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合集下载

植物养分吸收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分析

植物养分吸收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分析

植物养分吸收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分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养分的吸收是至关重要的。

而土壤酸碱度则是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着重分析植物养分吸收与土壤酸碱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I. 植物养分吸收的机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根系的吸收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以下两种机制:1. 被动吸收:植物根系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养分会被被动地吸附至细胞壁上,并随着土壤湿度和渗透性差异进行自动调节。

2. 主动吸收:植物通过根毛等细胞结构,主动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这种吸收方式主要依赖于植物细胞内的化学能,以便从低浓度处吸收养分。

II. 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因素土壤的酸碱度可以通过pH值来进行衡量,pH值低于7为酸性土壤,高于7为碱性土壤,而等于7则为中性土壤。

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因素如下:1. 土壤矿物质成分:不同矿物质的溶解度和反应性不同,会对土壤的酸碱度产生影响。

2.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的降解和盐基的解离会使土壤呈现酸性或碱性。

3. 养分种类:不同养分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不同,如硫、氮等元素的转化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

III. 植物养分吸收受土壤酸碱度影响的机制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根系周围的环境,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

主要机制如下:1. pH值影响养分形态:土壤酸性会导致一些养分形成难溶性盐,使植物无法吸收。

而酸性土壤中的铁、锰等元素,则容易与根系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结合,形成难溶性产物,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

2. p吸附效应:土壤酸性会导致土壤颗粒带正电荷,在土壤中的养分以阴离子形式存在时,会被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减少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3. 酸碱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养分转化和供应。

缺乏微生物的参与会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IV. 植物生长受土壤酸碱度影响的重要性土壤酸碱度不仅直接影响植物养分吸收,还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间接的影响:1. 酸碱度影响植物代谢:土壤酸碱度变化会干扰植物体内酶系统的功能,降低植物的代谢水平,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注意植物的土壤pH值

注意植物的土壤pH值

注意植物的土壤pH值植物生长的基础是土壤,而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H值是指土壤中酸性或碱性物质的含量,它反映了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根系活动、养分吸收和微生物活动等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合理调节土壤的pH值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的pH值有着不同的要求。

有些植物喜酸性土壤,而有些植物喜碱性土壤。

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的酸碱环境偏向中性。

当土壤的pH值过高或过低时,均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了解各类植物的喜酸碱性条件,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种植相应的植物是很重要的。

过高的土壤pH值会导致土壤碱化,使土壤成分中的某些有益元素难以被植物吸收。

比如,铁、锰等积累在土壤中,而不能被植物有效吸收和利用。

这会导致植物缺铁、锰等养分,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此外,高pH值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抑制它们对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而微生物在土壤的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它们能够释放养分供植物吸收。

因此,过高的土壤pH值会削弱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而过低的土壤pH值则会导致土壤酸化,使土壤含有过多的酸性物质。

这样的土壤酸性对大多数植物是不利的。

低pH值会使镁、钙等养分被土壤颗粒吸附,让根系难以吸收。

此外,土壤酸化还会释放出过多的铝和锰等有毒物质,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过低的土壤pH值还会影响土壤中某些细菌的生长,减少它们对植物有益的作用。

因此,过低的土壤pH值同样会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为了保持土壤的适宜pH值,可以采取一些调节措施。

首先,要通过土壤测试来确定土壤的pH值,了解具体情况。

然后,可以通过添加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调整土壤的pH值。

例如,如果土壤过碱性,可以添加硫酸铁或硫酸铝等酸性肥料,将土壤酸化;如果土壤过酸性,可以添加石灰粉或石膏等碱性物质,将土壤碱化。

此外,选择适合当前土壤pH值的植物进行种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土壤调理方法土壤pH值是指土壤中溶液的酸碱度,它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pH值的不同会改变土壤中的养分可供性、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根系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土壤pH值对于植物养分的吸收和利用非常重要。

在酸性土壤中,氢离子的浓度较高,会影响到钙、镁、磷等元素的溶解度和供应能力,从而导致这些元素难以被植物吸收并利用。

相反,在碱性土壤中,土壤的碳酸盐浓度较高,会导致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溶解度降低,造成这些元素的缺乏。

因此,土壤pH值的适当调整可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土壤pH值对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pH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能力各有不同,而微生物是土壤中的养分循环和转化的关键驱动者之一。

例如,酸性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导致养分的转化速率降低;相反,过高的pH值则可能导致一些产氨细菌群落的失活,从而影响氮素的循环过程。

因此,调整土壤pH值可以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养分转化效率,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

针对不同的土壤pH情况,可采取相应的土壤调理方法来改善土壤条件。

在酸性土壤中,可以使用石灰进行中和,提高土壤的pH值。

石灰有两种常用的形式:石灰石和石灰。

石灰石是一种含有高浓度的钙和镁的碳酸盐矿石,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并提供植物所需的钙和镁元素。

石灰则是由石灰石通过加热煅烧而成的,其溶解度更高,能更快地中和土壤酸性。

酸性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石灰或石灰石,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的碱化度,改善植物根际环境。

而在碱性土壤中,可以采用酸化剂来降低土壤pH值。

常用的酸化剂包括硫酸铵、硫酸和盐酸等,这些化合物可以释放氢离子,将土壤中的碳酸盐中和,并提高土壤的酸性。

此外,可以通过有机质的添加来改善土壤的pH值。

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毛细管持水性和结构稳定性,使土壤更易保持湿润,并降低土壤的酸碱度,从而改善植物的根际环境。

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

 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

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增长,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土壤的酸碱性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田土壤的碱化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解决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田土壤的碱化原因农田土壤碱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常常会过度使用化肥。

长期以来,过量施肥导致土壤中的阳离子颗粒增多,使土壤的酸碱度失去平衡,从而引发土壤的碱化。

2. 不当的灌溉水源:一些地区的灌溉水源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盐,长期使用这些水源灌溉农田,会导致土壤中的碳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从而引发碱化现象。

3. 土壤流失与腐殖质丧失:过度耕作和不合理的农田管理,会导致土壤的流失和腐殖质的丧失,这些因素也会增加土壤的碱性。

二、农田土壤碱化的影响农田土壤碱化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1. 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土壤碱化会导致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2. 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养分的循环。

土壤碱化会抑制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肥力。

3. 形成土壤结皮和板结:土壤碱化后,土壤中的粘粒会与碱性盐离子结合,形成结皮和板结,导致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下降,给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解决农田土壤碱化问题的方法针对农田土壤的碱化问题,采取以下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1. 合理施肥: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调配肥料种类和配比,以保持土壤的酸碱平衡。

2. 调整灌溉水质:注意选择适宜的灌溉水源,避免使用过多含碳酸盐的水源。

可以通过水源的混合、净化或选择其他适宜的灌溉方式,来减少土壤中碳酸盐的含量。

3. 加强土壤改良: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如有机肥的施用、石灰和硫磺的运用等,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减缓土壤的碱化过程。

土壤酸碱度标准

土壤酸碱度标准

土壤酸碱度标准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中氢离子的浓度,它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具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适宜的酸碱度则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了解土壤酸碱度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酸碱度标准可以根据pH值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pH值在6.5以下的土壤被认为是酸性土壤,pH值在7.5以上的土壤被认为是碱性土壤,而pH值在6.5至7.5之间的土壤被认为是中性土壤。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需求,例如,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而小麦等作物则适宜生长在碱性或中性土壤中。

测量土壤酸碱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pH试纸、电极法和滴定法等。

农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土壤酸碱度时,应确保取样的代表性,避免由于取样位置和深度的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偏差。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植物养分的吸收。

在酸性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铝、磷等养分;而在碱性土壤中,植物难以吸收钙、镁等养分。

2.影响植物生长速度。

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速度较快;而碱性土壤中,植物生长速度较慢。

3.影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植物病虫害易于发生;而在不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病虫害发生率较低。

针对不同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整:1.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石粉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提高土壤pH值。

2.对于碱性土壤,可以通过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进行中和,降低土壤pH值。

3.在调整土壤酸碱度时,应结合植物的实际需求,避免过度调整,以免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了解土壤酸碱度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酸碱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土壤中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土壤中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土壤中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概述:
土壤的酸碱度是指土壤的pH值,是衡量土壤酸碱程度的一个指标。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主要内容:
1. 酸性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酸性土壤的pH值较低,会导致土壤中的铝和锰等有害元素溶解释放增加,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吸收养分能力。

- 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离子会阻碍土壤中的养分释放,使植物无法有效吸收养分。

- 酸性土壤还会降低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2. 碱性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碱性土壤的pH值较高,会导致土壤中的镁、钙等有益元素的供应不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碱性土壤中的酸性离子也会阻碍土壤中的养分释放,使植物无法充分吸收养分。

- 碱性土壤还会导致土壤团聚体破坏,影响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3. 酸碱中性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酸碱中性土壤的pH值适中,利于土壤中养分的释放和植物的吸收。

- 酸碱中性土壤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生态功能。

- 酸碱中性土壤还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结论:
土壤中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有着显著影响。

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都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而酸碱中性土壤则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更为有利。

因此,在进行植物的栽培和农作物的种植时,应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是指土壤中水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通常用pH值表示。

pH值小于7表示酸性,大于7表示碱性,等于7表示中性。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同,因此对养分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差异。

首先,土壤酸碱度影响着养分的溶解度。

在酸性土壤中,铁、锰、铝等微量元素溶解度增加,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

而在碱性土壤中,钾、镁、钙等元素溶解度增加,有利于植物吸收。

因此,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

其次,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酸性环境下,土壤中酸性耐受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增加,它们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增快,使得土壤养分释放更加充分,有利于植物吸收。

而碱性环境下,酸性耐受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减少,有机质分解速度下降,导致土壤养分释放不充分,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此外,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在酸性土壤中,植物根系的生长较为受限,根毛的发育不良,导致植物对养分吸收的能力降低。

而在碱性土壤中,植物根系的生长较好,根系发达,有利于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另外,土壤酸碱度还会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

在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养分释放较少。

而在碱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速度较快,养分释放较多。

因此,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供应量。

总结起来,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吸收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养分的溶解度、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的分解速度。

因此,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对提高植物对养分吸收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碱性物质来调节酸性土壤,或者通过添加酸性肥料来调节碱性土壤。

同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ph值和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ph值和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ph值和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土壤pH值是土壤酸碱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土壤中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pH值越低表示土壤越酸,pH值越高表示土壤越碱性。

影响土壤pH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气候、植被、土壤类型、人类活动等。

土壤pH值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行吸收和利用,而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这些养分的有效性。

例如,在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中,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可吸收性会降低,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也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土壤质量和植物的生长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也不同。

例如,酸性土壤适宜胡萝卜、蓝莓等酸性土壤植物的生长,而苜蓿、豌豆等则适宜于中性或略带碱性的土壤中生长。

因此,在进行植物选择和种植时需要考虑所处土壤的酸碱程度。

针对土壤pH值不适宜的情况,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硫酸铵等调节土壤pH值。

然而,过量的施肥和化学调节剂也会对土壤和植物造成负面影响,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

总之,土壤pH值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土壤pH值的变化,选择适合其生长的植物以及合理施用肥料等措施都有助于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土壤养分有效性大小与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关系密切;中性土壤养分有效性最高,对肥料利用率最大。

土壤酸碱性常用pH值来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碱程度。

土壤酸碱性共分为7级,分级指标、pH值反映强度如下:4.5酸性极强;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碱性极强。

南方红壤、黄壤等多表现为酸性反应,pH值在5.0-6.5之间,个别的土壤甚至pH值为4。

而北方土壤一般为中性或碱性反应,pH值在7.0-8.5之间。

土壤的pH值不同,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也就会产生差异。

最终会反映在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上。

因此了解土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对高效施肥大有裨益。

中性土壤,肥料利用率最高。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多数土壤pH值在6.5-7.0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最高或接近最高。

就磷来讲,如土壤pH值为5时,土壤中活性铁、铝较多,常与磷肥中水溶性磷酸盐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铁、磷酸铝盐类,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而pH值为7时,水溶性磷酸盐易与土壤中游离的钙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盐,使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在石灰性土壤,pH值在7.5的条件下,会使土壤中的铁离子形成了氢氧化铁沉淀,从而导致作物因铁的有效性降低而出现缺铁。

而铁盐的溶解度随酸度增加(pH值在5-7.5)又会提高。

例如在强酸性(pH值为5)土壤中,又会出现游离铁的数量很高而危害作物。

一、土壤酸碱性鉴别1、通过土源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山林中的土壤,沟壑的腐殖土,一般是黑色或者褐色的土壤,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是非常好的酸性腐殖土。

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2、通过地表植物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在采集土样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松树、杉类植物、杜鹃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谷子、高梁、卤蓬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壤。

3、通过土壤颜色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

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色的盐碱。

4、通过手感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握在手中一般是软软的,松开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感觉挺硬实,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5、通过浇水后的状态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6、通过质地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土壤容易板结。

7、通过pH试纸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将土样少许放入蒸馏水中,溶解一会,将pH试纸条放入其中静置2秒,然后取出与比色卡对照。

pH>7,则为碱性土壤,pH<7,则为酸性土壤。

二、对植物的影响1、大多数植物在pH>9.0或<2.5的情况下都难以生长。

植物可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各种植物有自己适宜的pH。

喜酸植物:杜鹃属、越桔属、茶花属、杉木、松树、橡胶树、帚石兰;喜钙植物:紫花苜蓿、草木犀、南天竺、柏属、椴树、榆树等;喜盐碱植物:柽柳、沙枣、枸杞等。

2、植物病虫害与土壤酸碱性直接相关:(1)地下害虫往往要求一定范围的pH环境条件如竹蝗喜酸而金龟子喜碱;(2)有些病害只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发作,如悴倒病往往在碱性和中性土壤上发生。

3、土壤活性铝: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性铝和土壤溶液中的铝离子,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自然植被的分布、生长和演替有重大影响;在强酸性土壤中含铝多,生活在这类土壤上的植物往往耐铝甚至喜铝(帚石兰、茶树);但对于一些植物来说,如三叶草、紫花苜蓿,铝是有毒性的,土壤中富铝时生长受抑制;研究表明铝中毒是人工林地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养分的影响1、在正常范围内,植物对土壤酸碱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影响各种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2、土壤酸碱性对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1)氮在6-8时有效性较高,是由于在小于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而大于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2)磷在6.5-7.5时有效性较高,由于在小于6.5时,易形成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在高于7.5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

在pH高于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6-8时最好;(4)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5-7.5时有效性较好。

四、对肥力的影响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多呈碱性。

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各种作物生长发育。

具体表现有以下5个方面:1、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

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值超过7.5或低于6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

钙、镁和钾在酸性土壤中易代换也易淋失。

钙、镁在强碱性土壤中溶解度低,有效性降低。

硼、锰、铜等微量元素在碱性土壤中有效性大大降低,而钼在强酸性土壤中与游离铁、铝生成的沉淀,可降低有效性。

2、不利于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

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3、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

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4、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

甜菜、紫苜蓿、红三叶不适宜酸性土;茶叶要求强酸性和酸性土,中性土壤不适宜生长。

5、易产生各种有毒害物质。

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3+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

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

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高产土壤,一般要求呈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反应,pH值多在6-8之间。

因为在酸性土壤中,可溶性磷易与铁、铝化合,形成磷酸铁、磷酸铝而降低有效性。

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钙、镁等易被氢离子置换出来,一旦遇到雨水,就会流失掉。

酸性土壤也往往缺硫和钼。

微生物对酸性土壤应增施石灰,以中和土壤酸度,消除铝的毒害,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同时注意增施有机肥料,通过有机肥料的缓冲作用,减轻酸性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化学肥料宜选用氨水、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

而在碱性土壤中,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可溶性磷易与钙结合,生成难溶性磷钙盐类,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在石灰性土壤中,许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钼、锌、铁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致作物营养元素不足,并引发生各种生理性病害。

因此,要重视并有针对性地选用上述微肥做基肥或追施。

基施时可将微肥同有机肥料一起堆沤一定时间,以增加有效性。

作物在微肥不足发生缺素症时,应及时用相应的有机螯合肥料嘉美金点、脑白金进行叶面喷施,以减轻生理病害的危害程度。

在石灰性土壤上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较好,可降低和减轻土壤碱性的危害。

且可以适当施用石膏、磷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等,但不要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等,特别禁忌施用强碱性肥料石灰。

另外,在盐碱土上不宜施用氯化铵肥料,并注意铵态氮肥要深施覆土,防止氨的挥发损失。

磷肥可集中施用或与厩肥、堆肥混合使用,以减少磷的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

五、改良措施土壤酸性过大,可每年每亩施入20-25公斤的石灰,且施足农家肥,切忌只施石灰不施农家肥,这样,土壤反而会变黄变瘦。

也可施草木灰40-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更好地调节土壤的水、肥状况。

而对于碱性土壤,通常每亩用石膏30-40公斤作为基肥施入改良。

碱性过高时,可加少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腐殖酸肥等。

常浇一些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的稀释水,可使土壤增加酸性。

腐殖酸肥因含有较多的腐殖酸,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以上方法以施硫磺粉见效慢,但效果最持久;施用硫酸铝时需补充磷肥;施硫酸亚铁(矾肥水)见效快,但作用时间不长,需经常施用。

1、酸性土壤改良方法酸性土壤的特征是“酸”(PH值在6以下)、“瘦”(速效养分低,有机质低于1.5%,严重缺有效磷)、“粘”(土质粘重,耕性差)“深”(土色多为红、黄、紫色)。

在这些土壤上种植作物,不易全苗,常形成僵苗和老苗,产量低品质劣。

改良培肥方法是:(1)使用石灰中和酸性,每亩每次施20-25千克石灰,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2)施绿肥增加土中有机质,达到改善土壤酸性的效果。

(3)增加灌溉次数,冲淡酸性对作物的危害。

(4)增施碱性肥料,如碳酸氢铵、氨水、石灰氮、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等,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帮助。

2、碱性土壤改良方法原则:改良培肥同时进行(1)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

(2)多施农家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菌等。

(3)进行客土,有条件的施入沙土500-1000方,和农家肥一起翻入土壤15-20cm。

(4)种植比较耐盐碱植物,如水稻等;同时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防止次生盐渍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