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加湿器)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加湿器)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自动加湿器)

电子课程设计(论文)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0903

设计题目:自动加湿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黄耿学号:20091711306 起止日期:11月26——12月29日(共4周)设计地点:科技楼408

指导教师:严桂林

2011年12月2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加湿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工厂、车间、仓库、病房和卧室,随处可见加湿器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常规加湿器只是简单地持续加湿,并不能根据我们身处的环境需要自动的改变室内的湿度,而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及科学实验中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空气湿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湿度不能满足要求,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而在居家生活中,空气太干太湿也都不适宜。由于我国的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地势上,各地的温湿度大有差别,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太干,细菌病毒容易滋生传播;南方太湿,容易滋生霉菌。太干太湿的空气质量都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因此,我们选择了自动加湿器的设计来有效地控制湿度,当环境湿度偏低则加湿,达到设定湿度时就停止加湿,总会把环境湿度控制在适宜的状态下,做到智能、有效和健康地加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适宜的湿度环境。为健康带来保障。我还访问考察了目前市面上的加湿器销售种类与人们反馈的意见。发现,人们反映现在市面上的加湿器,很死板,不能自动的调控湿度。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具有此类可以自动的调控湿度功能的自动加湿器,因此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大的开发价值。相信这一设计可行性高的话,必将引来各大厂商的青睐。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加湿器、相对湿度、传感器

目录

1 任务来源意义及目的 (4)

2 设计方案 (4)

2.1 总体设计 (4)

2.2 实现方式 (6)

2.3 理论基础 (7)

2.3.1 单片机 (7)

2.3.2 DS18B20传感器 (8)

2.3.3 1602LCD液晶显示屏 (10)

3 硬件设计 (12)

3.1 设计方案 (12)

3.2 电路图 (13)

3.3 信号分析 (14)

3.4 功能描述 (15)

3.5 复位电路 (16)

3.6液位定位及光电开关 (16)

3.7 1602显示屏 (17)

4 软件设计 (18)

4.1整体设计及说明 (18)

4.2 DS18B20流程设计 (20)

4.3 1602字符型LCD流程设计 (26)

5 系统调试 (26)

6 总结 (26)

致谢 (27)

附录一:1602LCD简介 (28)

附录二 LCD控制及显示子程序 (28)

1 任务来源意义及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加湿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加湿器都需要手工控制开启和关闭并且不具备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监测,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加湿和干烧的问题,不仅给室内空气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功耗低、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加湿器显得尤为必要。

本设计采用智能控制,以AT80S51单片机为核心,外接辅助电路,通过实现加湿器的防干烧、声光报警、智能开启和关闭以及室内温湿度的显示功能基本实现加湿器的智能化。

2 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

自动加湿器需满足以下要求:

1)相对湿度低于40%时自动加湿;

2)用户可以设置系统温湿度报警值;

3)由5V稳压直流电源供电,提供温湿度调节控制信号,实现自动控制;

4)检测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显示模块显示。

硬件设计不仅要满足系统需求,还要满足功能和外形尺寸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系统的总体方案,系统由两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一个水位传感器、单片机、1602LCD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器、以及一个光电耦合开关等部分组成。系统功能原理图如图1-1所示,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室内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对这两个数据加以处理并结合室内湿度要求参数控制加湿器的开启和闭合。另外,水位传感器还能监测水位,单片机根据水位高低控制声光报警装置。自动加湿器包括加湿模块、报警模

块、自动断电模块。

图1-1 自动加湿器功能原理图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1 温度传感器2 1602LCD 显示屏

水位传感器

加湿器开关

声光报警器

2.2 实现方式

要达到自动加湿器功能要做好硬件和软件设计和调试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硬件方面,通过合理的设计单片机管脚及其他外围电路的链接,使之既有I/O口的功能,又有控制型号的功能。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找到合适的水位传感器,在开发过程中利用三个按钮开关代替水位传感器分别代表高、中、低水位,而加湿器开关则由一发光二级管代替,在方正过程中更容易观察系统开发效果。这方面的内容详见硬件设计部分内容。其次软件方面,通过合理设计软件的结构和安排子程序,使程序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实现目的。最后,调试方面,程序编辑用VW8系列方针器环境,编辑过程可使用软件仿真观察,并对其进行调试。在程序编辑完成之后使用硬件仿真,最终用烧录器将程序写入单片机进行实测。

本系统分信号的主要有温度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构成。首先由单片机向温度传感器发出读信号,随后温度传感器做出响应,单片机待DS18B20完成收集到得温度信息进行AD处理并存储为数字信号后,开始读取温度值,并对其信号做位处理使之达到用户需求的精度以及计算得到相对湿度,最后通过1602LCD显示温湿度值。另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专门的控制声光报警系统、光电耦合开关的控制信号,

2.3 理论基础

2.3.1 单片机

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S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S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2-1所示

图2-1 AT89S51芯片引脚图

AT89S51共有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引脚、时钟电路引脚、I/O引脚、控制线引脚。根据开发的需要和单片机的结构,我们就可以实现单片机的自动工作,即实现自动化!

2.3.2 DS18B20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按一定的精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的测量器件或装置,用于满足系统信息传输、存储、显示、记录及控制等要求。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主要用到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提供9-12位摄氏温度测量i fu b‘有一个由高低电平触发的可编程的不因电源消失}fu改变的报警功能。DS18B20通过一个单线接口发送或接受信息,因此在中央处理器和DS18B20之间仅需一条连接线(加上地线)。它的测温范围为一55-}- + 125 0C,并目‘在一10-}-+850C精度为士5 0C。除此之外,DS18B20能直接从单线通讯线上汲取能量,除去了对外部电源的需求。每个DS 18B20都有一个独特的64位序列号,从}fu允许多只DS 18B20同时连在一根单线总线上;因此,很简单就可以用一个微控制器去控制很多覆盖在一大片区域的DS 18B20。这一特性在HVAC环境控制、探测建筑物、仪器或机器的温度以及过程监测和控制等方面非常有用。

在测温操作方面,DS18B20的核心功能是它的直接读数字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为用户可编程的9, 10, 11或12位,分别以0. 5 0C , 0 . 2 5 0C , 0. 12 5 0C和0. 06250C增量递增。在上电状态下默认的精度为12位。DS18B20启动后保持低功耗等待状态;当需要执行温度测量和AD转换时,总线控制器必须发出「44h〕命令。在那之后,产生的温度数据以两个字节的形式被存储到高速暂存器的温度寄存器中,DS18B20继续保持等待状态。当DS18B20由外部电源供电时,总线控制器在温度转换指令之后发起“读时序”,DS18B20正在温度转换中返回0,转换结束返回1。如果DS18B20由寄生电源供电,除非在进入温度转换时总线被一个强上拉拉高,否则将不会由返回值。寄生电源的总线要求在口618820供电节详细解释。

图2-2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结构

2.3.3 1602LCD液晶显示屏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液晶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显示质量高,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像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且不会闪烁。二、数字式接口,液晶显示器都是数字式的,和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更加简单可靠,操作更加方便。三、体积小、重量轻,液晶显示器通过显示屏上的电极控制液晶分子状态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在重量上比相同显示面积的传统显示器要轻得多。四、功耗低,相对而言,液晶显示器的功耗主要消耗在其内部的电极和驱动IC上,因而耗电量比其它显示器要少得多。

本系统选用的字符型LCD是一种专门用于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点阵式LCD,目前常用16*1,16*2,20*2和40*2行等的模块。本次设计选用的是长沙太阳人电子有限公司的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一般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实物如图3-1:

图2-3 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实物图

1602LCD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16×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4.5—5.5V

工作电流: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

字符尺寸:2.95×4.35(W×H)mm

2.2.4 水流计

3 硬件设计

3.1 设计方案

图3-1 自动加湿器功能原理图

3.2 电路图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它指挥外围器件协调工作,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硬件实现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模块只实现一个特定功能,最后再将各个模块搭接在一起。这种设计方法可以降低系统设计的复杂性。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本系统主要硬件设计包括电源电路、蜂鸣器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LCD 显示电路以及温度传感器电路。

控制电路的核心器件是由美国Atmel 公司生产的AT89S51单片机,属于MCS-51系列。AT89S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2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采用的工艺是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技术;片上Flash 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 和在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1 温度传感器2 1602LCD 显示屏

水位传感器 加湿器开关

声光报警器

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价格低廉、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嵌入式系统中。

图3-2 电路原理图

系统的声光报器电路(警蜂鸣和LED发光二极管组成)、振落电路、复位电路如图?、图?、图?所示。显示模块选用1602字符型液晶模块,是目前工控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液晶屏之一,电路图如图?所示。1602字符型液晶模块是点阵型液晶,驱动方便,经编码后显示内容多样化。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找到合适的水位传感器,在开发过程中利用三个按钮开关代替水位传感器分别代表高、中、低水位,而加湿器开关则由一发光二级管代替,在方正过程中更容易观察系统开发效果。

3.3 信号分析

本系统分信号的主要有温度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和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构成。首先由单片机向温度传感器发出读信号,随后温度传感器做出响应,单片机待DS18B20完成收集到得温度信息进行AD处理并存储为数字信号后,开始读取温度值,并对其信号做位处理使之达到用户需求的精度以及计算得到相对湿度,最后通过1602LCD显示温湿度值。另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专门的控制声光报警系统、光电耦合开关的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比较简单,不再一一论述。

3.4 功能描述

参考舒适性空调的相对湿度采用40%—65%的要求[x],在功能设计过程中以40%为最适相对湿度参考值。单片机一方面通过监测加湿器内部的水位,达到加湿器防干烧的功能,即只有在水位在水位下限以上时加湿器才能通电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处理两个温度传感器测得

的干湿球温度得到室内相对湿度,并和人体最适相对湿度做比较。在水位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若室内相对湿度高于人体最适值则控制加湿器不动作,反之则对加湿器通电开始加湿,直到室内空气达到最适湿度时断电。另外,单片机通过和声光报警器以及1602LCD显示屏相连,还具有了温湿度及水位的显示功能。总之,在现有的加湿器内加入此单片机将实现加湿器的防干烧、声光报警、智能开启和关闭以及室内温湿度的显示功能基本实现加湿器的智能化。

3.5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的基本功能是: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销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图3-3所示的RC复位电路可以实现上述基本功能,图3为其输入-输出特性。但解决不了电源毛刺(A点)和电源缓慢下降(电池电压不足)等问题而且调整 RC 常数改变延时会令驱动能力变差。左边的电路为高电平复位有效右边为低电平Sm为手动复位开关 Ch可避免高频谐波对电路的干扰。

图3-3 上电及手动复位电路图

3.6液位定位及光电开关

由于开发过程时间紧迫,暂时未购买到合适的液位监测传感器,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采用三个开关进行代替,按下按钮表示水位到达相应的水位。另外为了直观的看出控制输出信号的转台,开发过程中将光电开关改为一发光二级管与电阻串联接地。见图3-4。

图3-4 水位计光电开关替代元件

3.7 1602显示屏

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背光灯与显示字符的对比度,利用三极管的

及P2.7控制背光的的暗与灭。接线原理见图3-5。

图3-5 1602接线原理图

3.8 DS18B20温度传感器

由于此款温度传感器输出串行通信信号,电路图相对简单,见图3-6。

图3-6 DS18B20温度传感器接线图

4 软件设计

4.1整体设计及说明

系统单片机代码采用汇编语言编译,以伟福仿真器V8/L为开发环境。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

1)通过LCD显示温湿度值及水位;

2)比较监测到的水位,发现低水位时自动掉电并声光报警;

3)根据相对湿度值控制加湿器的开关。

根据监控系统功能要求,系统软件流程图设计如图所示。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初始化开始,然后载入程序,根据显示数据读出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S ,根据干湿球温度求出相对湿度D ,然后读出显示的水位H ,判断水位H 是否大于最小水位Ho :若H<=Ho ,则声光报警并关闭加湿器,然后显示温湿度,再读出一个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S,计算出相对湿度D ,读出水位H 循环,直至H>Ho 成立后,判断相对湿度D 与最小湿度Do 的大小比较,若D<=Do 则开启加湿器,显示温湿度,循环直至相对湿度D<=Do ,关闭加湿器,然后显示温湿度过程循环。 显示温湿度

初始化

载入程序

读干球温度T

读湿球温度TS

求出相对湿度D 读水位H

判断H>Ho

是否成立 开启加湿器

判断D >D0是

否成立

声光报警并关闭加

湿

否 是

否 关加湿器

4.2 DS18B20流程设计

每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流程图设计如下:

DS18B20复位

跳过ROM匹配

启动温度转换

DS18B20复位

跳过ROM匹配

读取温度

温度处理

图4-2 DS18B20模块程序流程图

传感器DS18B20复位,跳过ROM匹配后启动温度转换,DS18B20复位然后跳过ROM匹配,再读取温度后进行温度处理,保留一位小数。读取数据及传送的程序如下:

READ_TEMP: ;读1820内部温度子程序.

CALL RESET

JB 70h,EXT1

CALL SKIP_ROM

CALL TEMP_CONV ;温度AD变换

基于PLC的啤酒发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辽宁工业大学PLC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啤酒发酵过程中温度的PLC控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 仿真分析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2班 学号:Z01114007 姓名:吴奇 指导教师:过希文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5年 1 月7 日

中文题目 基于Matlab 的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分析 一、设计目的 (1)加深理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 (2)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3)学习Matlab 仿真软件及各模块参数的确定。 二、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设计电路原理图; (2)利用MATLAB 仿真软件绘制主电路结构模型图,设置相应的参数。 (3)用示波器模块观察和记录电源电压、控制信号、负载电压、电流的波形图。 三、设计内容 (1)设计一个降压变换器(Buck Chopper ),其输入电压为200V ,负载为阻感性带反电动势负载,电阻为2欧,电感为5mH ,反电动势为80V 。开关管采用IGBT ,驱动信号频率为1000Hz ,仿真时间设置为0.02s ,观察不同占空比下(25%、50%、75%)的驱动信号、负载电流、负载电压波形,并计算相应的电压、电流平均值。 然后,将负载反电动势改变为160V ,观察电流断续时的工作波形。(最大步长为5e-6,相对容忍率为1e-3,仿真解法器采用ode23tb ) (2)设计一个采用双极性调制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主电路直流电源200V ,经由6只MOSFET 组成的桥式逆变电路与三相阻感性负载相连接,负载电阻为1欧,电感为5mH ,三角波频率为1000Hz ,调制度为0.7,试观察输入信号(载波、调制波)、与直流侧假想中点N ‘的三相电压Uun ’、Uvn ’、Uwn ’,输出线电压UV 以及负载侧相电压Uun 的波形。 四、设计方案 实验1:降压变换器 dc-dc 变流电路可以将直流电变成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称为斩波电路,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直流电。本次实验主要是在Matlab 中设计一个降压斩波电路并仿真在所给条件下的波形和数值与理论计算相对比。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该电路使用一个全控型器件V ,这里用IGBT ,也可采用其他器件,例如晶闸管,若采用晶闸管,还需设置使晶闸管关断的辅助电路。为在V 关断时给负载中电感电流提供通道,设置了续流二极管VD 。斩波电路主要用于电子电路的供电电源,也可拖动直流电动机或带蓄电池负载等,后两种情况下负载中均会出现反电动势,图中用m E 表示。若无反电动势,只需令0m E ,以下的分析和表达式中均适用。

简易智能加湿器设计_宋元平

2010年第11期 科技论坛 简易智能加湿器设计 宋元平 (同济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浙江温州325000 )1概述 1.1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频率为25KHz 以上的正弦或脉冲波,通过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能,并将其传播到介质(清水)中。超声波在水中疏密相间向前辐射,使水产生无数微小气泡,这些气泡破裂即产生大量水雾喷出,实现空气加湿。 1.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显示当前湿度:采用湿度传感器对当前湿度实时检测,并把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交给单片机系统处理,计算出当前的相对湿 度,在LED 数码管上显示出来。2 )预设湿度:可以通过键盘手动设置期望的湿度值,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湿度值与湿度设定值相比较。当环境湿度测量值低于设定值时,单片机控制驱动使加湿器进入加湿状态,开加湿器;当环境湿 度测量值高于键盘设定值时,键值清零,从新设值。3 )自动开关:为了确保安全,设计自动开关,控制加湿器的工作状态。当加湿器的雾化池中无水或水量 不足时,开关自动断开,防止加湿器 “干烧”而损坏。2系统结构 2.1智能加湿器系统方框图及说明。如图1所示,系统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 为核心,实现室内空气的数据处理、监控和维护功能。智能加湿器控制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信号采集部分,包括采集空气中的湿度和扫描键盘。二是信息处理部分,主要功能是将采集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 的标准量信息进行处理,输出决策指令。 三是数据显示部分,主要显示环境湿度测量值和键盘预设湿度值。四是控制部分,控制加湿器的工作状态。 2.2信号采集部分。1)数据采集部分主要是由湿度传感器构成,适用 湿度范围: 1~100%RH 。本设计选择湿敏电阻EYHS77。湿敏电阻是利用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而导致本身电 阻值发生变化这一原理 而制成的。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2)键盘扫描:由于本设计需要的按键不是很多,所以选择最简单的独立式键盘,共有6个按键,分别控制预设湿度的十位加减、个位 的加减、 确定键和清除键。2.3信号处理部分。相对湿度计算:湿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着空气中湿度的变 化而变化的,在电路中表现为电压的变化,经过A/D 转换成数字量。 根据电压与湿度的变化曲线,计算相对湿度。 图2是用湿度计测出的相对湿度与电阻值的关系曲线,把湿敏电阻与湿度计的传感器放在同一环境中,分别对不同湿度的空气进行测试,为了减少误差,共测试了5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由 图可知,在低湿的环 境,灵敏度不高,阻值变化很小,在高湿的环境,即相对湿度在70%以上就变化的非常快。 为了更加准确的计算相对湿度,根据以上的曲线进行分段处理,处理后的直线和计算如图3所示: 直线的表达式为:W=16.9*R+15.2 电阻与电压的关系 为: 3.26*R/(47+R )=V 计算出对应的电压值,然后画出相对湿度与电压的关系线如图4所示: 其表达式为:W =233.33*V+18 A/D 转换后的值就是电压的数字量,它们的关系是: V=AD*3.3/1023代入上式后得:W=233*(AD*3.3/1023 )+18其中:W 表示相对湿度,AD 表示电压A/D 转换后的值。 后面几段的处理方法与此方法相同,以此类推,不再细述。 2.4数据显示部分。LED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是用四位的LED 数码管显示,共有两块,分别显示环境湿度测量值和键盘预设湿度值。在单片机和数码管之间 加三极管驱动,增加数码管的亮度。在 IO 口的分配上,IOB0-7负责输出显示环境湿度测量值的数码管的段码,IOA8-15负责输出显示键盘预设值的数码管的段 码, IOB8-15负责选通八位数码管的位码。 2.5控制输出模块。在控制输出模块,IOA7作为输出控制口,与外接的继电器相连,作为开关信号,控制加湿器的工作状态。 当预设湿度高于当前湿度时,按下确定键后,继电器的开关吸合,加湿器开始加湿;当预设湿度低于当前湿度,即使按下确定键,也不去控制加湿器工作,只有湿度值小于预设湿度值,才控制加湿器开始工作;当湿度到达预设湿度,开关断开,停止加湿。3系统编程摘要:介绍一种以SPCE061A 单片机为核心的湿度控制系统, 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自动检测及显示。用湿度传感器采集空气中的湿度信号。被采集的模拟信号通过A/D 转换后再根据传感器的湿度阻值曲线计算湿度值,并将其显示在数码管上。 关键词:SPCE061A 单片机;加湿器;超声波 Abstract:This thesis introduces a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tak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SPCE061A as the core ,achieve the air humidi -ty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display.Get the humidity signal in the air with the humidity sensor.The analog signal collected from humidity sensor through the A/D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according to sensor's humidity resistance number curve computation humidity value ,and displayed on the LED digital tube. Key words:SPCE061A microprocessor ;humidifier ;ultrasonic wave 图1 系统框图图2 相对湿度与阻值的关系图3相对湿度在25%-60%范围内 阻值与湿度的关系a 图4相对湿度在25%-60%范围内电压与湿度的关系 图5主程序流程图(下转287页) 图6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图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单相交流调压技术 专业班级: 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王昊 学号: 0915140068 指导教师:褚晓锐 2011年12月23日 (提交报告时间)

一.课程设计题目:单项交流调压技术的工程应用 二.课程设计日期: 2011年12月19日 三.课程设计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学及实验基础上,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要求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电压可调功能的直流电源系统,能够较全面地巩固和应用本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整流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收集资料、独立设计的能力;培养分析、总结及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要求: :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根据第下表给出的基本要求及参数独立完成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 2、主电路设计。 3、通过计算选择整流器件的具体型号。 4、确定变压器变比及容量。 5、确定平波电抗器。 7、触发电路设计或选择。 8、课程设计总结。 9、完成4000字左右说明书,有系统电气原理图,内容完整、字迹工整、图表整齐规范、数据详实。 设计技术参数工作量工作计划 1、单相交流220V电源。 2、交流输出电压U d 在0~220V连续可调。 3、交输出电2000W。1、方案的经济技术论证。 2、主电路设计。 3、通过计算选择整流器件的 具体型号。 第一周: 周一:收集资料。 周二~三:方案论证。 周四:主电路设计。

4、触发电路设计。 5、绘制主电路图。 周五:理论计算。 第二周: 周一:选择器件的具体型号 周二~三:触发电路设计。。 周四~五:总结并撰写说明书。 五.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方案图及论证 将一种交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种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交流-交流变换过程,凡能实现这种变换的电路为交流变换电路。对单相交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的电路。用在电热控制、交流电动机速度控制、灯光控制和交流稳压器等场合。与自耦变压器调压方法相比,交流调压电路控制方便,调节速度快,装置的重量轻、体积小,有色金属消耗也少。结构原理简单。该方案是由变压器、触发电路、整流器、以及一些电路构成的,为一台电阻炉提供电源。输入的电压为单相交流220V ,经电路变换后,为连续可调的交流电。 各部分电路作用 220V 交流输入部分作用:为电路提供电源,主要是市电输入。 调压环节的作用:将交流220V 电源经过变压器、整流器等电路转换为连续可调的交 220V 交流输入 调压环节 输出连续可调的交流电 触发电路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1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产品概述: 湿度是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大小会对环境中的人和物产生相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湿度是构成空气洁净度、舒适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空调房中灰尘、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病菌容易迅速传播,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们易感冒、皮肤过敏,肌体免疫力下降,同时体内水分也加速流失,皮肤显得很干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洁净加湿成为环境控制的必然要求。因此,家庭空气加湿器应运而生。加湿器作为时尚小家电,它能为空调房带来滋润的空气环境,因而逐渐被市民看好。 1.产品类型及工作原理: 当前市场上加湿器主要有3种: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扩散至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纯净加湿器:除去水中杂质,再经过净水洗涤处理,最后将纯净的水分子送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 电热式加湿器:是用发热体将水加热至沸点,产生水蒸气并释放到空气中进行加湿,是最简单的加湿器。 2.三类空气加湿器的优点及缺点: 2

超声波型加湿器: 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一改冬季暖气的燥热,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据专家介绍,超声波加湿器的优点是,加湿强度大,加湿均匀,加湿效率高;节能、省电,耗电仅为电热加湿器的1/10至1/15;使用寿命长,湿度自动平衡,无水自动保护;兼具医疗雾化、冷敷浴面、清洗首饰等功能。缺点是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 纯净型加湿器: 纯净加湿技术则是加湿领域刚刚采用的新技术,纯净加湿器经过分子筛蒸发技术,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彻底解决”白粉”问题。经过水幕洗涤空气,将空气加湿的同时,净化空气,再经风动装置将湿润洁净的空气送到室内,从而提高环境湿度。同时新的加湿器也不受水质限制;过滤蒸发器采用进口单一纤维制造,能够过滤空气和杀灭细菌,使加湿更加纯净;具有空气循环系统,在加湿的同时,以净水洗涤空气,有效祛除空气中的污染,净化空气,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更大程度地保证了人体健康。 电加热式加湿器: 技术最简单的加湿方式,缺点是能耗较大,不能干烧,安全系数较低、加热器上容易结垢。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3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范例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直流降压斩波电路的设计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14电气 姓名:周方舟 学号: 指导教师:喻丽丽

目录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4) 二设计原理分析 (4) 2.1总体结构分分析 (4) 2.2直流电源设计 (5) 2.3主电路工作原理 (6) 2.4触发电路设计 (10) 2.5过压过流保护原理与设计 (15) 三仿真分析与调试 (17) 3.1 Matlab仿真图 (17) 3.2仿真结果 (18) 3.3 仿真实验结论 (24) 元器件列表 (24) 设计心得 (25)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一.设计要求与方案 供电方案有两种选择。一,线性直流电源。线性电源(Linear power supply)是先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幅值,再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脉冲直流电,后经滤波得到带有微小波纹电压的直流电压。要达到高精度的直流电压,必须经过稳压电源进行稳压。线性电源体积重量大,很难实现小型化、损耗大、效率低、输出与输入之间有公共端,不易实现隔离,只能降压,不能升压。二,升压斩波电路。由脉宽调制芯片TL494为控制器构成BOOST原理的,实现升压型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可调整与稳压控制的开关源是借助晶体管的开/关实现的。因此选择方案二。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是输出电压Uo=220V可调的DC/DC变换器,这里为升压斩波电路。由于这些电路中都需要直流电源,所以这部分由以前所学模拟电路知识可以由整流器解决。MOSFET的通断用PWM控制,用PWM方式来控制MOSFET的通断需要使用脉宽调制器TL494来产

生PWM控制信号。 设计方案: 1、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采用电容滤波的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220V单相交流电经220V/24V变压器,降为24V交流电,再经二极管不控整流电路及滤波电容滤波后,变为平直的直流电,其幅值在22V~36V之间。 2、主电路 2.1主电路选用升压斩波电路,开关管选用电力MOSFET。 2.2Boost电路的负载为110V、25W白炽灯, 2.3boost电路中,占空比不要超过65%,否则电压大于100V。 3、控制电路的选择与确定 3.1 脉冲发生器TL494 3.2 驱动电路IR2110 二.设计原理分析 2.1总体结构分析 电力电子器件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由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和以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的主电路组成一个系统。由信息电子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形成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去控制主电路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导通或者关断。来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一个完整的降压斩波电路也应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保护电路这些环节。 直流斩波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主电路、控制和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组成。如图2—1所示:

电力电子课设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设计题目:可逆直流PWM驱动电源的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班级:0706111 设计者:王勃 学号:1070610602 指导教师:李久胜 设计时间:2010年1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H型单极性同频可逆直流PWM驱动电源的设计 技术指标:被控直流永磁电动机参数:额定电压20V,额定电流1A,额定转 速2000rpm。驱动系统的调速范围:大于1:100。驱动系统应具有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约为2s。详细设计要求见附录2. 1.整体方案设计 本文设计的H型单极性同频可逆直流PWM驱动电源由四部分组成:主电路,H 型单极模式同频可逆PWM控制电路,IPM接口电路及稳压电源。同时具有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为2s左右。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功率转换电路 图1 直流PWM驱动电源的控制原理框图 脉宽调制电路以SG3525为核心,产生频率为5KHz的方波控制信号,占空比可调。经用门电路实现的脉冲分配电路,转换成两列对称互补的驱动信号,同时具有5us的死区时间,该信号驱动H型功率转换电路中的开关器件,控制直流永磁电动机。稳压电源采用LM2575-ADJ系列开关稳压集成电路,通过调整电位器,使其稳定输出15V直流电源。 2.主电路设计 2.1主电路设计要求 直流PWM驱动电源的主电路图如图2所示。此部分电路的设计包括整流电路和H桥可逆斩波电路。二极管整流桥把输入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四只功率器件构成H 桥,根据脉冲占空比的不同,在直流电机上可得到不同的直流电压。 主电路部分的设计要求如下: 1)整流部分采用4 个二极管集成在一起的整流桥模块。 2)斩波部分H 桥不采用分立元件,而是选用IPM(智能功率模块)PS21564来实现。该模块的主电路为三相逆变桥,在本设计中只采用其中U、V 两相即可。

空气加湿器数学建模

东北大学2013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校 内选拔赛 参赛队编号:() 选择题目:B

空气加湿器的自动调节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空气加湿器喷出水雾持续时间的问题。目的是使房间内的湿度最适宜,给人们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湿器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常规加湿器只是简单地持续加湿,而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及科学实验中,对空气湿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湿度不能满足要求,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而在居家生活中,空气太干太湿也都不适宜:太干,细菌病毒容易滋生传播;太湿,容易滋生霉菌。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通过测量计算采集几个数据(如:房间空间大小、当前相对湿度、当前温度)在程序内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当前相对湿度的大小对通过自编程序计算需要喷出水雾量并进行工作。当所有水雾喷出后继续进行测量计算,一旦相对湿度不符合条件加湿器继续工作。 为了计算并验证我们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由VisualStudio软件模拟计算得到了实验值,与设想值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的创建是非常成功的,具体数据祥见附录。 因此,我们的模型可有效地控制湿度,当环境湿度偏低则加湿,达到设定湿度时就停止加湿,总会把环境湿度控制在适宜的状态下,做到智能、有效和健康地加湿,实现随着环境温湿度变化而自动调节加湿器,空气湿度偏低则加湿,达到设定湿度值时停止加湿的功能。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加湿问题,利用该模型就可以轻松解决。

一、问题 北方冬季的室内空气通常有点干燥,而空气干燥导致人体不适,甚至导致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引发呼吸道传染等疾病。为解决空气干燥问题,空气加湿器就应运而生了。但使用空气加湿器并非是将空气湿度变得越湿越好,一般冬季室内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6℃~24℃。 你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算法,为保证室内空气具有舒适的湿度调整加湿器的喷出的水雾量的大小(注意室内房间形状大小也应该在考虑之列)。 二、模型的基本假设 1.外界环境模型假设: 标准大气压1013.25hPa 2.工作场所模型假设: 空气加湿器的加湿速率为250ml/h室内形状为长方体。 3.分析对象: 加湿器:以美的 S30U-V型加湿器为例其加湿量为250ml/h 三、问题分析 1 考虑到家用加湿器的工作环境一般在20左右,可看为长方体。 2 加湿器在工作的时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逐渐扩散充满整个空间,当下环境的相对湿度会显著增加,但是并不会达到理想值。 3 由于加湿器工作时距离加湿器最远处的湿度仍然在缓慢减小,为保证环境内距加湿器最远处的相对湿度不低于30%,我们选用模糊控制理论将判断条件模糊化既判断条件为40%(相对湿度),选择工作下限时的相对湿度为40%。 4通过在加湿器上装上湿度测试器可以测得当前工作环境的湿度,与40%作比较,由度达到60%,给加湿器设定工作时间,当工作完后,在持续监测相对湿度,一旦低于40%,重复上过程。 关键词:模糊控制(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的控制方法。) 四、相关公式: 1 房间体积计算公式:h = V? S

基于51单片机的空气智能加湿器的设计资料

基于51单片机的空气智能加湿器的设计 目录 1 任务来源意义及目的 (2) 2 设计方案 (2) 2.1 总体设计 (2) 2.2 实现方式 (3) 2.3 理论基础 (3) 2.3.1 单片机 (3) 2.3.2 DS18B20传感器 (4) 2.3.3 1602LCD液晶显示屏 (5) 3 硬件设计 (6) 3.1 设计方案 (6) 3.2 电路图 (7) 3.3 信号分析 (8) 3.4 功能描述 (8) 3.5 复位电路 (8) 3.6液位定位及加湿器的光电开关 (9) 3.7 1602显示屏 (10) 4 软件设计 (11) 4.1整体设计及说明 (11) 4.2 DS18B20流程设计 (12) 4.3 1602字符型LCD流程设计 (15) 5 系统调试 (17) 6 总结 (17) 致谢 (18) 附录一:1602LCD简介 (20) 附录二 LCD控制及显示子程序 (24)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加湿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加湿器都需要手工控制开启和关闭并且不具备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监测,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加湿和干烧的问题,不仅给室内空气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功耗低、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加湿器显得尤为必要。本设计采用智能控制,以AT80S51单片机为核心,外接辅助电路,通过实现加湿器的防干烧、声光报警、智能开启和关闭以及室内温湿度的显示功能基本实现加湿器的智能化。 关键词:单片机、智能、加湿器、相对湿度、传感器 1 任务来源意义及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加湿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加湿器都需要手工控制开启和关闭并且不具备对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监测,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过度加湿和干烧的问题,不仅给室内空气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开发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功耗低、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加湿器显得尤为必要。 本设计采用智能控制,以AT80S51单片机为核心,外接辅助电路,通过实现加湿器的防干烧、声光报警、智能开启和关闭以及室内温湿度的显示功能基本实现加湿器的智能化。 2 设计方案 2.1 总体设计 智能加湿器需满足以下要求: 1)相对湿度低于40%时自动加湿; 2)用户可以设置系统温湿度报警值; 3)由5V稳压直流电源供电,提供温湿度调节控制信号,实现自动控制; 4)检测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显示模块显示。 硬件设计不仅要满足系统需求,还要满足功能和外形尺寸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包系统由两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一个水位传感器、单片机、1602LCD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器、以及一个光电耦合开关等部分组成。系统功能原理图如图1-1所示,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室内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并将采集的温度传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对这两个数据加以处理并结合室内湿度要求参数控制加湿器的开启和闭合。另外,水位传感器还能监测水位,单片机根据水位高低控制声光报警装置。自动加湿器包括加湿模块、报警模块、自动断电模块。

自动控制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着重于自动控制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的综合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古典自动控制理论(PID )设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观测器的设计、自动控制MATLAB 仿真。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践,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1 内容 某生产过程设备如图1所示,由液容为C1和C2的两个液箱组成,图中Q 为稳态液体流量)/(3s m ,i Q ?为液箱A 输入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Q ?为液箱A 到液箱B 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2Q ?为液箱B 输出水流量对稳态值的微小变化)/(3s m ,1h 为液箱A 的液位稳态值)(m ,1h ?为液箱A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h 为液箱B 的液位稳态值)(m ,2h ?为液箱B 液面高度对其稳态值的微小变化)(m ,21,R R 分别为A ,B 两液槽的出水管液阻))//((3s m m 。设u 为调节阀开度)(2m 。 已知液箱A 液位不可直接测量但可观,液箱B 液位可直接测量。 图1 某生产过程示意图

要求 1. 建立上述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对模型特性进行分析,时域指标计算,绘出bode,乃示图,阶跃反应曲线 3. 对B 容器的液位分别设计:P ,PI ,PD ,PID 控制器进行控制; 4. 对原系统进行极点配置,将极点配置在-1+j 和-1-j ;(极点可以不一样) 5. 设计一观测器,对液箱A 的液位进行观测(此处可以不带极点配置); 6. 如果要实现液位h2的控制,可采用什么方法,怎么更加有效?试之。 用MATLAB 对上述设计分别进行仿真。 (提示:流量Q=液位h/液阻R ,液箱的液容为液箱的横断面积,液阻R=液面差变化h ?/流量变化Q ?。) 2 双容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及MATLAB 仿真过程 一、对系统数学建模 如图一所示,被控参数2h ?的动态方程可由下面几个关系式导出: 液箱A :dt h d C Q Q i 111?=?-? 液箱B :dt h d C Q Q 22 21?=?-? 111/Q h R ??= 222/Q h R ??= u K Q u i ?=? 消去中间变量,可得: u K h dt h d T T dt h d T T ?=?+?++?222122221)( 式中,21,C C ——两液槽的容量系数 21,R R ——两液槽的出水端阻力 111C R T =——第一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22C R T =——第二个容积的时间常数 2R K K u =_双容对象的放大系数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高婷婷,林建华 成绩:

摘要 整流电路尤其是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电路,不仅用于一般工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能源系统及其他领域,因此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和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电力电子电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而且对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因此调试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相关参数并对不同性质负载的工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子,三相,整流

目录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1) 3 设计方案 (1)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1) 3.1.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图原理分析 (2) ?3.1.2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2) ?3.1.3晶闸管的选择 (3) 3.2 保护电路的设计 (4) 3.2.1变压器二次侧过压保护 (4) ?3.2.2 晶闸管的过压保护………………………………………………4 3.2.3 晶闸管的过流保护………………………………………………5 3.3 触发电路的选择设计 (5) 4 实验调试与分析 (6) 4.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模型 (6)

4.2仿真结果及其分析……………………………………………7 5 设计总结 (8) 6 参考文献 (9)

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设计属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延续,通过设计实践,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了解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通过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反复调试、训练、便于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电子电力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求输入交流电压2150,10,0.5U V R L H ==Ω=为阻 感性负载。 1.写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并计算出直流电压的变化范围 2.计算α=60°时,负载两端电压和电流,晶闸管平均电流和有效电流。 3.画出α=60°时,负载两端 d U 和晶闸管两端 1 VT U 波形。 4.分析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以及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区别。 5.晶闸管的型号选择。 3 设计方案 3.1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设计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家庭空气加湿器市场调研报告 产品概述: 湿度是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相对湿度的大小会对环境中的人和物产生相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湿度是构成空气洁净度、舒适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空调房中灰尘、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病菌容易迅速传播,处于这种环境中,人们易感冒、皮肤过敏,肌体免疫力下降,同时体内水分也加速流失,皮肤显得很干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洁净加湿成为环境控制的必然要求。所以,家庭空气加湿器应运而生。加湿器作为时尚小家电,它能为空调房带来滋润的空气环境,因而逐渐被市民看好。 20xx年x月x日,我随李副社长、曾主任等一行7人从武汉出发,去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及各发行集团、书店进行了为期10天的市场调研,在此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学习其他出版社的先进改革经验,与同行业编辑交流心得体会,从书店业务员那里了解市场信息,这些都令我受益匪浅。 政治观念强,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村“两委”

班子及班子成员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贯彻执行镇党委、政府及村上的的重大决策,在处理突出事件和复杂问题时,善于识别,方法得当,全年没有因处理不妥而引发重特大事件发生。 1. 产品类型及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加湿器主要有3种: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扩散至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纯净加湿器:除去水中杂质,再经过净水洗涤处理,最后将纯净的水分子送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 电热式加湿器:是用发热体将水加热至沸点,产生水蒸气并释放到空气中进行加湿,是最简单的加湿器。 2. 三类空气加湿器的优点及缺点: 超声波型加湿器: 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一改冬季暖气的燥热,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据专家介绍,超声波加湿器的优点是,加湿强度大,加湿均匀,加湿效率高;节能、省电,耗电仅为电热加湿器的1/10至1/15;使用寿命长,湿度自动平衡,无水自动保护;兼具医疗雾化、冷敷浴面、清洗首饰等功能。缺点是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 XX市城区烟草局(分公司)负责XX市区及六个郊区乡镇

智能加湿器毕业设计

存档编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加湿器设计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教务处制 存档编号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签字日期: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1) 1.1 智能加湿器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2 智能加湿器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1) 1.3 设计任务内务 (2)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 (3) 2.1 系统设计思路 (3)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3) 2.2.1单片机介绍 (3) 2.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6) 2.3 传感器部分 (7) 2.3.1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简介 (8) 2.3.2 传感器电路 (10) 2.4 液晶显示部分 (11) 2.4.1 1602字符型液晶显示屏简介 (11) 2.4.2 1602LCD电路 (13) 2.2.4 键盘部分 (15) 2.3 系统电路工作原理 (16)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17) 3.1 主程序设计 (17) 3.2 湿度检测控制模块设计 (18) 3.3 液晶显示模块 (19) 第4章仿真和实物制作 (20) 4.1 仿真 (20) 4.2 实物制作 (23) 4.2.1硬件焊接 (23) 4.2.2硬件问题及解决办法 (23)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及专业软件课程实习 题目名称:三阶系统分析与校正 年级专业及班级:建电1402 姓名:王杰 学号: 141504230 指导教师:许慧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16 年 12月 27日

一、课程实习的目的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相关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3)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4)学会使用硬件搭建控制系统; (5)锻炼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控制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控制相关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实习任务 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s)=K/s(0.1s+1)(0.2s+1) 分析系统是否满足性能指标: (1)系统响应斜坡信号r(t)=t,稳态误差小于等于0.01; (2)相角裕度y>=40度; 如不满足,试为其设计一个pid校正装置。 三、课程实习内容 (1)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1)利用MATLAB绘画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和闭环零极点图 2)绘画根轨迹,分析未校正系统随着根轨迹增益变化的性能(稳定性、快速性)。 3)作出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系统响应,分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 4)绘出系统开环传函的bode图,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分析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开环振幅)。 (2)利用频域分析方法,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校正方案,要求有理论分析和计算。并与Matlab计算值比较。 (3)选定合适的校正方案(串联滞后/串联超前/串联滞后-超前),理论分析并计算校正环节的参数,并确定何种装置实现。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报告书 专业班级:16电气2班 姓名:王浩淞 学号:2016330301054 指导教师:雷美珍

目录 1、webench电路设计 1.1设计任务要求 输入电压为(8V-10V),输出电压为5V,负载电流为1A 1.2设计方案分析 图1.3.1主电路原理图 图1.3.2元器件参数 图1.3.3额定负载时工作值

图1.3.4输出电流和系统效率间的关系 如图1.3.4所示,在输出电流相同的情况下,输入电压越小,系统的稳态效率越高,因此提高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降低系统的输入电压,其次在输入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使系统效率达到最大,例如当输入电压为9.0V时,根据图像输出电流为0.40A的时候效率最高。第二种方法是改变元器件的参数,通过使用DCR(直流电阻)小的电感元件来实现输出纹波电压降低。 1.3主芯片介绍 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SOT-23封装,是一款简单易用的1A同步降压转换器。这些器件经过优化,可以在最少的外部元件数量下工作,并且还经过优化以实现低待机电流。这些开关模式电源(SMPS)器件采用D-CAP2模式控制,可提供快速瞬态响应,并支持低等效串联电阻(ESR)输出电容,如特种聚合物和超低ESR陶瓷电容,无需外部补偿元件。TPS561201以脉冲跳跃模式工作,在轻负载操作期间保持高效率。TPS561201和TPS561208采用6引脚1.6×2.9(mm)SOT(DDC)封装,工作在-40°C至125°C的结温范围内。 1.4电气仿真结果分析

图1.4.1启动仿真图1.4.2稳态仿真 图1.4.3暂态仿真图1.4.4 负载暂态仿真 二、基于电力系统工具箱的电力电子电路仿真 2.1 设计要求和方案分析 本课程设计主要应用了MATLAB软件及其组件之一Simulink,进行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主要包括: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PWM控制部分和负载。Boost升压斩波主电路部分拖动带反电动势的电阻,模拟显示中的一般负载,若实际负载中没有反电动势,只需令其为零即可。负载为主电路部分提供脉冲信号,控制全控器件IGBT的导通和关断,实现整个系统的运行。在Simulink中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绘制后,即可进行仿真和调试,用Simulink 提供的示波器观察波形,进行相应的电压和电流等的计算,最后进行总结,完成整个Boost 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2.2 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 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电路设计好后主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值已确定,此时只要调节触发波形的占空比即可调节Boost Chopper输出电压。占空比越大,Boost Chopper的输出电压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