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煤电公司三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三软煤层回采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

榆 林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YUL I N UNI VERS I T Y
NO V . 2 0 l 3 V0 1 . 2 3 No . 6
三软煤层 回采巷道矿压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
刘玉卫 - 一 , 秦 国留 , 黄克军 ’ , 李红 行 , 商铁林 , 张艳 丽
’3 ・巷 道原 始宽 度为 3 .
由计算确定锚杆的间排距为 0 . 6 5 m。
( 3 ) 金属 钢筋 网
7 m, 巷帮高度为 1 . 3 m, 拱高度为 1 . 8 m。
3 . 2巷道 围岩松 动 区域 的确 定
由于 巷 道顶 板 岩层 松 软破 碎 , 选 用 金属 网来 加
别为 6 3 m m和 2 5 m m。
析确定 了三软 回采巷道锚 网( 索) + u型棚支护参数。经过现场试验 , 表明该支护方案能有效控制三软
煤 层 围岩巷 道 变形 。 关键词: 三软 煤层 ; 回采巷 道 ; 矿 压 显现 ; 平衡 拱 ; 支护
中 图分类 号 : T D 3 5 3文献 标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3 8 7 1 ( 2 0 1 3 ) 0 6・ 0 0 0 1一 o 4
底 板 变形 1个月 内就 趋 于稳 定 , 顶 底 板平 均 变 形 速 率约 0 . 6 7 mm / d , 近 2个月 才趋 于 稳定 , 两 帮平 均 变
9 8m
带 人式 ( 2 ) 得 巷道 顶 板 极 限 平 衡 拱 高 度 为 : Y 瑚
=
形速率约 1 . 1 m m / d 。两帮和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分
为石灰岩 , 厚度为 1 . 5 5 m, 深灰色 , 隐晶质 , 呈参差状 断口, 含大量腕足类动物化石及碎屑。二 I 煤层顶
三软煤巷支护技术研究

定 的规 律 :
4 7 55 m, . ~1. 平均 8 5 9 4 . m:大 占砂岩 与二 1 9 煤之间 , 局部 发育 一
层泥岩或砂质泥岩 , 厚0~1 . m, 2 偶有炭质泥岩伪顶 。底板 岩 30
如果 主变 1O Vr性 点被击穿 , k [ l 1 零序 阻抗 装将 变为一个有
} : .
限值 , 该值和正序阻抗相 比, 常小 , 非 此时 :
IA " I ̄ K ZI + Z ̄
+ z么 。 。 么
兰 兰基兰孳} —— ~
●
6
EA
,i 6
I “o
Z
—zz +Zz +Z Z =一 l2 l0 2 0
1 . 煤层 巷道 一般在非 均质成层岩层 [ 掘进 , 道两帮 1 l I 巷 同岩一般 是煤 , 其强 度通常 比较 低 , 开巷后在 二次应力 的作用 下, 同岩塑性破坏首先发生在强度最低的巷道两帮和应力集中 的角部 , 随着帮 、 角部位 的塑性破坏 , 其它部位的塑性破坏也逐
二、 三软煤巷 变形破坏特 征
接将主变高压侧 开关拉开 ,不准先 合上主变 lO V中性点接地 行方式 是停用 的 )出现这种情况 , k l , 对主变是极为不利的。通过
刀 闸。
分析可知, 此时高压侧B C 、两相电流将增大, 但小于、了 倍的 / 低压侧电流和高低两侧的三相电压 比断线前稍小一 主变 的l0 VP 点大都装 有放电 问隙 , 电问 隙的选择 负荷电流 , k  ̄性 1 放
( 河南理 工大学能源学院, 河南 焦作 4 4 0 ) 5 0 3 摘要 : 国煤矿软岩巷道 支护 问题是煤矿开采等地下工程维护 中的一 大技 术难题 , 对新义煤矿的现场观 察来看, 我 从 巷道
三软煤层巷道交岔点联合支护技术应用

三软煤层巷道交岔点联合支护技术应用摘要:“三软”煤层顶底板松软、受力易松散破碎、垮落,支护困难、承载能力差,在巷道交岔点支护过程中,巷道支架变形快、变形严重、棚腿容易钻底,维修率高、维修难度大,尤其是现在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加快实现“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大量新设备、大型设备的使用,对巷道交岔点的要求更高,选用合适的交岔点支护方式,对维持矿井的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探讨联合支护技术在“三软”煤层交岔点支护中的应用。
关键字:三软煤层巷道交岔点联合支护技术“三软”煤层由于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围岩稳定性差、承载能力差、煤层裂隙发育,巷道开掘后,围岩受压松散、破碎、垮落,巷道围岩承受很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巷道几何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交岔点的尺寸也就更大。
巷道交岔点处跨度大、应力集中、压力大、空间位置比较复杂且支护困难,造成该处巷道变形快。
火烧铺矿巷道交岔点支护主要以架U型棚并辅以工字钢穿花梁和U型钢抬棚的单一支护方式为主,根据多处工程实践,该支护效果差、巷道变形严重,往往巷道需要多次修复,才能满足使用需要,极大的增加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极大的增加的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极大的延缓了工作面的投产时间。
因此,设计一套可靠的交岔点联合支护方式已变得迫在眉睫。
1、工程概况火烧铺矿23采区231运输石门与231704风巷交岔点位置原采用29U-5000型拱形棚进行支护、其规格为:下宽×中高=5.06m×3.2m,并用该型棚子架设抬棚进行支护、用三组(6根)7m长工字钢架设的穿花梁,由于压力大、支护强度不够,现拱形棚变形严重、巷道顶板下沉、两帮内挤严重。
为满足231704综采工作面设备运输、回采期间回风需要,需对该交岔点进行维修,考虑到17#煤推进慢,预计服务年限为2.5年。
2、交岔点支护设计为吸取原来支护失效的教训,维修时,考虑的方案为增大巷道断面、选用大棚子、增强原来的支护密度,并辅以增强围岩强度来支护交岔点。
论“三软”煤层巷锚杆支护的使用

论“三软”煤层巷锚杆支护的使用摘要:对“三软”煤层巷锚杆支护的应用,是关系到矿井生产安全的大事,必须正确使用巷锚杆支护,才能有效的提高煤矿技术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三软”煤层;锚杆支护;施工管理;效果分析引言煤矿随着采区接替和开采深度的增加,巷区受地压影响逐渐显著,加之“三软”煤层和支护方式选择的影响,部分巷区在掘进期间需要返工维修。
受采支影响后,周岩变突要求:对风门全部实现闭锁,最大限度解决了风门的同时敞开的问题,提高有效风量率,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1 开展巷道和通风线路,确保通风巷道畅通矿井所有通风巷道必须保证完好、畅通无阻,破碎巷道和通风线路,应采取砌碹、支护等措施加以维护,确保井巷失修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以保证通风系统畅通,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如我矿2003年投入资金20万元,安排维修主要巷道1700多米,主要是针对总回风巷断面偏小、巷道昌落等影响通风系统稳定的问题,经巷道维护后,矿井主要通风机负压降低220Pa总进风量增加了360m3/min,系统风阻降低10%,使通风系统进一步合理、稳定、可靠。
2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局部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现场作业有人员的作业安全与健康,也严重影响矿井通风通风系统的稳定。
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从严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全员局部通风安全意识,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质量标准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岗位技能比武考核活动,提高局部通风管理水平。
其次依靠科技进步,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局部通风机,强制使用异径风筒、拐弯风筒,降低通风费用,提高工作面有效风量。
3 加强棚栏密闭管理,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加强盲巷(小眼)棚栏管理,安监员负责包片范围内所有棚栏质量的监督检查,对报废巷道、小眼及时封闭、临时停风或报废巷道,施工队必须及时打上棚栏:对局部难以垮落顶板要采取强制放顶,使通风线路完好、畅通,减少以至杜绝外部漏风,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促进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三软”煤层沿顶巷道锚网支护试验研究

“三软”煤层沿顶巷道锚网支护试验研究
王红卫;户春峰
【期刊名称】《中州煤炭》
【年(卷),期】1998(000)006
【摘要】在郑州矿区”三软“煤层沿顶巷道中进行了锚网支护与矿工钢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锚网支护有更好的适应性,并能节约大量支护费用。
【总页数】2页(P3-4)
【作者】王红卫;户春峰
【作者单位】郑煤集团公司;郑煤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53.9
【相关文献】
1.急倾斜"三软"煤层异形断面巷道r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技术 [J], 卓军
2."三软"厚煤层回采巷道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技术 [J], 郭涛;李鹏飞;周小龙
3.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置换+二次锚网支护技术研究 [J], 夏银彬
4.三软煤层锚网支护托顶掘进技术研究 [J], 周治元
5.三软煤层锚网支护托顶掘进技术研究 [J], 周治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软煤层巷道的支护技术分析

三软煤层巷道的支护技术分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达连河镇154854摘要:在煤矿企业开采作业过程中,很难避免会遇到三软煤层,其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困难煤矿巷道,会对开采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软煤层岩层较弱,构造过于复杂,裂隙发育过程中会影响煤矿的安全。
因此为了防止煤炭开采过程中出现塌陷事故,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确保煤矿的高效开采和生产作业安全。
文中分从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特征入手,分析了三软煤层巷道支护原理,并进一步对三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三软煤层;巷道;特征;支护原理;支护技术三软煤层巷道过于复杂和困难,在当前煤矿企业不断扩大开采强度和规模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三软煤层巷道劫掠问题,保证开采的安全、顺利进行。
因此在实际遇到三软煤层时,需要基于巷道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理的巷道支护技术,以此来保证巷道的稳固性,预防开采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开采效率和作业安全。
1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特征1.1顶板对于三软煤层顶板岩层,其构成中主要以黏土岩、泥岩及碳质泥岩为主。
三软煤层顶板岩层稳定性差,抗压强度低,而且不适宜暴露在外。
三软煤层顶板岩层其是借力裂隙生长,在具体挖掘作业时,会产生相应的压力拱线,易引发安全事故。
1.2煤柱体煤柱体强度和硬度都较高,其对于往上覆的拱压力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而且三软煤层巷道不会出现片帮现象,产生的变形量较小。
但当煤柱体强度和硬度不足时,则会导致巷道两帮分离和相互移近,并导致煤柱体内部失衡,使其出现处于塑性区的情况。
目前我国三软煤层巷道两帮煤柱的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即煤柱体一边实体煤,另一边为采空;煤柱体两则都为实体煤;煤柱体近距离煤层群上方是采空。
1.3底板底板岩层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在作业用水或是岩层水作用下,普遍存在膨胀变形的情况,当底板出现底鼓时,三软煤层巷道底板承受的变形压力较小,巷道支护难度增加。
对于三软煤层巷道底板存在非新水性岩层时,底板弹性释放或是两帮煤柱体不断移近时,底板岩石会出现底鼓情况,无力承载底板的压力。
“三软”煤层、复合顶板下沿空掘巷锚索网支护技术应用

8 0 0 mm; 采 用2 卷 MS K 2 3 3 5 型树 脂锚 固 剂锚 固。 为 实现 主动让 压 支护 , 帮锚 杆 采 用复 合托 盘 : 内为木 托盘 , 规 格 为3 5 0 mm × 2 4 0 mm ×5 0 am汐 r 层 为 金属 托盘 , 规格 为 1 2 0 mm ×1 2 0 mm ×l O mm。 为防 止巷 道底 鼓 , 巷帮 最 下方 的底 角锚 杆 与 巷道 底板 成3 O 。 角布置 。 为 了 防止巷 帮严 重变 形 , 增加 沿 空侧 巷帮 支护强 度 , 沿 空侧 布置 l 排帮锚 索 。 帮锚索 采用 1 5 . 2 4 am × r 6 . O m的高 强度 低松弛 预应 力钢 绞 线 制成 , 采 用3 卷MS K 2 3 5 O 型树 脂锚 固剂锚 固 , 锚 固力 不低 于2 0 0 k N。 在 巷帮 距 底板 1 0 0 0 am处布 置 1 r 排帮 锚索 , 排 距3 0 0 0 mm, 紧贴煤 帮安 设 。 锚索 托 梁用废 旧 1 l #矿用 工字 钢 加工 而成 , 长l 0 0 0 am, r 孔 径1 6 mm。 巷道 支 护如 图2 所示 。 2 . 存 在问题 及 对策 2 . 1合理 层位 的确 定 巷道 跟底掘 进存 在问题 : ①由于 巷道 直接顶 为软 弱复合 顶 板 , 富含节 理 及 弱结 构面 , 一旦破 顶顶板 很难 留住 , 不利于 两巷 的超前 支护管 理 ; ⑦由于 巷道两 帮高 度太 高 , 稳 定性较 差 , 片帮 严重 , 巷道 成 型困难 ; ③破碎 的矸 石造 成 噪炭 夹 矸过 大 , 煤 质下 降。 巷道跟 顶掘 进时 不破坏 复合 顶 板, 但也存 在一 些 问题 : ① 复 合顶 板从综 掘机开 始切割 到永久 支护 未完成前这 段 时间里局 部易 冒落 , 作业过 程 中安 全系数 较低 , ②若锚 杆长 度与复 合顶 板的 厚度 相当 , 日顶板 经揉搓 破坏 后 容易在 锚 固区 外形成 离层 , 需 要加大 锚杆 长度 及锚 固长度 ; ③现 有煤巷 综掘 机 破底 施工 较慢 , 且 影响 综掘 机 正常 的使 用寿命 。 复合 顶板结 构一般 为软 硬岩互 层 , 或有 煤 线及软 弱夹层 存在 , 层间粘 结 力 极低 , 弱 面发育 , 很 容易出 现顶板 离层 , 发生 冒顶事 故。 在开掘 巷道之 后 , 使 巷道 稳定性 大大 降低 。 由于 矿井 复合 顶板厚 度大 , 锚 杆 长度 不能将 其锚 固在上 部 稳 定 的岩层 上 , 加 之矿井 巷道 顶板 5 l 煤层 和其 软弱岩 层 界面上 极易 产生 离层 。 因此必 须 采用锚 索 加强支 护 才可 以发挥 锚 网索 支护的 悬 吊作用 。 2 . 2提 升延 伸率 由于 锚索和 全螺 纹锚 杆的延 伸率 不同 , 致使 迎 头在施 工完 锚杆 后 , 补强 锚 索 支护时 , 造成 局部锚 杆被 压出 , 托盘松 动 , 预紧 力丧失 , 锚杆 支护效 果较 差 , 锚 索 成为 主要 支护 , 造 成 锚索 的破 坏 。 针对 两种 支护材 料延 伸率的 不 同 , 采取在锚 索 托梁的 上方 铺垫 木鞋 等 , 以 增 加锚 索的 延伸 吸收变 形量 , 使 其缩小 和锚 杆之 间 延伸率 的差 距 , 尽量保 持 同 步; 如 果出现上 述锚杆 “ 压 出” 现象后 , 应及 时将 此类锚 杆进行 二次预 紧 。 在现 有 的地 质条 件下 , 将托 梁衬垫 为水平状 态 , 衬垫物 可 以采用硬质 木块 或钢铁 制品 、 以减少 客观上 的 承载力 分解 损失 当托梁 两端接 顶 , 中部 不 实时造 成托 梁的 端 头接 触 , 托梁 的里部 悬空 时, 应将 内部悬 空部分 用木批 等进 行铺垫接 实 , 不仅 可 以增强托 粱的 面接触 , 减轻锚 索的 剪切破 坏 , 同时 又可以增 加其 吸收变 形 , 缓 解 锚索 延伸 率低 的缺 陷 , 从而 提 高其承 载 强度 。 2 3 锚 固力预 紧力 不足 “ 三 径 匹配” 中, 使用 的药卷 为K 2 3 3 5 , 锚索 钢绞 线直径 为 1 5 . 2 4 mm, 采用 与
关于“三软”煤层掘进锚喷支护措施的探讨

关于“三软”煤层掘进锚喷支护措施的探讨摘要:“三软”煤层条件下,顶板安全是制约掘进的主要因素。
郑州矿区所采煤层是典型豫西“三软”煤层,告成煤矿属于豫西强变形“三软”煤层,煤层呈粉末状,疏松易碎。
我矿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锚喷支护水平和掘进水平,进一步提高支护系统的支护质量,以有效控制掉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快速掘进,确保了安全生产。
关键词:“三软”煤层掘进锚喷支护安全管理“三软”煤层指煤矿开采中遇到的软的顶板岩层、软的主采煤层和软的煤层底板岩层,一般情况下,具有三软特征的煤矿煤层和顶底板均为软弱岩层。
煤层裂隙发育,构造复杂。
“三软”煤层容易导致支护系统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降低,当支护系统周围煤层的压力达到支护系统的强度极限时,将导致顶板弯曲下沉,造成煤层上覆顶板破碎,使掘进、回采及顶板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如果遇到复合顶板,因为复合顶板易与上部岩层发生离层,所以复合顶板易发生大面积的推垮型冒顶,给快速掘进、安全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
在“三软”煤层中采用综采、综掘工艺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但是在“三软”煤层中使用综采工艺也可以达到快速掘进,关键在于措施得力,现场执行到位。
一、问题及分析(一)生产组织方面“三软”煤层揭露后极易风化,造成喷浆前巷道的煤壁风化脱落,使部分锚杆失效,导致片帮、掉顶,影响支护效果,甚至可能发生冒顶事故。
(二)施工质量管理方面在煤矿生产施工过程中由于生产施工不到位,造成质量原因导致支护体受到扰动、破坏,影响安全的因素如下:1.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炮眼位置不规范,周边眼没有紧贴岩面且没有垂直于掘进面,巷道成形比较差,超挖、欠挖严重,导致煤壁应力集中使巷道变形、破坏。
2.在掘进施工过程中打设锚杆时,由于煤岩松软和部分巷道高度的制约,且掘进后敲帮问顶时没有除尽悬岩、危矸,产生较大的裂隙,使部分顶部锚杆打设质量差,支护系统的初撑力不足,使围岩脱落,导致煤壁应力集中,锚杆失效,从而巷道变形、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该井 田东 西走 向长 1 . m, 北倾 斜 宽 3 3 3a 35k 南
~
n 。直接 顶 为大 占砂 岩 , 面含 白云 母 片 和炭 质 薄 l 层 膜 , 部 和 下 部 多 为 深 灰 色 炭 质 泥 岩 , 1. 上 厚 1 1~ 1 . 基本 顶 为砂 质 泥 岩 , 部有 细 粒 砂 岩 , 隙 6 8m; 局 裂 发育 , 约 1 . 6m。大 占砂 岩与二 之 间局 部 发 厚 6 8 煤
岩, 局部 有 细 粒 砂 岩 , 隙较 为 发育 , 9 8—2 . 裂 厚 . 09
.
1・
2 1 年第 4 02 期
中 州煤 炭
总第 16 9 期
() 5 加强 回采 期 间 的矿 压 监 测 监 控 工 作 , 片 易
在 回采 过程 中 , 过实 施一 系列 安全 技术措 施 , 通 特别
巷 道 深 部 围 岩 的 受 力 分 布 比较 均 匀 , 移 较 小 。 位 关 键 词 : 软 煤 层 ; 道 支 护 ; 值 模 拟 三 巷 数
中 图 分 类 号 :D 5 T 33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5 6 2 1 ) 4—0 0 ~ 2 10 0 0 (0 2 0 0 1 0
一
工业 场 地 内 , 口标 高分 别 为 +1 9 0 +19 6 井 3 . , 3 .
m, 筒落底 水平 标 高均 为 一3 5 0 m。 回风 立井 位 井 2 .
均 衡运 动 , 使得 巷 道 矿压 显 现 主要 表 现 为 巷 道 围岩 变 形量 增 大 , 变形 时间 延长 , 巷道 维修 困难 。常规支 护 方 式 难 以 有 效 控 制 顶 板 下 沉 和 两 帮 的 强 烈 内
育有 1层 砂 质 泥 岩 , 0—2 3 m。底 板 为 砂 质 泥 厚 .
4k 面 积 约 5 m。 m。 0 k 。矿 井 采 用 立 井 开 拓 , 主 有
收 稿 日期 : 0 1—1 2 21 2— 6 作 者 简 介 :陈跃 朋 ( 9 5 ) 男 , 南 许 昌 人 , 理 工 程 师 ,0 7年 17 一 , 河 助 20 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 , 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 。 现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 拱 工 字 钢 支 护 方 式 能 满 足 新 微
4 支 护 效 果分 析
新 郑煤 电公 司在 1 2 2工作 面 回采巷道 应 用 了 20
微 拱 工 字 钢 支 护 方 式 , 对 支 护 情 况 进 行 了 现 场 观 并
测, 观测 结 果 如 图 4 图 5所 示 。从 两 图 中 可 以看 、
wa ma l t o c itiuto fde p uro d n o k i o dwa se e a d t e diplc me to uro dig r c s as i y s s l,hef r e d srb i n o e s r un i g r c n r a y wa v n, n h s a e n fs run n o k wa lo tn . Ke ywo ds:h e o o l r a wa up si nu rc lsmu ain r t r e s f c a ;o d y s po ng; me ia i l to t
该技 术实 践丰 富 了 回采 工 艺 , 取得 了显 著 的 经济 并 效益 和社会 效益 , 为类 似 条 件 工作 面 的开 采 积 累 了
宝 贵经验 。
支架 进行 多 次 循 环 补 液 , 保 支 架 初 撑 力 符 合 《 确 煤
矿安 全规 程》 定 。 规 ( ) 作面水 仓 和胶 带 运 输 巷水 仓 必须 专 人 看 6工
5 结 语
黄庄 向斜轴 沿 走 向斜 穿 Ⅱ3 1 17工 作 面 2 2m, 8
( 任 编辑 : 责 刘光 雨)
( 接 第 2页) 上
塑性 区是 在巷 道开 挖 以后 围岩运 移及应 力 重新
分 布 的直 接结 果 , 道 围岩 塑 性 区大 小 是影 响其 稳 巷
定性 的重 要 因素 。如 图 3 d 所示 , () 巷道 塑性 区基 本
Ch n Yu p n e ee g
( n n X nh n o l& Elcr o Ld Xiz eg 4 1 4, hn He a ize g C a et cC .,t., nh n 5 8 C ia) i 1
Absr t Th c l e m o 20 r i a e o nz n Co l& El crc tac : e oa s a f1 2 2 wo kng f c fXi he g a e ti Co L d. i s f nd t c a d t u r n s p ri ., t s ot a hik, n he c re t u po t ng meho a o n ur he sa iiy o h oa wa . c r i g t h pp iain o AC fnt fe e e s fwae,he 3 nu rc l t d c n n te s e t t b l ft e r d y Ac o d n o t e a lc to fFL t i ie di rnc ot r t D me ia f sm u ain mo s e tbls ed,h m ei a i ai n r s r h wa are u n he a ay i n t e s tt s t s ma e Ol i lto de wa sa ih t e nu rc lsmulto e eac s c ri d o ta d t n lss O h po e tdaa wa d i
分 软 件 F A 建 立 三 维 数值 模 型 , 12 2工作 面 三 软 煤 层 巷 道 围岩 变 形 规 律 及 应 力 分 布 进 行 数 值 模 拟 研 LC 对 20
究 , 对 现 场 实 测 数 据 进 行 了分 析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用 微 拱 工 字 钢 支 护 方 式 , 道 顶底 板 移 近 量 较小 , 护 并 应 巷 支
帮地段 支架 可增 设 压 力表 , 架前 梁 出现 空 顶 时需 支 用木料 接 实顶板 , 中必 须 安 设 专 人对 工 作 面 液 压 班
是 防治 水措 施 的成 功 应用 , 保证 了工 作 面 快 速推 进 和安 全生产 , 向斜 轴 期 间 平 均 月产 原 煤 5 8万 t 过 . 。
图 5 顶 底 板 变 形 量 观 测
5 结 论
() 1 三软 煤层 巷道 围岩强 度 低 , 动 范 围大 , 松 底 鼓现象 较 为明显 , 中在巷 道底 板两 侧 的区域 , 集 应力 集 中系数不 高 , 持续 时 间较 长 。 但 ( ) 拱 工字钢 支 护 方式 作 用 下 的巷 道 围 岩塑 2微 性 区范 围较 小 , 且 巷 道 表 面 围 岩 向开 挖 空 间 的运 并 移量也 较小 。
立井 回风 的中央分 列式 通 风系统 。该 矿井 主采 的山 西 组二 煤 层平 均 厚 5 5 采 用综 采放 顶 煤 采 煤 . 0 m, 方法 ; 兼采 的二 煤层 平均 厚 1 3 1采用 薄煤 层 综 . 71, 1 采采 煤法 。两 煤层 均属 三 软不稳 定煤 层 , 为低灰 、 低
管, 及时 清理水 仓 淤 煤 , 修设 备 和排 水 管 路 , 保 检 确 排水 系统 正 常运转 。 () 7 所有 作 业 人 员 必 须 熟 悉 工 作 面 避 灾 路 线 , 在 工作 面 出现险情 时 , 能及 时按 照避 灾 路 线 撤 至安
全 地 点。
参 考文 献 :
21 02年第 4期
中州 煤 炭
总第 16期 9
新郑煤电公司三软煤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陈跃 朋
( 南省 新 郑 煤 电有 限 责 任 公 司 , 南 新 郑 河 河 4 18 ) 5 14
摘 要 : 郑 煤 电公 司 1 2 2工 作 面煤 层 松 软且 厚度 较 大 , 原
1 2 2wokn ae Reut idct h twi esp o igo coac os se lted fr t na u t fra w yro n or 0 rigfc . s l n iaeta, t t u p s n f r—rhjit te , eomai mo n od a ofa df o 2 s hh mi h o o l
出, 巷道 围岩收敛 速率 不 大 , 期 日收敛 速率两 帮 为 后 0 0 / , 鼓 速率 为 0 0 / , 道稳 定 性得 . 2mm d 底 . 3mm d 巷
St dy o upp r i c o o y o r e So tCo lS a o d y u nS o tng Te hn l g f Th e f a e m R a wa i n he a n Xi z ng Co l& El c rc Co.. t e t i L d.
移 ¨ 。本 文 以河 南省 新郑 煤 电有 限 责任 公 司 1 2 2 2 0 工 作 面 回采 巷 道为 试 验 点 , 三 软 煤 层 巷 道 支护 方 对 法 进行 了应 用研 究 。
于滹 沱 背斜轴 部 附 近 , 口标 高 为 +1 10 m, 底 井 3 . 落 标 高 为 一10 0 m。初 期形 成 主 、 立 井进 风 , 3. 副 回风
三软 煤层 巷道 支护 是煤 矿 安全 生产 中 的技术难 题 之 一 。 由于 煤 层 和 顶 、 板 岩 层 松 软 , 稳定 , 底 不 巷 道 掘进 后 , 围岩应 力 会重新 分 布 , 板岩 层 发生非 其 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