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素安全使用学习材料

合集下载

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溴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溴化学品英文名:bromine化学品别名:溴素CASNo.:7726-95-6ECNo.:231-778-1分子式:Br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剧毒。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在通风不足的情况下]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在正常生产处理过程中,吸入本品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产生严重毒害作用,甚至可致命。

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溴素作业安全规程(一)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溴素作业安全规程(一)

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溴素作业安全规程(一)近日,国家或地方技术规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溴素作业安全规程》正式发布。

该规程对于加强溴素作业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对该规程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规程的制定背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溴素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然而由于溴素是一种化学危险品,其的使用不当会严重危害生产人员的安全。

因此,《溴素作业安全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和加强对溴素作业的安全管理,为生产提供较高的保障。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1. 溴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溴素作业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设置警告标识、开具作业许可证明、检查设备环境等,并为作业人员提供充足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他们的安全。

2. 溴素作业时防护措施在进行溴素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规程所指定的防护措施。

具体来说,包括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安全设备、避免有害物质的接触等等。

此外,还需注意进行应急预案和安全培训,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溴素作业后的处理和储存在完成溴素作业后,必须对残留物品和设备进行维护,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

为了更好的储存和管理,应当实施分类存储,并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存储,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管理。

三、规程的意义《溴素作业安全规程》的出台,对于加强溴素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益严格的法律法规环境下,迫切需要设计并实施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生产安全风险。

此外,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客户的信任感,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进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溴素作业安全规程》的确对于溴素的安全生产和作业管理有较大的改进。

因此,希望企业和个人能够根据该规范,采取相应措施和行动,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溴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溴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溴素使用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方法1. 检查溴化单元所有设备是否干净,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水电气暖是否供应正常,真空系统、尾气吸收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 佩戴好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开启尾气吸收系统,开启溴素抽料真空泵,关闭溴素高位罐罐底阀、放空阀,开启其真空阀、进料阀,将二氯乙烷抽入溴素高位槽内,再依次向高位罐内抽入溴素(抽溴素具体步骤:①将溴素从储罐使用管道输送到溴素高位罐内。

关闭真空阀、进料阀,开启放空阀。

3. 开启溴素滴加高位槽放空阀、进料阀、溴素高位槽罐底阀,将溶有溴素的二氯乙烷放入溴素滴加高位槽。

4. 关闭溴素高位槽罐底阀、放空阀,开启真空阀、进料阀,将剩余二氯乙烷全部抽入溴素高位槽,关闭真空阀、进料阀,开启放空阀。

5. 开启溴素滴加高位槽放空阀,进料阀,溴素高位槽罐底阀,将剩余二氯乙烷放入溴素滴加高位槽。

关闭真空阀、进料阀,开启放空阀,停溴素抽料真空泵。

6. 控制溴化釜温度25-30℃时,开启溴化釜放空阀、溴素滴加高位槽釜底阀、放料阀40-60秒,关闭放料阀。

待反应引发后,轻开放料阀控制3小时将溴素二氯乙烷溶液放入釜内。

7. 观察放料阀前的视盅,发现颜色变浅后,立即关闭放料阀,待取样确认溴代物转化合格后将溴素滴加高位槽剩余溶液全部放入溴化釜。

二、防护措施1.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2.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3.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4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5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6 .脚防护:穿高腰水鞋。

7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至少30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溴素

溴素
常用物料 MSDS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理化特性
化学品中文名:
英文名称:bromine 外观和性状:红棕


色发烟液体,有刺
鼻气味。
分子式:
分子量:159.81
熔点(mp):
沸点(bp):
-7.2℃
58.78℃
相对密度:3.119
相对蒸汽密度
闪点(℃):无意义
英文缩写:
(空气=1):5.51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酸性腐蚀品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 生眼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晕、眩晕、全身无力、胸部 发紧、干咳、恶心和呕吐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 哮喘。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症。
1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氧,就医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化学安 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 剂、碱金属、易(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 区应备有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
吸入
食入 灭火方法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助燃,与可燃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20-30 分钟,如有
不适感,就医 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 分钟,
如不适,及时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吸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溴素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溴素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溴素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溴素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溴英文名:Bromine中文别名:溴;溴素英文别名:Bromine推荐用途:实验室用化验、试验及科学实验。

限制用途:不可作为药品、食品、家庭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致命。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过量接触需采取特殊急救措施和进行医疗随访。

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沙粒、灭火粉末灭火。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2.2GHS危险性分类:急性毒性(经口)(类别5)急性毒性(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类别1 A)严重眼睛损伤(类别1)急性水生毒性(类别1) 2.3 GHS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致命。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戴呼吸防护装置。

事故响应: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如果吸入: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具体紧急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收集溢出物。

安全存储: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处须加锁。

储存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4物理化学危险性信息:不适用2.5健康危害: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致命。

2.6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2.7其他危害物:无资料3.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纯品成分CAS RN 含量(%)主要成分:溴7726-95-6 ≤100次要成分:4.急救措施4.1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溴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溴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TLVTN:
OSHA 0.1ppm,0.66mg/m3; ACGIH 0.1ppm,0.66mg/m3
TLVWN:
ACGIH 0.2ppm,1.3mg/m3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应保持在-5~2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金属、易(可)燃物、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联MAC(mg/m3):
0.5[皮]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二硫化碳、盐酸。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烯烃吸收剂、溴化剂。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强还原剂、碱金属、铝、铜、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灭火方法: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雾状水赶走泄漏的液体。用氨水从远处喷射,驱散蒸气,并使之中和。但对泄漏出来的溴液不可用氨水喷射,以免引起强烈反应,放热而产生大量剧毒的溴蒸气。
灭火注意事项: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切不可用酸碱灭火剂来扑救火灾。

液态溴使用安全操作原则

液态溴使用安全操作原则

液态溴使用安全操作原则为了确保液态溴的使用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以下是液态溴使用的一些原则和操作注意事项:1. 了解液态溴性质:液态溴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可导致严重的化学灼伤和其他健康问题。

在使用液态溴之前,应详细了解其性质和危害。

了解液态溴性质:液态溴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它可导致严重的化学灼伤和其他健康问题。

在使用液态溴之前,应详细了解其性质和危害。

2. 适当的储存和包装:液态溴应储存在密封的中,并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为了减少事故的可能性,应选择耐溴材料的和包装。

适当的储存和包装:液态溴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为了减少事故的可能性,应选择耐溴材料的容器和包装。

3.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液态溴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皮肤和眼睛不受液态溴的直接接触。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液态溴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可以保护皮肤和眼睛不受液态溴的直接接触。

4. 密封和管道:在液态溴使用完毕后,必须确保和管道被正确密封,防止液态溴蒸发和泄漏。

泄漏的液态溴可能会导致火灾、化学反应或气体毒性扩散。

密封容器和管道:在液态溴使用完毕后,必须确保容器和管道被正确密封,防止液态溴蒸发和泄漏。

泄漏的液态溴可能会导致火灾、化学反应或气体毒性扩散。

5. 避免混合物和反应物:液态溴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的化合物。

在使用液态溴时,必须避免与不相容的物质混合,如防火剂、有机物、碱性物质等。

避免混合物和反应物:液态溴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有害的化合物。

在使用液态溴时,必须避免与不相容的物质混合,如防火剂、有机物、碱性物质等。

6. 合理使用和操作:使用液态溴时,必须遵循操作指南和安全规程。

将溴转移至其他或进行反应时,应谨慎操作,避免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或危险的溅溢。

溴素MSDS

溴素MSDS

溴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溴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ine企业名称:****公司地址:******邮编:262714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产品代码:******产品推荐用途:可用作水的消毒,漂白丝绸纤维,制药,照相,还可用作染料制造等。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对大多数金属及有机组织有腐蚀性,遇氢、甲烷、硫磺、锑、砷、磷、钠、钾及其他金属粉末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

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生眼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痛、眩晕、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哮喘。

严重时可发生窒息、肺炎、肺水肿。

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皮肤接触高浓度溴蒸气或液态溴可造成严重灼伤。

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症。

眼睛接触造成眼睛烧伤,引起化学性结膜炎和角膜损伤。

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的永久性损害,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和便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金属腐蚀物,类别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急性毒性(吸入),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慢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腐蚀金属;吞咽会中毒;吸入致死;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可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一次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素安全使用学习材料溴素的有关知识一、溴素的性质1,溴的物理性质溴是盐化工的一种重要的产品,它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溴是由两个溴原子组成,即双原子分子,分子式Br2,分子量159.81。

溴是赤褐色发烟液体。

极易在空气中挥发,变成红棕色气体。

标准状况下溴蒸汽,密度7.13克/升,是空气重的5.51倍,具有强烈刺激性恶臭味,能使人引起流泪、咳嗽、喉痛、头晕、头痛和鼻出血,浓度较高时还会引起窒息和支气管炎,甚至引起死亡,液体溅到皮肤上,能引起灼伤。

溴是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

溴的比重为3.12g/cm3,比水重,是水的3.12倍,金属光泽的针状结晶,溴的溶点是-7.25℃时,变成红褐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针状结晶,溴的溶点是-7.25℃,沸点是58.78℃,液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溴素易溶于乙醇、乙醚、苯、三氯甲烷、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是红棕色,易溶于盐酸、氢溴酸和无机盐溶液中。

溴微溶于水,溴的水溶液为溴水,是红棕色。

当饱和溴水冷却到5.84℃时,生成Br2•8H2O结晶,继续冷却到0℃时,生成Br2•10H2O结晶,水合物是赤血色晶体从溶液中折出。

2、溴素的化学性质溴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元素起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干燥的溴几乎不与金属起反应,因为在金属表面生成不溶于溴的溴化物保护膜。

但当水分存在时,特别是在高温的情况下,除银、铅、铂、钽外极易与其他金属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溴对玻璃、陶瓷、聚四氟乙烯塑料、辉绿岩、花岗岩等材料腐蚀作用小。

溴与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溴与铁的反应Fe+Br2 40℃→Fe Br2○2溴与铜的反应Cu+Br2 = Cu Br2○3溴与二氯化硫的反应Br2 +SO2+2H2O =2HBr+H2SO4○4溴与硫化硫酸钠的反应Br2 +Na2S2O3+5H2O = Na2SO4+H2SO4+8HBr○5溴与铵的反应8NH3+3Br2=N2↑+6NH4Br○6溴与碱的反应Na2CO3+3Br2 常温→5NaBr+NaBrO3+3CO2↑○7溴与苯胺的反应(取代反应)Br◇0NH2+3 Br= Br—◇0 NH2↓+3H Br(苯胺) Br(三溴苯胺)○8溴与二苯醚的反应Br Br Br Br◇0NH2+3 Br= Br—◇0—0—◇0—Br+10HBr(二苯醚) Br Br Br Br(十溴三苯醚)二、溴的用途溴的用途非常广泛是制造各种溴盐和有机溴化物的基本化工原料。

广泛用石油作燃料抗爆剂,在制药工业上用于生产溴化钠、溴化胺、溴化钾等镇静剂,以及氢毒素等抗菌素和医药中间体。

在塑料工业上用作阻燃剂,还可以制取1211高效低毒灭火剂,在染料工业上作染料中间体,在照相中在量使用的感光材料溴化银。

在农药上用作蒸剂、杀虫剂等。

还可以作为基准试剂KBrO3用作化学分析,也可以作制冷剂Zi Br 用于空调。

溴也用在先矿、冶金、食品等方面。

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溴的新用途将会不断涌现。

三、溴的标准1、技术标准工业溴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B2021—94)由轻工总会发布,1995年6月1日实施。

化学指标项目名称优级一级二级溴(Br2)% ≥ 99.7 99.0 98.5氢(Cl2)% ≤ 0.05 0.15 0.25不挥发物% ≤ 0.05 0.1 0.152、包装标志成品溴装于陶瓷坛中,每坛净重25kg或30kg,瓷坛装入木箱后,在木箱上标明生产厂(场)名,产品名称、重量和等级、出厂日期、标准号码,同时在木箱的显著位置用不褪色染料标明“危险物品、小心轻放、切勿倒置”等字样,并贴规定标志。

有的用玻璃瓶包装,每瓶3. 5kg,然后放入加入加填充物的木箱或带有分格栅的塑料箱内。

此外,还采用1吨、4吨等的搪玻璃贮罐进行包装和运输。

四、制溴的原料自然界中溴主要存在于海水、盐湖水、石油产区的矿坑(井)水中,以前我国海盐产区制溴大都以制盐后母液(苦卤),经过提取氢化钾以后的光卤石母液为原料。

近年来,以制盐前的中度卤以及地下卤水为原料直接提溴已占主导地位。

制盐前的中度卤及地下卤水含溴量在0.25---0.35千克/m3。

由于资源来源广泛,生产工艺先进,产量大,收率高,成本低是目前提溴的主流。

五、制溴的方法1、固体氧化剂法2、氢气氧化空气吹出法3、溶剂萃取法4、树脂吸附法5、沉淀法六、氢气氧化空气吹出法制溴1.基本原理在酸性条件下,用氢气作氧化剂,溴离子(Br-)被氧化成溴分子(Br2),r反应式如下:2Br-+Cl2= Br2+2 Cl-游离出来的溴用空气吹出,故称空气吹出法。

酸性制溴是以二氧化硫作吸收剂,加以淡水喷雾辅助吸收空气与溴的混合气,吸收完成液称为初级酸。

Br2 +SO2+2H2O =2HBr+H2SO4将初级酸通入氢气氧化,重新游离出溴,并生成盐酸。

2HBr+Cl2=2HCl+Br2最后用水蒸汽将溴蒸馏出来,经冷凝分离,得成品溴。

2.工艺流程空气吹出酸法制溴,受气温影响,在北方盐区也可以全年作业,气温低于0℃,仍可正常生产但溴的取得率要低。

海水(卤水)用泵输送到吹出塔,稀酸和氢气加入泵的出口管道内,混合后的酸化氢化卤水吹出塔上部喷淋而下,鼓风机将空气由塔底鼓入,当卤水与空气接触时,使卤水中的游离溴被解析吹出。

吹出废液由吹出塔底排出进入盐田晒盐。

由吹出塔顶排出的混合气体被二氧化硫、水雾进混合吸收,所形成的液体成为初级酸,汇入贮酸池,经捕沫器净化后的空气经鼓风机鼓动,进入吹出塔底部,在系统内循环使用。

初级酸从蒸馏塔顶部加入,水蒸汽和氢气从塔底通入。

初级酸自上而下沿填料流动时与自下而上的氢气、水蒸汽接触,不断被氧化、蒸馏,溴从塔顶排出,经冷凝分离,精确制得。

3.工艺操作控制的条件○1酸化酸化合的卤水酸度PH为3 .5---4.0○2氧化配氢率:98---104%氧化率:85---90%○3解吸(吹出)气液比:100:1---150:1○4吸收A、淡水喷淋量,以控制初级酸液含溴量达标为准;B、二氧化硫的加入量以吹出颜色为乳白色略带微黄;C、初级酸含量在80---120㎏/m3○5蒸馏A、出溴口温度80---85℃B、蒸馏度液含溴量<1㎏/m3七、中毒与防护溴素生产触及到的有毒物品较多,其中毒症状和急救方法如下:1.溴及溴水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眼睛及皮肤接触中毒。

主要症状:溴蒸汽中毒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鼻出血等。

吸入体内时,呕吐、泻吐、虚脱。

沾污皮肤时,灼伤较难治愈。

急救疗法:溴蒸汽中毒时,移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吸入衡氨与酒精配制的稀溶液的气体,用1%碳酸氢钠溶液氧气喷雾吸入,咽喉痛可饮服热牛奶。

吸入体内时,用0.5%硫化硫酸纳洗胃。

服用牛奶、碱性饮料和冰块。

沾污皮肤时,立即用水或稀硫化酸钠溶液冲洗,灼伤处涂羊毛脂。

2.氢及氢水侵入途径: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中毒主要症状:氢气中毒时,呼吸困难,胸内灼伤窒息。

全身青紫、无力、气喘、咳嗽、流泪。

吸入体内时,呕吐、胃痛、咳嗽、喘息。

急救疗法:氢气中毒时,躺卧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保持温暖,送往医院,静脉注射氢化钠、葡萄糖溶液等,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眼,吸入混有氨的热水蒸汽。

吸入体内时,用2%硫化硫酸钠溶液洗胃,服用牛奶、碳酸氢钠溶液,5---15滴氨水催吐。

3.溴化氢及氢溴酸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及眼睛接触。

中毒症状:严重灼烧眼睛和皮肤造成永久性伤害,暴露可刺激眼、鼻、口、咽喉及肺,高度暴露可引起肺气肿,导致死亡;长期暴露刺激肺,伤害嗅觉,还可以引起慢性消化不良和神经系统损害。

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躺卧保持温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应立即漱口,给饮足量温水,但勿催吐,就医。

4.二氧化硫侵入途径:吸入、皮肤及眼睛接触。

中毒症状: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呼吸道及眼睛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入氧,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5.硫酸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中毒症状: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吸入引起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灼伤以至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肝硬化。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15分钟。

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入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就医。

八、安全措施制溴过程中,各物料虽然有毒,只要采取预防措施,是能做到安全生产的。

1.规化设计方面○1总平面布置时,溴车间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主导风向采用多年平均非采暖季节风向。

○2溴车间与居住区之间应有卫生防护地带。

○3设备安装做到密闭、防震、设备室和操作室隔离。

○4车间内应有良好的给水、排水和采暖、通风、卫生要求。

溴的包装计量室应保持室温在10℃以上,通风良好。

○5溴和氢的贮藏库应遮阳通风。

2.操作方面○1上班顶岗时带好劳动工具,不准赤足、露体进入车间,醉酒者不准顶岗。

○2事故处理时要小心,戴好防毒面具,橡胶手套,一次逗留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3放溴装坛时,先开抽风机,戴好手套,轻轻的旋转玻璃阀门,防止用力过猛。

破裂扎伤,溴坛有损时不准使用。

○4运送装有溴坛子时,轻推小心抬,防止外溅伤人。

○5氢气换瓶要拧紧接头,缓慢开关,打开阀门不见有氢,应找原因,切忌骤然开大引起冲击。

总之,要严格按照工艺,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3.车间管理方面○1设立简单的急救箱,急救箱内有:烧伤较高(羊毛脂)、紫药水、碳酸钠、碳酸氢钠、酒精、碘酒、10%氨水、硫化硫酸钠、消毒纱布、脱脂棉、镊子等,急救箱放在固定的地方。

○2每个操作人员应配合适的防毒面具、口罩、耐酸工作服、耐酸胶鞋、耐酸手套、护目镜,需要时需配备耐酸围裙。

车间内应有应急淋浴设施、洗手设备和洗眼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