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养猪SWINE PRODUCTION 2019第2期日龄内腹泻率、死胎率和母猪便秘、泪斑发生率。表

明生产中应用青刈发酵墨西哥玉米粉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可作为特色饲料资源开发的一个方向。参考文献

[1]杨振燕,徐云华,杨振波,等.发酵液及发酵青饲料在莱芜黑

猪养殖中的应用[J].猪业科学,2012(7):122.

[2]王鹏.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

影响[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3]刘志林,才旦.油菜秸秆生物发酵喂猪试验初报[J].甘肃畜牧

兽医,2006(5):17-19.

[4]

高元涛,李三泰,于长亮,等.关于应用玉米秸秆粉碎发酵饲

料喂猪的试验报告[J].吉林畜牧兽医,2004(8):51.[5]潘翔,王进波,刘建新,等.青绿饲料对长嘉母猪生产性能的

影响[J].养猪,2000(3):16-17.

[6]王进波.青绿饲料替代部分精料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胴

体特性及消化机能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1.

[7]高伟.青绿饲料安全高效利用技术[J].农村养殖技术,2012(16):41.[8]

赵会英,杨在宾,王功赢,等.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妊娠后期母猪和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和效益分析[J].山东畜牧兽

医,2013(5):13-14.

[9]薛梅.青绿饲料对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J].上海畜牧

兽医通讯,2009(2):47.

[10]

仰国蓉,黄昌仁.饲喂青绿饲料与母猪繁殖性能相关性的调

查[J].四川畜牧兽医,2007(9):33-34.

(编辑:柳青)

发酵饲料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王曼1,敖翔1,张立泰1,周婷1,李元凤1,2

,何健2

(1.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冯光德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06;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绵阳621010)中图分类号:S816.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19)02-0011-04

摘要当前饲料行业面临着限抗减锌、环保和中美贸易等压力,对传统饲料行业的影响巨大,畜

牧行业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生物发酵饲料。文章介绍了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作用与意义,以及发酵饲料面临的问题和对前景的展望。关键词发酵饲料;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收稿日期:2019-02-22作者简介:王曼(1992-),女,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动

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 :

850065661@https://www.360docs.net/doc/ce8207739.html, 通讯作者:何健,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单胃动物营养.

E-mail :

904606344@https://www.360docs.net/doc/ce8207739.html, 1发酵饲料的概况

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发酵为核心,将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大分子物质进行转化和分解,产生适口性好、富含大量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饲料原料[1]。经过发酵处理后的饲料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消化吸收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活性小肽、促生长因子等物质,不仅能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吸收与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所含有的有益菌还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2]。

1.1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

发酵饲料根据含水量的差异分为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液体发酵饲料在国外应用广泛,通常采用的是全价饲料发酵或发酵饲料中的谷物原料部分再与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混合进行饲喂,发酵过程中一般是以天然存在的乳酸菌、酵母菌

进行发酵,采用

“back-slopping ”方式进行发酵,只需几小时便可完成发酵,效率高且质量稳定,具有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和易于控制等优势[3-5]。国外液体发酵饲料方式由于投资过高并不适用于国内饲料发酵,国内由于人工成本低,一般采用的是固体发酵饲料技术,只需要在饲料原料中额外添加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菌株后进行混合再将饲料装入发酵桶或发酵袋中进行发酵,但存在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发酵工艺难以控制和过程参数难以实现准确化等缺点[6]。

1.2我国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

我国发酵饲料的发展同我国的国情和资源短缺紧密相关。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总量不断上升,每年产生约38亿吨畜禽粪便,有效处理率却不足

50%,

且我国在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污染受到高度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将微生物发酵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上,如微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除臭消毒和微生物粪便处理等等,可以有效处理畜禽粪便污染[7-9]。同时,我国于2016年开始了抗生素禁用历程,2017年4月30日之后禁止硫酸黏杆菌素添加到饲粮中作为生

!!!!!!!!!!!!!!!!!!!!!!!!!!!!!!!!!!!!!!!!!!!!!!!!!!!!!!!!!!!!!!!!!!!!!!!!!

11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标准解读-《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 2018年12月1酵饲料技术通则》、《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发酵白酒糟》和《饲料日,中国生物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发添加剂植物乳杆菌》四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1、导读 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但我国生物饲料现行标准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为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业标准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参与标准制定的作用,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团体标准,在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织领导下,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生物饲料产品分类》团体标准,是我国生物饲料领域首部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生物饲料领域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生物饲料团体标准,加速了生物饲料标准化进程,更好地规范了生物饲料产业健康发展,将为发酵饲料产业的健康规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真菌毒素 在最新实施的《发酵饲料技术通则》等四项团体标准中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卫生指标中的必检项目,这说明真菌毒素对生物饲料领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真菌毒素也称为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动物、人类和农作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生殖系统等。 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霉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种。其中以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T-2毒素最为受人关注。 3、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T/CSWSL003-2018)酿酒酵母培养物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限量标准: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研究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学技术的不断认识,微生物发酵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饲料行业中。发酵饲料可以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是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其具有价格低、适口性好、营养物质利用率高、抗生素使用少等优点,成为养殖业户的新选择。随着发酵技术路线的不断优化,发酵设备的不断完善,发酵饲料的品质也将逐步提升,这也将更好的为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发酵饲料,微生物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共粮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发酵饲料意在充分利用杂粮、杂粕和农副产品下脚料、食品工业下脚料来生产浓缩饲料,这是对饲料原料的充分补充[1]。发酵饲料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植物性、动物性或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使其成为更易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更高且无毒害作用的饲料原料[2][3]。 饲料经过发酵处理后,营养水平及消化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可以降解饲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类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动物健康水平,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生长生产性能。另外,发酵饲料使畜禽处于有益微生物的控制之下,减少了畜禽发病,提高了肉蛋奶品质,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为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 发酵饲料的分类及涵盖 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发酵饲料和液体发酵饲料(FLF)。根据设备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目前最常见的发酵饲料主要包括木薯渣的利用、秸秆加工饲料、棉菜茶粽饼粕开发(如棕榈粕、豆粕、棉粕、菜籽粕、油茶资饼、蓖麻饼等)、动物下脚料加工、潲水发酵饲料、菌糠加工饲料、粉渣醋渣酱渣发酵饲料、果渣加工利用、酒糟科学利用、粪便增值与堆肥、青贮饲料技术、生物蛋白与肽、米糠统糠利用等诸多方面。 2 发酵饲料的可用微生物

发酵酒糟做饲料技术

发酵酒糟做饲料技术 酒糟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热能较高。粗蛋白含量比玉米高54%,粗脂肪比玉米高38%。另外,由于酒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积累,蛋白质中氨墓酸的构成及种类比较平衡,基本上是全价的。酒糟中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其中钙、铁等主要微量元素含量比小麦、玉米高10倍以上。农村现在普遍利用酒糟直接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其中大量的蛋白质未能转化,很难被吸收利用,造成很大浪费。这就需要使用益加益饲料发酵剂对酒糟进行发酵处理后再饲喂,但是由于酒糟的类别与存放时间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处理。 一、啤酒糟啤酒糟从根本上讲算不上是酒糟,因为它是啤酒厂麦芽进行糖化工艺,过滤后直接得到的滤渣,而不是经过发酵处理的糟,因此遭受的破坏程度最轻,营养成分相对也比较丰富,但也正因为如此,也很容易变质酸败,所以,要尽量缩短啤酒糟的运输和储存时间。有可能的话尽量只用当天出厂的的啤酒糟来进行发酵处理(有条件的最好是先进行粉碎处理,再降解处理,效果极好)。 具体操作如下:酒糟与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麦麸、薯粉均可以)按八比二的比例,益加益饲料发酵剂的添加比例为1-2‰,混合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团,有水从手指间印出,但不滴出为度),混合后装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压紧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压边密封,也可以直接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密封发酵三天即可饲喂B。 二、白酒糟白酒糟一般是用高梁、玉米、大麦等几种纯粮发酵而成,为淡褐色,具有令人舒适的发酵谷物的味道,略具烤香及麦芽味,白酒糟相对啤酒糟来说储存时间要稍长一点。但也不宜存放时间过长后在发酵,也要选着尽可能新鲜的来发酵。具体的操作方式基本可以参照啤酒糟的发酵方式。 三、不新鲜酒糟在发酵酒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不新鲜酒糟的情况,由于裸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产生了一些霉菌,再加上酸味加重,直接发酵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求对其进行先烘干(或晒干)后才再进行发酵,最好是晒干后再进行粉碎,便成了酒糟粉,处理就更加方便。 具体操作如下:酒糟与玉米粉(谷粉、高粱粉、麦麸、薯粉均可以)按七比三的比例,益加益饲料发酵菌液的添加比例为3-4‰,混合搅拌均匀,控制含水量在60%左右最好(即用手抓一把成团,有水从手指间印出,但不滴出为度),混合后装入大缸或池中用力压紧压实后,用塑料薄膜压边密封,也可以直接装入密封塑料袋中将口扎紧。密封发酵三天即可饲喂。

发酵饲料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0-17 导读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环保问题。为缓解农村环境压力,政府针对养殖业已严格执行“三区划 分”(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并已从2018年1月1日起按当量(税法规定:每头猪以1当量计算)征收环保税。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养殖企业不再局限于粪尿等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始将目标转向通过生态发酵饲料实现源头减排。 受政策影响。部分上游原料供应厂家被强制关停,导致饲料原料价格走高,养殖成本也随之不断增加,而发酵技术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合理使用。此外,国内关于养殖“禁抗”的呼

声越来越高,尽管出现了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替抗产品,但目前市场尚无类似抗生素生长促进作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据报道,在增加猪的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等生产指标上,发酵湿喂技术相比含抗生素的常规饲料具有一定的优势。 饲料发酵是指在全价饲料或饲料原料中添加有益菌进行发酵。将其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通过一系列分解、转化成更容易被动物采食及消化吸收的物质。发酵饲料不仅能刺激猪的采食,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及利用率,而且由于含有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以及大量消化酶等活性物质,在猪肠道环境改善、免疫力提升及猪场环境优化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发酵饲料在猪的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1 发酵饲料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1.1 改善母猪便秘 母猪便秘主要发生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两个阶段,已经成为规模化养猪场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约占养殖总量的30%~50%。而便秘又会导致母猪的生理机能不同程度的受损,轻则影响母猪的泌乳障碍或胎儿的正常发育,重则导致难产、死胎,致使母猪年生产力大幅下降。引起母猪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缺乏运动,营养失衡,饮水不足,肠道菌群失调等。通过竞争性抑制作用,有害微生物在肠黏膜附着与繁殖能够被发酵饲料中富含的有益菌有效阻止。从而使母猪肠道处于菌群平衡的健康状态,毛春瑕等采用0(对照组)、0.25kg或0.50kg(实验组)的发酵芦笋下脚料对妊娠后期母猪进行补饲,发现实验组便秘形态改善,减少便秘天数。王辉等妊娠母猪饲用发酵饲料2到3天后,母猪粪便松软,便秘现象减少。陈兴荣等研究表明,饲喂哺乳母猪发酵饲料,在提高其平均采食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母猪便秘的发生概率。 1.2 提高繁殖性能 养猪就是养母猪,母猪的繁殖能力作为养猪场的核心,决定着年出栏量及利润。而妊娠期和哺乳期是母猪饲养的特殊时期,也是仔猪胚胎发育和仔猪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大量研究显示饲喂发酵饲料有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提高。熊立寅等实验证实,在整个繁殖周期内全程用发酵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 农业 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 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 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 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 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 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培养液中干物质得率不超过1.0%,基本没有商业价值。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处理费用。可以说,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饲料。文章综述了发酵饲料的分类、来源、优越性及应用。 近年来,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1微生物发酵饲料分类及原料来源 微生物发酵饲料现已应用的十分广泛,主要分为4 大类:固态发酵饲料,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改变饲料原料的理化性状,或提高消化吸收率、延长贮存时间;或变废为宝,将秕壳残渣变为饲料;或解毒脱毒,将有毒饼粕转变为无毒、低毒的饲料。这一类发酵饲料包括青贮、微贮、粗饲料与担子菌发酵、畜禽粪与动物性下脚料发酵、饼粕类发酵脱毒饲料以及固态菌体发酵蛋白饲料;利用微生物在液态基质中大量生长繁殖的菌体以及生产单细胞蛋白(SCP)如酵母饲料、细菌饲料以及菌体蛋白(MBP),如丝状真菌菌体、食用菌菌丝体及光合细菌、微型藻饲料等;利用现代化的微生物工程,发酵积累微生物有用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特殊代谢产物,以此生产饲用氨基酸、酶制剂以及抗生素、维生素等;培养繁殖可以直接饲用的微生物,制备活菌制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 最常见的发酵原料包括薯类、籽实类、糠麸类、渣粕类(各种薯渣、玉米渣、脚粉、柑橘渣、甜菜渣、某些草粉等)、饼粕类(如棉籽饼、菜籽饼、油茶籽饼、蓖麻饼等)、秸杆类、粪便、及动物下脚料等。 2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菌种及生长条件 我国微生物资源丰富,用于工业发酵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饲料工业常用的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其适宜生长温度是30~37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放线菌适宜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7.0~7.2;常用的酵母菌包括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和红酵母,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4~32 ℃,适宜pH 为3.0~6.0;常用的霉菌包括黑曲霉、米曲霉、白地霉和木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30 ℃,适宜pH 为 3.0~6.0。酵母或细菌等单细胞菌类能够产生单细胞蛋白(SPC),多细胞的丝状真菌类能够产生菌体蛋白(MBP)。 3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的种

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物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2009-6-16 15:33:00 来源: 网友评论(0) “十五”期间我国发酵工业产值比“九五”末增长58.5%,产品产量增长102%,出口创汇增长67.5%。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推进,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发酵产业产品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协会统计,2000~2008年发酵产业产品产量从260万吨增长到13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达到22.4%,2008年主要产品出口额约3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味精、柠檬酸、山梨醇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淀粉糖的产量在美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产品结构方面,以味精为代表的老一代发酵产品在行业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其发展速度保持在年均增长12.0%,2008年占全部发酵产品产量的14.2%;而淀粉糖(醇)则异军突起,2000年~2008年年均增长达到33.6%,其在整个发酵产品中的比例也逐年增高,2008年占全部发酵产品产量的54.3%。目前淀粉糖(醇)已不再简单地被看做是食糖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它的一些产品特性决定了其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这使得它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数量迅速增长,从而为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促进以生物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酵产业的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已经形成了具有科学研究、生产设计、设备制造等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原材料消耗大幅降低,技术装备日益先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在行业中广泛应用,与国际接轨的各种认证已经普遍采用。近年来,发酵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将各种组分充分回收和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在提高附加值的同时,减轻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项目概述

微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项目概述 (一)微生物发酵蛋白产品: 发酵蛋白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的生物发酵蛋白饲料。 (二)微生物发酵蛋白产品生产背景: 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蛋白饲料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等相关产品,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等物质,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饲料和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于受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肉食品消费增加的影响,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一直在400k以下其中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用于饲料生产。在耕地和水资源长期紧缺的情况下,我国粮食产量已很难提高。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发展高效饲料工业,提高粮食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开发新型蛋白饲料是满足人民对肉、禽、鱼、蛋越来越大的需求量的最佳途径。 (三)微生物发酵的分类: 微生物发酵根据获得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酶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微生物的转化发酵、生物工程细胞的发酵。根据微生物

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在发酵时不需要供给空气,如利用乳酸杆菌进行的丙酮、丁醇发酵等;好氧发酵需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的通入一定量的空气,如利用黑曲霉进的柠檬酸发酵,利用棒状杆菌进行的谷氨酸发酵利用黄单胞菌进行的多糖发酵等。根据培养基的同可分为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根据设备不同可分为敞口发酵、密闭发酵、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 (四)微生物发酵的优越性 4.1发酵脱毒 多数情况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降低饲料毒素含量,甘露聚糖可以有效地降解黄曲霉B 1 等。有研究表明,曲霉属,串珠霉属等 5个菌株能效的降低发酵棉籽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4.2改变蛋白质的品质 微生物可以分解品质较差的植物性或动物性蛋白质,合成品质较好的微生物蛋白质,例如活性肽、寡肽等。微生物能把15%以上的糖、半纤维粗纤维3%及以上的粗脂肪转化为30%以上的粗蛋白、赖氨酸和蛋氨酸,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 4.3 产生促生长因子 不同的菌种发酵饲料后所产生的促生长因子量不同,这些促生长因子主要有有机酸族维B素和未知生长因子等。 4.4降低粗纤维 一般发酵水平可使发酵基料的粗纤维含量降低12%~16%,增加适口性和消化率等研究。Carlson报道,发酵后饲料中的植酸磷或无机磷酸盐被降解或析出,变成了易被动物吸收的游离磷。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doc

饲料生产发酵技术 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经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不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独特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基本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不会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衡。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很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保护和加强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衡,促进动物健康。这种功效主要指能有效地提高和维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它可以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就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可以直接提高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可以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

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鲜;只能就地利用,基本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很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很好的技术方法,有很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很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用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但是生产的酵母有苦味,很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但是

年产5万吨生物发酵饲料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年产5万吨生物发酵饲料建设项目 可行性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生物发酵饲料建设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基地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5924.62平方米(折合约53.8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3.85%,建筑容积率1.2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5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8.8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5924.6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345.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342.7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4066.7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592.4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51台(套),设备购置费2848.91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729446.19千瓦时,折合89.65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8677.65立方米,折合0.74吨标准煤。 3、“年产5万吨生物发酵饲料建设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729446.1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8677.6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0.39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5.1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4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符合某产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0812.3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093.18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4.10%;流动资金1719.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90%。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2159.00万元,总成本费用9321.33万元,税金 及附加190.67万元,利润总额2837.67万元,利税总额3419.74万元,税

发酵饲料配方学习资料

河南神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酵饲料制作配方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加上有毒农药的禁令导致病虫害肆虐引发的大量粮食减产,而且世界渔业资源越来越匮乏,动物蛋白饲料原料产量锐减,致使饲料原料不断上涨,而且还有上涨趋势,这样养殖成本会不断增加。如何节省占养殖成本80%的饲料成本成为养殖的关键,本方法利用生物发酵饲料微生物技术,提高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系统功能,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抗病力,从而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该产品是从生态平衡中生物链的食物链及物质循环方面考虑研制的。自然界中都存在生态平衡的生物链,微生物是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及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及营养元素在生物链中由低等动物一级一级向高等动物流动,最后被微生物完全分解后,又被低等动物再利用。随着养殖时间周期的缩短,饲料中营养物质成份数量增加,动物体内原有微生物不能满足目前需求水平,必须加大微生物数量,才能增强物质循环流通环节。该产品就好比机器中的润滑油一样,添加后机器运转更快更好。随着饲料行业的蓬勃发展,饲料逐步向低药低残留发展,畜禽、水产品也渐渐迈向绿色产业革命,因此,生物饲料也必然成为大势所趋。我公司最新研制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一、作用功能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降低成本、消除粪尿臭味、净化环境、增产增收等效果。饲喂三天肉眼可见明显效果,表现为: 一、发酵饲料的优点 1、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速度,动物对其中的微生物菌体蛋白氨基酸、乳酸菌、酵母菌就象人饮用的氨基酸口服液、酸奶和啤酒中的成份一样养成一种嗜好,喜爱采食,缓解高温不爱采食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 2、本品发酵后产生的81种菌体蛋白含有动物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全面的氨基酸有效成份,注重各种必需氨基酸平衡,特别是弥补常规饲料原料及粗纤维饲料中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从吸收机制上,81菌蛋白的氨基酸有相当比例是以小肽形式吸收的,吸收效率高,能极大提高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 3、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纤维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25%饲料; 4、提高免疫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增加有益微生物繁殖; 5、除臭驱蝇,减少污染,控制细菌性疾病,能减少粪便中氮、磷、钙的排泄量,减少粪便臭味及有害气体排放,表现为动物粪便臭味逐步减轻,减少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气浪费,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6、改善肉蛋奶品质,生产“绿色肉”、“农家蛋”、“无抗奶”,本品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充分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成份及原料的天然色素,无需添加化学色素苏丹红、加丽素红造成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及影响畜禽产品天然食用风味,可媲美家养畜禽肉。能天然增加动物产品着色度和食用风味,猪只皮肤红润,毛色发亮;肉鸡肉鸭颜色加深;改善蛋壳的质量和颜色,蛋清厚稠,蛋黄鲜红;水

发酵饲料喂牛技术

发酵饲料养牛几大优点 一、发酵饲料和谐养牛的十大好处 1、饲料经有益菌群发酵后,饲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在牛的肠道里面,能够改变牛的肠道的微生物环境,更易被消化吸收; 2、饲料中含有有益菌群,增加了牛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 3、饲料中含有有益菌群,饲料经牛肠胃消化吸收后,排出的粪便没有臭味; 4、青饲料经有益菌群发酵后,不腐败变质,方便大量储存及分批取用; 5、各种农作物加工副产品经有益菌群发酵后,可以转化为牛喜爱吃的饲料,同时也可以防止腐败变质,方便大量储存及分批取用; 6、将各种农作物加工副产品经发酵转化为饲料,可以大大降低饲料采购成本,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创造更多的养殖利润; 7、喂食发酵饲料后,牛排出的粪便更易促进沼气池的沼气产气量; 8、将各种青、粗饲料及农作物加工副产品经有益菌群发酵后,能长时间储存,可以保持牛饲料的营养平衡; 9、通过喂发酵饲料,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达到有机养殖的要求; 10、通过循环利用,运用有益菌群的生物技术,将养殖、种植与环保污染治理相结合,创造新的财富增长点,达到和谐养殖与种植。 二、可用于发酵的青、粗饲料及农作物加工副产品 将种植的豆科、禾本科牧草、农作物加工副产品等采用农盛乐饲料发酵剂发酵,一是可方便储存;二是可大大降解粗纤维,提高饲料转化率,在产生大量生物性物质的同时,提高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功能。三是通过有益菌群分解转化后,可替代大部分精饲料。通过有益菌群发酵饲料,从而达到以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饲养方法。 可适宜有益菌群发酵的青、粗饲料大致有: 1、青饲料类 栽培牧草如苜蓿草、紫云英、野豌豆、苏丹草、象草、黑麦草、皇竹草等; 叶菜类包括作物及蔬菜的副产品,如甘薯藤、青玉米、淮山藤等; 树叶类有榆、杨、柳、榛、桑、槐树等; 水生植物有水浮莲、浮萍等。 2、粗饲料类: 天然草地青草或栽培牧草,刈割后经有益菌发酵储存; 秸秆饲料常用的有稻草、玉米秸、麦秸、谷草、豆秸、高粱秸等; 秕壳类饲料包括谷壳、高粱壳、花生壳、豆荚、棉籽壳、谷秕、玉米芯。 3、农作物加工副产品如啤酒糟、酒糟、醋糟;甜菜渣、甘蔗渣、糖渣;豆腐 渣、木薯渣;柿子皮、菠萝皮渣、马蹄皮渣、柑橘皮渣;菊花渣、中药渣;荔枝壳核、芒果皮核;甜玉米苞衣、甜玉米棒芯等。 三、喂发酵饲料对沼气发酵的好处 1、饲料经两次发酵使拉出的牛粪变得细碎,这样的牛粪就成了沼气池里甲烷菌的美餐。喂

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引言: 微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微生物可利用廉价农业和轻工副产物生产高质量饲料蛋白原料,同时使饲料富含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笔者所在微生物发酵课题研究小组通过8年多研究,在前人微生物发酵生产研究基础上持续获得突破进展,最终形成专门的可移动式饲料发酵生产技术,本文即对传统发酵及该课题组最新发酵技术成果分述于下。 1、生产菌种选用差不多原则 1.1、安全性 ①菌体本身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②可不能危害环境固有的生态平稳。 1.2、有效性 ①菌体本身具有专门好生长代谢活力,能有效地降解大分子和抗营养因子,合成小肽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 ②能爱护和加大动物体微生物区系平稳,促进动物健康。这种功效要紧指能有效地提升和爱护有益微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数量优势。它能够通过2种方式来达到目标:发酵饲料所用菌种本身确实是从目标动物消化道中分离出来的有益菌,通过饲喂高比例发酵饲料能够直截了当提升动物消化道中有益微生物数量,使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另一种方式是生产菌种或代谢产物能够选择性地杀灭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从而造成有益菌数量优势。实现这种途径的方式能够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耗尽氧气,降低体系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环境pH值;代谢物中含有能选择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抗菌物质。 2、发酵饲料生产技术

除了生产菌种以外,生产工艺也是决定发酵技术成败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内容要紧包括以下几种: 2.1、青储 有利因素: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限制因素:季节性强,原料必须新奇;只能就地利用,差不多不能远距离运输;开窖后必须在短时刻内用完;目前仅限应用于反刍动物领域。 青储饲料研究历史专门长,有专门论著,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有爱好的读者能够参考曹利军和韩鹏主编的“青储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生产实际提出了专门好的技术方法,有专门好参考价值。 2.2、利用有机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或蛋白原料 这种技术要紧是用于有机废水净化处理。有机废水要紧来源于造纸、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 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曾选用生长速度专门快的热带假丝酵母,采纳液体连续培养处理造纸废水,然而生产的酵母有苦味,专门难在饲料中应用。80年代末,我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先生领导的课题组用热带假丝酵母连续培养处理酒精废水,生产的酵母有较好适口性,然而由于废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低,培养液中干物质得率不超过1.0%,差不多没有商业价值。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专门是日本、荷兰和芬兰等国,在有机废水处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研究和生产处理费用。能够讲,在有些发酵产品生产中,废水处理设备投入甚至要超过发酵设备的投入。目前,在荷兰和芬兰,它们本国不生产酒精、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大宗发酵产品,并不是它们的生产技术不发达,而是它们不情愿污染它们宝贵的水源。我国的谷氨酸、赖氨酸、柠檬酸和酒精的发酵产量是世界第一,并不是我们的发酵水平、提取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是我们牺牲了生态(要紧是水源)的洁净所获得的临时利益的结果。即使是目前的酶制剂产品,我国的产量在世界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要紧技术依旧从丹麦、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甚至有些生产企业纯粹确实是它们独资。

《发酵液体饲料》word版

发酵液体饲料 早在19世纪末,来自屠宰场的下脚料和肉屑就被作为最初的液体饲料原料,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已开始广泛使用液体饲料,对液体饲料的应用也日益增长。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液体饲料经发酵较使用酸化剂可产生更多的酸,至此,饲喂前的精细发酵已成为液体饲料的一个新进展。这使得发酵液体饲料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 1 发酵液体饲料的优越性 发酵液体饲料(Fermented liquid Feed,简写FLF),作为一种新型饲料,它的最早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荷兰,当时的发酵液体饲料实际上就是湿拌料。之后,丹麦、法国、瑞典、西班牙、瑞士等国也陆续加入到了使用者的行列,发酵液体饲料开始得以探索性的使用,而液体饲料发酵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对于液体饲料而言,发酵液体饲料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断奶仔猪表现了极大的优越性:(1)维持肠绒毛生长,同时提高采食量。小肠绒毛是猪体内生长最快的组织,其生长所需的多种养分直接从肠道吸收而得,即使是短暂的“饥饿”也会使肠绒毛长度迅速下降,从而影响肠道的吸收能力(Plugke等,1996)。而发酵液体饲料解决了固体饲料出现的适口性差的问题,能为断奶仔猪提供适宜的养分,维持了肠绒毛的生长,同时提高了采食量;(2)提高胃中酸度,防御细菌入侵。断奶仔猪缺乏胃酸这一防御细菌入侵的首道防线,使用发酵液体饲料能

加强对日粮的酸化作用,显著提高胃中的酸度(大约降低2个pH值),从而可以控制日粮和肠道中的病原菌;(3)有益后肠微生物菌群,增强抑菌作用。饲喂发酵液体饲料未能明显改变整个消化道的乳酸菌数量,但能显著降低小肠后部后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Jense n等,1998),从而可使大肠杆菌隐性感率大辐度降低,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导读近年来,在畜禽、反刍动物和水产动物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长期连续使用添加抗生素已造成动物体的抗药性,促使对人类有害的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进而影响到人类公共卫生与安全。目前,国家规定了许多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限制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限制使用,促进了非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行业得到了发展,因其所具备的多种优点已经引起世界饲料行业的重视,并且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生产。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饲料蛋白、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和益生菌微生物制剂等饲料产品的使用使发酵工程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得到 了更广泛的应用,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他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与利用的效果。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环保意义。1生物发酵饲料1.1 定义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1种或多种有益复合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降解部分多糖、蛋白质、脂肪,消除抗营养因子和积累有益的代谢产物等大分子物质,生成有机酸和可溶性多肽等小分子物质,形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和活菌含量高的生物饲料。

1.2 作用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产生促进动物生长的有益成分,提高饲料消化率,增加适口性,延长储存时间,将有毒粕类转变为无毒、低毒的优质饲料,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畜禽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降低粪便中氮污染,抑制病原微生物滋生,积累小肽和乳酸等有益代谢产物,大幅减少或完全替代抗生素的使用。江浩军等对豆粕进行发酵后发现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50 g,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为269 g,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对照组料重比为1.79:1,而试验组料重比1.65:1,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了7.8%,差异显著 (P<0.05)。试验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仔猪腹泻都在试验开始2周内较多,尤以断奶后3~5 d为高峰期。试验期对照组仔猪死亡3头,死亡率为6%,试验组死亡1头,死亡率为2%,试验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李旋亮等研究表明发酵饲料可以改善断奶仔猪肠黏膜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减少仔猪腹泻和增强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林标声等。研究发现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5.56%,而料重比降低3.53%。此外,试验组粪便中有益菌群数量增加,pH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代替抗生素添加饲料,并可起到促进仔猪健康生长的功效。胡新旭等研究表明无抗发酵饲料能够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能力,提高屠宰猪肉品质。王德培等研究发现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

我国发酵法饲料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我国发酵法饲料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第32卷第4期2003年1O月发酵科技通讯 我国发酵法饲料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汪世华,陈春宝,罗金华,郑勇,饶细民,黄国英 (武汉隆华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武汉430415) 摘要:介绍了发酵法饲料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及几种常用饲 料酶制剂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发酵饲料酶应用现状发展前景研究进展 O前言 酶制剂工业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为生物催化剂,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淀粉糖, 制革,纺织,印刷,医药,石油化工等2o多个领域. 其中饲料酶由于能够补充家禽体内酶的不足,特 别是对幼龄动物较为明显,而赢得了饲料行业的 青睐并逐步占领了市场.其作用表现在消除了部 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性,因此促进了家禽的生 长发育,提高了家禽对高纤维饲料的利用数量,节 约了常规饲料的用量,同时也就降低了饲养成本. 因而提高了这些行业产品的质量,改进了工艺,降 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原料和能源,保护了环境, 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酶制剂的生产方法很多如提取法,合成法以 及发酵法.由于发酵法设备要求不高,同时由于 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而发酵法生产饲料占 绝对比例.本文就发酵法饲料酶在我国的应用现 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及几种常用饲料酶

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1我国发酵法饲料酶酶制剂的应用状况 在禽畜产品养殖中应用饲用酶制剂,既能提 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畜禽及鱼类的生产性能,又能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的排泄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因而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类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2l世纪将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酵法饲用酶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在国外只有 十余年的历史.英国90年代初酶制剂在鸡饲料的添加率几乎等于零,而现在95%以上的鸡饲料都添加酶制剂.我国以珠海溢多利公司1992年推出溢多酶,作为饲用酶商业化应用的起点.饲用酶制剂在我国的应用也只有lO年的历史. 据溢多利公司1996年统计,溢多利饲用酶制 剂年销售量为2300t,占全国饲用酶制剂份额的57%.以此数据推算,当年全国饲用酶制剂年产 量为4000t左右.估计到2003年,我国配合饲料年产量将达到7000万t,如全部加酶,添加量以l%卅算,就需要70000t酶制剂.如以全国3o% 的配合饲料中加酶计算,也需要21000t酶制剂. 2003年全国饲用酶制剂年产量如以6000t计. 6000t仅占21000t的29%左右.因此,饲用酶制剂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应用潜力. 发酵法饲用酶制剂产品大部分都是复合酶, 只有植酸酶是单一酶.饲用复合酶由非内源消化酶和内源消化酶两大类组成.非内源消化酶包括木聚糖酶,p--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甘露 聚糖酶等,内源消化酶则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

发酵青饲料的操作方法

在畜牧业生产中每年8-10月份这个时段,正是秸秆秋割时,农户朋友开始犯愁如何对这些秸秆做处理。早些年,农户朋友最早接触的一些传统的青饲料保存方法,一般不易制成优质青贮饲料,须加一些添加物才能保证青贮饲料的品质。于是有了用发酵青饲料的方法——用青贮饲料发酵剂来发酵的方法,在厌氧条件下用青贮发酵剂产生乳酸,使青贮料中所有微生物过程都处于被抑制的稳定状态,从而达到保存青饲料的营养价值。青贮饲料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消长演变和生物化学过程,青贮的关键技术是尽量缩短第一阶段的时间,以减少由于呼吸作用而产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农村遍地都是宝,我们尽可能的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省饲养成本。 发酵青饲料的操作方法简单归为以下五步: 1.秸秆切割。先将秸秆类原料切成2-3厘米,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同时便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 2.比例调节。将青贮饲料发酵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水分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即可。 3.物料踩压。将前面所备用合适的水分物料装窖,一边装原料一边进行踩压,同时撒发酵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做到1次装满整窖。 4.装填尺寸。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 5. 注意发酵。青贮设施中的原料装满压实后必须立刻密封覆盖,密封和覆盖最好的材料是大块的塑料布,用2-3层严实的将青贮原料密封好,隔绝空气与原料接触保持设施内呈缺氧状态,最后覆盖20-30厘米湿土,土壤应没有杂质不能在操作当中损坏塑料薄膜,破坏密封性,盖土时要掌握诀窍一定要从刨一头往另一头覆盖,这样可以通过土壤的重力,将留往塑料布下的空气往一边赶,直到排尽所有的空气,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壕顶的泥土必须清出壕的高出边缘最好呈圆坡形,避免雨水渗入壕内,青贮壕全部制作好后,每天检查盖土的状况,土壤应当与青贮原料一同下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