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日语和汉语中的同形异意词_徐暖

合集下载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
中国和日本语言环境渊源已久,中日两国同有一些同形异义的词汇,让许多译文经常出现问题。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是指在一句中如果出现两个或者多个同形异义的文字,将会导致译文的歧义,甚至造成事故。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日语类文献的翻译与编写也尤为重要,因此科学翻译的相关技巧以及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也尤为重要。

针对这类同形异义词,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释义来给出准确合适的译文,尤其是对于部分高频用语,译者需要结合有关环境和文献推断后推翻其原文,以便作出正确地翻译,其次要注意、遵守译者的通行习惯,根据理解公认的译法来作出翻译决定,再次的要注意不同的文章类型,如果是非正式文献,直译可能会比较贴切,但是如果是正式文献,则需要更精准的译文。

排序这个技术的最后一点就是,译者要熟悉汉字的多重义性,发掘同形异义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翻译出歧义。

以上就是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及解决对策,此类误译及解决对策需要不同类型的文本中进行斟酌,避免文章遭受翻译误译之痛。

只有做到翻译技术上严谨、且文献客观的前提下,才能使同形异义词的翻译过程更加准确、顺畅。

浅析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

浅析日语教学中的中日同形词

(二)利用类比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他们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努力进行学习,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正如古语有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类比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进行自主学习,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断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复数的四则运算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问题如下:请学生类比以前学过的合并同类项,你认为两个复数a+bi与c+di的和或差应该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能够自行得出得出复数的加减法法则:“两个复数相加(减),把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减),虚部保留虚数单位即可。

”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有效掌握类比方法,丰富自己的解题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再比如,在进行复数乘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整式乘法,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获得创造性的认识。

同样在进行复数除法时,学生会类比根式除法。

在做根式除法时,学生知道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从而使分母有理化。

那么在进行复数除法时,学生也会通过类比思考实现分母实数化。

另外,在学生了解了共轭复数概念后,学生知道了一对共轭复数之积是一个实数,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把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实数化因式,也就是共轭复数,就可以使分母实数化了。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学生掌握了类比方法就可以轻松解决许多难点问题,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类比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反思虽然类比教学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一、概述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成语作为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两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中日两国的成语中常出现同形异义的情况,这些同形异义成语在理解和运用上往往会给学习者带来困扰。

对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成语的使用。

二、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共同特点1. 源于历史文化的共通性2. 受到语言结构的影响3. 在语境和使用方式上存在共通性和差异性三、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实例对比1. 以“一字千金”为例- 中文成语:“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一句话的价值很高,具有深刻的智慧和内涵。

- 日文成语:“一字千金”则通常用来形容写作或书法的每个字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和意义。

2. 以“闭月羞花”为例- 中文成语:“闭月羞花”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表示美丽动人。

- 日文成语:“閉月羞花”同样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但在使用上略有差异。

四、同形异义四字成语对照分析1. 深入探究成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同形异义成语在两国的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

2. 分析语言结构和逻辑语义- 中日两国语言的结构和逻辑语义有所不同,也影响到同形异义成语的使用方式和解释。

3. 探讨同形异义成语的语境和实际运用- 针对同形异义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和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成语的使用技巧。

五、结论同形异义四字成语在中日两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充分展现了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通过对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增进对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也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这也为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交流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研究,并在两国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存在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历史文化的体现。

中日同形异义词参考文献

中日同形异义词参考文献

中日同形异义词参考文献引言:中日两国是邻国,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然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中日之间存在许多同形异义词,这给双方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文献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参考文献。

一、中日同形异义词研究综述中日两国历史悠久,语言相似,因此有许多同形义词。

中日同形异义词研究的目的是解决交流中的歧义问题,促进两国之间的互通。

在中日同形异义词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集中在对比中日两国词汇的异同,探讨同形异义词的比较语言学特征。

随着交流的增加,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到语义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二、1. 《中日交流中的同形异义词研究》该文献是由赵永刚教授撰写的一篇综述文章,对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文章对中日交流中的同形异义词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探讨了造成同形异义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该文献可以作为中日同形异义词研究领域的基础参考。

2. 《中日同形异义词研究综述》该文献由李明同学撰写,从语义学角度对中日同形异义词进行了研究。

文章详细对比了中日两国的同形异义词,探讨了其中的语义差异,并分析了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该文献对于中日交流中的歧义问题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3. 《中日同形异义词的社会文化研究》该文献由王晓敏教授撰写,主要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日同形异义词进行了研究。

文章分析了中日两国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解释了同形异义词在交流中可能产生的误解,提出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

该文献有助于加深对中日同形异义词背后的文化因素的理解。

4. 《中日同形异义词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研究》该文献由张琳同学撰写,对中日同形异义词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文章分析了中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同形异义词问题,并提出了旅游工作者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该文献有助于提高中日旅游交流的质量和效率。

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与教学策略

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与教学策略

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与教学策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汉日同形异义词的研究与教学策略1. 引言在汉语和日语学习中,同形异义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日语词汇学习日汉同形词辩义

日语词汇学习日汉同形词辩义

日语词汇学习日汉同形词辩义得手(えて)日语词义擅长,拿手。

例1:これは彼の得手の芝居だ。

/这是他的拿手戏。

例2:彼女は得手勝手な子である。

/她是个任性的女孩子。

汉语词义(事情)顺利、顺利完成任务。

例1:现在大家坐公共汽车都很小心了,小偷很难再得手了。

/今みんなはバスを乗る時にかなり気をつけるので,泥棒はなかなか成功できそうもない。

例2:他的公司经营得很得手。

/彼の会社は順調的に経営している。

日汉辨异日语的“得手”是指某人所擅长、得意的技艺和本领。

其反义词是“不得手”。

汉语的“得手”是指成功获取一件东西或者顺利地处理了一件事情。

意識(いしき)日语词义(1)、注意到、明白;(2)、意识、知觉;(3)、观念、思想,认识,觉悟。

例1:警察は意識的に一遍彼を見た。

/警察有意识地看了他一眼。

例2:あの人は交通事故で失った意識を取り戻した。

/那人恢复了在交通事故中失去的知觉。

例3:秋の気候が乾燥で,火災防止の意識を高める必要がある。

/秋天气候干爽,必须提高防范火灾的认识。

汉语词义(1)、注意到、明白,觉察;(2)、(哲学)意识;观念、思想。

例1:他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所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彼はいきなりにこの事件がもたらす可能の厳重的な結果を意識した。

例2:这篇作品反映的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情况。

/この作品に反映し出したのはイデゔ№ギーの分野における闘争関係状況である。

日汉辨异日语中“意識”淮实氖鸵澹?)在汉语的“意识”中完全没有,释义(1)和(3)同汉语“意识”的释义大体相同,但在使用场合上略有微妙的差别。

例如,在日语“意識”释义(1)时,语感很生硬,而汉语的“意识”则是很常用的词,此外在同其它词的搭配上,汉语的“意识”与日语的“意識”也有很大的差别。

絵図(えず)日语词义(1)图画;(2)(住宅、庭院等的)平面图。

例1:兄の部屋に何幅もの絵図がある。

/哥哥的房间里挂着好多幅画。

例2:これは私の住宅の絵図である。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局限性: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比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误解。
未来展望: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应用前景:对比研究可以为语言教学、翻译等领域提供参考,提高语言学习和翻译质量。
研究价值: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挖掘中日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为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 角和方法。
第三章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 语的文化对比
中日文化的差异
价值观:中国注重 集体主义,日本注 重个人主义
礼仪:中国注重礼 仪,日本注重礼仪 和礼貌
饮食:中国饮食多 样,日本饮食注重 清淡和健康
艺术:中国艺术注 重写意,日本艺术 注重写实和细节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成语含义: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在含义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两国文 化的差异。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语义演变
起源: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的起源和形成
演变: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的语义演变过程
差异: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的语义差异
原因: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 语义演变的原因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语义关联
成语含义: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在语义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和情感。
汉字的传播:汉字 从中国传入日本, 形成了日语中的汉 字词
历史背景:中日两 国文化交流频繁, 语言相互影响
文化差异:中日两 国文化背景不同, 对同一汉字的理解 和表达方式也不同
语言演变:随着时间 的推移,日语中的汉 字词逐渐演变为具有 日本特色的四字成语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成语的分类
同形异义:字形相同,意义不同
日本文化:注重 礼仪、尊重、忠 诚等传统价值观
同形异义:中日四 字成语在形式上相 同,但在含义上有 所不同

日汉_同形词_的不同之比较

日汉_同形词_的不同之比较



” 所 以 在 注 意 日 汉 同 形词 感情 色 彩 不 同 的 同时 不 容 忽 视 这 一 现 象
,

四 词性不 同
日语 中 的汉 字词 大 都是 名 词 兼类 词 也 相 当 多 大 部 分 名词 后 续 寸 石 构 成动词 还 有 名 词 兼 形 容

, ,


,
动 词 副 词 等词 性
横 椰 消棒 客靓 正 统 壮 靓 美 靓 反 勤 景氧 下 烧 平 常 等
%





,

日语 中是 名词 汉 语 中是 动 词

、 、 、 、
,



#
想 念 危 害 平衡 磷 惘 娱 巢 催 眠 牺 牲 贿 赂 自治 冲 攀 等
, ,






“ ” 总 之 日汉 同形 词 的 差 异是 不 容 忽 视 的 翻译时应 加 以 注 意 只有 充 分 了解 了 它 们 之 间 的不同 才
,



氟 味 游锐 下流 得 意 庇 镬 表 现 用 意 雄 植 摊 听 等








#

旧 语 中 是 贬 义 词或 兼 有贬义的词
群来 爱人 燕 心 迷 惑 一 味
, “
、 、

,
在汉 语 中却是褒 义 词 或 中性 词
” 作篇 团 翻 弄 等
,
、 、 。





口他
,

日 汉 语 中都 有 相 当 大 的 一 部 分 词 本 无 褒 贬意义 但 使 用 场 合 可 以 使 它 们 产生 褒 义 或 贬 义 的 感情 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佐 竹 秀 雄 . デ イ リ ー コ ン サ イ ス 国 語 辞 典 [M]. 三 省 堂,1997.
[6]沈宇澄,周星.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1.
用同形语“重大”,错误的翻译成了“研究上の 重大な成果が生まれた。”其实,在语境的褒贬 色彩上有很大的不同。
玩味すべき革命の道理を含む。”
三、词语搭配差异
汉语的“深刻”与日语的“深刻”,也是一
首先,看一下“莫大”的用例。
对褒贬色彩不同的词。看下面的例子。
莫大的侮辱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莫大な侮辱
第6期
参考文献:
[1]武吉次郎.中国語翻訳、通訳、ハンドブック[M].東方 書店,1984.
[2]久松潜一,佐藤謙三.角川国語辞典(新版)[M].角川書店, 昭和 55.
[3]南不二南,野元菊雄,林四朗.例解新国語辞典[M].三省 堂,1985.
[4]中田広朗,鄧啓昌.当代日漢双解辞典[M].中日友好研究 社.
四、微妙区别
1.“親切” 亲切交谈。
親切に語り合う。 亲切接待。
親切にもてなす。 亲切慰问。
親切に慰める。 这些例句恐怕都是中国式的日语。日语的 “親切”意思是“よく世話をする、思いやりが 有る。”“彼は女性に親切だ。親切に介抱して くれた。”な当代日漢双解辞典な中有这样的例 句,“あなたのご親切に感謝します。”、“ち ょっとした親切も人の心を動かす。”但是,汉 语的“亲切”却完全不同,它的意思相当于日语
(なデイリーコンサイな国語辞典な)日语“熱
心な人”从文章的逻辑性来看是成立的,但并不
是汉语“热心人”那样的意思,汉语“热心人’
是指“心に熱い人、世話好きの人”,即热心,
喜欢帮助人,而日语的意思多是指某人专注于某
事。例如日语经常说“熱心なキリなト教徒”就
不能翻译成“热心的基督教徒”,原因是日、汉
中的“热心”的意思有微妙的差别。如果硬要这
“親しみ、ねんごろだ”、因此,以上的误用例
应翻译成“親しく語り合う”、“ねんごろにも
てなす”、“親しく慰める”。
2.“熱心”
他是个热心人。
彼が熱心な人だ。
他总是热心地帮助我。
彼はいつも熱心に助けてくれた。
“一つの物事に興味、関心があって、他に
心を動かされない様子。”(な新明解国語辞
典な),“その物事に心を集中すること。”
可见,虽然用相同的汉字表记,但在日语和汉 语中的意思却有可能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日汉互 译过程中,切忌照搬汉语的用法来翻译日语。以下 笔者分别从语意范围、褒贬色彩、词语搭配、微 妙差别等方面小议区别日中同形语的重要性。
一、语意范围
在日、汉互译过程中,语意范围发生了改 变,或扩大或缩小或完全不同。下面结合实例来 具体分析。
(終る)
(8)敷衍してすませる。
(いい加減にして)
以上这些例子一目了然。下划线的词语是误
用,后边( )内的是正确的用词,使用错误的原
120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 年 12 月
就是日中同形语给人的误导。 下面举的例子是在中国出版的日语版期刊中
出现的一些有待推敲的例子。 (9)40 年来、国連は曲折した道をたどって
3.“有力” 有力的臂膀
有力なうで 他虽然上了年纪,但走起路来很有力。
彼は年をとっているが、道を歩くと有力だ。 “大きな勢力や、影響力がある様子。語 例:有力な証拠、有力者、有力な候補。”[3]“有 力 な 回 答 を え た 。 ” [4] “ 権 利 、 勢 力 が あ る 様 子。”[5]日语的“有力”只用于抽象的事物。例如 “有力な候補者”,是指其当选的可能性很高, 并不是本人有力量。“有力な政治家”也不是说 腕力的大小。但是,汉语的“有力”是用来形容 具体的事物(力量大),也可以用来修饰抽象的 事物。因此,上面的译文应该是“力強いうで” 和“彼は年をとっているが、道を歩くとしっか りしている。” 简单用图 1[6]表示即:
爆発したそうです。 (勃発)
(3)サッカの裁判のなキャンダル事ながす
っぱ抜かれた。 (審判)
(4)悪いことをしたから、自己検討をしな
ければならない。 (反省)
(5)あの少年がものを盗んだので、教養院
に行かせた。
(少年院)
(6)大学生だったのに、覚悟がそんなに足
りなかった。
(自覚)
(7)今日の会議はここで結束する。
深刻な印象を残した。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深刻な教育を受けた。 包含着深刻的革命道理。
深刻な玩味すべき革命の道理を含む。 な例解新国語辞典な中的解释是“簡単に解 決がつかない、とても重大なことだ。”“深刻 な社会““、深刻な悩み、深刻な状況”(な当 代日漢双解辞典な),即多用来形容事态、状况、 烦恼等不好的一面,后续词也多是不好的事物, 和汉语的“严重”一词有点接近。而汉语的“深 刻”没有日语中负面的意思,因此,上面的误用 例应该如下翻译。“忘れがたい印象を残し た。”、“心に残る教育を受けた。”、“深く
1. “明朗” 旭日升起来了,大厅显得更加明朗。 朝日が昇って、広間はさらに明朗そうに 見える。 十五晚上的月色格外明朗。 十五夜の月の色が格別に明朗だ。
上例中将“明朗”一词照搬过来的翻译是否 合适呢?让我们查一下字典。“あかるくてほが らかなこと。陽気なこと。明朗な性格”[2] “性 格が明るい。語例:明朗快活、明朗な人柄、明 朗な性格。”[3] “若者は明朗快活なものである。 明朗な近代女性。”[4]即日语中的“明朗”多是用 来形容人品、性格、气氛等爽朗、明快,进而给 人以亲近的感觉。因此,日语的“明朗”和汉语 的“明朗”,其使用范围不同。汉语的“明朗” 在翻译成日语时,不仅可以修饰性格、态度等, 而且还可以用来修饰“天空、光线、日光”等非 常具体的事物上。相当于日语的“明るい”。日
きた。厳重なミスもおかしたが、総じていえば ……
(10)中曾根首相と胡総書記の最初の会見 は、1980 年の北京における温暖な春宵であった。
(11)倦むことのない研究はやがて豊満な 果実を結び、科学研究上の重大な成果がついた 誕生した。
(9)例中的“厳重なミス”应该是“重大な ミス”,而后面 11 例中的“重大な成果”应该是 “大きな成果”或“偉大な成果”。这是受到汉 语中有“严重的错误”“重大的成果”这样表述 的影响。即翻译的人不熟悉这个词和其他词语搭 配的习惯而造成的错误。“温暖な春宵”“豊満 な果実”这种日语表述都是不妥当的,“温暖”、 “豊満”所修饰的事物都是有所限定的。虽说有 “豊か”的意思,但“豊満な生活”“豊満な果 実”这种搭配修饰是不妥当的。
温暖的春风 温暖な春風
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温暖な日差しを浴びている。 “気候が穏やかで、暖かい、語例:温暖の 地、温暖な地方”(な例解新国語辞典な)“気 候温暖/气候温暖” (な当代日漢双解辞典な) “気候が暖かなこと”(な角な国語辞典な)日 语的“温暖”一般只用来修饰气候、风土等,但 汉语中的意思却广泛得多。“温い、暖かい”对 应的意思多是汉语的“温暖”,因此“温暖的春 风”“温暖的阳光”翻译成日语,应是’暖か い”,“温暖な春風”“温暖な日差し”等说法 是不妥当的。
以上四、汉语中的用法差 异并不能单纯依靠某一方面,有时候语意范围的 改变也是褒贬色彩不同的体现,既有重叠也有分 支。总之,汉语说“请严肃一点儿”,日语却并 不一定翻译成“厳粛に願います。”对开玩笑的 朋友说“まじめにやれよ”就足够了。这样“真 正”的日语对于我们来说才是必须要掌握的。
118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 年 12 月
语中“明朗な月の光”、“明朗な空”等说法是 不正确的,而汉语却经常说“明朗的月光”、 “明朗的天空”。
2.“潔白” 洁白的天鹅。
潔白な白鳥だ。 洁白的床单。
潔白なシーツだ。 “潔白とは、うしろぐらいところがなく、 どこにでてもはじるところがないようす。文 例:潔白を証明する。彼は潔白だ。”[3]“潔白な 人物。/清白的人物。身の潔白をたてる。/证实 一身的清白。”[4]正如字典中所解释的,日语中的 “潔白”多限于清白、纯真的意思,而汉语中的 “洁白”相当于日语的“白い”(白色、洁白) 而广泛使用。即日语中的使用范围要比汉语中的 使用范围小了。
第 18 卷 第 6 期 2005 年 12 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Vol.18 No.6 Dec. 2005
试论日语和汉语中的同形异意词
徐暖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 315100)
摘 要:日汉同形异意词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文章拟从语意范围、褒贬色彩、词语搭配等角度出发,结
合具体的实例来探讨日、汉两种语言中的同形词在各自的具体使用语境中的意义偏差。
关 键 词:同形词;语境;语意偏差
中图分类号:H3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50(2005)06-0117-04
收 稿 日 期:2005-09-12
作 者 简 介:徐暖,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助教。
与其他语言相比,日语的单词来源是较为复 杂的。除了其固有的和语外,多数词汇来自中国 和西方国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国际交流的加 深,汉语和日语间的相互影响也日趋明显。这种 交流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中、日语中出现了 大量的同形词汇。这些从外形上看完全相同的词 汇在各自的语言系统中,意思却完全不同或只是 部分相同,在使用的语言环境以及语气和语感上 均有微妙差别,而且在词语搭配、褒贬色彩等方 面也不尽相同。可是,就因为他们在外形上的完 全一致,以至于有人认为,对中国人而言,学习 日语要比学习其他外语容易多了。不用说,这只 是个表面现象。日、汉同形词恰恰是日语学习中 的一个难点,或者说是一个“陷阱”。同形词确 实为中国学习者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便利,但其 弊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容易使学习者忽视这些同 形词在各自语言中的语义、修辞色彩和文体特色 等的不同,只是简单地转用同形汉字词。有这样 一个例子,一艘遇难的中国船只漂到了日本九州 的某海岸。当地村民让船员们上了岸,为他们烤 火和准备食物,并叫有学识的老人用书写的方式 与中国船员们笔谈。老人写道“有無怪我?”中 国的船员们非常吃惊于是回写“哪能怪你!” [1] 其实日本的老人是在询问有没有受伤(日语中 “怪我”是受伤的意思)而中国的船员们按照汉 语中“怪我”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责怪我”的意 思。难怪中国的船员要吃惊并不解的反问到“为 什么要怪你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