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和小华想探究一角硬币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决定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一角硬币材料的密度。

(1)小明选取了5枚相同的硬币,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cm,再将5枚相同的一角硬币紧叠在一起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计算出硬币的总体积。然后,

用天平测出这5枚硬币的总质量m,最后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计算出硬币材料的密度,小明测得硬币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或“小”),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

(2)小华的测量步骤是: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1h;b.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2h;c.将5枚相同的硬币放入玻璃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3h;

①硬币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将测量步骤b和c对调(即将沾有水的硬币放入塑料碗中),测得硬币的密度为

ρ',则ρ'__________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95 小所测体积偏大21

31

-

-

h h

h h

ρ

水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中可以看到,0到7.80cm这段距离有4个直径,所以硬币的直径是

7.80cm

1.95cm

4

d==

[2][3]因为硬币的表面凹凸不平,它们重叠时有空隙,则所测的体积会偏大,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可知,密度将会偏小。

(2)[4]由题意可知,只把塑料碗放进去时,碗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平衡,即

11

G F gV

ρ

==

碗浮水排

当在塑料碗中加硬币后,可得到

22

G F gV ρ==碗和硬币浮水排

两式相减可得

()()212121----5G G F F g V V gS h h G ρρ====碗碗和硬币浮浮水水硬币排排

那么一个硬币的质量是

()

21-5

G S h h m g

ρ=

=

硬币水硬币

从题中条件还可以知道,1个硬币的体积是

()31-5

h h S V =

硬币

硬币密度是

21

31--m h h V h h ρρ=

=

硬币硬币水

硬币

[5]先进行步骤c ,这时水面是h 3,硬币取出后,硬币上带有一部分水,玻璃筒内的水面会下降一点,小于h 1,带有水的硬币放在碗中时,这部分水的重力会让玻璃筒内的水面重新恢复为h 2,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质量是正确的;先进行步骤a ,再进行步骤c ,则通过公式计算出的硬币体积也是正确的;根据m V

ρ=

可知,测得硬币的密度'

ρρ=。

2.清清太湖水孕育了世代苏州人,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太湖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舀取了一些太湖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己知它的密度为1ρ),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太湖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或做部分数据处理: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1m ;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太湖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 ,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太湖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2m ; (5)______________;(请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大平测量烧杯内剩余太湖水和烧杯的总质量3m 、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

3m =_________g ;

(7)计算太湖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物理量用题中符号表示);某次测量中测

得,1m =133.5g ,2m =91.4g ,3m =76.2g ,已知33

8.910kg/m ρ=?1∶则可算得

ρ=____kg/m 3;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太湖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右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直至标记A 处 47.4

23

11

·m m m ρ- 31.01310?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

(5)[2]铜块放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铜块的体积,根据m

V

ρ=

表示出物体的体积,也就是排开水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处,烧杯中水减少的质量等于铜块排开水的质量,故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2后,需要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直至标记A 处。

(6)[3]由图可知烧杯内剩余太湖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320g 20g 5g 2.4g 47.4g m =+++=

(7)[4]铜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由m

V

ρ=

可得 1

1

m V V ρ==

铜排

烧杯倒入量筒中水的质量

23m m m =-

则太湖水的密度

2323

1

111

·m m m m m m V m ρρρ--=

==

[5]代入数据可得

3333231191.4g 76.2g

8.910kg/m 1.01310kg/m 133.5g

m m m ρρ--=

=??≈? [6]由于取出铜块时带着水,使得体积偏大,倒入的水偏多,使得水的质量偏大,根据

m

V

ρ=

可知密度偏大。

3.小红同学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③读出水的体积V1;

④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⑤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步骤①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红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_____(填序号);

(3)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软木块的

质量m/g

水的体积

V1/mL

水和铁块的总

体积V2/mL

水、软木块和铁块

的总体积V3/mL

软木的密度

ρ(g/cm3)

数值____4050__________

(4)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___(选“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

(5)接着她从量筒中取出木块并用天平测出质量为22g,则软木的实际密度应为_____。【答案】左③ 12 90 0.3 大于 0.24g/cm3

【解析】

【分析】

(1)天平指针的偏转方向和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是相反的。

(2)在使用助沉法时,不需要单独测量出水的体积。

(3)软木块的质量可由砝码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读出;由于软木块是不沉于水的,在测量其体积时要使用重物助沉法帮助测量休积,即先测出水和重物的体积,再将软木块和重

物系好共同放入水中,测量出它们的总体积,最后用总体积减去水和重物的体积,就是软木块的体积,最后由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4)软木具有吸水性,测量其体积时,会因吸水而使量筒的示数变小,导致所测密度值变大。

(5)根据软木吸水后和吸水前的质量差可以求出吸水的体积;知道软木的质量和体积可以求出密度。 【详解】

(1)[1]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说明右侧的质量大了,要相使天平平衡,就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2]实验步骤中测软木块的体积时,由于软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要使软木块浸入水中可采用重物助沉法进行,但不需要单独测量水的体积,只需第一步测出水和重物的体积即可,再测出水、重物、软木块的总体积,就能算出软木块的体积,水的体积不需要测出,故步骤③是多余的。 (3)[3]软木块的质量

10g 2g 12g m =+=

[4]从图丁中读出水、软木块和铁块的总体积90cm 3。 [5]软木块的体积

3333290cm 50cm 40cm V V V ==--=

则软木块的密度

3

3

12g 0.3g/cm 40cm m V ρ=

== (4)[6]由于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在测量它的体积时,它会因吸收水而使其体积测量值变小,在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小,则密度会变大。 (5)[7]由已知可得,软木块吸水的质量

22g 12g 10g m m m =-=-=水总

根据m

V

ρ=

可得,软木块吸收水的体积 33

10g

1.m

10g/c 0cm m V ρ=

=

=水

水水

则软木块体积

33333290cm 50cm 10cm 50cm V V V V =-+-+==水木

则软木的实际密度

3

3

12g 0.24g/cm 50cm m V ρ=

==木木

4.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处。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 ,酱油的密度为_____kg/m 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 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标尺的零刻度线 45 3

1.12510? 偏大 ()2010

--m m m m ρ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2][3]从图甲可以看到,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50g 10g 2g 62g m =++=总

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那么烧杯中酱油的质量是

-62g -17g 45g m m m ===总杯酱

从图乙可知道酱油的体积是

340mL 40cm V ==酱

那么酱油的密度是

333

3

45g 1.125g/cm 1.12510kg/m 40cm m V ρ=

=

==?酱酱酱

(3)[4]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因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会有一些酱油成分留在烧杯中,那么测出来的体积是偏小的,根据m

V

ρ=可知,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

(4)[5]由上述实验步骤可知,烧杯水的质量是

10-m m

m =水

这些水的体积是

10

-m m m V ρρ=

=

水水

烧杯的容积是

10

-m m V V ρ==

水容水

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这些酱油的质量是

'20-m m m =酱

酱油的密度是

()''20'10

--m m m m V V m m ρρ=

=

=

酱酱

酱油的密度表达式()2010

--m m m m ρρ=

5.周末,小明跟着父母去唐河里捡拾了一块唐河玉石。他想知道这块玉石的密度,于是把玉石带到学校实验室。他发现量筒太细放不进玉石,于是就用烧杯、天平和水来测量: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把_______拨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左低右高,此时,他应该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他将玉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玉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

(3)如图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玉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高度做上标记;取出玉石,让水尽量滴尽到烧杯,然后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7g ;往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9g 。若水的密度按1.0g/cm 3计算,则玉石的密度约为_______g/cm 3(保留两位小数);

(4)测量结束后,同学们一起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大家认为取出玉石时会带出部分水,就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游码 右 56.2 2.55 偏小 【解析】 【分析】

(1)[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2]横梁左低右高,说明指针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3]玉石的质量

m =50g +5g +1.2g =56.2g

(3)[4]由=

m

V

ρ可知,玉石的体积 33

149g 127g

22cm 1g /cm

m V V ρ-=

=排

排水

==

玉石的密度

3

3

56.2g 2.55g/cm 22c =

m m V ρ≈= (4)[5]把玉石从水中取出时,石块上沾有部分水,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所测玉石的体积偏大,在质量准确的情况下,根据=

m

V

ρ可判断测得的玉石密度偏小。

6.小聪同学在江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它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 (2)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鹅卵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小聪将鹅卵石放入盛有50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密度为_________kg/m 3,若鹅卵石掉了一半,则剩下的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kg/ m 3。 (4)小聪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 ,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 ,若ρA 、ρB 分别代表鹅卵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 _________ρB (选填“﹥”、“=”或“﹤”)

【答案】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7 2.7×103 2.7×103 > 【解析】

【详解】

(1)[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鹅卵石的质量

m =20g +5g +2g =27g

(3)[3]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 ,鹅卵石放在量筒后读数为60ml ,所以鹅卵石的体积

V =60mL?50mL =10mL =10cm 3

所以鹅卵石的密度

333

3

27g 2.7g/cm 2.710kg/m 10cm m V ρ=

===? [4]若鹅卵石掉了一半,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没有变化,密度不变,则剩下的鹅卵石的密度还是2.7×103kg/m 3。

(4)[5]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一个定值,即质量与体积的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A 、B 两个点分别做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故ρA >ρB 。

7.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

的质量为____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______cm 3 ,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 3 .

【答案】用手拿砝码 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23.4 9.0 2.6×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放砝码时不能用手拿,应使用镊子来夹取;应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来测量; 由图示可知石子的质量为20g+3.4g=23.4g ;石子的体积为39 cm 3-30 cm 3="9" cm 3,石子的密度是23.4g/9 cm 3= 2.6×103kg/m 3.

8.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g .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 .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

b .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

c .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kg/m 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游码 右 72 2.4×103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为m 5020272g g g g =++=; (3)14510342m m g g g -=-=石水;

倒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724230m g g g =-=水; 根据题意知,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出烧杯中水的体积,由ρm V

=

得:3

3

30V 301/m g V cm g cm ρ===

=水

排水

;

物体的密度333372 2.4ρ 2.410/30m g g kg m V cm cm

=

===?;; (4)若b 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高于标记处,造成石块的体积测量偏小,由ρm

V

=得,密度偏大;

9.某同学在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时

(1)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②把该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它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 总。请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这样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致”)。

(2)第二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助该同学把下列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_________)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g 烧杯和剩余液体质量m 1/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 2/g

量筒中液体的休积V /cm 3

液体的密度ρ(g?cm -3)

112.5

(3)若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对于器材的量程和分度值而言,下列所给量筒最适当的是_____________。 A .50mL 5mL B .100mL 2mL C .250mL 5mL

D .500mL 10mL 【答案】0

m m V

ρ-=总 偏小 64.5g 48g 60cm 3 0.8g/cm 3 C 【解析】 【详解】

(1)[1]由实验步骤②可以知道液体体积为V ,实验步骤①③可得到液体的质量为m 总-m 0,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可得液体密度为: 0

m m V

ρ-=

总, [2]第一步测量空烧杯的质量,第二步量筒测了体积,第三步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由第一、三步得到液体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把液体由量筒倒入烧杯,量筒上由附着的水导致质量偏小,所以最终测得的密度偏小;

(2)[3]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64.5g ,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液体质量,即:

112.5g-64.5g=48g ,

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60cm 3,根据密度公式

m

V

ρ=

可得液体的密度ρ为: 3348g 0.8g/cm 60cm

m V ρ=

==; (3)[4]已测出这种液体密度为0.8g/cm 3,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 这种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m

V

ρ=

可得液体的体积: 3

1

13

100g 125cm 0.8g/cm m V ρ

=

=

=,

排除选项AB ,测量工具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故ABD 项不符合题意,C 项符合题意。

10.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 (1)方案一:

① 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

② 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2,则这些盐水的质量为______; ③ 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 ④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

① 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 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 1′;

③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 ④ 测出烧杯及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 2′;

⑤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有一个步骤存在不足,请找出该步骤,并将其不足的原因填在横线处_______。

(4)用方案一测出的盐水的密度比实际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在方案二中,若将步骤③ 和④ 分别改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和“测出烧杯的质量m 2′”。修改后所测盐水密度的误差将______(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无明显变化”)。

【答案】21-m m

21-m m V ''

12

'

-m m V 第①步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调至零刻度线处 偏大 无明显变化 【解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这些盐水的质量是

21-m m m =盐

[2]由此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21

-m m m V V

ρ=

=盐 (2)[3]由题意可知,这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的质量是

'''12-m m m =盐

而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是

''''

12

''

-m m m V V ρ==盐 (3)[4]其不足的地方是第①步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将游码调至零刻度线处;

(4)[5]在方案一中,测量这些盐水的体积时,会有一些盐水留在烧杯上,那么测出盐水的体积V 偏小,根据m

V

ρ=

可知,质量大小正确,测出的盐水的密度比实际值偏大; [6]若将步骤③ 和④ 分别修改,那么得到的盐水质量和体积是相互对应的,不会偏大,也不会偏小,测出的密度大小误差将无明显变化。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计算题

《质量与密度》必会计算题 班级:八()姓名: (一)借瓶、水测液(水的密度是常数,为 1.0×103kg/m3) 1、一瓶0.3kg,装满水后为0.8kg,装满某液后为0.9kg,求所装液体密度。 (六)图像图表 9、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右:试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m;(3)表中的m' 2、一瓶装满水后为64g,装满煤油后为56g,求瓶子的质量和容积。 (二)判空、实心,灌液 3、一铝球200g,体积80cm3,判空、实心。 4、一空心铝球178g,体积30cm3,求○1空心的体积;○2若空心部分灌满水银,球的总质量。 (三)冰——水问题 5、1m3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比原来改变了。 6、1kg的冰化成水,体积变为。(四)抽样求总 7、一巨石体积50m3,敲下一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3,求巨石质量。 (五)模型、铸件估算 8、以质量为80kg、身高1.7m的运动员为模特,树一个高 3.4m的实心铜像,试估算铜像的质量为。(七)求比值:据公式ρ=m/v代入求,知3求1。 10、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2:3,体积之比3:4,则密度之比为 11、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3:2,密度之比5:6,,则体积之比为 练习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为cm3 (2)甲乙两矿石质量相等,甲体积是乙体积的2倍,则ρ 甲 =ρ 乙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 kg酒精. (2)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3)某工程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将一刚制零件改成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56kg,则所需铝的质量为多少?(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质量和密度的实验专题

.(5分)(2015?荆州)胜同学到楚王墓景区游玩,在景区他捡到一个形状不规则、不溶于水的物体,在实验室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1)他将该物体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物体下沉至杯底,如图(甲),说明该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物体对杯底的压力物体的重力(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胜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待测到物体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3)胜取出待测物体,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121 g; (4)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盐水的体积为mL; (5)事先胜用天平测出了空玻璃杯的质量为63.8g,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待测物体的密度为kg/m3. 21.(6分)(2015?)小芳的爸爸在外出差给她带回一件小金属挂饰(实心),小芳想知道金属挂饰的材质,于是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来测出它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轻轻地拨至标尺零位,稳定时发现分度标牌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往(选填“右”或“做”)调. (2)将挂饰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1.6g (3)当他想测量挂饰的体积时,发现忘了借量筒,在她沮丧之时突然想到利用浮力的知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她的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②用细绳将挂饰栓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挂饰不接触杯底,无水浸出)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的读数为g,则挂饰的体积为(已知ρ水=1.0×10kg/m3). (4)小芳计算出金属挂饰的密度为,通过查密度表对照可知,该金属挂饰可能是饰品. 物质金银铜铁铝 密度kg/m319.3×10310.5×1038.9×1037.9×103 2.7×103 23.(7分) (2015?滨州)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冬枣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B.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C.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选填步骤序号) (3)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冬枣醋的密度为g/cm3. 21.(6分)(2015?)联合国定义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课外兴趣小组对我市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一)测自来水的密度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左侧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 (2)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8.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24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24乙所示,为.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kg/m3.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精选)

密度部分计算题专项训练 1.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山洪洪水的含沙量,取了10dm3的洪水,称其质量为10.18kg,试计算 此洪水的含沙量。(沙的密度为2.5X103kg/m3) 2.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瓶内装一些 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总质量是1318g,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多大? 3.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 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的 装满一桶稻谷,测得同种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kg,那么这堆稻谷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4.已知每个木模的质量m木= 5.6kg,木头的密度为0.7X103kg/m3.现某厂用这个木模浇铸铁铸件100 个,需要熔化多少铁? 5.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是1.1X103kg/m3,现在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盐水的质量是 0.6kg。这种盐水符不符合要求?若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加多少? 6.把一块金属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 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多少?(酒精的密度为0.8X103kg/m3) 7.体积为20cm3的空心铜球,其质量为89g,如果在空心部分注满铝,铜的密度为8.9X103kg/m3, 铝的密度为2.7X103kg/m3.此种情况下,该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8.一件工艺品用金和铜制成,它的质量是20kg,体积是18dm3,求这件工艺品中金、铜的质量各是多 少克?(金的密度是19.3X103kg/m3,铜的密度是8.9X103kg/m3) 9.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将一些金属粒倒入杯中沉底后从杯中共溢出200g 水,待水溢完测得此时水杯总质量为900g,则金属粒的密度为多少?

第章《质量和密度》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班别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中,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2.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你选择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A. 500mL、100mL B. 250mL、5mL C. 100mL、2mL D. 50mL、2mL 3.小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4.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甲,丙,乙B.乙,丙,甲C.甲,乙,丙D.丙,乙,甲 5.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 A、铁比棉花质量大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D、以上都不对 6.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鸡蛋 C.一匹马D.一只麻雀 7.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C.1 kg的棉花比1 kg的铁块质量小 D.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8.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9.下图1中,关于量筒读数时的视线正确的是 10.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 g、20g、5 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A.72.6 g?B.73.0g C.77.0 g D.77.4 g 图2 01234 5 g 图1

整理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含答案 附文档后)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归类 1.质量相等问题: (1)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2)甲乙两块矿石质量相等,甲矿石体积为乙矿石体积的3倍,则甲乙矿石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 2.体积相等问题: (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2)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3)某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若用该瓶装满某液体后的总质量为850g,求瓶的容积与液体的密度. (4)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0.2千克,玻璃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0.7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是0.6千克,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5)某工厂要浇铸一个铁铸件,木模用密度为0.7×103kg/m3的樟木制成,模型质量为4.9kg,要浇铸1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铸铁多少千克?(ρ铸铁=7.9×103kg/m3) (6)一台拖拉机耕地一亩耗油0.85kg,它的油箱的容积是100升,柴油的密度是850kg/m3,该拖拉机装满油后最多耕地的亩数是多少? (7)飞机设计师为了减轻飞机的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其质量减轻了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ρ钢=7.9×103kg/m3,ρ铝=2.7×103kg/m3) 3.密度相等问题: (1)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请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质量和密度》计算题实验题精选 1.一个瓶子,装满水后,水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20g;装满酒精后,酒精和瓶子的总质量是100g,(酒精的密度是ρ=0.8×103kg/m3)。请问瓶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克? 6.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块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合金后杯和水总质量为300g,求合金的密度。 7.一个金属容器装满160g的煤油后,总质量为430g,如果制成该容器金属的体积恰好为装入的煤油的体积的一半,则该金属容器的密度是多少?(ρ煤=0.8g/cm3) 8.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178g,空心部分注满某种

液体后,总质量m总=314g,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9.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将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称得总质量是2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190g,求石子的密度。 10.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 (ρ铁=7.9×103㎏/m3) (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测量器材?测量器 材:。 (2)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3)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11.将22g 盐完全溶解在如图13甲所示的量筒内 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 水的的密度为多少?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ρ=m/v=22g ÷10㎝3=2.2g/㎝3 =2.2× 103kg/m 3。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请你做出评价。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过程。 12.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 是等于0.82g/cm 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的 样本500mL ,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 结论是 (A :达标, B :不达标,含水太多)。你认为小姚该 怎么办? (ρ酒=0.8×103 kg/m 3 ρ水=1.0×103 kg/m 3 ) 甲 乙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3、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 的()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4、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5∶2 B. 2∶5 C. 1∶2 D. 2∶1 5、一架天平称量是200g,则它不能称量200mL的 (ρ酱油>ρ水>ρ酒>ρ煤油>ρ汽油): A.酱油 B.白酒 C.煤油 D.汽油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 A∶V 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四个一样大小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是铅、铁、铝、铜制成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 A.铅球 B.铁球 C铝球 D.铜球 8、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 B.1.16×10kg/m3 C.1.2×10kg/m3 D.1.75×10kg/m3 10、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 ×103kg/m3,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4、小红在探究甲、乙两 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 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V甲:V乙= 。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 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 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 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 量较大。 17、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 针恰好指在分度 标尺中线处,但 发现游码停 在g处。对这 种情况,按照操 作规范,称量前 还应将游码放在 称量标尺左端 的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 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质量和密度复习题及答案

2009年各地中招物理试题分类汇编(6质量和密度)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2009?北京市】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 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 如图1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_ __cm3。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 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 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 情景如图13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___g。请你根据以上实 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kg/m3。30 63 1.1 103 2、【2009?上海市】“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飞船在太空中通过_____把信息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静止;不变;无线电波 3、【2009?天津市】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kg,水的体积 是___。(冰的密度为0.9×103kg/m3)900;0.9 4、【2009?江苏省】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 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 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2甲所示位置, 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 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g.水平右 52.4 5、【2009?福州市】(3分)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 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3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 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4所示,寿山石的质量为_ _____g,再用量杯测 出它的体积为20cm3,则 寿山石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右52.4 2.62 图4 图3 1 0 2 3 4 5g 50g 图1 图2

质量与密度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 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不吸水)的密度,由于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故借助电子秤来完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烧中装适量水,置于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1m ; (2)如图乙所示,将矿石用细线系住(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F =_____N ,电子秤的示数为2m ; (3)如图丙所示,取下弹簧测力计,将矿石缓慢沉入杯底,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3m ,则矿石的质量m 石=_____kg 。小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了矿石的密度; (4)同组的小红同学仔细观察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发现在图乙所示的操作中,矿石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其余操作完全正确。并指出与真实值相比,小明所测矿石密度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丁所示,小红再次重复图乙所示操作,但矿石与烧杯底部未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F =l.8N ,那么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应该为4m =________kg ,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 3 (6)经过分析他们还知道,图乙中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N (7)在实验中找到乐趣的小明再次大胆创新,提出能否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测出石块密度。于是他找来了大小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A .用刻度尺在大小柱形容器的外壁均匀标出刻度,并分别量出大小圆柱形容器直径,计算出大容器底面积为1S ,小容器底面积为2S ; B .如图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1H 、1h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质量和密度测试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质量和密度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物体_____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使用前,首先要把它放在_____上,然后,调节_____,使其平衡. 3.某种物质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4.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合_____g/cm3,质量为900 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____kg,体积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要测定物质的密度,应该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_____和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_____,然后根据密度公式__________算出物质的密度. 6.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一块铜锯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7.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 (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__________;(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104_____; (3)氧气的密度是1.43__________;(4)铅的密度是11.3__________. 8.铁的密度是7.9×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9.实心金属球质量为4.74 g,体积为0.6 cm3,它可能是_____做成的,如果把它截去一半,则剩下部分的质量是__________g,密度是__________kg/m3. 10.将120 g煤油倒入量筒中,液面将与150 ml刻度线相平,将100 g的石块投入煤油中,液面上升到190 ml的刻度线处,则煤油密度是__________g/m3,石块的体积是_____m3,密度是_____kg/m3.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都有质量,没有质量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B.一个铜球放在空气中或放在水中,质量是不同的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克 D.宇宙飞船里的苹果其质量为零 12.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水全部结成冰B.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C.铝块拉制成铝线D.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 13.一杯水凝固成冰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状态不变,质量改变B.它的状态改变,质量不变C.它的状态和质量都改变D.它的状态和质量都不变 14.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通常人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其实质是 A.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B.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C.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D.以上说法都对 16.托盘天平调节好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这时应 A.向右盘中添加砝码B.将游码向右移动 C.减少盘中的砝码D.将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 17.已经调好的天平,因某种需要移到另一张桌子上,则 A.不必调整就可称量B.只需调整桌面水平就可称量 C.只需调整横梁平衡就可称量D.桌面水平和横梁平衡都要调整才能称量18.一支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还剩半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 B.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 C.蜡烛体积减半,密度为原来的2倍 D.蜡烛质量、体积均减半,但密度不变 19.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完整版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第 6 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 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 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 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 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 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将煤油倒去4kg 103kg/m 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 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 1)冰从﹣ 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 将. ( 2)水从 0℃上升到 4℃时体积将,密度将. (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 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 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 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1 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2 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 次为(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D.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F.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8.(1)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容积的实验如下: 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 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 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请将步骤 E 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 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 2)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 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 3. 二、选择题 9.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正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10.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 铁与 1kg 棉花质量一样大11.今年 3 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 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 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m /g V /cm 3 10 20 30 40 0 A 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答案】:A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都发生了变化 2.小莉同学在测量物体质量之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天平调平,于是她向左盘中放入质量为0.3 g 的砂粒,这时天平平衡了。在测量过程中向右盘放入了62 g 的砝码,此时天平再次平衡,则此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答案】:C A .62 g B . g C .61.7 g D . g 3.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 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答案】:A A .仍是80g B . 大于80g C .小于80g D .不能确定 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答案】: B A .用铜做家庭电路的导线 B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5.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 1.29 kg/m 3)( )。【答案】:C A .2.5 kg B .25 kg C .250 kg D .2 500 kg 6.小翔在学习密度时写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C A .不同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 .把某容器中的物质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质密度的大小不会改变 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在相同状态时,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D .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体积较大的组成物质的密度较小 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 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答案】:D A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3∶4 B .甲球和乙球质量之比为4∶3 C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2∶1 D .甲球和乙球密度之比为1:2 8.洛阳市新区博物馆进行了秦汉—罗马文明展。如图所示,小红看 到一个大理石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大理石的密度是3×103 kg/m 3。 则它的质量约为( )。【答案】:C A .1.8 kg B .18 kg C .180 kg D .1 800 kg 9.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 、 60 g ,体积分别为16 cm 3、2 cm 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 心的,那么( )。【答案】:A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8 g/cm 3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5 g/cm 3 10.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A A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的酒界面分明, 这是因为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答案】:D A .重力 B .质量C .体积 D .密度 12、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

质量和密度(习题及答案)

专题二质量和密度(习题) 1.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2×10-4______ (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0.25_________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________ (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__ 2.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准确的是() A.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B.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把100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再除以100 3.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 铁块具有更大的() A.密度B.重力C.质量D.体积 4.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3 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0.016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kg/m3; 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_________。(选填“塑性” 或“弹性”) 5.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A.比热容减半B.热值减半 C.密度减半D.质量减半 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酒水车给路面酒水的过程中,车厢内水的密度不变,车对地的压强减小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减小,密度增大7.一瓶矿泉水放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 水结冰后质量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比热容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精选】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甲所示,A、B均为正方体,:4:1 OM ON=,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取下A、B,将A下表面的中心与B上表面的中心用忽略形变的细线相连,A在上B在下,放入足够高且底部带放水阀(体积可忽略)的长方体容器中,关闭阀门,加入一定量的水后,A 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此时细线处于紧绷状态,如图乙所示。然后缓慢放出容器中的水直至放完,放水过程中,A始终在B的正上方。测得整个放水过程中B对容器内底面的压力F随放出水的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计杠杆滑轮及细线的重力及摩擦,细线体积不计,物体A、B不吸水。已知长方体容器内底面积2 200cm S=; 33 1.010kg/m ρ=? 水 ,10N/kg g=。求: (1)正方体A和B的重力之比A B : G G是多少? (2)正方体A的密度A ρ是多少? (3)放水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是多大? 【答案】(1)2:1;(2)33 0.7510kg m ?;(3)3 2.010Pa ?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甲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B A 1 2 G OM G ON ?=? 因 :4:1 OM ON= 故 A B 14 2:1 221 G OM G ON ==?= (2)设物体A的边长为A L,物体B的边长为B L,由图丙可知,放水至D点时,物体A刚好漂浮,放水的体积为

3250cm V =水 则有 ()2 A A S L L V -?=露水 ① 继续放水至E 点,物体A 受的浮力不变,当继续放水至F 点时,物体A 浸在水中,放出的水体积为 3332000cm 1250cm 750cm V '=-=水 则有 ()2 A A S L L V '-?=浸水 ② ①+②得 ()()2 A A A S L L L V V '-?+=+浸露水水 即 ()()22333A A A 200cm 250cm 750cm 1000cm L L L -?+=+=浸露 解得 A 10cm L =,A 7.5cm L =浸,A 2.5cm L =露 物体B 刚好浸没在水中,容器中剩余水的体积为 3332875cm 2000cm 875cm V ''=-=水 则有 ()2 B B S L L V ''-?=水 即 ()223B B 200cm 875cm L L -?= 解得 B 5cm L = 物体A 漂浮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A F G =浮 即 A A gV gV ρρ=水排 23333A A A A 2A A A 7.5cm 1.010kg m 0.7510kg m 10cm L L L L L L ρρρ=?=?=??=?浸浸水水 (3)未放水时,3 2875cm V =总水,由题可知,物体A 、B 浸没在水中,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3 3A B 22875cm 10cm 5cm 20cm 0.2m 200cm V V V V h S S ++++=====总水总 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的密度小 B.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气体受热膨胀后,其密度变小 D.国际单位kg /m3比常用单位g/m3要大 2.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子天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天平没有砝码 B.使用中不用担心被测物体放错托盘 C.比托盘天平更精密 D.称量液体质量时,不能通过显示屏直接读出液体质量 3.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体积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大质量也一定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一定大 4.同一密封完好的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瘪”“鼓”两种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图乙所示,有关袋内空气的物理量一定不变的是

A.密度B.体积C.质量D.温度 5.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 A.刻度尺:1.4cm B.速度计:90m/s C.温度计:38℃D.天平:33.4g 6.将一个空的塑料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一天后取出观察。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瓶外壁出现白色的霜,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塑料瓶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C.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了 D.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变大了

7.托盘天平调平衡后,某同学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这时他应该 A.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8.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m B.北京夏天室外温度约为99℃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min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量和密度练习题

质量和密度(习题) 1. 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包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2×10-4______ (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0.25_________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________ (4)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_______ 2. 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比较准确的是( ) A . 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测101粒米的质量通过相减求得 B . 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 . 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 . 把100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再除以100 3. 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 大的( ) A .密度 B .重力 C .质量 D .体积 4. 目前,“全碳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cm 3的“全碳气凝 胶”的质量是0.016g ,则它的密度为______kg/m 3;实验发现,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碳海绵”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强的 _________。(选填“塑性”或“弹性”) 5. 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A .比热容减半 B .热值减半 C .密度减半 D .质量减半 6.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B . 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 酒水车给路面酒水的过程中,车厢内水的密度不变,车对地的压强减小 D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质量减小,密度增大 7. 一瓶矿泉水放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质量 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比热容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如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 、B 、 C 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ρC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C ρ>ρ>ρρ>ρA B A 水,且 B . C C ρ>ρ>ρρ>ρA B 水,且 C .C ρ<ρ<ρρ>ρA B A 水,且 D .C C ρ<ρ<ρρ>ρA B 水,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