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年山西省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9·山西中考)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身心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身高突增②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月经或遗精现象

③男生一般比女生更早进入青春期④性意识开始萌动⑤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的功能变化不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④⑤

【分析】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如有了强烈的独立的意识、叛逆性,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解答】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征,正确;②进入青春期,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结果,正确。③男孩往往比女孩晚2年进入青春期,错误。④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正确;⑤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错误。故选:A。

2.(2019·山西中考)显微镜是我们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光线暗时,使用平面反光镜

B.擦拭物镜和目镜时,使用纱布

C.物像偏左,欲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

D.镜筒下降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解答】:A、凹面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外界光线较暗,应使用凹面镜或大光圈,A错误;

B、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B错误;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移动移到视野中央。C正确;

D、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防止物镜镜头压碎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C。

3.(2019·山西中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和液泡B.细胞核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膜D.线粒体和液泡

【分析】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类型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没有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

【解答】解: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有细胞壁、液泡。故选:A。4.(2019·山西中考)同学们在调查学校附近公园以及小溪中的生物种类时,观察到多种生物。以下是他们记录的部分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B.C.D.

【分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据此答题。

【解答】:a、蜜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有2对翅,属于昆虫; b、蜘蛛有四对足,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 c、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的多足纲;故选:a。

5.(2019·山西中考)下列植物中,能产生种子,而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是()A.葫芦藓B.向日葵C.肾蕨D.油松

【解答】解: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向日葵、花生、桃树等。

故选:b。

6.(2019·山西中考)《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4月某日报道“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引起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60%,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为此对医院的墙壁、地板、病床、门、水槽等都进行了特殊消毒。该传染病预防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计划免疫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防止灾区的传染病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废墟等进行大面积消毒,这从传染病的预防角度考虑,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7.(2019·山西中考)我们的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据此解答。

【解答】: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故选:c。

8.(2019·山西中考)壁虎受到攻击时,尾巴会自行折断,以后还会再长出来,这与细胞分裂关系密切。假设壁虎尾部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是()A.4n B.2n C.n D.12n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解答】解: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壁虎体细胞中有2n条染色体,其经过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2n条。故选:b。

9.(2019·山西中考)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若某种有毒物质已进入该食物网,而且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鼠B.麻雀C.蛇D.猫头鹰

【分析】图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鼠→蛇→猫头鹰;②草→鼠→猫头鹰;③草→鸟→猫头鹰;④草→鸟→蛇→猫头鹰。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故选:d。

10.(2019·山西中考)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

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

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体温不恒定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故选:d。

11.(2019·山西中考)植物的根能够不断向土壤深处延伸,起主要作用的是如图所示根尖结构中的()

A.a区和b区B.b区和c区C.c区和d区D.a区和d区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解:两栖动物幼体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所以其皮肤必须保持湿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而体温不恒定与离不开水是无关的。故选:d。12.(2019·山西中考)玉米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关于玉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玉米是双子叶植物

B.我们吃煮玉米时掉出来的“小芽”是胚根

C.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组成

【分析】玉米种子结构图:

【解答】解: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错误; b、我们吃煮玉米时掉出来的“小芽”是胚,错误; c、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正确;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错误;故选:c。

13.(2019·山西中考)为观察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同学们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尽可能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进行观察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滴水,目的是为小鱼提供饮水

C.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解答】:a、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因此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观察材料。a错误; b、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b错误; c、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c

正确; d、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d错误。故选:c。14.(2019·山西中考)如图所示各种生物都很微小,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却存在

较大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B.②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③没有细胞结构

D.①②③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解:a、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正确; b、②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b错误; c、③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c错误; d、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a。

15.(2019·山西中考)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了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克隆技术应用了生物的()A.有性生殖B.孢子生殖C.分裂生殖D.无性生殖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无机盐,乙是尿素

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蛋白质,乙是尿素

【分析】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据此解答。

【解答】: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过滤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所以原尿、尿液中都不含有蛋白质;在血浆和原尿中都含有而尿液中不

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选项a正确。故选:a。

17.(2019·山西中考)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每条染色体上均只有一个基因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解答】:a、由题干可知,“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错误;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错误;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d。

18.(2019·山西中考)2018年11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调查水鸟时,偶然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黑狼。有关专家称,该黑狼的父母可能都是含有相同黑色隐性基因的灰狼。如果用H和h表示控制狼毛色的一对基因,根据该专家的推测,该黑狼毛色的遗传过程可表示为()

A.B.C.D.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由资料可以看出亲代都

是灰狼而子代出现了黑狼,因此黑狼是隐性性状。如果用h和h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遗传图解如图:

故选B

19.(2019·山西中考)下列实验你都做过吗?其中实验操作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A.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在载玻片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便于草履虫快速运动

B.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C.观察酵母菌时,用碘液染色-便于更清楚地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D.将鸡卵钝端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便于观察气孔

【分析】(1)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2)动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不大。所以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选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3)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酵母菌常用滴碘液的方法进行染色,便于观察细胞核。(4)如图鸟卵的结构:

【解答】:a、草履虫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中旋转运动;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常采用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的方法,a错误。 b、口腔上皮细胞的液体浓度大于清水溶液的浓度就会吸水膨大变形,为了使细胞不至因吸水而膨大,应选用浓度为0.9%生理盐水,因动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不大,所以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选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b错误。 c、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用碘液染色后,可以看到细胞核和淀粉粒。c正确; d、用剪刀轻轻敲打图一所示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气室。d错误。故选:c。

20.(2019·山西中考)关于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我们应持有的正确观点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大力开发利用

B.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

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A、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合理开发利用,错误; B、人类并不是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错误; CD、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错误;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2019·山西中考)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小华坐在公交车上,远处的树木和近处的行人都能看清楚,这是由于人的眼球能够通过调节甲图所示[_____]_____的曲度,使远近物体形成的物像都能清晰地落在[_____]_____([]内填图中序号)

(2)坐在小华旁边的一位同学戴着近视镜,近视镜属于_____(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请你给小华提出一些预防近视的建议(至少答出两点):_____

(3)乙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将图中字母进行排序,以表示该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提示:从a点开始):_____。

小华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便试做了一下,但膝跳反射现象不明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4)当看到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放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杯中夺冠的场面时,小华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由于人体_____调节和_____调节的结果。

(5)“广场站到了”,听到提示音小华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种反射属于_____反射(选填“简单的”或“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与_____有关的反射。

【解答】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小华坐在公交车上,远处的树木和近处的行人都能看清楚,这是通过图中②晶状体的曲度改变来调节的。(2)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

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为了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即: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3)膝跳反射神经兴奋沿反射弧传导的途径是a感受器→e 传入神经→d神经中枢→c传出神经→b效应器。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受大脑的控制,所以小华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便试做了一下,但膝跳反射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没有叩击到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肌肉过于紧张(没有放松)、腿放置姿不正确、叩击力度过小等。(4)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当看到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放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杯中夺冠的场面时,小华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5)“广场站到了”,听到提示音小华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一反射活动的感受器在耳蜗内,完成这一反射活动必须有大脑皮层中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神经中枢参与的复杂反射,所以这类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故答案为:(1)②晶状体;③视网膜;(2)凹透镜;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看书、写字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3)a→e→d→c→d;没有叩击到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肌肉过于紧张(没有放松)、腿放置姿不正确、叩击力度过小等。(4)神经系统;激素;(5)复杂;语言文字;22.(2019·山西中考)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养育了其他生物,成为生物圈的基石。请分析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1)作为生物圈中生产者的绿色植物,其细胞内有一座座“生产车间”,即_____(选填“叶绿体”或“线粒体”),为植物自身及人和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产品”即有机物和_____。(2)为验证绿叶能够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班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前,同学们先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经过一系列操作,滴加碘液并冲洗后实验结果如甲图所示。请你判断,制造了有机物的是哪一部分?_____。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乙图是盛夏晴朗的一天,某绿色植物单位时间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你分析并解读:

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大,是由于清晨随着太阳冉冉升起,光照逐渐增强,气温逐渐升高,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降低,是由于随着光照强度和气温的进一步增高,部分气孔逐渐

缩小或闭合,光合作用随之逐渐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a点和g点:表明夜间植物在释放二氧化碳,请你解释其原因:_____。

(4)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_____。

(5)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的基石”,除了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以及维持碳-氧平衡以外,还有很多作用,请你说出几个方面。(至少答出三方面)_____。

【解答】解:(1)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而表达式: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2)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叶片见光部分(a)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b)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本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3)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a和g点表示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也为其他生物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的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5)陆生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可以调节气候;绿色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可以保存水土,涵养水源;可以防风固沙;贯众、人参等植物可以药用,帮助人类治疗疾病;许多花卉可以美化人类生活环境;怪柳等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环境等等。

故答案为:(1)叶绿体;氧气(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部分(3)增强;减弱;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因而会释放二氧化碳;(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5)参与水循环;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消除噪音。

23.(2019·山西中考)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类的蝴蝶,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像帝王蝶一样受到公众的宠爱。这种蝴蝶身体硕大(双翅展开约10厘米),色彩斑斓,有着极为美丽的外表。更为人称道的是,它们每年秋季不远万里从北美迁徙到墨西哥越冬,来年春季又一路跋涉返回北美,整个过程四代接力完成,但它们勇敢无畏,义无反顾。

帝王蝶的成像一片片彩色的叶子飘在花丛里,采食花蜜。而无数天敌在南下的路上等待着它们,鸟、黄蜂,甚至蜘蛛和蚂蚁都在伺机捕食毫无反抗能力的帝王蝶。不过弱者自有弱者的自卫办法。对帝王蝶来说,那就是一句警告:“我不好吃!”在帝王蝶的体内含有一种心脏毒素,它来自帝王蝶幼虫阶段食用的乳草。这种毒素含有鸟类不喜欢的怪味道,食用后会引起鸟类的不适甚至死亡。

据有关研究部门和蝴蝶爱好者观察,从1994年到2014年间。到墨西哥越冬地的帝王蝶数量

逐年减少,2014年竞比最高年景减少了近9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专家认为,乳草减少是直接威胁、另外墨西哥越冬地森林的非法砍伐,以及近年来美国南部异常的气候,可能也是使越冬帝王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请回答下列与帝王蝶有关的问题:

(1)请写出一条有帝王蝶参与的食物链:_____。

(2)迁徙行为对帝王蝶有什么意义?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帝王蝶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至少答出两点)_____。(4)帝王蝶的身体呈现很多黑黄相间的花纹,这种恫吓天敌的体色是一种“警戒色”。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警戒色形成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_____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_____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_____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

(5)帝王蝶不仅是大自然美丽的象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为保护帝王蝶,请你建言献策(至少答出两点):_____。【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有帝王蝶参与的食物链有:乳草→帝王蝶→鸟(或乳草→帝王蝶→黄蜂;乳草→帝王蝶→蜘蛛;乳草→帝王蝶→蚂蚁)。(2)帝王蝶的迁徙行为有利于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顺利越冬(有利于繁殖后代或有利于生存)。(3)帝王蝶是昆虫,结合所学知识帝王蝶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有: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蟠、成虫四个阶段;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4)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警戒色形成过程作出的解释: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遗传变异(或“变异”)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生存斗争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5)帝王蝶不仅是大自然美丽的象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为保护帝王蝶:保护乳草;在帝王蝶迁徙经过的地方种植适量乳草;保护帝王蝶越冬地的森林;加大保护帝王蝶的宣传力度;禁止捕捉帝王蝶。

“保证单一变量);(2)实验中,每组用了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减少实验误差;或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或提高实验的准确性);(3)第1组小鼠未作处理,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对照;(4)小鼠的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所以推测激素a是雌性激素,该激素分泌后直接进入卵巢内的毛细血管中,然后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5)分析实验结果,该实验的结论是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对子宫有影响;(或雌性激素会影响子宫的重量卵巢产生的某种激素对子宫有影响)。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或“保证单一变量”);(2)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答出其中任意一种均可);(3)作为对照;(4)内分泌腺雌性激素毛细血管;(5)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对子宫有影响;雌性激素会影响子宫的重量卵巢产生的某种激素对子宫有影响(签出其中任意一种均可)。

(人教版)中考生物(全套)专项配套练习汇总

(人教版)中考生物(全套)专项配套练习汇总 专项一生物与细胞 一、选择题(每题4分, 共40分) 1.〈2019, 衡阳〉图1-1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 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 正确的是( ) 图1-1 A.a→b→c→d B.a→c→d→b C.a→d→b→c D.d→a→b→c 2.〈2016, 广元〉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分割实验, 结果有核部分会复原失去的部分, 还会活下来, 无核部分过 不久就会死亡, 这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3.图1-2 为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 从甲图转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 图1-2

A.换成高倍物镜 B.装片向左移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4.〈2016, 娄底〉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 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 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 这是由于( ) A.物像受损 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反光镜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5.〈2014, 常德〉我们平常吃的桔子, 从结构层次上看应属于(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图1-3 6.〈2014, 日照〉图1-3为某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 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 胞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④中只含有水和无机盐 C.结构③被碘液染成了褐色 D.结构⑤被碘液染成蓝色 7.〈2016, 泰安〉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 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 部分模糊, 原因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B.用低倍镜观察时, 两眼注视物镜,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 C.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展平, 在表皮上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 使其一侧先接触水滴, 再缓缓放下 D.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如果移动显微镜, 视野变暗, 需要重新调节反光镜8.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但形态不同

初中生物中考题集锦

初中生物中考题集锦简答题 1 (一)新陈代谢(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1.(图7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请回答: (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成分中, 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 机物是。 (2)若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甲细胞单 行通过,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3)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 (4)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 经过和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形成尿液。 (5)如果C为葡萄糖,某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经常高于正常范围,最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分泌不足。 (6)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有赖于的调节作用。 2、右图中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变化,图中的J为肺静脉,请据图回答: (1)曲线a表示的是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2)曲线b在I段迅速降低是由于。 (3)H和l所代表的血管分别 是、。 (4)在对心脏进行灌流实验中,如果将水从血管j灌入,水一定会从( )流出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3.右图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器官和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 A.氨基酸 B.无机盐 C.水 D.麦芽糖 (2)图中②过程是通过完成的。图中的D器官是人体的。 (3)在E系统中,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4)某人尿检时,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者的主要病因是,通常采用的方法来治疗。 4、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①是小肠内壁,则B过程示。 (2)若①是肾小囊壁,则A过程示,②与③中液体相比,其区别是。 (3)若①是肾小管壁,则在B过程中全部进入毛细血管中。 (4)若④是脑细胞,则C→D过程中发生了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明显增多,该物质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腔是。 (5)健康人进食一小时后,血液中血糖浓度最高,此时体内的分泌量增加,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上。 5、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2)A细胞通过形成B,在此过程中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和。 7、图中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d、e、f分别代表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2019-2020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 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民主、自由、文明、博爱 2.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将 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右侧漫画讽刺的是() A.形式主义 B.官僚主义 C.享乐主义 D.奢靡之风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容是支撑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 下列说法中表明“宽容友善”的是() A.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D.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4.一滴水珠总想跃出大海,到外面去看看整个世界。同伴和鱼儿劝阻它,它都不听,一天, 当海上起风时,它猛地跃出了海洋。可它一探头,就瞬间消失了,这则寓言说明() A.个人离不开集体 B.集体需要成员团结合作 C.集体离不开个人 D.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5.跳楼身亡的姜某,在生前的博客中,记载了丈夫王某的一些不良行为。姜某死后,网友在 口诛笔伐王某的同时,启动了“人肉搜索”,王某大量的个人隐私被传到网上,网友的行 为() A.是国扶正义的表现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关系 C.明辨了是非与善恶 D.破坏了国家的网络安全 6.一味地依赖别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 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的,这种人表现为() ①经常听取父母与老师意见②无意识地以别人的看法评价自己 ③接受礼物时先推辞再接受④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北自己能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坚强的意志能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能使人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 下列能突出说明这一道理的是() A.东汉时期的杨震拒收礼金 B.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做了千万次试验 C.朱光潜一生立三次座右铭 D.吴文俊从零分起步锲而不舍终成数学家 8.日常生活中,有人会随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没问题”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这告诉我们() A.生活中时时有承诺 B.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承诺的链接 C.承诺时应量力而行 D.兑现承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9.“我是看科幻小说长大的,这些书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满足了我无止境的好奇……”卡 梅隆正是在试图认知全新世界的探险中拍摄了《阿凡达》等多部名片,可见好奇心()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全) 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 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 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 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 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 减少气泡产生; 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 部标本。

生物中考试题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 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 软 B. 人体受到外界抗原刺激会产生抗体 C. 蜗牛受到触碰会缩回壳 内 D. 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 2.下列实例中,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温度影响金鱼的呼吸 B. 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 洲 C.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3.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 A. 食物链 B. 食物 网 C. 生物 圈 D. 生态系统 4.同学们都喜欢吃苹果,它属于植物体的() A. 细胞 B. 组织 C. 器 官 D. 系统 5.通过以下植物器官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马铃薯的茎 B. 玉米的种 子 C. 椒草的 叶 D. 番薯的根 6.“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A. 子宫 B. 卵 巢 C. 输卵 管 D. 阴道 7.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A. 有感觉,且能缩手 B. 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 无感觉,但能缩 手 D. 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8.在透明纸上写上一个字母“d”,视野里观察到的物像是() A. P B. q

D. b 9.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 运动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 C.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10.绿色开花植物的组成包括() A. 根、茎、 叶 B. 根、茎、叶、花、种子 C.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D. 根、茎、叶、果实、种子 11.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是() A. 光 B. 水 分 C. 无机 盐 D. 空气 12.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同所有的器官是() A. 口 腔 B. 咽 C. 喉 D. 食道 13.合格的药用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A. 口 腔 B. 胃 C. 小 肠 D. 大肠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的作用的是() A. 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B. 生产发酵产品 C. 促进自然界物质循 环 D.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5.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而需要输血,此时最好输 A. 血浆 B. 红细 胞 C. 白细 胞 D. 全血 16.下列动物中,与猫不属于同一目的是()

2019年数学中考试题(含答案)

2019年数学中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千米)随时间(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内,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两人都跑了10千米;③甲比乙先到达终点;④两人都跑了20千米.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1 个B.2 个C.3 个D.4个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3b=5ab B.(a-b)2=a2-b2C.(2x2)3=6x6D.x8÷x3=x5 3.如图,将?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B′处,若∠1=∠2=44°,则∠B为 () A.66°B.104°C.114°D.124° 4.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 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A. 5 {1 5 2 x y x y =+ =- B. 5 {1 +5 2 x y x y =+ = C. 5 { 2-5 x y x y =+ = D. -5 { 2+5 x y x y = = 5.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 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 6.某球员参加一场篮球比赛,比赛分4节进行,该球员每节得分如折线统计图所示,则该球员平均每节得分为()

A.7分B.8分C.9分D.10分 7.直线y=﹣kx+k﹣3与直线y=kx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B.C.D. 8.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若AC=6,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A.24B.16C.413D.23 9.如果,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0.如图中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个长方体组成的,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B.C.D. 11.某商店销售富硒农产品,今年1月开始盈利,2月份盈利240000元,4月份盈利290400元,且从2月份到4月份,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相同,则每月盈利的平均增长率是() A.8%B.9%C.10%D.11% 1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A.6折B.7折

最新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最新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下面有理数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02<- B .53-< C .23-<- D .14<- 2.“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曾经是隋唐时期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这些流传下来的古算书中凝聚着历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下列四部著作中,不属于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的是( ) A .《九章算术》 B .《几何原本》 C .《海岛算经》 D .《周髀算经》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26()a a -=- B .222236a a a += C .236 22a a a ?= D .3 26328b b a a ??-=- ??? 4.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 实数根的是( ) A .2 20x x -= B .2 410x x +-= C .2 2430x x -+= D .2 352x x =- 5.近年来快递业发展迅速,下表是2018年13月份我省部分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统计结果(单位:万件): 太原市 大同市 长治市 晋中市 运城市 临汾市 吕梁市 3303.78 332.68 302.34 319.79 725.86 416.01 338.87 13月份我省这七个地市邮政快递业务量的中位数是( ) A .319.79万件 B .332.68万件 C .338.87万件 D .416.01万件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我省吉县城西45千米处,是黄河上最具气势的自然景观.其落差约30米,年平均流量1010立方米/秒.若以小时作时间单位,则其年平均流量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人教版中考生物重点考点整理

人教版中考生物重点考点 1.生物的特征: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③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④生物都有生 长发育现象;⑤生物都可以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⑦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⑧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等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 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动、植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有液泡、绿色部分有叶绿体。 4.跟动物相比,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种子萌发的环境(外部)条件:①适量的水分;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7.开花到结果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8.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都凋落,子房继续生长,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 →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种子的胚。 9.光和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光和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并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 大气中的CO 2。这就维持了生物圈中CO 2和O 2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1.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 13.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一般是贮存备用的物质。 14.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场所) 15.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 16.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5.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 生物部分

2019年生物中考试卷

2019年江西省中考生物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3.桃花传粉受精后,能够继续发育的结构是 A.子房 B.花瓣 C.雄蕊 D.花柱 4.我国利用外源DNA片段转化技术,培育出能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该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 5.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离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6.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可在载玻片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B.为了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发现视野中草履虫往右图中箭头方向游动,应把载玻片往右上方移动移动 D.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光线变暗 7.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根尖的结构: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导管→根 D.水的运输:根毛→根、茎中导管→叶 8.下列有关鲸与鲨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鲸和鲨鱼都用鳃呼吸 B.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C.鲸与鲨鱼有相似的体型,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D.鲨鱼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9.右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 曲线a、b分别表示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0.人体血液中起运输作用的是 ①血浆②红细胞③白细胞④血小板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A.白化病是由隐性政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夜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 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遥看是君家,。(《十五从军征》)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⑥,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诗句是:。 ②《爱莲说》中直接点明莲花形象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9分) 小型蚁筑巢,将湿rùn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和蔬松的蜂房状,高sǒng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枝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湿rùn()酒盅()高sǒ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正确的写法是“”。 (3)“不拘细节”中“拘”的意思是() A.逮捕或扣押 B.拘束,不变通 C.限,限制 (4)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等人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 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 B.《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子,倒拔垂杨柳,制服常来滋事的泼皮无赖。之 前他还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 C.《红岩》中,成岗在印刷《挺进报》时被抓,千钧一发之际将扫帚挂在窗口为同志们传递危险 信号,保卫了党组织。 D.《骆驼祥子》中,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不小心碰坏了车子,摔了曹先生,祥子提出 用工钱做赔偿,但曹先生并没有扣他的钱。 (2)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身上凝聚着可贵的品质。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阿长 B.保尔·柯察金 C.简·爱 4.育才中学在(2)班同学开展“合理饮食与健康体质”的专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为了给同学们普及正确的健康饮食知识,班委准备邀请营养师王娟女士在6月10日下午3点来班级做讲座,请你代班委写一封邀请函。 (2)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和漫画,写出两条探究结论。

2019年山西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来源}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适用范围:3.九年级} {标题}2019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型:1-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30分. {题目}1.(2019·山西省,1)﹣3的绝对值是( ) A.﹣3 B.3 C.﹣31 D.3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是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所以3 =3,因此本题选B . {分值}3 {章节:[1-1-2-4]绝对值} {考点:绝对值的意义} {类别:常考题} {难度:1-最简单} {题目}2.(2019·山西省,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a +3a =5a 2 B.(a +2b )2=a 2+4b 2 C a 2·a 3=a 6 D(﹣ab 2)3=﹣a 3b 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法、乘法公式,幂的有关运算,整式加法的实质合并同类项即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将系数相加,故A 选项的正确结果为5a ;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式可根据口诀进行即“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夹中间”,故B 选项的正确结果为a 2+4ab +4b 2;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C 选项正确结果为a 5;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故D 选项正确.因此本题选D . {分值}3 {章节:[1-15-2-3]整数指数幂} {考点:积的乘方} {考点:幂的乘方} {类别:常考题} {类别:易错题} {难度:2-简单} {题目}3.(2019·山西省,3)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点”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提纲(配图)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生物中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能生长和繁殖 C .都能自由运动 D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下图是某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3.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呼吸作用 C .移栽植物时根部带土团——保护幼根 D .在种植草莓的大棚里放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 4.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种 B .门 C .纲 D .属 5.一棵大豆和一只麻雀相比所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 B .组织 C .系统 D .器官 6.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视网膜 B .大脑皮层 C .角膜 D .晶状体 7.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甲、乙两试管中物质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中物质变蓝 B .乙中物质变蓝 C .甲、乙中物质都变蓝 D .甲、乙中物质都不变蓝 8.缩手反射的反射类型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 ) A .简单反射、大脑 B .复杂反射、脊髓 C .复杂反射、大脑 D .简单反射、脊髓 9.某人患扁桃体炎,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数目明显增多的血细胞和输液治疗时针刺的血管分别是( ) A .红细胞、动脉血管 B .白细胞、动脉血管 C .红细胞、静脉血管 D .白细胞、静脉血管 10.蛔虫、蝗虫、蚯蚓分别属于( ) A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 B .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腔肠动物 C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扁形动物 D .线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11.美丽的绸缎是由蚕丝制成,抽取蚕丝的蚕茧处于蚕发育的时期是( )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12.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 13.地球上出现最早的,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大 B .遇到有人溺水,造成心跳、呼吸骤停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患 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 C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D .吸烟不仅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能损害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15.下列疾病与引发原因叙述合理的是( ) A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B B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 .地方性甲状腺肿——缺钙 D .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16.下列关于基因、DNA 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DNA 分子上会有很多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 D .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 分子 17.根据遗传变异的原理,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培育出优质 高产的新品种,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种子的( ) A .性状 B .生活习性 C .遗传物质 D .生活环境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 .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容积扩大 D .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19.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能卷舌为显性,用A 表示,不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B. 揩.(kāi)油迸.(bèng)裂羞涩.(sè)相濡.(rú)以沫 C. 破绽.(zhàn )怂.(sǒng)恿连翘.(qiáo)忍俊不禁.(j 得分评分人 īn ) D. 煦.(xū)暖和.(hé)面打折.(shé)拈.(niān)轻怕重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不屈不挠瞬息万变礼上往来百废待兴 B.巧妙绝伦慕天席地枕戈待旦迫不及待 C.坦荡如砥孜孜不倦眼花缭乱釜底抽薪 D.随声附和戌马生涯众志成城连篇累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指史册。 B.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固:本来。 C.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选出下列语言表述简明、得体、准确的一项……………………………………()(2分)A.班长在周会课上高兴地说:“我们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B.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处处小心,防止不要发生火灾。 C.单位要举行晚会,小王给局长打电话说:“今晚八时,你一定要准时到会!” D.村长说:“政府实行粮价‘直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5.下列作家、作品、国籍或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莫泊桑——《麦琪的礼物》——法国B.契诃夫——《变色龙》——俄国 C.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代D.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 6.默写(共8分,10句选填8句,每句1分,多填不另给分,一句有错扣1分) ①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③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④,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⑥李商隐《无题》一诗中原本用于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后来常用它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总复习资料 (请针对划线部分对学生检查提问——曾 强) 考点一: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设计 识记要点: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3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十分重要。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常见变量还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例1某同学做“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下发芽情况,如右表所示,请回答: (1)通过本实验可看出影响种子萌发 的环境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该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乙和丙 为对照实验。 (3)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取1号和2号烧 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 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 例2右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D 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 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将A 处叶脉切断,移人 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隔水加热后,加碘液出现变化。请回答: (1) 加碘液后发现B 处变蓝,A 、C 、D 三处均不变蓝,这里有哪几 组对照实验? AB 、BC 、BD ,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水、光、叶绿体。 (2) 若实验其它步骤不变,只是该植物另一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密封,且塑料袋里有一敞口烧杯装 有NaOH 溶液,最后用透明塑料袋密封的叶片全不变蓝,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二氧化碳 。 考点二: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动植物细胞 识记要点:1显微镜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对光要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眼中看到白亮视野),光线暗应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亮应用 小光圈、平面镜。观察时镜筒下降时眼应看物镜,目的是防止压破玻片;转动粗准焦螺旋看清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让图象更清晰。 2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越暗,看到的细胞越少越大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为倒像。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薄而透明。玻片标本有装片、切片、涂片。如观察洋葱细胞做的是临时 装片 ,观察叶肉细胞做的是临时 切片 ,,观察血细胞做的是临时 涂片 。 4、画图时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图中暗处,越暗地方点的细点越多。 5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为:擦、滴、取、展、盖、染、吸。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的放下。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 0.9%生理盐水,目的是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 取口腔上皮细胞前漱口目的是除去口腔中的杂质。 例3用显微镜观测发现一黑点,移动装片、目镜黑点都不动,则黑点在 物镜 上 例4 制作装片时为了减少气泡,盖片时应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缓放下。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识记要点:1细胞壁有保护、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 ;细胞质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 种子不萌发 丁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置于25 ℃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中考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7年中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类中爬行类的是() 选项类型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动物有毛 B 卵生四肢动物皮上有鳞 C 卵生二肢动物有羽毛,能飞 D 卵生无肢动物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A.A B.B C.C D.D 2.2016年3月,一场以人工智能AlphaGO获胜的围棋人机大战引人瞩目,与AlphaGO对弈的棋手分析棋局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A.感受器 B.神经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4.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5.疟疾是一种血液传染病,疟疾的相关研究者中已有多人获得诺贝尔奖.

(1)法国科学家拉韦朗从病人体内找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获得 1907年的诺贝尔奖,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破坏红细胞结构,影响血 液对的运输. (2)瑞士化学家米勒发明了化学物质DDT,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奖,用DDT杀灭蚊子,在当时有效控制了疟疾的流行,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用DDT灭杀蚊子属于. 6.近年来,一种号称由几十种水果发酵而成的“酵素”成为人们热购的产品. (1)“酵素”是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酶的称呼,酶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2)某商家宣称:分解脂肪的酶素(酶)能阻止人体对脂肪的吸收,食用这种酵素可以达到减肥效果,有同学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该酶素属于 蛋白质,与其它蛋白质一样,食用后在小肠内会被消化成而被人体吸收,所以无法达到减肥效果. 7.克拉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疗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体炎、 支气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皮肤伤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疗,皮肤是人体抵 抗病原体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2)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比较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下列几位同学 关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可多选) A.某次咳嗽时,服用一种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果以后再咳嗽,坚持用这种抗生素 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种,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须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C.为了避免浪费,咳嗽时应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无效再寻医就 诊 D.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用药量有关,为了早日痊愈,应尽量增加用药量 E.使某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好,也不应长期使用,因为这样易使病菌 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自身健康.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7(2)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019年长沙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9年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英语 Ⅰ.听力技能(两部分,共20小题,计20分) 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问题。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共5小题,计5分) 1. Where did Jim go last weekend? A. The science park. B. The countryside. C. The city library. 2. How often does the boy play basketball? A. Every day. B. Twice a week. C. Twice a month. 3.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 Rainy. B. Sunny. C. Snowy. 4. When will Mary have a picnic? A. On Friday. B. On Saturday. C. On Sunday. 5. What color does the girl like best? A. Green. B. Blue. C. Yellow. 第二节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3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回答问题。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共15小题,计15分)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6、7小题。 6.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Leave right away. B. Stay for dinner. C. Catch a train. 7. How long will it take the man to get to the station? A. Half an hour. B. One hour. C. One and a half hours. 听第七段对话,回答第8、9小题。 8. When will they go for a trip? A. In June. B. In July. C. In August. 9. How long will they stay there? A. For five days. B. For a week. C. For a month. 听第八段对话,回答第10、11小题。 10. What is the second gift for Cathy? A. A skirt. B. A car. C. A computer. 11.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