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

合集下载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 气温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分带特征,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高原地区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较大,导致大气压力和密度较低,空气稀薄,所以相同的能量辐射,温度相对较低。

除了受海拔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还受到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在时空分布上,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这是因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靠近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比较强烈,加上湿润的气候环境,使得气温相对较高。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靠近高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弱,加上干燥的气候,导致气温相对较低。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温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这是由于夏季高原地区受到了副高的控制,大气层中的湿气较多,降水较多,而冬季受到了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带特征。

一般来说,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较少,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较多。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处于地球的反气旋带上,平均流向为由西向东,在降水时常常受到西风带或东风带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地区常常处于干旱带和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降水较少。

而靠近海洋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则更容易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

此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这是由于夏季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季风气流的北抬和增强,所以夏季降水较多;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南下,阻挡了季风气流的北抬,所以冬季降水较少。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温受海拔、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降水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降水逐渐减少的趋势。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变化。

本文将从降水、温度和风力三个方面探讨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

一、降水青藏高原地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冈底斯山的腹地,是亚洲大陆内陆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区域。

由于高原的高海拔和复杂的地形,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东南部和中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多,呈现出春夏季集中、秋冬季稀少的特点,降水主要以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雪为主。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主要以冬季的降雪为主。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出现了一些变化,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有所增加,导致山区的冻土融化、冰川萎缩等现象加剧。

二、温度青藏高原的气温差异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高原的平均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呈现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由于高原地处亚洲大陆内陆,受到季风气候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气温较低,冬季极端低温可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以上。

而东南部地区的气温较高,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以上。

另外,由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绝对高度,高原上的日照时间较长,辐射量较大,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

三、风力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由于高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的交汇点,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导致强风频繁出现。

每年春季到秋季,高原上经常出现强烈的西南风和西北风,尤其是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带,风速可达每秒30米以上。

这种强风不仅对高原地区的气候产生影响,也为风能利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总结而言,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与变化主要表现在降水、温度和风力三个方面。

高原地区的降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而近年来的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

高原的气温差异较大,山地地区气温较低,平原地区气温较高,而日照时间较长的高原气温的日较差也较大。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其大地形气候效应。

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的高原,其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赋予了其特殊的气候特性,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青藏高原的基本气候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主要气候要素的现代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这些气候特征如何受到大地形气候效应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和放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藏高原在现代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和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青藏高原,作为地球上最高、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对现代气候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高原特色。

由于海拔高,大气压低,气温低,降水形式以雪为主,雪线低,冰川广布。

这种气候类型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同时也为高原生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的特点。

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高;冬季,由于高海拔和地形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较低。

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夜晚地面散热快,降温迅速,因此日较差大。

再次,青藏高原的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夏季,随着季风的推进,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降水较多,而冬季则降水稀少。

这种降水分布不均的特点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青藏高原的气温也在逐渐升高,降水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这些气候变化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冰川融化、水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青藏高原的现代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原山地气候、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和日较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以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知识点归纳总结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区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主要分水岭之一,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对初二地理青藏地区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涵盖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

整个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脉为主要特征。

高原的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有大面积的无人区和冰川,是全球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之一。

二、气候与环境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呈高原季风气候和柯本气候特点。

湿润的季风和干燥的柯本气候交替出现。

全年温差大,降水少,北部平均温度较低,南部气候较温和。

青藏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有许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如长江、黄河等。

三、资源与景观青藏地区地质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金、银等。

此外,青藏高原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观,如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这些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四、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调节全球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来减缓地区的生态压力,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限制开发和采矿等。

五、交通与经济发展由于地理地形的特殊性,青藏地区的交通一直是一个挑战。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青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交通。

这也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旅游业和资源开发。

六、人文与文化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民族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其中,藏族文化是最为著名和独特的,包括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

青藏地区的居民多以农牧业为主要生计,他们过着宁静的生活,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七、地震与灾害青藏地区是地震多发区,经常发生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

这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青藏高原东部与成都平原大气边界层对比分析Ⅰ——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

青藏高原东部与成都平原大气边界层对比分析Ⅰ——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

和 湿 度 口变 化 特 征 及 廓 线 规 律 , 壤 温 湿 变 化 特 征 , 土 以及 辐 射 情 况 进 行 了分 析 和 对 比 , 到 了 如 下 一 些 有 意 义 得 的 结 果 : ) 站 风 温 湿 均 表 现 出 明显 的 日变 化 特 征 。理 塘 站 风 速 极 大 值 和 极 小 值 出 现 时 间 均 比 温 江 站 晚 2 (1 两 小 时 。理 塘 站 温度 梯 度 值 口变 化 较 一 致 而 温 江 站 早 晚 温 度 梯 度 值 要 大 于 白 天 。 两 站 湿 度 梯 度 值 都 是 白天 较 小早 晚 较 大 。 ( 两 站 风 速 廓 线 规 律 相 似 , 本 满 足 对 数 律 关 系 。理 塘 站 在 1 0 2) 基 0~6: 0, 江 站 在 1 0 8: 0 温 0 8:
1 引 言
大气 边 界 层 是 整 个 大 气 的 主 要 热 量 和 水 汽 的
源 , 动 量 的 汇 , 一气 问 动 量 、 量 、 汽 以及 物 是 地 热 水 质 交 换 过 程 都 发 生 在 这 个 薄 层 内 。 大 气 边 界 层 是 地 气 之 间 的 桥 梁 , 地 气 相 互 作 用 中扮 演 着 重 要 的 在 角 色 。研 究 大 气 边 界 层 中大 气 运 动 的 规 律 , 搞 清 是 整 个 大 气 运 动 的 很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过 去 的 半 个 多 世 纪 , 国 科 学 家 相 继 开 展 了 许 多 大 型 科 学 试 各
(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 原气象研究所 , 成都 60 7 ) 10 1
摘 要 : 要 介 绍 了 中 国气 象 局 成 都 高 原 气 象 研 究 所 设 立 在 青 藏 高 原 东 侧 和 成 都 平 原 的 两 个 大 气 边 界 层 观 测 简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

第1章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高原机场飞行环境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5 000 m,地域辽阔,面积近24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在全球的高原高山区域占有重要的席位。

海拔4 500 m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 °C以下,有大片面积最暖月平均气温低于10 °C,这样寒冷的气候也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与之相比。

它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孕育了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使之成为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

高原机场的建成和空中航线的开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相对落后的交通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青藏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中纬西风带,以及印度季风与亚洲大陆季风在高原东部的交汇,构成了高原机场复杂多变的天气气候背景。

高原机场低气压、缺氧、温差大等飞行环境和强烈的风切变、乱流天气则极大地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

本章综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大气环流及边界层特征以及高原机场的飞行环境及其对飞行的影响。

1.1 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和气候概况1.1.1 地理范围及地形地貌1. 地理区划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其主体部分在我国青海和西藏,高原由此得名。

我国境内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西起帕米尔高原,东接秦岭,横跨31个经度,东西长约2 945 km;南自东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迄祁连山西段北麓,纵贯约13个纬度,南北宽达1 532 km,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6.8%。

青藏高原范围涉及6个省区、201个县(市),即西藏自治区(错那、墨脱和察隅等3县仅包括少部分地区)和青海省(部分县仅含局部地区),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四川省西部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缘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以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的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的影响,西风在这里分支绕行,汇合东流,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冬半年,对冬季风发生分支;对西风发生分支
动力作用——分支作用
2.2.2 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分支作用;屏障作用
分支作用:夏半年,对西南季风发生分支
动力作用-屏障(阻碍)作用
西南暖湿气流受阻,高原边缘降水丰富
夏季西北地区形成少云雨的干热天气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
按照地理学的地带规律,我国长江中下游是干旱荒漠区,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形成,海洋和陆地的气压梯度更大,夏天吸收大量的水气登陆,使这里形成全球典型的季风区气候。否则长江中下游就会如同开罗所在的北非一样是不毛之地。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对近地面气流起屏障作用
夏季高原内部干旱化
此外,印度半岛北部较少受冷空气的影响,有利于热低压的维持因此冬季印度比同纬度温度高气压低,年较差小。
热力作用
青藏高原面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有强大的热力差异,这对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热力作用。 1夏季: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空气受热上升,拉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前来补充,带来丰沛的季风降雨。 2冬季:高原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块,空气冷却下沉,并由高原涌向印度洋这就加剧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势力,从而使得冬季风强大。 冬季由于高原地区海拔3-4K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成反气旋环流,这必然加强临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从而加强有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夏季形成热低压,邻近地区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地区的季风之上,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季风环流。
青藏高原的空间特征: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面积大,东西3000km,南北1500km,占中国陆地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张庆奎200621059 气象学2班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

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

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MJ/m2,为高值区。

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

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

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

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

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