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相山铀矿田西部主要含矿构造水文地质特征

渊Geological Party No.261袁 Jiangxi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袁 Yingtan袁 Jiangxi 335001袁 China冤
Abstract: The west of Xiangshan uranium ore field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area of Xiangshan ore field袁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belong to simple to medium type. Based on mining practice袁 combined wit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exploration and mining and the test data of pumping water from several boreholes袁 it was shown that most of the ore bodies in the west of Xiangshan are located below the local erosion datum袁 and 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between river water and groundwater is poor. Water filling does not pose a threat to the deposit.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complex袁 but there is no strong water conductivity structure袁 the groundwater recharge condition is good. The water pressure is high袁 but the main water -bearing zone -the structure 渊 secondary structure冤 fissure water -bearing zone袁 which affects the water filling of the deposit is week in aquosity袁 the estimated water inflow of the mine pit is small. However袁 during the course of mining袁 the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judge the change of water discharge in tim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roduction. Key words: ore-bearing structure曰 hydrogeological feature曰 Xiangshan
相山矿田牛头山铀矿床铀-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Ur a ni u m— po l y me t a l l i c me t a l l o g e n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pr o s pe c t i ng
d i r e c t i o n o f Ni ut o u s h a n ur a n i um de po s i t i n Xi a ng s ha n o r e ie f l d
t he d e e p a nd p e r i ph e r a l p r o s pe c t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o f u r a ni u m— po l y me t a l l i c o e i n Ni u t o u s h a n de p o s i t i s po i nt e d o u t . Ke y wo r ds : Ni u t o u s ha n u r a ni u m d e p o s i t ; u r a n i u m— p o l y me t a l l i c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me t a l l o g e n i c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r e —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Abs t r a c t :F i f t y y e a r s o f ur a n i u m g e o l o g i c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y r i n Ni u t o u s h a n a r e a i s s u mma r i z e d,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u r a n i u m— — p o l y me t a l l i c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i n Ni u t o us ha n u r a n i um— — p o l y me t a l l i c d e po s i t a r e i n t r o du c e d,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d i s c o v e y o r f d e e p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Ni u t o u s h a n a r e a a r e a n a l y z e d a nd
相山铀矿床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相山铀矿床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是我国最大的铀资源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铀都”。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铀矿床的勘查、开发及地质特征,我于2021年8月至9月期间在相山铀矿床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我国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勘查开发过程及环境保护措施。
2. 掌握铀矿床的勘探技术、开发方法及安全生产知识。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地质思维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地质勘查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相山铀矿床的勘查现场,了解了铀矿床的地质特征。
相山铀矿床属于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岩盆地中,矿床规模大、品位高。
通过地质勘查,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地质构造:相山铀矿床位于华南板块与华夏板块的交界处,区域构造复杂,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丰富的成矿条件。
(2)成矿规律:相山铀矿床的形成与深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浆热液是铀元素迁移、富集的主要介质。
(3)勘查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化探等多种勘查方法在铀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2. 铀矿床开发在铀矿床开发方面,我们参观了相山铀矿床的矿山,了解了铀矿床的开采技术、选矿工艺及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1)开采技术:相山铀矿床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开采方法为铲装机、挖掘机、自卸车等。
(2)选矿工艺:铀矿选矿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浮选、浓缩等工艺,以提高铀精矿的品位。
(3)环境保护:在铀矿床开发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矿山企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措施。
3.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相山铀矿床的地质特征、勘查开发及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实习总结:(1)相山铀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具有丰富的铀矿资源。
(2)相山铀矿床的勘查开发经历了多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在铀矿床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态平衡。
四、实习体会1.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铀矿床的勘查、开发及环境保护,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地质思维能力。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邵飞;许健俊;毛玉峰;何晓梅;刘毅【摘要】相山矿田业已探明的铀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500 m深度空间内.矿田北部铀矿化多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西部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火山熔岩内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界面附近,铀矿化空间上表现为界面控矿特征.据现代水热成矿理论,结合矿田以往和近年来勘查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外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田(床)对比,认为相山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并且第二找矿空间内可能存在第二铀矿化富集带,第二找矿空间具较乐观的铀资源潜力,近年来矿田深部找矿成果对其提供了支持.【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3(030)004【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界面控矿;第二找矿空间;铀资源潜力;相山铀矿田【作者】邵飞;许健俊;毛玉峰;何晓梅;刘毅【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4.19;P598相山矿田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火山岩型铀矿田,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铀资源生产基地。
矿田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7年,历经50余年较系统的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
矿山建设始于1960年,1964年矿山各矿井相继投入运营,随着矿山建设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采冶、环保系统日趋完备。
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对战略铀资源的急需和当时的勘查能力,“十一五”以前,矿田内铀矿床勘查深度多数在400 m以浅,深部探查不足。
近年来,我国金、银、铜、铁、铅、锌、钨等金属矿产在第二找矿空间不断取得突破[1-3],相山铀矿田深部找矿也取得重要进展[4-5],这直观表明了矿田深部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资源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摘
要 : 源分析是铀矿床 成因研 究中的关键 问题 。在 分析 区域铀 丰度特 征的基础 上 , 铀 根据 区域成矿 物质在 地质历 史过
程 中的时空演化, 结合相山矿田矿石铅 同位素组成及 岩、 矿石微 量元素地球化 学对矿 田铀 源分析的指 示, 为下寒武统地 认
层 为 区 域铀 源 层 , 山 火 山 盆 地是 区域 成 矿物 质 的 “ ”区 , 浆 及 期 后 热 液 是 铀 的 栽 体 , 岩 浆 作 用 实 现 了铀 从 “ ” 相 汇 岩 即 源 到 “ ” 间的 物 质 转 移 。在 岩 浆 演 化 过 程 中 , 向 气液 转 移 , 汇 之 铀 为铀 成 矿 提 供 了 物 质 基 础 , 浆 期 后 流 体一 岩 石 相 互 作 用 , 岩 也 促 使 了基 底 片 岩 、 纹 英 安 岩 中 的部 分 铀 进 入 成 矿溶 液 。 流
组流 纹英 安岩 及鹅 湖岭组 碎 斑 熔 岩构 成 , 规模 火 大
山活 动期 后 , 火 山 岩 一花 岗斑 岩 、 状 花 岗岩 侵 次 斑 入 。火 山 盆 地 基 底 构 造 有 E , N, E, W 向 四 W S N N 组 , W 向构 造 为 主 构 造 线 、 N 向 构 造 及 N N E s E, W 向构造 次 之 ; 盖层 构 造表 现 为 以 N 向为 主导 、 W E N
向次 之 的线性 断裂 和火 山塌 陷 环状 断 裂 交织 格 局 ,
幔 流体 对 地 壳 基 底 岩 石 和 围 岩 中铀 的浸 取 ( 乐 杜
天 ,0 1 毛景 文等 ,0 5 。 20 ; 2 0 )
可见 , 相 山矿 田铀 源 的 认 识 和 研 究 途 径 , 对 不
同的人立 足 的角度 可 能不 一样 。一般 地 , 矿 田及 铀
相山铀矿田牛头山地区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相山铀矿田牛头山地区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王建国;陈荣清;谢国发;吉高萍;马英英【摘要】牛头山地区位于相山铀矿田基底EW向河元背一凤岗断陷带与NE向小陂一芜头断裂的交汇部位,已发现有河元背、牛头山铀矿床及深部多金属矿化信息.牛头山地区是一个构造热液活动叠置区,断裂构造、火山岩组间界面动力变形、热液叠加蚀变和花岗斑岩侵入时的热流体作用是控制多金属矿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多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分析,尝试对该地区多金属找矿远景做一简要评述.【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4(031)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相山铀矿田;牛头山;地质特征;多金属;找矿远景【作者】王建国;陈荣清;谢国发;吉高萍;马英英【作者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P611相山铀矿田是我国业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火山岩型铀矿田,其勘查研究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相继发现了邹家山、沙洲、山南、云际和居隆庵等铀矿床,在我国铀矿地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勘查程度的深入,在牛头山地区铀矿化部位深部,即铀矿化垂幅下界以深200 m左右发现了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但尚未查明规模,这表明此地区除了铀矿产外,还存在其他金属矿产的找矿前景[1]。
开展该地区铀矿化深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对相山铀矿田火山岩型铀矿床深边部寻找多金属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背景[2]相山铀矿田是华南铀矿省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铀矿省的构造格局系东亚前侏罗纪的EW向构造体系,中新生代则为NE向东亚陆缘带。
相山火成岩体和相山铀矿田位于EW向构造与NE向赣杭构造叠置转换地带。
江西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 _

江西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控矿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作者:陈正乐王平安王永邵飞唐湘生徐金山喻建发韩凤彬孙岳来源:《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年第02期摘要:江西相山铀矿为与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
以相山铀矿田山南矿区为研究重点,开展控矿构造解析和构造控矿规律研究,旨在为隐伏矿床找矿预测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变形分析,揭示出山南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即北北东向、东西—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都经历了早期压性和晚期张性张扭性的破碎变形,构成了本区主要的容矿空间。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控矿规律,推测破碎带的性质控制了铀矿体产出特征,构造通过控制岩石的变形行为而控制了铀矿体的产出,进而解释了所谓的“岩性控矿”观点。
根据构造控矿规律及其控矿构造组合特征与区域综合找矿模型,认为横涧矿区的西南段、岗上英矿区与横涧矿区及石马山矿区的连接处等应为下一步找矿的首选有利区段,同时要注意寻找北北东向和东西—北西西向断裂复合部位的富、大矿体,并关注北北东向断裂成矿期后的活动对矿体的左旋错移情况。
关键词:构造解析;找矿预测;铀矿;山南矿区;相山;江西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志码:A[KH*1D]Orecontrolling Tectonic Analysis and Oreprospecting in Shannan Mining Area of 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JiangxiCHEN Zhengle1, WANG Pingan1, WANG Yong1, SHAO Fei2, TANG Xiangsheng2,XU Jinshan2, YU Jianfa3, HAN Fengbin1, SUN Yue1(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China;2. No.270 Research Institute, CNNC, Nanchang 330200, Jiangxi, China;3.Fuzhou JinanUranium Co., Ltd., CNNC, Lean 344301, Jiangxi, China)Abstract: The uranium ore in Xiangshan of Jiangxi is one of volcanicrelated mesoepithermal deposits, and the ore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 of fault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 Orecontrolling tectonic analysis and tectonic orecontrolling regularity were studied in Shannan mining area of 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oreprospecting in blind ore deposit.Fielddetailed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in Shannan mining area including NNE and EWNWWtrending fault fracture zones had experienced compressional in early stage and later extensional to tranextensional broken deformation, and therefore were favorable for uranium deposited. The rule of orecontrolling fault was discussed, an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 of uranium orebody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property of fracture zone. Additionally,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uranium orebodies in various rocks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different deformation behaviors under tectonic stress, which could be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socalled lithologic orecontrolling.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oreprospecting model with characteristic and regular pattern of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 the preferred favorable sections included the southwest section of Hengjian deposit, joint of Gangshangying, Hengjian and Shimashan deposits, etc.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highgrade orebodies probably in the intersection of NNE and EWNWWtrending faults and the sinistral dislocation of orebody affected by the activity after the metallogenic epoch of NNEtrending fault.Key words: tectonic analysis; oreprospecting; uranium ore; Shannan mining area;Xiangshan; Jiangxi0 引言内生金属矿产的成矿物质,不论其来自于沉积建造、变质建造,还是来自岩浆建造,都与构造运动有关。
浅析相山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找矿标志

存在于上侏罗统鹅湖岭组碎斑熔岩 ( J3e) 和打鼓顶组流纹英 安岩 ( J3d) 中[4],此外,在次 火 山 岩 形 态 变 异 的 外 接 触 带、 变质岩及砂岩中常见有铀矿体产出。
2. 2 矿床 ( 体) 形态特征 矿田内绝大多数矿体受断裂、裂隙控制明显,矿体形态多 以脉状、群脉状为主,部分呈透镜状、板状、囊状,且矿体长 度多大于其宽度。而产于爆发角砾岩 筒 中 的 矿 体 则 呈 似 柱 状[1]。矿体 产 状 与 断 裂、 裂 隙、 火 山 熔 岩 和 次 火 山 岩 产 状 一致。 2. 3 矿石特征 矿田中铀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而存在,部分以类质同像形 式含于铀钍石等矿物中,或吸附于萤石、绿泥石等矿物的表面 或空隙中。相山铀矿田出露的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钛铀矿为 主,此外还有铀石、铀钍石等矿物,多呈脉状、细脉状、透镜 状产出[1 - 5]。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萤石等为主。此外, 在矿床中还发育有黄铁矿、赤铁矿、辉钼矿等金属矿物。
矿标志
陆 勇 通讯作者: 张建华 彭 戈 王子龙 李 佳 (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 相山是我国最主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区,是国土资源部设 立的第 2 批整装勘查区之一。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前人资料,简 要阐述相山地区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结合 野外地质调查,归纳总结出相山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典型的找 矿标志,为华南大片火山岩分布去的铀矿找矿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相山; 火山岩型铀矿床; 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 张万良,余西垂. 相山铀矿田 成 矿 综 合 模 式 研 究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1,35 ( 2) : 249 - 258. [2] 曹寿孙,谢国发,吴志坚等. 居隆庵地段铀成矿的地质 条件 [J]. 世界核地质科学,2009,26 ( 4) : 187 - 196. [3] 陈肇博,谢佑新等. 1220 破火山口铀矿田的构造特征及 其成矿构造条件分析 [J]. 放射性地质,1982,( 1) : 1 - 9. [4] 王运,胡宝群,孙占学等. 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钛铀 矿赋存 特 征 及 成 因 [J]. 铀 矿 地 质,2010,35 ( 2 ) : 124 - 128. [5] 付湘.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 模 式 探 讨 [J]. 铀 矿 地 质, 2012,28 ( 3) : 137 - 1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章引言1.1 选题依据及意义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 万千瓦。
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
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
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
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为1963-1965年,原华东608队12分队在相山地区进行了1: 5万的地质填图,提出了相山是个火山岩盆地,这是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上的一个重点突破;第二次是1970-1972,二机部北京地质局组织的由“ 3 队 1 所 1 矿”人员参加的联合科考队,对相山矿床以往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了矿床北部控矿的花岗质小岩体是次火山岩体,对其展布特征编制了系统图件。
并对相山地区进行了以构造特征为主的综合研究,编制了第一份相山构造地质图。
揭示了深断裂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第三次,1978-1980年,华东地勘局261 大队在相山地区开展了岩性岩相填图,编制了相山1:2. 5 万相山矿床岩性岩相地质图,此图较全面地反映了相山火山盆地的地质特征,对盆地基底变质岩划分了五个岩性段。
与此同时,北京三所陈肇博、王传文领导的火山岩组对相山矿田进行了系统研究。
所队联合首次提出了相山盆地是破火山口(火山塌陷盆地),相山铀矿床完全受这个破火山口机构控制,铀矿化受火山构造和区域断裂联合控制,矿化具多层位、多部位特点,并提出“双混合成因模式” [4],使相山火山岩型铀矿床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几次大规模的研究和其它学者的零星研究,矿床的成矿特征己经基本清楚: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的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内,产于酸性火山岩断裂破碎带中⑸⑹,成矿温度主要为300-100°C,成矿流体富含C02(平均 1.2%)[7],铀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UO2(CO3)2]2-形式迁移[8]。
矿床内与铀矿化作用有关的蚀变是钠质交代热液蚀变和萤石-水云母交代热液蚀变[9]。
钠质交代热液蚀变形成的铀矿化年龄,平均为120Ma,其形成的矿床、矿点主要分布在矿田北部、东部及南部;萤石-水云母交代热液蚀变形成的铀矿化年龄平均为100Ma,其形成的矿床、矿点分布在矿田西部。
火山盆地内最晚一期酸性火山岩的K-Ar 年龄为140Ma[10];盆地中还分布着白垩纪地壳拉张期形成的两期幔源基性脉岩,它们的K-Ar年龄分别为120Ma和100Ma左右[11]。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富铀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体及基底变质岩,表现了明显的壳源特征,但是并不排除成矿过程中有幔源流体介入以及中基性脉岩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12]。
相山矿田中赋矿围岩主要为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及次火山岩。
爆裂角砾岩筒和中性的二长斑岩脉对铀也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13]第2章区域概况2.1相山地理位置相山铀矿田地处江西省乐安市、崇仁县境内(如图 2-1 )。
崇仁县位于江西 省中部偏东,抚州西部,东北接临川,东南毗宜黄,西南邻乐安,西北连丰城。
北纬 27° 25' 18"-27° 56' 20",东经 115° 49' -116° 17' 30"。
素称赣东望邑, 山川毓秀,物产丰腴,人杰地灵,是赣东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县境南北长 57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 1520平方公里。
地势南高北低、 西高东低,交通发达,距省会南 昌市铁路125公里,公路140公 里;距江西省第一大机场(昌北 机场)128公里,毗邻京九线,与 浙赣线相连的向乐铁路穿境而 过,省地干线公路临八线、抚宁 线、崇宜线、崇乐线、崇丰线纵 横穿越县境。
境内还有大小河流 140余条,总流长达910公里。
便 利的交通,为崇仁对外开放、对 内搞活、发展横向联系和商品流 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2.2自然资源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 然条件十分优越。
年平均气温17.6 C,日照时数1776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66 天,年平均降雨量1773.6毫米。
崇仁名胜古迹颇多,加之大自然和神奇造化之功,赋予了这块土地一种浩然 之气、一种旷古和时代感,有“花在雾中笑,林在云中立”的罗山,素有“道教 圣地”之称的相山、岩乡“珠溪八景”、“鼎沸如汤”的奇观以及冬暖夏凉的“灵 岩仙洞”,水境环碧的“港河平湖”、青龙吐翠的“宝水流霞”等等,都集“风、fflAX\\公溪镇I)ir镇60^6X0桃X \图2-1相山交通地理位置图相血•水、气、瀑”于一体,“溪、湖、峰、岩”相得益彰,以千姿百态的风采,吸引着广大来客。
2.3矿产资源相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金属矿产20多种,非金属矿产30多种。
主要有: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稀土矿产、瓷土矿产、建筑材料及冶金辅助矿产等,以稀有金属铀、有色金属铜、瓷土矿和建筑材料矿产为优势。
已探明储量的230处矿床中,内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6处,小型223 处。
已开米利用的有铜、铀、瓷土、金、钨、煤、稀土、萤石、石墨、建筑材料第3章区域地质背景相山矿田位于赣杭火山岩构造带的西缘(图3-1 ),是国内外闻名的火山岩铀矿田,也是我国重要的铀矿采冶基地。
华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沿浙、闽、粤海岸线展布,长达1200km,向内侧皖、赣等省横伸500余km属环太平洋中新生代火山岩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带大规模火山活动起始于175Ma结束于75Ma 火山活动高峰期为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可划分为早、晚两期、4个旋回。
时空分布表明,火山活动具迁移性,突出表现在南段粤东火山活动起始早、跨度大。
闽东、浙东起始晚、跨度小,显示沿平行火山岩带方向梯度性迁移。
同时,在垂直火山岩带方向上,早期火山岩(155-120Ma)遍布全区并向江西、浙西扩充,而晚期(118-75Ma)主要限于沿海,显示了由大陆向沿海收缩迁移。
全区火山岩早期为高钾钙碱系列,晚期以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为持征,并有向碱性系列过渡的趋势[14]oI1|/卩EZ34图3-1 赣杭构造带地质构造略图1、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界限;2、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界限;3、赣杭构造带4、赣杭构造带范围。
(据:张星蒲,1999年)3.1地层相山火山盆地的基底主要为震旦系的变质岩系。
上侏罗统火山岩系由不同产出相的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少量的正常沉积夹层所构成,可划分为两组、四段、12个岩性组合层,总厚度大于2O00m表2-1)。
广泛出露的主体火山岩为碎斑熔岩、其次为流纹英安岩。
在盆地东缘有下石炭统华山岭组((C i h)以及上三叠统安源组(T i a)石英砂岩出露。
近几年研究发现,相山地区北部变质岩基底存在新元古期变质岩,变质年龄723Ma,其原岩应属于前震旦系[15]。
在盆地东缘有下石炭统及上三叠统地层出露。
盆地内火山岩系由上侏罗统打鼓顶组(曲)和鹅湖岭组((J3e )组成。
其中打鼓顶组由中、酸性火山及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组成,下段多为沉积岩,上段则以流纹英安岩为主,流纹英安岩最厚达529m, —般为100-200m。
鹅湖岭组主要由流纹岩、碎斑熔岩组成。
属于溢流-侵入相(部分为火山口相),仅在本组下部见有凝灰岩与沉积岩互层,其厚度为20-37m,碎斑熔岩的总厚度大于2000m。
盆地西北角有白垩世红色砂岩覆盖,此外,盆地中尚有一些次火山岩和基性岩脉。
3.2 构造相山矿田为一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破火山口)(如图3-2)。
以次花岗斑岩为主的次火山岩沿塌陷产生的环状断裂和各种拉张构造贯入。
区域内的构造活动有以下特点:火山盆地处在一组北东向深断裂(抚州-永丰断裂带)和一组近南北向大断裂(以宜黄-宁都断裂为代表)的复合处[16]。
北东向断裂带控制赣杭火山岩带,而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赣中南花岗岩带。
所以,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又是处在花岗岩带与火山岩带的复合处,也就是现在的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与赣中南花岗岩铀成矿带的复合部位[10]。
因此,相山火山盆地处在大地构造结合部位,这种部位往往是地热场、地球化学场和地应力场最活跃处,实质上是地幔和地壳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最容易交换的“窗口”。
相山地区在经历加里东运动之后,又曾有过多次的地壳升降而导致的海水进退,因此有些地段至今仍保留有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沉积。
但在晚侏罗世的火山喷发前,这些地区都曾上隆,使得盆地的基底中原有的早中生代地层(包括少量的晚古生代地层)己剥蚀殆尽,导致晚中生代火山岩系直接覆盖于变质岩系之上,构成独特的二元结构,形成一上叠式的火山盆地,因此也造就了富铀地质体的空间叠置。
燕山期由于抚州-永丰深断裂的走滑拉张,导致火山喷发,形成相山火山盆地。
其后的伸展拉张不仅继承和追踪了先期形成的NE向走滑断层,还复活了相山火山盆地原有的构造体系,导致盆地大规模塌陷,形成一大型破火山口,造就了张性的构造网络系统,从而为成矿提供有利的通道和赋矿空间。
相山矿田成矿前由于挤压作用形成的一系列逆冲或逆掩断层,构成了矿前期的构造圈闭[12]。
成矿后,赣杭带的西段广泛发育一系列推覆体,抚州-永丰深断裂性质亦出现了从拉张变为挤压的转化,因而在晚白垩世红盆边缘的一些地段产生动力变质挤压片理和逆冲(或逆掩)断层,盆地内部产生冲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