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错题集锦

高二数学错题集锦
高二数学错题集锦

高二数学错题集锦

1、写出直线3X-4Y+20=0的所有单位法向量

()

2、直线方程X+√3y+3=0绕它与X轴交点顺时针转30°得到直线方程为()

3、已知P(2,3)到ax+(a-1)y+3的距离不小于3,则a的范围

()

4、3x+4y-6=0的倾斜角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5、过点P(-1,-2)且在2个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

6、已知直线L被两条直线L1:4x+y+6=0与L2:3x-5y-6=0截得的线段中点为坐标原点,则L的方程为:()

7、已知L过M(0,2)且与A(1,4)B(3,1)为端点的AB有公共点,则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8、点P在5x-3y+15=0上,点P到X轴距离是到Y轴距离的2/3,点P( )

9、过(1,2)且与原点距离max直线方程为()

10、△ABC顶点A(-5,6)B(-8,-2)C(-2,0),求BC点斜式方程与AD 方程(AD⊥BC)

11、已知过点(2,3)的直线L被L1:3x+4y-7=0与L2:3x+4y+8=0所截线段长为15/4,求L的方程。

12、已知△ABC中,A(1,0) B(2,0) C(3,4)

边BC上高AH所在的直线方程()

BC边上中垂线的方程()

13、方程的方向向量a= 的方程

14、过P(1-a,1+a)与Q(3,2a)的直线倾斜角为钝角,a的范围

()

15、2x+(1-2m)y+6=0与5x+y-(3n+2)=0垂直,垂足(2,P),m+n-p=

16、已知L1,L2方程tx+2y+1=0 7x-3ty-5=0

(1)求t取何值时相交(2)t取什么整数值,交点在第四象限

1、点(2,3)在L上射影为(-1,2),则L方程()

2、直线y=3x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单位,所得直线方程为()

3、已知直线L过(1,2)与(m,3),求L的倾斜角

4、已知△ABC三个顶点分别为A(1,1) B(9,3) C(2,5),∠BAC的角平分线与BC交于D,求AD所在直线。

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扣分标准

考核项目扣分值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1

2 忘带书本、学具-1

3 迟到-1

4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2

5 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1

6 吃零食、带钱、带玩具-2

7 说脏话、打架-3请家长,写保证书

8 座位周围有垃圾-2

9 课间操、眼保健操不认

真做

-1

10 升旗时违反纪律-2

11 来学校不进教室,在走

廊聊天打闹

-1

12 体育课打闹说话、排队

不整齐

-2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化学易错题集锦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2.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1∶9 C.1∶5 D.2∶9 3.将40g铜与2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 (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 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 g。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D.Ag+、K+、NO3-、N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6.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的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 B.0.1L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 ×6.02×1023 C.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B.标准状况下,a L甲烷和乙烷混合气体中的分子数约为a/22.4×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完整版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 题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 2CO 3 B、KHCO 3 C、Al 2O 3 D、NaHSO 4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 3 - +H+=H 2O+CO 2 ↑;HCO 3 -+OH-=H 2 O +CO 3 2- (2)Al 2 O 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 高二学,现在了解:Al 2O 3+ 6H+=3H 2O+2Al3+;Al 2 O 3 +2OH-=2AlO 2 -+H 2 O。 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答案:BC 2、下列关于Na 2O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 2 O 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 变成Na 2 O B、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只作氧化剂 C、用Na 2 O 2 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 2 O 2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 大量的O 2 ,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A选项应中Na 2 O 2 久置于空气中 会变成Na 2 CO 3 ;B选项Na 2 O 2 与水的反应 中,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 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 2 O 2 由于强氧化性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 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 2 O 2 ,由于 Na 2 O 2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 2 ,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 褪色,物理变化;Na 2 O 2 、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B、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 题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重庆市重点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满分150分,12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50分) 1.设集合{} 419A x x =-≥,03 x B x x ??≥??+?? ,则A B =( ) A .(]3,2-- B .(]53,20,2??--???? C .(]5,3,2 ??-∞-+∞? ? ?? D .(]5,3,2 ??-∞-+∞?? ?? 2.抛物线24x y =上一点A 的纵坐标为4,则点A 与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 ) (A) 2 (B) 3 (C) 4 (D) 5 3.设a,b,c 分别是△ABC 中,∠A ,∠B ,∠C 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A ·x+ay+c =0与bx-sinB ·y+sinC =0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4.已知双曲线22a x -22 b y =1(a >0,b >0)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与一条渐近线 交于点A ,△OAF 的面积为2 2 a (O 为原点),则两条渐近线的夹角为 ( )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5.设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过F 2作椭圆长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 ,若△F 1P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 (A ) 2 (B )12 - (C )2(D 1 6.函数y =ax 2 +1的图象与直线y =x 相切,则a =( ) (A) 18 (B)41 (C) 2 1 (D)1 7.设函数f(x)=ax 2 +bx+c(a>0),满足f(1-x)=f(1+x),则f(2x )与f(3x )的大小关系是( ) (3x )>f(2x ) (3x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 技巧汇总 易错点一: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 【答案】C

【错因分析】以钠与水的反应为载体,考查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易错点:(1)对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不明确,2Na+2H2O=2NaOH+H2↑;(2)实验现象不熟悉;(3)现象与性质不吻合,如钠浮在水面上得到钠的密度比水小,而不是比水大或其它性质,钠熔化体现钠的熔点低,而不是硬度低。 【解题指导】明确钠与反应的实验现象及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其中钠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有: 主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迅速游动反应产生气体(H2) 嘶嘶作响反应剧烈 溶液呈红色反应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易错点二:碱金属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答案】B 【解析】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故A错误;B.因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水反应:2H2O+2Na2O2=4NaOH+O2↑,2H2O+2CaO2=2Ca(OH)2+O2↑,都是1mol过氧化物跟足量

高中化学学生容易做错题的知识点总结一

高中化学学生容易做错题的知识点总结一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吗?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当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时,呈酸性,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时,则成碱性。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NaHS,Na2HPO4),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NaHSO3),则溶液呈酸性。6、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 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2005-10-3 9:57:00 西部化雪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 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 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 B 融化的是Al2O3 C 融化物滴落 D 融化物不滴落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 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2O B 只有Na2O2 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4 B HCl C BaCl2 D NaOH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 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 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 7、在Na和H2O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 B H2是氧化产物 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 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4 100% 100 2.3 ? + B 4 100% 10040.1 ? +- C 4 100% 1004 ? + D 4 100% 100 2.30.1 ? +- 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H+、Ca2+、Na+、NO3-B.Na+、Mg2+、Al3+、Cl- C.Cu2+、Mg2+、Cl-、OH-D.Ba2+、Cl-、OH-、NO3- 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高二数学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选修2-1)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0=x ,则0=xy ”的逆命题; B 、“若0=x ,则0=xy ”的否命题; C 、若1>x ,则2>x ; D 、“若2=x ,则0)1)(2(=--x x ”的逆否命题 2.已知p:522=+,q:23>,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p 且q 为假,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3.对抛物线24y x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开口向上,焦点为(0,1) B 、开口向上,焦点为1(0, )16 C 、开口向右,焦点为(1,0) D 、开口向右,焦点为1(0, )16 4.已知A 和B 是两个命题,如果A 是B 的充分条件,那么A ?是B ?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经过点)62,62(-M 且与双曲线1342 2=-y x 有共同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A .18622=-y x B .18 62 2=-x y C . 16822=-y x D .16822=-x y 6.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13 43 2=+y x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A.23 B. 8 C.34 D. 4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C.某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会变黄 D.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2.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⑤冷却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②④⑤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 B. 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 C. 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 D. 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 4.下列作用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 D.油脂与NaOH溶液共煮后可制得肥皂 5.下面有关石油、煤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的催化裂化属于石油化工 B.石蜡来自石油减压分馏产品中提炼而得 C.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芳香烃可由干馏产物煤焦油再分馏而得到 D.煤化工产品如萘是苯的同系物 6.下面有机物的性质或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的卤代烃均可发生消去反应,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生成 B.用乙烷氯代或乙烯氯化都能制取氯乙烷,且后者产率高 C.在一定条件下使溴乙烷和氨反应可制得R—NH2形式的有机胺 D.氯代烷类的沸点比对应的烷高,所以它们都不会是气态有机物。 7.醛X和醛Y,分子中相差1个碳原子,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相同。现将0.29gX 和0.30gY相混合,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在醛被完全氧化后,析出银4.32g,则X,Y两醛是() A.甲醛和乙二醛 B.乙醛和丙醛 C.丙醛和苯甲醛 D.只能判断其中有甲醛另一醛无法求得 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9.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取n mol使之充分燃烧,耗氧量为定值的是()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常数、,“”是“方程的曲线是双曲线”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3.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A.B.C.D. 4.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B.C.D. 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的斜率为 A.B.C.D. 6.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B.C.D. 7.已知椭圆的焦点与双曲线的焦点恰好是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B.C.D. 8.设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9.已知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否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是真命题 B.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C.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10.马云常说“便宜没好货”,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11.设,,曲线在点()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则到曲线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A.B.C.D. 12.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若,则关于的方程的不同实根个数 为 A.2 B.3 C.4 D.5 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高一化学易错题及典型题型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 2CO 3 B、KHCO 3 C、Al 2O 3 D、NaHSO 4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 3 -+ H+=H 2O+CO 2 ↑;HCO 3 -+OH-=H 2 O +CO 3 2- (2)Al 2 O 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高二 学,现在了解:Al 2O 3 +6H+=3H 2 O+2Al3+;Al 2 O 3 +2OH-=2AlO 2-+H 2 O。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 强碱反应的物质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答案:BC 2、下列关于Na 2O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 2O 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 变成Na 2O B、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只作氧化 剂 C、用Na 2 O 2 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 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 2 O 2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 量的O 2 ,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A选项应中Na 2 O 2 久置于空气中 会变成Na 2 CO 3 ;B选项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 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还原中 的歧化反应;C选项Na 2 O 2 由于强氧化性而漂 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选项饱和 NaOH溶液中放入Na 2 O 2 ,由于Na 2 O 2 与水反应, 放出大量的O 2 ,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 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 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 有:活性炭,吸附褪色,物理变化;Na 2 O 2 、 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 注意继续补充。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 是() A、饱和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B、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C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D、少量的CO 2 通入CaCl 2 溶液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1.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H 2 SO4+2HCl B.SO2+H2S 2H 2 O+3S C.SO2+2NaOH Na 2 SO3+H2O D.SO2+Na2CO3 Na 2 SO3+CO2↑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SO3? ?→ ? SO2 B.HCl? ?→ ? Cl2 C.H2SO4(浓)? ?→ ? SO2 D.H2S? ?→ ? S 3.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H2S B.Fe2+ C.Fe3+ D.SO2 4.下列微粒①Al3+②Cl-③N2④MnO4-⑤CO2⑥H2O2⑦Fe2+⑧MnO4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①④⑤⑦B.③⑥⑦⑧C.④⑤⑥⑧D.①②③⑥ 5.根据反应:2H2S+O2=2S↓+2H2O、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Na2S+I2=2NaI+S↓,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D.H2O> H2S > NaI 6.在5KCl+KClO3+3H2SO4 3Cl2↑+3K2SO4+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 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5:1 C.1:5 D.3:1 7.已知M2O7x-+3S2-+14H+ 2M3++3S↓+7H 2 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6 8.用0.1摩/升的Na2SO3溶液30毫升,恰好将2×10-3摩的XO4-离子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9.(2000年全国卷)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B.S C.SO32-D.SO42- 10.(2003年广东卷)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 +4 B +5 C +6 D +7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12.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 =X + Z2+ ;Y + Z2+ =Y2+ + 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

最新高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高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里有一个月牙形的图案,为了估算这个月牙形图案的面积,向这个正方形里随机投入500粒芝麻,经过统计,落在月牙形图案内的芝麻有150粒,则这个月牙图案的面积约为( ) A . 35 B . 45 C .1 D . 65 2.气象意义上的春季进入夏季的标志为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度不低于022C .现有甲、乙、丙三地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的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都是正整数): ①甲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4,众数为22; ②乙地:5个数据是中位数为27,总体均值为24; ③丙地:5个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是32,总体均值为26,总体方差为10.8 则肯定进入夏季的地区有(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 3.将A ,B ,C ,D ,E ,F 这6个字母随机排成一排组成一个信息码,则所得信息码恰好满足A ,B ,C 三个字母连在一起,且B 在A 与C 之间的概率为( ) A . 112 B . 15 C . 115 D . 215 4.如果数据121x +、221x +、L 、21n x +的平均值为5,方差为16,则数据:153x -、 253x -、L 、53n x -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 .1-,36 B .1-,41 C .1,72 D .10-,144 5.学校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阅读要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阅读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观众称为“阅读霸”,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易错题解题方法集锦系列高一化学(必修1)下册:专题六_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易错点一: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易错题典例】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中除去尾气用澄清石灰水 B.吸收了氯气的NaOH溶液中滴入硫酸,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烟 D.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答案】B D.甲烷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是1个氯原子替换出1个氢原子,另一个氯原子则与氢原子结合生成氯化氢,生成有机物有CH3Cl、CH2Cl2、CHCl3、CCl4,还有无机物氯化氢,不是加成反应,是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B。 【错因分析】考查氯气的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氯气的尾气处理,易错点:(1)反应不能加强热:因为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若加强热会使氯气中有大量的HCl杂质,并且降低了HCl的利用率;(2)稀盐酸不与MnO2反应,因此不可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制取氯气;(3)氯气中混入HCl的除杂:HCl的除杂一般使用饱和食盐水,因为水会吸收部分的氯气;(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的浓度逐渐变小,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因此浓盐酸不能耗尽。 【解题指导】明确氯气的性质及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是解题关键;本题具体分析为:澄清石灰水所含溶质氢氧化钙少,吸收效果差,常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在酸性条件下,-1价氯和+1价的氯发生价态归中反应生成氯气;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分子须具有不饱和键,甲烷没有不饱和键,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发生了取代反应;据此分析即可解题。 易错点二:氯离子的检验 【易错题典例】向下列溶液:①氯水②氯酸钾③氯化钠④四氯化碳中分别加AgNO3溶液和稀HNO3,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高中化学错题本归纳

绝密★启用前 高中化学错题本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③Al(OH)3④Al ⑤NaHSO4 ⑥AlCl3 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⑤D.全部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 C.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氧化 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3.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g?cm﹣3,推测钠的密度(g?cm﹣3)() A.大于1.0g?cm﹣3 B.小于0.8g?cm﹣3 C.介于0.8~1.0g?cm﹣3之间 D.不能确定 4.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化学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A 钠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钠与水生成的气体托举钠浮在水面上 B 向FeCl 2 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C 氯水呈黄绿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黄绿色物质 D 铁在氯气中点燃,剧烈燃烧,产生棕褐色的 烟产物为棕褐色小颗粒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A.A B.B C.C D.D 5.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Fe2(SO4)3溶液和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H2S═FeS+2H+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 C.硫酸氢铵溶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6.向一定量的Mg2+、NH4+、Al3+混合溶液中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和气体的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Mg2+、NH4+、Al3+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2 B.2:2:1 C.1:2:2 D.9:2:4 7.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入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B.bc段与cd段所消耗CO2的体积相同 C.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 D.de段沉淀减少是由于BaCO3固体的消失 8.向某无色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NH4+B.H+、Mg2+、Al3+、NH4+

最新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命题“若b a >,则c b c a +>+”的逆否命题为( ) A .若b a <,则c b c a +<+.B .若b a ≤,则c b c a +≤+. C .若c b c a +<+,则b a <. D .若c b c a +≤+,则b a ≤. 2.抛物线2y x =的焦点坐标是( ) A .()1,0 B .1 ,04 ?? ?? ? C .1 0,8?? ?? ? D .1 0,4?? ?? ? 3.命题p :存在实数m ,使方程210x mx ++=有实数根,则“非p ” 形式的命题是( ) A .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210x mx ++=无实根. B .不存在实数m ,使得方程210x mx ++=有实根. C .对任意的实数m ,使得方程210x mx ++=有实根. D .至多有一个实数m ,使得方程210x mx ++=有实根. 4. 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2,3-,则它的方程是 ( ) A .292x y =-或243y x = B .292y x =-或243 x y = C .243x y =D .292 y x =- 5.函数2 221 x y x =+的导数是( ) A .()() 23 2 2 4141x x x y x +-'= +B .()() 22 2 2 4141x x x y x +-'= +

C .()() 23 2 2 2141x x x y x +-'= +D .()() 22 2 4141x x x y x +-'= + 6.若椭圆 22 110036 x y +=上一点P 到焦点F 1的距离等于6,则点P 到另一 个焦点F 2的距离是( ) A .4 B .194 C .94 D .14 7.,,A B C 是三个集合,那么“B A =”是“A C B C =”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8.已知:点()2,3-与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的距离是5,则p 的值是( ) A .2 B .4 C .8 D .16 9.函数32y x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3 6 - B .3 6 ( ,)∞+ C .-∞(,3 6()36 - ,)∞+ D .3 6(-, )3 6 10.抛物线x y 82=上的点),(00y x 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y 0|=( ) A .2 B .22 C .2 D .4 11.以坐标轴为对称轴、渐近线互相垂直、两准线间距离为2的双曲线方程是( ) A.222=-y x B .222=-x y C .422=-y x 或422=-x y D .222=-y x 或222=-x y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

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一 元素化合物与化学概念部分 【易错题】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 1、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Na 2CO 3 B、KHCO 3 C、Al 2O 3 D、NaHSO 4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两点: (1)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例如B选项:HCO 3 -+H+=H 2O+CO 2 ↑;HCO 3 -+OH-=H 2 O +CO 3 2- (2)Al 2O 3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这是在初高中知识 衔接讲解物质分类提到的。反应方程式到高二学,现在了解:Al 2O 3+ 6H+=3H 2O+2Al3+;Al 2 O 3 +2OH-=2AlO 2 -+H 2 O。以后既能和强酸又能和强碱反应的物质 将拓展为一个小专题,现在就要注意积累。 答案:BC 2、下列关于Na 2O 2 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 2O 2 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 2 O B、Na 2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只作氧化剂 C、用Na 2O 2 漂白过的织物、麦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 D、Na 2O 2 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量的O 2 ,并有白色固体析出 解析: A选项应中Na 2O 2 久置于空气中会变成Na 2 CO 3 ;B选项Na 2 O 2 与水的反应中,Na 2 O 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是氧化还原中的歧化反应;C选项Na 2O 2 由于强氧化性 而漂白物质,漂白之后不会再变色;D选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Na 2O 2 ,由于Na 2 O 2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O 2 ,水少了,溶质NaOH增多了,会有白色固体NaOH析出。其中C选项可漂白的物质也应总结成小专题,现阶段学过的有:活性炭,吸附褪 色,物理变化;Na 2O 2 、HClO由于强氧化性褪色,化学变化。以后注意继续补充。 答案:D 3、经过下列试验,溶液仍为澄清透明的是() A、饱和Na 2CO 3 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 B、N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C、Ca(HCO 3 )溶液中加入过量KOH溶液 D、少量的CO 2通入CaCl 2 溶液中 解析: A选项会发生化学反应Na 2CO 3 +CO 2 +H 2 O=2NaHCO 3 ,由于生成的NaHCO 3 在水中

经典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高中化学易错题集 1、X 、Y 、Z 为三种单质。已知:Y 能将Z 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 Z 又能将X 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④ D 、①②③④ 2、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钙 3、化合物A 、B 、C 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 、B 均含X 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 可发生反应:A+B —→X+C ,X 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 元素( ) A 、一定是金属元素 B 、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 、无法确定 4、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 3+6HCl=KCl+3Cl 2+3H 2O 中,当生成0.5molCl 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A 、5:1 B 、3:1 C 、1:3 D 、1:5 5、取17.4 g MnO 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 )共热制取氯气 (假设HCl 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MnO 2作催化剂 B 、盐酸未完全反应 C 、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 、反应产生2.24L 氯气(标况) 6、往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将会看到白色沉淀的是( ) A 、CaCl 2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 D 、Na 2SiO 3溶液 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 4=Fe 2O 3+SO 2↑+SO 3↑,若将生成的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题强化训练 1.下列哪一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 A .SO 2+2H 2O+Cl 2 H 2SO 4+2HCl B .SO 2+H 2S 2H 2O+3S C .SO 2+2NaOH Na 2SO 3+H 2O D .SO 2+Na 2CO 3 Na 2SO 3+CO 2↑ 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 2SO 3??→? SO 2 B .HCl ??→? Cl 2 C .H 2SO 4(浓) ??→? SO 2 D .H 2S ??→? S 3.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 A.H 2S B.Fe 2+ C.Fe 3+ D.SO 2 4.下列微粒 ①Al 3+ ②Cl - ③N 2 ④MnO 4- ⑤CO 2 ⑥H 2O 2 ⑦Fe 2+ ⑧MnO 42-。既具有氧 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 ⑥ 5.根据反应:2H 2S+O 2=2S ↓+2H 2O 、4NaI+O 2+2H 2SO 4=2I 2+2Na 2SO 4+2H 2O 、 Na 2S+I 2=2NaI+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正确的是: ( ) A .O 2>I 2>S B .H 2S >NaI >H 2O C .S >I 2>O 2 D .H 2O > H 2S > NaI 6.在5KCl+KClO 3+3H 2SO 4 3Cl 2↑+3K 2SO 4+3H 2O 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 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1 C .1:5 D .3:1 7.已知M 2O 7x -+3S 2-+14H + 2M 3++3S ↓+7H 2O,则M 2O 7x - 中的M 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6 8.用0.1摩/升的Na 2SO 3溶液30毫升,恰好将2×10-3摩的XO 4-离子还原,则元素X 在还原产 物中的化合价是( ) A .+1 B .+2 C .+3 D .+4 9.(2000年全国卷)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 -1 Na 2S 2O 3溶液 恰好把224mL (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 -离子,则S 2O 32-将转化成( ) A .S 2- B .S C .SO 32- D .SO 42 - 10.(2003年广东卷)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 3n--+F 2+2OH -=RO 4--+2F -+H 2O 。从而可知在RO 3n--中,元素R 的化合价是( ) A +4 B +5 C +6 D +7 11.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 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 )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人 体內的 活性氧,由此推断Na 2SeO 3的作用是( ) A 作还原剂 B 作氧化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 12.R 、X 、Y 和Z 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 2+与单质R 不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