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上海市复旦附中0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

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上海市复旦附中0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
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上海市复旦附中0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

复旦附中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

2005.4.26

(本试卷g取10m/s,答案做在答卷纸上)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O为弹簧振子平衡位置,将振子拉至A处后放手,振子可沿

水平光滑杆在A、B间作简谐振动,则振子

A 从B→O回复力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

B 在O处速度最大

C 从B→O回复力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增大

D 在B处速度最大

2.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任一质点振动每经过一个周期,波沿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B 波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波源和弹性媒质

C 波的传播过程是能量由近及远传递的过程

D 机械波由波源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作振动的质点也同时由波源向远处运动

3.曾有科学家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 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 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 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D. 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4.关于横波与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由于质点作变速运动,所以纵波也作变速运动

B 横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而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 横波一定是水平传播的,纵波一定是竖直传播的。

D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一定有波峰和波谷,纵波在传播过程中一定有疏部和密部

5.振动物体都有它自己的固有频率,实验表明,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在它的固有频率等于或接近于策动力的频率时,振幅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如果固有频率和策动力的频率相差较大时,那么受迫振动的振幅就小,下表记录了某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随策动力频率变化的关系,则该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

A 一定在50Hz到60Hz的范围内

B 一定等于60Hz

C 一定在60Hz到70Hz的范围内

D 一定在50Hz到70Hz的范围内

二、复选题

6.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1和火卫2,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1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2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A 火卫1距火星表面较近

B 火卫2的角速度较大

C 火卫1的运动速度较大

D 火卫2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7.两列简谐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干涉现象,则

A 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大

B 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振幅大

C 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D 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振幅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8.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发声音叉某处听到声音特强,这是因声波反射,产生回声加强了原来的声音而形成的

B 在发声音叉周围走一圈,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这是两个声波发生了干涉的结果

C 隔着院墙和人讲话,虽不见其人但闻其声,这是波的衍射现象

D 在门窗关闭的屋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旷野里响,这是声音的干涉现象

9.同一地点的甲、乙两个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不一定相同

B 甲、乙两单摆的振幅一定相同

C 甲摆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乙摆小球的质量

D 在1/4周期时,振子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的是乙摆

10.一绳子的两端各产生一个如图所示的波

形,两列波相向传播时,可能出现的波形图

三、填空题

11一列在平静水面传播的正弦横波,波长80 cm,波速为4m/s,浮在水面上的一片小叶片因这列水波通过而发生上下振动,则这一振动的周期是秒。每秒通过这片小叶片的波数有个。

12.有两个相距为a,振动方向完全相同的波源A和B,若两波源同时向

四周发射两列波长为2a的简谐波,则A,B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各点

的振动会在A,B两点连线延长线上的各点振动会(填加

强或减弱)

13.如图所示是不同频率的水波通过相同的

小孔所能到达区域的示意图,情况中的水

波波长最大,情况中的水波周期最小

14.设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人造卫星轨道离地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则该卫星的线速度等于,周期为。

15.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弹簧在竖直方向作简谐振动,当振幅为A时,物

体对弹簧压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重量的1.5倍,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是。

欲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

16.绳上有相距15米的两点AB,一列横波在绳上由A点向B点传播,从A出现第一个波峰开始计时,经过3秒A点出现第10个波峰时,B点出现第6个波峰,则这列波在绳上传播的周期为 s,速度为米/秒。

17.一单摆在地球表面的振动周期为T,移至某天体表面的振动周期为T2/2,若该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8倍,则该天体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倍,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18.图中S为振源,由它激起的波沿直线向左、右两侧传播开去,A、B、C为波的传播方向上的三个质点,已知波长为4米,SA=55m,SB=65m,SC=61m。某时刻波源S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则此时A质点的位置在,B质点的位置在,波从S传到C要经

过周期。稳定后,A、B两质点振动相位始终(填同相、反相

或既不同相也不反相)

19.一物体在某星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为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p倍,该星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q倍,则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倍。

20.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方,相对地球静止不动,如果地球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为离地面的高度为

四、计算题

21.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如果波传播速度是24m/s,求:

(1)此波的波长和周期。

(2)质点A从这一时刻起在2.5秒末的位移,

(3)质点A从这一时刻起在7.25秒内经过的路程为。

(4)3s内波推进的距离。

22.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绳上有a,b两点,相距s=14m,。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a点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b点的位移恰好为零,而且向上运动。经过t=1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上运动,而b的位移恰好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求:(1)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

(2)当2λ<s<3λ,3T<t<4T时,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3)画出2λ<s<3λ,3T<t<4T时, 1s末的波形图。

23.两个星球组成双星,他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球中心距离为L,运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两星的总质量为多少?

五、附加题

1.如图所示,在o点悬一细长直杆,杆上串着一个弹性小球A,m A=0.5kg。用长

为L=1m的细线系着另一个小球B,上端也固定于o点,将B拉开使细线偏离竖直

方向一个小角度,使B作简谐振动,求:

(1)将B拉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将A停在距o点L/2处与B同时释放,若B球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时与A球正好相碰,A球加速度是多少?

(3)A球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取(π2=10)则:

2.图A中表示一条均匀细绳,0、1、2、……表示绳上一系

列等距离的质点,由0到16点的长度是2.4m,一列简谐波

沿此绳传播,绳上A点的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在t1=0时刻、

t2=11s时刻、t3=22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试求:

(1)此波的波长及波的传播方向

(2)此波在绳中的最小传播速度

答案

二、复选题

三、填空题

11、 0.2,5

12、 加强、减弱

13、 A、C

14、

32gR 、2g R 272π 15、

0.5mg ,2A 16、

1/3,45/4 17、

2,2 18、

波谷,波峰,15.25,反相 19、 p/q

20、ω,R gR 322-ω

四、计算题

21、(1)12m ,0.5s

(2)2cm

(3)2.32m

(4)72m

22、(1)4n

1)4m 3(14++ (m=0,1,2…,n=0,1,2…) (2)70/3m/s (3)

23、2

3

2GT L 4π 五、附加题

1、 (1)0.0872m

(2)4/9m/s 2

(3)4.78N

2、 (1)1.8m ,向右

(2)0.123m/s a b

上海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 1.伽利略研究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发现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增大斜面倾角,该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他外推到倾角为90°的情况,得出结论()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 2.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直接演绎得出() A.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B.质量一定的物体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物体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3.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 的示数最大的() A.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B.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 C.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D.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 2 4.用两条细绳把一个镜框悬挂在墙上,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挂法中,细绳对镜框拉力最小的是() A. B. C. D.

5.某人自河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石子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经过河水,并陷入河床底部的淤泥中的一段深度。设每一段运动过程受的力都是恒力,表示运动过程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6.质量均为m的滑块A.斜面体C和滑块B如图所示放置,用力F推滑块A使三者无相对运动地向前加速运动,则各物体所受的合力() A.同样大 C.B最大 7.下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B.A最大 D.C最大 A. B. C. D.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 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 位置、路程和位移 (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 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 向线段。它是矢量。 3.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 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1t t t =- 4. 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 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 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t + 12 a t2 = v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2 - v02 = 2 ② S t - a t2 ③ v == 2 t v v + ④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Ⅱ-S Ⅰ=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可导出: - =(M -N) ⑤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⑥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2 < 2 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 = 1:3:5……:(21); 1、 2、3、…… 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t Ⅰ:t Ⅱ:t Ⅲ:…:=1:( )21-:()23-……(n n --1); 1、2、3、 7.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上海市复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I. Choice 复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一开学考考卷题型分析 复旦附中高一英语练习单选分析 1.Rather than read the science fiction alone in the classroom he preferred the performance put on by the American student’s choir. A.watching B. watch C. having watched D.to watch 【考点分析】答案选D,考察p 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 【核心单词】performance 表演put on 上映表演 2.Eggs in the shopping center are sold . A.by dozen B. by the dozen C. in dozens D. in the dozens 【考点分析】答案选C,考察固定搭配i n dozens 按打计算 【核心单词】in dozens 3.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boycott the imported beef from UK for the purpose of the local citizen from mad cow disease. A.protecting B. preserving C. reserving D. releasing 【考点分析】答案选A,根据词意及句意来回答,protect 保护,preserve 保存, reserve 储备保存,r elease 释放 【核心单词】import 进口,mad cow disease 进口 4. Paper produced every year is the world’s production of vehicles. A. as three times heavy as B. the three time weight of C. three times the weight of D. three times heavier as 【考点分析】答案选C,考察倍数的表达法倍数the n of….. 倍数比较级t han… 倍数a s…as… 【核心单词】produce 产生,vehicle 交通工具 5.Don’t worry about it. My dog will the gate of my house when I am away. A.defend B. protect C. save D. guard 【考点分析】答案选D,根据词意及句意来选择,defend 防卫,protect 保护,save拯救,guard 守卫【核心单词】worry about 担心… 6.He set aside much money for his tuition each month and only a amount of money went to his living expense. A.little B. small C. tiny D. few 【考点分析】答案选B,修饰a mount 只能用l arge/small 【核心单词】set aside 留出

2011第十一届上海市高一物理竞赛试卷及解答

第十一届上海市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竞赛 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计算题要有解题步骤,无过程只有答案不得分。 4、全部答案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右图所示,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其中,物块A 连接一个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 以初速度v 0向着物块A 运动,当物块B 与物块A 上的弹簧发生相互作用时,两物块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B 和物块A 的v —t 图像,则两物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正确的v —t 图像是( ) 2.如图是内燃机排气门工作原理示意图。当内燃 机工作时,凸轮A 转动,带动摇臂B ,摇臂将气门C 压下,气缸内废气被排出。之后,气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凸轮、摇臂、弹簧协调运作,内燃机得以正常工作。一般内燃机气门弹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用两个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且两弹簧的劲度系数相差很大。内燃机排气门装置要用两个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的正确理由是( ) (A )一个弹簧力量太小,不足以使气门复位, (B )一个弹簧损坏之后另一个弹簧可以继续工作,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 (C )两个弹簧一起使用,可以避免共振, (D )两个弹簧一起使用,增加弹性势能,能够使机器更节能。 3.如图所示,处于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c ,在某一时刻恰好处在同一直线上,关于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速度、所受向心力及向心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小满足v a <v b <v c , (B )运行周期满足T a >T b >T c , (C )向心加速度大小满足a a >a b >a c , (D )所受向心力大小满足F a >F b >F c 。 4.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飞行,飞机每隔相同时间空投一个物体,共连续空投了6个物体(空投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下图是从地面某时刻观察到的6个空投物体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5.太阳会向地球放出大量的中微子。但是,实验测定的中微子数目只有理论值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中微子失踪”之谜 一直困扰着科学界。后来科学家发现,由太阳向地球放出的部分中微子会衰变为一个μ子和一个τ子,此项成果是“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若中微子在衰变中产生的μ子其速度方向与中微子原运动方向相同,则τ子的运动方向一定( ) (A )与μ子在同一直线上, (B )与μ子不在同一直线上, v 车 车 车 车 (D )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上海市高一上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力 1.1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1.2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1.3弹力 (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1.4摩擦力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附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复旦附中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若命题甲:,命题乙:,则命题甲是命题乙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上单调递增的是 A. B. C. D. 3.设函数的定义域为R,有下列三个命题: 若存在常数M,使得对任意,有,则M是函数的最大值; 若存在,使得对任意,且,有,则是函数的最大值; 若存在,使得对任意,有,则是函数的最大值.这些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4.已知函数,记集合,集合 ,若,且都不是空集,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5.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 6.函数的反函数为______. 7.已知,试用a表示______. 8.幂函数为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则 ______. 9.函数的递增区间为______. 10.方程的解是______.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且一根大于2,一根小于2,则实数 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2.若函数且的值域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13.已知的反函数为,当时,函数的最 大值为M,最小值为m,则______. 14.对于函数,若对于任意的a,b,,,,为某一三角形的三边长,则 称为“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已知函数是“可构造三角形函数”,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若关于x的方程在内恰有三个相异实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 围为______ . 16.已知函数,,若对任意的, ,均有,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17.已知函数. 若,解方程:; 若在上存在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其中a为常数. 求a的值; 设集合,,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近年来,雾霾日趋严重,我们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改善空气质量已成为当今 的热点问题.某空气净化器制造厂,决定投入生产某型号的空气净化器,根据以往的生产销售经验得到下面有关生产销售的统计规律:每生产该型号空气净化器百台,其总成本为 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2万元,并且每生产1百台的生产成本为10万元总成本固定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万元满足,假定该产品产 销平衡即生产的产品都能卖掉,根据以述统计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求利润函数的解析式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工厂生产多少百台产品时,可使利润最多?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质点 用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的几何点来代替物体。这个点叫质点。一个实际的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处理的两个基本原则:(1)做平动的物体。(2)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对研究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2.位置、路程和位移 (1) 位置:质点在空间所对应的点。 (2)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3) 位移:质点运动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质点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 量。 3.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确定的点。如“3秒末”和“4秒初”就属于同一时刻。 (2) 时间:是时间轴上的一段间隔,即是时间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21t t t =- 4.平均速度、速度和速率 (1) 平均速度(v ):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v = s t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s 的方向相同。在S - t 图中是割线的斜率。 (2) 瞬时速度(v ):当平均速度中的Δt →0时, s t ??趋近一个确定的值。它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在S - t 图中是切线的斜率。 (3) 速率:速度的大小。它是标量。 5.加速度 描写速度变化的快慢。它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所用的时间之比值,即: a = t v ??。 它是矢量,它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时,质点作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质点作减速运动。

6.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1)基本公式: S = v o t + 12 a t 2 v t = v 0 + a t (2)导出公式: ① v t 2 - v 02 = 2aS ② S =v t t - 1 2 a t 2 ③ v =S t =02 t v v + ④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Ⅱ-S Ⅰ=aT 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可导出: S M -S N =(M -N)aT 2 ⑤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 t/ 2 =02 t v v +=s t ⑥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S/2 = 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v t/2 < v s/2 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 S Ⅰ:S Ⅱ:S Ⅲ:……:Sn = 1:3:5……:(2n-1); n=1、2、3、…… 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t Ⅰ:t Ⅱ:t Ⅲ:…:t n =1:()21-:()23-……(n n --1); n=1、2、3、 7.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 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如:竖直上抛运动) 注意“刹车陷井”假时间问题: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 8.自由落体运动 v v

上海市复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上海市复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 D.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2.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 Na2CO3和 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 :5 ,则参加反应的 CO2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 :5 B.1 : 2 C.8 : 11 D.18 : 8 3.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4.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28gN2含分子数目为N A B.1L 0.1 mol/L KCl溶液中,含K+的数目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11.2L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 D.1 mol 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所含阴离子数的总数为N A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硫可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C.Fe3O4可用作红色涂料D.碳酸氢钠可用作面粉发酵 6.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氯化钡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NO3- C.Fe3+ D.Fe2+ 7.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A.浓H2SO4B.NaOH溶液C.NaCl溶液D.Ca(OH)2溶液 8.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A.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液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H2SO4的玻璃棒靠近

(完整版)上海市重点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物理期终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9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注意: 1.全卷共7页,共26题. 2.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3.第23、24、25、26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需要作图的题,请用铅笔和直尺作图,不按要求作答将扣一定分数。 一、单选题 单选题I(本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位移、力B.速度、加速度、温度 C.位移、力、质量D.加速度、时间、路程 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放在斜面上时的重力小于放在水平面上时的重力 B.只有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指向地球中心 D.在地球上同一地方,一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所受的重力相同 3.如图所示,天花板上固定一根细绳,绳系一小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对绳的拉力使小球发生形变 B.绳子形变后对小球产生拉力 C.小球对绳拉力就是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D.小球对绳拉力与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被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5.一个人在沼泽地赤脚行走时,容易下陷,在缓慢下陷时() A.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此人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无法确定

上海市高一下物理知识点总结

圆周运动、万有引力 知识点点拨: 1.圆周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是圆的一部分。 (1)速率不变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2)速率变化的是非匀速圆周运动。 注: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2.描写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1)线速度: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即瞬时速度)。 大小: t s v = 方向: 圆弧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t θω= v R ω= (3)周期:质点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 22R T v ππ ω == (4)转速:质点1秒内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 122v n T R ωππ == = 3.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是描写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大小: 22 2 2222()(2)v a R v R v a R v R n R R T ωωπωωπ======== 方向: 始终指向圆心。 注:匀速圆周运动只有向心加速度而没有切向加速度。而非匀速圆周运动不仅有向心加速度, 还有切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是改变线速度大小的。 4.向心力:提供向心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向心力是效果力) 大小: v m R m R v m ma F ωω====22 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这组公式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都适用。 这组公式只适用匀速圆周运动。 ???????

注:对于匀速圆周运动是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对于非匀速圆周运动是合外力的法向分力提供 向心力,而切向分力是产生切向加速度的。 5.皮带传动问题解决方法: 结论:1).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的物体转动的角速度相同。 2).传动装置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6.万有引力定律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这个吸引力称万有引力。 大小: 122 m m F G r = 方向:两个物体连线上、相吸。 其中2 2 11 /6.6710G -=?牛米千克 称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钮秆测定。 机 械 能 知识点拨: 1.功的概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W =FScosθ θ为力与位移之间夹角。 在0 ≤ θ < 900时:W >0 力对物体做正功,此力为动力。反映物体机械能增加。 在θ = 0时:W =0 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机械能不变。 在900 <θ ≤1800时:W < 0 力对物体做负功,即物体克服此力做功,此力为阻力。 反映物体机械能减少。 (2)求功的几条途径: (Ⅰ)利用W =FScosθ求功,此式一般用来求恒力的功,但对于力F 随位移S 变化是一次 函数的,可以用力对位移的算术平均值F 计算功。 (Ⅱ)利用W =P t 求功,此式一般用来求恒功率的功。 (Ⅲ)利用动能定理∑W =ΔE K 求功,此式不仅可求恒力的功, 也可求变力的功。 (Ⅳ)利用示功图(即F —S 图)求功, 示功图

上海复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上海复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 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A.B. C.D. 2. 函数在闭区间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为2,的取值范围是 A.B.C.D. 3. 如果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 ,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A.是区间上的减函数,且 B.是区间上的增函数,且 C.是区间上的减函数,且 D.是区间上的减函数,且 4. 若函数的反函数为,则函数与的图象可能是 A.B.C.D. 二、填空题

5. 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 6. 函数的反函数______. 7. 设,则__________. 8. 若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9. 幂函数是奇函数,则______. 10.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 11. 函数的值域是______. 12. 设关于的方程的不同实数解的个数为,当实数变化时,的可能取值组合的集合为______. 13. 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R,使f(x0)=x0,则称x0是f(x)的一个不动点,已知f(x)=x2+ax+4在[1,3]恒有两个不同的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______. 14. 若函数在时取得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三、双空题

15.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其中. ①______; ②若的值域是,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四、填空题 16. 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则的解析式 为______. 五、解答题 17.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其中. (1)当时,求该不等式的解; (2)若该不等式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反函数; (2)若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范围.19. 某市环保部门对市中心每天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一天中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与时刻(时)的关系为, ,其中是与气象有关的参数,且.若用每天的最大值为当天的综合污染指数,并记作. (1)令,,求的取值范围; (2)求的表达式,并规定当时为综合污染指数不超标,求当在什么范围内时,该市市中心的综合污染指数不超标.

上海市第一至十八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首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卷(95)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 如图所示,两板间夹一木块A,向左右两板加压力F时,木块A 静止,若将压力各加大到2F,则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 (A)是原来的2倍,? (B)是原来的4倍, (C)与原来相同,??(D)因摩擦系数未知无法计算。 2 如图所示,质量?初速大小都相同的A、B、C三个小球,在 同一水平面上,A球竖直上抛,B球斜向上抛,抛射角为θ,C球沿倾角 也为θ的光滑斜面上滑,若空气阻力不计,用h A、hB、h C表示三球上 升的最大高度,则???( ??) (A)hA=hB=hC, ?(B)h B=h C<hA, (C)h A=h C>h B,?(D)h A>h B和hC。 3 如图所示,小球被两根细线BA和AC拉住,BA在水平方向,C A跟竖直方向成θ角,此时CA上的拉力为F1,现将BA剪断,小球开始摆动,当小球返回A点时CA上拉力为F2,则F2/F1为(??) (A)sin2θ,(B)cos2θ,??(C)tg θ,??(D)1。 4 如图所示,用力F推三个搁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P、Q、 R,使这三个物体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Q的质量为2 Kg,P和 Q之间的作用力为6N,Q和R之间的作用力为4 N,那么R的质量 是????(??) (A)2 Kg, ?(B)3Kg, ?(C)4Kg,??(D)5Kg。 5 有两个相同小球A、B分别拴在细绳的两端,绳子穿过 一根光滑管子,B球在水平面上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A球静 止不动,则???( ??) (A)B球受到绳的拉力等于A球受到绳的拉力, (B)若A球静止在较高位置时,B球角速度较小, (C)若A球静止在较低位置时,B球角速度较小, (D)B球角速度改变时,A球可以不升高也不降低。 6如图所示,G1=50 N,G2=30 N,F1=50 N,F2=30 N,设在图中物体的加速度左图为a1,中图为a2,右图为a3,则它 们的大小关系是???(??) (A)a1>a2>a3,??(B)a2>a3>a1, (C)a1<a2a1>a3。 7 两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A球挂在一根长为L的细绳O’ A上,B球挂在橡皮绳O’B上,现将两球都拉到如图的水平位置上,让 两绳均拉直(此时橡皮绳为原长),然后无初速释放,当两球通过最 低点O时,橡皮绳与细绳等长,小球A和B速度分别为v A和v B,那么????(??) (A)重力对小球A、B所作的功不相等, (B)在O点时v A>v B, (C)在O点时v A=v B, (D)在O点时v A<v B。 v0 C

上海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共3套)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终试卷 g =10m/s 2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关于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正确的说法是( ) (A )角速度大的线速度一定大 (B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 )半径大的线速度一定大 (D ) 周期相等,角速度一定相等 2、一个做机械振动的物体,由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逐渐变大 (B )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 (C ) 物体的回复力逐渐变小 (D )物体的周期逐渐变小 3、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 (A) 恒定不变 (B) 越来越大 (C) 越来越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4、如图所示,物体m 沿不同的路径Ⅰ和Ⅱ从A 滑到B ,关于重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路径Ⅰ和Ⅱ重力做功一样大 (B) 沿路径Ⅱ重力做功较大 (C) 沿路径Ⅰ重力做功较大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5、如图所示,呈水平状态的弹性绳,右端在竖直方向上做周期为0.4s 的振动,设t =0时右端开始向上振动[图(a )],则在t =0.5s 时刻绳上的波形可能是图(b )中的( )。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的O 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很慢地移动到Q 点,则在此过 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提示:F 是变力) ( ) A.mgLcosθ. B.mgL(1-cosθ). C.FLsinθ. D.FL(1-cosθ) 7、下列数据中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组数据是:( )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A B θ

上海市复旦附中2019年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7套模拟试卷)

上海市复旦附中2019年生物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 A.溶解色素 B.分离色素 C.使研磨充分 D.防止色素被破坏 2.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A. 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 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C.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D. 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3.以菠菜为材料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体色素分离后,观察滤纸条上可发现四条色素带,其从上到下依次是 A.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 C.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B.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等特征 C.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D.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 5.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 A.受精卵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 C.皮肤生发层细胞 D.精子 6.动物细胞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 A.核膜、核仁消失 B.染色体出现 C.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 D.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7.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A.1∶2和1∶2 B.1∶2和1∶1 C.1∶1和1∶1 D.1∶1和1∶2 8.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2017-2018上海复旦附中高一上期 中考试

2017-2018 上海市复旦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Grammar and Vocabulary: (18%) Section A (8%)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21.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Australia led thousands to believe that a fortune_________. A, had been making B. was making C. was to be made D. would make 22. The president hopes that people will be better off when he quits than when he _________. A. has started B. starts C. will start D. started 23. Travellers to that area can carry disease to their own countries that have never experienced _________. A. them B. it C. themselves D. itself 24. No one can tell the exact number of U.S. pilots and fighter planes ________were lost in the Pearl Harbor air attack. A. who B. which C. that D. what 25. ____________, the climbers, who had already conquered many high mountains before, determined to reac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 However it was high B. How high it was C. However high it was D. However high was it 26. They will not allow others to decide the future of their country, _________. A. which is to be known B. as is to be known C. as is known to all D. as what is known to all 27. W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brain must “ forget” some pieces of information ________it can remember others. A. when B. since C. so that D. if 28. They are our school’s volunteers _______to help elderly people cross the streets every day. A. whose task it is B. it is whose task C. to whom is the task D. whose task was Section B (10%)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be only used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上海市浦东新区复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阶段测试英语试题(学生版)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2022届高一(下)拓展考 Ⅰ.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0 points) Section A Short Conversations 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 A. Spend more time working on chemistry problems. B. Talk to his advisor about dropping the course. C. Work on the assignment with a classmate. D. Ask graduate assistants for help. 2. A. Go home to get the washing. B. Send dirty clothes to the laundry. C. Pick up the washing. D. Remind the woman to hurry up. 3. A. The woman could use his calculator. B. He’ll finish the adding up for the woman. C. The woman’s calculator is better than his. D. He’s faster at adding numbers up than the woman. 4. A. The final will begin next week. B. The man should talk with his doctor again. C. She hopes the man will be able to play in the final. D. She wants the man to watch the soccer game with her. 5. A. The advisor will approve of the man’s class schedu le. B. The advisor is not easy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C. The man should work harder next semester. D. The man should work harder next semester. D. The man should go to see his advisor. 6. A. An educational policy. B. An economic issue. C. A heated debate. D. A famous economist. 7. A. The former is more valued than the latter. B. Views on them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C. The former is less valued than the lat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