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大豆中主要抗原蛋白致敏机理的研究进展

大豆中主要抗原蛋白致敏机理的研究进展

2008.0532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平衡的氨基酸,是人和畜禽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源。

但其中含有的抗原蛋白会导致人和动物的过敏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大豆抗原蛋白是指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的一些大分子蛋白质或糖蛋白,可引起人或畜禽产生过敏反应,又称为致过敏因子。

研究表明,大豆中主要的抗原物质有2种: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

据报道,生大豆中具有抗原活性的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分别占大豆总蛋白质含量的10%~20%和1%~2%。

目前,在欧美等国,大豆已被列为引起食物过敏反应的八大食物过敏源之一,过敏人群常表现为颤抖、咽喉水肿、皮疹和急性哮喘等症状。

另外,在畜禽生产中,日粮过敏反应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在幼龄动物饲料中添加生大豆作为蛋白质来源会导致仔猪、犊牛等的腹泻、肠黏膜细胞增生等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随着大豆及其制品在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广泛应用,由大豆引起的食物过敏现象呈上升趋势。

自20世纪30年代Duke首次发现大豆蛋白可引起婴儿腹泻、虚脱和肠道炎症反应以来,人们对大豆蛋白的研究便从未间断,现已从婴幼儿、仔猪和犊牛对大豆蛋白的过敏反应现象大豆中主要抗原蛋白致敏机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孙 鹏摘 要 该文简要介绍了大豆中主要抗原物质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对幼龄畜禽致敏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致敏机理逐渐深入到大豆抗原蛋白的致过敏机理研究。

1 大豆抗原蛋白的组成结构大豆中约含35%~40%的蛋白质,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可分为4大类,即2S、7S、11S和15S组分。

其中,具有抗原性的蛋白主要包括大豆疏水蛋白(Hydrophobic protein),大豆壳蛋白(Hull proteins),大豆抑制蛋白(Profilin),大豆空泡蛋白(Vacuolar protein),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等。

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

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

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引言淡豆豉是一种古老的食材,也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

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多益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的变化和作用机制对人们更好地利用淡豆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有助于促进淡豆豉的深加工和产品开发,提高淡豆豉的营养及保健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淡豆豉的主要活性成分淡豆豉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异黄酮苷和大豆种皮多酚等。

这些活性成分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而这些活性成分在淡豆豉发酵过程中会发生变化,因而也会对淡豆豉的营养价值以及保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方法1. 生化分析通过对淡豆豉发酵前后样品进行生化分析,比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分析手段来测定淡豆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种类的变化。

2. 生物学实验通过生物学实验,观察淡豆豉发酵前后对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变化,了解活性成分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淡豆豉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1. 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在人体内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物功能。

研究表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可能由于淡豆豉中所含有的β-葡萄糖苷酶、几丁质酶等酶类的作用而转化成其他的化合物,另一方面由于细菌、酵母等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酶类将大豆异黄酮水解成为更活性的形式。

淡豆豉发酵后的产物中,大豆异黄酮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可能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大豆皂苷大豆皂苷是淡豆豉中具有抗氧化、抗癌等生物学功能的活性成分。

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和研究

大豆中异黄酮的提取和研究

目录第一章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 (1)1.1乙醇提取法 (1)1.2 酸水解提取法 (2)第二章大豆异黄酮的性质 (2)2.1 溶解性 (3)2.2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 (3)2.3 水解 (4)第三章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 (5)3. 1 抗癌防癌 (5)3.2 对骨代谢的作用 (6)3.3 预防心血管等其它疾病 (7)第四章总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大豆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和纯化研究进展。

天然大豆异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在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对他的提取方法以及性质作用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性质作用研究Abstract: soybean isoflavone is a kind of flavonoid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oybean isoflavone of soybean isoflavone. Natural soy isoflavone. Soy isoflavones are a clas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the growth of soybean.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ybean isoflavone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anti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revention of osteoporos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for his.Keywords: nature of extraction methods of soybean isoflavone异黄酮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主要存在于大豆科植物中,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物。

大豆食品原料与加工技术问题研究进展

大豆食品原料与加工技术问题研究进展
20 2 k ) 理 的大豆效 果 次之 。 存 l 0 (g/ g处 储 2个月 后 , 聚合 物+ 福美 双 处理 后 的大 豆 发芽 率 和 活力 指数 分 别 为 7.%和 12 。即使贮藏 时 间超过 1 , 用 57 98 2月 使
聚合物 + 福美 双 ,聚合物 + 萎锈 灵 2 0和萎锈 灵 2 0 0 0
C ig f m C a g 教 授 hn S ) h n a f N r D k t t e ot a oa Sa h t
及 防 治பைடு நூலகம்、 豆 营 养 与健康 、 代 加 工 技 术 及 产 品应 大 现
用等 领域 的科学 问题进 行 了广 泛 的交 流 , 与会 大 豆 科学 家报道 了最新 研究 进展 。根据 与会 者 的报告 内
分 的一 些 性 质 , 如蛋 白质 高级 结 构 、 解 性 等 会 发 溶
生 变化 , 从而 影响 大豆 的加工 品质 。 C r J B r 授 (o aSa n esy 对 大豆 al . en教 Iw t eU i ri ) t v t 品种 、 收获 方式 和 环境 湿 度对 大 豆 品质 的影 响进 行
进 展
徐 婧 婷
营养 工 程 学 院 ,北 京 10 8 ) 003
大豆是 重 要 的食 品 原料 , 也是 世 界 贸 易 中重 要 的战 略物资 。大 豆 的丰 富营养 价值 和作 为可 开发 利
用 的优 质 蛋 白质 资源 得 到 了世 界各 国的 广泛 重 视 。 20 0 9年 8月 , 北 京举行 的第八 届 世界 大豆 研 究 大 在 会 对大 豆种 质 资源 、 传 育种 、 因组 学 、 豆病 害 遗 基 大
大豆 黼
- ¥ g AN 5 t t^ T CH OY E ∞ E NOL Y OG

大豆皂甙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大豆皂甙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大豆皂甙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查龙应;陈兰兰;罗海吉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9(021)006
【摘要】本文就大豆皂甙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4页(P1076-1079)
【作者】查龙应;陈兰兰;罗海吉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
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
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广
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83;R730.1
【相关文献】
1.金线莲抗癌活性成分及抗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吴雅茗;尤梅桂;翁乐斌
2.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进展 [J], 林雄强; 张小玲; 张莉; 康杰; 李祥辉; 孙伟明
3.β-紫罗兰酮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J], 石远洋
4.大豆皂甙的生物活性及抗突变、抗癌研究概况 [J], 张咏莉;甘卉芳
5.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李宁;石爱民;刘红芝;刘丽;胡晖;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生理活性成分

大豆生理活性成分
殖方 面具 有 广 阔 的 开发 应 用 前 景 。 2大 豆 蛋 白主 要 是 指 大 豆 分 离 蛋 白. 是 在 低 温 下 将 豆 . 它
长 因 子活 性 , 天 然 的 癌 症 化 学 预 防 剂 。 食用 可 预 防 妇 女更 是
年 期 综合 征 、 善 骨 质 疏松 、 防 癌症 , 改 预 6大 豆 皂 甙 属 于 三萜 类 齐 墩 果 酸 型 皂 甙 , 由 一 列 物 质 . 是 组 成 的一 类 混 合 物 。 国 内外 的研 究 已经 证 明. 豆 皂 甙具 有 大 抗 脂 质 氧化 、 自由基 、 强 免 疫 调 节 、 肿 瘤 和 抗 病 毒 等多 抗 增 抗
粕 除去 大 豆 油 和 水 溶 性 非 蛋 白成 分 后 , 到 的 一 种 蛋 白质 含 得
量 不少于 9 0%的 混 合 物 .大 豆 分 离 蛋 白 可 分 为 2 、S 1S S 7 、 1
种 生 理功 能 。 目前 已经 在 食 品 、 品 、 妆 品 上 有 了初 步 的应 药 化
用 价 值 。 用卵 磷 脂 能显 著 降 低 高 血 脂 、 胆 固 醇 , 而 预 防 食 高 从 动 脉 硬 化 、 年痴 呆 症 的 发 生 。 老
5大 豆 异 黄 酮 是 大 豆 生 长 中形 成 的一 类 次 级 代 谢 产 物 。 . 结 构 与 雌激 素 相 似 , 此 称 为 植 物 雌 激 素 。 大 豆异 黄 酮 的雌 因 激 素 作用 影 响 到 激 素分 泌 、 代谢 生 物 学 活性 、 白质 合 成 、 蛋 生
3 .大 豆 低 聚 糖 是 从 大 豆 籽 粒 中提 取 出可 溶 性 寡 糖 的 合 称, 主要 由水 苏 糖 、 籽糖 、 糖 等 组 成 。 成 熟 后 的 大 豆 约 含 棉 蔗 有 1%低 聚 糖 , 中 1 0 其 %是 棉籽 糖 , %是水 苏 糖 。 有 稳 定 性 4 具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一、本文概述油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油料作物,不仅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而且在食用、药用和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油茶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营养健康、食品工业、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综述油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回顾了油茶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分布,包括油茶籽油中的脂肪酸、多酚类化合物、甾醇等,以及油茶籽饼中的蛋白质、茶皂素等。

随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总结了油茶活性成分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油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结构修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油茶活性成分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物等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本文指出了油茶活性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受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较大,油茶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生物活性仍需深入研究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优化油茶加工工艺、深入研究油茶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等建议,以期推动油茶活性成分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油茶活性成分的种类与性质油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油料作物,其活性成分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这些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酚类、黄酮类、皂苷类、脂肪酸等,它们在油茶籽仁、油茶叶和油茶壳等部位中均有分布,但含量和种类会有所差异。

多酚类是油茶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等。

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油茶中的另一大类活性成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黄酮醇。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应用与前景分析

大豆多肽生理活性、应用与前景分析
1 生理 活性功 能
1 1 抗疲 劳 .
性省级中长跑运动员分为对 照组 ( = ) 补糖组 ( 1 7、 1 n

6 和补肽组( = ) ) n 8进行 4 周大强度训练 , 实验前 、
训练两周后及实验后对受试对 象的体成分 、 P R E等
级 和血 液 的生 化指标 进行 测试 。结 果补 肽组 运 动后
关键 词 : 大豆 多肽 ; 生理 活性 ; 用前 景 应
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 白水解得到的产物 , 其氨 基酸组成与大豆蛋 白完全一样 , 必需氨基酸配 比合 理、 易为人体吸收利用 , 但具有比大豆蛋 白更优越的
加工 特性 和 功能特 性 , 主要 由 3 6 氨基 酸残 基组 个
在体内的储存量与肌 肉的量成 比例关系 , 能使运 若
研究 发现 , 端是 PoPeTr 序列 中含 有 疏 水 C末 r,h ,y 或 性氨基 酸 是 维持 高 A E抑 制 活 性 所 必 需 的。 此 外 C 还有 研究 结果 表 明 , A E抑 制 活性 的多 肽 主要 集 具 C 中在相对 分子 质量较 小 的组分 。 用 10m /gW 的 剂 量 饲 喂 S R大 鼠的 实 验 0 gkB H
动 员肌 肉量增加 , 体能 也将增 加 n。 则 ]
112 机体恢复疲劳的指标 ..
机体疲劳时, 肌细胞
受破坏 , 血液中肌红蛋 白数量增加。若血液 中肌红 蛋 白数量减少 , 意味着疲劳的恢 复[ ; 则 2 瘦体重 、 血 清睾酮水平的增加和主观用力率( P ) R E 的降低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机体蛋 白质合 成的增加 ; 血清 肌酸激 酶水平的降低表明细胞 内肌酸激酶外渗作用减弱 , 有利骨骼肌损伤组织 的恢复; 动脉血糖平衡 可以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田(2009140132) 大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摘要:大豆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 ,包括有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甾醇,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等。本文综述了目前大豆各功能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功能性成分;大豆蛋白质;大豆多肽;异黄酮;大豆皂苷;蛋白黑素;大豆低聚糖 大豆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公元前2800年的《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了大豆及其药用价值。大豆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 ,在我国及许多东南亚国家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 ,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我国大豆资源十分丰富 ,产量居世界第四。初具规模的大豆加工企业共四千三百家。随着大豆综合利用深加工项目的深入 ,大豆中的营养物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大豆中富含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 大豆蛋白、 大豆卵磷脂、 大豆异黄酮、 大豆皂甙、 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以及植物甾醇、 蛋白黑素、 大豆多肽等多种功能性成份[2 ]。 1、大豆异黄酮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是生物黄酮中的一种, 也是一种植物雌激素。 它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 种皮中含量极少 ,它是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及生理活性如下 表一,异黄酮成分及其生理活性[2] 近年来 ,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能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豆异黄酮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有多种保健作用。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的次级代谢产物 ,其有效成分主要是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大豆异黄酮的主要生理功效有 1. 1 抗癌作用[4] 抑制酶和增长因子作用, 阻止新生血管生成, 从而有效切断肿瘤细胞组织获得营养和氧的输送, 抑制肿瘤细胞恶性增殖 。因此能治疗乳腺癌、 肠癌 、肺癌前列腺癌 、白血病等。 1. 2 预防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现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 , 大豆异黄酮可明显的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日本和欧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进行比较 ,发现日本骨质疏松和髓骨骨折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5] 。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 ,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骨含量急剧下降 ,因而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大量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减少骨质丢失 ,促进骨质生成的作用[6] 。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1. 3 缓解更年期综合症 妇女更年期障碍主要是因为雌性激素分泌减少所至 大豆异黄酮有植物雌激素之功效 可弥补因绝经而减少的雌激素 从而减少或避免更年期综合症。 1. 4大豆异黄酮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大豆异黄预防心血管等其它疾病酮中的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具有强烈的抗氧化活性 , 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以阻止胆固醇氧化 ,具有抗溶血活性 ,从而抑制血小板凝聚等作用。因此大豆异黄酮对动脉硬化以及冠状动脉硬化等疾患有明显的预防甚至治疗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血管障碍 ,大豆异黄酮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 ,表明它能延缓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质营养源蛋白。蛋白质是人类生长 ,发育和繁衍的基础物质之一。大豆蛋白中氨基酸含量丰富 ,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含有较多的赖氨酸。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美国 FDA 采用了一种新方法评价蛋白质的营养质量 — 蛋白质消化后的氨基酸得分(PDCAAS) 。该方法在校正消化率后 ,以2~5岁婴儿的氨基酸需要量来求出氨基酸得分 ,当蛋白质校正了消化率后所提供的氨基酸等于或大于需要量时 ,记作 PDCAAS 等于 1. 00[7] 。大豆分离蛋白 PDCAAS 是1. 00 ,这说明对于人体来说 ,大豆蛋白质量相当于动物 蛋白 ,优于一般的植物蛋白。大豆蛋白对人体的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2. 1 大豆蛋白与肥胖症 大豆蛋白还可有效的控制肥胖症。过度进食是导致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限制脂肪摄入是改善这一平衡的基本食物疗法。摄入大豆蛋白可以使体内的蛋白质维持正常水平 ,同时限制了脂肪的摄入水平 ,有利于调节肥胖症患者的膳食结构和营养平衡 ,有利于预防肥胖症。大豆蛋白疏水高分子部分能影响脂类代谢 ,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大豆蛋白三酰基甘油的活性[8 ]。 2. 2 大豆蛋白与心血管疾病 大豆蛋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大豆蛋白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机制是增加胆汁酸的排出 ,降低胆固醇量和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含量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被认为是非良性胆固醇 ,容易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从而导致心血管病。另一作用机制为大豆蛋白直接影响肝脏中胆固醇的代谢 ,大豆中的豆球蛋白(glycinin)和豌豆球蛋白(coglycinin)能刺激肝脏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降低胆固醇的含量[9 ]。 3、大豆磷脂 大量研究表明 ,大豆磷脂在保护细胞膜、 抗衰老、降血脂、 防治脂肪肝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大豆磷脂是大豆中各种磷脂甘油脂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其主要种类有: 卵磷脂(PC ,磷脂酰胆碱) 、 脑磷脂(PE ,磷脂酰乙醇胺) 、 磷脂酰肌醇(PI)和丝氨酸磷脂(PS) 。大豆磷脂的含量占全豆的 1. 6 %~2. 0 %。资源十分丰富[10 ]。 3. 1 大豆磷脂与抗衰老 大豆磷脂对于抗衰老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人细胞膜胆固醇/磷脂(CH/ P L) ,神经磷脂/磷脂酰胆碱(SM/ PC)分子比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 ,成为生物膜老化的基本特征。有试验证明 ,大豆磷脂可有效降低 CH/ P L , SM/ PC的比值 ,且能提高细胞代谢能力 ,增强细胞消除过氧化脂质的能力 ,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10 ]。 3. 2 大豆磷脂与脂肪肝 大豆磷脂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脂肪肝。脂肪肝病患者是以红细胞膜的 CH/ P L 分子比显著增加 ,丝氨酸磷脂(PS)减少 ,膜流动性降低为特征的。Salviol 报告服用大豆磷脂 ,膜磷脂从32. 6 %增加到38. 2 % ,膜流动性明显增加 ,有显著防止肝内脂肪聚集的作用[10 ] 。大豆 磷脂有抗脂肪肝 ,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作用。 3. 3 大豆磷脂与胆结石 大豆磷脂可有效地预防和防治胆结石。磷脂在胆汁中形成的乳化微粒有助于胆汁中的胆固醇呈溶解状态 ,从而防止结石形成。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大豆磷脂还可防止胆结石的复发。 3. 4 大豆磷脂与脑功能 大豆磷脂可改善脑功能 ,防治老年性痴呆症。马文昭报告用大豆磷脂治疗神经衰弱 ,治愈、好转率84. 2 %。Little 对老年痴呆病人用大豆磷脂进行治疗研究 ,6个月后病人的定向力、 语言能力、 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均有改善[10 ] 。磷脂类物质占大脑的 40 %左右 ,是人体所需胆碱的主要来源 ,胆碱随血液进入大脑 ,在乙酰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酰胆碱 ,促使细胞活化 ,从而提高反应能力和记忆力。老年人血液中胆碱含量降低从而引起脑疲劳 ,记忆力下降和老年性痴呆等症状试验证明服用大豆磷脂可有效改善脑功能。 4、大豆甾醇是大豆中的一种活性成份 大豆甾醇学资料和实验室研究表明,大豆甾醇可有效的降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 4. 1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 大豆甾醇可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大豆甾醇可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甘油三酯不变 ,从而LDL/ HDL比值下降 ,而无任何副作用[11 ] 。 5、大豆皂甙 大豆皂甙是三萜类同系物与糖形成的一类化合物。大豆皂甙具有以下许多生理功能:通过结合胆汁酸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抑制肝脏功能障碍作用;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以及分解的作用;抑制或延缓肿瘤的作用;溶血作用;抗 HIV 病毒作用;活性氧消去作用等。 5. 1 预防高血脂症 大豆皂甙可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大豆皂甙可以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 ,抑制过氧化脂质(LPD)的形成 ,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大豆皂甙可预防高脂肪膳食造成的高血脂症 ,而对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仍可使其保持正常状态。从而有效的控制高血脂症[12 ]。 5. 2 抑制肿瘤生长 大豆皂甙还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从而有效控制癌症的扩散。国外有学者报道了大豆皂甙的抑制肿瘤作用 ,认为大豆皂甙的抑癌机理可能是:直接的细胞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胆汁酸结合作用和促使致癌物引起的细胞扩增转为正常[13 ] 。 5. 3 抑制血小板凝聚 大豆皂甙可抑制血小板和血纤维蛋白原的减少 , 可抑制内毒素引起的纤维蛋白聚集 ,也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栓纤维蛋白形成 ,表明大豆皂甙具有抗血栓作用。 5. 4 抗病毒 ,调节免疫作用 大豆皂甙的抗病毒作用是近几年来的一个新领域 ,国外报道大豆皂甙对人类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和细胞生物学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认为对 AIDS的治疗与防治非常有用。另外 ,大豆皂甙还具有免疫调节 ,调节糖代谢的作用。 6、大豆低聚糖 大豆中的天然存在的低聚糖主要有棉籽糖和水苏糖 ,它有类似蔗糖的甜味 ,甜味为蔗糖的 70 % ,热值为蔗糖的 50 %。可作为低热能量甜味剂[14 ] 。大豆低聚糖有如下功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 改善肠内细菌群结构、 改善排便、 防止便秘和腹泻、 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 增强肌体免疫力、 抗癌和保护肝脏、 生成营养物质等作用。另外 ,由于它很难被人体消化吸收 ,能量低 ,可作为糖尿病 ,肥胖病患者的甜味剂替代品。由于大豆低聚糖所含的水苏糖 ,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