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

合集下载

最新版詹仁凤编《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绪论

最新版詹仁凤编《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绪论

詹仁凤编《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言学用什么用?思考与练习1.会说汉语是不是就等于掌握了汉语语言学。

2.谈谈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3.千万农民工进城对推广普通话是推动还是干扰?4.观察一下城市里少数名族和汉族是怎样进行语言交际的?5.想想电脑中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第二节语言学的分支和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思考与练习1.理论语言学对现代汉语的教学研究起什么作用?2.现在大学里的“古代汉语”课是历史语言学吗?3.什么叫做语言学的边缘学科?你知道“人类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吗?(有兴趣的话,请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4.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考与练习1.“闻鸡起舞”是不是人鸡之间的交际行为?马车夫吆喝马的声音呢?二者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本书关于语言的定义是从哪几个方面说的?4.试述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5.语言有全民性,但说话时又有个人特点,它们是如何统一起来的?6.可以从语言角度解释文化现象,也可以从文化角度解释语言现象,试各举两例。

第二节语言和言语思考与练习1.汉语大型词典是不是包罗了汉语所有的词,《汉语大词典》收词三十七万余个,能说汉语只有37万个词吗?2.“电脑的信息交流过程是言语过程的模拟”,这话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3.怎样理解“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4.研究语言现象总免不了举例,这些例证从何而来,试举例说明。

5.怎样理解“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模式”?6.学生向老师学习念字可以说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但如果模仿得惟妙惟肖,一丝不走样,反而会受到指责,认为是开玩笑,为什么?第三节语言与思维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语言也是思维工具?2.宠物猫、狗等“善解人意”,能说明它们也有抽象思维吗?它们跟主人“互相交流”的局限性在哪里?3.新产品的名称往往产生于产品出现之后,有了第一把锄头,语言中才有“锄头”这个词,能不能证明思维先于语言、可以脱离语言?(提示:设计“锄头”时是否要用“锄头”这个词才能思维,有没有其他代替品?)4.语言能够巩固人的认识成果,能举例说明吗?5.说话不合逻辑要受到批评,是不是所有的话都要以逻辑标准定是非?下列句子是否合乎语言规范?秋林公司好热闹。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1章 绪论New)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1章 绪论New)
正在快速的发展变化之中。
发现活跃、综合性强:
范围:全球、深空 学科:地球物理、地质学、空间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 海洋学; 手段:测绘仪器、计算机
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 :是测绘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
3
第一章 绪 论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1.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
大地测量学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参考系中,测量和描绘地球形状及 其重力场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 一门学科。 经典大地测量:地球刚体不变、均匀旋转的球体或椭球体; 范围小。 现代大地测量:空间测绘技术(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 空间大地测量为特征,范围大。
3) 重力测量有了进展:1673年荷兰的惠更斯
(C.Huygens)提出用摆进行重力测量的原理;设计和生 产了用于绝对重力测量以及用于相对重力测量的便携 式摆仪。极大地推动了重力测量的发展。
15
第三阶段:大地水准面阶段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40年代,人们将对椭球的认 识发展到是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 几何大地测量学进展: 天文大地网的布设有了重大发展。全球三大天文大地 网的建立(1800-1900印度,一等三角网2万公里,平 均边长45公里;1911-1935美国一等7万公里;19241950苏联,7万多公里) 因瓦基线尺出现,平行玻璃板测微器的水准仪及因瓦 水准尺使用。
13

物理大地测量标志性成就:
1) 克莱罗定理的提出:法国学者克莱罗(A.C.Clairaut) 假设地球是由许多密度不同的均匀物质层圈组成的椭 球体,这些椭球面都是重力等位面(即水准面)。该椭 球面上纬度φ 的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按下式计算:
e (1 sin )
2

基因工程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基因工程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Figure 1
This figure is purely diagrammatic. The two ribbons symbolize the two phophate-sugar chains, and the horizonal rods the pairs of bases holding the chains together. The vertical line marks the fibre axis.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基因表达实质上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个体生长发育 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节) ,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都比较简单,转录和翻译在同 一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
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分隔开,且在转 录和翻译后都有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 发生在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其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信号传 导研究、转录因子研究及RNA剪辑3个方面。
2021/7/23
18
注: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
广义上,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 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 命现象和生物规律,但目前主要研究基因的结构与 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确切地应称为分 子遗传学。
2021/7/23
6
第一节 引 言
DNA
mRNA
16S rRNA
tRNA
生物 大分子
蜘蛛毒素 金属硫蛋白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上海交大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上海交大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粮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之一,粮食安全是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政府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曾指出,一个国家或政府若能“足食、足兵”,则“民信之矣”。

中国还有一句流传久远的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粮食与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粮食的储藏与储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举措。

中国在粮食储藏储备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曾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据考古发现,远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粮仓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正规的粮仓。

隋唐时代的洛阳含嘉仓,设施完善,造型优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粮仓[1]。

由国家出面进行的粮食储藏与储备行为,即为国家战略粮食储备。

依靠国家战略粮食储备,熟练应用买入与抛出的价格平衡杠杆,在丰年可以帮助农民销售盈余的粮食,防止谷贱伤农;在歉年可以平抑物价,防止物价飞涨,乃至直接赈济灾民,维护社会安定。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某些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国家粮食储备崩溃,成为引发社会大动荡的导火索。

粮食储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此重要,如何有效地进行粮食储藏便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懈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认识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战略共识的形成,对于粮食储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在过去所追求的高质量、高效益基础上,还要加上低能耗以及低污染。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探索减少储粮损失、保持储粮品质、降低储粮成本、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的绿色储粮新技术。

其中,低温储粮是最被看好的绿色储粮技术之一。

所谓绿色储粮,是指采用有效的生态手段,避免化学药剂污染,延缓粮食陈化过程,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它是以储粮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的储粮技术。

低温储粮,则是指利用自然低温条件或机械制冷设备,降低仓储粮食温度,并利用仓房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确保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粮堆温度维持在低温(15℃)或准低温(20℃)以下的一种粮食储藏技术。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一) A型题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A.细胞和分子水平B.组织和细胞水平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4。

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A。

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A.组织液B.血浆C.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10。

内环境的稳态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11.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局部体液调节D.旁分泌调节 E。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硬PCB板
柔性PCB板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例:PCB板检测
图1.7 PCB板检测工艺图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人与机器的机能对应关系
外 界 对 象 感官 人脑 肢体
定性
传感器 微机 执行器
定量
图1.8 人与机器的机能对应关系图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2 传感器概述
物理量 化学量 生物量
通信总线 巡 检 仪 中 央 监 控
粮仓
温湿度探头N
分层风机 图1.4 粮仓温湿度监控系统组成框图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2)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信息的汇总,组成网络化检测系统 例:火灾报警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感温、 感烟火灾报警系统
探头11 探头12 探头1N 串行总线 通信总线
集 控 器 1
中 央 监 控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1
1.2
检测技术概述
检测技术概念 发展历程 检测装置举例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定义、组成、分类、发展方向
1.3
现代检测系统
组成,应用类型 ,发展方向
检测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1 检测技术概论
1.1.1 检测技术一些概念
X
输入单元 传感器
Y1
转换单元 调理电路
Y2
处理单元 微机
X
Y=F(X)
传感器
Y
电量
1.2.1 *传感器的定义 (Sensor)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 能够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的装置。(狭义)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尊天命
在 命死 天 富生 贵有
反天命
人不不天荀 定为为行子 胜桀尧有 天亡存常
自然科学史上的黑暗时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公元5到15世纪)表1.1
变化论 布丰(法国人)认为物种可 变,生物是逐渐演化的,提出 生命源于海洋不是神造的
林奈(1707~1778)瑞典分 类学家。“双名命名制”的创始 人,又是一位物种不变论者。他 的最著名的著作是《自然系统》. 该书给出的分类体系有几个重要 特点:A 在亚里士多德的“种”、 “属” 分类等级的基础上,增设 “纲”、“目”两个分类等级。 (现在使用的分类体系,在林奈 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门”、“科” 两个新等级。)B 采用双名命名 制,给每一种生物都定出学名, 它是由属名和种名两个名字组成。 学名之后还有加上为之命名的科 学家的名字,并附上这种生物的 特征介绍,记录在案。
3.从进化生物学入手揭示发育的机制(表1.4)
三 学习和研究进化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意义
1.促进生物学的发展 2.指导动植物育种 3.帮助我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基本方法
1.注意因果关系的分析,把握精神实质 2.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不同层次上加以研究、综合 3.实验研究与观察相结合
(二)进化论的形成
1.灾变论与进化论的斗争 灾变论的代表人物是居维叶(1769-1832)认为:地球在不同时期不同 地点发生了巨大的灾难性的变化,毁灭了当时的动植物,以后又由其他地 方迁来了新类型。( 其学生多宾尼) 圣提雷尔--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的创始人。 拉马克(图1.2) 图1.2 拉马克(1744-1829)经 过长期的考查提出了进化论,他 是第一位系统阐明生物进化思想 的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794年 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在他之前 将动物区分为有血与无血动物, 由他开始区分为脊椎与无脊椎动 物。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_罗新民)指导书_第一章_绪论_习题详解1

现代通信原理答案WORD版(_罗新民)指导书_第一章_绪论_习题详解1

第一章 绪论1-1英文字母中e 出现概率为0.105, c 出现的概率为0.023, j 出现的概率为0.001。

试分别计算它们的信息量。

解题思路:考查信息量的基本概念,用公式1log ()a I P=。

底数a 一般采用2,这时信息量单位为bit解:bit P I e e 25.3105.0log log 22≈-=-=,bit P I c c 44.5023.0log log 22≈-=-=,bit P I j j 97.9001.0log log 22≈-=-=1-2有一组12个符号组成的消息,每个符号平均有四种电平,设四种电平发生的概率相等,试求这一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量。

若每秒传输10组消息,则一分钟传输多少信息量? 解题思路:考查平均信息量及信息量叠加的概念。

每个符号有四种等概电平可能,因此先用4211()log i i iH x P P ==∑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整个消息的总信息量是12个符号的各自平均信息量(相等)的和。

解:(1)12=N ,4,3,2,1,41==i P i 。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24log 1log 22===-iP I 比特/符号,则由12个符号组成的一组消息的信息量为bit I N I 24*==-(2)每秒传输10组消息,则一分钟传输10×60组信息,因此信息传输速率为10×60×24比特/分钟=14400比特/分钟1-3消息序列是由4种符号0、1、2、3组成的,四种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而且每个符号出现都是相互独立的,求下列长度为58个符号组成的消息序列“2 0 1 0 2 0 1 3 0 3 2 1 3 0 0 1 2 0 3 2 1 0 1 0 0 3 2 1 0 1 0 0 2 3 1 0 2 0 0 2 0 1 0 3 1 2 0 3 2 1 0 0 1 2 0 2 1 0”的信息量和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