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铀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初探
辽宁连山关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辽宁连山关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摘要:连山关地区铀成矿研究已形成大量的文献,笔者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综合前人的矿床学研究成果,认为该区主要铀矿类型为与脆~韧性剪切带相关联的热液脉型铀矿化—以连山关铀矿床为典型代表。
脆—韧性剪切作用的存在是形成铀矿化的重要因素,赋存围岩为断层构造岩,其成矿热液来自于深成变质水、构造热液及部分深源岩浆水。
在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远景区段。
关键词:铀成矿地质条件和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断层构造岩连山关地区的连山关铀矿床以其形成时代老,矿石品位高而驰名中外,众多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成因假说,近年来发现,其赋存围岩均出现程度不等的破碎以至发生了糜棱岩化,此类岩石表明了该区脆~韧性剪切作用的存在,据此,笔者着重对该区的赋存围岩和构造进行了工作,以期对该区的铀成矿地质条件有更深入的认识。
1 区域地质概况根据杨振升等人对辽东前寒武纪构造单元的划分,该区处于太古宙卵形片麻岩构造区的南缘,称为太古宙边缘活动带和早元古宙冒地槽活动带[1]。
区内以广泛出露太古宙~早元古宙变质杂岩和花岗质杂岩所组成的地台基底岩系为特征,仅在局部地段发育晚元古宙的地台盖层(见图1)。
鞍山群、辽河群和细河群之间均为不整合接触,代表着三个构造阶段、不同时代、不同地质环境的产物,有着各自的岩石组合类型。
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及岩浆活动。
所谓太古宙边缘活动带是指花岗质岩浆活动带。
岩浆活动形成了铁架山、弓长岭和连山关花岗杂岩体。
该区的花岗岩浆具有由I型向S型演化的特点[2]。
从铁架山~弓长岭~连山关,构成了重熔型岩浆完整的连续的演化序列,同属于一个花岗超单元组合[3]。
2 铀成矿类型根据铀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和产出地质特征分析,区内铀成矿类型可分为两类:沉积变质型及与脆~韧性剪切带相关联的热液脉型(见表1),后者为本区的主要成矿类型。
3 铀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铀矿化的分布具较强的规律性,铀矿主要赋存于花岗杂岩体与辽河群或鞍山群地层的接触带附近,这与其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有关。
河北省张家口市铀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河北省张家口市铀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杜俐;沈光银;林银山【摘要】张家口市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铀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较大.在分析研究铀多金属矿床(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矿床类型、矿床(点)的分布规律及控矿规律,并指出今后找矿方向.【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2(064)003【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矿床类型;矿源层;控矿断裂;次流纹斑岩;找矿方向【作者】杜俐;沈光银;林银山【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江西抚州344000;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核工业247大队,天津301800;东华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江西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5张家口市位于冀北燕辽铀多金属成矿带与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南端交叠部位,地处河北省铀多金属成矿远景区[1-4]。
已查明张家口市铀多金属矿产地见表1。
作者根据长期的野外地质工作经验,总结前人成果,对铀多金属床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研究区第二轮找矿提供依据。
表1 张家口市铀多金属矿床(点)统计表Table 1 Uranium polymetallicdeposit(point)statistics,Zhangjiakou矿种规模铀钼钼银铅锌锰银铁锌合计大型张麻井贾家营蔡家营3矿床规模8 2 20 5 1 36总计/处中型大官厂三义庄兰闫、青羊沟相广三义庄、辛房 7小型郭家屯孙家庄口前 3矿(化)点/处11 4 24 6 4 491 铀多金属矿床(点)类型及分布规律1.1 矿床(点)类型根据成矿作用、成矿方式及成矿物质来源,将张家口市铀多金属矿床分为两大类5个亚类。
即岩浆热液型矿床大类,细分为接触交代型、(次)火山热液型和斑岩型3个亚类;层控矿床大类,细分为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和沉积—改造型2个亚类[5]。
1.2 铀多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规律铀多金属矿床(点)的分布与大地构造位置、地层及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见图1)。
桃山矿田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
在 晚 白垩 世 时期
、
,
期
N
、
燕 山早期第
O 差 值更大
。
一
阶段
些
。
燕 山 晚 期 岩 体 K :( )
脉岩 活 动 非 常 频 繁 岩广 布
,
,
花 岗斑 岩
74
~
煌 斑 岩等脉
a
a 。
碱 总量 大体 也 是 随时 代
花 岗斑 岩 年 龄 为
,
96 M
(
核工 业
变新 含量 增 高
(3 )
北 京地 质 研 究院
期 内 晚 阶 段 比 早 阶段 更 偏 酸 性 。
[ 稿 日期 ]2 0 —30 [ 回 日期 ]2 0 —92 收 0 70 —3 改 0 70 —8 [ 者 简 介 ] 张万 良 (9 2一 ,男 ,高 级 工 程 师 ( 究 员 级 ) 作 16 ) 研 ,博 士 ,从 事 遥 感 及 GI 铀 资 源评 价 中 的 S在
1 1 花 岗 岩 类 特 征 .
桃 山复式 岩 体 各 期 各 阶 段 花 岗 岩 类 岩 石
化学 成分含 量表 现 以下 特点 : ( )SO 1 i 含 量 随 时 代变 新 趋 于 增 加 , 同
一
阶段 。本项 目研 究 在 综 合 分 析 前 人 工 作 成 果 的基础 上 ,对 矿 田成 矿 地 质 条 件 进 行 了深 入 研 究 ,明确 了找矿 方 向 。
F
e
:
1979 )
。
FeO
、
Oz
、
M gO
,
含 量 表 现 出 与
,
1
.
2
构 造发 育特征 岩 体 中断 裂 构 造 十 分 发 育
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碳硅泥岩型铀矿是我国五大铀矿类型之一,随着国内铀矿找矿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深入,赣西北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的特色和优势将日益显现。
通过对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找矿实践经验,提出了”三层两带一环境”的成矿定位因素,并对找矿远景地段进行了划分和排序。
标签:碳硅泥岩铀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赣西北为华东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主要找矿基地,已落实中小型铀矿床7个,普查工作区12个,控制和探明铀矿资源储量××××吨,预期找矿潜力成果×××××吨,能达到国家铀矿资源规划”大基地”的要求,当前为国家找矿重点突破区。
该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具有品位较高、规模较大、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同时核工业矿冶系统还保留了一支相对精干的采冶队伍,目前矿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急需资源保证。
因此,深入研究赣西北地区铀矿成矿条件,规划找矿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地质概况本文所指的赣西北地区主要为九江市所管辖,总面积为28960平方公里,其中可查面积24150平方公里。
根据黄汲清先生划分,其所处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为下扬子准地台,南缘与华南褶皱系接壤(图1);所处的二级构造单元,南部为江南台隆区,占地面积约23860平方公里,北部为下扬子台拗,占地面积约5100平方公里。
区内出露的地层及岩性主要有:中元古界基底变质岩,分布于本区南、北西两翼,为一套厚度巨大、变质程度较浅,以海相火山岩,火山细碎屑岩及泥砂质为主的复理石浊积岩系,面积约10750平方公里;上元古界—古生界陆相—海相沉积岩,以浅海相碳酸盐及泥砂质建造为主,面积约5750平方公里;三叠系—第三系陆相沉积岩,为断陷盆地的巨厚陆源碎屑沉积,面积约1550平方公里;第四系松散沉积及现代水面约4000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不同时代的岩浆岩—主要是花岗岩类,面积约6100平方公里,其中以晋宁和燕山为主要活动期。
辽宁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找矿方向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辽宁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找矿方向罗 敏摘要:辽宁悬岭后地区位于辽东成矿带,已发现有铀、金、铅锌等多个矿床,文章在阐述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总结铀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表调查、物探和化探成果,分析了铀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悬岭后地区的早白垩世白水寺花岗岩体的侵入与该地区铀及多金属矿化有关,该岩体并不富铀,只提供了少量多金属成矿元素,但这期花岗岩活动,导致了悬岭后地区铀及多金属的富集,使该岩体周围形成众多铀及多金属矿床。
在找矿方向上,应注意吕梁期形成的区域东西向断裂通过区,白水寺岩体外围,铀矿富集部位在白水寺岩体与连山关岩体之间的接触部位,多金属富集部位在白水寺岩体与辽河群大理岩接触部位。
关键词:悬岭后;白水寺岩体;铀;多金属;找矿方向悬岭后地区位于辽宁鞍山—八河川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该成矿带内产有连山关铀矿床、悬岭后铀矿床、高家沟铀矿床、赛马铀矿床和众多多金属矿床。
悬岭后铀矿床于60年代已开采结束,之后在该地区发现多个金、银、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床,结合悬岭后铀矿床自身富含金的特点,认为,通过研究铀及多金属成矿特征及分布规律,尚可拓宽该地区的找矿空间。
1 区域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区位于辽东—吉南早元古代裂谷内的北部,向西南方向靠近太古代连山关花岗杂岩体,区域地层主要为元古代变质岩,构造较为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较强,为研究区提供了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
1.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从老—新依次为:鞍山群茨沟组磁铁石英岩、斜长角闪岩;辽河群浪子山组二云母片岩、石英岩夹薄层大理岩、变粒岩、浅粒岩;辽河群里尔峪组白云大理岩、浅粒岩、变粒岩;钓鱼台组石英砂岩;南芬组页岩;第四系砂砾及腐殖土。
1.2 构造区内构造以单斜及断裂构造为主,单斜构造呈近东西走向,南倾,倾角15°~75°。
断裂构造近东西走向的木掀沟断裂,贯穿全区,西部与岩层走向一致。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 键 词 ] 火 山岩 型 铀 矿 ;花 岗 岩 型 铀 矿 ;成 矿 特 征 ;成 矿 规 律 ;找 矿 方 向 ;武 夷 山 成 矿 带 关
[ 章 编 号 ] 1 0 —6 8 2 1 )20 6—5 文 0 00 5 ( 0 1 0—0 90
[ 图分 类 号 ]P 1 [ 中 62 文献 标 识 码 ] A
mal t s 7 @ 1 3 c m i: x h2 0 6 .o
铀 矿 地 质
第 2 7卷
内陆 山间盆 地 碎 屑 含 煤 建 造 和 陆 相 红 色 碎 屑
向火 山一 入杂 岩带 。 侵 区内侵入 岩 以加 里 东 期 、燕 山期 花 岗 岩 为 主 ,尤 以 燕 山期 花 岗 岩 分 布 最 广 。岩 石 类 型 以酸 性 花 岗 岩 为 主 ,少 量 中 酸 性 岩 和基 性
岩建 造 ,局 部 夹 火 山岩 ,在 寻 乌 一 带 发 育 双
峰 式火 山岩 系l ;上 侏 罗 统 主要 呈 火 山一 积 _ 1 沉 盆 地盖 层 形 式 产 出 ,总体 为 一 套 酸 性 火 山 碎
屑 岩 、火 山 熔 岩 建 造 ,火 山岩 系 平 均 铀 含 量
为 7 4 1 一 ,为 铀 偏 高 层 ; 白 垩 系 主 要 沿 . × O NNE 向、NW 向断 裂 带 呈 串珠 状 展 布 ,受 断 裂 构造 控 制 明 显 ,多 呈 断 陷 盆 地 盖 层 形 式 产
岩 。岩 体 形 态 及 产 状 复 杂 ,有 岩 基 、 岩 株 、 岩 瘤 、岩滴 及 岩 脉 。脉 岩 分 布 广 泛 , 主要 有
找 铀 矿 一 方 面 应 对 现 有 矿 床 、矿 化 点 带 开 展 成 矿 条 件 和 矿 化 信 息 调 查 ,探 索 深 部 成 矿潜 力 ,加 大 勘 查 找 矿 深 度 ;另 一 方 面应 加 强 对 以 印 支 期 花 岗岩 为基 底 或 围 岩 、深 大 断 裂 发 育 并 有 燕 山 晚期 潜 火 山 活 动 叠 加 地 段 的勘 查 ,积 极 探 索 铀 矿 新 类 型 ,开 辟 新 的 找 矿 地 区 。
库车坳陷库车组下段层间氧化带划分及铀矿找矿方向

库车坳陷库车组下段层间氧化带划分及铀矿找矿方向
杨小强;王强强;王元元;李书海;吕俊维
【期刊名称】《铀矿地质》
【年(卷),期】2023(39)1
【摘要】库车坳陷位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具有良好铀成矿背景,库车组下段中赋存有较好铀矿化信息,但对其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
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及样品统计分析,对库车组下段中粗碎屑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其铀矿成因,并进行层间氧化带划分。
结果表明,库车坳陷库车组下段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自盆山结合部位向盆地方向可划分为原生氧化环境的冲洪积粗碎屑沉积物,后生氧化成因的褐红色砂-砾岩、灰白色砂-砾岩、褐黄色砂-含砾砂岩、浅黄色砂岩,及原生的灰色砂-含砾砂岩,反映铀矿成因为层间氧化带型,进而将库车组下段层间氧化带划分为氧化带、过渡带、原生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与典型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床一致。
库车坳陷库车组下段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西段以氧化带为线索垂直层间氧化带发育方向探索其含矿性;中段在日达里克地段扩大已有或找寻新的矿(化)带,在墩买里、温巴什地段在可探范围内探索层间氧化带前锋位置;东段继续区域调查。
【总页数】12页(P59-70)
【作者】杨小强;王强强;王元元;李书海;吕俊维
【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14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北缘断褶带层间氧化带发育样式及砂岩铀矿找矿潜力
2.库车坳陷库车组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新解
3.库车坳陷秋里塔格构造带构造隆升过程及其对层间氧化作用的制约
4.松辽盆地西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
5.德令哈坳陷新近系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唐湘生;聂斌;李嘉【摘要】Wuyishan metallogenic belt has favori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uranium metallogenesis. After several decade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 batch of uranium deposits and occurrences have been found in this bel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geological setting,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uranium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attern,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belt. On the one h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mineraliz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deep and peripheral area of the existing deposits and occurrence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and increase exploration depth to search deep potential.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areas which have developed Indosinian granite basement, deep faults and Late Yanshanian Subvolcanism so as to find new deposit types and open up new area.%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历经数十年在带内先后发现了一批铀矿床和铀矿(化)点带.文章在介绍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铀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提出区内进一步找铀矿一方面应对现有矿床、矿化点带开展成矿条件和矿化信息调查,探索深部成矿潜力,加大勘查找矿深度;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以印支期花岗岩为基底或围岩、深大断裂发育并有燕山晚期潜火山活动叠加地段的勘查,积极探索铀矿新类型,开辟新的找矿地区.【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1(027)002【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火山岩型铀矿;花岗岩型铀矿;成矿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方向;武夷山成矿带【作者】唐湘生;聂斌;李嘉【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带内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产有一批铀矿床和铀矿 (化)点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田内褶皱构造不发育 ,以单斜岩层为主。断裂构造发育,其总体格架受东西向和北东向深大断裂的 控 制 ,按其 主要 展布方 向可分 为东西 向 、北 东 向和北西 向三组 :① 东西 向的规模 最大 ,形成 时 间最 早并 多 次活动 ,既是 干沟 火 山断陷盆地 控盆构造 又是矿 田控矿构造 。②北东 向 的发 育较好 ,主要分布 于矿 田的东
2)凝灰质 复成 分砾 岩 (2 ,火 山碎屑 明显增 多 ,并 向上 有增 加趋 势 ,岩石 结构从 上 至下 变粗 。 Jh ) 该段 属于 河床相 和河 床洼 地相 ,上 部凝 灰质 砂岩 属滨 湖相 沉积 ,是 4 3矿床 的 主要含 矿层 位 。 3
3) 凝灰 岩 、凝灰 角砾 岩 (2 ,顶 部 为条 带状 凝灰 岩 ,是典 型湖 相产 物 。 层 Jh ) 以上 三个 岩段 由下至 上 总的演 化趋 势是 :碎 屑岩 粒度 由粗 变 细 ,碎 屑成 分 中的火 山碎 屑 比重增 大 , 沉积构 造 由厚层 块状 变至 上部 的薄 层条 带状 水平 层理 。单层 内厚一 厚一 的韵律 发育 ,反 映该 区火 山碎 薄. 薄
矿 因素的分析 ,提 出了该矿 田矿床类型为不整合型铀矿的新认识 ,指 出了应重点在 该矿田深部 、外 围找不整合
型铀 矿床 的新 的找 矿 思路 。
关键 词 :成矿 ;不整合 型铀矿床 ;找矿 方向;青龙铀矿 田 中 图分 类号 :P 1 . 文 献标 识码 :A 6 81 4 文 章 编 号 :10 - 9 5( 0 0 4 09 — 5 0 6 0 9 2 1 )0 — 3 9 0
摘 要 :青 龙 铀 矿 田 位 于 华 北 地 台 东北 部 ,在 山海 关古 隆 起 与 燕 辽 沉 降 带 接 壤 部 位 的 建 昌 中 生代 盆 地 南部 干 沟 E 向 次级 火 山 断 陷盆 地 的 南缘 … W ,是 一 个品 位 较 高 、储 量 大的 矿 田 。通 过 对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矿 化 特 征 和 控
工 业矿 体均 赋存 于海 房沟 组地层 ,是一套 正 常碎 屑沉 积岩 和火 山碎 屑沉 积岩建 造 。根据 岩性 特征 由
下 至上 可划 分为三 个岩 段 :
1 )花 岗质砾 岩段 (2 ,据颜 色 可划分 出浅色 和紫 红色花 岗质砾岩 。后 者通 常分 布 于盆地 边缘 , J ) h 属氧化 环境 产物 ;前 者代 表较还 原 环境 。矿 化集 中于 浅色砾 岩 层和 紫色 砾岩 的过 渡地 带 。该岩 段厚 7 ~ O 10 1m,常夹 砂 岩透镜 体 ,属于 残坡 积相 、山间洪 积 、冲积 扇相 和河 床相 ,是 44矿床 的 主要含 矿层 位 。 3
21 0 0年 1 2月第 3 0卷第 4期
IJ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 报  ̄) t 地质
V 1 0N . D c 0 0 o. o4 e ,2 1 3
青龙铀矿 田成矿 地质特征及找矿 方 向初探
商亚军 ,彭仕冕 ,杨 冰
040 2 0 0) ( . 宁省核工业地质局 2 2地质大队 ,辽 宁 兴城 1 5 0 ;2核 工业 2 3大队 ,内蒙 赤峰 1辽 4 21 0 . 4
收 稿 日期 :2 0 一 — 6 09 l 1 1
作 者简 介 :商亚 军 ( 95 1 6一)女 ,辽 宁朝 阳人 , 工程 师, 主要从 事铀 矿地 质工 作
3 9 9
青龙铀 矿 田成矿地 质特 征及 找矿方 向初 探 侧 ,形成 时间较晚 ,规模 较小 ,地表延 伸 50~l 0m,最大 2 0m,倾 向北西 ,倾 角 6  ̄ ~8 ̄ ,与矿 0 0 0 60 0 5 化关 系密切 。③北 西 向的以密集 的脉 岩束 贯人 为特征 ,应力 表现为北东 一 西方 向的挤压 性质 ,构 造面强 南 烈破碎 ,挤压 片理发育 ,走 向 30 ~ 5 。 ,倾 向南 东 ,倾 角 8。 ,形成时 间较晚 ,对矿 体有改造 和破 0 。 30 0 坏 的双重作用 ,因切 穿北 东 向断裂 ,与东西 向断裂构造一起 构成 了中生代构造 体系 ,区域上与 多金属矿化
青 龙铀 矿 田长 3 K 0 m,宽 1k 5 m,面积 约 5 0 r 0 kn ,东 西 向展布 。 1 6 9 5年铀 矿找 矿首 次在 该 区发现 6 0
伽 马异 常点 ,17 岭头 ( 3 94年 4 3)中型矿床 和 18 9 8年干 沟 ( 3 44)大型矿 床地 质勘 探报 告 的提交 ,加 上石 盖子 、邵杖 子两铀 矿 点 的发现 ,确 立 了青 龙铀 矿 田的存 在 和它在 我 国铀矿 资 源 中的重要 地位 。
1 . 1火 山活动
海房 沟期 一 旗期 一 城子期 为本 区中生代 主要 的火 山喷发 . 积旋 回期 。海房 沟早 期形 成一 套 以砾岩 兰 土 沉 为 主的沉 积建造 ,晚期 出现 裂隙式 小规模 中性 、中酸性 火 山活 动 ,形成 一套 火 山碎屑 沉积 岩 。兰旗期 中
性火 山活 动强烈 ,形 成厚 达 3 0~1 0 m 的火 山碎屑 岩 和熔岩 堆积 。在 兰旗 期大 规模 火 山喷溢 后 ,岩 浆 0 0 2 房排空 引起 顶盖 塌 陷形 成洼 地 ,快速 堆 积 了土城 子组一 套 巨厚 的紫 红色砂 砾 岩建造 。 含矿 岩系
1 成矿地质背景
区域 内的太古 字混 合岩 、混 合花 岗岩 、片 麻岩 及元 古字 长城 系石英 砂 岩 、片岩 和灰 岩组 成盆地 的基 底 和蚀 源 区 ,盆地 盖层 为侏 罗 系陆相 沉积 碎屑 岩 、火 山碎 屑沉积 岩 、熔岩 和火 山碎 屑岩 建造 【 l 】 。区域地 层 表现为 一 老一新 的二元 结 构特 征 。在矿 田范 围内盖层 层序 由老 至新 划分 为 四个组 ,即海 房沟组 (2 、 Jh) 兰旗 组 ( 2) J 、土城 子组 ( 2 )和义县 组 ( 1 Jt K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