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肾活检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小儿肾活检98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S x c s s we e d a n e she ttsB r s o it d ne rtsi l i a e urhe on r e o y nd n s a d 1 a e wih i a e r i g os d a paii vi us a s ca e ph ii , udng 5 c s sf t rc f m d by bips f i g n c s t nc i i e o a lay r lf rtv o euln ph ii. nd c pilr p o ie aie glm r i e rtsCon l i n c r n o t e e d t ,mos e da no e r o sse t i p y fn i s cuso Ac o dig t s aa h toft ig s swe e c n itntwih b o s dng h i e e a e ,nd ci ia e e i wa tpa allw i ahoog c lca sfc to Dig o e n y ba e n c ii a pp a a ec e d t xc pt5 c s sa lnc ls v rt y sno r le t p t l i a ls i a in. a h i n s so l s d o ln c la e rnc a l a o n mida no e ,xc s rd ly d te t e tRe l i p y ndn r fg e tm po tn ei a os sa d te t e to l m eu a s a e . s ig s se e so ea e r a m n . na o s f igswe eo r a b i i ra c ndig n e n r a m n fg o r lrdie s s Ke ywo d : n lgo e ua ie s ; na i p y; t olgi i g ss r sRe a lm r lrd s a eRe l o s Pa b h o cd a no i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非典型肾炎

非典型肾炎

非典型肾炎医脉通导读非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GN)伴或不伴肺出血。

病理特点为: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 沿GBM多形线性沉积;光镜检查可见弥漫性新月体/坏死性GN。

《Kidney International》期刊发表的一篇综述对20例非典型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主要内容如下:病理特点光镜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GN)(图1a,b)是最常见的肾损伤类型(共9例患者),其特点为毛细血管内细胞增多、白细胞浸润导致管腔堵塞。

3例患者(15%)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图 1b, 2a),其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细胞增生。

6例患者(30%)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PGN),其特点为系膜增生不伴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

2例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图1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形性IgG肾活检结果。

光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伴单核细胞浸润,周围毛细血管堵塞(a,b)。

肾小球基底膜轮廓正常。

轻度间质性炎症 (a PAS染色,放大倍数 _200;b三色染色,放大倍数_400)。

电镜: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变窄,(c,d)。

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伴阶段性缺血性褶皱。

未见电子致密物沉积(c 放大倍数_4000;d 放大倍数_10,000)。

免疫荧光:肾小球基底膜和少数远端小管IgG,lambda线性亮染(e)(左上放大倍数 _200,右上,左下,右下放大倍数_400)。

电镜20例患者均未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子致密物沉积(图1c和2c)。

14例患者(70%)未见肾小球电子致密物沉积。

其余的6例患者(35%)中有 3例患者可见少量系膜和/或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患者可见大量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1例患者可见大量膜内电子致密物沉积。

病理学病例分析

病理学病例分析

患者,男,61岁,退休工人。

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

患者去年7月份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于1小时前进食晚餐后出现恶心,呕出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

伴头晕、心悸、口干。

入院后又呕鲜血约500ml,头昏、乏力,次晨共解柏油样便2次,每次约150g。

患者有乙肝病史多年,确诊“肝硬化”1年余。

入院体检:体温℃,脉率80/min,呼吸22/min,血压105/70mmHg,慢性病容,颈侧见2处蜘蛛痣,巩膜清,有肝掌、腹膨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总蛋白L,白蛋白L,球蛋白L,A/G ,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L。

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 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

胃镜:食管中下段静脉中-重度曲张。

B超: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中等量腹水。

腹水常规为漏出液。

腹水病理:未见癌细胞。

住院后因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1、根据提供的病史及检查结果,你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

2、肝硬化的概念,了解发病机制?3、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如何叙述其临床病理联系。

答:1诊断:门脉性肝硬化(晚期)依据:1呕鲜血约500ml: 上消化道出血;2 两处蜘蛛痣,巩膜清:激素代谢障碍;3脾肋下3cm,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肿大和腹水4肝肾功能:总蛋白48.1g/L,白蛋白27.6g/L,球蛋白20.5g/L,A/G ,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谷丙转氨酶120U/L,尿素氮L,肌酐120μmol/L,葡萄糖L:物质代谢障碍;5乙肝标志物测定(ELISA法):HBsAg阳性、HBcAg阳性、抗HBc阳性:大三阳;6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肝硬化失代偿期;7未见癌细胞:排除肝癌2肝硬化:指由于反复交替发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而导致的肝结构改建,肝变形、变硬。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和诊断方法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的诊断特征以及临床诊断方法。

方法:选取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2014年3月-2015年3月),对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诊断特征以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影像以及病理学诊断的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结论: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将临床、影像、病理学结合进行诊断,以此提高患者的确诊率。

关键词: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临床;影像;病理学;诊断骨肉瘤是青少年常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是特殊类型的骨肉瘤,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的诊断特征与其他类型的骨肉瘤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与动脉瘤骨囊肿的临床特点比较相似[2],因此,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诊断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

本文主要对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学诊断特点做分析,详情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20例(2014年3月-2015年3月),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年龄在10岁-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6.58±2.14)岁,其中女性患者占40%(8例),男性患者占60%(12例)。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患处存在压痛、肿胀等,所有患者的患处均不存在浅静脉曲张。

1.2 方法这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均给予X线、MR检查,其中2例患者给予CT检查。

使用MR扫描仪对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的全身进行扫描,主要包括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平扫T2WI、T1WI,如有必要,可加用T2WI脂肪抑制序列。

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时,可为患者静脉滴注对比剂(Gd-DTPA),按照患者的体重给予患者对比剂的剂量(每千克0.1mmol)[3]。

通过螺旋CT扫描仪为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实施常规的平扫,将扫描的冠状面以及横断面的图像进行重组,CT扫描层厚为3毫米-5毫米,摄取的图像主要为软组织窗以及骨窗。

肾活检5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肾活检5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ABS TRACT:Ob j e c t i v e T o s u mma r i z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k i d n e y b i o p s y t y p e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e x a mi n a t i o n .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0 5
Cl i ni c a l a na l ys i s of 5 0 c a s e s wi t h r e n a l bi o p s y pa t ho l og y
Z h a n g J i a n ,C a p Me i — l i n g ,Ha p J i n g - j i n g ( P a t h o l o g yDe p a r t me n t o fWu h a i P e o p l e s ' Ho s p i t a l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Wu b a i ,O l 6 O O O )
t o 2 0 1 1 5 0 c a s e s o f r e n a l b i o p s y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 a n d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 1 a b o r a t o y r e x a mi n a t i o n . c o mp a r i s o n a n a l y s i s . Re s u l t s t h e p a t i e n t s a g e d 1 5 — 6 4 y e a r s o l d . a v e r a g e a g e i s 3 9 . 5 y e a r s o l d . i n c l u d i n g 1 2 c a s e s o f mi l d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3 c a s e s o f mi l d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3 c a s e s o f f o c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s c l e r o s i n g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2 c a s e s e n d o c a p i l l a r y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2 c a s e s wi t h 1 me mb r a n o u s n e p h r o p a t h y , 2 c a s e s o f p u r p l e p a t c h n e p h r i t i s s e c o n d a r y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 mo d e r a t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g l o me r u l o n e p h r i t i s . mo d e r a t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s e v e r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v e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i t h i s c h e mi c h a r d e n i n g . s e v e r e me s a n g i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wi t h r e n a l a r t e r i o l a r s c l e r o s i s . g l o me r u l a r mi n o r l e s i o n 。 oc f a l p r o l i f e r a t i 诡 s c l e r o s i n g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wi t h

病理病例分析题

病理病例分析题

尸体解剖xx死因-病例分析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并Castleman病1例蒋明远;张玄子;刘永冬;邹海涛;杨国锋;钱朝庆;李颖【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2页(P572-573)【关键词】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astleman病;淋巴瘤【作者】蒋明远;张玄子;刘永冬;邹海涛;杨国锋;钱朝庆;李颖【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3+11 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5年,蛋白尿1年,水肿2个月”入院。

5年前患者无意间触及肿大腋窝淋巴结,1年前发现小便泡沫增多,就诊于当地医院,查24h尿蛋白:1.91g/24h,肾活检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给予“甲泼尼龙40mg/d,逐渐减至20mg/d”维持、“环磷酰胺累积剂量6.8g”治疗。

2个月来患者诉乏力,伴双下肢水肿。

入院查体:双侧颈部、腋窝、左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位于腋窝处(见图1),约5cm×6cm大小,质软,无触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

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肝功:ALB 32.3g/L,余正常;肾功:BUN 15.69mmol/L,CREA 129μmol/L;24h尿蛋白:0.45g/24h;腹部彩超:(1)肝大、脾大声像;(2)腹腔少量积液声像;多次复查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漏出液,未发现癌性细胞;CT及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均提示双侧颈部、腋窝及左侧腹股沟多发增大淋巴结;肾活检提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见图2);淋巴结(右颈、左侧腹股沟)活检示:Castleman病,浆细胞型(见图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目的 : 观察以肾小球毛细血管 内增生为主患者的 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方法 :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 内收 治 年
的2 0例毛细血 管内增生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 中医证候特征 、 肾脏病理特点及 随访 结果等。结果 :0例 患者 中, 2 临床表现为
急性肾炎综合征 2例(0 0 、 1 .%)慢性 肾炎综合征 1 50 、 例( .%)肾病综合征 1 7例(50 ; 8 .%) 中医证型 中, 气阴两虚证 占6 .%、 0O 湿 热证 占 7 . %、 5 5 血瘀证 占 5 .%。肾脏病理诊断为毛细血管 内增生性 IA 肾病 6例 (0 0 、 05 g 3 . %) 毛细血 管 内增生性非 lA 系 e
胞增生外, 常合 并基底膜增厚及 新月体形成 ; 不同病 因毛细血管 内增生 患者预后 差别较 大 , 急性 链球茵感 染后 肾炎大 多预 如 后 良好 、 毛细血 管内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毛 细血管 内皮病大部 分能完全或部分缓 解 , 而毛 细血管 内增生性 IA肾病及 g
毛 细 血 管 内增 生性 非 IA 系膜 增 生性 肾 炎 治疗 反 应较 差 。 g
1 病例纳入标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 完整 的临床与 肾脏 组织病 理学资 中医辨证论治等 , 随访 1 ~5年 。
料( 包括光镜、 免疫荧 光及 电镜 ) ( ) ;2 肾脏病理 改变以毛细血管
. / , 5gL 2 部分缓解 : 治疗 后尿蛋 白下 内增生为主( 包括急性链球 菌感染 后 肾炎 、 毛细 血管 内增 生性 0 3g d血清 白蛋 白>3 / 。( ) 0 且为 0 3 3 5g d 血清 白蛋 白 >3 / . - . / , 5gL。( ) 3 未缓 IA肾病、 g 毛细血管 内增 生性非 IA 系膜增生 性 肾炎 、 细血 降 >5 % , g 毛 治疗后未达上述指标。 管 内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 肾小球毛 细血管 内皮病 ) ( ) ;3 根据不 解 : 同病 因进行较为规范合理的治疗 , 并随访观察 1 以上。 年 2 一般资料 院行 肾活检 、 出院后 门诊 随诊的患者 2 , 7例 , 1 , 0例 男 女 3例 年龄 1 ~7 , 3岁 0岁 平均 3 . 0 0岁。 8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 的临床表现 、 中医证候特征 、 肾脏 20 0 4年 6月 ~20 0 9年 5月我 院肾病科住 病理特点 、 治疗方法及随访 结果 等进行综合分析。

9 4 ・ 1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1 年 l 月第 1 卷第 1 期 00 O 1 0
c I WN, c br 0 OV 1 1N .0 J T O t e 2 1 , l 1 , o 1 o 0 .
2 O例 毛细 血管 内增 生患 者 临床 与病理 分 析
李燕敏① 占永立① 王 丽① 韩 东彦① 饶 向荣① △
膜 增 生 性 肾 炎 5例 (5 O )毛 细血 管 内增 生 性狼 疮 性 肾 炎 5例 (5 0 、 性 链 球 茵感 染后 肾 炎 2例 (0 0 ) 肾 小球 毛 2 .% 、 2 . %) 急 1 .% 、
细血管 内皮病 2例(0 0 , 1 . %) 除肾小球毛细血管 内皮增 生外, 有 系膜增 生 2 伴 0例( 0 %) 基底膜增厚 8例 (0 0 、 月体 10 、 4 .%)新
结 果
1 临床 表现 急 性肾炎综合 征 2例 (0 0 、 1 . %)慢性 肾炎 3 主要检查指标 尿常规及沉渣、4h尿蛋 白定 量 , 2 血浆 50 、 7例 ( 5 0 。 肾功 能: 8 . %) 总蛋 白、 白蛋 白、 肌酐及 肾小球 滤过率 , 血 血清 I 、g IM、 综合 征 1例 ( . %) 肾病 综 合 征 1 A e IG、g C 期 ( F KD 1 G R>9 ・ n 1 17 - ) 0mlmi_ ・ .3I 2 2例 (0 0 、 K n 1 . %)C D 补体 C 、 4抗核抗 体 、 中性 粒细胞 浆抗 体 , 电图 、 3C 、 抗 心 肾脏 B 2期( F 6 ~8 ・ n l 1 7 2 8例 (0 0 、 K G R 0 9ml mi_ ・ . 3m- ) 4 . %) C D 超等 。 . 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u ( ) 1 本虚证包括肺 肾气虚 、 肾 3期( F 0 9 mlmi _ ・ .3 II ) J 脾 G R 3 ~5 ・ n 1 1 7 r 2 9例 ( 5 0 , K t 4 . %) C D
形成 1 例 (0 0 ; 2 6 . %)按照个体化 治疗原则 并随访 1 以上 , 年 完全缓 解 5例 ( 5 0 、 2 . %) 部分 缓解 8例 (0 0 、 4 . %) 未缓 解 7例
(5 0 。结论 : 3 . %) 毛细血管内增 生患者临床以 肾病 综合征 多见 , 中医证型 以气阴两虚、 挟湿挟瘀 为主; 肾小球 内皮及 系膜 细 除
( 关键词) 毛细血管 内增生
慢性
病因
毛细血管 内增生作为一种较为常见 的病理现象 , 可见于多 变( ~3分 ) 0 。 5 2 肾脏病理损伤积分分组_ ( ) . 2 1 总积分分组 : J 根据 肾 种肾小球疾病。虽然此类患者肾脏病理改变相似 , 但病 因不 同, 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差甚远。现将我 院近 5 来收治 的 2 年 0例 以 小球 、 肾小管 间质 及 肾血管 的 总积分 情况 分为 4组 : A组 ( < 毛细血管内增生为主患者 的临床病理 资料进行 综合分析 并报 5 )B组 ( ~9分 )C组 (0 4 )D组 ( 5 ) 分 、 6 、 1 ~1 分 、 >1 分 。
告如下。
资 料 与 方 法
6 治疗方法 根据病 因、 临床表现 、 肾脏病理结果等制定 个体化治疗 方案 , 包括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 ( E )血 管 AC I 、 紧张素转换 酶受体 拮抗剂 ( R 、 皮质激 素、 A B)糖 免疫 抑制剂及
7 疗效评定 标 准 ( ) 全缓 解 : 1完 治疗 后尿蛋 白定 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