol. 34,No. 54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的IFCC 二级参考方法认证 刘文彬,居 漪,唐立萍,王美娟,欧元祝,虞啸炫,李 卿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上海 200126) 摘要:目的 通过溯源至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 )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一级参考 方法,为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建立二级参考方法,完善HbA 1c 量值溯源体系。方法 分别采用HA-818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HA-8180)、Hb-92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Hb-9210)、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 毛细管电泳仪(简称Cap2)、MQ2000-PT 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简称MQ2000-PT )及各自的配套试剂组成的4种检测系统检测IFCC HbA 1c 工作组提供的24份样本,将检测结果与IFCC 公布的靶值比较,并根据IFCC 的评价规则评价4种检测系统的性能。结果 HA-8180、Hb-9210、Cap2和MQ-2000PT 的变异系数(CV )分别为1.1%、2.0%、2.2%、2.0%,不精密度分别为0.6、1.0、1.1、1.0 mmol/mol ;根据回归方程得出的结果与50 mmol/mol 水平的|偏移|分别为1.0、1.1、0.4、1.0 mmol/mol ;全年整体总误差(TE )分别为 2.2、 3.1、2.6、3.2 mmol/mol 。HA-8180的评价结果为“Sliver ”,Hb-9210、Cap2和MQ-2000PT 的评价结果均为“Bronze ”。结论 HA-8180、Hb-9210、Cap2和MQ-2000PT 4种检测系统均符合HbA 1c IFCC 二级参考方法的认证要求。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参考方法;总误差;生物医学变异 IFCC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for 4 HbA 1c determination systems LIU Wenbin , JU Yi ,TANG Liping ,WANG Meijuan ,OU Yuanzhu ,YU Xiaoxuan ,LI Qing.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hanghai 200126,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traceability of 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HbA 1c ) in Shanghai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with establishing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IFCC )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through tracing from the IFCC Primary Reference System. Methods Using 4 HbA 1c determination systems ,including HA-8180,Hb-9210,Capillarys 2 Flex Piercing (Cap2) and MQ2000-PT with their original reagents and calibrators ,the results of 24 samples sent by IFCC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arget values assigned by the IFCC Primary Reference Syst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were evaluated by the IFCC rules. Results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CV ) of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were 1.1% for HA-8180,2.0% for Hb-9210,2.2% for Cap2 and 2.0% for MQ2000-PT. The imprecisions were 0.6,1.0,1.1 and 1.0 mmol/mol ,respectively. The |biases| at the level of 50 mmol/mol were 1.0,1.1,0.4 and 1.0 mmol/mol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rrors (TE ) of whole year were 2.2,3.1,2.6 and 3.2 mmol/mol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rules ,HA-8180 got a "Sliver " score ,and Hb-9210,Cap2 and MQ2000-PT got "Bronze " score. Conclusions The 4 determination systems demonstrate traceability to the IFCC Secondary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Key words :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 ;Total error ;Biological variation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公共卫生体系(15GWZK030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15GWZK0301) 作者简介:刘文彬,男,1983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化学检验研究。 通信作者:居 漪,E-mail :juyi@https://www.360docs.net/doc/cd4149617.html, 。文章编号:1673-8640(2019)05-0443-04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9.05.013 2011年,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建立的糖化 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 1c ,HbA 1c ) 参考实验室获得了由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