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与护理 ppt课件
椎体成形术护理 ppt课件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2 体位护理
3
饮食指导
4
预防术后并发症
5
药物治疗
6
术前准备
ppt课件
27
心理护理
• 多沟通,多交流 • 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解决
ppt课件
28
体位护理
• 入院后指导平卧板床 • 手术前1天指导练习俯卧位
ppt课件
29
饮食指导
• 饮食原则:进食高热量、高蛋白、 丰富纤维素、维生素、易消化饮 食
• 术前宜进食清淡、易吸收食物
ppt课件
30
预防术后并发症
• 手术前适应性训练:床上轴线翻身 有效咳嗽、咳痰 练习床上排便 前瞻性功能锻炼
• 完善相关化验、检查
ppt课件
31
药物治疗
• 服用止痛药物:非甾体类药
物如奥沙
普嗪
• 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 化三醇、
骨肽片等
• 激素替代疗法:女性-雌激
10
临床表现
胸腰部 肿痛 、畸形
腰部 活动不利
伴有骨髓 损伤者可有 功能障碍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椎体血管瘤
• 侵袭性血管瘤 会引起病人的 疼痛,手术不 易摘除。
ppt课件
1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 保守治疗,易加重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 ۩ 切开手术---效果不佳 ۩ 椎体成型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ppt课件
47
护理要求
遵照临床护理路径
1
早期(伤后至术后2周)
2
PKP

经皮椎体成形术(PPT)骨水泥注入量⏹一般一个椎体3—6ml。
⏹也有的人说3—10ml。
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是一种在影像设备监视下,利用微创技术把球囊置入压缩的椎体进行扩张复位(椎体后凸成形),再将骨水泥经皮注入压缩性骨折椎体以恢复其高度,增加骨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脊柱畸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PKP主要用于病程在12个月以内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禁忌症:同PVP。
手术操作⏹穿刺入路同PVP。
⏹穿刺成功后置入可膨胀骨充填器(inflatable bone tame, IBT)。
利用球囊扩张复位压缩骨折。
膨胀专用注射器优点⏹(1)较长的延长管,可使术者远离射线区。
(2)容易读出压力和容积。
(3)安全、精确控制球囊的膨胀。
球囊扩张成形原理和步骤⏹①初始状态下体积小,但能膨胀到需要的体积。
⏹②两种尺寸和容积,15cm/4ml和20cm/6ml。
⏹③放射线下定位标记,可以看到初始位置。
⏹④可用造影剂注入膨胀。
⏹⑤体积开关从花生样变成圆柱状,使得压力均匀发布于终板。
球囊扩张成形原理和步骤⏹⑥球囊压力的高低:取决于球囊周围的椎体骨与软组织。
空气中为50~70psi;在松质骨内70~300psi。
球囊的额定压力为300psi。
只有当骨组织不允许球囊再膨胀时,球囊内的压力才会明显升高,只要骨质能够移动,球囊内的压力就会减少。
球囊扩张成形原理和步骤⏹⑦球囊的容积:容积是操作球囊的关键。
术者必须控制体积和检测球囊的压力;球囊会向阻力小的方向扩张并加大空腔。
实际操作中球囊的形状会不同。
插入IBT球囊内注入造影剂⏹压力小于50psi注入造影剂,利用球囊扩张复位骨折观察IBT位置及与骨皮质的关系注入骨水泥注入骨水泥注入比IBT 最终膨胀容积稍多的填充物,用BFD 评价填充物的粘稠度,重复对侧的操作术后处理⏹如果术后1小时内没有什么并发症,患者就可坐起,在2小时后就可以开始行走。
椎体成形术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36
搬运及监护
• 搬运:三人平托搬运法
• 监护:T、P、R、BP、SPO2
术区出血情况
术区皮肤有无肿胀
ppt课件
37
疼痛护理
• 镇痛泵 • 止痛药物:非甾体类药物
ppt课件
38
专科病情观察
• 疼痛程度 • 腰部活动情况 • 双下肢神经压迫症状
ppt课件
39
褥疮 坠积性肺炎 腹胀便秘 泌尿系统感染
骨折的止痛率为90%以上
ppt课件
17
传统手术创伤大ppt课、件 切口长、愈合慢 18
脊柱压缩性骨折 注入骨水泥后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手术过程示意图
ppt课件
22
X-ray
ppt课件
CT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传统手术切口 ppt课件PVP手术切口126-
常见并发症
骨水泥渗漏 出血、肋骨骨折 感染: 灾难性并发症
专科并发症
ppt课件
40
功能锻炼指导
重点★
量身制定 详细计划 视频-功能锻炼
ppt课件
41
• 麻醉消退后做直腿抬高训练
ppt课件
42
术后第1天
指导病人做直腿抬高训练, 抬高范围为30-60°,40-60次/
天
ppt课件
43
术后第2天
直腿抬高60--80°
经皮椎体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
ppt课pp件t课pp件t课件
1
传统手术 缺点多
椎体成型 优点多
向大家介绍
ppt课件
22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麻醉方法 • 局麻加强化下行PKP
6
手术方法
• 俯卧位,C臂定位,作0.5-0.8cm 皮肤切口。C臂下经皮经椎弓根 向病椎穿刺建立工作通道,行 球囊扩张椎体复位,注入拉丝 期骨水泥完成椎体成形。
• 单侧入路:骨水泥弥撒 不均匀,较少采用。
• 双侧入路:多数使用。
7
x2
结果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数据资料比较 用X2检验或t检验,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
3
纳入标准 • 年龄>60岁(有长期服用激素等导致骨质疏松病因的除外)。
• 符合压缩骨折诊断标准。 • CT显示椎体后壁结构完整。 • 无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或体征。 • 骨密度测定有明确骨质疏松
4
排除标准 • 不符合纳入标准的。 •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的。 •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 术区皮肤异常者。
术前后凸角度
PKP (69例84个 椎体)
17.3±2.7
术后后凸角度 9.8±2.7
后凸角度恢复 率(%)
术后三天
后凸角度恢复率 (%)
术后半月
45.07±13.65 40.92± 11.96
椎体后凸角度会随时间延长加大,远期情况尚待研究
12
并发症
• 脊髓、神经根损伤:0例。
• 临近椎体骨折:0例 • 心律失常(室心动过速)1例,经药物治疗约3分钟后恢复。 • 骨水泥渗漏(前方或侧前方渗漏均未发生相应不良后果)
椎管内渗漏
前方或侧前方渗漏
渗漏 率
PKP (69例84个椎
0例
体)
17例,20个椎体
24.64%
13
椎体成形术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7
传统手术创伤大ppt课、件 切口长、愈合慢 18
脊柱压缩性骨折 注入骨水泥后
ppt课件
19Biblioteka pt课件20ppt课件
21
手术过程示意图
ppt课件
22
X-ray
ppt课件
CT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传统手术切口 ppt课件PVP手术切口126-
骨髓瘤 溶骨性转移瘤 椎体原发恶性肿瘤 • 新鲜的椎体骨折
ppt课件
7
禁忌证
• 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 • 出血性疾病 • 椎体严重压缩无法放置导针 • 椎体中柱破坏、脊髓受压
ppt课件
8
止痛原理
• 1.热学因素: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聚合时 放热性聚合反应产生热量,会引起组织潜在性热 学损伤,可使组织损伤、坏死,周围感觉神经末梢 的破坏可起到止痛作用。
53
ppt课件
54
ppt课件
55
ppt课件
49
社
患者满意
会
效
益
、
医院满意
经
济
效
益
医护满意
双
丰
收
ppt课件
5500
ppt课件
51
适当运动
适度补钙
避免弯腰
均衡膳食
预防骨质疏松 避免搬抬重物
药物治疗
防止跌倒
避免颠簸
ppt课件
52
• 共同学习、交流“椎体成型术” 的相关知识
• 宣传我科新开展项目
• 让大家对“椎体成型术”有更
加直观的认识ppt课件
• 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 • 防止塌陷 • 缓解腰背疼痛 • 恢复椎体高度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护理 ppt课件

脊柱外科
•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 脊柱血管瘤 • 椎体肿瘤
适应症
手术时机的选择
• 一般保守治疗失败后即可进行. • 陈旧性骨折有效率为87.5%,有效率低于新鲜骨折
禁忌症
• 椎体后缘骨皮质破坏范围过大者 • 椎体压缩程度超过75%者 • 骨碎片进入脊髓 • 凝血机制障碍者 • 严重的心肺疾患 • 极度虚弱不能平卧 • 骨髓炎或全身感染存在者
• (1)PVP术后第1小时应仰卧位,平卧有利于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聚合反应完全硬 化,达到最大强度,预防骨水泥渗漏,同时对穿刺点起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减少并发症。 第2小时可翻身侧卧,术后3小时可协助床上坐起。以后逐渐训练行走,坐起时要注意安全, 预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晕厥摔倒。
• (2)骨水泥外溢的观察 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水泥外溢。术后6小时内要严密观察双 下肢的感觉、运动、肌力、血循环及大小便的情况,如有下肢麻木、感觉迟钝、活动不便、 肌力的异常,神经根的疼痛,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给予对症处理。
• (3)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当日晨进行皮肤清洁,排空大小便,遵医嘱做好皮试。术前不 需要禁食,但是要告诉患者不宜进食过饱,以免术中俯卧位时引起胃部不适。
护理
• 2 术后护理
• PVP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主要有骨水泥毒性刺激造成的血压下降、过敏反应、发热及骨水泥 渗漏引起的肺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等。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回病房后予以心电监护 6小时,术后第一小时内每30分钟进行1次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记录,第二小时内 每1小时进行1次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的检查并记录,以后的4小时每2小时进行检查和记录 1次。如发现患者突发胸痛、紫绀和呼吸急促,应警惕肺栓塞,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并与 医生联系,保证静脉畅通,准备抢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