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计量经济学试题,DOC

博士计量经济学试题,DOC
博士计量经济学试题,DOC

《计量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试题(A)解答

一、简答题

1、指出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统计量的适用条件。

答:稳健标准误和稳健t统计量的适用条件是样本容量较大的的场合。在大

2

1

),得

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q(1>q)阶自相关;

否则,则判定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1>q)阶自相

关。

2)、完成了1)中的(1)、(2)两步以后,运用布劳殊—戈弗雷检验(BreschGoldferytest)()2R q

=,由于它在原假设0H成立

T

LM-

2

时渐近服从2

2?q χσ?分布。当LM 大于临界值,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

机误差项存在q (1>q )阶自相关;否则,判定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q (1>q )阶自相关。

3、

谬误回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检验谬误回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在

回归中使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必定会产生伪回归吗?

4)0=,

答:对一般的几何滞后分布模型()∑∞

=-+-+=0101i t i t i t x y ελλαα,有限的观测不

可能估计无限的参数。为此,必须对模型形式进行变换:

注意到:()1011101i

t t i t i y x ααλλε∞

----==+-+∑,从而:

由于1t y -与1t ε-相关,所以该模型不能用OLS 方法进行估计,必须采用诸如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估计,才能获得具有较好性质的参数估计量。 5、假定我们要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t t t x y εβα++=,()0=t E ε,()s t s t ,2,cov δσεε=

但是担心t x 可能会有测量误差,即实际得到的t x 可能是t t t x x ν+=*,

t ν是白噪

t x t u +。

6、考虑一个单变量平稳过程

t t t t t x x y y εββαα++++=--110110(1)

这里,()2,0σεIID t ?以及11<α。

由于(1)式模型是平稳的,t t x y 和都将达到静态平衡值,即对任何t 有:

()t y E y =*,()t x E x =*

4

于是对(1)式两边取期望,就有

****+++=x x y y 1010ββαα(2)

也就是

()***+=-++-=

x k k x y 101

1010

11αββαα(3) 这里1k 是*y 关于*x 的长期乘数, =表达

当t y 为负偏离时,0=t γ,误差修正项系数为1δ。 参数估计的方法可用MLE ,也可用OLS 。

7、检验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可以用布罗歇—帕甘检验

(BreuschPagan )和怀

特(White )检验,请说明这二种检验的差异和适用性。

答:当人们猜测异方差只取决于某些解释变量时,布罗歇—帕甘检验

(BreuschPagan )比较适合使用;当人们猜测异方差不仅取决于某些解释变量,还取决于这些自变量的平方和它们的交叉乘积项时,怀特(White )检验比较适合使用。虽然,有时使用布罗歇—帕甘检验无法检验出异方差的存在,但用怀特(White )检验却能检测出来。不过,

8

1某项经济改革政策后的绩效差异,从这三个城市总计C B A N N N ++个企业中按一定规则随机抽取C B A n n n ++个样本企业,得到这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y 作为被解释变量,如果没有其它可获得的数据作为解释变量,并且A 城市全面实施这项经济改革政策,B 城市部分实施这项经济改革政策,C 城市没有实施这项经济改革政策。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A 、B 和C

6

这三个城市之间由于不同程度实施某项经济改革政策后存在的绩效差异?

解:把A 、B 两个城市中第i 企业的劳动生产率i y 写成如下模型:

i Bi Ai i D D y εγβα+++=,

(1)

A α城市之间的有无显著差异,改写模型为:

i Ai Bi Ai i D D D y εγδα++++=)(,

其中,γβδ-=;()2,0~σεN i ; 此时,有:

??

?

??====+==++=0,0,1,0,0,1,)(Bi Ai Bi Ai Bi Ai i D D D D D D y E αγαδγα (5)

运用t 检验看参数δ是否显著地不为0,否则就认为城市A 企业的期望劳动生产率与城市B 企业的期望劳动生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 2、用观测值201,,y y 和2010,,,x x x 估计模型

)1。

由SST e e SST SSE R '-

=-=112

,可推得:2

1R e

e SST -'= 同理,由SST

e e R R

R R

'-=12

可推得:()

22111R e e e e SST e e R R R R R R

-''-='-= 所以,()

86.024.0500

47.50311122

=?-=-''-=R e e e e R R

R R

3、对线性回归模型:

8

'i i i y x βε=+,(n i ,,2,1 =)------------(1)

满足0≠i i Ex ε。假定i z 可以作为i x 合适的工具变量,且2(|)Var Z I εσ=,请导出工具变量估计量,并给出它的极限分布。

解:由于0≠i i Ex ε,所以参数向量β的OLS 估计将是不一致的。假定i z 可以作为i x 合适的工具变量,对模型进行变换:

(5) 'i z

4、考虑如下受限因变量问题:

1)、二元离散选择模型中的Logit 模型,在给定i x ,

N i ,,2,1 =条件之下1=i y 的条件概率为:

在重复观测不可得的情况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证明:

其中,()121,,,

,i i i ip x x x x '=,()()

β

β

?exp 1?exp ?i i i x x p

'+'=。 2)、为什么利用观测所获得的正的数据*i y 来估计Tobit 模型是不合理的? 3)、对Tobit 模型:i i i x y εβ+'=*,n i ,,2,1 =以及i ε服从正态()2,0σN 分布,

0,>=**i i i y y y 若;0,0≤=*i i y y 若;

求:(1)、()0>*i i y y E ;

1==i i 1

1

由于()121,,,,i i i ip x x x x '=中第一分量为常数1,所以根据(4)式可得到: 2)、假定我们考虑的Tobit 模型为:i i i x y εβ+'=*,n i ,,2,1 =以及i ε服从正态

()

2,0σN 分布,满足0,>=**i i i y y y 若;0,0≤=*i i y y 若。

则有:()()()

()

σβσβσφββεεβ/1/0i i i i i i i i i x x x x E x y y E '-Φ-'+

'='->+'=>*

10

即:()()()()

()

βσβσβφσβσβσβσφβi i i i i i i i i x x x x x x x y y E '≠'Φ'+'='-Φ-'+

'=>*///1/0 也就是仅仅考虑利用观测所获得的正的数据*i y 来估计Tobit 模型,所获得的参数β的估计是有偏的,并且其数值大于βi x ',并且依赖于()

()

?Φ?φ,这就

是仅仅运用正观测值子样本来估计Tobit 模型的不合理性。

=()()111i

i

N

z z i i i x x ββ-=''Φ-Φ????????

∏(2)

对数似然函数为:()()()()()1

ln 1ln 1N

i i i i i l z x z x βββ=??''=Φ+--Φ??∑(3)

根据:()()

()()()101N i i i i i i i l z x x x x x ββφββββ=??'?-Φ'==??''?Φ-Φ????????

∑,利用数值运算方法可以求得

?pb

β,这样就很容易获得()()???i pb

i i

pb

x x φβλβ

'='Φ。

第二步,我们在获得了?i λ之后,考虑下述模型: ?i i i i y x u βσλ'=++,(1,2,,i N =

(4) 其中,我们假定i u 满足高斯—马尔可夫条件。于是,运用OLS 方法可以OLS 的1过程(randomwalk );当t ε是平稳过程时,该过程就是单位根过程。随机游动过程是单位根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形,它是非平稳过程。

如果某个经济变量的数据发生过程满足t t t u y y +=-1ρ,假定随机干扰项

t u 独立同服从于均值为0,方差为2σ的分布时,检验它是否具有单位根可以

用迪基和富勒(DF )检验;

12

如果放宽对随机干扰项的限制,允许随机干扰项t u 服从一个平稳过程,即

∑∞

=-=0j j t j t c u ε,在这种的情况下,它是否具有单位根可以用增广的迪基和富

勒(ADF )检验。 2、

协积的概念是什么?如何检验两个序列是协积的?

答:如果t y 和t x 都是非平稳()1I 过程变量,则我们自然会预期它们的差,或t y 和

t x 就是

3答:在Probit 模型、Logit 模型中的参数是无法直接解释的。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微分来考察这些模型:

()()()k i i ik i x x x x ββφββπβ'=???

?????????'-=?'Φ?221exp 21(1) ()(

)

(

)()

k x x x x x x x ik i i i i i i i i e e e e e e e x x G ββββ

β

βββββ2

2111'''''''+=

+-+=?'?(2)

这里,()β

φ

x'表示标准正态密度函数。这些微分度量了ik x变化的边际作

i

用。

x变化的边际作用都依赖于ik x的数值。在(1)和(2)两种情况下,ik x

ik

变化作用的符号与其系数

β的符号是相一致的。

k

Tobit模型与二元离散选择的模型的区别:(1)概率单位模型和Tobit 模型的区别是前者因变量使用的是哑变量,后者因变量使用的是删尾的

4

1统计

,2)、上述模型中加入平均气温的一阶滞后项tem(-1),得到5822

DW,并

.1

=且该项的系数估计为负,请说明加入该项的作用以及系数为负的经济含义。

答:模型中加入平均气温的一阶滞后项tem(-1)后,有助于改善随机误差项存在序列相关所带来的干扰和影响;该项系数为负说明,如果上月的

平均气温很高,当月趋于正常的话,当月每人冰激凌的消费量不会保持上个月的高水平,只会有所下降,并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呈正向因果关系;反之也一样。

3)、请写出2)中模型的另一种表达式,说明该表达式中变量系数的符号,解释符号的经济意义。

α

4

1

i=

因此,当模型中引入另外的回归变量时,无论这个变量是否合理,2R值永远不会减小。2R是用于修正自由度的拟合优度度量,即:

于是,当模型中引入另外的回归变量时,2R值也许就会减小。因此,2R 并不依赖于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这也就是在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价中人们主要用2R,而不是用一般的拟合优度2R。

14

5、

对于一种简化的异方差模型,即假定:{}22/i i i h x Var σε=,这里假定i

h 可以被i

h ?估计 的。那么关于参数β的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 )量如何得到?它是否还具有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的优良性质?

答:假定{}22/i i i h x Var σε=,i h 是已知的。于是,关于参数β的广义最小二乘

GLS

)7答:假定被调查的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人数分别为1N 和1N N -,利用被调查

的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数据分别对下述模型:

进行OLS 估计,得到3?11

2

12

1

-=

∑=N e

N i i

男σ,3

)(?11

2

121

--=

∑-=N N e N N i i

女σ。

于是,对原假设220女男:σσ=H 和备择假设2

21女

男:σσ>H 。

16

检验统计量为22??女男σ

σ=F 在原假设2

20女

男:σσ=H 成立时服从()3,311---N N N F

分布。若()3,111-->-N N N F F α,则拒绝原假设设0H ,认为()()Var Var εε>女男成立;否则,就认为()()Var Var εε>女男不成立。

8、为了研究美国住房需求情况,我们利用对3120个家庭调查的截面资料程的误差平方和相加,得到13640=UR ESS 。现在,假设原假设为真,则模型简化为

εβββ+++=Y P Q log log log 321所有家庭

对这个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它的误差平方和13838=R ESS 。我们能否认为系数全相等是正确的?

答:对于黑人需求方程的系数等于白人需求方程的系数的原假设进行检验,我们采用邹检验(Chowtest )。在原假设成立时,

()()

3114,3~3114

3

F ESS ESS ESS F UR UR R -=

,计算检验统计量

()1.153114

136403

1983114

3

==

-=

UR UR R ESS ESS ESS F ,远大于5%显著性水平时()3114,3F 的临

1y 1 2r

=β 3解:1)、要求在约束条件r R =β下,参数向量β的最小二乘估计量,目标是

求向量函数()()()()r R X y X y V -'+-'

-=βλβββ2达到最小时的参数向

量R

β?。 对上述函数求导可得:

()0?2?22='+'+'-=λβR X X y X R

(1)

18

?()()()λβλβ????111R X X R X X y X X X OLS

R ''-=''-''=---(2) 因为,()λββ???1R X X R R r R OLS

R ''-==-(3) 所以,()[]()()[]()

r R R X X R R R X X R OLS

R OLS -''=-''=----βββλ????11

11 (4)

即()()[]()

r R R X X R R X X OLS

OLS R -''''-=---βββ???111(5)

8)F (9)

当原假设0H :r R =β成立并且误差向量ε不仅满足高斯—马尔柯夫条件,还满足正态分布时,可以得到:()()[]1+-''-'=

p N e e q e e e

e F UOLS UOLS

UOLS UOLS

R

R

服从自由度为

()1,--p N q F 的

分布,即F ()1,--p N q 。

3)、对于给定的检验水平α,若F ()1,1F q N p α->--时,说明带约束参数向量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残差平方和R R e e '与无参数向量约束模型的最小二

乘估计残差平方和UOLS UOLS

e e '之间差异显著,此时,我们对参数向量的约束条件r R =β不成立,也就是说在原始模型中并不存在参数之间的这种约束关

2U

R

因此,当对模型显著性检验的统计量()

()

112

2

---=p T R p

R F U U ,则原假设指的是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都为零,即0H :021====p βββ 。也就是当0H 成立

时,有02=R

R 。这时,对模型显著性检验的统计量()

()

112

2---=p T R p

R F U U 。 2、对线性回归模型:

20

y X βε=+,其中随机误差向量ε满足高斯-马尔可夫条件。

1)、定义最小二乘估计量b .

2)、如果X 的第一列每个元素都是1,证明最小二乘残差和为零,即

0i

e

=∑。

3)、令1

2

1212(',')',(',')',K K R b b b βββ+=∈=和12(,),X X X =推导1b 和2b 的表

2形式

X )

注意到:011=X M ,可得:()y M X X M X b 121212

2''=----------(3) 同理:022=X M ,可得:()y M X X M X b 2111211''=----------(4) 4)、如果2'E εεσ=Ω与单位矩阵不成比例,则根据: 可得:()()()()112--'Ω''=X X X X X X b Var σ

由于2'E εεσ=Ω为对称正定矩阵,所以存在非奇异矩阵P ,满足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D )。 A 、使 ()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2、为了研究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做以下回归:Y=b 0+b 1X ,Y :通胀率,X :制造业设备利用率,输入数据,回归结果如下:(C ) Y=-70.85 +0.888X ,各系数t 值分别为5.89,5.90。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先验的,预期X 的符号为正。 B 、回归得到的斜率的显著不为零 C 、回归得到的斜率显著不为1 D.、依据理论,X 和Y 应当正相关 3、.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C ) A.时序数据 B.修匀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的判定系数2R 与一般判定系数2R 之间( A )。 A 、2R ≤2R B 、2R ≥2R B 、2R 只能大于零 D 、2R 恒为负 5、Goldfeld —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B )。 A 复杂异方差性 B.递增异方差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6、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t e ,估计用样本容量为24=n , 则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S 为(B )。 A 、33.33 B 、 40 C 、 38.09 D 、36.36 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L d 和u d ,则当 L d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含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5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 ) A.时序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没有差异 B.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 C.总体回归方程与样本回归方程是有区别的 D.判定系数2R 不可以用于衡量拟合优度 2、所谓异方差是指( A ) 3、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

计量经济学复习要点1

计量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1章 绪论 数据类型:截面、时间序列、面板 用数据度量因果效应,其他条件不变的概念 习题:C1、C2 第2章 简单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 现代意义的回归是一个被解释变量对若干个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研究,回归的实质是由固定的解释变量去估计被解释变量的平均值。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是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 回归中的四个重要概念 1. 总体回归模型(Population Regression Model ,PRM) t t t u x y ++=10ββ--代表了总体变量间的真实关系。 2. 总体回归函数(Population Regression Function ,PRF ) t t x y E 10)(ββ+=--代表了总体变量间的依存规律。 3. 样本回归函数(Sample Regression Function ,SRF ) t t t e x y ++=10??ββ--代表了样本显示的变量关系。 4. 样本回归模型(Sample Regression Model ,SRM ) t t x y 10???ββ+=---代表了样本显示的变量依存规律。 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主要区别是:①描述的对象不同。总体回归模型描述总体 中变量y 与x 的相互关系,而样本回归模型描述所关的样本中变量y 与x 的相互关系。②建立模型的依据不同。总体回归模型是依据总体全部观测资料建立的,样本回归模型是依据样本观测资料建立的。③模型性质不同。总体回归模型不是随机模型,而样本回归模型是一个随机模型,它随样本的改变而改变。 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联系是:样本回归模型是总体回归模型的一个估计式,之所以建立样本回归模型,目的是用来估计总体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的含义 线性:被解释变量是关于参数的线性函数(可以不是解释变量的线性函数)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 简单线性回归的基本假定:对模型和变量的假定、对随机扰动项u 的假定(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假定、无自相关假定、随机扰动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假定、正态性假定) 普通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 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原则是以“残差平方和最小”。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要点(达莫达尔版)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意为“经济测量”,它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一门社会科学。 区别与联系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学vs {数理经济学 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的传统方法论 Step1 理论或假说的陈述经典步骤 →分析经济问题的八个经典步骤 Step5 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Step6 检验模型设定是否正确 Step7 假设检验(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Step8 预测或控制 ◆关于数据 1、数据分类 (1)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对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取值的一组观测结果。如每年、每月、每季度等 (2)横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 Data): 对一个变量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搜集的数据。如同一年的分国别、分省、分厂家数据 (3)混合数据(Pooled Data): 时序和横截面的混合数据,既有分时,每一时点的观察对象又有不同(多个横截面单元) 广泛运用的一类特殊的混合数据——面板数据/综列数据/合成数据(Panel Data): 在时间轴上对相同的横截面单元跟踪调查得到的数据。如每年对各省GDP的报告。 2、研究结果永远不可能比数据的质量更好 观测误差、近似进位计量、高度加总、选择性偏误 3、数据来源: 网站、统计年鉴、商业数据库等 (1)统计局、央行、证券交易所、世行、IMF等官方网站 (2)图书馆(纸质、电子版年鉴) (3)商业数据库 ◆两个例子 例1:凯恩斯消费理论 ①人们倾向于随他们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消费,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那么多。 ②C=a+bI →确定性关系 ③Y=β1+β2X+μ→μ为扰动项,非确定性关系 ④搜集80~91年美国消费及收入数据 ⑤估计参数: 解释:平均而言,收入↑1美元,消费↑72美分 ⑥检验模型设定的正确性:是否应当加入别的可能影响消费额的变量,如就业等。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元线性样本回归直线可以表示为() A.B. C.D. 2.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性,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有偏的,且方差不少最小C.无偏的,且方差最小D.有偏的,但方差仍最小 3.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k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个虚拟变量 A.(k-2) B.(k-1)C.kD.K+1 4.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结构方程包含了模型系统中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是() A.恰好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C.过渡识别的D.不确定

5.平稳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是固定不变的,自协方差只与()有关 A.所考察的两期间隔xxB.与时间序列的上升趋势C.与时间序列的下降趋势D.与时间的变化 6.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统计量的值为1,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A.0B..-0.5D.1 7.对于自适应预期模型,估计参数应采取的方法为()A.普通最小二乘法 B.甲醛最小二乘法 C.工具变量法D.xx差分法 8.如果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序列,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A.协整关系B.完全线性关系 C.伪回归关系 D.短期均衡关系

9.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依据经济法规认为确定的参数,如税率、利息率等,称为() A.定义参数B.制度参数C.内生参数D.短期均衡关系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其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稍大雨价格的下降幅度,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完全无弹性D.完全有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计量学中,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A.经济预测模型B.经够分析模型 C.政策分析模型D.专门模型 E.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 2.设k为回归模型中参数的个数,F统计量表示为() A.B.C.D.E.

计量经济学 模拟考试题(第1套)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 A. Y 关于X 的增长率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D. Y 关于X 的弹性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 )1() (--k RSS k n ESS B .) ()1()1(2 2k n R k R --- C .) 1()1()(2 2---k R k n R D .)()1/(k n TSS k ESS -- 3、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 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m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4、 对于一个含有截距项的计量经济模型,若某定性因素有m 个互斥的类型, 为将其引入模型中,则需要引入虚拟变量个数为( ) A. m B. m+1 C. m-1 D. m-k 5、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6、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t t t u X Y ++=10ββ B. i t t X Y E Y μ+=)/( C. t t X Y 10???ββ+= D. ()t t t X X Y E 10/ββ+= 7、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 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 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 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 量?? ?=年以前 , 年以后 , 1991019911t D ,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 消费部分下降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则城镇居民线性消费函数的理论方程可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 1一般性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一门经济学科。 研究的主体(出发点、归宿、核心): 经济现象及数量变化规律 研究的工具(手段): 模型数学和统计方法 必须明确: 方法手段要服从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与数学不同),方法是为经济问题服务 2注意:计量经济研究的三个方面 理论:即说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 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观测所得到的信息——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 方法:模型的方法与估计、检验、分析的方法——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 三者缺一不可 3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类型 ●理论计量经济学 研究经济计量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方法研究某些领域的具体经济问题 4区别: ●经济理论重在定性分析,并不对经济关系提供数量上的具体度量 ●计量经济学对经济关系要作出定量的估计,对经济理论提出经验的内容 5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 ●经济统计侧重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描述性计量 ●经济统计提供的数据是计量经济学据以估计参数、验证经济理论的基本依据 ●经济现象不能作实验,只能被动地观测客观经济现象变动的既成事实,只能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 6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联系: ●数理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区别: ●数理统计学是在标准假定条件下抽象地研究一 般的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性; ●计量经济学是从经济模型出发,研究模型参数 的估计和推断,参数有特定的经济意义,标准 假定条件经常不能满足,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 经济计量方法 3、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 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 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计量经济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各位同学:请大家按照这个复习重点进行认真复习,考试时请大家带上计算器,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占70%。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计量经济学:一门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统计学提供资料依据,数学提供研究方法 总体回归函数:被解释变量的均值同一个或者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样本回归函数:是总体回归函数的近似 OLS 估计量 :以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回归模型中的系数进行估计的方法。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 OLS 估计量可以由观测值计算 OLS 估计量是点估计量 一旦从样本数据取得OLS 估计值,就可以画出样本回归线 BLUE 估计量、BLUE :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其估计量是无偏估计量,且在所有的无偏估计量中其方差最小。 拟合优度、衡量了解释变量能解释的离差占被解释变量的百分比。 拟合优度R 2(被解释部分在总平方和(SST)中所占的比例) 虚拟变量陷阱、 带有截距项的回归模型,如果有m 个定性变量,只能引入m-1个虚拟变量。如果引入了m 个,就将陷入虚拟变量陷阱。既模型中存在完全共线性,使得模型无法估计 方差分析模型、解释变量仅包含定性变量或虚拟变量的模型。 协方差分析模型、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有些是定性的有些是定量的。 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是指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 分为完全多重共线性和不完全多重共线性 ??)X |E(Y ?) )X |E(Y ( ??? :SRF 2211i 21i 21的估计量。是的估计量;是的估计量;是其中相对于ββββββββi i i i Y X X Y +=+=∑∑==2 22?i i y y TSS ESS R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2套)附答案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 1(122 B. 2R ≥2R C. 02>R D. 1) 1(122----=n k n R R 3、半对数模型i i LnX Y μββ++=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弹性 B. X 的绝对量变动,引起Y 的绝对量变动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动 D. X 的相对变动,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动 4、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 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A. B. 40 C. D. 20 5、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i i i e X Y ++=21??ββ ,以下说法A 不正确的是( ) A .0=∑i e B .0),(≠i i e X COV C .Y Y =?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6、Goldfeld-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7、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DW ≤1 B.-1≤DW ≤1

C. -2≤DW ≤2 ≤DW ≤4 8、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 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9、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 23.263489=F ,000000 .0=值的p F ,则表明( ) A 、解释变量 t X 2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 t X 3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 t X 2和t X 3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t X 2和t X 3对t 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 10、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11、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 定条件的为( ) A.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12、在具体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 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x u x x x 1x y 21+β+β= 则Var(u)是下列形式中的哪一种( ) x D x C x B x A log ....22222σσσσ

计量经济学要点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模型?它有哪些要素?要素的内容是什么? 计量经济模型就是经济变量之间所存在的随机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其一般形式为: 模型由经济变量(x,y ),随机误差项(u ),参数(β)和方程的形式 f (?)等四个要素构成。 经济变量(x,y )——用于描述经济活动水平的各种量,是经济计量建模的基础 随机误差项(u )——表示模型中尚未包含的影响 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一般假定其满足一定条件。 参数(β)——是模型中表示变量之间 数量关系的系数, 具体说明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方程的形式 f (?) ——是将计量经济模型的三个要素联系 在一起的数学表达式,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2、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步骤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典计量建模可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模型设定,参数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设定阶段需研究有关经济理论并确定变量以及函数形式,进行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模型的参数估计阶段要用到统计推断、回归分析方法,经常需要借助于统计软件的帮助得到参数的估计结果,参数一经确定,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就确定了,模型也就随之确定了。参数估计的主要方法有最小平方法(OLS )及其拓展形式(GLS 、WLS 、2StageLS 等)、最大似然估计法、数值计算法等;模型检验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检验;模型可应用于验证与发展经济理论、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等方面。 3、数据及数据类型 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数据(Data)。数据是经济计量分析的原材料,根据形式不同,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和合并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数据。 2.截面数据(Cross sectional data )又称横断面数据,是指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3.合并数据(Pooled data )是指既有时间序列数据又有横截面数据。 4、试题举例 1、在同一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是( )。 A 、 原始数据 B 、 合并数据 C 、 时间序列数据 D 、 横截面数据 2、既有时间序列数据又有横截面数据的数据是( )。 A 、 原始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合并数据 D 、 截面数据 第二章 一元线性回归 一、主要内容: 1为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程中必须包含随机干扰项?(或:随机误差项包含哪些内容?) 在总体回归函数中引进随机扰动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y f x u β=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判断正误(20分) 1. 随机误差项i u 和残差项i e 是一回事。( F ) 2. 给定显著性水平a 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的t 值超过临界的t 值,我们将接受零假设( F ) 3. 利用OLS 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t t X b b Y 21?+=通过样本均值点),(Y X 。( T ) 4. 判定系数ESS TSS R =2 。( F ) 5. 整个多元回归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变量均是统计显著的。( F ) 6. 双对数模型的2R 值可以与对数线性模型的相比较,但不能与线性对数模型的相比较。( T ) 7. 为了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一个定性变量有m 类,则要引入m 个虚拟变量。( F ) 8. 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 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T ) 9. 识别的阶条件仅仅是判别模型是否可识别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T ) 10. 如果零假设H 0:B 2=0,在显著性水平5%下不被拒绝,则认为B 2一定是0。 ( F ) 六、什么是自相关?杜宾—瓦尔森检验的前提条件和步骤是什么?(15分) 解:自相关,在时间(如时间序列数据)或者空间(如在截面数据中)上按顺序排列的序列的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计量经济学中指回归模型中随机扰动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用符号表示: ()j i u u E u u j i j i ≠≠=0),cov( 杜宾—瓦尔森检验的前提条件为: (1)回归模型包括截距项。 (2)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3)扰动项t u 的产生机制是 表示自相关系数),11(1≤≤-+=-ρρt t t v u u 上述这个描述机制我们称为一阶自回归模型,通常记为AR(1)。 (4)在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包括把因变量的滞后变量。即检验对于自回归模型是不使用的。 杜宾—瓦尔森检验的步骤为: (1)进行OLS 的回归并获得e t 。 (2)计算d 值。 (3)给定样本容量n 和解释变量k 的个数,从临界值表中查得d L 和d U 。 (4)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判断。 一、判断正误(20分) 1. 回归分析用来处理一个因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F ) 2. 拟合优度R 2的值越大,说明样本回归模型对总体回归模型的代表性越强。( T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研究生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1.某商品需求函数为i i i u x b b y ++=10,其中y 为需求量,x 为价格。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B 】 A 2 B 4 C 5 D 6 2.假设某需求函数为i i i u x b b y ++=10,为了考虑“季节”因素(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状态),引入4个虚拟变量形式形成截距变动模型,则模型的【 D 】 A 参数估计量将达到最大精度 B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估计量 C 参数估计量是非一致估计量 D 参数将无法估计 3.设y 表示居民的消费支出,x 表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可表示为 【 C 】 A t t x y 10???ββ+= B E t t x y 10)(ββ+= C ()t t t y f x u =+ D t t x y 10ββ+= 4.下面属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是【 A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镇各镇工业产值 5.经验认为,某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间多重共线性严重的情况是这个解释变量的VIF 【 C 】 A 大于1 B 小于1 C 大于10 D 小于10 6.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D 】 A 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 B 怀特检验 C 戈里瑟检验 D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7.令1?θ和2?θ是参数θ的两个无偏的估计量,它们互相独立,其方差分别为2和4。要使得2211???θθθc c +=是参数θ的无偏的方差最小的估计量,则【 C 】 A 4/14 /321==c c B 9/15/121==c c C 3/13/221==c c D 5/37/421==c c 8.如果模型包含有随机解释变量,且与随机误差项不独立也不线性相关,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和工具变量估计量都是【 C 】 A 无偏估计量 B 有效估计量 C 一致估计量 D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 9.在小样本情况下,对回归模型t t t u x y ++=10ββ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假定t u 服从 【 C 】 A N (0,2i σ) B t(n-2) C N (0,2σ) D t(n) 10.要使最小二乘法的估计量满足无偏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D 】 A 正态性 B 无自相关 C 同方差 D 零均值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 2.在一个含有截距项的回归模型中,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残差总和必定等于零。 【 √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1、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面板数据(panel data )的是:( ) A 、某地区1991-2004年各年20个乡镇的平均农业产值; B 、某地区1991-2004年各年20个乡镇的各镇农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农业产值的总和;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农业产值。 2、参数 β 的估计量β? 具有有效性是指:( ) A 、0)?var(=β ; B 、)?var(β为最小; C 、0)?(=-ββ ; D 、)?(ββ-为最小。 3、对于i i u x y ++=110??ββ,以σ?表示估计的标准误,i y ?表示回归的估计值,则:( ) A 、σ?=0时,∑-)?(i i y y =0; B 、σ?=0时,2 )?(∑-i i y y =0; C 、σ ?=0时,∑-)?(i i y y 为最小; D 、σ?=0时,2)?(∑-i i y y 为最小。 4、对回归模型i i u x y ++=110ββ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假定i u 服从:( ) A 、),0(2i N σ; B 、t (n-2) ; C 、 ),0(2 σN ; D 、t (n)。 5、用OLS 估计经典线性模型i i u x y ++=1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y x ; B 、)?,(y x ; C 、)?,(y x ; D 、),(y x 。 6、已知回归模型i i u x y ++=110ββ的判定系数为0.64,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 A 、0.64; B 、0.8; C 、0.4; D 、0.32

计量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

1.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已知一组样本观测值 {}n i Y X i i ,2,1:),(?=,普通最小二乘法要求样本回归函数尽可以好地拟合这组 值,即样本回归线上的点∧ i Y 与真实观测点Yt 的“总体误差”尽可能地小。普通 最小二乘法给出的判断标准是: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之差的平方和 最小。 2.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加权最小二乘法具有比普通最小二乘法更普遍的意义, 或者说普通最小二乘法只是加权最小二乘法中权恒取1时的一种特殊情况。从此 意义看,加权最小二乘法也称为广义最小二乘法。 3.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 存在异方差性的模型,然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 4.工具变量法IV :工具变量法是克服解释变量与随机干扰项相关影响的一种 参数估计方法。 5.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 Two Stage Least Squares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既适 用于恰好识别的结构方程,以适用于过度识别的结构方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 6.间接最小二乘法ILS :间接最小二乘法是先对关于内生解释变量的简化式方程 采用普通小最二乘法估计简化式参数,得到简化式参数估计量,然后过通参数关 系体系,计算得到结构式参数的估计量的一种方法。 7.异方差性Heteroskedasticity :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 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8.序列相关性Serial Correlation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模型的随机 干扰项相互独立或不相关。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 称为存在序列相关性。 9.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 :对于模型i k i i X X X Y μββββ++?+++=i k 22110i , 其基本假设之一是解释变量X 1,X 2,…,Xk 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