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650系列网络电力仪表

EMA-650系列网络电力仪表
EMA-650系列网络电力仪表

EMA-650M系列网络电力仪表

1. 产品简介

EMA-650M系列三相表是针对低压电力监控而研制的集遥测、遥信、遥控于一体的多功能三相数字式智能测控仪表。EMA-650M采用了高端配置,高性能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高精度AD采样、LCD液晶显示、可直接或间接测量三相电网中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和频率等,又能与工控设备连接,组成测控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小区电力监控、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智能型配电盘、仪表盘、开关柜中作为电量参数测量、控制与显示部件。可直接取代原指针式仪表。

仪表可具有RS-485通讯接口,采用Modbus-RTU协议;可带模拟量输出、继电器报警输出、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根据不同要求,通过仪表面板按键,对变比、报警、通讯等参数进行设置和控制。

该系列产品可选配复费率功能,可实现2套2时区12个时段电能计量。

该系列产品可选配100M以太网接口。

2. 功能特点

◆大液晶屏显示,中英文语言,简单易用

◆特有的LED模拟指针指示电流变化

◆可选多路的DIDO,AIAO

◆带隔离RS485接口,通讯速率可到38400bps

◆最值记录功能,可记录最大最小值发生的时间和大小

◆多组可配置越限报警,参数可设置为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不平衡、

谐波总畸变等

◆电能质量分析,可进行矢量分析,不平衡度分析,谐波总畸变率和2-31次谐波分析

◆多条SOE事件记录,且具有事件统计功能,掉电不丢失

◆具有波形捕捉功能,可采集6个通道,每通道5个周波,每周波64点,掉电不丢失

◆可测量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

3.技术指标

测量量误差解析度

电压0.2% 0.01V

电流0.2% 0.001A

有功功率0.5% 0.001kW

无功功率0.5% 0.001kvar

视在功率0.5% 0.001kV A

功率因数0.5% 0.001

频率0.01Hz 0.01Hz

有功电能0.5% 0.01kWh

无功电能 1.0% 0.01kvarh

不平衡 1.0% 0.1%

谐波 1.0% 0.1%

AI 0.2% 0.01mA

AO 0.2% 0.01mA

4.型号对比

型号功能

EMA-650M三相+零序全电气测量,不平衡,谐波,波形捕捉,越限报警,485/Modbus通讯

5.外型尺寸

产品采用标准抽屉柜尺寸,外观尺寸96*96*81

HS-P830I配电室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

HS-P830I配电室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 HS-P830I配电室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 多功能电力仪表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的电力监控需求,它可以测量几乎所有的常用电力参数,例如:三相相电压、线电压、电流、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同时支持电能计量功能,多可以扩展4路开关量信号的输入接口,按照产品尺寸的不同,可以扩展2-3路开关量输入控制接口,实现遥测、遥控、遥信的三遥功能,产品标配的RS-485通讯接口,系统的电压倍率,电流倍率,接线方式及量程均可以通过操作面板进行在线设置。多功能电力仪表将准确测量、智能化的功能和简单易懂的人机操作界面相结合,节省了开关柜面板的布置空间,占用的通讯资源也比较少,降低了电力监控系统和能耗监控系统的整体造假,用户在实现变配电自动化监控和能源管理的同时,节约了部分投资,是一种高性价比的产品。 什么意思呢?比如10KV/0.4KV的三档位的变压器:一档:10500V二档:10000V 三档:9500V显然一档,三挡。高往高调:”高”指低压侧电压如果过高,”往高调”指分接开关往高档位调。低往低调:”低”指低压侧电压如果太低,”往低调”指分接开关往低档位调为什么要这样调呢?现在在二档,输出电压过高,就将开关调到一档,因为高档位就是指一次绕组匝数多,调到高档位,就是将一次绕组匝数增加了,二次绕组匝数不变,也就是变比增大了,一次电源电压不变,变比增大,二次输出电压就会降低。synchrochemint ●产品整合了电量测量/显示、电能计量、电能质量分析、超限值报警、开关信号输入/输出,可同步远程数据采集与控制。 ●通讯接口为工业标准的RS-485接口,Modbus-RTU协议,组网轻松便捷,方便接入EMS系统、SCADA系统 ●提供正反向/有功无功的电能计量,通过EMS采集数据可以轻松形成能耗分析报表。 ●IO功能的扩展:支持4路开关量输入,2-3路开关量输出,轻松将遥信、遥测、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介绍了电力通信设计应满足的特性和电力通信设计一般采用的通道技术类型。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0、引言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1、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 (1)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电力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传输信息量少、种类复杂、实时性强。电力系统通信所传输的信息有话音信号、远动信号、继电保护信号、电力负荷监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及其他数字信息、图像信息等,信息量虽少,但一般都要求很强的实时性。目前一座110kV 普通变电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1到2路600-1200Bd的远动信号,以及1到2路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 (3)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和波及的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业务量会骤增。通信的网络结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能承受这种冲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种应急、备用的通信手段应能充分发挥作用。 (4)网络结构复杂。电力系统通信网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种不同性质的设备、机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转接方式,如用户线延伸、中继线传输、电力线载波设备与光纤、微波等设备的转接及其他同类型、不同类型设备的转接等,构成了电力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5)通信范围点多且面广。除发电厂、供电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电区内所有的变电站、电管所也都是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很多变电站地处偏远,通信设备的维护半径通常达上百公里。 (6)无人值守的机房居多。通信点的分散性、业务量少等特点决定了电力通信各站点不可能都设通信值班。事实上除中心枢纽通信站外,大多数站点都是无

《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国能安全[2014]317号

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工作责任体系,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促进信息化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条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第二章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国家能源局是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履行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授权,负责具体实施本辖区电力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家能源局依法履行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职责,主要内容为:

(一)组织落实国家关于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并与电力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衔接; (二)组织制定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 (三)组织制定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与处理、工控设备安全性检测、专业人员管理、容灾备份、安全审计、信任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及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 (四)组织制定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督促、指导电力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组织或参加信息安全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五)组织建立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评价与考核机制,督促电力企业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经费、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建设等工作; (六)组织开展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 (七)组织开展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技术研发工作; (八)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督管理的其它事项。 第三章电力企业职责 第六条电力企业是本单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责任主

智能网络电力仪表的技术参数

测量精度 电压 0.2% 电流 0.2% 有功功率 0.5% 无功功率 0.5% 视在功率 0.5% 功率因数 0.2% 有功电度 1% 无功电度 1% 频率 0.2% 电流输入 额定电流:AC1A、5A 电流变比可设定 过载能力 1.2倍持续,瞬时10倍/10秒负荷小于0.2VA 精度 0.2% 阻抗:《0.1Ω 电压输入 额定电压:AC100V、400V 电压变比可设定过载能力:1.2倍持续,瞬时2倍/1秒

功耗:《0.2VA 精度:0.2% 阻抗:》200kΩ 脉冲输出 输出方式:集电极开路的光耦脉冲,2路输出 脉冲常数: 10000、40000、160000 imp/kWh 通讯网络 标配1路RS485通讯接口,Modbus-RTU通讯协议 波特率38400、19200、9600、4800可设定 工作电源 交直流控制电源 工作范围:AC80-270V、DC90-350V 功耗:《1W 开关量输入 2、4或8路干接点输入,内置+5V电源 开关量输出 输出方式:2或4路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 触点容量:AC 250V/3A、DC 30V/3A 模拟量输出 输出方式:1、2或4路输出,0~20mA、4~20mA可编程 负载能力:≤500Ω 适用环境 工作温度:LCD显示:-10℃~+45℃;LED显示:-10℃~+55℃储存温度:-20℃~+70℃

相对湿度:5%~95%不结露,无腐蚀性气体 海拔:≤2500m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低压配电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360docs.net/doc/ce16368362.html,。

电力信息系统安全

浅析电力系统信息网络安全 【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不断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渐突显,所面临的考验也日益严峻。全文分析了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的几个主要来源及局域网安全管理所涉及的问题,并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上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路和方法,增强智能电网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网络安全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逐步增加,信息网络已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的MIS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电能电量计费系统、SAP 系统、电力ISP业务、经营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可以说目前的电力资源的整合已经完全依赖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了。因此在加强信息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同时,也要防范利用网络系统漏洞进行攻击、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攻击解密攻击、后门软件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网络上带来诸多安全问题。 如何应对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要把信息安全规划好,就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我们来谈谈软件这块,其实这块主要是指安全防护意识和协调指挥能力和人员业务素质。 作为企业信息网络安全架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企业网络的管理制度,没有任何设备和技术能够百分之百保护企业网络的安全,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网络使用管理规定。对违规内网外联,外单位移动存储介质插入内网等行为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企业信息网络安全架构不是一个简单的设备堆加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模型,安全管理问题贯穿整个动态过程。因此,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贯穿整个过程。 通过贯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超前预想,做好应对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应急资源准备、保障措施准备,编制各现场处置预案,形成定期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的常态机制,提高对各类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综合处理能力。 按照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有系统、分层次的应急组织和指挥体系。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系统事件预防、应急处置、恢复运行、事件通报等各项应急工作。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 戴伟栋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研究戴伟栋 发表时间:2019-06-25T11:38:29.7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戴伟栋[导读]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 上海励能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40摘要: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智能手机、智能冰箱、自动门等不计其数的智能机器,甚至发展为人类服务的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衣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系统,电力系统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10kV;电力系统;网络智能化 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对设备开关的要求 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实现与设备开关的配合息息相关,其对设备开关的要求具体如下。 1.1设备开关必须小型、无油、绝缘且功耗低 事实证明,大型、耗油型、低功耗设备开关与时代发展水平相差甚远,作为智能配电网,设备开关必须足够先进。因此,10kv配电网的智能必须配备小、无油、绝缘、低功率的设备开关,以真正提高配电网的智能从基本硬件设施。 1.2设备开关要兼具电动和手动功能 10kv配电网的设备开关应具有电功能和手动功能。电力功能是反映配电网的智能,在运行过程中实现无人操作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启动和关闭。同时,手动开关是为了确保在电气开关发生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时,配电网能够正常控制。 1.3设备开关的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含刀闸信号、开发分合闸的位置等 设备开关状态信号是向人们显示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信息的重要信号。为了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状态信号必须同时包括刀门信号和开关开关的位置信号。使员工能及时得知分销网络的运作情况,并在发生意外时采取有效措施。 2智能化配电网存在的现实问题 2.1快速保护 与现代变压器相比,传统变压器在智能电网技术环境下功能较大,数据由变压器直接传输到保护开关。在这个传输过程中,有许多链接需要添加。将单元合并为新单元会增加传输时间。这将延长智能终端保护的运行时间。 2.2安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分销网络采用了点对点的方式来实现网络通信。由于这种传输方式的高安全性,且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传递操作能力相对稳定。因此,当信息在当地交换时,安全级别很高,不容易受到攻击,因此不会造成系统破坏。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可以更紧密地连接各个部门。 2.3安全可靠性 传统变压器在传统设备上使用时,需要在基本设备上加以改进。他们需要在传统设备中进行创新,安装新的部件,最好安装有活性的电子元件。这是一种电动装置。使用时需要长期供电。这将降低变压器的运行能力,降低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高压网络中使用电子变压器。一般来说,使用的效果并不明显,会受到电磁场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操作能力。如果你想充分使用它,你应该进行特殊的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效率。光学变压器的性能是可以行使的。一般受外界温度的限制,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3智能化配电系统模式运用 3.1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智能化 配电网智能化是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它由数字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以促进变电站相关设备管理和运行的智能化。它由开关、发动机和动力设备组成,可以独立于系统限制之外工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该智能电力系统能够实现数据故障分析、数字通信、远程运行和程序控制,以及事件记录、实时采集、恒值保护管理和各种设备信息保护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智能电力设施。10kv电力系统设备复杂,分布广泛,操作多且繁琐。因此,它容易发生故障,会干扰电磁波,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而智能配电网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管理,并能有效地控制复杂的电力系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智能化配电网络对于设备开关存在的要求 智能化配电网络和设备开关的运行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前端机对设备开关进行远程操作可以实现对网络系统的故障调解以及隔离。同时,它在收集信息和数据时,也是需要设备开关来密切配合的,通过它的接口收集到所需信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对于设备开关提出了许多要求:设备开关必须有手动和电动两种功能;设备开关要绝缘、轻便,同时具有无油化、耗能小等功能;设备开关要安装状态信号灯作出提示,包括弹簧储能信号、开关闸信号、电池感应信号等;同时,设备开关要采用尽可能小的直流,比如48V或24V,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是不可缺失的,电流容量最好在50~100A之间,以免过大或太小;控制接口要有分闸和合闸的控制接点。 3.310kV配电网络智能化的应用模式 智能配电网系统是由美国能源控制公司发明的。该系统以变电站综合监控平台为基础,主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它还配备了与主机相连、具有超强通信能力和抗干扰力的前置截面机,实现了与变压器主机完美合作的目标。当然,在前端机器下面有一个现场总线网络。实现了与变电站的无缝连接,优化了配电网管理系统。同时,智能配电系统提高了配电设施的灵活性,与其他智能机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也满足了配电网络的开放性。解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城市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4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提高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智能化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它通过RFID手段、传感技术和智能定位科技对事物进行检测并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的传输的一种技术,在工作过程中还能不断地进行信息的完善和补充。在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中,物联网技术提高了先进的网络技术环境,使得配电网络得以实现智能化。目前,由于智能电气的普及,智能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用电智能化的需求要在逐渐增大,而物联网技术通过对10kv电力系统配电网络的实时监测,大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3.5自动控制计量技术应用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由各极电压的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系统中的电网,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称为电力系统设备. 系统中的一次设备是指发、输、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和输电线路等. 系统中的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的一些供电装置等

FAS系统 FAS(Fire Alarm System)是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组成;也可以根据工程的要求同各种灭火设施和通讯装置联动,以形成中心控制系统。 1 系统介绍 2 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 3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介绍 FAS(Fire Alarm System)是火灾报警系统 概述

火灾报警系统(FAS)具有自己的网络结构和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的操作、运行和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火灾报警系统已具有同楼宇管理系统(BMS)联网的能力,并提供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等在发生火灾时提供相应的联动功能。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又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对联网用户的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和管理,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他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

认的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查询,并为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基本组成和运行模式 FAS系统主要由火灾报警监控终端、报警监控通信网、报警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 组成框图 通过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为基础,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与信息综合决策的先进技术和感烟、感温、感光等火灾报警设备,通过网络化管理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智能电力仪表市场分析报告

智能电力仪表市场分析报告 综述: 智能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是针对电力系统、工矿企业、公共设施、智能大厦的电力监控需求而设计的。它能测量所有的常用电力参数,如三相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电度、谐波等。由于该电力仪表还具备完善的通信联网功能,所以我们称之为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智能网络多功能电力仪表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可以直接取代常规电力变送器及测量仪表。作为一种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的前端采集元件,该系列网络仪表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系统(如: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IPDS智能配电系统和EMS能源管理系统)中。 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提出,给智能电力仪表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用户端的智能化建设从通常意义上讲主要分为智能配电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楼宇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智能电力仪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功能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大致分三类仪表,即监控与保护仪表、电能分析与管理仪表、电气安全仪表。 1 国内市场发展状况 智能电力仪表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主要在电力、石化等高端用户使用,替代传统指针表和电量变送器,产品主要由国外著名电气公司提供。随着用户对用电可靠、安全、节约的要求提高,配用电系统智能化也越来越普及,从而推动了智能电力仪表的应用,

市场从原有的国外品牌一统天下,到目前国内外多品牌竞争的格局。我国市场上国外著名品牌主要以施耐德、西门子、溯高美为主,自主品牌主要为斯菲尔、安科瑞、珠海派诺等。其创立时间、主营产品以及市场定位见表1。 表1 电力仪表著名公司创立日期、主营产品及市场定位

注:数据来源为上述公司网站,经分析整理。 根据历年全国电工仪表行业统计数据表明,智能电力仪表行业年均增长在25%~35%之间,尤其2008年后,随着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增速进一步提升。据2009~2010年中国电工仪表行业发展报告,2010年市场销售数量为230万台。

电力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6-08-25T13:49:53.8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2期作者:崔艺馨[导读] 随着电力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电力系统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用电领域。 崔艺馨 (国网长春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130021)摘要:近年来,电力企业发展迅速,其网络信息建设也取得不小成就,由于网络信息多元化,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成为电力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基本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系统运用不成熟,使得电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列举了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成因的深入分析, 提出加强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议和方法。关键词: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电力系统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用电领域,包括发电,输变电,配电等各个关键环节,一个处于国家领先水平的电力信息网络已经建成已。这个信息网络在电网调度自动化、厂站自动控制、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营销系统、配网生产系统、营配信息集成、电力负荷管理,办公自动化、计划统计管理、用电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有关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许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电力营销系统,涉及到电费资金的安全性,一旦网络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随着电力网络的逐渐扩大,结构逐渐复杂,企业应用的不断加深,各部门越来越依赖网络,因此,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电力信息网络安全。1电力信息网络结构分析电力信息网一般由三层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互联而形成,分别是公司核心局域网、各分公司局域网以及子公司局域网。电力信息网一般有两个主要的应用系统,分别是生产应用系统(SCADA/EMs系统)和经管应用系统(MIS系统)。生产应用系统和经管应用系统在结构上相对独立。SCA—DA/EMS系统采用各种方式(专线、同步数字序列、准同步数字序列)与各变电站或电网进行实时数据传输;MIS系统使用干兆以太网组网,通过TCP/IP传输网络结构取用同级网络分层,每层分子网和链路连接。2电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网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已经得到快速普及,同时因为电网企业的行业特殊性,相比其他行业更有优势。 2.1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电网企业比其他企业相比,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开展比较早。电网工作人员计算机使用率接近100%,各公司网络覆盖超99%。 2.2成熟应用的自动化系统电网企业重点建设的信息化是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目前电网企业已经实现了三级调度的完全自动化。目前,我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2.3广泛使用的营销管理系统目前,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省网公司得到普及使用,地市公司也基本实现业务受理的计自动化。高度自动化的公司级呼叫中心建成并启用。 2.4逐渐推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各级电网企业积极开展包括生产管理、安全监督、设备监控、电力负荷、营销服务等各类信息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3电网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下,虽然电网企业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3.1信息化机构不健全电网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 3.2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企业管理创新电网企业建成并使用了各类技术先进的应用信息系统,但是电网企业的管理模式并没有随着各类系统的推广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引起这些信息系统未能预期发挥应有的效用。 3.3企业安全文化未建立在电网生产及管理的全过程中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其中,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方面,在电网日常生产管理中信息网络越来越重要。目前电网企业的信息安全文化仍依附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仍处于从属地位,需要不断检查,才能将信息安全文化演变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中坚力量。 3.4存在潜在威胁信息安全电网企业和其它行业一样,同样存在多方面的安全威胁,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来自互联网的威胁、来自企业内部的威胁、病毒的侵害、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网络结构不合理。4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瓶颈是安全意识淡薄电网企业注重的是网络的速率,但是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却不足,不能满足对信息安全威胁的防护需求,导致信息安全工作在企业的安全工作中仍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安全意识在职工意识中不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员工没有形成主动、积极应对的防范意识。 4.2安全防范机制欠缺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 电气专业毕业之后便进入电网公司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工作5年,作者嘱托英大君给新员工朋友们带个话:学习好和工作干好是不同的概念,任何学历,任何经历,在工作面前一律平等。所以我有八个字与大家共勉:踏实干活,抬头看路。 近期“互联网+”概念炒的火热,英大君思来想去,“互联网+”对电网意味着什么?首先是电网的互联网化、或者智能化,电力系统通信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平时不常被提及的电力系统通信主要做什么、都有哪些设备呢?让我们一起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本文将从电力通信中常用的设备说起,向大家概括性地介绍下电力通信的大致情况,不打算大篇幅讲通信原理,旨在通过此文,让即将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岗位的新员工,能够从一个系统框架的角度去认识电力通信设备,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要有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全面的支撑,如调度和站用内线电话,2M及光纤通信等。其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自动化等设备提供优质可用的通道,供站与站之间的设备进行通信,并将站内信号上传到局端。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那么 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电力通信中常见的设备。 首先来认识一下电力通信的最常用设备:配线架。如果用电力系统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名词,就是通信系统用的母线。依照通信方式的不同,分为音频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英文简称分别为VDF、DDF、ODF。

1配线架 音频配线架(VDF) 如下图所示,此为站内常用的音频配线架。它的作用是连接用64k速度传输的设备。

如上图所示的打满线的第一排端子,通常被称为是设备侧,通向PCM(后文将有介绍)。 如上图所示,第一排下口零散分布的一对一对线,则是通向站内的自动化设备,视通信方式的制定而选择接入对应的端子。用户侧常见设备:自动化所用的调度、集控主备用设备、站内电话、计量电话、调度直通和集控直通电话。 一般情况下,现场工作是将站内所有的用户设备通过一根网线或是多股电缆传送至VDF,并在VDF的一排打满,然后再通过音频线跳接至相应的端口。以前有些老站也是通过端子排挂到综合配线柜上再跳接的办法。具体如何接线,视现场条件和运行方式的规定而调整。 数字配线架(DDF) 虽然是换了种形式,但实质上的作用和VDF类似,也是有设备侧和用户侧,设备侧通常指的是光端机,用户侧则主要是指带着业务的PCM设备,以及少量的调度数据网路由器。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电力系统都有哪些设备 由各极电压得电力线路将发电厂,变电所与电力用户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发电,输电,变电,配电 与用电得整体,这个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系统中得电网,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等称为电力 系统设备. 系统中得一次设备就是指发、输、配电得主系统上所使用得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与输电线路等、 系统中得二次设备就是指对一次设备得工作进行控制、保护、监察与测量得设备、如测量仪表、继电器、操作开关、按钮、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信号设备、控制电缆以及提供这些设备能源得一些供电装置等 FAS系统 FAS(Fire Alarm System)就是火灾报警

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与集中报警器组成;也可以根据工程得要求同各种灭火设施与通讯装置联动,以形成中心控制系统。 1 系统介绍 2 基本组成与运行模式 3 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介绍 FAS(Fire Alarm System)就是火灾报警系统 概述 火灾报警系统(FAS)具有自己得网络结构与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得操作、运

行与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发展,火灾报警系统已具有同楼宇管理系统(BMS)联网得能力,并提供楼宇自控系统、综合保安管理系统、广播系统以及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等在发生火灾时提供相应得联动功能。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又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就是对联网用户得火灾报警信息、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接收、处理与管理,向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其她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认得火灾报警信息,为公安消防部门提供查询,并为联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得系统。

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剖析 王凯丽

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剖析王凯丽 发表时间:2018-05-09T17:21:45.7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王凯丽 [导读] 摘要:我国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现阶段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网络通信技术已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定位和导航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平县供电公司河南西平 463900) 摘要:我国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现阶段的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目前网络通信技术已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例如电力、企业管理、定位和导航等。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空间会不断拓展。笔者概述了光纤技术,研究了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趋势。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技术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人们想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个行业的电子技术和系统都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电力通信技术成为了电力企业部门进一步发展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电力通信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各种具备安全性、科学性的支持和帮助,由此来看研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是极其必要的。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各行各样之中,就电力通信而言,随着电力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电力通信系统运行更加的安全、稳定、高效,这对电力通信而言十分有利。电力信息网络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信息覆盖面积广泛、技术装备化程度高。电力网络通信技术是在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关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依赖各种先进的设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电力系统专业知识以及上述的种种专业技术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利用电力网络信息通信系统,切实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以及信息的利用率,更好的为电力系统服务;(2)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各国家及地区的电力系统的运营及管理的方法都可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电网电压来说,我国大陆的电网电压为220v/380V,频率为50Hz,事实上,许多国家或者地区的电网电压都与我国不同,比如,我国香港地区的单相电压为120V、220V两种,三相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加拿大的单相电压有120V、240V两种,三相电压有208V、240V两种,频率为60Hz,这种情况下,电力信息网络技术就很难实现产品化、标准化,由于电力系统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 2探讨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2.1相关业务 电力信息通信涉及的内容广泛,为了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信息业务需求,电力信息通信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运行速率,其主要包含以下几项业务。①调度电话、行政电话。调度电话、行政电话业务是比较传统的语言业务,主要是提供信息通信平台,因此需要有较高的连接速度。②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主要是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提升信息通信的可靠性。③MIS。MIS即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让企业每个部门的计算机都能够实现信息联网,并且还可以提供查询业务,可以提升信息通信的质量,使企业各部门都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④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这一业务的主要功能是以电力中心为传输目标,对其提供实时信息数据,确保在电力调度时信息可以更急准确更加高效,使网络延时的情况可以降到最低[2]。⑤继电保护信号。这一业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有效传输,因此比较注重电力的可靠性,主要是通过PCM设备的G.703/64kbps接口,实现和SDH传输平台的接入,继电保护信号业务是电力信息通信的一个基础业务。 2.2全面认识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优势 在新的发展形式下,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和技术更新,做到对网络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应用优势的全面认识,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视力度,利用网络技术推动智能化、自动化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建设。电力企业应该通过讲座、技术交流等形式,对电力信息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该项技术的便捷、高效等优势所在,加深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中应用网络技术的理解,为具体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3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都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例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使用的TCP套接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在网络和主机之间形成编程的界面,从而形成主机间的通信端点。在应用现代化网络通信技术时,首先需要具体分析技术的应用状况,企业的终端点和通信点的距离比较远,但是数据交换比较频繁,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如果使用实时的网络连接,会增加大量的技术成本,一般企业都是选择拨号连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客户端来保存数据,然后在其他通信点利用拨号的方式进行连接,要确保这段时间的客户端是正常运行的,才能够实现信息互换。这种编程需要先把总部的服务器数据提取出来,然后传送到本地的数据库中,再使用拨号的方式连接上分部的网络设备,利用套接字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分布的信息也能够通过同样的传播途径传送到总部中。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应用的网络通信技术不需要另外拉设专线,符合了企业的发展需求。 2.4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监控中的应用 网络监控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越来越广泛,现代的网络监控技术主要是通过嵌入式开发系统、报警系统以及数据的管理和传输系统来构成。相对传统的单纯依靠摄像头来进行图像传递的方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现代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也是的网络监控的数据通信从单一的用户坐班式的观测,将用户从空间上得到解放,而且可以确保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区域都能够实现对所要观测区域的观测。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移动端的数据传输问题,而且可以通过移动端来实现对网络监控的控制,来进一步保证监控的效率和目的。 2.5加快数字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各行各业都应用了高效率、便捷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业务水平的提升,将网络技术应用到传统技术当中,也实现了各项技术的升级。因此,在电力通信技术中,也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其中,将传统的电力通信技术与创新网络技术相结合,使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测到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及发生问题的地点,并且能够实现远程化的监督和控制,降低操作人员的难度,并且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网络技术与传统电力通信技术的结合还能够使一些问题能够在发现的同时进行自动化的修复,降低问题所造成的大规模损

YD2020多功能电力仪表

YD2020多功能电力仪表 产品简介|Description 多功能电力仪表用于配电系统的连续监视与控制。可测量双回路三相电流、功率、电能和需量,以及一路母线三相电压。具备4路数字量输入(DI),1路24V直流辅助电源输出。所有数据都可以通过RS485通信口用Modbus?-RTU协议读出。双回路多功能表将精确测量、智能化多功能和简单人机界面结合在一起。多功能电力仪表,节省盘面空间,占用通信资源少,降低配电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造价,用户在实现配电自动化和能源管理的同时节省大量投资。 应用领域|Applications ■能源管理系统 ■工业自动化 ■小区电力监控 ■变电站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 ■智能建筑 雅达电子2015最新款产品图

高亮度LED显示 3相测量值直观显示 I/O状态显示 通讯: MODBUS-RTU通讯协议RS-485接口 其它特征:

96X96小型尺寸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96*48------开孔尺寸:(91*45)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48*48------开孔尺寸:(45*45)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72*72------开孔尺寸:(67*67)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80*80------开孔尺寸:(76*76)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96*96------开孔尺寸:(91*91) 雅达仪表外形尺寸:120*120------开孔尺寸:(111*111) 面板安装 安装方法 1).在固定的配电柜上,选择合适的地方开一个开孔尺寸的安装孔。 2).取出仪表,松开定位螺丝,取下固定夹。 3).将仪表安装插入配电柜的仪表孔中。 4).插入仪表的固定夹,固定定位螺丝。 注:L-N为辅助电源请按仪表外壳接线图正确接线! 接线图完整版|Dimensions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当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电力系统是各种产业生产的基础产业,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将直接的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当前网络技术已经在电力信息通信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就是电网信息网络技术,做好电网信息网络技术是保障整个电力工程运行的重要的组成,文章就主要的对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做探讨分析,保障电力行业的发展。 标签:网络技术;电力信息;通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电网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智能化的电网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电网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网络技术当前已经在电力信息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障其应用的安全可靠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其能够有效的提升电网运行的高效性。 1 电力信息网络技术概况 电力系统是国家的基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生产保障,其在电力系统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信息网络技术主要的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信息覆盖的面积是比较广泛的,技术的装备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必须要同时的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力系统专业知识。其次其具有地域性,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系统有着不同的运营以及管理的特点,在电力信息网络技术上面很难做到标准化以及产品化,并且还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保护,国产化是发展的主要方针。 2 信息业务分析介绍 电力调度和管理工作重要的信息交流的平台,必须具有可靠性高以及连接速度快的特点,首先是变电站视频监控信息,对于整体的业务进一步的进行补充和完善;其次是管理信息系统,电力信息通信专网实现了各部门计算机信息联网,通过相应的查询功能,提供每日的日常任务,以此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第三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实时数据系统,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提供实时数据,以此为电力的调度提供保障,要保障信息的精准性,保障网络延时降到最低;第四提供可靠性高的继电保护信号,并且还能够实现视频会议业务,能够有效的实现远程实时会议,还有就是通信支撑网以及通信监控信息等附属服务的实现。 3 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现状 当前各个地区电力部门设备还不能够进行完全的统一,从而也就会导致网络监控以及维护等措施的调度会受到限制,这样就会严重的影响电力通信网的运维。另外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的运行主要的是通过对电力通信网络信号的控制来实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作业答案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作 业答案

一、 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信息发送者(信源)、信息接收者(信宿)和处理、传输信息的各种设备共同组成。 2.通信网的组成:从物理结构或从硬件设施方面去看,它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及传输链路三大要素组成。终端设备主要包括电话机、PC机、移动终端、手机和各种数字传输终端设备,如PDH端机、SDH光端机等。交换节点包括程控交换机、分组交换机、ATM交换机、移动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交叉连接设备等等。传输链路即为各种传输信道,如电缆信道、光缆信道、微波、卫星信道及其他无线传输信道等。 3.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进行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4.名词解释通信系统:从信息源节点(信源)到信息终节点(信宿)之间完成信息传送全过程的机、线设备的总体,包括通信终端设备及连接设备之间的传输线所构成的有机体系。 二、 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

3.传输多路信号的复用方式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波分复用(WDM)、空分复用(SDM)。 5.香农公式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取决于:信号的功率S;信道带宽B;信道信噪比S/N。 6.按照调制信号m(t)对载波信号c(t)不同参数的控制,调制方式分为: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7.调制的作用:(1)进行频谱搬移.把调制信号的频谱搬移到所希望的位置上,从而将调制信号转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2)实现信道多路复用,提高信道的频带利用率.(3)通过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改善系统传输的可靠性。 8.比较调制方式中调幅(AM)、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的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AM功率利用率低,信号频带较宽,频带利用率不高;DSB节省了载波功率,功率利用率提高了,但它的频带宽度仍是调制信号带宽的2倍,频带利用率不高;SSB的功率利用率和频带利用率都较高。 9.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编码方式分为:波形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增量调制(ΔM);参数编码:线性预测编码LP;混合编码:MPLPC和CELP 10.适合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是AMI和HDB3码,比较其特点:AMI码对应的基带信号是正负极性交替的脉冲序列,而0电位保持不变的规律,AMI的功率谱中不含有直流成分,高低频分量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AMI码的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规律观察误码情况;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同时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