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定桁架实验

静定桁架实验
静定桁架实验

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与桁架的受力特点。2.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实验实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际工程,对桁架工作性能作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

桁架数据表格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第2部分:记录试验微应变值和下弦杆百分表的读数,并完成表格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

由于理论计算的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的原因如下:实际的桁架结点由于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2. 通过试验总结出桁架上、下弦杆与腹杆受力特点,若将实验桁架腹杆反向布置,对比一下两者优劣。

当承受竖向向下荷载时,上弦受压,下弦、腹杆受拉。通过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反向布置之后,腹杆由之前的受拉变为受压,但是受力的大小不变。据此为避免压杆失稳,实验中布置的桁架形式更优越,受力更合理,更能发挥材料的作用。

桁架静载试验方案

新建北京动车段检查库及边跨钢桁架静载试验方案在新建北京动车段检查库及边跨钢桁架静载试验过程中,我总包方将予以全面配合,确保试验顺利完成,具体方案如下: 一、试验准备 试验选择位于C~E/37轴的GHJ-A02反为试验对象,试验进行前将加工检验合格的该榀桁架运至现场原位拼装,现场拼装焊缝均为一级,探伤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静载试验。 在C/37轴、D/37轴杯口处的柱间支撑埋件上各焊接4个M30×100螺栓柱,用以模拟使用工况中排架柱顶的钢桁架支座。螺.栓柱焊接过程中保证支座定位尺寸等同于原柱顶制作定位尺寸即螺栓群中距离为(38550+5)mm。 二、钢桁架吊装、固定 将拼装好的整榀钢桁架其吊立放置于C~E/37轴柱基杯口的支座上,连接。在桁架两侧上弦1/3节点处各设置两根揽风绳保证桁架的侧向稳定。四根揽风绳上同时设置四个倒链用以控制钢桁架的垂直度,现场安排测量人员分别在桁架吊立完毕和各级加载后观测桁架的垂直度,如发生倾斜即通过倒链予以调整。揽风绳设置示意图如下: 三、荷载准备 桁架加载前现场准备麻袋、石子以及磅秤,石子装袋后过磅,保证每袋标称50Kg,以便于计量加载值。 四、脚手架

于试验桁架两侧分别搭设双排落地式扣件脚手架用于施工人员添加荷载。脚手架按结构用脚手架搭设,立杆横距0.9m,纵距1.2m,大横杆间距1.5m。每排立杆外侧均设置抛撑,与地面成60度。桁架两侧脚手架通过脚 手管拉结,间距1.2m。脚手架布置示意图如下: 五、桁架屋面均布荷载布置 在桁架上弦杆有檩托的节点部位用脚手管绑制挑梁,在挑梁两侧沿上弦杆方向绑制顺杆,顺杆上铺设脚手板。加载时在桁架两侧逐一码放,保证荷载传递到节点板上。布置示意如下:

简支钢桁架的静载试验报告~

简支钢桁架的静载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掌握常用静态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学习结构静载试验的加载方案制定、测点布置和观测方法; 3、掌握结构静载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试验试件及仪器设备 1、试件:钢桁架,如图2-1所示。试件跨度L、高度h、杆件截面均为双肢等边角钢。L=1800,a=h=0.6m;桁架的上、下弦、垂杆均采用等边角钢2L40 4; 图2-1 钢桁架试件示意图 2、加载设备:液压千斤顶1台、荷载传感器1只、电阻应变仪2台、竖向加载架1套。 3、测试设备:位移计2只、磁性表座2只、仪表支架2座、静态电阻应变测试仪2台(电脑)。 三、试验方案 1、加载装置:如图2-2所示,试件一端采用滚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固定铰支座,在试件跨中施加竖向集中力,采用液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与试件之间装有荷载传感器,以测定力值。考虑到试件高度较小,故可不设侧向支承。 2、加载步骤:正式实验前应先预载一次,预载值为一个加荷级,检查试验装置;试验时,分五级施加荷载,每级为2kN,每级荷载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加至满载10kN时,持荷20min,然后分2级卸载。加载过程中,注意观察试验装置和试件反应,发现事故隐患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加载并及时卸载,重新调整装置,以确保试验安全。 3、观测方案:观测项目主要是桁架的挠度和杆件内力。 1)挠度量测采用位移计,在桁架的跨中布设位移传感器1#,2#。位移计用 磁性表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应与试件支敦分开,固定于试验台座上,

整个试验过程中应保持仪表支架稳固不动。 2) 杆件内力通过量测杆件轴向应变值经计算而得。杆件应变由粘贴在杆件 截面上的应变片和电阻应变仪进行量测,应变测点布置如图2-2所示。试验前预先贴好应变片,并按应变仪说明书采用多点测量线路连接好导线。在桁架的1-1,2-2,3-3,…8-8杆件截面处均1/4桥路布设应变测点; 图2-2 钢桁架加载装置 测点布置示意图 1--试件;2--支座;3--支敦;4--加载架横梁;5--千斤顶;6--荷载传感器;7--试验台座;8--电阻应变计;9--百分表 1 23 7 5 46 8 9

抗拔桩检测方案知识讲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 建工程(DS7-TA05标)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年版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检测方法

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第二节平面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 桁架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杆系结构,它是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几何形状不变的结构。桁架中各杆件的连接处称为节点。由于桁架结构受力合理,使用材料比较经济,因而在工程实际中被广泛采用。房屋的屋架(见图3-10)、桥梁的拱架、高压输电塔、电视塔、修建高层建筑用的塔吊等便是例子。 图3-10房屋屋架 杆件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桁架称为平面桁架(如一些屋架、桥梁桁架等),否则称为空间桁架(如输电铁塔、电视发射塔等)。本节只讨论平面桁架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有关桁架的详细理论可参考“结构力学”课本。在平面桁架计算中,通常引用如下假定: 1)组成桁架的各杆均为直杆; 2)所有外力(载荷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所处的平面内,且都作用于节点处; 3)组成桁架的各杆件彼此都用光滑铰链连接,杆件自重不计,桁架的每根杆件都是二力杆。 满足上述假定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实际的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如钢桁架结构的节点为铆接(见图3-11)或焊接,钢筋混凝土桁架结构的节点是有一定刚性的整体节点, 图3-11 钢桁架结构的节点 它们都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杆件的中心线也不可能是绝对直的,但上述三点假定已反映了实际桁架的主要受力特征,其计算结果可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分析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基本方法有节点法和截面法,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节点法 因为桁架中各杆都是二力杆,所以每个节点都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为计算各杆内力,可以逐个地取节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列出平衡方程,即可由已知力求出全部杆件的内力,这就是节点法。由于平面汇交力系只能列出两个独立平衡方程,所以应用节点法往往从只含两个未知力的节点开始计算。 例3-8 平面桁架的受力及尺寸如图3-12a所示,试求桁架各杆的内力。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试桩表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6×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 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 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

桁架结构

桁架结构 桁架结构(Truss structure)中的桁架指的是桁架梁,是格构化的一种梁式结构。桁架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厂房、展览馆、体育馆和桥梁等公共建筑中。由于大多用于建筑的屋盖结构,桁架通常也被称作屋架。 主要结构特点 各杆件受力均以单向拉、压为主,通过对上下弦杆和腹杆的合理布置,可适应结构内部的弯矩和剪力分布。由于水平方向的拉、压内力实现了自身平衡,整个结构不对支座产生水平推力。结构布置灵活,应用范围非常广。桁架梁和实腹梁(即我们一般所见的梁)相比,在抗弯方面,由于将受拉与受压的截面集中布置在上下两端,增大了内力臂,使得以同样的材料用量,实现了更大的抗弯强度。在抗剪方面,通过合理布置腹杆,能够将剪力逐步传递给支座。这样无论是抗弯还是抗剪,桁架结构都能够使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从而适用于各种跨度的建筑屋盖结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将横弯作用下的实腹梁内部复杂的应力状态转化为桁架杆件内简单的拉压应力状态,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力的分布和传递,便于结构的变化和组合。 桁架的历史演变 只受结点荷载作用的等直杆的理想铰结体系称桁架结构。它是由一些杆轴交于一点的工程结构抽象简化而成的。桁架在建造木桥和屋架上最先见诸实用。古罗马人用桁架修建横跨多瑙河的特雷江桥的上部结构(发现于罗马的浮雕中,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拔拉雕 Palladio)也开始采用木桁架建桥出现朗式、汤式、豪式桁架。英国最早的金属桁架是在1845年建成的,适合汤式木桁架相似的格构桁架,第二年又采用了三角形的华伦式桁架。 桁架种类 桁架可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桁架的外形分为:平行弦桁架(便于布置双层结构;利于标准化生产,但杆力分布不够均匀)、折弦桁架(如抛物线形桁架梁,外形同均布荷载下简支梁的弯矩图,杆力分布均匀,材料使用经济,构造较复杂)、三角形桁架(杆力分布更不均匀,构造布置困难,但斜面符合屋顶排水需要)。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试桩表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2.6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1.5m),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

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 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 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

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加载方式: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并仔细观察桩身混凝土开裂情况。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4)检测报告整理和提交 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检测中发现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要在24小时内及时报与业主; 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3天内提供临时检测报告供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正式报告10天内提供。

桁架静载试验方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新建北京动车段检查库及边跨钢桁架 静载试验方案 令狐文艳 在新建北京动车段检查库及边跨钢桁架静载试验过程中,我总包方将予以全面配合,确保试验顺利完成,具体方案如下: 一、试验准备 试验选择位于C~E/37轴的GHJ-A02反为试验对象,试验进行前将加工检验合格的该榀桁架运至现场原位拼装,现场拼装焊缝均为一级,探伤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静载试验。 在C/37轴、D/37轴杯口处的柱间支撑埋件上各焊接4个M30×100螺栓柱,用以模拟使用工况中排架柱顶的钢桁架支座。螺.栓柱焊接过程中保证支座定位尺寸等同于原柱顶制作定位尺寸即螺栓群中距离为(38550+5)mm。 二、钢桁架吊装、固定 将拼装好的整榀钢桁架其吊立放置于C~E/37轴柱基杯口的支座上,连接。在桁架两侧上弦1/3节点处各设置两

根揽风绳保证桁架的侧向稳定。四根揽风绳上同时设置四个倒链用以控制钢桁架的垂直度,现场安排测量人员分别在桁架吊立完毕和各级加载后观测桁架的垂直度,如发生倾斜即通过倒链予以调整。揽风绳设置示意图如下: 三、荷载准备 桁架加载前现场准备麻袋、石子以及磅秤,石子装袋后过磅,保证每袋标称50Kg,以便于计量加载值。 四、脚手架

于试验桁架两侧分别搭设双排落地式扣件脚手架用于施工人员添加荷载。脚手架按结构用脚手架搭设,立杆横 距0.9m,纵距 1.2m,大横杆间距 1.5m。每排立杆外侧均设置抛撑,与地面成60度。桁架两侧脚手架通过脚手管拉结,间距1.2m。脚手架布置示意图如下: 五、桁架屋面均布荷载布置 在桁架上弦杆有檩托的节点部位用脚手管绑制挑梁,在挑梁两侧沿上弦杆方向绑制顺杆,顺杆上铺设脚手板。加

桁架内力计算

15-1 多跨静定梁

031=+-=+'=qx qa qx y Q D X a x 3 1 = 2 当l X = α cos 2 l q Q B -= αα0sin sin =--qx y N A X

因在梁上的总载不变:ql l q =11 αcos 11 111q l l q q l l q === ()()()111221122111 1 1 d p l V f H M H H x a p a p l V M b p b p l V A A C B A B A A -?= ===+==+= ∑∑∑

f M H V V V V C A B B A A = = = f=0时,H A =∞,为可弯体系。 简支梁: ① 1 P V Q A - = ()a x P V A- - 1 H=+H A ,(压为正) ②()y H a x p x V M A A - - - = 1 1 即y H M M A - = D截面M、Q、N ()y H a x p x V M A A x ? - - - = 1 1 即y H M M A x - = ? ? ? ? sin sin sin cos H Q N H Q Q x x + = - = 说明:?随截面不同而变化,如果拱轴曲线方程()x f y=已知的话,可利用 dx dy tg= ?确定?的值。 二.三铰拱的合理轴线(拱轴任意截面 = = Q M ) 据:y H M M A ? - = 当0 = M时, A H M y = M是简支梁任意截面的弯矩值,为变值。 说明:合理拱轴材料可得到充分发挥。 f M H c A =(只有轴力,正应力沿截面均匀分布) c M 为简支跨中弯矩。

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方案

_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1.6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年版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检测方法 2.1静载抗拔检测 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 2.1.2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部分。荷载由安放在抗拔桩顶上方、两根钢梁中间的油压千斤顶提供,千斤顶上方的钢梁与抗拔桩钢筋焊接或锚固连接。千斤顶下

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2

实验二:简支钢桁架静载试验 一、试验介绍 1、试验结构 2、试验项目 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 3、试验目的 (1)了解所用仪器的原理,学会所用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与读数、(2)通过对钢桁架各杆件的应变和钢桁架下弦结点的挠度的量测,来检验桁架的工作特性和验证桁架、(3)通过试验,学会试验数据的采集 4、试验仪器:钢桁架、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静态应变仪 5、试验步骤 准备工作- - - - - - 分级加载(1级) - - -- - - - - 分级卸载(1级) 6、试验特点:应变测试点多(有6点) ,结构具有对称性。

7、桁架内力计算假定: (1)结点为铰结点. (2)杆件轴线为直线且通过铰中心. (3)荷载及支座反力作 用在结点上。 二、试验步骤 1、实验设备的连接及调试: ①应变的连接及调试 ②百分表的安装及调整 2、正式实验: ①预载:加40kN荷载,循环两次,做预载实验。其目的为:消除节点和结合部位的间隙,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检查全部实验装置的可靠性;检查全部观测仪表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现场的组织工作和人员的工作情况。然后卸载,及时排除发现的问题。 预载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应变及挠度测试仪表的读数是否发生变化,变化情况是否正常。 ②正式加载及测量:采用分级等量的荷载进行加荷,先施加10kN初载(结构试验测量的是结构在每级加载后的应变及挠度增量,为了排除荷载较小时的非线性段,使数据结果更理想,更好地了解整个静载实验过程,因此将P0=10kN 作为零荷载),初载施加完毕后,将应变仪调零并记录初读数,同时记录挠度的初读数。然后进行分级加载,每级荷载30kN(?P=30kN),共加三级,即10kN→40kN→70kN→100kN。每加一级荷载之后稳载5分钟,然后读取应变及挠度数据,记录在表6-1中。实验共进行两个循环,排除所测读数的偶然性。

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 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 名称试数桩规格桩顶标高 (绝对高程) 桩长桩端土层 预估单桩 竖向 承载力特 征值Ra 工程桩 颗PHC-AB400-95-12 米第十二层 粘土层 KN(抗拔 力) 实际长度 为米 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 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 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6×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

图2 1-1剖面图 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 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 4)。 然后将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

钢屋架静载试验

《建筑结构试验》 钢屋架静载试验 结构试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技术,经过前面的三个实验,同学们已基本掌握结构试验的一般技能,本试验通过钢屋架的试验,综合体验结构静载试验的整个过程,本试验除需用到从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用到结构力学、钢结构等课程的理论知识,需要进行试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因此,需复习相关课程的知识。 一、实验目的 学习静载实验的综合技能,掌握结构静载试验的一般步骤、方法。 二、实验设备 1、实验结构:倒三角形钢桁架。 2、杠杆、加荷吊篮、砝码。 3、DH3819型电阻应变仪。 4、万用表、百分表、百分表支座、导线、电烙铁、电吹风。 三、实验设备与装置 1、试件如图3-1、图3-2,所有尺寸按实填入。 2、桁架各杆内力测点在截面上布置如图3-2所示,在截面重心线上。 4、杆内力测点布置在各杆中部,如图3-1所示,两两相对称布置。 5、测点编号由同学自己安排,并与导线编号、应变仪测点序号一一对应上。 6、位移测量布置如图3-1,测量下弦中间节点挠度和两支座位移。 四、实验方法 1、最大实验荷载Pmax≯10kN

2、采用杠杆重力加载方式,加载图式如图4-1。 2、采用分级等量加载方法,仪器调零后先加初载p1=0.1kN作为予载实验,以检查试件安装是否稳妥,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当证明各方面都正常方可进行正式实验(必要时可重复一次预载)。 3、正式实验:正式加荷前先加上杠杆,并将电阻应变仪调零,挠度计读取初读数。此后每加一级荷载并稳载三分钟后读数一次,直至实验完毕。参考加荷顺序为:(每级荷载量按实际记录): P1 P2 P3 P4P max 0.8kN 1.6kN 2.4kN 3.2kN 4.0 4、正式实验重复三次,每次加荷中相应各级荷量最好相等。所有数据及时记入相应表格内。 5、注意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并作好记录。 6、本实验桁架和杆件所用型号钢尺寸由同学自行量取,并填写于图中。 图4-1 杠杆加荷装置 五、实验报告 1、实验方案介绍 2、实验过程描述 3、实验原始数据 4、实验数据整理 (1)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计算出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桁架各杆件的平均内力N i,以及结构挠度值f1。 (2)材料性能指标:E=2.1×105N/mm5。

抗拔桩检测方案范本

抗拔桩检测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 (KBZ6~KBZ25)。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经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方法 2.1静载抗拔检测 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

简支钢桁架非破损试验报告书

简支钢桁架非破损试验报 告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结构力学试验》报告书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实验小组: 小组成员: 任课教师: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结构静载试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并了解其主要性能指标。 2.通过对桁架节点位移、杆件内力的测量对桁架结构的工作性能及计算理论作出评判,深刻理解对称荷载、对称性等知识点。 3.了解结构静载试验的试验方案、方法设计。 4.掌握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方法。 5. 学会误差分析,加载-卸载分析。 6.通过分工协作,培养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试件——钢桁架、跨度3.6米,上下弦、腹杆均采用等边角钢 2∠25×3(F=2×mm2),节点板厚δ=10 mm,测点布置见下图所示。钢材Q345。 试件的材料性能:E s s= (200—210)*109Pa;f s y=345MPa 1-21—电阻应变片I-V—挠度计 图1-1

2.加载系统——利用杠杆原理的砝码加载法,压力传感器,测力仪等。 3.XL 2118C型力/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2台(或YJ-28-P10R静态电阻应变仪2台)。 4.百分表、挠度计及支架。 三、实验原理: 通过应变仪测出桁架各杆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微应变,根据胡克定律转化为桁架各杆的内力试验值,用百分表测试桁架支座和下弦节点在何在作用下的变形值,再用梯形图处理法得出桁架下弦节点变形的试验值。 四、实验方案 1.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桁架实验一般多采用垂直加载方式,加载位置务需准确、垂直,以防止桁架平面外受力较大,影响实验进行和读数的准确性。另外,由于桁架外平面刚度较弱,安装时必须采用专门措施,设置侧向支撑,以保证桁架的侧向稳定。侧向支撑点的位置应根据安全要求确定。同时侧向支撑应不妨碍桁架在其平面内的位移。桁架实验时支座的构造可以采用梁实验的支承方法,支承中心线的位置务需准确,其偏差对桁架端节点的局部受力和支座沉降影响较大,对钢筋混凝土桁架影响更大,故应严格控制。三角形屋架受荷后,下弦伸长较多,滚动支座的水平位移往往较大,因此支座垫板应有足够的尺寸。 本次桁架试验采用垂直加荷方式,桁架两边简支,具体加载方案为利用杠杆原理的砝码加载法,在L/2处单点加载和采用在分配梁梁下设置滚轴支座实行2点和3点加载方案。 2.测点布置

抗拔试验方案

抗拔桩抗拔试验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体结构西起,东至,包括敞开U型槽段和暗埋段两个部分,其中敞开U型槽段范围为K1+538~K1+735及K2+640~K2+848共405m,暗埋段范围为K1+735~K2+640共905m。根据设计,暗埋段结构完成后覆土厚度至少为5m。隧道结构位于段因结构顶为桥覆土较浅,为满足结构抗浮要求,设计在U型槽及段结构底板底设置了抗拔桩。 全标段共计抗拔桩201根,抗拔桩为直径800mm的钻孔灌注桩。根据设计要求,抗拔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2500KN,检测抽取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抗拔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将由业主指定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实施,根据第三方检测单位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基坑、隧道结构设计图纸及相关试验检测设计联系单。 2、业主指定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方案。 3、地质勘查报告。 4、业主及监理的相关要求。 5、其他关于桩基检测的行业标准及规范。 三、试验 1、试验桩的施工要求 为避免静载试验平台位于基坑底部影响基坑整体安全,将试验平台设置于现状施工地坪标高,鉴于此,将需做抗拔静载试验选取的3根抗拔桩桩顶接顺至地面,具体桩长长度由现场试验桩基定位确定。 2、第三方检测单位试验前相关意见

试验抗拔桩属抽检性质,抽检桩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部位等因素综合确定,故具体单桩地表极限抗拔竖向承载力换算值将在试验桩位置确定后再行计算。此外,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地表表层5m内土层为杂填土或素填土,未有相应的地质参数,根据工程经验判断其抗摩阻力极小,故忽略不计。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抗拔桩试验方案要求,项目部将安排实施如下工作内容: (1)、抗拔试验采用支承台,支承台要求高出施工地面1m,试验桩桩顶面平整与施工地面平齐,工程支承台顶面为水平,并保证试验桩周围4m半径范围内场地平整。工程支承台大小根据试验极限要求并参考现场地质条件,拟采用3m×2m×1m(长×宽×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支承台内设置3层Φ12mm@100×100mm的钢筋网片,钢筋保护层为5cm(后见附图所示),支承台底基础用0.5m塘渣层压实处理,处理面积为4m×3m。 (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用路基铁板为支承台提供支座反力。 (3)、提供三相施工用电,夜间提供照明设施。 (4)、抗拔试验桩为钻孔灌注桩,抗拔试验将借助于抗拔桩内的主筋来达到要求的抗拔力,因此在试验桩上保证钢筋笼主筋露出桩头最少2m(抗拔桩钢筋笼主筋为直径28mm二级钢)。为满足抗拔试验要求,试验桩混凝土强度至少为28天龄期。 28mm单桩钢筋极限抗拉力(KN)=450MPa×1/4×(3.14×28×28)×10-3=276KN,因此试验时利用10根28mm主筋即可满足2500KN 的抗拉力要求。 4、抗拔试验目的 (1)、通过抗拔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为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通过抗拔试验,判定施工抗拔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桁架计算方法

展示设计 https://www.360docs.net/doc/cd6314041.html, 模型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6314041.html, 桁架计算方法 房屋建筑用的桁架,一般仅进行静力计算;对于风力、地震力、运行的车辆和运转的机械等动荷载,则化为乘以动力系数的等效静荷载进行计算;特殊重大的承受动荷载的桁架,如大跨度桥梁和飞机机翼等,则需按动荷载进步履力分析(见荷载)。 支撑系统有上弦支撑、下弦支撑、垂直支撑和桁架租赁共同组成空间稳定体系。桁架的高度与跨度之比,通常采用1/6~1/12,在设计手册和规范中均有具体规定。计算次应力需考虑杆件轴向变形,可用超静定结构的方法或有限元法求解。 平面桁架一般按理想的铰接桁架进行计算,即假设荷载施加在桁架节点上(如果荷载施加在节间时,可按简支梁换算为节点荷载),并和桁架的全部杆件均在同一平面内,杆件的重心轴在一直线上,节点为可自由动弹的铰接点。 工程用的桁架节点,一般是具有一定刚性的节点而不是理想的铰接节点,由于节点刚性的影响而出现的杆件弯曲应力和轴向应力称为次应力。 从力学方面分析,桁架租赁外形与简支梁的弯矩图相似时,上下弦杆的轴力分布均匀,腹杆轴力小,用料最省;从材料与制造方面分析,木桁架做成三角形,钢桁架采用梯形或平行弦形,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桁架为多边形或梯形为宜。 根据桁架杆件所用的材料和计算所得出的内力,选择合适的截面应能保证桁架租赁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以及各杆件的强度和局部稳定,以满意使用要求。桁架的使用范围很广,在选择桁架形式时应综合考虑桁架的用途、材料和支承方式、施工条件,其最佳形式的选择原则是在满意使用要求前提下,力求制造和安装所用的材料和劳动量为最小。桁架的整体刚度以控制桁架的最大竖向挠度不超过容许挠度来保证;平面桁架的平面外刚度较差,必须依靠支撑体系保证。 空间桁架由若干个平面桁架所组成,可将荷载分解成与桁架租赁同一平面的分力按平面桁架进行计算,或按空间铰接杆系用有限元法计算。理想状态下的静定桁架,可以将杆件轴力作为未知量,按静力学的数解法或图解法求出已知荷载下杆件的轴向拉力或压力(见杆系结构的静力分析)。

桁架结构静力测试

桁架结构静力测试 邬雨萱1450502 金永学1550873 1.工程背景: 钢桁架桥在现实中应用广泛,工程实例中有各 种各样的钢桁架桥。钢桁架桥一般为超静定结 构,以使桥更为安全。桁架杆件主要受轴向拉 应力或压应力而不受弯矩。因此可以最大限度 发挥材料的性能,让承受更大的力,因此其十 分适合于大跨度结构。如图所示就是一座钢桁 架桥。但是实际应用中的桁架桥的结点往往并 非全铰接,其中或多或少带有刚接特性,因此实际使用时桁架的受力与理论计算并不完全相同。桁架结构是现代工程结构中最常用的结构之一。在荷载作用下,桁架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从而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和增大刚度,同时,桁架结构还具有造型优美,坚固耐用,具有艺术性等特点,在现代工程实践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桁架的设计和测试显得尤为重要。 1.实验目的: (1)设计并组装桁架结构;图1

(2)理论分析选定杆件轴力大小和方向; (3)了解应变片测量原理及使用方式; (4)测定桁架各杆件轴力大小,并与理论值比较; 2.实验内容: (1)桁架搭建:该桁架由24根265mm×10mm×5mm和90根190mm×10mm×5mm的钢杆通过螺钉连结起来。成型后效果如下图。 图一桁架实物图 (a) (b) (c) 图二节点构造图 (2)实验方案设计:杆件选择:在实验中,为了测得杆的轴力,我们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杆件粘贴应变片。杆件位置及编号如下图所示: 杆件2

每个测点在杆件的正,反两面分别粘贴应变片,编号后,再引出导线,接入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上。将应变片粘贴在杆件两侧,目的是排除由于受力不在桁架所在平面内而造成的杆件弯曲对测试的影响。在实验处理数据时,应取两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杆件的应变值。 加载设计:因简支梁的挠度在力集中在梁中点时达到最大,所以我们将荷载加在桁架的中间位置。为了加载方便,我们把加载点设计在桁架的上弦点A 处。如上图所示。 (3)受力分析:该桁架结构有一定的对称性,在作受力分析图时我们只画结构的一半受力图: (4)操作步骤:a.在需要测量的杆件上贴好应变片,将各应变片导线接入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并用电烙铁焊接牢固; b.将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各通道清零并平衡; c.加载,记录下各通道的读数,计算轴力,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5)实验数据处理: 测得每个杆件的横截面都是10.25×3.30mm(取横截面积为34mm 2)的矩形,取弹性模量E=210G ,重力加速度g=9.8m/s 。 数据表如下: 其它杆件受力 外载荷杆件1受力杆件2受力杆件3受力

32m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中铁X局集团XX客运专线XXTJ II标2号制梁场32m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中铁X局集团桥梁制造有限公司长沙制梁分场

目录 一、静载试验依据 (1) 二、试验条件及准备 (1) 三、静载试验加力点布置 (1) 四、静载试验工装设备体系 (2) 1、静载试验台座端部桩基础 (2) 2、重力式静载试验台基础设计 (3) 3、重力式地锚 (4) 4、加力架上横梁 (4) 五、静载试验要求及加载程序 (7) 六、评定标准 (8) 七、静载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 (9) 八、安全及防护措施 (10) 附件:静载试验计算书 (11) 一、计算依据 (11) 二、试验梁基本数据表 (12) 三、设计院提供静载试验参数 (12) 四、加载图式 (13) 五、计算相关系数α (13) (13) 六、未完成应力损失的补偿弯矩s M 七、加载设备对跨中产生的弯矩Ms (14) 八、计算各级加载对跨中弯矩和荷载值 (15) 附图1:静载试验台座基础桩配筋图 (17)

附图2:静载试验台座配件加工图 (18) 附图3:静载试验台座组装图-1 (19) 附图4:静载试验台座组装图-2 (20) 附图5:静载试验台座工程数量表 (22)

32m简支箱梁静载试验方案 一、静载试验依据 《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 二、试验条件及准备 1、简支梁在梁体终张拉30d以后方可进行静载试验; 2、试验台座满足TB/T2092-2003要求; 3、试验反力架设计满足要求; 4、试验设备满足TB/T2092-2003要求; 三、静载试验加力点布置 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各级加载荷载见附件静载试验计算书,加载图示如图1。

简单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

25您的位置:在线学习—>在线教程—>教学内容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3.4 静定平面桁架 教学要求 掌握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3.4.1 桁架的特点和组成 3.4.1.1 静定平面桁架 桁架结构是指若干直杆在两端铰接组成的静定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桥梁和房屋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南京长江大桥、钢木屋架等。 实际的桁架结构形式和各杆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受力情况复杂,要对它们进行精确的分析是困难的。但根据对桁架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对桁架进行结构实验的结果表明,由于大多数的常用桁架是由比较细长的杆件所组成,而且承受的荷载大多数都是通过其它杆件传到结点上,这就使得桁架结点的刚性对杆件内力的影响可以大大的减小,接近于铰的作用,结构中所有的杆件在荷载作用下,主要承受轴向力,而弯矩和剪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在取桁架的计算简图时,作如下三个方面的假定:(1)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铰结点上。 通常把符合上述假定条件的桁架称为理想桁架。 3.4.1.2 桁架的受力特点 桁架的杆件只在两端受力。因此,桁架中的所有杆件均为二力杆。在杆的截面上只有轴力。 3.4.1.3 桁架的分类 (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个基本铰接三角形开始,逐次增加二元体所组成的几何不变体。(图3-14a) (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联合组成的几何不变的铰接体系。(图3-14b) (3)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两类的桁架。(图3-14c)

空间网架静载试验指导书

空间网架静载试验 空间网架静载试验是一门综合性实验,本试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粘贴电阻应变片;掌握好电阻应变粘贴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技术,同时需要学生充分了解空间网架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征,体验空间网架结构在静载试验的整个过程,本试验除需用到从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用到结构力学、钢结构等课程的理论知识,需要进行试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的比较。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一般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同时进一步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性能、安装和使用方法。 2、学习空间网架结构静载试验方法;掌握空间网架结构静载试验的加载方案制定,测点布置原则和观测方法 3、通过对空间网架节点位移、杆件内力、支座处位移的测量对网架结构的工作性能作出分析,并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4、掌握空间网架结构静载试验数据整理和分析方法。 二、试验对象与仪器设备 1.试验对象 空间网架结杆件采用钢管,球节点。缩尺后的模型,截面面积A:488.922mm2,弹性模量E:2.06×105MPa;球直径120mm;如图示。 2、测试设备 (1)实验结构:空间网架桁架。 (2)千斤顶、荷载传感器、反力架。 (3)CML-IH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4)万用表、百分表、百分表支座、导线、电烙铁、电吹风。 3、加载装置 试件一端采用滚动铰支座、另一端采用固定铰支座,在试件跨中央

施加竖向集中力,通过分配梁施加到网架上部节点。采用液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与试件间装有荷重传感器,控制和测定荷载的大小。 F2 反力架 球铰 传感器 千斤顶 支座B F3 F1 支座A 四、实验方法 1、根据试验装置,摆放好支座,安装试件。 2、安装千斤顶和荷重传感器,并将荷重传感器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 3、安装位移计。注意位移计测杆与试件应保持垂直,位移测点处粘贴玻璃,测杆顶在玻璃上。 4、连接导线将应变计连接到电阻应变仪上。 5、电阻应变仪调零,读取位移计初读数。 6、预加载,检查试验装置。取荷载值5kN 进行预加载,观察装置是否可靠,仪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卸载。 7、电阻应变仪重新调零,读取并记录位移计初读数,做好试验记录准备。 8、正式加载试验。按试验加载方案分四级施加荷载,每级为5kN ,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