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

夏清

2011年3月2日

摘要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高危犯罪人群之一,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分析研究当前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进而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是青少年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团伙形式发展,向暴力型转化,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成员低龄化,激情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较为多见的形式。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就显的尤为重要,首先需增强青少年的自身免疫力,其次就是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防线,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目录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青少年犯罪团伙化

(三)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

(四)青少年犯罪成员低龄化

(五)激情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较为多见的形式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

(二)社会环境影响原因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的原因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增强青少年的自身免疫力

(二)建立社会防线

(三)建立家庭防线

(四)建立学校防线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防治对策

夏清

(西安石油大学保卫处,西安电子二路东段18号,710065)摘要: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高危犯罪人群之一,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分析研究当前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进而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是青少年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团伙形式发展,向暴力型转化,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成员低龄化,激情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较为多见的形式。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大致可分为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就显的尤为重要,首先需增强青少年的自身免疫力,其次就是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防线,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原因,针对问题积极采取预防对策,加大打击力度,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特指从刑法学观点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一般认为从刑法学观点出发,所谓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了依法应受刑法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①。青少年犯罪在世界各国均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青少年犯罪整体呈上升趋势。以我省西安市为例,2009年抓获刑事

①刘晓梅.中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犯罪防控研究

作案成员9796人,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1211人。2010年,抓获刑事作案成员9410人,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1286人,同比上升6.11%。在以我省咸阳市某区为例,青少年犯罪2007年49案102人,2008年74案151人,2009年1-8月61案109人①。从犯罪人数以及所占比例来分析,青少年犯罪绝对人数及发案相对比例均上升明显。

(二)青少年犯罪团伙化。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力量单薄,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乡、同学、同宗族、亲戚邻居、同龄人之间形成小的团伙,他们在遭受挫折或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在同伙之间不良情绪的互相感染下,往往不计后果实施犯罪。团伙犯罪主要体现在盗窃、抢劫及寻衅滋事犯罪中,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敌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犯盗窃犯罪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据统计,我省宝鸡市2005年以来发生的30多起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作案15起,占全部案件的57.6%。在对成人黑恶势力人人喊打之时,北京市人大代表提出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目前青少年黑帮在某些地方已经露出苗头,表明青少年犯罪团伙甚至逐步向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演变②。

(三)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转化。如今的青少年犯罪以仅从过去的小偷小摸、流氓滋事、打架斗殴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发展为以暴力型盗、抢、奸、杀等严重犯罪,一些青少年犯罪人员作大案和连续作案,作案手段十分残忍,不计后果,令人触目惊心。近几年,北京市发生了数十起青少年抢劫杀人、强奸杀人、报复杀人案件,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危害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青少年犯罪成员低龄化。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食品营养的提高,青少年发育也提前,智力相对提高,同时也伴随着犯罪年龄的提早,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未成年人犯罪量的增多,就是一个佐证。2009年、2010年,陕西省查处的12325名未成年违法犯罪嫌疑人,年龄最大的17岁周岁,最小的9周岁,违法犯罪突出年龄段是13-17 周岁,约占80%左右。

(五)激情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较为多见的形式。激情犯罪通常是指行为人

①程荣斌.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

②曹保国.我省未成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因为受到了强烈的外界刺激,引起情绪的极度不稳定,突发性的采取极端地暴力发泄方式,造成了危害社会、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近几年,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激情犯罪不仅数量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且呈上升趋势,而其犯罪的情节,后果和社会危害性也都愈加严重。马加爵案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激情犯罪的普遍关注。青少年人群中的在校生由于自身、心理的特殊性,注定了他们违法犯罪的目的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他们常常可抢则抢、可盗则盗、能打则打,还常常攻击无辜,不计后果。许多犯罪往往就发生在一念之间,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引发一场冲突或者械斗,轻则伤及他人,重则害其性命,甚至枉送了自己的性命①。

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讲即是与青少年自身特点密不可分的原因,客观上讲主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因素。

(一)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原因

1.青少年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时期,正是青春期变化的特殊时期,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生理发育迅速,身体开始趋向成熟,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追求欲望,表现为过分固执,缺乏自控能力。一旦感情冲动,便会不顾一切,铤而走险②。

2.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在动机的形成方面是有区别的。青少年感到最重要的问题是其地位不稳定,因此,他们要全力争取得到承认,争取得到象征声望和地位的东西,在承认的潜意识中,往往不承认青少年是一种独立的群体,更不承认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青年人却总希望与成年人不分高低,并驾齐驱。出于这样的动机,他们的举止行为便带有骄傲自大、喜欢表现自己的倾向,目的无非是引起成人世界的注意。他们会以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引人注目的方式表现他们的集体,证明他们已经“成人”,为了

①毛志伟.浅析青少年激情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②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