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书读得多的成语

表示书读得多的成语
表示书读得多的成语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书读五车

书富五车书通二酉读书破万卷博古通今汗牛充栋

知识渊博多文为富通儒硕学学贯中西

秉笔直书闭户读书不刊之书博览群书闭门读书

白面书郎白面书生伴食中书刺股读书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丹书白马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君子

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丹书铁契丹书铁券

大书特书读书种子奋笔疾书奋笔直书废书而叹

燔书阬儒焚书坑儒燔书坑儒飞书走檄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黄麻紫书洪乔捎书衡石程书衡石量书

据鞍读书家书抵万金借书留真尽信书不如无书寄雁传书

临池学书立地书橱立地书厨两脚书橱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牛角挂书牛角书生囊萤照书飘零书剑

曝书见竹磬笔难书骑牛读汉书琴棋书画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罄竹难书然荻读书史不绝书书不尽言

书不尽意手不释书书不释手胜读十年书世代书香

书读五车书画卯酉书空咄咄识礼知书十年读书

书囊无底书缺有间诗书发冢书声琅琅书声朗朗

四书五经书生之见书通二酉书同文,车同轨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书香人家书香世家三余读书识字知书

徒读父书摊书傲百城通书达礼摊书拥百城无巧不成书

文弱书生悬石程书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乡书难寄学书学剑

殷浩书空燕颔书生有脚书橱有脚书厨一介书生

博采众长博采众议博大精深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博古通今博览古今博览群书博览五车

博洽多闻博识多通博硕肥腯博施济众博士买驴

博通经籍博闻辩言博闻多识博物多闻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博物洽闻博闻强识博闻强志博文约礼

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褒衣博带博弈犹贤

沈博绝丽沉博绝丽地大物博峨冠博带繁征博引

高冠博带兼览博照兼收博采米盐博辩旁求博考

旁收博采旁搜博采旁征博引洽博多闻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仁言利博瘦羊博士通古博今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学识渊博由博返约远溯博索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囫囵吞枣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孜孜不倦

描写读书的成语

描写读书的成语 [标签:栏目] ,描写读书的成语 1、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3、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4、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5、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6、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7、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8、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0、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11、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12、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13、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14、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15、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6、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17、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18、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9、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20、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21、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22、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3、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24、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25、黄麻紫书: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同“黄麻紫泥”。 26、插架万轴:插架: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轴:古代书卷中的杆,借指书籍。形容藏书丰富。 27、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28、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9、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30、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31、充栋汗牛: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着述之富。 32、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33、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34、积案盈箱: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非常多。 35、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36、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37、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8、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39、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40、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表示人多的成语有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3篇

[表示人多的成语有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3 篇 【其他企业范文】 表示人多的成语篇一:形容人多的成语你知道多少呢? 你知道多少形容人多的成语呢?下面小编收集的二十个形容人多的成语对你有用吗?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人才济济[rén cái jǐ jǐ] 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人来人往[rén lái rén wǎng]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万人空巷[wàn rén kōng xiàng]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 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 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 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高朋满座[gāo péng mǎn zuò] 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熙熙攘攘[xī xī rǎng rǎng]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车水马龙[chē shuǐmǎ lóng]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门庭若市[mén tíng ruòshì] 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形容书读得多的成语

形容书读得多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成语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 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小时家贫,夏天以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比喻人勤学好问 凿壁偷光,成语。出自西汉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悬梁刺股意思是

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故事源自战国的和东汉的。 理解型默写: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写出表示快的成语 一挥而就——画得快,倚马可待——写得快,狼吞虎咽——吃得快,风驰电掣——开得快,一目十行——看得快,不胫而走——传得快,一蹴而就——成得快,不假思索——动得快,脱口而出——说得快,知错就改——改得快,心有灵犀——懂得快,灵机一动——想得快,马到成功——办得快,一泻千里——流得快,瞬息万变——变得快,过目成诵——背得快 ,眼疾手快——拿得快 看书快——(一目十行)吃饭快——(狼吞虎咽) 水流快——(一泻千里) 变化快——(日新月异) 走路快——(大步流星) 时间流逝快——(日月如梭) 办事快——(雷厉风行)写字画画快——(一挥而就) 照样子写词语。 1.ABB式:白皑皑1.白茫茫;绿油油 2.AABB式:重重叠叠2.开开心心;快快乐乐3.与战争有关的:百战百胜3.决胜千里;草木皆兵4.含反义词的:争先恐后4.七上八下;聚少成多5.成语故事:5.鹏程万里;闻鸡起舞 6.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自强不息坚定不移坚韧不拔

六字:满招损,谦受益 一不做,二不休士可杀,不可辱神不知,鬼不觉言必行,行必果亲者痛,仇者快眼中钉,肉中刺满招损,谦受益求大同,存小异既来之,则安之听其言,观其行此一时,彼一时挂羊头,卖狗肉胜不骄,败不馁冤有头,债有主有志者,事竟成吃一堑,长一智名不正,言不顺高不成,低不就狡兔死,走狗烹一是一,二是二玉不琢,不成器丁是丁,卯是卯陈谷子,烂芝麻经一事,长一智 写出含有数字的成语 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不三不四(三心二意)、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五花八门、半斤八两、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牛二虎之力 (2)十全十美(十万火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千军万马(千载难逢)、万紫千红(万水千山) 一目十行一心一意一五一十一刀两断一言为定一字千金一朝一夕一字之师一叶知秋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箭双雕三心二意三长两短四面八方四通八达五颜六色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关于书的成语_好词(精华版)

《关于书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一): 1、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2、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 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我的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7、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8、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9、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10、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 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11、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 十分多。 12、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5、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16、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 国政。 17、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18、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9、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20、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21、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22、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重。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 正领会。 24、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25、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6、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7、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28、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9、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30、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31、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32、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3、积案盈箱: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十分多。 34、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35、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 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36、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37、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3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9、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0、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41、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42、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43、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44、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形容读书多的人的成语

形容读书多的人的成语 形容读书多的人的成语有哪些呢?想必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形容读书多的人的成语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形容读书多的人的成语1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

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

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 在写文章时,适当运用成语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希望你喜欢。 有关读书的成语热门版1)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3)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4)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5)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6) 引锥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7)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8) 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9) 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0)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1)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2)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3) 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14)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5)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6)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7)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18)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形容读书的成语。 19)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0)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有关读书的成语最新版1)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 满腹经纶: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形容人多的成语

形容人多的成语 1、人多口杂: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2、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3、踵接肩摩: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4、杀人如草: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5、腹有鳞甲: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6、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7、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8、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9、龙多乃旱: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10、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11、磕头碰脑: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12、三夫成市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13、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14、谋道作舍: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15、人多阙少:谓求官职的人多而空额少。阙,旧时指官职的空额。 16、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7、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18、比肩接踵: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 19、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

20、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21、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22、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23、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24、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25、人千人万:形容人多。 26、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27、挨肩擦背:挨:靠拢;擦:摩擦。形容人多拥挤。 28、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29、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30、屯街塞巷:形容人多拥挤。 31、观者如市:形容观看的人多。 32、人多手杂: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33、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 34、聚蚊成雷:许多蚊子聚到一起,声音会象雷声那样大。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会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 35、言三语四: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36、挥汗成雨: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37、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8、驾肩接武: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 39、人多势众:人多力量大。 40、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全

关于读书的成语大全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

关于书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 1、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2、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3、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4、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5、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6、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7、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8、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9、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10、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11、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12、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13、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 14、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15、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16、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17、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18、纸上空言:指停留在书本上的、未经实践检验的空洞言论。 19、不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1、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2、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23、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24、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2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6、死记硬背: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27、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28、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29、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30、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31、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32、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33、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34、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35、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篇一: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 描写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 人声鼎沸人来人往人欢马叫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人潮汹涌人满为患比肩继踵接踵摩肩摩肩接踵踵趾相接接踵而至川流不息花花世界举袖为云挥汗如雨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万人空巷万头攒动震耳欲聋座无虚席万籁俱寂火树银花鸦雀无声门可罗雀热闹非凡载歌载舞欢声雷动万人空巷门庭若市熙熙攘攘项背相望欢声笑语沸沸腾腾沸沸扬扬盛况空前座无虚席济济一堂车水马龙水泄不通风风火火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欣喜若狂锣鼓喧天欢呼雀跃挨三顶五人多势众掎裳连袂灯火辉煌 篇二:描写热闹场面的词语 热火朝天 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出处魏巍: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龙腾虎跃 解释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出处唐严从: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 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人声鼎沸 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冯梦龙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 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接,碰着。 出处: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川流不息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踵而至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形容读书的人成语

形容读书的人成语 导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形容读书的人成语,欢迎参考! 1、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

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形容快的成语

形容快的成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形容快的成语 1、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2、眼尖手快:眼力好,动作快。 3、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4、嘴直心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5、空谈快意:快意:使内心感到痛快。信口开河地高谈阔论,却不付诸行动,只是为了口头痛快。 6、人心大快: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7、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8、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9、快犊破车: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10、拍手称快: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11、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12、沉著痛快: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13、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14、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 15、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16、手急眼快:形容动作机警,手快眼快。 17、一吐为快: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18、亲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 19、先睹为快:睹:看见。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20、快人快语: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 21、多快好省: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22、眼明手快:看得准,动作敏捷。 23、嘴快舌长:爱说长道短。 24、性急口快:性子急,有话就说。 25、快人快事:爽快人办爽快事。 26、沉着痛快: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27、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关于读书的成语_成语(精华版)

《关于读书的成语》 1、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3、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 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7、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8、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9、十寒窗:形容长刻苦读书。 10、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1、摘句寻章:摘取搜寻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12、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4、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 的大学者。 15、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1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7、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 就要多读书。 19、穷措大:措:读书人。比喻贫穷的读书人。 20、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21、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 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形容人多热闹 的成语 1、摩肩擦踵:踵,脚后跟。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2、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3、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4、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5、座无虚席:虚:空。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座位,一般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6、济济一堂:济济:形容有才华人多。形容大厅挤满了人。形容人众多。 7、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旧时官吏出巡时的声势。 8、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

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朝天燃烧一样。 9、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10、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爆满。 11、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热闹非凡:形容非常热闹。示例:国庆节快到了,长安街上热闹非凡。 13、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14、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5、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16、络绎不绝:绝:断。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17、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8、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19、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20、结驷连骑:驷:古时一乘车所套的四匹马;骑:骑马的人。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2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热爱读书的成语

热爱读书的成语 [标签:栏目] ,热爱读书的成语 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磨砻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12、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3、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4、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7、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1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9、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0、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带书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带书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导语:书包含着万千知识,书是提升自我的重要载体。下面是语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书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垂名竹帛: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出处:《封神演义》五十七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出处: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丹黄甲乙: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出处: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丹铅甲乙: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出处: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千子慨然悯之,取一代之文,丹铅甲乙,辨其黑白。”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出处:《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倒背如流: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仲友喜的是俊爽名流,恼的是道学先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 1.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3.不知凡几----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7.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8.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9.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为数众多,很容易得到 10.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11.斗量车载----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2.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13.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14.连车平斗----形容冗员很多 15.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6.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17.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18.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19.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0.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1.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22.千汇万状----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23无千无万----谓不计其数;极多。 24.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25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6.逾千越万----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27.千千万万----形容数量极多。 28.千条万缕----形容条缕繁多。 29.各色各样----犹言各式各样。 30.色色俱全----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

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

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篇一:表示速度快的成语 十万火速 【解释】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六:我立刻收拾着行李,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就深怕有人要捉拿我的一样。 健步如飞 【解释】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追风逐电 【解释】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 【出处】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一日千里 【解释】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出处】《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蹑影追风 【解释】形容速度极快。 【出处】《梁书王僧孺传》: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撮之雄官,参人伦之显职,虽古之爵人不次,取士无名,未有蹑影追风,奔骤之若此者也。 日行千里 【解释】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出处】《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追风掣电 【出处】宋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愿得侧翅附鸿鹄,追风掣电凌太空。风驰电掣【解释】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势若脱兔【解释】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出处】唐陆龟蒙《杂讽》: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篇二:表示春的成语 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 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 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 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 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