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五:世界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经验借

目录

1城市化的理论综述和一般规律

1.1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从1858年马克思提出“乡村城市化”的概念至今,城市化理论已有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史,城市化的理论在不断延伸扩充,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剖析。总体来看,西方城市化研究理论非常丰富,二元经济模型在城市化研究的早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模型被不断的改进;在城市化的空间机制方面,“增长极”理论、“扩散-极化”理论和“核心-边缘”理论占据了主流;1960年代以后的集体消费论、资本积累论、世界城市体系理论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为主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风靡一时;此外,基于实证研究总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以及基于分工的新兴古典城市化模型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城市化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关于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集聚经济理论和以中心地理论、位序数量分布、位序规模分布和首位度为主的城市体系理论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城市化研究成果。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基本上是在工业化过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二战结束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相似的过程,只是不同时空上的重复而已。然而随着深入的研究,这种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城市化也因为其政治经济特征等的影响,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并未获得相应速度的发展,出现了不足城市化、反城市化过程。特别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与中国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实践相对应,国内外学者都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变化,并对此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国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中国城市化过程及其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2)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3)中国城市化与西方城市化理论之间的差异;(4)中国政府的作用;(5)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发展。

与西方城市化理论的丰富成果相比,我国城市化研究起步较晚,且较注重实践,理论性成果较少,但实用性较强。改革开放后最先占据中国城市化研究核心的是“关于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争论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分析。近年来关于城市化的研究趋势正在从城市化技术方面转向对其体制的、制度的研究转变。因此,关于城市化制度研究、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的过程等产生了大量成果。解释性分析主宰了早期的城市化研究,由于统计数据的日渐丰富和统计手段的改进,近年来定量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然缺少系统的框架和分析平台,尤其是在政策和制度分析与空间分析的结合方面。进入21世纪,城市化研究的范围更加宽广,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也越来越强,在城市化转型方面的研究正在成为当前的热点。

1.2城市化经典理论概述

1)西方城市化发展理论与研究

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模式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西方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主要起始于“二元结构”概念。理论上而言, 二元结构的概念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贝克(Baker) 提出, 而后希金思(Higgins) 、赫希曼( Hirschman )、缪尔达尔( Myrdral) 从技

术部门,地域结构和政策效应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探索。1955 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 在《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试图解决一种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问题,随后拉尼斯和费景汉以及托达罗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改进。此外,集聚理论、新马克思主义“中心边缘”范式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演进”理论对城市化的发生机制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实践领域,霍华德提出了一种城乡一体化的田园模式,麦吉在对东南亚城市的实证研究中总结出了所谓“Desakota”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地理学领域,中心地理论、位序数量分布、城市首位度和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等理论为研究城市化的区域空间结构提供了理论源泉。

•二元经济城市化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Willam Arthur,1915~1991)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劳动力无限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着名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后来由于拉尼斯(Ranis,Gustav,1929~)和费景汉(Fei,JohnC.H.,1923~1996)等学者的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质疑,从而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这一理论中,值得注意的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指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为主要特征的“初始阶段”与劳动力和资本开始共同分配增长利益的阶段交接的交点。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人口红利”,由于年轻人口数量增多形成的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经济发展相对便宜的要素价格。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这一点,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有学者认为,“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似乎有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前者的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2004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之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昉为代表的一些国内学者引入“刘易斯拐点”这一概念,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的关系,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据此,应加快城市改革与发展,同时彻底破除农民进城门槛。

•城市化空间机制理论

①集中/平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的区域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各经济要素间存在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不能够侧重于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否则会受收到其它未受重视的部门或者区域的阻碍。因此所有的经济部门和地区应该同步前进,共同发展。持集中/平衡发展观点的学者亦承认区域不平衡现象的存在,但其坚信,区域不平衡现象是暂时的,今后会消失。平衡发展理论的政策结果就是“自由放任经济”。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两种理论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给予更多的发展自主权、优惠的税收政策、资源的集中投入等。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市场力并不能自发收敛,因此当市场趋向于产生极化时,政府的干预就是必要的了。

②“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Boudeville, J.B.)、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man, J.)、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Myrdal, Gunnar)、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Hischman, A.O.)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增长极理论认为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必然是不均衡的,经济增长是一系列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