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1章引言1.1选题依据及意义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万千瓦。
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
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
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
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为1963-1965年,原华东608队12分队在相山地区进行了1:5万的地质填图,提出了相山是个火山岩盆地,这是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上的一个重点突破;第二次是1970-1972,二机部北京地质局组织的由“3队1所1矿”人员参加的联合科考队,对相山矿床以往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了矿床北部控矿的花岗质小岩体是次火山岩体,对其展布特征编制了系统图件。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模式探讨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模式探讨付湘【摘要】相山铀矿田最后一期大规模火山熔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铀成矿流体活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热液活动中心.铀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构造发生矿质沉淀,形成铀矿石.因此,在相山铀矿田可以通过采用“热液活动中心十圈闭构造十多种物探方法”的铀矿床勘查模式,实现找矿新的突破.%After the final phase of large-scale lava eruption, large-scale ore-forming fluid activity was started in xiangshan orefield, and some hydrothermal activity center was formed in the beneficial structural parts; when the ore-forming fluid met trap structure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 the fluid precipitate and form orebody. Therefore we can use the mode as "center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 trap closed structure +many kinds of geophysical technique" to explore uranium deposit in Xiangshan orefield so as to get breakthrough in the prospecting.【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5页(P137-141)【关键词】相山铀矿田;热液活动中心;圈闭构造;铀矿床勘查模式【作者】付湘【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08相山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经过几代铀矿地质工作者50余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铀矿科研及勘探成果。
相山铀矿田游坊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董保平

邹家-布 水 断 裂,分 布 矿 区 西 部,从 邹 家 至 布 水,向北东、南西分别延伸,长约 8 km。该断裂不仅 切穿火山盆地盖层,而且深切基底,为继承式新华 夏系断裂构造,盆地盖层由一组构造破碎挤压带组 成,破碎挤压带总体宽度一般达数十米,单条破碎 带宽度一般十米左右,走向北东 30° ~ 40°,倾向北 西,在南段有南东倾之势,倾角 75° ~ 80°,呈舒缓波 状展布,由于构造的继承性活动特点,它使早成的 北东向控 岩 构 造 所 产 生 的 节 理 构 造 得 以 改 造、加 强、扩大,为 容 矿 提 供 良 好 的 空 间,特 别 是 邹 家-布 水断裂在成矿期活动,成为矿床的导矿构造,而它 的次级裂隙则容矿。
第 36 卷 专辑 2013 年 12 月
东 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3504. 2013. s2. 015
Vol. 36 s2 Dec. 2013
邹家,东至云际,北边横涧—横排山—梅峰山以南, 南边脑似上—响石一线以北( 图 2) 。
区内火山岩系地层发育较齐全,各种断裂构造 十分发育,次火山岩沿层间离张构造充填,矿化蚀 变以碱交代为主。
2. 1 地层
矿区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基底主 要为中元古界变质岩,盖层由上侏罗统打鼓顶组、 鹅湖岭组酸性( 中酸性) 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陆 相碎屑沉积岩及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物等组成。 次火山岩有次斑状花岗岩和次花岗斑岩。 2. 1. 1 中元古界( Pt2 )
有关铀矿找矿标志

(3)山间盆地盆缘缓倾斜坡带冲积扇群中单个冲积扇扇前辫状河亚相
和滨湖三角洲亚相; (4)盆内或盆缘块状隆起或穹状、鼻状背斜的边缘部位或倾伏端。
Ⅳ 级控矿定位因素—— 矿床定位识别因 素
有稳定的泥-砂-泥结构,砂泥比适度(一般要求砂泥比为1: 4以 上) ; (2)砂体规模、稳定性及渗透性适中; (3)有利的岩性。上述3个因素与含氧富铀弱碱性地下水共同决定 是否存在发育完善的层间氧化带,而一定规模的层间氧化带与 适量的还原剂和吸附剂共同决定铀矿床的产出部位。
Ⅱ 级定位控矿因素—— 产铀盆地的识别因 素
Ⅰ 级控矿因素决定产铀盆区的选择 , 但具体产铀盆区中 何种类型的盆地产出此类铀矿床则需用Ⅱ 级控矿因素加以确 定。Ⅱ 级控矿定位因素有四个: 1)盆地构造类型 2)盆地建造类型 3)盆地水文地质特征 4)盆地新构造运动
Ⅱ 级定位控矿因素—— 产铀盆地的识别因 素
Ⅲ 级控矿定位因素—— 产铀盆段识别因素
④由海侵、海退交替而形成的海陆过渡区沉积相区; ⑤地台活化边缘前陆盆地或内陆盆地大型扇状冲积平原辫状河-低弯 度河过渡相区、大型冲积扇扇中-扇前过渡相区。 5、有利的地下水动力条件 有利产铀盆段应为径流区与排泄区转折部位,或径流区与局部排泄 源的转折部位。
Ⅳ 级控矿定位因素—— 矿床定位识别因 素
Ⅰ 级控矿因素—— 产铀盆区识别因素
Ⅱ 级定位控矿因素—— 产铀盆地的识别因素
Ⅲ 级控矿定位因素—— 产铀盆段识别因素 Ⅳ 级控矿定位因素—— 矿床定位识别因素 Ⅴ 级控矿因素—— 铀矿体(卷)的识别因素
Ⅰ 级控矿因素—— 产铀盆区识别因素
1、古气候因素 含矿建造形成于温湿、半温湿或半干旱性古气候与其后(后生改造期)的干 旱、半干旱性古气候的复合区。由于已知的世界各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 绝大部分均产在现代干旱气候区,考虑古气候条件时必须重视现代干旱气候带的 制约作用。 2、大地构造背景因素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邵飞;许健俊;毛玉峰;何晓梅;刘毅【摘要】相山矿田业已探明的铀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500 m深度空间内.矿田北部铀矿化多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西部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火山熔岩内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界面附近,铀矿化空间上表现为界面控矿特征.据现代水热成矿理论,结合矿田以往和近年来勘查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外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田(床)对比,认为相山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并且第二找矿空间内可能存在第二铀矿化富集带,第二找矿空间具较乐观的铀资源潜力,近年来矿田深部找矿成果对其提供了支持.【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3(030)004【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界面控矿;第二找矿空间;铀资源潜力;相山铀矿田【作者】邵飞;许健俊;毛玉峰;何晓梅;刘毅【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4.19;P598相山矿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火山岩型铀矿田,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铀资源生产基地。
矿田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7年,历经50余年较系统的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
矿山建设始于1960年,1964年矿山各矿井相继投入运营,随着矿山建设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采冶、环保系统日趋完备。
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对战略铀资源的急需和当时的勘查能力,“十一五”以前,矿田内铀矿床勘查深度多数在400 m以浅,深部探查不足。
近年来,我国金、银、铜、铁、铅、锌、钨等金属矿产在第二找矿空间不断取得突破[1-3],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也取得重要进展[4-5],这直观表明了矿田深部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江西相山地区地电方法寻找隐伏铀铅锌矿预测研究

矿床地质江西相山地区地电方法寻找隐伏铀铅锌矿预测研究李世铸1,罗先熔1,唐志祥1,李必红2(1 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隐伏矿床预测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1 地质背景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赣杭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所属赣杭火山岩成矿带。
矿田所在的火山盆地总体上为三层结构,基底主要为震旦系,部分为下石炭统、上三叠统;基底之上为上侏罗统火山岩;盆地北西侧火山岩之上有上白至统红层覆盖。
北东向遂川深断裂是最主要的基底构造,呈NE向。
该区造格裂构造复合交汇组成。
2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地电化学提取法是以地下岩石中的离子动态平衡状态基础的地球化学方法。
在人工电场的作用下,地下岩石中的离子动态平衡被破坏,促使离子向离子收集器中迁移。
经过一定时间后,地下岩石中离子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离子收集器收集到的离子达到“饱和状态”。
根据收集器收集到的样品(泡塑)中成矿离子的含量来判断深部是否有隐伏矿存在,从而达到寻找隐伏矿的目的(图1)。
3 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通过分析矿区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和矿床成矿作用条件,总图1 地电化学成晕机制图结找矿标志,建立了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
3.1 找矿标志(1)地质标志:①火山盆地三层结构:基底变质岩和火山岩盖层;②火山断陷构造与NE向主构造和NW向次生构造复合交汇。
③次火山岩侵入充填于区域断裂和火山断陷构造产生的离张构造中。
④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水云母化、萤石化和硅化等。
(2)地电化学异常标志:地电提取以铀异常为直接找矿标志,考虑铀的衰变作用,通常把Th、Pb、Zn、Ti和Mo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结果显示,以铀异常为中心,其余各元素异常与之套合并且连续性较好,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划分找矿有利部位。
3.2 综合找矿模型(1)地质模型矿田整体上受相山火山塌陷盆地控制,火山盆地基底变质岩变质变形,晚侏罗世火山喷发以及伴随次火山岩侵入都为铀成矿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山铀矿田研究新进展_邓声保

能源研究与管理2016(1)开发与应用收稿日期:2015-11-25作者简介:邓声保(1991—),男,江西抚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地质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
摘要:相山铀矿田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东段的位置,也位于之前一直所称的赣—杭成矿带的中部。
它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火山岩型铀矿田。
在这近50年中,对矿田的研究程度较高。
相山地区的控矿特征研究并不是新鲜的话题,有关界面控矿的理论,这2年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矿田的北部已发现的矿床中,逆冲推覆构造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之相关的控矿作用,却涉及的资料较少。
在相山铀矿田,基性岩的关注度并不高,笔者将就基性岩的特征进行简要介绍。
一直以来,邹—石断裂被认为是控矿主断裂,但最近有新的发现,对之前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关键词:相山铀矿田;基性岩;邹—石断裂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6)01-0024-04DENG Shengbao(College of Earth Science,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13,China)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Qin-Hang metallogenic belt and the middle of Gan-Hangmetallogenic belt.And,it is the largest volcanic-type uranium orefield we have found in our country.In the nearly 50years,the research degree of orefield is so high.The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of 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is not a fresh topic.The theory of interface controlling uranium deposits has been further enriched these two years.The most of ore deposits which had been found in northern of orefield were possessed by thrust nappe .But less informa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related ore-controlling roles.In this area,the basite hasn't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site will be briefly introduced by the author.For a long time,Zou-Shi fracture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fracture controlling ore body.But recently,there has been a new discovery,which ha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eviousconclusions.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basite;Zou-Shi fracture相山铀矿田研究新进展邓声保(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引言钦杭结合带途经我国东南大部分省份,区域辽阔。
AMT方法在相山铀矿田乐家地区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AMT方法在相山铀矿田乐家地区深部地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段书新;刘祜【摘要】近几年,相山铀矿田的勘探表明,断层与组间界面变异部位、基底界面的复合部位是深部找矿的重要标志.针对乐家地区深部铀资源评价需要,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测深工作,成功划分了组间界面和基底界面,推断了断裂构造,为该区深部资源预测提供了依据.钻探验证,AMT方法在相山地区探测深部地质结构中效果明显.【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4(031)003【总页数】5页(P531-535)【关键词】音频大地电磁法;深部地质结构;组间界面;基底界面;断裂【作者】段书新;刘祜【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1+2;P619.14(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江西相山铀矿勘查工作起始于1957年的航空放射性测量。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认为相山铀矿田主要受制于NE向遂川深断裂及相山火山盆地,属区域断裂与火山塌陷构造联合控矿。
近年来,通过在矿田范围内开展攻深找盲及铀资源评价与扩大工作,对相山铀矿勘查理论进行了深化。
林锦荣等人认为相山铀矿田的关键控矿因素是断裂构造,断裂与组间界面(变异部位)及基底界面复合、热液酸碱蚀变叠合、晚期花岗斑岩脉发育是深部找矿标志[1]。
邵飞等人指出相山铀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2]。
通过在乐家地区开展音频大地电磁(AMT)测深工作,利用相山地区鹅湖岭组碎斑流纹岩、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基底变质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及破碎带两侧的电性畸变特征,成功划分组间界面和基底界面,识别深部断裂构造,为该区深部成矿环境研究和铀资源远景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山铀矿田位于NE向赣杭火山岩成矿带与近SN向大王山—于山花岗岩成矿带的交汇部位[3],扬子板块与华夏古陆两大构造单元的构造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 山铀 矿 田 深 部 找 矿 标 志 及 找 矿 方 向
林锦荣 ,胡志华 ,谢 国发 ,黄净 白 ,戎嘉树 王勇剑 ,庞雅庆 ,高 飞
( 1 .核 工 业 北 京 地 质 研 究 院 , 中核 集 团 铀 资 源 勘 查 与 评 价 技 术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 0 0 0 2 9 ;
认 为是 与 火 山塌 陷有 关 、产 状 向东 倾 。这 些 北 东走 向 的基 底 断 裂 是 矿 田深 源 导 矿 构 造 ,
系列菱 形 区 块 。 区 内 目前 发 现 的铀 矿 床 主 要
分布 在火 山盆地 北部 和西部 。
其 次级配 套 的断裂 为容矿 构造 。
北东 向断 裂 及 其 次 级 构 造 控 制 了 矿 田西
达 3 0 0 0 m。
要为 中 元 古 界 浅 变 质 岩 系 ,部 分 地 段 发 育 下
石 炭 统 、上 三 叠 统 沉 积 建 造 ;基 底 之 上 为 上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4
[ 改 回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4
东 及南 北 向 3 组 构造 组成 ,北西 向构 造也较 发 育 ,主构 造 线 呈 东 西 向 ] 。盖 层 构 造 格 架 是 以 6条 区域性北 东 向压扭 性断裂 带及 其次 级构 造和火 山 塌 陷 构 造 为 主 ,将 研 究 区切 割 成 一
这些 次 级 断 裂 的产 状 多 向 西倾 ,而 以 前 一 直
[ 资 助 项 目] 中核 集 团公 司 重 点 科 技 专 项 :相 山 基 地 铀 资 源 扩 大 与 评 价 技术 研 究 ( 编 号 :Z D 1 6 2 — 2 ) 。 [ 作者简介]林锦荣 ( 1 9 6 3 ~) ,男 ,高 级 工 程 师 ( 研究 员级) ,1 9 8 7年 研 究 生 毕 业 于 核 工 业 北 京 地 质 研
作区 。
[ 关 键 词 ]相 山铀 矿 田 ;控 矿 因 素 ;找 矿 标 志 ;找 矿 方 向 [ 文章编号]1 0 0 0 — 0 6 5 8 ( 2 0 1 3 ) 0 6 — 0 3 2 1 — 0 8 [ 中图 分 类 号 ] P 6 1 2 [ 文献标志码]A
侏 罗统 火 山 岩 ;火 山 盆 地 北 西 侧 为 晚 白垩 世
断 陷盆 地红 色碎 屑沉 积所 覆盖 。 区 内火 山 活 动 具 有 两 个 明 显 的旋 回[ 3 ] :
第 1旋 回呈近 东西 向裂 隙式 、串珠 状 喷溢 ,形
成 打 鼓 顶 组 中 酸 性 流 纹 英 安 岩 ,厚 度 约 8 6 0 m;第 2旋 回呈 中心 式 喷 溢 ,形 成 鹅 湖 岭 组酸 性火 山熔 岩—— 碎斑 熔 岩 ( 流纹岩) ,厚
2 . 江 西省 核 工 业 地 质 局 2 6 1大 队 ,江 西 鹰 潭 3 3 5 0 0 1 )
[ 摘 要 ] 通 过 对 相 山 铀 矿 田控 矿 因素 的综 合 研 究 ,笔 着 认 为 断 裂 构 造 是 其 关 键 的 控 矿 因 素 ,提 出 断 裂 构 造 与 组 间界 面 ( 变 异 部位 )及 基 底 界 面 复 合 、热 液 酸 碱 蚀 变 叠 合 、 晚期 花 岗斑 岩 脉 发 育 是 深 部
究 院 ,长 期 从 事 铀 矿地 质研 究 。E - ma i l :l i n j r 8 6 @s o h u . t o m
铀 矿 地 质
第2 9 卷
相 山 矿 田 基 底 构 造 格 架 主 要 由 东 西 、 北
石 )断裂 、邹 家一 布水 ( 简称 邹一 布 )断裂 等 均 为 西部控 盆断裂 之 次 级 断裂 。最新 研 究 表 明 ,
的 找 矿 标 志 。其 中 ,碱 性 蚀 变 、 晚期 脉 岩 为该 区 构 造 带 深 部 盲 矿 预 测 定 位 的重 要 标 志 。在 空 间 上 ,该
区存在上部第 1 成矿空 间 ( 组 间 界 面 控 矿 ) 和 下 部 第 2成 矿 空 间 ( 基 底 界 面及 晚 期 花 岗 斑 岩 控 矿 ) 。 指 出深 部 具 有 很 大 的 成 矿 潜 力 ,外 围存 在 很 大 的 找 矿 空 间 ,并 由此 预 测 了新 的铀 成 矿 远 景 区 和重 点 工
I 矿 田地 质 背 景
相 山 铀 矿 田地 处 江 西 省 乐 安 、崇 仁 县 境 内 ,大地构 造 上 位 于扬 子 陆 块 区 与 武夷一 云开一
台湾造 山系 的过 渡部 位 ,处 在 北东 向赣杭 火 山 岩成矿 带南西段 与J L J L 东 向大 王 山一 于 山花 岗岩 成矿带 、北东 向遂川一 抚 州深 断裂与北 北 东 向宜 黄~ 安 远深 断 裂 及 北 西 向 断裂 带 交 汇 部 位l l ] 。 矿 田所 在 的 相 山火 山 盆 地 呈 椭 圆 形 ,东 西 长 2 6 k m,南北 宽 1 6 k n ,面积约 3 i 1 6 k m2 。 相 山火 山盆地 总体 上呈 3层结 构 。基底 主
度约 1 4 3 0 m。 晚 期 有 花 岗 斑 岩 、煌 斑 岩 和 辉
绿岩 等脉 岩侵 位 。
由于 区域 性 伸 展 拉 张 作 用 ,在 火 山 盆 地 西 侧形 成 晚 白 垩 世 盆 地 ,堆 积 了 红 色 砂 岩 、 砂 砾 岩 ,与 火 山 岩 系 呈 不 整 合 接 触 ,厚 度 可
第 2 9卷 第 6期
2 01 3拄
铀 Biblioteka 矿 地 质
V0 1 . 29 N O .6
NO V. 2 O1 3
1 1月
Ur a n i um
Ge ol og y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0 6 5 8 . 2 0 1 3 . 0 6 .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