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星病
石硫合剂-柑橘病虫害防治特效药

石硫合剂-柑橘病虫害防治特效药在柑桔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重点中的难点,有没有什么药剂能预防多种病菌和害虫呢?石硫合剂石硫合剂的介绍石硫合剂具有10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很多年了,是一种古老的杀菌杀虫剂。
它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很好,应用范围广泛,在柑桔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非常有效,而且制作成本也不高。
石硫合剂很侵蚀病原真菌和虫害的躯体,虫卵等,能预防白粉病、红蜘蛛、褐斑病、黑星病等真菌性病害和昆虫性虫害。
对人体具有中等的毒性,需要小心使用。
石硫合剂的应用主要在果树上,包括落叶果、常绿型不落叶的果树。
硫合剂是比较环保的药剂,在环境中容易被分解,不会对环境带来非常巨大的伤害。
石硫合剂的组成成分石硫合剂的“石”,是指生石灰,“硫”是指硫磺,再加上水,制作而成。
石硫合剂的配比,生石灰:硫磺:水=1:2:10。
如果生石灰里面的杂质较多,可是适当地提高使用量。
配比是怎么意思?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成分含量是多少。
比如如果用10斤水来制作石硫合剂,那么石灰和硫磺就分别要1斤和2斤,3种原料通过熬制最终形成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的使用时机有的果农认为,石硫合剂只有在冬季清园时才用1~2次。
其实,石硫合剂在一年四季的柑橘虫害防治中都可以使用,从春季开园到冬季清园都可以。
最重要的是石硫合剂的配比和使用浓度的合理,而不是使用时间。
石硫合剂的熬制首先要根据自己使用剂量,按照配比准备原材料。
比如制作130多斤的石硫合剂,需要100斤水,10斤生石灰,20斤硫磺。
先将100斤水放入锅内,用火把水烧热,当水加热到40摄氏度左右时。
把硫磺放入一个桶中,加入40摄氏度的水,静置预泡。
当水温加热到60摄氏度以上时,加入生石灰,加入柴火,提高火量,然后进行不断翻滚,搅拌,以加速生石灰的溶解。
水沸腾时,将实现浸泡的硫磺糊状物倒入锅中,边倒边搅拌。
然后用大火熬制15分钟左右,边熬制边搅拌,颜色从淡黄色变成棕黄色,等到溶液在沸腾翻滚时,使用中火再沸腾熬制15分钟左右,颜色从棕黄色变成砖红色。
柑橘病虫害防治

2、柑桔上的为害症状:主要以口针刺破叶片、嫩枝及果实表 皮,吸取汁液。受害幼芽不能抽出和展出,受害的幼果畸形 变小,果皮增厚,呈灰白或灰褐色并引致落叶落果。锈壁虱 则造成乌皮果。
幼树和初结果树春梢发病,叶片转绿后开始褪绿,全株新 叶均匀黄化,夏秋梢发病则是新梢叶片转绿过 程出现淡黄无光泽,逐渐均匀黄化。成年树则常在整园中,出现 个别或部分植株树冠上少数枝条的黄化,俗称“鸡头黄”或 “插金花”;结出来的果实,橘类常表现 “红肩”果,橙类表现果皮青绿无光泽的“青果”。 2、发病规律:远距离通过带病苗木或接穗传播,田间
1、症状: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胶胞炭疽菌) ,病菌属于弱性寄生
菌,树势衰弱时容易发病。常引起大量落叶、枝梢枯死和树 皮爆裂,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常为害叶片、枝梢花朵、果 梗、果实、苗木等。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 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芽管,从 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组织。
(1)在谢花后一个半月内每隔半月喷一次药。 药剂可用: 诺:势赢;白托1000倍; 瑞:秀库6000-8000倍;贝萃5000-8000倍。
(2)果实贮运期认真检查,及时剔除病果, 防病害蔓延。
主要虫害(一)红/白/锈蜘蛛
1、螨类危害特点 :
我国的害螨种类有500 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约40多种,它 们主要危害果树、棉花、麦类、蔬菜、烟草、茶叶、玉米、 大豆、花生等作物。农业害螨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 易产生抗性,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
红/白/锈蜘蛛为害状
柑桔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课件

柑桔树脂病
3、防治方法: (1)重要措施:冬季剪除病枯枝。 (2)防治时间:在早春萌芽期、谢花2/3时及幼果期和 秋梢萌发期各喷1次,共喷4~5次。谢花2/3时及幼果期这2 次药是关键。 (3)有效药剂: 75%百菌清800倍效果好(但高温期易烧伤果面); 80%代森锰锌600倍; 10%多氧霉素800倍; 50%克菌丹1000倍等交替喷雾。
柑桔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
1、为害症状类型 (1)叶片症状分类 叶腐型(急性型) 叶斑型(慢性型) 叶枯型(落叶型) 次生型
(2)枝梢症状分类 分慢性、急性两种。 (3)果梗症状 枯蒂型 (4)果实症状分类 分僵果型、果腐型两种。
炭疽病—急性型
炭疽病—慢性型
炭疽病—落叶型
炭疽病-枯蒂型
枯蒂型
柑桔炭疽病
1、发生为害与病原 (1)柑桔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世界上柑桔生 产国几乎都有分布; 病菌传播途径广,传染迅速,危害严重,顽固 难防,被列入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 (2)病原: 属黄单胞菌属,为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桔致病型。
柑桔溃疡病
脐橙溃疡病
溃疡病为害各品种状
柑桔溃疡病
2、发生特点 (1)病菌主要潜伏在病叶、病梢、病果的病 斑组织中越冬,尤以秋梢上的病斑是越冬的主要场 所,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 (2)翌年春季,温度适宜多雨时,病菌从病 斑中溢出,由风雨、昆虫、枝叶接触和人工操作等 途径传播。
2、发生特点: (1)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2)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枝梢枯 死,僵果和枯蒂落果,枝干开裂,导致树势 衰退,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枯死。 (3)在贮藏运输期间,还常引起果实大 量腐烂。
柑桔炭疽病
2、发生特点: (4)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病叶和病果上越冬; 翌年春季,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侵入寄主,引起发病。 (5)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来自枯死枝梢及病果梗,少数 来自叶片上的病斑。 (6)有潜伏侵染现象。
柑橘黑斑病新病原亚洲柑橘叶点霉生物学特性

柑橘黑斑病新病原亚洲柑橘叶点霉生物学特性罗金水;卢松茂;余智城;林秀香;赖跃先;黄天瑞【摘要】亚洲柑橘叶点霉Ph yllosticta citriasiana是近年发现的侵染柚类柑橘的黑斑病病原菌新种,其生物学特性尚不明确,为此测定了培养基种类、光照、温度、pH值等培养条件对该菌菌丝及分生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病菌在燕麦琼脂培养基和含柚叶汁液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较快,黑暗不利于病菌生长,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菌丝最适生长pH值是6~7,菌落在碱性的燕麦培养基上生长有黄色晕圈,试验研究中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菌丝致死温度为55℃,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期刊名称】《福建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31)002【总页数】5页(P170-174)【关键词】柑橘黑斑病;亚洲柑橘叶点霉;生物学特性【作者】罗金水;卢松茂;余智城;林秀香;赖跃先;黄天瑞【作者单位】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1;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1;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1;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 363001;平和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平和 363700;平和县植保植检站,福建平和 36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柑橘黑斑病,又名黑星病,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病害,该病发生在澳洲、亚洲、美洲、非洲等世界各地柑橘产区,为害果实造成商品价值降低 [1-2]。
人们对该病病原菌的认识经历了数次变更。
1899年,McAlpine首次报道该病病原菌的无性态,认为是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的桔果茎点霉Phoma citricarpa [3]。
1948年,Kiely报道发现了病原菌的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球座菌属的桔果球座菌Guignardia citricarpa [4]。
1973年,Van der Aa 报道病原菌无性态是柑橘叶点霉Phyllosticta citricarpa,而不是桔果茎点霉Phoma citricarpa [5]。
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五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们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类植物上最常见的病虫害之一,由细菌引起。
该病主要表现为新梢黄化、叶片卷曲和落叶等症状。
为了防止柑橘黄龙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管理: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减少病源的传播。
2. 薄荷喷雾:使用0.1%浓度的薄荷精油进行喷雾,可以抑制病菌繁殖。
3. 适宜施肥: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增加柑橘对病菌的感染。
4. 自然控制:培养天敌如赤眼蜂,帮助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二、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为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为叶子上出现灰绿色的小斑点,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叶片。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方法:1. 合理水肥管理:保证水田中的水分充足,同时合理施肥,增加水稻的抵抗力。
2. 轮作休闲:种植其他作物,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较高抗病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
4. 农药喷洒:及时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稻瘟病的发展。
三、苹果黑星病苹果黑星病是苹果树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
该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的小斑点,严重影响果实质量。
以下是预防和控制苹果黑星病的方法:1. 锯除病枝:在发现感染症状的树枝上,及时进行锯除,以免病菌传播。
2. 喷洒药剂:在病害发生季节,定期喷洒具有防治效果的农药。
3. 调整树冠结构: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菌滋生的环境。
四、玉米斑枯病玉米斑枯病是玉米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下面是防治玉米斑枯病的方法:1. 早期防治:在玉米生长初期,定期检查玉米叶片,一旦发现病斑,立即喷洒合适的农药。
2. 深作深埋:在玉米种植后,对病株及时进行深埋,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3. 防虫治虫:加强对叶螟等玉米害虫的预防和治理,降低病害发生的机会。
蜜柚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蜜柚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作者:陈合荣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4年第12期陈合荣(华安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福建华安363800)摘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蜜柚作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星病已经危害到整个蜜柚的经济价值,减少黑星病危害蜜柚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蜜柚;黑星病;防治作者简介:陈合荣(1960.7-),男性,汉族,中专学历,农艺师,任职于福建省华安县经济作物站。
随着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的变化,华安县蜜柚种植面积已超4000hm2,黑星病是华安县蜜柚的常见危害,危害程度也日趋严重,因此做好蜜柚黑星病的综合防治,也应提到整个蜜柚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华安县广大蜜柚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的必克难题。
1黑星病的症状与发生蜜柚黑星病又称黑斑病,病原菌为柑橘叶点霉。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及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翌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孔口溢出,借风雨传播。
蜜柚黑星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生于果实生长期,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发病,果实成熟期爆发。
其果实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3mm,红褐色至黑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中部凹陷,病斑上面有小黑粒,为分生孢子器,病斑一般限于果实表皮,在果实贮运期该病仍可持续发展。
2黑星病的综合防治蜜柚黑星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掌握病害的防治时期和药剂使用周期。
黑星病的防治应该提早在花期和幼果期施用杀菌剂预防,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好黑星病的综合防治,具体措施是:(1)选无病苗种子种植,尽量做到种苗出圃苗健康无病叶。
(2)做好柚树的修剪工作。
每年都要进行冬季修剪,剪除病虫害枝条、弱细枝条和重叠枝条,增强通风透气以及光照作用。
(3)加强肥水管理,做到合理施用氮、磷、钾和中量元素钙、镁、硼肥,并且喷施锰、铁、锌、钼、铜等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柚树的抗逆能力,增强树体的营养平衡,提高柚树对黑星病等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柑橘果实外观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其对策

柑橘果实外观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其对策作者:沈兆敏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8期一、柑橘果实外观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1. 虫害影响①蚧类。
不少介壳虫为害柑橘都会影响果实外观。
矢尖蚧为害果实,使果面布满介壳且不着色,影响果实外观。
柑橘粉蚧的雌成虫和若虫常群集在柑橘叶片背面和果蒂处吸食汁液,在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时使果实脱落,诱发煤烟病。
糠片蚧使果实被害处出现绿色斑点,虫体分泌的蜜露会诱发煤烟病。
黑点蚧为害果实,在果实的受害部位产生黄斑。
褐圆蚧为害果实后,使受害部位有凹凸不平的斑点,影响果实外观质量。
黄圆蚧为害果实,使受害处四周形成显著黄边或黄斑。
网纹绵蚧常在果实和果梗上取食,受害处出现褪绿黄斑。
②螨类。
螨类中不少害螨也影响柑橘果实外观。
柑橘锈壁虱,又名锈螨、锈蜘蛛,俗称铜病,主要为害幼果,其成、若螨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果实汁液,在果皮被害处形成黑色,严重时会造成落果,叶片变成锈色。
侧多食跗线螨为害幼果后果皮呈细线状开裂,后期愈合成龟裂状疤痕。
③其他虫害。
蓟马为害柑橘幼果后在果蒂周围出现银白色环状疤痕,影响果实外观质量。
柑橘恶性叶甲成虫取食幼果后使果实产生疤痕,甚至脱落。
麻皮蝽为害果实后会使果实出现畸形,被害部位常木栓化。
蜗牛为害果实时将果实咬成大小不一的小洞,影响外观,还使果实味淡、略有涩味,失去食用价值。
2. 病害影响①黑斑病。
黑斑病又称黑星病,是目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质量最主要的病害。
该病可为害果实、新叶、新梢和枝条,尤其是对果实外观影响极大。
受害果实的症状分黑斑型和黑星型。
黑斑型:果面上初生淡黄色或橙色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大病斑,直径1~3毫米,中部稍凹陷,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甚至扩大至整个果面。
黑星型:在接近成熟果实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灰褐色、略凹陷,生有少量黑色小粒状的分生孢子器。
柑橘抬高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技术问题及对策

柑橘抬高栽培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技术问题及对策柑橘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由于其美味多汁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在柑橘的栽培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注意并及时处理。
本文将针对柑橘抬高栽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对柑橘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柑橘抬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1.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柑橘生长期间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柑橘黑星病、柑橘黄龙病、柑橘潜叶蛾等。
如果病虫害防治不到位,会导致柑橘叶片枯黄、果实畸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 营养不良柑橘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或者不平衡,就会导致柑橘生长迟缓、果实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叶子变黄、枯萎等情况。
3. 水分管理不当柑橘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如果水分管理不当,就会导致柑橘生长逐渐衰弱,叶片干枯、果实裂纹等现象。
4. 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抗逆性不足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柑橘植株容易出现脱水、萎蔫等情况,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柑橘抬高过程中的对策1. 加强病虫害防治在柑橘生长期间,要定期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或者生物防治措施。
要注意保持柑橘生长环境的整洁,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对于柑橘植株来说,及时进行营养调理和施肥是非常重要的。
可根据柑橘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施用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平衡。
3. 精细管理水分在柑橘的生长期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植株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注意避免积水和过度干燥的情况发生。
要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避免根系过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4. 提高抗逆性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提高柑橘植株的抗逆性,比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强根系的保湿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