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第八讲 英汉篇章结构比较

But most importantly ,China possesses a five thousand-year-old history, innumerable historical relics left over from the past, priceless pearls and jewels, historic and scenic sites, palaces and edifices of superb architecture—all of which can take your breath away. So,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China is a dreamland for tourists.
例如: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 .(1) 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 .(2) 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 .(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英汉段落意义连贯比较
But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Ind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us a lot of benefits. We are enjoying them, but we are also suffering from a lot of troubles: water pollution, noise and green-house effect. For example, cars pollute the air, crowd the citie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heart diseases because we don’t have to walk anywhere any more.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本文根据喻体联想意义的异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喻进行语用对比, 并在此对比的基础上, 以语用等效的翻译原则为指导, 提出了在英汉比喻性语言的翻译中应采取的相应的处理方法。
标签:喻体;联想意义;语用意义;语用等效1. 引言大约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诗学》和《修辞学》中多次提到了隐喻的构成方式和修辞功能。
之后,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一直是传统修辞学的研究重点。
20世纪70年代后期,欧美学者对隐喻的研究达到高潮。
自此,隐喻从传统修辞学的研究对象逐渐成为众多学科,如语言学、哲学、语用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翻译学、符号学、外语教学等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说明了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意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不可低估的作用。
虽然我国历史上没有系统的隐喻理论,但中国历代的文学精品中充满了精彩的隐喻,历代先哲和学者有关文学和语言的论述中也不乏对隐喻的真知灼见。
鉴于汉英两种语言在地理、习俗、政治、宗教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我们只有从语用和文化角度加以对比,才能真正比较全面地发现隐喻的构成和使用特点,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从而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
2. 隐喻的英汉语用对比2. 1 地理环境引起的语用差异语言来源于自然。
多彩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不同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独特语言。
例如,英国是个岛国。
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航海和水产的隐喻,如“He is all at sea”(他浑然不知所措),“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等。
而汉族世代在大陆上生活,在翻译这一类的隐喻时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对等的关于航海和水产的隐喻。
地理环境不同,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也受到影响。
同一自然现象在东西方人眼里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2.2 生活习惯引起的语用差异不同的生存环境会带来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也会在各自的语言尤其是在隐喻中体现出来。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

英汉修辞对比与翻译作者:苗勤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8年第07期【摘要】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方法,但由于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不同,二者在修辞手法上也存在着差异。
本文借助大量实例对英汉修辞进行对比分析,接着探讨了英汉修辞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英汉修辞;对比;翻译【作者简介】苗勤,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一、引言修辞是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的表达效果具有独特的作用。
修辞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活泼优美、新颖独特,加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是提高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
二、英汉修辞的差异性首先,从语言及文字形式角度看,英语是表音文字,是由26个字母构成的,属于印欧语系;汉语是表意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汉藏语系。
其次,从词汇及读音角度看,英语是具有一定的规律的重音语言,注重简洁和理性,反对文字堆砌,即使同一个词重音位置不同,这个单词的词性及词义都会不同,甚至一个词可以有多种意思,因此很难做到词的对称和音韵的齐整。
汉语是一种具有严谨的四声系统的声调语言,音、形、义可以统一于字上,结构上易于整齐划一,利于工整对仗。
再次,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英语是综合性语言,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达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
汉语是分析性语言,词汇基本上无形态变化,主要靠词语、词序及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最后,从修辞角度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人民有着不同的民族历史、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这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会有不同。
比如在中国楚汉战争时期,用“四面楚歌”来比喻四面八方到处受敌,陷入了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境地。
而说英语的国家没有这个典故因此没有这个成语。
又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经常用于含有贬义的词语中,如挂羊头卖狗肉、狗腿子、痛打落水狗、好狗不挡道、狗咬吕洞宾等。
而由于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文明,狗在游牧民族的眼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英汉修辞对比

He picks up his hat and his confidence. 他捡起了帽子,也重拾了信心。
分类
·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23
A
He had a blue heart and coat.
·名词和动词的搭配
He took the oath and his seat.
• 西方rhetoric一词可以指“修辞学”也可指“修 辞”。
• 中国“修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修辞学” 则是现代才有。
7
A
(二)、
•英汉修辞发展对比
8
A
西方修辞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 古典修辞学 (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两个时 期,公元前500年到公元400年)
➢ 中世纪修辞学(从罗马帝国覆亡到文艺复 兴,公元476年到公元1416年)
➢ 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 (15,16世纪) ➢ 新古典主义修辞学 (17,18世纪) ➢ 19世纪修辞学(西方修辞学低谷期) ➢ 现代新修辞学
9
A
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 先秦时期: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 ➢ 两汉时期:中国修辞思想的成熟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期。 ➢ 隋唐时期: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延续期。 ➢ 宋金元时期: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再延续期
·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 他一屁股坐了下来,椅子吱吱嘎嘎地响着, 好像是在抗议似的。
22
1.4 Syllepsis 一笔双叙
A
朗文字典的解释:在这种修辞格中,一个词在一
个句子里和两个或更多的词产生同样的句法关系, 但意义不同。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与翻译
英汉变异修辞比较是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由于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导致的修辞手法表达上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汉变异修辞比较及翻译:
1.比喻
英文中,比喻多使用“like”、“as”等介词,而中文中则使用“像”、“如同”等词语。
比如:
•英文:She was as quick as a fox.(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
•中文:她像狐狸一样灵敏。
1.拟人
英文中,拟人化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由,比如将物品、动物等赋予人类的特征。
中文中则相对较少使用,但也有类似表达。
比如:•英文:The flowers danced in the
breeze.(花儿在微风中起舞。
)
•中文:微风中,花儿舞动着身姿。
1.反语
英文中,反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强调语气的变化来达到反语的效果。
中文中也有反语的使用,但是表现形式不同。
比如:•英文: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who gives up
easily.(我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
•中文:我可不是那种容易放弃的人。
1.借代
英文中,常常使用借代,将事物代替人物进行描述。
中文中也有类似表达,但使用较少。
比如:
•英文:The sun smiled down on us.(阳光对我们微笑着。
)
•中文:太阳微笑着照耀着我们。
总之,英汉之间存在很多的变异修辞,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结构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修辞表达。
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和表达方式来进行恰当的转化和表达。
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

英汉辞格对比与翻译作者:周园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8期内容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辞格方面有许多不同,也有许多共通之处,由于两种语言包含的修辞手法繁杂,大类小类各有几十种,本文重点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意象、语义及结构三方面的修辞格进行对比,涉及比喻、夸张、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来展现这两门语言在辞格上的异同点,并在辞格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翻译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辞格修辞手法对比翻译辞格一般指修辞手法,也叫做“修辞格”、“辞式”等,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可以“使语词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
在古言中,修辞与人的修业相联系,并不是如今所指“修辞”之意。
在语言学演变至今,修辞在现代汉语中所指的文辞或修饰文辞,修辞学也成为了语言中相当重要的部分。
“修”在现代汉语中意指修饰,“辞”指的是言词,修辞即修饰言论,而修辞手法则是应用在各类文体,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2.1意象上的辞格借用古诗词中的意象概念,对辞格的意象方面加以分析。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的实际存在事物,传递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意象上的辞格有比喻、拟人、通感等,在本文中仅将比喻辞格作为重点来分析。
2.1.1比喻(1)汉语的比喻比喻也叫“打比方”、“譬喻”,这种辞格使用本质不同、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作比方的事物称为喻体以及连接两者的关键词,也是比喻修辞的标志——比喻词。
在汉语中,比喻通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明喻和暗喻有较为明显的比喻标志,而借喻则不出现本体。
明喻即本体和喻体中间用比喻词连接,三部分结构组成清晰,例如:“破晓来临,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
暗喻中间缺少比喻词连接,甲乙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此前提缺一不可,通过前后的意象来体现比喻内涵。
例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英语专八翻译中常用修辞手法(2)

英语专八翻译中常用修辞手法(2)9.Euphemism 委婉,婉辞法婉辞法指用委婉,文雅的方法表达粗恶,避讳的话.例如:1>.He is out visiting the necessary. 他出去方便一下.2>.His relation with his wife has not been fortunate. 他与妻子关系不融洽.3>.Deng Xiaoping passed away in 1997. (去世)10.Allegory 讽喻,比方(原意“寓言”)建立在假借过去或别处的事例与对象之上,传达暗示,影射或者讥讽现世各种现象的含义。
英文解释:an expressive style that uses fictional characters and events to describe some subjectby suggestive resemblances; an extended metaphor 摘自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程》一书这是一种源于希腊文的修辞法,意为"换个方式的说法".它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具有双重性,表层含义与真正意味的是两回事.例如:1>.Make th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表层含义:趁着出太阳的时候晒草真正意味:趁热打铁2>.It's time to turn plough into sword.表层含义:是时候把犁变成剑11.Irony 反语反语指用相反意义的词来表达意思的作文方式.如在指责过失.错误时,用赞同过失的说法,而在表扬时,则近乎责难的说法.例如:1>.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早上没有时间观念还真是一件好事啊(真实含义是应该明确早上的时间观念)2>"Of course, you only carry large notes, no small change on you. "the waiter said to the beggar.12.Pun 双关双关就是用一个词在句子中的双重含义,借题发挥.作出多种解释,旁敲侧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幽默.滑稽效果.它主要以相似的词形.词意和谐音的方式出现.例如:1>.She is too low for a high praise, too brown for a fair praise and too little for a great praise.2>.An ambassador is an honest man who lies abroad for the good of his country.3>.If we don't hang togethe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13.Parody 仿拟这是一种模仿名言.警句.谚语,改动其中部分词语,从而使其产生新意的修辞.例如:1>.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nor in a year.2>.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to be avoided.3>.If you give a girl an inch nowadays she will make address ofit.14.Rhetorical question 修辞疑问(反问)它与疑问句的不同在于它并不以得到答复为目的,而是以疑问为手段,取得修辞上的效果,其特点是:肯定问句表示强烈否定,而否定问句表示强烈的肯定.它的答案往往是不言而喻的.例如:1>.How was it possible to walk for an hour through the woods and see nothing worth of note?2>.Shall we allow those untruths to go unanswered?15.Antithesis 对照,对比,对偶这种修辞指将意义完全相反的语句排在一起对比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1>.Not that I loved Caese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more.2>.You are staying; I am going.3>.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16.Paradox 隽语这是一种貌似矛盾,但包含一定哲理的意味深长的说法,是一种矛盾修辞法..例如:1>.More haste, 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2>.The child is the father to the man.(童年时代可决定人之未来)三岁看大,四岁看老。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PPT共90页

பைடு நூலகம்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英汉修辞方式对比及其翻译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 applying for several jobs , because I don’t really want to have all my eggs in one basket .
4. Far fouls have fair feathers. 远处的鸟羽毛更美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5.When wine sinks, words swim. 酒后说胡话 6.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Perfection. (Lexus Auto) 7. Shanghai is a city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布局或是突出重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
音韵修辞格(phonological rhetorical devices)
Onomatopoeia 拟声 Alliteration 头韵 Assonance 类音/中韵 Consonance 尾韵
Onomatopoeia
拟声又称为“摹声”,指模仿客观世界的各 种声音,以实现语言表达的直观性、生动 性和形象性。如:
Alliteration (双声/头韵)
在汉语中,双声是指前后紧密相连的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 “伶俐、惆怅、玲珑、斑驳、仿佛、忐忑。
在英语中,alliteration(头韵)指重复两个或多个单词开头的音节 (主要是辅音,还包括元音、字母、辅音连缀等)。
如:
A. 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 shore. B. Marriage makes or mars man. C. Lovers live by love, as larks live by leeks. D.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E. 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 F. Many a man, many a mind. G.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H. Death pays all debts.
2. We rubbed the doors, and scrubbed the floors,
assonance
Spend a dime, save you time. ( appliance ad.) 花费点点,时间多省! Haste makes waste. 速速则不达 Creditors have better memories than debtors. 债主的记性比债户强。
assonance
We are marching backwards to the glorious age of the 16th century when bigots lighted faggots to burn the men who dared to bring any intelligence and enlightenment and culture to the human mind.
assonance
英语的assonance(译为“准押韵、类音”)指两个 词的元音相同,而其后的辅音不同。它指一句 话或一个诗行中间,有两个或多个的词具有相 同的元音(不同于诗行的尾韵,尾韵常常出现在 诗行的最后一个词)如:
1. Great boast, small roast. 光打雷,不下雨。
1) Jane’s uncle is an old fox,up to all kinds of evils. 简的叔叔是个老狐狸,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2) After that long talk,Jim became the sun in her heart. 那次长谈之后,吉姆成了她心中的太阳。
Onomatopoeia
The chicken clucks.(小鸡咯咯。) The pig grunts.(猪咕噜。) The cock crows (bellows).(公鸡喔喔。) The goose honks.(鹅咯嘎。) The horse neighs.(马嘶嘶。) The cricket chirps.(蟋蟀啾啾。) The sheep bleats.(羊咪咪。) The shake hisses(蛇嘘嘘。) The pigeon coos.(鸽子咕咕。)
词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Simile明喻
Pun双关
Metaphor暗喻 Metonymy借代 Synecdoche提喻
Euphemism委婉语 Oxymoron矛盾修饰法 Zeugma扼式修饰法
transferred epithet移就
Personification拟人
the Hun soldiery plodding on like a swarm of crawling locusts. (Churchill, .W S.) 我也看到一大批呆头呆脑、训练有素、唯命是从的、 凶暴残忍的德国大兵,像一群蠕动着的蝗虫蹒跚前 进。
Alliteration (双声/头韵)
原文拟声词进行灵活处理,或省略不译, 或增添原文没有的拟声表达。如:
Onomatopoeia
1.The crowd began to hiss and boo him for his unsportsmanlike conduct, but he sat, unmoved. (London, J. The Mexican) 他的行为没有一点运动风范,观众中开始有 人发出“嘘”声和“呸”声,可他仍然一动 不动。 2.丁当的铃声响着,卖冰激凌的车子来了。 The jingle of bells announced the arrival of the ice-cream truck.
Presently there came the click of high-heeled shoes.
高跟皮鞋声咯噔咯噔地传了过来。
Onomatopoeia
模仿人的情感或动作的声响: bang(砰)、jingle (丁当)、clang(当当)、clap(啪啪)、grunt (咕 噜)、 mumble(咕哝)、giggle(咯咯)、chuckle (咯咯),等等。
hyperbalogy)
简单而言:比喻(汉语俗称“‘打比方”)是将 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其中一个为参 照,对另一个进行描述或解释。比喻一般 可分为明喻( simile )、暗喻( metaphor )、借 代/转喻(metonymy),提喻( synecdoche ) 四大类。
Alliteration (双声/头韵)
1. His great gaunt figure filled the cabin door. 他高大枯瘦的身形塞满了木板小屋的门。 2.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ing pepper. 皮特.派特咽下了一口腌菜用的胡椒粉 3. I see also the dull, drilled, docile, brutish masses of
明喻(simile)
明喻中,本体、喻体、比方词都出现。汉语 的比方词有:(好)像(似)、似乎、仿佛、比(就、 正)如、如……、·一(一)样、……(一)般,等等。 英语的比方词有:like , as , as if, as... as , as though , seem,等等。如: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像一朵浮云独自漫游。
Onomatopoeia
3. In others the monologue of a scold, the rattling of dice, a lullaby, and one crying dully; above him a banjo tinkled with spirit. 另外的屋子里传来独自的咒骂、掷般子声,催眠 曲和哭泣抽噎;楼上却有起劲的五弦琴声。 此例中,原文的拟声词rattling , tinkle在汉语译文 中均没有体现,仅用“声”来表示具体的声响。
Falstaff : I am as poor as Job , my lord , but not so patient .
福斯塔夫: 我是像约伯一样穷的, 陛下,可是却没有 他那样的好耐性。(注:约伯(Job)《圣经》中的人 物, 以忍耐贫穷而著称的圣徒。)
暗喻 (metaphor)
暗喻又称 “隐喻”, “隐比”, “暗比”,是比明喻更 进一步的比喻, 是一种凝缩性的比喻,或者说是不 露痕迹的比喻。 暗喻使本体和喻体关系更密切, 融成一体, 语言更精练, 语义更含蓄 。暗喻的 本体、喻体都出现 ,或者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 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同或相等, 相类的。 比喻 关系不用比喻词表示, 而是暗含在一般的句子结 构中, 所以叫暗喻 。它的形式是 A 是 B。
模仿动物的声响: The bird twitters (trills).(鸟儿吱吱。) The crow caws.(乌鸦呱呱。) ( The crows caw when the
moon goes down) The bee buzzes.(蜜蜂嗡嗡。) The donkey brays (驴子嘟嘟。) The bull bellows.(公牛哞哞。) The duck quacks.(鸭子嘎嘎。) The cat purrs (mews).(猫儿喵喵。)
修辞与翻译
英语修辞格
音韵修辞格 (phonological rhetorical devices) 利用词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 语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语义修辞格主要借助语义的联想和语言的变化等特
点创造出来的修辞手法。 句式修辞格(Syntactic rhetorical devices ) 句子结构上的修辞格主要是指通过句子结构的均衡
我们正在大步倒退到光荣的16世纪时代,那时候有偏 执狂的人点燃树枝去烧死任何敢于给人类带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