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

1.检疫监管: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2.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内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5.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6.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7.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

8.动物疫病: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限时检疫:

11.植物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12.植物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3.出境动物:是指我国向境外国家或地区输出供食用、种用、养殖、观赏、演艺、科研实验等用途的家畜、禽鸟类、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水生动物、两栖、爬行、野生和实验动物。

4.过境动物产品:指经陆路、水陆、航空运输从我国口岸入境,经我国同一口岸更换航班或轮船运往第三国或地区动物产品等。

5.检疫出证: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理结果,签发相关单证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的法定程序。

6.检疫审批:按检疫法规定,进境植物、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7.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8.现场检疫: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9.动物检疫:运用法律和行政的强制手段,禁止一切带有危险性动物疾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输入,以保护本国农牧业的生产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

10.紧急接种: 发生动物传染病时,为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域尚未发病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通常应用高免血清或血清与疫苗共同接种。

11.传播媒介:指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其他生物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总称。

12.动物产品检疫:指商检局对动物产品及野生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工作。

13.国境检疫:对出入国境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动物检疫。

14.净化检疫:亦称疫区检疫,指在国内某地发生规定的检疫对象流行时进行的检疫。是在已发现疫情流行

的情况下进行检疫。

15.临场检疫:能够在现场进行并得到一般检查结果的检疫方法,通常以家畜流行病学调查法和兽医临诊检查法为主,其特点是能够亲临现场进行,简便快速,可得出一般检疫结果。

16.感染:病原体侵入生物机体并生长繁殖,引起机体病理反应的过程。

17.植物检疫: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18.动植物检疫法规:为了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而限制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物品的生产、流通或储存、或人员的正常活动,并建立检疫出证体系的官方规定。

19.A类疫病:指超越国界、具有非常严重而快速的传播潜力,引起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

20.B类疫病:指在国内对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具有影响,并在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影响的传染病。

21.植物有害生物: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即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的种、株系或生物型。

22.动物检疫学:应用动物医学得到各种诊断技术检查法定的动物疫病,并采取防止传播措施的一门应用科学。

23.致病力(致病性或病原性):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一般认为,致病力的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速度、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病原体能否产生特异性毒素。

24.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毒力和致病力的差别在于毒力强调的是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比例来表示。

25.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

填空题

1.动物疫病是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验讫标志——包括(验讫印章)和(检疫标志)。

3.“检疫”的英文词为“quarantine” ,有隔离的含义。检疫的最早萌芽出现在14世纪中叶的欧洲。

4.对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品,应贯彻(预防为主)和(就地处理)的原则。

5.非洲大蜗牛也称为褐云玛瑙螺,主要危害草本、木本、藤本100多种植物。

6.(松材线虫)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其主要通过(天牛)携带扩散性4龄幼虫飞出病树在健树上补充营养取食传播。

7. 香蕉穿孔线虫主要危害对象是(芭蕉属植物),其寄生部位是(植物根部)。

9.(地中海实蝇)属于一类检疫对象。

10.OIE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1.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病菌的转播形式(玉米种子带菌和昆虫带菌)。

12.梨火疫病最初在(美国)发现的。

13.蚕豆的染色病毒的危害对象是(豆科植物)。

14.柑橘黄龙病的传播途径是(柑桔木虱)。

15.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总负责部门是(检验检疫总局)。

16.猪瘟和猪丹毒都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红斑,区别是:猪瘟形成的红斑指压会退色而猪丹毒的则不会。

17.IPPC是由FAO(国际粮农组织)制定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对全球的植物检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SPS是《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OIE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1. 疫病预防通常采取包括隔离、检疫和封锁等措施不让传染源进入目前尚未发生该病的地区。

2.凡属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制定的(检疫证明)、(验讫标志),即为法定的检疫合格的证明标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法》规定全国动物检疫对象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并公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进境动物检疫对象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5.我国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有15种;二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有82种。

6.对供体动物已经无法实施产地检疫的动物产品如原毛、生皮等,可使用以销化检的手段后,出具检疫证明。

7.早期动植物检疫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强行禁止贸易或引进的方法来预防危险性动植物疫情的传入。

9. 出境检疫一般提前60天报检,如不需进行隔离检疫则提前天报检。

10. 欧洲于19世纪30年代从南美洲的秘鲁引进马铃薯进行种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侵入。

11. 动物检疫的原则是依法实施、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促进生产,有利流通和预防为主,检疫与经营相分离。

12.橘小实蝇属于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类检疫对象。

13. 检疫许可的主要作用是避免盲目进境,减少经济损失、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和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赔偿。

14.检疫处理的主要方式有:退回、销毁处理、除害处理、扑杀、截留、封存、禁止进出境等。

15.马铃薯甲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风、气流和水流。

16.松突圆蚧主要危广东的松林植物,其传播是依靠初孵幼虫未进入固定阶段随风雨、流水、动物和人类的生产活动。

17.假高梁原产地是地中海地区。

18.微甘菊对乔木植物造成严重威胁。

19.美国白蛾是一种运对树木等植物危害严重的昆虫,其检验检疫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植物检疫和做好虫情监测。

20. 早期的检疫只是用于控制人类传染病的传入和扩散,即卫生检疫。

21.鱼的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主要感染鲑鳟鱼类,死亡率达90%~100%。

22.马伊氏锥虫病的是由虻和厩蝇起机械传播作用,同时也可通过注射器械进行传播。

23.鲤春病毒血症是病毒引起的鲤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常有出血斑点、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胀和肠炎。

24.野兔热是一种由土拉热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25.从实施检疫的基本方法出发,植物检疫可分为(全面检疫/日本)和(针对性检疫/中国)两种类型;

26.根据有害生物发生的情况、危害性和经济重要性,有害生物可以区分为(限定性有害生物)和(非限定性有害生物)两种类型;限定性有害生物可以区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7.口蹄疫的特异性症状: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主要感染哺乳动物的(偶蹄目)。

28.动物临诊检疫原则:先休息后检疫,先群体检查后个体检查。

29.常见的检疫性杂草:豚草、菟丝子属、毒麦、列当属和假高梁。

30.流行病流行的形势有散发、地方流行、流行性、大流行。

31.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检验检疫结果,对不合格的检疫物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

32.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33.动物传染病一般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亚慢性)和(慢性病例)。

34.现场检疫的内容有(查找验物)、(三观一查)。

35.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

36.检疫处理一般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理)。

37.影响流行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38.动物宰后常见的组织器官的变化主要有(淋巴结的变化)、(肉品性质的变化)、(全身性组织的变化)、(内脏器官的变化)。

3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植物病原真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性植物病原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40.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和诱集法。

41.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42.动物疫病一般检查方法:流行病学诊断法、临床诊断法、病理学诊断法、病原学诊断法、免疫学诊断法和采用血清学诊断。

简答:

1.简述产地检疫和预检的作用?

答:便入发现疫情,结果更为准确;简化检疫手续,加快商品流通;保护货主利益,避免更大损失;加强部门合作,增进检疫交流。

【何为产地检疫?其优点是?其意义?其要求?】

答:产地检疫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生产基地或来源之地的种子、苗木、其它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全生产过程的严格检验。优点:对于内检来说,产地检疫是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有些植物病毒难诊断,产地检验方便、可靠,病毒症状明显;可在无实验室的情况下进行;检疫速度较快,节省时间,在短期内可以得出结论;可将检疫对象控制在调运之前,能有效防止其扩大蔓延,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意义:①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②防止疫病进入流通领域;③减轻对贸易检疫、运输检疫的压力,减少贸易损失;④是控制动物疫病的治本措施,是做好整个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要求:在植物产地检疫过程中,要求产地所产出的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必须确保无病虫携带,不定期地实行防疫措施;每年对畜禽进行某些疫病的定期检疫;对引进种畜禽,必须隔离一定时间,经检疫确认无疫病后才能使用;售前检疫;运前检疫和确定检疫。

2.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

答:主要包括5个步骤:(1)供试材料登记;(2)初步检验与处理;(3)饲养或栽培合格的材料;(4)生长期检验与处理;(5)出证放行。

【简述隔离检疫的必要性和作用?】

答:必要性:①动物疫病或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期和免疫应答反应期,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发病或无症状;②动物在运输途中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性;③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到达一新地后存在新猖獗现象,以及生理小种和毒系的分化现象。作用:①有助于解决现场检疫的后续检疫问题;②避免或减少检疫中的漏检问题;③进一步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④更有效地控制管制性有害生物的输入或输出。

3. 国际动植物检疫的5种基本类型及其代表国?答:环境优越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发达国家大陆型:美国、加拿大;经济共同体型: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大陆型:中国、印度、智利、南非;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香港。

4. 植物检疫除害处理方法和技术?

答:(1)物理处理方法,热处理、低温处理、辐照处理、微波处理;(2)化学除害处理方法,熏蒸处理、其他化学处理方法;(3)植物病毒的脱除处理技术,热处理脱病毒、茎尖培养脱病毒、微芽嫁接脱病毒、化学处理脱病毒。

5. 有害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答:有害生物,是指能对人类的利益造成损害的生物,或者应该说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可分为限定的有害生物和非限定的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又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6.动物检疫的特点及手段,程序?

答:特点: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

手段:禁止进口措施;检疫审批;实施检查和检验;隔离检疫;检疫处理;检疫监督;疫情监测与预警。程序:报检;现场检验(临床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

7.进出境动物检疫程序?

答:进境动物检疫许可的申请;境外产地检疫;报检;进境现场检疫;隔离检疫;实验室检疫;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检疫处理;资料的收集和保存。

8.动植物检疫的对象?

答:进境、出境、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铺垫材料;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及进境拆解的废旧船舶;有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或合同约定应实施检疫的货物、物品。

9. 发现一类疫病时的处理手段?

答: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要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10.动物疫病的概念及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答:概念: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环节:①传染源。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②传播方式和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③易感动物。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

11.肉品检疫中动物宰前和宰后检疫的意义、方法、概念和措施?

答:宰前检疫:(1)意义:有利于加工出高质量的白条肉或光禽,还可减少因患病畜禽给屠宰加工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及时发现患病畜禽,防止疫病扩散,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可以检出宰后检疫是难以检出的疾病;能及时发现疫情,从而尽快控制疫病,保障畜牧业的发展。(2)方法:群体检查、个体检查、静态观察、动态观察和饮食状态观察。(3)概念:

(4)步骤:第一步,入场验收(验讫证件,了解疫情;视检畜禽群,病健分群;逐只检温,剔除病畜;个别诊断,按章处理。);第二步,住场查圈;第三步,送宰检疫。

宰后检疫:目的在于发现患有疫病或有碍于公共卫生的其他畜禽的胴体、脏器及组织,继而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害的畜禽产品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确保肉类食品的卫生质量。(1)意义: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使肉品安全全程监控的重要环节。(2)方法:准宰、急宰、缓宰、禁宰。(3)概念:(4)步骤。

12.隔离试种检疫的概念和意义?

答:隔离试种检疫是将拟引进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与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经过在生长期间的观察和多种手段监测、检验,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后处理的一项检疫监管措施。隔离试种检疫对于确保材料所引进的材料不会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a:隔离试种检疫可以避免“审批单”建议要求和入境口岸检验检疫的盲目性;b:可以克服口岸检疫技术的局限性。

1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念和阶段?

答: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或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始;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14.动物检疫的风险和评估过程?

答:过程包括:风险分析、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评估过程包括:传入评估、发生评估、后果评估和风险预测。

15.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和寄生虫症状有?

答:(1)人畜共患病:①炭疽:常见临床表现是败血症;②口蹄疫: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烂斑);③布氏杆菌病:以生殖器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状为特征;④结核病: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⑤沙门氏菌:多引起败血症、肠炎、孕畜流产,对人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急性肠炎;⑥狂犬病: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以局部或全身麻痹;⑦钩端螺旋体病: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水肿等;⑧流行性乙脑炎:大多呈隐性感染。

(2)寄生虫:①旋毛虫病:寄生于肠道;②棘球蚴病:寄生于肝肺及其他器官中,压迫周围组织使之萎缩

和功能障碍;③猪囊尾蚴病;④弓形虫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⑤细颈囊尾蚴病:急性出血性肝炎和腹膜炎症状。

1、简述杂草定义及类型。

杂草:长在农田的非目标性植物。(1)寄生性杂草:直接危害农作物,(2)恶性杂草:抢占农作物生存空间、危害生态环境,(3)病虫害的桥梁寄主杂草,(4)转基因植物演变的杂草。

2、生态入侵防治对策?

答:加强检疫,截获有害外来物种;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建立预警机制及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建立和加强对外来物种引种的风险性评估制度;开展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研究;积极开展对有害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研究;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新的生物防卫道德规范。

3、植物病原真菌检疫检验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答:直接检验;过筛检验;比重检验法;染色检验法;洗涤检验法;保温萌芽检验;分离培养检验;核酸技术。

4、杂草的鉴定程序?

答:取样—营养器官观察、解剖和记录—繁殖器官观察、解剖和记录—初步确定类群—查阅工具书或工具软件—进一步对照、确定种类、作好记录—处理样品和标本保存、待以后复查和鉴定用。

5、植物检疫的意义?

答:(1)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3)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4)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5)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6、专职植物检疫员任职条件?

答:(1)具有助理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或者虽无职称而具有中等专业学历、从事植保工作3年以上技术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2)热爱植物检疫事业,熟悉植物检疫法规和业务,遵纪守法,忠于职守,有一定的思想和政策水平;(3)必须严谨从事植物检疫工作;(4)身体健康,能坚持工作。

7、一般病虫害调查与产地检疫的区别?

答:(1)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了解病虫发生规律,给生产提供指导性防治策略;后者是检查有无发生危险性病虫,检查后须提供《植物检疫证书》。(2)对象不同:前者是生产中常见的,为害严重的病虫;后者为危险性病虫;(3)规程不同:前者是无严格规程;后者有章可循,有严格的时间、程序、方法,强调的是统一性。(4)完成人员不同:前者任何生产单位和个人,后者为检疫机构的专业人员。(5)服务方式不同:前者可有或无报酬,后者有专门规定的收费。

8、近代的五界系统:(Whittaker,1969)将细胞生物分为哪五界,并请例举实例?

答:(1)原核生物界:无真正细胞核的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绿藻,立克氏体,菌原体,类菌原体。(2)原生生物界:单细胞,有核,孢子虫等。(3)菌物界:吸收异养 (真菌、粘菌)(4)动物界:吞噬异养。(5)植物界:光合自养。

9、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方法?

答:血清学方法、噬菌体、试剂盒、脂肪酸分析和Biolog测定、甲基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法。

10、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

答: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学检测技术、血清学检测技术、物理方法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

11、昆虫成虫干制标本的制作过程?

答:(1)标本的软化;(2)针插标本;(3)确定昆虫标本的高度;(4)针插标本使用的标签;采集标签、鉴定标签;(5)展翅和整姿。

12、杂草的扩散与传播方式?

答:(1)依靠植物自身的特殊机能而传播;(2)借助风力传播;(3)借助水力传播;(4)借助动物的活动而传播;(5)人为的传播。

13、确定本地种和外来种的标准的依据?

答:(1)化石证据:从更新世时期有无化石连续存在。(2)历史证据:历史文献记录的引种为外来种。(3)栖息地:局限于人工环境的种可能是外来种。(4)地理分布:物种出现地理上不连续时,暗示可能为外来种。(5)移植频度:被移栽到多个地方的物种可能是外来种。(6)遗传多样性:外来种在不同地方间其遗传差异出现均质性。(7)生殖方式:缺乏种子形成的物种可能是外来种。(8)引种方式:解释物种引进的假说合理可行,说明物种是外来种。(9)同寡食性昆虫的关系:取食外来植物的动物少。

14、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

答: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表现在(1)生态适应能力强。主要表现在:遗传多样性高,抗逆性强,生态位广;种子可以休眠以保证在特定时期萌发;能产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具有能够刺伤动物并引起动物反感的棘刺等;能寄生在其他植物体上;植物的光合效率高。(2)繁殖能力强。主要表现在:能通过种子或营养体大量繁殖;世代短,能在不利环境下产生后代;植物的根或根茎内有大量营养贮存,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种子的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短。(3)传播能力强。主要表现在:有适合通过媒介传播的种子或繁殖体,传播率高;种子较小,难于清理,可随风和流水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善于与人共栖,容易通过人类活动被传播。

15、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它的途径有哪些?

答: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的植物,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并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植物。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1)人为有意引种,作为经济物种、药物、牧草或饲料引入或作为观赏花卉或树木的等。(2)无意间带入,随人类交通工具带、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随人类的旅游、建设过程带、随船只携带等。(3)自然扩散,外来入侵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凭借风或动物的力量实现自然传播;也可以先在周边国家归化,然后再通过风力、水流、气流及动物等因素实现自然扩散。(4)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的释放。外来植物入侵的途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相互交叉的,有些植物可能是经过一种以上的途径侵入的,而且在时间上也可能是多次输入,最终完成入侵并得到迅猛发展。

16、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答:(1)威胁生物的多样性,表现在: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破坏是持久的、长期的。(2)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豚草类的花粉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每年同期复发,病情逐年加重,严重的会并发肺气肿、心脏病乃至死亡。

(3)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来入侵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外来杂草使作物减产,破坏园林生态体系,增加管理或控制成本。

17、影响转基因作物品种商业化的主要因素?

答:(1)安全性问题,即转入的某一特性对最终产品使用的影响,特别是作为食品,对人体有无不良影响;(2)重组 DNA的移动性,即这种 D NA是否会转至其他作物或杂草,因而引起环境及生态问题;(3)对其他农业措施的后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及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等;(4)公众的接受性,即心理因素。

18、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检测方法?

答:(1)形态标记。形态标记是指在杂种后代中那些可被直接观察到的性状,一般是参照双亲的特征,根据杂咱后代的表现情况,来确定杂种后代中是否有外源基因导入。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提供直接的结果,但标记数少、多态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影响。(2)细胞标记。即细胞学鉴定,通过对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带型和核型分析以及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的观察,来检测外源基因。具体包括:杂种细胞学、核型及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分带等。该检测是最经典的方法,但工作量大,费人才。(3)生化标记。是利用电泳等技术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酶等进行鉴定。特定的基因型决定了蛋白质的特定组成,因此,不同种、属所特有的蛋白质组成能够反映出该种、属的基因型。具体包括:贮藏蛋白分析法、同工酶分析法等。该检测设备简单,试剂价格低廉,但标记数目有限。(4)分子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与性状间的紧密连锁关系为基础的遗传标记,能够稳定遗传,且遗传方式比较简单,是性状基因的真实反映,能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不同组织DNA进行检测分析。具体包括: RFLP技术、RAPD技术、FISH技术等。该检测

结果可靠,但仪器、试剂都较昂贵,其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以上四种标记方法是检测外源基因重要的遗传标记形式。各种遗传标记形式都有其局限性,在检测外源基因时,可根据研究条件、研究目的及研究对象,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将几种标记结合起来使用,其结果相互印证,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9.新兴的温氏集团公司为了发展奶牛的养殖事业,计划从新西兰进口200头奶牛,请从疫程序动物检的角度设想,分析该公司需要办的手续和必须获得的单证是什么?

答:(1)检疫许可,领取单证:引进单位提供有关证明和说明材料后,到当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领取许可证申请表;报请批准:引进单位填写申请表后报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审批;批准输入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根据申请和待批物进境后的特殊需要和使用方式,填发许可证,标明批准的数量、检疫要求、进境口岸、许可证有效期等,并委托有关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核查和监督使用。(2)检疫申报,委托报检员填写报检单,然后将报检单、检疫证书(由输出国家或地区的官方检疫机关出具)、进境许可证、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等单证一并交给检疫机关。(3)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疫人员首先查验各类相关单证,然后目测奶牛健康状况并采集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进口奶牛需检测我国所规定的动物一、二类危险性传染病、寄生虫病。(4)检疫处理,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结果以及相关规定对检疫物作出处理,假如奶牛检出一类疫病,连同其同群的奶牛全部退回,或全群扑杀并销毁尸体;若检出二类疫病,患病奶牛退回或扑杀并销毁尸体;检出其他疫病,根据危害程度做除害处理。(5)检疫出证放行,进境口岸检疫机关根据检疫或除害处理结果,判断奶牛合格后,签发检疫通关或在运单上加盖检疫放行章,准许进境。必须获得的单证:检疫许可证、报检单、检疫证书、进境许可证、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检验检疫通关单等.

20.如何进行动物的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

答:(1)群体检疫:是指对待检动物群体进行现场临诊观察。其目的是通过对动物群体症状的观察,对整群动物的健康状况作出初步评价,并从群体中把病态动物挑出来,做好记录,以待进行个体检查。群体检查时以群为单位,一般将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批的动物划为一群,或将一圈、一舍的动物划为一群。一般采用是先静态检查,再动态检查,后饮食状态检查的方法,即所谓的“三态”检查法:①静态检查。检疫人员深入圈舍、车、船、仓库,在不惊扰畜禽的条件下,仔细观察动物在安静状态下的表现;②动态检查。静态检查后,将动物哄起或在卸载后往预检圈赶的过程中观察,先看动物自然活动,后看驱赶活动。观察其起立姿势、行动姿势、精神状态和排泄姿势。③饮食状态检查。检查饮食、咀嚼、吞咽时的反应状态和动物在进食后或进食期间一段时间内的活动状态。三种方法检查后发现异常表现或症状的动物,都应标上记号,以便隔离和进一步进行个体检疫。(2)个体检疫:是指对群体检疫中检出的可疑病态动物进行系统的个体临诊检查。其目的在于初步鉴定动物是否患病、是否为检疫对象,然后在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疫。一般对在群体检疫中无病的动物也要按5%~20%抽样作个体检疫,若个体检疫发现患病动物,应再抽检10%,必要时全部进行个体复检。个体检疫方法一般包括①视诊;利用肉眼观察动物的外部表现,要求检疫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系统的检查经验。②触诊;利用手触摸感知畜体各部的性状。③听诊;利用听觉器官或借助听诊器检查动物各器官发出的声音。分直接听诊法与间接听诊法。④检查“三数”;即体温、脉搏、呼吸数,“三数”是动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常数,其变化可提示许多疫病。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动物疫病: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 植物有害生物: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生物。 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发生,或已发生但分布未广并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动植物检疫:为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菌瘿:由细菌及其他真菌寄生所引起的植物体部分异常发达而形成的畸形器官或异常组织,是菌瘤的一种。 产地检疫:是动植物及产品在国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预检:产品出入境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隔离检疫:在由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隔离场所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对有关检疫物实施检疫的过程。 动物检疫(目的,实施者,怎么实施,特性):为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和流行,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由法定的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标准和方法,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一类动物疫病: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动物疫病。 急宰:是指屠宰动物宰前检疫确认为患无碍肉食卫生的一般性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并有死亡危险时,进行的紧急屠宰。 冷宰:畜禽因各种原因死后所实行的屠宰叫冷宰。 横死:牲畜因意外的原因导致死亡时,叫横死。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法制性、技术性、预防性、国际性。 动物检疫程序:检疫许可,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出证放行。 检疫许可的作用:(1) 避免盲目输入,减少经济损失; (2) 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 (3) 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 检疫申报的基本手续:报检员首先填写报检单,然后将报检单、检疫证书、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等单证一并交检疫机关。某些检疫物需要提前进行检疫申报,例如种用大动物及其精液、胚胎需提前30d报检;小动物等需提前15d报检;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需提前7d报检。 现场检疫主要针对:运输及装载工具,货物及存放场所,携带物及邮寄物等 动物性样品的实验室检测主要内容:确定动物性样品是否感染以及感染何种检疫性动物疫病。主要方法:病原检验、血清学检验和病理学检验等。 除害处理技术:①熏蒸处理,②辐照处理,③高温处理和低温处理。 产地检疫与预检的区别:(1) 主管部门不同,(2) 针对的原产地不同,(3) 针对的疫情不同。 产地检疫与预检的作用:1、便于发现疫情,结果更为准确 2、简化检疫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3、保护货主利益,避免更大损失 4、加强部门合作,增进检疫交流 隔离检疫的作用:(1)必要性:①动物疫病或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期和免疫应答反应期,②动物在运输途中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性,③某些植物有害生物到达一新地后存在新猖獗现象,以及生理小种和毒系的分化现象。 (2)重要性:①解决现场检疫的后续检疫问题,②避免或减少检疫中的漏检问题,③进一步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度,④有效地控制管制性有害生物的输入或输出。

动植物检验检疫

绪论 第一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概念 1.动植物检验检疫:指借助于立法和法规对来自疫区的可疑动物、动植物产品以及其他应检物品,实行强制性的检查和处理,以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从而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保证人体健康的活动。 2.缩写 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3 有害生物定义及其分类 指对人体健康、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害的生物。 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 物 —— 1)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签约方不应对这类有害生物采取植物检疫措施。 2)限定的有害生物:指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没有广泛分布,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或者正在被官方进行管制的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指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4.动物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为动物疫病。 5.植物:活的植物及其器官,包括种子和种质。 6.植物产品:未经加工的植物产品(包括谷物)或它们加工后的产品,产品本身或在加工它们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的风险。 7.动物: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如畜、禽、兽、蛇等。 8.动物产品: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等。 9.检疫物(限定物):指要求进行检疫措施的任何植物、植物产品、包裹、容器、运输工具、土壤、贮藏地和任何能够隐藏和传播有害生物的微生物、物体和材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国际运输的地方。 第三节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特点 1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四个基本特征:预防性、法制性、技术性、国际性。 2 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 1)自然环境优越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2)发达国家型:美国、加拿大 3)经济共同体型:欧盟(如法国、意大利、英国等)

动植物检验检疫

第一章 1、什么是动植物检疫及目的? 是指在防止检疫性动物检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目的:⑴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 ⑵保护农渔林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 ⑶出尽国际及国内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2、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 ⑴自然环境优越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 ⑵发达国家型:美国和加拿大 ⑶经济共同体型:欧盟 ⑷发展中国家型: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美洲和非洲 ⑸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和香港 3、检疫操作规程: 报检、现场检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评定、证书签发 4、进境动物风险分析原则 以科学为根据;执行或者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透明公开和非歧视原则;、不对国际贸易构成变性限制 5、进境动物检疫程序 ①进境动物检疫许可证的申请②境外产地检疫③报检④进境现场检疫⑤隔离检疫⑥实验室检疫⑦检疫结果的判定和出证⑧检疫处理⑨资料的收集与保存 第二章动物检验检疫技术 1、病料采集:⑴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 ⑵采取病料的所用容器:均需灭菌后使用,无菌操作 ⑶解剖前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剖检 ⑷取材时间要早,最好不超过6小时 ⑸为了提高病原微生物的阳性分离率,应根据不同疫病,相应的采取其脏器内容物。在无法估计是某种疫病时,可进行全面的采取。 2、病毒采集原则:病毒离活体后在室温下很容易死亡,故采德捡材应尽快送检;病变组织则应保存于50%的甘油缓冲盐水中,或4℃/-2℃ 3、病毒分离培养:动物接种培养、鸡胚培养、组织细胞培养 4、凝集反应:指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量的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一定时间后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聚物。 5、琼扩试验: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凝胶内扩散二者相遇。在此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 6、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第三章检疫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传染病: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寄生虫病:是指由寄生虫对宿主的严重侵袭而引起的疾病。 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动物检疫学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动物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由国家法定的检验检疫监督机构和人员,采用法定的检疫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项目、检疫对象和检验检疫标准以及管理形式和程序,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2、检验检疫样品:检验检疫中取自动物、动物产品等检疫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检疫物或环境有关检疫状况的材料或物品。 3、检疫许可:又称检疫审批,是在引进动物、动物产品、种质材料等检疫物时,引进单位或个人应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引进的检疫程序。 4、检疫申报:简称报检,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检疫程序。 5、检疫风险:是指动物疫病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随动物、动物产品等检疫物由输出地传人输入地的可能性及其对输入地生产、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的潜在危害。 6、检疫监管:是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检疫机关对输入、输出地动物产品的养殖、生产、加工、存放、转运等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的检疫措施。 7、肉的成熟:当肌肉僵直达到最大程度之后,在适当温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肌肉开始变得柔嫩多汁、具有弹性,风味和适口性也大大改观,食用价值提高,这个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8、肉的自溶:是指肉在酸性环境及较高温度条件下储藏,组织蛋白分解酶活性增强,使组织蛋白发生自家分解的过程。 9、宰前检疫:也称宰前健康检查,是屠宰加工前对屠畜实施检验检疫,以评价其是否适于屠宰,其肉品是否适合食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10、宰后检疫:是应用兽医病理学和实验诊断学知识,对屠畜禽胴体和内脏等副产品等进行卫生质量鉴定。 简答题 1、样品采集的一般原则:(1)及时采样:一般采集未经治疗动物的样品;对濒死动物可扑杀采样;患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动物,应尽可能立即采样。(2)合理采样:不同疫病的需检样品各异,应尽可能按圈定的疫病侧重检样。(3)典型采样:采样时尽可能选取症状典型的病例和病变明显的组织器官。(4)无菌采样:采样器械及器皿要灭菌处理;进行尸体剖检同时需采集样品时,则应先采样后检查。(5)适量采样:一般不得少于检验需要量的3呗,以供复检和留样备查。(6)安全采样:一要做好采样人员的安全防护,二要防止造成病原体污染环境或逸散扩散,以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7)正确盛样:采样时应一种样品一个容器,容器必须完整无损,密封且不漏液体。(8)迅速送样 2、白肌病与白肌肉的区别:(1)白肌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后肢的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偶然见于前肢的臂三头肌、三角肌和心肌,是一种肌肉的变性和坏死过程,主要形成原因与缺乏维生素E、元素硒和饲养管理不当及环境因素有关。发生病变的肌肉呈白色条索和斑块状,常常可波及大块肌肉。不可食用。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

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 一、填空题 1历经几百年来,各国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带有各自特色的动植物检疫类型,一般划分 为环境优越型、发达国家大陆型、经济共同体型、发展中国家大陆型、工商业城市型共5种基本类型。 2、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检疫除害处理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高温_ 处理和低温处理等。 3、请列出4种检疫性杂草:菟丝子、毒麦、假高粱、列当_ 4、动植物检疫具有的4个突出的基本属性为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和综合性__________ 5、国际上常用的熏蒸剂有10余种,请例出3种:溴甲烷、磷化铝、环氧乙烷等。 6、隔离检疫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饲养或_________ 料、生长期检验与处理和出证放行5个步骤。 7、检疫处理是检疫机关根据检验、检测的结果以及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对检疫实施 处理的法定程序,其主要方式包括退加处理、销毁处理和除害处 ____________ 8、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包括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______________ 9、在检疫性植物病原物中,可划分为检疫性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类群。 10、植物检疫三要件包括植物检疫机构和人才、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科学技术;出发点和归宿为“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益;主要对象是“危险性有害生物”;以法规为依据;执法是专门机构;是由一系列措施所构成的“综合管理体系”。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预防性;法制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国际性;管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运检疫程序:申报;报检;检疫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复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离方法包括:直接解剖法、简易贝尔曼漏斗法、Fen wick漂浮器分离法、浅盘法、卡勃(Cobb)过筛分离法。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昆虫采集网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四类:捕网、扫网、水网、刮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诱虫灯常见的种类有箱式诱虫灯、悬挂式诱虫灯以及幕账流动式诱虫灯。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生昆虫的采集方法包括观察法、网捕法、搜索法、击落法、诱集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根据杂草生活周期和习性分类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寄生植物、肉质植_____________ 物。 二、名词解释 1、动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并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切活动。 2、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3、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间或省内进行调动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4、隔离检疫:将进出境或国内调动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动植物检疫答案_题目

选择: 1、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类别不包括(D) A检疫性植物病原物B检疫性动物C检疫性杂草D检疫性林木 2、检疫性甲虫的种类数占进境植物检疫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___A___ A 70% B 50% C 30 % D 10% 3、下列是进境植物检疫性甲虫一类(C) A、双钩异翅长蠹 B、椰心叶甲 C、棕榈象甲 D、稻水象甲 4、甘薯黑斑病,1937年从日本传入辽宁(c),至1945年该病已蔓延到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陕西等甘薯产区,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这种病害至今仍在各省、市为害。 A沈阳B鞍山C盖平县 D 徐州 5、(A)的成虫把卵产在果实上,幼虫在果实内部取食为害,可引起细菌等感染,造成落果或整个果实腐烂。该虫以其分布和寄主之广,繁殖力之高,危害程度之大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农业害虫之一 A地中海实蝇B菜豆象C稻水象甲D椰心叶甲 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英文缩写(c) A、FAO B、IPPC C、PRA D、SPS 6、下列关于动植物检疫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动植物检疫具有法制性、预防性、国际性、综合性。 B.动植物检疫是卫生检疫中的一种。 C.我国的动植物检疫类型是发展中国家大陆型。 D.检疫会阻碍对外经济贸易。 7、以下不属于检疫对象的是(C) A.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 B.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原木。 C.美国进口的玻璃杯。 D.荷兰进口的鲜花。 8、下列不属于动植物检疫基本属性的是(D) A.法制性 B.预防性 C.国际性 D.强制性 9、外来入侵种的入侵过程是(C ) A.传入→潜伏→定殖→扩散→暴发 B.入侵→定殖→潜伏→扩散→暴发 C.传入→定殖→潜伏→扩散→暴发 D.潜伏→定殖→扩散→暴发→衰败 10、下列不属于外来入侵种危害的是(B) A.破坏生态平衡 B.增加物种丰富度 C.加速物种灭绝 D.影响国际贸易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重点带答案.

1、病料采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在采取病料前必须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何种疫病作出初步诊断。 (2采取病料所用容器、手术器械都应事先消毒,确保无毒,采样时应无菌操作。 (3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 (4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 (5如果动物已死亡,有特殊要求 2、病料采集和运送时使用的器械是如何消毒的?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 30min 。 器皿 (玻制等经高压灭菌或干烤灭菌;或放于 0.5%~1%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 10min ~15min ; 软木塞和橡皮塞置于 0.5%石碳酸水溶液中煮沸 10分钟 载玻片在 1%~2%的碳酸氢钠水中煮沸 10min ~15min ;水洗后用清洁纱布擦干, 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 一般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 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 3、病料的采取方法中不同动物采血部位分别是什么? 大的哺乳动物可选用颈静脉或尾静脉采血,也可采胫外静脉和乳房静脉血。毛皮动物小量采血可穿刺耳尖或耳壳外侧静脉, 多量采血可在隐静脉采集, 也可用尖刀划破趾垫 0.5cm 深或剪断尾尖部采血。 啮齿类动物可从尾尖采血,也可由眼窝内的血管丛采血;

兔可从耳背静脉、颈静脉或心脏采血。 禽类通常选择翅静脉采血,也可通过心脏采血 4、病料的采取方法中采血的方法是什么? 对动物采血部位的皮肤先剃毛 (拔毛 , 75%的酒精消毒,待干燥后采血; 采血可用针管、针头、真空管或用三棱针穿刺,将血液滴到开口的试管内。禽类等的少量血清样品的采集,可用塑料管采集。用针头刺破消毒过的翅静脉, 将血液滴到直径为 3mm ~4mm 的塑料管内,将一端封口 5、一般组织病料的保存中细菌检验材料是如何保存的? 将采取的器脏组织块,保存于灭菌液体石蜡、饱和氯化钠溶液或 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液体装在封闭的毛细管或试管运送。 寄送肠道时, 先清除肠内粪团, 用灭菌盐水清洗后, 置于盛有上述保存剂的试管中即可。粪便可移入灭菌容器中寄送。 6、指出一般组织病料的记录、包装和运送方法 送检样品的记录 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有一式三份的送检报告, 一份随样品送实验室, 一份随后寄去,另一份备案 送检样品包装和运送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 24h内的放在 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 24h 内不能运送的,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 7、什么是 A 分区划线法和 B 连续划线法?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一、名词解释 1.检疫监管: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2.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内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4.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5.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6.产地检疫:是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7.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 8.动物疫病: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9.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是以生物的或者其它科学的和经济依据,确定一种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度的评价过程。 10.限时检疫: 11.植物疫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未广的情况下,对发生了这一有害生物的地区,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地区传播扩散,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 12.植物保护区:是指在某一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为了防止其被污染或被人为传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而划定,并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3.出境动物:是指我国向境外国家或地区输出供食用、种用、养殖、观赏、演艺、科研实验等用途的家畜、禽鸟类、伴侣动物、观赏动物、水生动物、两栖、爬行、野生和实验动物。

动物检疫检验学期末考试

动物疫病 一、名词解释4个 出入境动物检疫:出入境动物检疫是指进出我国国境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口岸动物检疫机关实施的检疫。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临床检查的方法:又称临诊检查法,即应用兽医临床诊断方法,对动物进行群体检疫和个体检疫,以分辨病健,并得出是否是某种检疫对象的结论和印象。 沉淀试验: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血清、组织浸出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参与下,经一定时间的作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利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同补体结合,把含有已知浓度的补体反应液中的补体消耗掉使浓度减低,以检出抗原或抗体的试验。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样的渗出物。剖检时可见喉部、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和糜烂。 鸡产蛋下降综合症:是由禽腺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以鸡产蛋率下降为特征的的一种传染病。 鸭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 二、选择17个、填空30个、判断10个、问答5个、综合分析题2个 ※动物检疫的特点:动物检疫具有预防性、法规强制性、技术性强和国际性4个基本特征。 根据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法律规定,我国动物检疫分为出入境检疫和国内检疫两大类。 产地检疫检验实施报检制度,是在动物离开饲养地之前进行的检疫检验,目的是确保不会有病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动物疫病指的是危害或可能危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任何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类动物疫病(17种):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 病毒的分离方法: (1)细胞培养:用分散的活细胞培养称细胞培养。 (2)动物试验:这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培养方法。 (3)鸡胚培养;用受精孵化的活鸡胚培养病毒比用动物更加经济便捷。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1)流行病调查与分析(2)临床检疫技术(3)病理学检查 (4)病原学检查(5)免疫学检查法 我国1956年消灭的第一个疫病:牛瘟 绵羊痘和山羊痘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动植物检验检疫 复习题

动植物检疫旨在防止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或确保其官方控制的一起活动。 检疫申报指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 A类疫病指超越国界,具有非常快速的传播能力,能引起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病。 B类疫病指国内对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具有影响,并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明显影响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指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及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相互关联的人和脊椎动物的疾病,又称人兽共患病。 动植物检疫法规主体与客体主体指从事与动植物检疫相关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依据法规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者。客体是指动植物检疫法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行为、物和非物质财富。 检疫许可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定程序。 风险管理研究风险发生和变化规律,评估风险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现场检疫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产地检疫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在国内省(地)间或省(地)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期间于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建立时间1945 总部所在地意大利罗马 IPPC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存放于FAO总干事之处的多边条约,同时也被认为是全球协调植物卫生措施的机构。IPPC是通过与区域植物保护组织和国家植物保护组织进行合作来实施的,由设在FAO植物保护局的IPPC秘书处负责管理。 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WTO的前身,是关于规范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最早签署于1947年WTO 世界贸易组织1995 瑞士日内瓦 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植物有害病原物、检疫性害虫和检疫性杂草。 1.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风险分析步骤:危害确认、风险评估(1)释放评估2)接触评估3)后果评估4)风险计 算)、风险管理、风险交流 2.动植物检疫步骤:1)检疫许可2)检疫申报3)现场检验与实验室检测4)检疫处理5)出证放行 3.动植物检疫的现场检查包括:运输及装载工具、货物及存放场所、携带物及邮寄物 4.动植物检疫法规中行政执法的类型:1)行政检查2)行政奖励3)行政许可4)行政处罚5)行政强制执行 5.《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发布,1992年5月13日修订发布施行,包括:1)调运检疫2)产地检疫3) 国外引种检疫4)紧急防治 6.我国规定的禁止进境物有1)动植物病原体、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2)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和地区有关动植物、 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3)动物尸体4)土壤 7.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防止危害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及扩散2)保护农、林、 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3)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 8.植物性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比重检测、染色检测、洗涤检测、保湿萌芽检测、分离培养与接种检测、 鉴别寄主接种检测、噬菌体检测、血清学检测。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我国规定猪囊尾蚴的检验部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膈肌。 2、家畜屠宰加工过程中摘除的有害腺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畜禽宰前管理的群体检查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大环节。 4、食品中污染物引起的“三致”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腌腊制品的感官检验,一般采取简便易行、效果确实的____、______和_____三步检验法。 6、PSE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畜禽副产品根据其用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白下水”的是()。 A.胃 B.肠 C.脾 D.肺 2、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 A.腌制和发酵食品 B.猪肉 C.牛羊肉 D.鸡肉 3、患下列哪种疫病尸体不需要销毁()。 A.经典蓝耳病 B. 新城疫 C. 猪瘟 D. 口蹄疫 4、肉在不合理保藏条件下组织蛋白酶活性增强而发生的组织蛋白强烈分解的过程称为()。 A.僵直 B. 成熟 C. 自溶 D. 腐败 5、“虎斑心”是()的典型症状。 A.炭疽 B. 口蹄疫 C. 鼻疽 D. 疯牛病 6、猪的全部屠宰过程不得超过()min。 A.20 B. 30 C. 45 D. 60

7、在牛的头部检验中,触摸舌体,观察上下颌的状态主要是为了检测()。 A.牛瘟 B. 炭疽 C. 放线菌肿 D. 口蹄疫 8、引起“骨痛病”的化学物质是()。 A.镉 B. 锡 C. 砷 D. 汞 9、下列不属于再制蛋的是()。 A.冰蛋 B. 皮蛋 C.咸蛋 D. 糟蛋 10、鲜蛋受挤压,使蛋壳局部破裂凹陷,而蛋壳膜未破,称为()。 A.裂纹蛋 B.流清蛋 C.硌窝蛋 D. 贴壳蛋 三、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 2、同步检验 3、家禽净膛 4、食物中毒 5、挥发性盐基氮 四、简答题 1、简述牛羊的屠宰加工工艺。 2、简述腐败肉的特征。 3、简述猪宰后检验的程序。 4、乳品厂常用的杀菌灭菌方法有哪些? 5、河豚鱼外形特征主要有哪些? 6、动物检疫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 试述我国动物食品卫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动物检验检疫学》复习题B 一、填空题 1、宰前检疫中,个体临床检查的方法在实践中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大要领。 2、屠宰污水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3、宰后检疫的处理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 4、黄疸从病理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讲义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考试复习重点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12生物技术动物方向 石永强张万博

1.动植物检验检疫:为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促进农林牧渔个行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有法规的机构,法定的人员,依照国家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定对处境以及国内流通的动植物产品,以及装载容量,包装物和铺垫材料运输工具及运输人员分别实施检查检疫鉴定监督管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2.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属性:法定性,预防性,强制性,权威性,科学性,长远性,综合性,国际性。 3.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效益:①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特别是当经济效益发生重大变化时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③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具有潜在性预防性长远性难逆转性。 4.世界各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类型:1、发达国家性2、发展中国家性3、经济共同体性4、自然环境优越性5、工商业城市型 5.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指为了预防控制扑灭动植物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保护农林中农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法令,对进出境和国内地区间调运植物动物及动植物产品及其他应检物进行检疫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动植物检疫的法规,条例,细则,办法和其他单项规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①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等其他繁殖材料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②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以及其繁殖材料进境的,必须事先提

出审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③携带、邮寄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物主有检疫要求的有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实施检疫④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1)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2)动植物疫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3)动物尸体,例如动物标本(4)土壤。 1982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第一步正式的对外动植物检疫法规。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2.4.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同时废止。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6.《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是1951年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通过的一个有关植物保护的多边国际协议,1952年生效。1979年和1997年FAO分别对IPPC进行了2次修改。 7.《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目的和意义:协议要求缔约国坚持非歧视原则,明确承认每个成员国制定保护人类生命与健康所必需的法律、规定和要求的主权,但是保证这种主权不得滥用于保护主义,不能成为不公正技术性贸易壁垒。原则:促进国家间贸易的发展,保护个成员国、制约动植物检疫对贸易的消极影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的。

A动植物检验检疫学复习资料

1、有害生物:是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2、动物疫病: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统称。分类方法: 4、植物检疫:任何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或使它们处于官方控制之下的一切活动。 5、异常乳:指奶牛在泌乳过程中由于奶牛本身的生理、病理原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乳的成分和性质发 生变化,这种乳称作异常乳。种类:生理异常乳、病理异常乳、化学异常乳、人为异常乳 6、疫区:由官方划定的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 9、限定的有害生物:是指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或者有但没有广泛分布即没有达到生态学极限或者正在被官方进行管制的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重生。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费检疫性有害生物。17、产地检疫:指植物检疫机构对申请检疫的单位或个人所生产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农产品等,在原产地生产期间所进行的检疫检查、检测以及必要时的监督除害处理,并根据检查、检测和除害处理结果出具相关证明的全过程。 21、人兽共患传染病是指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又称人兽共患传染病。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有炭疽、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 10、动物检疫名录:⑴应检物品⑵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⑶禁止进口物品名单 ①动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害虫及其它有害生物 ②来自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动物、动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③动物尸体④土壤 12、家畜固有的传染病:猪瘟、牛瘟、猪丹毒、气肿疽、副结核病、蓝舌病。 13、细菌检验材料的保存:保存于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或3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中,容器加塞封固。 病毒检验材料的保存:保存于50%甘油缓冲盐水溶液或鸡蛋生理盐水中 病理组织学:10%福尔马林溶液或95%酒精中固定,固定液的用量应为送检病料的10倍以上。 14、宰后检验后的处理方式:①适于使用②有条件食用③不可食用 19、检疫程序:①报检②现场检验(临床检疫)③实验室检验④结果评定⑤证书签发 20、水产品的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危害、添加的化学物质(添加剂)危害和环境污染物危害。 22、风险分析过程应当包括: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 2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原则:实质等同原则、个案分析原则、逐步完善原则。 风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个是食用安全性,一个是环境安全性 24、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3大类:检疫性植物病原物、检疫性害虫、检疫性杂草。 11、风险评估:指对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传入、扩散的可能性及其造成危害的评估。 过程包括传入评估(生物学因素、国家因素、商品因素)、发生评估(生物学因素、国家因素、商品因素)、后果评估(直接后果、间接后果)、风险预测 3、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的是否感染特定疫病或是否有传播这些疫病危险的检查以及检查定性后的处理。 25、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28、植物检疫法规:为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或为限制具有潜在经济影响的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而制定的法规,包括制定颁发植物检疫证书的程序的官方规定。 27、检疫处理:指检验检疫机构单方面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即对违章出入境或经检疫不合格的经处境动物和其他检疫物采取的出海、扑杀、销毁、退回截留、封存、不准入境、不准过境等措施。 入境动物检疫处理:现场检疫处理、隔离检疫和实验室检验检疫处理 34、出入境植物检疫基本制度:检疫审批制度、报检制度、现场检验制度、隔离检疫制度、调离检疫物批准制度、检疫放行制度、检疫监督制度。 26、风险管理:研究风险发生和变化的规律,评估风险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等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并选择有效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处理风险,以期用最小的成本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控制方法的选择(风险回避和风险防止)。 (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 宰前检疫分为3步进行:入厂(场)验收、住场查圈、送宰检验 宰前建议的方法:群体检查(静态观察、动态观察、饮食状态观察)、个体检查(看、听、摸、检) 宰前检疫后的处理:准宰、禁宰、急宰、缓宰、死畜禽尸体的处理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 题目:农药残留的检验 指导老师:姜春鹏 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班级:10-01 姓名:贾晓焕 学号:541003040119

农药残留的检验 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多种人工合成化合物被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除虫剂、落叶剂等类农药。农药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我国农药在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上的用量居高不下,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必将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食用安全,严重时会造成消费者致病、发育不正常,甚至直接导致中毒死亡。农药残留超标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贸易。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农作物病、虫、草害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据资料记载中国有害生物为2,300多种,这些有害生物不仅种类多、分布广泛,而且成灾条件复杂,发生频繁。如不进行防治,每年将损失粮食总产量15%、棉花20%-25%、蔬菜25%以上。我国农药每年实际产量约40万吨,仅次于美国据世界第二位,年用量约27万吨,居世界前列。据统计,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平均每年发生病虫草鼠44亿亩次,防治面积为49亿亩次,仅以防治有害生物计算,每年挽回的粮食损失即达6,500多万吨,相当于3.25亿人的口粮(按每人每年200千克计算)。 在生物灾害的综合治理中,根据目前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的水平,化学防治仍然是最方便、最稳定、最有效、最可靠、最廉价的防治手

动物检疫检验检验员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动物产地检疫: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 屠宰检疫:是指对被宰动物所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在屠宰过程中所进行的同步检疫,其中,宰前检疫是对待宰动物进行活体检查;屠宰的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对其胴体、头、蹄、脏器、淋巴结、油脂及其他应检疫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 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疫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所在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 疫区:是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和交通等因素。 疫区:是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和交通等因素。 猪、牛、羊出栏数:指育肥出售和自食的头数,包括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猪出售数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能繁母猪:是指达到生殖年龄而专门留作繁殖用的母猪。 胴体重:指屠宰后除去头蹄下水(大牲畜及羊还去皮)后带骨肉的重量,兔禽胴体肉产量按屠宰后去毛和内脏后的重量计算。 抗体滴度:能够使病毒凝集红细胞的现象完全受到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 二、选择题 1.补体结合实验的阳性结果为()

A.出现沉淀 B.出现凝集 C.溶血 D.不溶血 答案:D.不溶血 2.不能用作病毒体外中和实验的是() A.病毒的易感动物 B.病毒的易感鸡胚 C.病毒的易感细胞 D.病毒的非易感动物 答案:D.病毒的非易感动物 3.酶标抗体技术中的底物为() A.过氧化物酶 B.DNA酶 C.铁蛋白 D.过氧化氢 答案:D.过氧化氢 4.无毒炭疽芽孢菌苗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A.肌肉注射 B.皮内注射 C.皮下注射 D.气雾免疫 答案:C.皮下注射 5.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山羊、绵羊臀部肌肉注射的剂量为() A.4ml B.3ml C.2ml D.1ml(含菌50亿)答案:D.1ml(含菌50亿) 6.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常用的接种方法是() A.皮下注射 B.皮下或肌肉注射 C.气雾免疫 D.滴鼻点眼 答案:B.皮下或肌肉注射 7.环境中有机物质存在对消毒效果影响是() A.增强 B.不变 C.增强或不变 D.降低 答案:D.降低 8.运载过一般传染病动物车、船等残留物应处理的方法是() A.冲洗 B.清扫 C.深埋 D.发酵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教学大纲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时:36 理论:36 实验: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保证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植物检验检疫基本情况,以及其与进出口食品安全关系。通过学习,初步知晓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国际国内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基本情况。 2 通过实践课程掌握和了解一些基本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操作技能。三理论教学大纲几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钱局)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概况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内容 三、动植物检验检疫国际国外现状 三、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现状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验检疫(2学时王处) 一、国际相关组织介绍 二、WTO/TBT-SPS与动植物检验检疫 三、农业协议 四、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标准、公约等。 第二章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依据(2学时钱局)

一、动植物检疫法 二、卫生检疫法 三、食品卫生法 四、商品检验法 五、我国出入境动植物产品的准入程序要求 第三章植物检疫的科学依据(4学时白) 一、外来有害生物的生态学基础 二、外来有害生物的定义及分类 三、有害生物的风险评估 四、风险预警 五、外来有害生物的控制 六、相关植物检疫技术 第四章植物检验的科学依据(4学时汪) 一、植物源性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 二、控制和防范植物源性食品的危害的国内外法律法规要求 三、体系要求 四、残留监控 三、相关技术要求 第五章我国主要现行植物检疫措施(4学时杜海华)一检疫性植物有害生物的确定 二入境植物检疫 三出境植物检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