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解剖学之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合集下载

局解—头颈部(聂)

局解—头颈部(聂)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二、面侧区:頬区、腮腺咬肌区、面侧深区
(一)腮腺咬肌区
穴位:下关、頬车、耳门 、听宫、听会、牵正
1、腮腺 5、穿过腮腺的结构: 纵行组:颈外A、颞浅A、下颌后V、耳颞N 横行组:上颌A、V;面横A、V;面N的分支等 面神经因穿腮腺分三段: 第一段:腮腺前段(显露面神经主干,翳风穴) 第一段:腮腺内段 ,先分上、下干,再形成丛 第一段:腮腺后段,即五组分支 6、咬肌:属于咀嚼肌(頬车)
(二)面侧深区
下颌神经(混合性)
肌支 咀嚼肌 感觉支: 1、頬神经 頬区皮肤和粘膜 2、耳颞神经: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 3、舌神经:有面神经的鼓索参加,分布于舌前 2/3粘膜、舌下腺、下颌下腺等 4、下牙槽神经 颏神经:
第三节
分部
颅 部
颅顶:额顶枕区、颞区 颅底 :外面、内面
穴位 督脉: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
二、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又称锁骨上三角、锁骨上大窝)
(一)境界: (二)内容: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肩胛背动脉 2、锁骨下动脉 肩胛上动脉 颈横动脉 3、臂丛:5个根,3个干,6个股,3个束 3个分支: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胸长神经
复习思考题
1、试述颈部的分区,其体表标志及意义。 2、颈丛皮支及其分布。 3、试述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内容
2、颈袢 ①构成
颈袢上根(舌下神经降支) 颈袢下根:第2、3颈神经前支组成 ②分布:舌骨下肌群 注意:甲状腺手术是勿损伤该神经
3、颈丛 组成:第1~4颈神经前支 分支:皮支、肌支(膈神经)
4、颈交感干 组成:颈上、中、下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 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 位置:脊柱颈部的两侧,椎前筋膜深面

第三章 颈部的解剖与主要血管、神经定位1

第三章  颈部的解剖与主要血管、神经定位1
1、颈深筋膜及其形成的结构 2、颈丛位置、组成与分支及阻滞途径 3、膈神经的行程及阻滞途径 4、静脉穿刺点 5、名称解释:锁骨上三角、神经点、颈动
脉窦、颈动脉小球、静脉角、颈动脉鞘、 腋鞘。
27
谢谢!
28
穿刺点(中路):
锁骨上小窝、锁骨上缘2~3横指、 针干与皮肤呈300角、与中线平 行。
20
静脉穿刺
2.颈外静脉
锁骨上方6cm处的胸锁乳突肌 浅面至该肌后缘的一段,方向 沿胸锁乳突肌后缘斜向前下。
3.锁骨下静脉
(1)锁骨上:胸锁乳突肌锁骨 头的外侧缘、锁骨上1.0cm 处穿刺点。
(2)锁骨下:在锁骨中外1/3交 界处、锁骨下1.0cm处穿刺 点。
舌骨下肌群
浅层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深层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
15
颈深肌
外侧: 前、中、后斜角肌
内侧: 头长肌、颈长肌
(二)肌间三角 ★斜角肌间隙
16
第三节 颈部的主要血管、神经及其定
一、颈部血管
(一)颈部动脉
1.颈总动脉
左侧 ----主A弓;右侧 ----头臂干
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
2.颈外动脉 ★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横行切口
(二)浅筋膜 脂肪组织 颈丛皮支 面神经颈支 浅静脉 浅淋巴结 颈阔肌
8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二、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深筋膜 (浅、中、深)
1.颈深筋膜浅层(又称封套筋膜) 鞘 :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腮腺和下颌下腺 舌骨下肌群 胸骨上间隙
3
一、境界和分区
上、下界(5部分) 颈后部 即项部 固有颈部 即颈部 颈前区
舌骨上区 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

完整版颈部局部解剖

完整版颈部局部解剖

颈深淋巴结及颈鞘※
颈深淋巴结主链 头颈部癌瘤最常转移处
颈深上淋巴结 口腔颌面部癌瘤最常转移处
角淋巴结
舌根癌
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胸导管颈段
膈神经颈段
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胸膜顶
前斜角肌〔颈根部钥匙〕
0.0
48
六 颈后三角
层次 皮肤 颈浅筋膜 颈深筋膜浅层 颈深筋膜中层 副神经、脊副淋巴结、 颈横动脉及锁骨上淋巴结 椎前筋膜 臂丛及锁骨下动、静脉
0.0
26
(4)椎前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与椎骨骨膜之间。
0.0
27
二、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下颌下区)
(一)境界
上界:下颌骨下缘 前下界:二腹肌前腹 后下界:二腹肌后腹 底由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 及咽上缩肌等构成。
0.0
28
(二)层次 由浅入深为:
1.皮肤
2. ※颈浅筋膜
包被颈阔肌,在颈阔肌深面与颈 深筋膜浅层外表,有面神经下颌 缘支及颈支通行。
气管切开术时,头部应处于正中 位
0.0
38
采取头正中后仰位,使颏下点、喉结和颈静 脉切迹三点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在第3~5气管软骨环范围内切开
勿切开第一气管软骨环,以免术后发生喉狭 窄。
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以免伤及头臂干 或其他大血管。
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气管后壁及食管
0.0
39
四、颈动脉三角
第十一章 面颈颅部局部解剖 第二节 颈部局部解剖
0.0
1
一、概述
1、位于脊柱前,重要脏 器、血管、神经纵行排 列。
2、形态差异
3、解剖层次构造复杂: 肌肉、筋膜、气管、血 管

颈部体表定位图

颈部体表定位图
颈项部体表定位
一、骨性标志 二、肌性标志 三、神经、血管标志
一、骨性标志
脊柱颈段
寰椎后结节
寰椎横突
枢椎棘突
枢椎横突
颈六棘突
颈七棘突
第3-7颈 椎横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甲状软骨(喉结)触诊
甲状软骨(喉结)前面观
甲状软骨(喉结)前面观
环状软骨触 诊
舌骨体和舌骨正中结节
舌骨小角
舌骨大角和舌骨后结节
二、肌性标志
前斜角肌
颈夹肌
肩胛提肌侧面观
肩胛提肌前面观
颈前部肌肉
颈阔肌
胸骨舌骨肌局部观
胸骨舌骨肌肌腹
胸骨甲状肌
下颌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二腹肌前腹
下颌舌骨肌
三、神经、血管标志

颈部局解

颈部局解

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关系
前方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浅层和中层及舌 骨下肌群,正中线为颈白线。 两侧为颈动脉鞘cartoid sheath; 后方为颈交感干和4个颈内脏管道,即喉与气 管、咽与食管。此4个内脏管道可确定甲状腺两侧 叶向上、下、后方扩展及推颈动脉鞘向外的范围及 其程度。 如甲状腺肿大,可压迫气管trachea和食管 esophagus,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如压迫颈交感干 则会引起Horner氏综合征

内容及定位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是该区的中心结构,内含颈总 common a.、颈内动脉interior carotid a.,颈内静脉interior jugular及迷走神经vagus。动脉居后内,静脉居前外,神经位 于二者间的后外方。 在颈鞘浅面有颈神经袢cervical ansa ,在平环状软骨处, 颈袢发四条分支进入舌骨下肌群各肌的下部。 颈动脉鞘深面有颈交感干clavical part of sympathetic trunk ,二者间有颈深筋膜深层相隔。交感干的上、下三个神经节 分别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第6颈椎横突前方,第一 肋颈前方。
颈部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位于胸骨柄上缘,由封套筋膜一 分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静脉弓。
锁骨上间隙位于锁骨上缘,由封套筋膜一分 为二层形成,内含颈前浅静脉和颈外静脉。
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 之间,内含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左头臂静 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 咽后间隙位于咽与椎前筋膜之间。 椎前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 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
两侧对称性结构和器官
核心结构为胸膜顶cupula pleura及胸膜上筋膜(Sibson ligament)。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气管前间隙 椎前间隙
4.椎前间隙
Prevertebral space: 颈椎体与椎前筋膜之间。
胸骨上间隙
第三节 颈前区
一、 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 Submental triangle
二腹肌前腹
1.境界:由左右二腹 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 表面为皮肤、浅筋膜 和颈深筋膜浅层;深 面为下颌舌骨肌及其 筋膜。 2.内容物:2、3个颏 下淋巴结。
颈丛 副神经
臂丛
二.锁骨上三角 supraclavicular triangle (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
(一)境界:由锁骨、胸锁乳突肌 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
(二)内容: 1. 锁骨下静脉:在动脉前下方,经 前斜角肌前面向内行,与颈内静脉 汇合成头臂静脉。
2. 锁骨下动脉:位于静脉与臂丛 之间。另有肩胛背动脉、肩胛上 动脉和颈横动脉行于此区。 3.臂丛:此区内为其“根、干、 股”,并发出肩胛背神经、肩胛上 神经和胸长神经。(臂丛神经麻醉)
迷走N 舌下N 副N
颈袢
(4)二腹肌后腹
是颈动脉三角与下 颌下三角的分界标志, 其毗邻关系有一定的临 床意义。 浅面:耳大N、面N 颈支、下颌后V; 深面:颈内A、V, 颈外A,末三对脑N和交 感干; 上缘:耳后A、面N 和舌咽N; 下缘:枕A和舌下N。
(二) 肌三角Muscular triangle 1.境界: (1)三边:为胸锁乳突 肌、肩胛舌骨肌上腹和 前正中线; (2)表面:皮肤、浅筋膜、 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 经和封套筋膜; (3)深面:为椎前筋膜;
④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1) 甲状腺上动脉
上端发出喉上动脉入喉; 下端在甲状腺上极分为两支: 前支,侧叶前缘下行与对侧吻合; 后支,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 脉的升支吻合。

局部解剖学颈部

局部解剖学颈部
③ 颈袢分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 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舌N 下牙槽N
胸骨甲状肌
舌咽N 舌下N
颈袢
至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 肌、胸骨甲状肌的神经
胸骨肩舌胛骨舌肌骨肌 颈袢
整理ppt
舌下神经
副N 第1、2、3 颈神经前支 形成颈丛的 颈袢
颈袢上根
迷走N
颈袢下根 颈袢
17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二、颈根部
颊咽(内脏)筋膜 咽后间隙
4. 胸骨上间隙:封套筋膜向下 分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 前、后缘,两层之间的空隙 。
椎前筋膜 气管
食管
咽后间隙
气管前间隙
整理ppt
气管 甲状腺
胸锁乳突肌
封套筋膜 气管前筋膜肌部
(舌骨下肌筋膜)
气管前筋膜 甲咽后状间腺隙 胸骨上间隙
斜方肌 胸骨柄 心包
13
第三节 颈前区 下颌N
⑨ 胸长神经:沿前锯肌表面与胸 外侧动脉同行,支配前锯肌。
整理ppt
胸长N和胸外侧A
胸外侧神经
胸内侧神经
24
结束
整理ppt
25
• 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和第7颈 椎棘突;
• 向前:于颈前正中线处左、 右筋膜相延续。
• 形成的筋膜鞘:下颌下腺鞘 、腮腺鞘
• 形成的筋膜间隙:胸骨上间 隙
颈动脉鞘 舌骨下肌筋膜 封套筋膜和切缘
封套筋膜
颈筋膜的气管前筋膜 (覆盖甲状腺和气管)
整理ppt胸骨上间隙
胸锁乳突肌 封套筋膜 胸骨上间隙 斜方肌 胸骨柄
• 临床: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 动脉相交部位约在甲状腺侧 叶后背中、下1/3交界处,手 术触碰或损伤易呛咳甚至声 音嘶哑。
咽下缩肌

(局部解剖学)第二章、颈部(一)

(局部解剖学)第二章、颈部(一)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和 颈外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臂丛 6,神经点 7,胸膜顶及肺尖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和 颈外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臂丛 6,神经点 7,胸膜顶及肺尖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和 颈外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臂丛 6,神经点 7,胸膜顶及肺尖
二)颈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
位于胸骨柄上方 颈深筋膜浅层的两 层之间. 层之间. 内有颈前静脉下 颈静脉弓, 段,颈静脉弓,淋 巴结,脂肪组织等. 巴结,脂肪组织等.
二)颈筋膜间隙
气管前间隙
位于气管前筋 膜与气管之间. 膜与气管之间. 通向: 通向: 向下通上纵隔. 向下通上纵隔.

一)颈筋膜
颈动脉鞘
为包绕颈部大 血管和迷走神经 的筋膜鞘.
一)颈筋膜
颈动脉鞘
颈动脉鞘内上 部有颈内动脉, 部有颈内动脉, 下部有颈总动脉, 下部有颈总动脉, 颈内静脉位于动 脉的外侧, 脉的外侧,迷走 神经位于两者之 间的后方. 间的后方.
二)颈筋膜间隙
胸骨上间隙 气管前间隙 咽后间隙 椎前间隙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和 颈外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颈外静脉 4,副神经 5,臂丛 6,神经点 7,胸膜顶及肺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浅层结构 颈筋膜 筋膜间隙
一,颈部浅层结构
皮肤薄, 皮肤薄,移动性 大,皮纹呈横向分 手术时, 布.手术时,常采 用横切口, 用横切口,以利于 皮肤愈合和术后美 观.
第二章
概述 颈部层次 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根部 颈外侧区
颈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5月三基三严学习 麻醉解剖学之颈部局部解剖的“各种定位标志” 主讲人:袁川

颈部介于头与胸和上肢之间。前方正中有呼吸道和消化管的颈段;两侧有纵行排列的大血管和神经等;后方正中有脊柱颈部。颈根部有胸膜顶、肺尖,以及颈和上肢之间的血管神经束。颈部肌肉可使头、颈灵活运动,并参与呼吸、吞咽和发音等。颈部淋巴结较多,主要沿浅静脉和深部血管、神经排列。

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 上界以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与头部为界;下界以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和肩峰至第 7 颈椎棘突的连线,分别与胸部及上肢为界。 (二)分区 颈部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固有颈部和项部。 固有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为界,分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外侧区。 颈前区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二、表面解剖 1、舌骨 hyoid bone 适对第3、4颈椎间盘平面;舌骨体两侧可扪到舌骨大角,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 2、甲状软骨 thyroid cartilage 上缘平第 4 颈椎上缘,即颈总动脉分叉处:前正中线上的突起为喉结。 3、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 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 6 颈椎横突,是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又可作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4、颈动脉结节 carotid tubercle 即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颈总动脉行经期前方。平环状软骨弓向后压迫,可阻断颈总动脉血流。 5、胸锁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是颈部分区的重要标志。其起端两头之间称为锁骨上小窝。 6、锁骨上大窝 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门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7、胸骨上窝 位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凹陷处,是触诊气管颈段的部位。 (二)体表投影 1、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 commmon carotid artery and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右侧至胸锁关节、左侧至锁骨上小窝的连线,即两动脉的投影线;甲状软骨上缘是二者的分界标志。 2、锁骨下动脉 subclavian artery右侧自右胸锁关节、左侧自锁骨上小窝向外上至锁骨上缘中点的弧线,最高点距锁骨上缘 1cm。 3、颈外静脉 ex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下颌角至锁骨中点的连线上。是小儿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4、副神经 accessory nerve 自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经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至斜方肌中,下1/3交点的连线。 5、臂丛 brachial plexus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至锁骨中、外1/3交点稍内侧的连线。 6、神经点 是颈丛皮支浅出颈筋膜的集中点,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颈部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 7、胸膜顶及肺尖 cupula of pleura and apex of lung 位于锁骨内1/3上方,最高点距锁骨上方2~3 cm。 二、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颈部皮肤较薄,移动度较大,皮纹横向,手术时,常做横切口,以利愈合。 浅筋膜含有脂肪,在颈前外侧部脂肪层的深面,有颈阔肌platysma。颈阔肌深面有浅静脉、颈外侧浅淋巴结、颈丛皮支以及面神经颈支等。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anterior jugular vein 2、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等汇合而成。沿胸销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约2~5cm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该静脉未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逆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曲张。颈外静脉穿深筋膜处,两者彼此紧密愈着,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气栓。

(二)神经 1、颈丛皮支 (1)枕小神经 (2)耳大神经 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3)颈横神经 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4)锁骨上神经 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及肩部等处的皮肤。 2、面神经颈支 支配颈阔肌。

【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颈筋膜cervical fascia可分为浅、中、深三层。

(一)颈筋膜 1、浅层superficial layer 即封套筋膜。 转绕整个颈部,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颈筋膜浅层在舌骨上部和面后部分为两层,分别包绕下颌下腺和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 2、气管前筋膜pretracheal layer 又称颈深筋膜中层或内脏筋膜。此筋膜于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后外方分为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在甲状腺与气管、食管上端邻接处,腺鞘后层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3、椎前筋膜prevertebral layer 即椎前层又称颈深筋膜深层,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锁骨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 4、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是颈筋膜在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周围形成的筋膜鞘,内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等。

(二)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suprastermal space 是颈深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 2、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 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3、咽后间隙retropharyngeal space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位于咽壁侧方的部分,称为烟旁间隙。 4、椎前间隙prevertebral space 位于脊柱颈部、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向两侧可至颈外侧区,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脓肿溃破后,可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颈 前 区 】 该区以舌骨为界分为舌骨上区和舌骨下区。 一、舌骨上区 1。颏下三角 颏下三角 submental triangle 位于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之间。 2。下颌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 triangle 位于二腹肌前、后腹与下颌骨体下缘之间,又名二腹肌三角。 (1)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此腺呈“U”形,分为浅、深两部,下颌下腺管由腺深部的前端发出,经下颌舌骨肌与舌肌之间前行,开口于口底粘膜的舌下阜。 (2)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的沟内前行,绕下颌骨下缘入面部,舌下神经在下颌下腺的内下方,它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舌神经在下颌下腺上内上侧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下颌下神经节 submandibular gangliom 上方连于舌神经,向下发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在下颌下腺的周围有下颌下淋巴结。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 颈动脉三角 carotid triangle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之间,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2、内容 三角内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颈深淋巴结等。 (1)动脉 1)颈总动脉commom carotid artery :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始部膨大处为颈动脉窦,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后方有颈动脉小球,是化学感受器,二者有调节血压和呼吸的作用。 2)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位于颈内动脉前内方垂直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间,依次向前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端的内侧发出咽升动脉,行向上方。 3)颈内动脉 intermal carotid artery :在颈部没有分支。 (2)静脉: 颈内静脉 internal jugular vein :位于颈总动脉外侧,其属支自上至下依次为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 (3)神经: 1)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三角,越过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浅面,发出降支,称为颈襻上根,参与颈襻组成。 2)副神经 accessory merve: 3)迷走神经 vagus merve :行于颈动脉鞘内,位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在颈动脉三角内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心支。心支参与心丛的组成。 (4)二腹肌后腹:是颈部与颌面部手术的主要标志。

(二)肌三角 1、境界 肌三角 muscular triangle 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其浅面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以及颈筋膜浅层;其深面为椎前筋膜。 2、内容 (1)甲状腺thyroid gland 1)形态与被膜:甲状腺呈“H”形,有一峡部和两侧叶。气管前筋膜包绕甲状腺形成腺鞘,又称假被膜。甲状腺的外膜称真被膜,即纤维囊。二者之间为囊鞘间隙,假被膜在侧叶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以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并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为判断是否甲状腺肿大的依据之一。 2)位置与毗邻:甲状腺的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前外侧,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下极至第6气管软骨。有时侧 叶的下极可伸至胸骨柄的后方,称为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 甲状腺的前面,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及气管前筋膜。侧叶的后内侧邻接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神经等;后外侧与颈动脉鞘及鞘内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位于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相邻,当甲状腺肿大时,如向后内方压迫,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瞳孔缩小、眼裂变窄及眼球内陷等。 3)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 1)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起自颈外动脉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