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压铸模总体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小型压铸模的模座一般采用图10-10(a)所示的形式,垫块与动模座 板的平面接触,用螺钉连接和用销钉定位;小型压铸模的模座有时也 设计成支架式模座,如图10-10(b)所示,这种结构制造方便、重 量轻、省材料;对于中型压铸模,常常将垫块部分镶入动模座板和动 模支承板内,如图10-10(c)所示;大型压铸模的动模座板和垫块合 为一个整体,采用铸造方法成形,如图10-10(d)所示。模座通常 采用铸钢或球墨铸铁,这样既减少了零件数,提高了模具的刚性,又
• 10.2.3
• 定模座板与定模套板构成了压铸模定模部分的模体,由于定模座板与
压铸机的固定模板大面积接触,故一般不作强度计算。卧式压铸机用
H
表10-3所示。表10-3
D
h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4
• 动模座板与垫块组成动模的模座。模座与动模套板、动模支承板及 推出机构组成了动模部分的模体。压铸时,动模部分模体通过动模座 板连接固定在压铸机的移动模板上,因此动模座板上也必须留出安装 压板或紧固螺钉的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为了限制分型面Ⅰ和分型面Ⅱ的分型距离,达到定距分型的效果,还 分别设置了限位杆1和13,以及对各模板分别导向的动模导柱5和定 模导柱8。这种结构有时还应设置顺序分型脱模机构,按先后顺序,
上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1
• 动、定模套板一般受拉伸、弯曲、压缩3种应力,变形后会影响型腔 的尺寸精度。因此,在考虑套板的尺寸时,应兼顾模具结构与压铸工
E ——材料的弹性模量,取2×105 MPa

D ——型腔直径,mm

H1 ——型腔深度,mm

H ——套板厚度,mm

δ ——受力后弹性变形量,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 • 矩形套板如图10-7
• 式中 F1——边框长侧面受的总压力,F1=pL1H1 N
• F2——边框短侧面受的总压力,F2=pL2H1,N
卸料板由于推出力均衡,压铸件在脱模时不易变形,是薄壁压铸件常
用的脱模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4. • 在卧式压铸机上采用中心浇口时,为取出浇口余料,必须设置可移动
的模板,如图10-4所示。即在主分型面分型前,模具从辅助分型面Ⅰ 处分型。压铸件包紧力在压射冲头送料的推力作用下,定模板5与浇 口余料一起与动模板移动。继续开模,限位杆20阻止定模板的移动而 拉断浇口余料(或采用其他切料机械切断余料)。从主分型面Ⅱ处分 型,并使压铸件脱模。为支承定模板5,应设置定模导柱2 • 5. • 当一次分型不能使压铸件完全脱模时,应采取二次分型或多次分型的 结构形式。图10-5 所示为采用三次分型的结构形式,增加了型腔板9 和11两块可移动的模板,形成分型面Ⅰ和分型面Ⅱ两个辅助分型面和 主分型面Ⅲ
• L1——
mm
• L2——
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3. • 动、定模套板边框厚度的经验数据推荐值可如表10-1所示。
• 10.2.2
• 1. • 动模支承板的受力情况如图10-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式中 h —— 动模支承板的厚度,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5
• 1. • (1)导柱的结构。压铸模导柱的典型结构按照国家标准分为A型
(带头导柱)和B型(有肩导柱)两种。图10-11(a)为A型导柱, 固定部分的直径d1与导向部分的直径d基本尺寸相同,只是偏差值不 同;图10-11(b)为B型导柱,固定部分的直径d1比导向部分的直径 d大,且其大小和与之相配用的导套外径一致,这样可使导柱和导套 的安装固定孔大小一致,以便两孔同时加工,保证它们的同轴度。
• 1. • 圆形套板分为不通式和穿通式两种,如图10-6所示。图10-6(a)为
套板不通的形式,图10-6(b)为套板穿通的形式。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δ
• 各式中 S ——套板边框厚度,mm

p ——压射比压,MPa

[σ ——许用抗拉强度,45号钢调质后取80~100 MPa;
下一页 返回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3.
• 如图10-3所示,带卸料板的结构是在二板式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推出 压铸件的卸料板5。动模部分由卸料板5、动模板8和支承板9组成。 开模时,首先从主分型面分型,使压铸件脱离型腔后,推板16推动卸 料推杆10、卸料板5以及推杆11共同作用,使压铸件脱模。合模时, 定模板推动卸料板及卸料推杆带动推出机构复位,不必另设复位杆。
第10章 压铸模总体设计
•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3 压铸模的冷却 • 10.4 压铸模模体的常用材料 • 10.5 压铸模典型实例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1. • 定模板2和动模板6由整体形成,如图10-1所示。成形的定模镶块1和
动模镶块5分别镶嵌在定模板和动模板的盲孔套内,用螺栓紧固。模 体由两组模板组成。开模时,由主分型面分型。推杆7推出压铸件, 复位杆8 • 2. • 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分别由定模座板1、定模板3和动模板5、支承板 8组成。成形的定模镶块2和动模镶块4分别装入定模板3和动模板5的 通孔模套内,用螺栓压紧。开模时,由主分型面分型,推杆10推出压 铸件,复位杆9复位,如图10-2

F ——动模支承板所受的总压力,N F=pA
p
MPa,A
不重合的投影面积之和,mm2
• L ——垫块间距,mm
• B ——动模支承板的长度,mm
• [σw]——钢材的许用弯曲强度,MPa,正火态45号钢,[ σw ]取 92 MP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 • 动模支承板厚度的经验数据是按支承板所受总压力的大小选取的,具
体推荐值如表10-2所示。 • 3. • 当压铸件、溢流槽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较大而垫块的间
距L较长或动模支承板厚度h较小时,为了加强支承板的刚度,可在 支承板和动模座板之间设置与垫块等高的支柱;也可以借助于推板上 的导柱加强对支承板的支撑作用,如图10-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