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东北财经大学.ppt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学原理 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原理》课程大纲(Principles of Regional Economics)一、课程目标区域经济学原理是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在西方经济学、地理学基本知识、原理掌握之后,对区域研究的一个深化方向。

该课程主要介绍区域的基本概念、影响区域开展的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与方法、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可持续开展等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特点和方法,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培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及实践环节,到达能进行区域经济的初步分析和研究。

二、课程内容专题一:绪论(4学时)主题1:空间问题与经济学主题2:传统空间分析路径的特征与局限主题3:经济空间——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主题4:区域以及区域经济研究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1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1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1章。

专题二: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5学时)主题1:经济区位理论与区位选择主题2:区位选择与集聚经济参考: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7章;张文忠,经济区位论(2000);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3章,第7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2: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3章。

专题三:城市体系与城市经济区域(5学时)主题1:中心地理论与城市体系主题2: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主题3: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参考: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7章。

专题四:区域产业结构及其演进(6学时)主题1: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模式)主题2: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主题3: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参考: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5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5章。

专题五: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6学时)主题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经济意义主题2: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主题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开展机制参考:李小建,第7-9章;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第8章,第10章;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第7章;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第7章7.7。

城市经济学1PPT课件

城市经济学1PPT课件

2021/3/9
授课:XXX
14
2021/3/9
授课:XXX
15
2021/3/9
授课:XXX
16
2021/3/9
授课:XXX
17
2021/3/9
授课:XXX
18
2021/3/9
授课:XXX
19
2021/3/9
授课:XXX
20
2021/3/9
授课:XXX
21
2021/3/9
授课:XXX
2021/3/9
授课:XXX
2
参考教材
1、《城市经济学》,周伟林、严冀等编著,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城市经济学》(第四版),奥利文沙著,苏 晓燕等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城市经济学》,艾伦•W •伊文思 著,甘士杰 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021/3/9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 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经 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
2021/3/9
授课:XXX
29
阅读材料:各国对于城市的定义
在英国、比利时和荷兰,一个地方之所以称作“城 市”,可能是因为它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性或与王室有某种 联系,如那里有一座大教堂(Cathedral)、一所大学、一 个市场或一个法庭。
而镇只有经理和管理委员会。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 ——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大的人口规模的地带
对于城市经济学家来说,如果一个地理区域在相对 小的面积里居住了大量的人,那么它就是城区。换 句话说,城区就是——个具有相对高人口密度的区 域。例如.假设有一个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为20人/英 亩,如果这个县的部分地区在大约20平方英里的范 周内集中了50000人(也就是人口密度为2500人/平方 英里),它就被认为是城区,因为它具有相对高的人 口密度。这一定义适用于从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各种 不同大小的城区。经济学家的定义是根据人口密度 来表述的,因为城市经济是基于不同经济行为的频 繁发生.而这只有在大量厂商和家庭集中在相对小 面积区域内才可能发生。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口碑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在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46年)、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 949年)、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年)及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年)、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年)的基础上于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校址在沈阳。

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

1959年,并入辽宁大学的原东北财经学院的计划统计系与财政信贷系迁至大连,与位于大连的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

1979年,辽宁财经学院划归财政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

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2年4月,财政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

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23.05亩。

其中,主校区占地829.36亩,以龙江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616.24亩以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为主,北区213. 12亩以学生生活为主,辅校区占地93.69亩,归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占有。

校园有广场三个、绿化地300亩、各种建筑504219平方米。

建筑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180702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室94390平方米、实验室7678平方米、图书馆9985平方米、体育馆5657平方米、会堂1816平方米;学生生活用房219026平方米,其中包括学生公寓179651平方米和食堂(饮食中心)18 464平方米。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北财经大学就因校园恬静、优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分别命名为“绿化先进单位”、“优秀花园式单位”。

2004年,学校又因校园“绿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绿色大学”称号,在大连市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中排名第一。

2005年9月,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评估专家组对东北财大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共19张ppt[可修改版ppt]
章区域经济发展第 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例共19张ppt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 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 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区域发展方向
• 东北的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 等决定了农业的大方向。
地理条件
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 _黑__龙__江__、吉__林__、 __辽__宁___及内蒙古 自治区__东__部____。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 度_最__高___的地区。
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 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
•冬冷夏暖,雨热同期
农作物一年 一熟
降水量:300mm~1000mm
改造程度: 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 有什么关系?
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东北地区夏季日照长, 光照强度大,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有利与碳水化合物 的合成,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再加上冬季气温低, 不利作物害虫越冬,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 天然具有绿色无害优势,因此品质优良 。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东——三江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居 我国三大平原之首
高原 :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浑厚, 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
↑ 机械工Leabharlann 促农 牧农兴
↓ 化 牧

工原 料
农业
技术 优势 外向型
农业
交通发达 对外联系方便
经营 规模大
大力发展 绿色农业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1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条件存在着差异。根据气候、 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区域。读教材 图4.4和图4.5,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解释规律 形成的影响因素。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东南地区离海近,西北地区离海 【答案】 远,且受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故东南地区降水较西北地区 多;气温由南向北递减,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离冬 季风源地近。
1.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提示】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2.农业布局的原则是什么?
【提示】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生产 方式的不同而布局相应的农业。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读教材图“东北地区的位置”、图“东北地 区的地形”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农业 生 产区 域
耕作 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松嫩平原、三 江平原和辽河 平原 大、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区、 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丘陵区 西部高原、松 嫩平原西部、 部分林区草地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 不高的农作物,且仅能一年一熟
林业 和 特产 区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 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 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 降水又少,草类干枯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B.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热量充足 C.东北地区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包括平原和山地两种类型 D.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51页)

某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51页)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良好的区位条件
位于南部沿海,比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就近接受港澳产业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参与国际分工。
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侨乡
著名侨乡,共同的文化背景,亲密的血缘关系,通过投资、 引商、引资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
区位和侨乡;
国际经济环境
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80年代后才具备)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进程
1979~1990
两 个 阶 段
1990以后
劳动密集型为主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
资源贫乏;劳动力资源丰富,庞大的市场 (国际、国内)需求。
投资规模小、工业增长慢 考虑投资
风险;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基础增强,工资
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 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 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重点是:以增强抗衡外国农产 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 适合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 增强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 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向规模化、 专业化 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 绿色食品基地。
国际经济背景 —— 发达国家的产业调整
一、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和资源 密集型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 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工 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对外开放政策
珠江三角洲作为改革开放的 前沿,享受优惠政策,先于其他 地区吸引外资。
工业内部: 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 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3. 低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对 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热量优势

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 r ,2 0 p l 06 i
创 建 东北 区域金 融 中心 推动 区域 经济协 调 发展
阙澄 宇 ,曹银梅
( 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辽宁 摘 大连 16 2 ) 10 5 要 :创 建东北区域金 融 中心 ,是 振兴 东北老 工业基 地 的重要举 措 ,有利 于促进 区域 经 济的
1 金融中心可 以为本 区域企业 提供 投融资 . 便利 金融中心是资金 的集散地 , 它可通过其发达 的金融市场 、 金融体系为本地区的企业发展提供 资金支持 , 消除资金瓶颈 , 如通过风险投资 、 银团 贷款、 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满足企业多种形式资 金需求 , 可以有效地解决该地区企业发展 中的资 金短缺问题。同时 , 金融 中心发达的金融市场体 系也为本地区的资金盈余者提供 了多样性的投资 渠道。这样既可 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 又可以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 优化资源配置 , 从而达到推动 经济增长的 目的。 2 金融 中心可 以促进本地 区金融及相关产 .
金融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是各 国所追求 的首要宏 观经济 目


会 中的闲散资金并转化为储 蓄, 为经济发展提供
资金来源。第三 , 可增强资本的流动性 , 优化资源
标, 而一国的金融体 系与金融结构对其经济增长 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金 融作为现 代经济 的核 心, 其基本功能是满足经济增长的投资 、 融资和其
维普资讯
第4 ( 第 29 期 总 6 期)
20 4月 06年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n n i la d Ec n mi s u s a c n Fi a c a n o o c Is e s
N m e ( ee l ea N .6 ) u br Gnr rl o29 4 aSi

《东北经济振兴》课件

《东北经济振兴》课件

历史沿革
1
发展概述
回顾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
2
历史变迁
探讨东北地区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变迁。3Fra bibliotek经济危机
分析东北地区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挑战。
产业发展
电力行业
介绍东北地区电力行 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石油化工
探讨东北地区石油化 工产业的发展及优势。
农业与农村经 济
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 展对经济振兴的重要 作用。
《东北经济振兴》PPT课 件
这是《东北经济振兴》的PPT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东北地区 经济振兴的背景、历史沿革、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地区合作以及展望未来 等方面的内容。
简介
内容简介
概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振兴策略
介绍东北地区采取的振兴策略和措施。
目的和意义
探讨东北经济振兴的重要性和意义。
信息产业
介绍东北地区信息产 业的发展和前景。
投资环境
政策法规
概述东北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法规。
财税金融支持
探讨东北地区财税和金融政策对投资的支持。
人才引进
介绍东北地区为吸引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市场需求
分析东北地区市场的需求和机遇。
地区合作
区域合作
介绍东北地区与周边 地区的合作关系。
地区协同
探讨东北地区各地区 间的协同发展。
2 展望未来
总结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和亮点。
展望东北地区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3 走向成功之路
提出实现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关键因素和路径。
产业园区
概述东北地区的产业 园区及其发展情况。
资源共享
分析东北地区资源共 享带来的优势和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