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供电系统无功补偿

合集下载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无功补偿作为电力供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装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我国整个电力系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该文主要在简要介绍无功补偿的概况后,进一步探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最后提出我国无功补偿的技术发展前景及需注意的问题,从而使无功补偿技术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标签: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式一、无功补偿的定义电网输送的功率包括两部分: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等,利用这些能做功的称为有功功率。

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所用的电能。

无功功率作为电气设备能够做功的必备条件,对供电系统和负荷的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这些无功功率如果都要由发电机提供并经过长距离传送是不合理的,通常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电网的合理位置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无功补偿装置作为电力供电系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减少供电变压器和电力传输线路的损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

二、电力无功优化和补偿的类型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不仅包括容性无功功率的补偿而且包括感性无功功率的补偿。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500kV及以上),由于线路的容性充电功率很大,据统计在500kV每公里的容性充电功率达1.2Mvar/km。

这样就必须对系统进行感性无功功率补偿以抵消线路的容性功率。

如实际上,电网在500kV的变电所都进行了感性无功补偿,并联了高压电抗和低压电抗,使无功在500kV电网平衡。

三、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正确处理好无功补偿的技术应用,可以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的三种主要方式各有利弊,虽然它们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但他们也都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制约。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无功补偿是电气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主要是为了改善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无功的定义、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无功是指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相位差,导致电路并没有真正消耗和产生功率的能力,而只是在电网中流动的一种能量。

相比之下,有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电能,可以用来驱动电机、发热等实际效果。

功率因数则是衡量电路有功和无功的比例,通常用功率因数角来表示。

无功补偿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的无效功率,优化电能的利用。

而无功补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

静态无功补偿是通过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如电容器、电抗器)来补偿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而动态无功补偿则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如STATCOM、SVC等)来实现无功补偿。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能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线路的潜在故障,降低电力损耗。

无功补偿还能提高输电能力,减少电线杆、变电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无功补偿技术还可以提高电动机的效率和降低谐波污染,改善电力质量。

在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时,还需注意一些问题。

在设计和选型无功补偿装置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实际情况,如负载类型、运行状态等。

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也需要合理的控制策略和保护机制。

在无功补偿装置的调试和运维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电力安全规范和维护程序,保证无功补偿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无功补偿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方式,并合理地设计和运维无功补偿装置,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气自动化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无功补偿技术,提高其性能和适用范围。

浅谈工厂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

浅谈工厂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

浅谈工厂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工厂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从而保证电力设备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

无功补偿主要是指对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无功电流进行补偿,减小电网负荷,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无功补偿的原理、类型、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浅谈。

无功补偿的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补偿设备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流进行补偿。

电容器具有感性电流,可以消耗感性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电抗器具有容性电流,可以消耗容性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通过合理配置电容器和电抗器,可以实现对系统无功功率的主动消耗和补偿,达到提高系统功率因数、降低电网负荷、改善电压稳定性的目的。

无功补偿可以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是通过安装电容器和电抗器等静态设备来实现,且补偿效果稳定可靠;动态无功补偿则是通过智能电力电子装置来实现,具有快速响应、精确控制等特点。

对于工厂供配电系统,一般采用静态无功补偿为主,通过合理选择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容量和电压等参数,来实现无功补偿,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进行工厂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备选型。

首先需要根据工厂的用电负荷情况,确定无功补偿的容量。

在选择电容器时,应根据工厂的功率因数和谐波情况来决定使用固定电容器还是可调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容量较大,适用于负荷波动较小的工厂;可调电容器容量可以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适用于负荷波动较大的场所。

还需要考虑电容器的电压等级和电抗器的容量等参数。

还需要注意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对于静态无功补偿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检查电容器和电抗器的运行状态和参数,防止设备故障和损坏。

对于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应定期检查各个组件的运行状态和通信连接情况,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浅论供电系统无功补偿

浅论供电系统无功补偿

浅论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供电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压无功补偿对改善供电质量和降低配网线损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电网无功消耗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大量的无功消耗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及电网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

文章对当前的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无功补偿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无功补偿;非线性;网损电压质量1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

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电网改造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降低电网中的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保证有功功率的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供电效率和电压质量,减少线路损耗,降低配电线路的成本,提高设备出力,节约电能,因此我们要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能够使低压电力网功率因数提高的一些实用方法,使低压网能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达到降损节能的效果,通常的做法是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装设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

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科学合理地使用现有发电能力,节约电能,对缓解缺电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无功就地补偿。

2无功补偿的原则无功补偿的合理配置原则:从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各级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尤以低压配电网所占比重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合理布局:①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以局部为主。

②电力部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③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

集中补偿,是在变电所集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电容器,分散补偿指在配电网络中分散的负荷区,如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的用电设备等进行的无功补偿集中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压器本身的无功损耗,以及减少变电所以上输电线路的无功电力。

浅谈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重要性

浅谈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重要性

浅谈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重要性摘要:我国的电力系统是以电力网为主体,并与工矿企业及城市的电力用户相结合的一个网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网中用户负荷的不断增加,供电能力严重不足,与之相应的无功功率补偿容量也在不断增大。

所以,为了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在供电系统中需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以提高供配电系统中各方面设备的利用率及供电质量。

无功补偿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经济运行以及安全可靠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引言目前,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加大了对无功补偿的投资力度。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能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无功功率在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同时,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电能质量问题是最突出的一个。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在电网中引入了大量的可控元件、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这些设备都是以电功形式运行的。

在这些设备中,有些设备具有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损耗大等特点,为了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保证电网供电质量和提高电力用户电能质量,我们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无功补偿。

1电力系统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户组成的。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压损失占全部有功损耗的2/3以上,所以降低电压损失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任务。

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供电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提高电压质量可以增加供电量,降低线损,改善供电环境。

因此,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就必须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包括并联电容器、电抗器等)可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2提高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是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供电部门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提高功率因数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无功负荷,二是增加有功负荷。

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方案的讨论

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方案的讨论

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补偿方案的讨论摘要:电力供电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电力供电系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功率因数低、谐波干扰大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供电质量,还会增加线路损耗和设备损坏的风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无功补偿方案对于提高电力供电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案1 无功补偿概述1.1无功功率的产生原因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电感性设备是产生无功功率的主要设备。

据统计,在工矿企业中,异步电动机产生的无功功率占全部无功功率的60%~70%。

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

因此,为了改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或长期低负载运行。

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当供电电压为用电设备电压额定值的110%时,无功功率将增加35%左右。

所以,应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1.2无功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在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功率指的是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

简称为“无功”,用“Q”表示,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主要基于正弦交流电路的理论,通过电压(U)、电流(I)和电压相位角(φ)三个参数进行计算。

具体公式为:Q=UIsinφ。

在实际应用中,无功功率的计量通常使用三相无功电能表。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正转和反转的现象,因此可能需要另加装cosφ相位表来直观显示相位的超前或滞后。

另外,视在功率用S表示,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方和的平方根,公式为S=sqrt(P^2+Q^2)。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视在功率来表示电路的总能量。

2 传统无功补偿方案的介绍和分析2.1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装置。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

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无功补偿技术是电气自动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因数补偿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存在会导致功率因数降低,不仅影响电力负荷的稳定运行,还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而无功补偿技术通过引入补偿设备,对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进行调节,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能质量。

无功补偿技术主要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两种方式。

静态无功补偿主要通过电容器或电抗器等设备,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电容器主要用于对感性负载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电抗器主要用于对容性负载产生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这些补偿设备通过加入或减少无功功率,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动态无功补偿则主要借助电力电子器件,如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静止同步补偿装置(SVC)等,通过对电网电压和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无功功率的补偿。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提高电力负荷的稳定运行,减少潮流损耗,提高电网的传输能力。

它能够改善电能质量,减少电压波动和谐波污染等问题,保障电力用户的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无功补偿技术还能减少发电成本,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

无功补偿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无功补偿设备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并且造价较高,这会增加投资成本。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管理,提高了运维难度和成本。

无功补偿技术可能引入新的谐波扭矩问题,对电力设备的寿命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改善电能质量,减少能耗和电能损失。

在应用中需要考虑成本和技术难度等方面的问题,以实现最佳的补偿效果。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推广,无功补偿技术将会进一步得到应用和完善。

浅谈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浅谈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浅谈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摘要:浅谈配网低压无功补偿:1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2 无功的经济补偿;3 无功补偿方式;4 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关键词:配网低压无功补偿1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无论是工业负荷还是民用负荷,大多数均为感性。

所有电感负载均需要补偿大量的无功功率,提供这些无功功率有两条途径:一是输电系统提供;二是补偿电容器提供。

如果由输电系统提供,则设计输电系统时,既要考虑有功功率,也要考虑无功功率。

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将造成输电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增加,降低系统的经济效益。

而由补偿电容器就地提供无功功率,就可以避免由输电系统传输无功功率,从而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系统的传输功率。

图1无功功率补偿原理图S1为功率因数改善前的视在功率S2为功率因数改善后的视在功率2 无功的经济补偿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在高压侧或低压侧均可进行补偿。

但是,如果在低压侧进行补偿,既可减少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的损耗,又可提高变压器、输电线路的利用率及提高负载端的端电压,所以补偿电容器的安装越靠近负载端,对用户而言越可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由图1可见,装设补偿电容器后,改善了负荷侧的功率因数,用电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由电容器直接提供,可以降低电网的总电流式中I--视在电流I p--有功电流I c--电容电流因为在低压侧装设了电容器补偿无功电流,即无功电流由电容器提供,所以在进行电网设计时,只考虑有功电流即可,大大节省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投资。

对于已有的电网,也能够提高电网的出力。

2.1 减少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P n=3I2·R =3I2p·R+3I2q·R式中P n--有功功率损失R--每项输电线路的电阻(含输电线路及变压器)输电线路电阻R=KL/A式中K--电阻系数A--导线截面积L--导线长度,m变压器电阻R=Y k U2/S n式中Y k--变压器短路阻抗,ΩU--系统电压,VS n--变压器额定容量,kVA2.2 增加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的利用率所增加的利用率为:(P2-P1)/P1=[(cos1-cos2)-1]×100%式中cosφ1--改善前的功率因数cosφ2--改善后的功率因数2.3 提高系统的端电压减少系统的电压降du(%)=Q c/S n×X k(%)式中du(%)--电压提高百分比Q c--补偿电容器的容量,kvarS n--变压器容量,kVAX k(%)--变压器阻抗百分比3 无功补偿方式理论上而言,无功补偿最好的方式是在哪里需要的无功,就在哪里补偿,整个系统将没有无功电流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配 电变 压 器 的无 功 补 偿 . 2
变压器 的损耗包括有功损耗 和无功损耗 ,无功损耗 包括空载励磁损耗及漏磁无功损耗 。从配电 网线损理论
计算 可知 ,配 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约 占配电网总损耗 的 6 %左右。 0 为有 效补偿配 电变压器本身 的无功功率 , 避免 轻载时功率 因数超前 ,电压升 高及节约资金 ,对容量在 20k A以下 的配 电变压器按配 变容量 的 5 0 V %左 右掌握 实行静态无功补偿 。 将补偿装置装设在配变低压 出口处 , 随配变 同时投切 。对 20k A及 以上的配变安装 自动跟 0 V 踪补偿装置。
掌握 。 如果公用 配变容量为 4 0 A, 050k 需补偿无功容量 V
2 无功补偿的原则
无功补偿 的合理配置原 则 :从 电力网无功功率消耗 的基本状况可 以看 出,各级 网络和输配电设备都要 消耗 定数量 的无功功率 ,尤 以低压配 电网所 占比重最大为 了最大 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 的传输损耗 ,提高输 配电设 备 的效率 , 无功补偿设备 的配置 , 按照“ 应 分级补偿 , 就地 平衡 ” 的原则 , 合理布局 : ①总体平衡 与局部平衡相结合 , 以局部为主 。 ②电力部 门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 。 ③分散补偿与集 中补偿 相结合 , 以分散为主 。 中补 集 偿, 是在变电所集 中装设较大容量的补偿 电容器 , 分散补 偿指在配电网络 中分散的负荷区 , 如配 电线路 , 电变压 配 器和用户的用 电设备等进行 的无功补偿集 中补偿 ,主要 是补偿主变压 器本身 的无功损耗 ,以及减少变 电所以上 输 电线路的无功电力 。中、低压配 电网应 以分散补偿 为
第3 0卷第 1 2期
V0 .0 N .2 I o1 3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HNOL I AL D EC 0G C EVE OP L ME T NT OF EN ERP S RI E
21 年 6 01 月
J n2 1 u .0 1
浅论 供 电 系统 无 功 补偿

约 为 400 ka, 0 vr约资金 5 5万元 。 经计算 , 安装一处 时 , 宜将无功 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距线路首端 的 2 线 路长 / 3 度处 。 安装两处 时 , 第一处 安装在距 线路 首端 的 2 / 5线路 长度处 , 另一处安装在距线路首端 的 45 / 线路 长度处 , 各 处容量为线路总补偿容量的一半 。 具体安装时 , 还应考虑 便于操作 、 维护和检修工作等。
1 概

损为主的原则 。
随着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 电量的增 加 , 用 电网的经 济运行 E益受到重视 。 t 降低 网损 , 提高 电力系统电能质量 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 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 际问题 , 也是电力系统研究 的主要方 向之一 。 电网改造 在 的实施过程 中, 为保证 降低 电网中的无功功率 , 高功率 提 因数 , 保证有功功率 的充分利用 , 提高系统 的供 电效率和 电压质量 , 减少线路损耗 , 降低 配 电线路 的成本 , 提高设 备 出力 , 约电能 , 节 因此我们要 寻求一些行之有效 的 、 能 够使低压电力 网功率 因数提高 的一些实用方法 ,使低压 网能够实现无功 的就地平衡 , 达到降损节能 的效果 , 通常 的做法是在 低压供 配 电系统 中装设 电容 器无 功补偿装 置 。 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 使 科学合理地使用现有 发 电能力 , 约电能 , 节 对缓解缺 电将会起 到重要作用 , 其 中一个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无功就地补偿 。
刘 勇求
( 广东科技学院 机 电系 , 广东 东莞 53 8 ) 20 3
摘 要 : 着 社会 经 济 的 不 断发 展 , 随 对供 电 质 量及 可 靠性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 压 无 功 补 偿 对 改善 供 电质 量和 降 低
低 配 网线 损 显 得 尤 为 重要 。 与 此 同 时 电 网无 功 消耗 的 设 备 也 越 来越 多 , 量 的 无 功 消耗 对 电 网 的 电 能质 量 及 大
电 网 的稳 定 有 一 定 的影 响 , 力 系统 无 功 补 偿 是 提 高 系统 运 行 电压 , 小 网 损 , 高 系统 稳 定 水 平 的 有 效 手 电 减 提 段 。文 章 对 '前 的 无 功补 偿 进 行 了 总结 , 目前 无 功补 偿 进 行 了探 讨 和 研 究 。 3 - 对 关键 词 : 功补 偿 ; 线 性 ; 无 非 网损 电压 质 量 中图 分 类 号 : M 1 T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6 83 (0 1 1 — 03 0 10 — 97 2 1) 2 0 8 — 1
33 电 动机 的无 功 补 偿 .

75k 及 以上 投运率 高的 电动机 最好进行 无功 补 . W 偿 ,为防止出现因过补而产生 的谐振 过电压 ,烧毁电动
机, 应将 电动机空 载时的功率 因数补偿 到接近 1 因为电 。 动机空载时的无 功负荷最小 ,补偿后满载 的电动机功率 主。 因数仍为滞后 , 这样就避免过补偿现象 的发生 。 将低压 电 ④ 功补偿 的原则 。 提高用电单位 的 自然功率因数 , 应 容器 同设备一起投切 , 直接补偿设备本身的无功损耗。 该遵循 : 面规划 , 全 合理 布局 , 分级补偿 , 就地平衡 ; 中 集 4 结 语 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 , 以分散补偿主 ; 高压补偿与低压 补偿相结合 , 以低压补偿为主 ; 调压 与降损相结合 , 以降 电力 系统 中无功功率是否平衡 ,直接影响电压 的质 量。 为保证 电压质量 , 满足 用户 的用 电 ( 下转 第 17页) 1
3 无功补偿方法分析
应采取就地平衡的原 则 ,使 电网任一时刻无功 总出 力( 含无功补偿) 功总负荷( 无功总损耗) 与无 含 保持平衡 。 接下来 ,将从 1 0k V线路 ,配变 与电动机 的补偿加 以讨
论。
31 1 V 配 电线 路 的无 功 补 偿 . 0k
假设某镇在每条 1k 0V配电线路上安装 1 处高压 ~2 无功 自动补偿装置 ,补偿容量按线路配变总容量的 1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