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word)

一、酸和碱选择题

1.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SO3、CO2、CO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溶液吸收

C.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C、CO、CH4、C2H5OH均能作为燃料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碳可以和氧气反应,具有可燃性,可以和CuO、CO2、铁的氧化物反应,具有还原性,并可用于炼铁,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酸性氧化物,如SO3、CO2而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铁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可以和酸和盐发生置换反应,故C

正确;

D、由于四种物质都可以燃烧,且来源广泛,所以生活经常用于燃料,故D正确。故选B。

2.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Y>X

【答案】C

【解析】

【详解】

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Y、Z的活动性比氢强,X的活动性没有氢强,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由此可以得出Y的活动性比Z强,综上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Y>Z>X。故选C。

3.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答案】A

【解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选A。

4.如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可能为()

A.Cu、Ca(OH)2、CaCO3B.Fe、CaCO3、Na2CO3

C.Zn、Fe2O3、Na2SO4D.Fe、CuO、Cu(OH)2

【答案】D

【解析】

A、Cu、Ca(OH)2、CaCO3三种物质中Ca(OH)2、CaCO3能与盐酸反应,但Cu不能与盐酸反应,错误;

B、Fe、CaCO3、Na2CO3,三种物质均能与盐酸反应且铁属于单质,但CaCO3、Na2CO3均属于盐类,错误;

C、Zn、Fe2O3、Na2SO4三种物质中Zn、Fe2O3能与盐酸反应,但Na2SO4不能与盐酸反应,错误;

D、Fe、CuO、Cu(OH)2三种物质均能与盐酸反应,且铁属于单质、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铜属于碱,正确。故选D。

5.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湿润,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液体的pH需要在一个正常范围,测定人体内液体pH,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符合题意。故选D。

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pH值<7,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7,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6.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答案】C

【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

7.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

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

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

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所以压强不变,正确;B、A点时反应还没有开始,所以盐酸的浓度最大,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最低,错误;C、由于铝和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完全反应以后,随着冷却,气压会降低,正确;D、完全反应以后不再产生气体,所以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正确。

考点:考查铝和氧化铝与酸反应的有关性质的知识。

8.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是由于瓶底未加少量的水或细沙,故A不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等,故B

正确;

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故C不正确;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是由于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正确。故选B。

9.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所加入的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加入铁粉时得到铜的质量为0;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开始有铜出现,所得铜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硝酸铜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铁和银单质,铁置换硝酸银的过程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因此该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等铁粉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液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减小直至为0,不符合题意;

C、铁与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都不断减小,由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所以与硝酸银反应阶段溶液质量减小的速度比与硝酸铜反应时要更大些;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D、在未加入铁粉时,混合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而不是三种溶质,符合题意。故选D。

10.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

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故选B。

【点睛】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4Al+3O2 = 2Al2O3 B.Ca(OH)2+Na2CO3 = CaCO3↓+2NaOH

C.H2CO3 =H2O+CO2↑ D.H2+CuO Cu + H20

【答案】B

【解析】A、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C、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B。

12.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pH 范围。

血浆唾液胃液乳汁胆汁胰液尿液pH7.35-7.45 6.6-7.10.9-1.5 6.6-7.67.1-7.37.5-8.0 4.7-8.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pH大于7显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小于7显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可知: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是错误的叙述;

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是正确的叙述;

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是错误的叙述;

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是正确的叙述;

故正确的选择②④。答案选择B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

C.pH>7的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则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酸雨是pH<5.6的雨水;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pH<5.6的雨水叫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B、pH<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C、pH>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时,稀释了待测酸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pH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14.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

盐酸中加入过量的

镁粉

B.向一定量的稀盐

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C.向两份完全相同

的稀盐酸中分别加

入锌粉、镁粉

D.向一定量氢氧化

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易溶于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大,稀盐酸反应完全,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故A正确;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酸性减弱,pH值变大,不能大于7,故B不正确;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C不正确;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增加,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当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的质量应该为零,故D不正确。故选A。

15.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

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

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

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碱的通性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碱性,故A正确;

B、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HCl会逸出,溶液质量会减小,故B正确;

C、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最后变成稀硫酸,所以必须密闭保存,浓硫酸不会和氧气发生反应,故C错误;

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故选C

16.常温下既能与CO2反应,又能与CaO反应的是()

A.盐酸B.水C.NaCl D.NaOH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C.常温下,氯化钠既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不与氧化钙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营养学上依据食品在人体中代谢产物的酸碱性,一般将食品分成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其中显碱性的酸性食品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pH<7时呈酸性,pH>7时显碱性,由表格可知:显碱性的酸性食品鸡蛋清。故选B。

1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盐酸 D.熟石灰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正确;B、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同时发生化学变化,错误;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错误;D、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质量增加,错误。故选A。

1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NO3-、CO32- B.NO3-、Cu2+、SO42-、OH-

C.Mg2+、K+、SO42-、Cl- D.Ca2+、Na+、HCO3-、Cl-

【答案】C

【解析】pH=3的溶液中含有氢离子。A、CO32-能与H+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共存,错误; B、OH-能与H+结合产生水,Cu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能共存,错误;C、四种离子相互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正确;D、HCO3-和H+能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故选C。

点睛: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2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B.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D.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错误;B、碱的水溶液都显碱性,NaOH 的水溶液是碱性溶液,正确;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错误;D.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电灯亮时发光、放热,无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燃烧

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培优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 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B.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剂会逐渐减少 C.氢氧化钠固体长时间敞口放置质量增加,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 D.氢氧化钠去除油污和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3.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A.蔗糖水呈中性 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4.“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 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5.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铜 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

C .铁能从B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 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B >Fe >C 6.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 ) A .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 B .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 C .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D .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7.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 2SO 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正确的是 A .若X 为金属铜,则Y 是氢气 B .若X 为铁,则盐是Fe 2(SO 4)3 C .若X 为BaCl 2,则生成白色沉淀 D .若Y 为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某不纯的锌块6.5 克,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0.18 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 .镁 B .铜 C .铝 D .铁 9.向pH 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 肯定增大的是( ) A .硫酸 B .硝酸 C .pH 为5的溶液 D .烧碱溶液 10.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 .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 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 .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D .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12.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都增加 B .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D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13.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 2Al+O AlO 点燃 化合反应

(完整版)酸碱盐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2013

化学酸碱盐测试题月日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答案,每题1分,共15分) 1.为合理利用“垃圾’’资源,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 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金属或合金 D.难溶性碱2.将铁钉置于下列四种环境中,容易生锈的是( ) A.置于潮湿的空气中 B.置于干操的空气中 C.浸没于煮沸的水中 D.浸没于油中 3.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4.—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不应多食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 C.鸡蛋清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5.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苛性②碳酸⑧浓盐酸() ④浓硫酸⑤熟石灰 A.①⑧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6.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7.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I溶液、⑧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⑧④ B.①④⑧② C.④⑧②① D.④①⑧② 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9.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10.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11.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12.以铁矿石(含Fe203)为原料炼铁时,一氧化碳是()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燃料 13.某溶液中含Fe3+,Mg2+,S042-,NO3-,其中Fe3+,Mg2+,S042-的个数比为3:3 :1, 可推知溶液中Fe3+,S042-,N03-的个数比是() A.3:2:1 B.1:2:1 C.3:1:15 D.3:1:13 14.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15.欲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Na2CO3)选用稀盐酸· B.C(CuO)选用稀硫酸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A卷)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2.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 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 4.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5.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6.向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仅甲、丙能产生气泡,并分别生成X、Y,丙能从X溶液中置换出甲,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甲>丙>乙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 有较多气泡 说明铁与锌的 活泼性 Fe

最新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35.5 Zn : 65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A、酒精、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 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时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 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g B.195g C.196g D.245g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溶 质 质 量 加入KNO3的量 A 加入KNO3的量 D 加入KNO3的量 C 加入KNO3的量 B 精品文档

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一、选择题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D 氯离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A 氢原子2.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 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番茄 pH~~~~ 3.以下情况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内胆壁上的水垢 4.学习化学我们要经常做实验。根据你的经验在实验室中的下列四个操作正确的是 5.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的酸碱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B 向食盐水中加入稀盐酸 C 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6.根据下图所示物质的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清洁剂显碱性 B 肥皂是中性物质 C 牛奶酸性比酱油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可以多吃 橘子 7.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 NaOH B NaCl C CuO D CaCO3 8.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 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分别滴加稀盐酸 D 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9.甲、乙、丙、丁分别是HNO、Ba(OH)、NaCO、NaOH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已3232知乙和丙可以反应。乙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一定是HNO B 丁一定是NaCO332 C 丙不可能是Ba(OH) D 甲不可能是HNO3210.下列类别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 A 氧化物 B酸 C 碱 D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测试时间50 分钟满分50 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 12 小题,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食物苹果葡萄牛奶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2、1777 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 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B.石蜡C.烧碱D.乙醇 3、一些食品常用袋装生石灰做干燥剂. 生石灰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 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A 硼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氨水或肥皂水 D.食用醋 5、2005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 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 H H C=C +H R1 H H C=C H R2 H H C=C + H H H H C=C R1R2 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因与氧气有关系而不能敞口放在空气中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白磷 7、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8、混有水蒸气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SO2 B.H2 C.CO2 D.HC1 催化剂

第九单元 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5.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 g,需要20%的NaOH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10.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11.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2.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化学】 酸和碱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 酸和碱测试题及答案 一、酸和碱选择题 1.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C .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 D .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溶液的溶质由硫酸变为硫酸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生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质量比为120∶114, 假设硫酸溶液都为100g ,质量分数都为9.8%。 根据题意设生成MgSO 4的质量为x ,Al 2(SO 4)3的质量为y 。 2442Mg+H SO = MgSO +H 98 1201009.8%x ↑ ? 981009.8%120g x ?= 解得 x=12g ()2424232Al+3H SO = Al SO +3294 342100H 9.8% y g ↑ ? 2941009.8%=342y g ? 解得 y=11.4g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铝质量不相等。 【详解】 A 、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说明反应过程中硫酸全部反应,分别转化为硫酸镁、硫酸铝,由于反应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生成的硫酸镁、硫酸铝质量不相等,所以反应后两种溶液质量不相等,选项A 错误; B 、由计算可知,等质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镁质量比硫酸铝质量大,所以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选项B 正确; C 、由计算可知,等质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硫酸铝质量比硫酸镁质量小,所以铝反应后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锌,则Y可能是铁 2.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 A.蔗糖水呈中性 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 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 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 3.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4.在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等体积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把天平调到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5.4g B.5.68g C.6.5g D.7.09g

5.将一根铁棒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铁离子B.“”表示铜离子 C.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D.反应后铁棒质量减小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7.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 C.D.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研磨闻气味B.蒸发食盐水 C.稀释浓硫酸D.测溶液的pH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九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Ⅰ.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 1. Mike's father bought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for him as his birthday. ________ electronic watch looks very beautiful. A. a; The B. the; The C. an; The D. an; An ( ) 2. My English is poor. Can you ________ time to help me with it,Mike? A .share B. spare C. agree D. save ( ) 3. I ________ the man was about forty according to his looks. A. believed B. knew C. supposed D. accepted ( ) 4. I still remember the college and the teachers ________ I visited in London years ago. A. what B. who C. that D. which ( ) 5. There are ________ books in our school library. A. a lots of B. a great deal of C. plenty of D. the number of ( ) 6.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but his parents managed to buy books for him _______. A. in this way B. in a while C. once in a while D. for a while ( ) 7. I like the cartoon ________ has a happy ending and makes me ________. A. which; to laugh B. that; to laugh C. whose; laughing D. which; laugh ( ) 8. I enjoy the music ________ makes me ________. A. that; happily B. that; happy C. which; happily D. who; happy ( ) 9. You can ________ a note on his door if he is not in. A. give B. share C. stick D. put ( ) 10. I like that music, but the lyrics ________ good enough. A. aren't B. are C. isn't D. is ( ) 11. The first thing ________ my brother is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is to write a letter. A. which B. that C. why D. who ( ) 12. —Which do you prefer,math ________ music? —I prefer music ________ math. A. or; to B. to; to C. or; or D. to; or ( ) 13. Did you enjoy the days ________ you spent in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 where B. when C. that D. what ( ) 14. I prefer ________ rather than ________ to net bar. A. to stay at home; go out B. going out; stay at home C. staying at home; going out D. going out; to stay at home ( ) 15. — ________? —It's wonderful. A. How much is the MP5 B. Do you like the MP5

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

酸和碱练习题(含答案) 一、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石灰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食盐水会因蒸发使质量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会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D、石灰石在空气中没有变化,因而质量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 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Fe3+和 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 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 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故选B. 考点:离子的共存 3.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pH 范围。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pH大于7显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小于7显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可知: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是错误的叙述; 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是正确的叙述; 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是错误的叙述; 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是正确的叙述; 故正确的选择②④。答案选择B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SO42?、Cl?B.Na+、H+、NO3?、HCO3? C.NH4+、K+、OH?、SO42?D.Ag+、Mg2+、NO3?、 Cl? 【答案】A 【解析】 离子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时不共存;A四种离子间不能生成沉淀、水、气体时能共存;B、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共存;C、铵根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氨气;D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共存。选A。 点睛:熟记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 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盐酸B.酚酞 C.石蕊D.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能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区别,选项A 不正确; B、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红,无法区别,选项B不正确; C、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变蓝,无法区别,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两个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别,选项D正确。故选D。

最新 酸和碱单元检测题经典

最新酸和碱单元检测题经典 一、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石灰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食盐水会因蒸发使质量减少,故此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正确。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会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D、石灰石在空气中没有变化,因而质量不变,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A、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省略了,所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16g,故A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要选择量程比所量取液体体积略大的量筒,所以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故B说法正确; C、pH试纸只能粗略的测pH值的整数值,无法精确到小数点,所以pH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空气中的成分以体积含量计算,氧气约占21%,故D说法错误。故选B 3.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空气中加热,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加入硝酸银溶液,铜锌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

初中化学试题: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宿迁市)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 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 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A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2006年济宁市)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C ) A.HClO HCl Mg(OH)2 MgCl 2 B.CO 2 H 2CO 3 CaCO 3 Ca(HCO 3)2 C.H 2O HNO 3 NH 3·H 2O NH 4NO 3 D.SO 3 NaHSO 4 NaOH Na 2SO 4 3.(连云港)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 A .用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O B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 2:H 2SO 4+CaCO 3=CaSO 4+CO 2↑+H 2O C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 2O 3+6HCl=2FeCl 3+3H 2O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 2 === 2CO 2 4.(2006年烟台市)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A ) A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SO 4(硝酸钡溶液) B .CO 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 .NaOH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石灰水) D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2006年滨州市)Cu 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SO 4=Cu+ Cu SO 4+H 2O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 中常常混有少量Cu 2O 。现将10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 2O 的质量为(A ) A .0.9 g B .9.5 g C .0.5 g D. 0.45 g 6.(2006·北京市)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C ) A 、火碱 B 、烧碱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7.(2006·北京市)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D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点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练习 一、选择题 1.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D.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 C.浓硫酸的吸水性D.碳酸的不稳定性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白色固体,易潮解B.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 C.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D.它能与CO发生化学反应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 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5.当碱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 A.醋酸B.稀盐酸C.硼酸D.3%~5%的NaHCO3溶液 6.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 A.变红色 B.变蓝色C.变无色D.不变色 7.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8.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石灰水 二、填空和简答题 9.纯净的盐酸是______________颜色的液体,有______________气味。工业品浓盐酸常因含有杂质而带________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气体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___接触,形成盐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10.指示剂是能跟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溶液作用而显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在自然界中有些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也可以指示酸碱。 1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将一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色的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色;然后将它浸入稀硫酸里并微热,铜丝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色,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______色;再将铜丝取出用水冲洗后,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铜丝表面覆盖了一 层______________色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4.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在锥形瓶中盛浓硫酸,在分液漏斗中装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让水滴入锥形瓶。 (1)你可观察到什么现象?答: 2)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答: 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怎样的?答: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 系。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 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 的是(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 2 B.CO 2 H 2CO 3 CaCO 3 Ca(HCO 3)2 C.H 2O HNO 3 NH 3·H 2O NH 4NO 3 D.SO 3 NaHSO 4 NaOH Na 2SO 4 3.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NaOH 溶液治疗胃酸过多症:NaOH+HCl=NaCl+H 2O B .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 2:H 2SO 4+CaCO 3=CaSO 4+CO 2↑+H 2O C .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 2O 3+6HCl=2FeCl 3+3H 2O 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 2 === 2CO 2 4.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需药品(括号中的物质)选择不正确的是( ) A .NaCl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SO 4(硝酸钡溶液) B .CO 2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浓硫酸) C .NaOH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 2CO 3(石灰水) D .铜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铜(稀盐酸) 5.Cu 20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SO 4=Cu+ Cu SO 4+H 2O 。氧化铜与氢气反应 后得到的Cu 中常常混有少量Cu 2O 。现将10 g Cu 和Cu 2O 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得到9.5g 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含Cu 2O 的质量为( ) A .0.9 g B .9.5 g C .0.5 g D. 0.45 g 6.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 、火碱 B 、烧碱 C 、熟石灰 D 、小苏打 7.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烧碱 D 、食盐 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20℃,1 L 水与1 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 镁与1 g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 g 点

第九单元测试题

第九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液体是溶液的是( B )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C、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密封放置,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3、下列相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4、为了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水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减小压强 5、20℃时,向100g 质量分数为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5g 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6.5% B、30% C、25% D、×100% 6、量取45mL 浓硫酸,选用的量筒最好是() A、10 mL B、50mL C、500mL D、250mL 7、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方法中,不可能使其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A、加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水 C、降低温度 D、搅拌 8、下列相关溶液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C ) A、凡是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溶剂都是液体,溶质都是固体 D、只有水能作溶剂 9、把100mL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 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原因中不准确的是() A、滤纸破了 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 11、某同学配制50g 5%的NaCl 溶液,取水时他是俯视读数,这位同学配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应()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判断 12、如果在t℃时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那么() A、晶体质量不变 B、晶体质量减少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3、将100g 含水量为96%的KNO3溶液稀释成含水量为98%的溶液,需加入() A、100g B、50g C、2g D、无法计算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酸和碱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酸和碱选择题 1.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 C.两者都变大 D.两者都变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水分后,溶质质量几乎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后溶质减少,溶剂质量几乎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提取Cu,并得到ZnSO4溶液,主要转化流程如图。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 Cu + H2SO4 + H2O2 = CuSO4 + 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80℃左右进行 B.过程II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过程III的物质D选用稀盐酸 D.溶液E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宜控制在107.35℃以下进行,因为过氧化氢的闪点为107.35℃,选项错误; B、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三种物质,物质B 为金属锌,锌分别与稀硫酸、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反应中锌、铜、氢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固体C中含有锌、铜两种金属单质,为得到硫酸锌,加入的物质D应为稀硫酸,选项错误; D、溶液E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选项正确,故填D。 3.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M粉末。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盘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